全真模拟试题一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0427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真模拟试题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全真模拟试题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全真模拟试题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全真模拟试题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全真模拟试题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全真模拟试题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全真模拟试题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全真模拟试题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全真模拟试题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全真模拟试题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全真模拟试题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全真模拟试题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全真模拟试题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全真模拟试题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真模拟试题一Word文档格式.docx

《全真模拟试题一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真模拟试题一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真模拟试题一Word文档格式.docx

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D.有人断言,先生这样的天才,“在号称有四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才出现一个,恐怕能跟他伦比的一个也没有。

”这句话说得未免夸大。

【解析】C(A项书号应改为引号,原双引号应改为单引号。

B项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最末一个问号改为句号。

D引号内的句号应移到引号外)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美的事物都是具体可感的个别形象。

形象有如美的躯体,离开形象,美的生命就无从寄托了。

形象离不开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等感性形式,它作用于人的感官,影响人的思想感情,给人以审美感受。

车尔尼雪夫斯基和黑格尔在美的问题上存在着根本分歧,但是在美离不开形象这一点上却是一致的。

黑格尔认为“美的生命在于显现”,所谓“显现”就是离不开感性形式。

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认为“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因此他提出“个体性是美的最根本的特征”。

美的个体性决定了美的丰富性、多样性。

美是一个五光十色的、丰富多彩的感性世界。

由于现实中美具有这样的特点,因此,在艺术创造中特别重视把握个性特征。

歌德认为“对个别特殊事物的掌握和描述才是艺术的真正生命”。

我们在审美活动中的大量事实都说明美的这个特征,例如自然美中不仅有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夔门天下雄、华山天下险、黄山天下奇,就是同一风景区在不同的气候、时间,也会现出不同的特点。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生动描述了洞庭湖精神的变化,霪雨时节是“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春和景明时节是“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入夜,则是“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

这些都说明自然美是丰富多彩的。

在社会生活中更是如此,例如人物形象都有自己的特征,正像清代沈宗骞所说:

“天下之人,形同者有之,貌类者有之,至于神则有不能相同者矣。

”所以在美的领域中最忌雷同,在艺术中这点表现得很明显。

像雕塑中的五百罗汉,小说《水浒》中的一百单八将,绘画中的百鸟图、百马图等等都重视对象个性特征的刻画。

美虽离不开形象,但并不是任何形象都是美的,丑也是有形象的。

科学中的挂图也有形象,但这种形象主要是为了传播知识。

而美是一种具有情感上感染力的肯定形象。

在美学史上一些美学家指出美的事物具有可爱的性质。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

“美包含着一种可爱的、为我们心所宝贵的东西。

”“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时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

”别林斯基也说过:

“没有爱伴随着美,就没有生命。

”但美的事物一旦形成,它又能引起人们的喜爱。

我国明代祝允明曾讲过:

“事之形有美恶,而后吾之情有爱憎。

”美之所以使人感到可爱,美的形象中之所以有感染力量,就在于美的形象中蕴含着人的本质,人的最珍贵特性。

(选自杨辛、甘霖(美学原理新编),有删改)

5.从全文看,下列表述最切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美的事物都是具体可感的个别形象。

B.美的个体性决定了美的丰富性、多样性。

C.自然美和社会美都是丰富多彩的。

D.美的事物都是具体可感的在情感上具有感染力的个别形象。

【解析】D(本文第l段的主要观点是“美的事物都是具体可感的个别形象”。

第2段的主要观点是“美是一种具有情感上感染力的肯定形象”,D项根据两段内容概括。

其他选项均为文章的部分内容或作者的部分观点)

6.下列对文章引述的观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个体性是美的最根本的特征”,这里的“个体性”可以理解为事物的可感的形象。

B.歌德认为“对个别特殊事物的掌握和描述才是艺术的真正生命”,“对个别特殊事物的掌握和描述”指的是文学作品中对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的成功刻画。

C.清代沈宗骞认为“天下之人,形同者有之,貌类者有之,至于神则有不能相同者矣”,意思是说人在外貌上有相似之处,但在性格上却各有不同特点。

D.别林斯基说“没有爱伴随着美,就没有生命”,说明美要想获得生命力,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

【解析】B(歌德的“对个别特殊事物的掌握和描述”说的是“艺术的真正生命”,选项理解为“文学作品”属以偏概全)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的事物往往通过人的感官来影响人的思想感情,进而给人以审美享受。

B.文章引用《岳阳楼记》的内容和雕塑中的五百罗汉是为了说明自然美是丰富多彩的。

C.现实中的美具有丰富多彩的特点,艺术创造中只有把握了这—点,才有可能创造出艺术的美。

D.科学挂图中的形象之所以不能成为美的形象,主要是因为这样的形象无法给人—种情感上的感染力。

【解析】B(引用“雕塑中的五百罗汉”是为了说明社会生活中的美是丰富多彩的,在美的领域最忌雷同。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夷陵县至喜堂记

欧阳修

峡州治夷陵,地滨大江,虽有椒、漆、纸以通商贾,而民俗俭陋,常自足,无所仰于四方。

贩夫所售,不过鱐鱼腐鲍,民所嗜而已。

富商大贾皆无为而至。

地僻而贫,故夷陵为下县而峡为小州。

州居无郭郛①,通衢不能容车马,市无百货之列,而鲍鱼之肆不可入,虽邦君之过市,必常下乘,掩鼻以疾趋。

而民之列处,灶、廪、匽、井无异位,一室之间,上父子而下畜豕。

其覆皆用茅竹,故岁常火灾,而俗信鬼神,其相传曰作瓦屋者不利。

夷陵者,楚之西境,昔《春秋》书荆以狄之,而诗人亦曰蛮荆。

岂其陋俗自古然欤?

景祐二年,尚书驾部员外郎朱公治是州,始树木,增城栅,甓南北之街,作市门市区。

又教民为瓦屋,别灶廪,异人畜,以变其俗。

既,又命夷陵令刘光裔治其县,起敕书楼,饰厅事,新吏舍。

三年夏,县功毕。

某有罪来是邦,朱公与某有旧,且哀其又以罪而来,为至县舍,择其厅事之东以作斯堂,度为疏洁高明而日,居之以休其心。

堂成,又与宾客偕至而落之。

夫罪戾之人,宜弃恶地,处穷险,使其憔悴忧思,而知自悔咎。

今乃赖朱公而得善地,以偷宴安,顽然②使忘其有罪之忧,是皆异其所以来之意。

然夷陵之僻,陆走荆门、襄阳,至京师,二十有八驿;

水道大江,绝淮,抵汴东水门,百有九十里。

故为吏者多不欲远来,而居者往往不得代,至岁满,或自罢去。

然不知夷陵风俗朴野,少盗争;

而令之日食有稻与鱼,又有桔柚茶笋四时之味;

江山美秀,邑居缮完,无不可爱。

是非惟有罪者之可以忘其忧,而凡为吏者,莫不始来而不乐,既至而后喜也。

作《至喜堂记》,藏其壁。

夫令虽卑而有土与民,宜志其风俗变化之善恶,使后来者有考焉尔。

[注]①郛(fú

),外城,“郭郛”即城墙。

②顽然,愚蠢貌。

(选自《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有删改)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所仰于四方仰:

仰望

B.甓南北之街甓:

用砖铺砌

C.度为疏洁高明而日日:

阳光充足

D.且哀其又以罪而来哀:

哀怜,同情

【解析】A(仰,依靠)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虽邦君之过市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B、堂成,又与宾客偕至而落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居之以休其心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D.岂其陋俗自古然欤?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解析】C(来。

A项取独/结构助词;

B项表示承接关系/递进关系;

D项代词,这样,如此/连词,但是,然而)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被贬为夷陵县令时受到知州朱公的友好接待,朱公在州府东边为他建了一所新房,欧阳修把它命名为“至喜堂”,意为既至而后喜,并写下了此文。

B.本文记叙了夷陵的自然风景、特产、风俗等相关情况,赞美了夷陵风景之秀丽,指出了风俗之粗朴,同时也流露出“不因迁谪岂能来”的压抑之情。

C.文章前半部分极言“始来而不乐”之由,都是为下文写“既至而后喜”之地蓄势,中间写朱公待“我”优厚,所以,插叙朱公治是州、变其俗,以表达赞美之意。

D.作者在文末着重指出,夷陵县令虽地位低微,也应该守土安民,施以德政,以至让后来的人铭记他的政绩,表现出作者不以贬谪之情萦怀的积极的政治态度。

【解析】D(“以至让后来的县令记住他的政绩”无中生有。

第Ⅱ卷(非选择题,120分)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今乃赖朱公而得善地,以偷宴安,顽然使忘其有罪之忧,是皆异其所以来之意。

【解析】现在却仰仗朱公得到一个好地方苟且偷安,愚蠢得让我忘掉有罪的忧虑,这都(与)我被贬来此的用意有差别。

(“乃”,“异”,介词结构后置各1分,大意2分)

(2)夫令虽卑而有土与民,宜志其风俗变化之善恶,使后来者有考焉尔。

【解析】县令虽然地位低下却有土地和人民,应该记载这里的风俗的好坏变化,让后来的人有考察的依据。

(“虽”“志”“考”各1分,大意2分)

12.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

[双调]水仙子·

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1)本曲虽几乎句句写景,但手法并不单调。

请作简要赏析。

(4分)

【解析】①所取景物有大有小,时远时近,舒卷自如。

起笔于大江远山,然后由远入近,由大而小,写两岸人家,美荷池塘,沙洲水禽……忽而又极目天际之画船,倏地又回收至村落酒帘。

②动静结合。

流水生烟,山岚耸翠,一动一静;

画檐芰荷,安静恬淡,而沙鸥在舞,珠帘在卷,画船由天边驶来,酒旗在迎风招展,此又于宁静之中,显出一派生机。

③暗写人物,表面上没有写到人,但“香风”从何而来?

自然是珠帘内飘出的脂粉味,这就不免使读者生出对帘内佳人的神往。

(答对两点得4分)

(2)本曲中用了一、两、再三、十等较小的数词,正与江南风物之秀媚相称,请任选两处品析其表达效果。

【解析】①一江烟水照晴岚:

“一江”,从整体上写出江南烟波浩渺的美景。

②“两岸人家接画檐、卷香风十里珠帘”:

“两岸”“十里”写出了江南的人烟阜盛与繁华。

③“芰荷丛一段秋光淡”中的“一段”写出了江南的秀美。

④“看沙鸥舞再三”:

“再三”描写沙鸥踱步和拍打翅膀的时动时停的体态,犹如在翩翩起舞。

13.按要求写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小题任选一题,5分)

(1)不获世之滋垢,。

(司马迁《屈原列传》)

明月星稀,。

,何枝可依?

(曹操《短歌行》)

柳永《雨霖铃》中描写诗人与情人分别时难舍难分的句子是“,

”。

【解析】皭然泥而不滓者也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1)出师一表真名世,。

(陆游《书愤》)

,憔悴损,。

(李清照《声声慢》)

屈原《离骚》中诗人借独特的装束表明自己品性高洁的诗句是“,

【解析】千载谁堪伯仲间满地黄花堆积如今有谁堪摘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母亲的寻找

吴作望

⑴通古斯小镇地处荒漠边缘。

米勒的旅店已开了多年,小镇上只有他一家。

黄昏时分,外面忽然响起喇叭声,米勒忙迎了出去。

从车上下来一个满头白发的瘦小老妇,还有一个40岁左右、皮肤白皙的男子。

⑵米勒正准备跟客人寒暄几句,突然,他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原来老妇是个盲人,手中的一根小锁链紧拴在男子的脖子上,她伤心地喃喃道:

“鲁卡,别怪妈妈心狠,欠下的债总是要还的。

”男子则小心地搀扶着她,宽慰道:

“妈妈,我不会再逃了……”

⑶这是一对什么样的母子?

米勒怔了一会儿,马上腾出最好的房间,安顿下他们。

晚上,他又亲自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让伙计送到盲妇的房间,自己则陪着叫鲁卡的男子一边喝酒,一边聊了起来:

“鲁卡先生,你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你?

”鲁卡淡淡地笑了笑,没有作声。

米勒叹了口气,说:

“我开旅店多年,阅人无数,可以肯定,你是个很善良的人。

而且,从你的迈巴赫车和路易威登手表来看,你从来就不缺钱,对吗?

⑷鲁卡迟疑了一下:

“不错,我虽然算不上大富翁,却从来不会为钱发愁……”

⑸“可是,你母亲为什么说‘欠下的债总是要还的’?

”米勒指了指他脖子上的小锁链说,“她这样对待你,究竟为什么?

”鲁卡的脸一下涨红了,沉吟中几次欲言又止。

米勒倒上酒,长长叹了口气说:

“你一定有难言之隐,我也不多问了。

你们明天去什么地方?

需要我帮助吗?

⑹鲁卡看着热心的米勒,说:

“我想打听去吉斯西图的路。

听说那里很偏僻,不然的话,我今天也不会走错方向,带着这位老妇在这里住宿了。

⑺“什么,这位老妇?

”米勒的心像被什么东西猛击了一下,他紧紧盯着鲁卡,惊愕地追问,“她不是你的母亲吗?

⑻“是的,我和她非亲非故。

”鲁卡脸上流露出沉重的神色,终于道出了实情:

几天前,他送一个朋友从公司出来,朋友离开时喊了他的名字,被一个拄着手杖蹒跚走来的老妇听到了,她浑身触电般一震,冲他喊起来:

“鲁卡!

你真是鲁卡吗?

”没等他回答,老妇扔下手杖扑了上来,紧紧抓住他,悲愤交加地说:

“你这个孽种,今天我终于找到你了,快跟我回去……”“老太太,放开我,你认错人了!

”“不!

你——一定是我的儿子,我虽然瞎了,自己儿子的声音还辨不出吗?

”鲁卡很生气,可是,当他看出面前这位憔悴的老妇竟然是个盲人时,他怔住了,而老妇由于激动过度,突然昏倒,一只干瘦的手仍然紧拽着他的衣角。

⑼“我赶紧把她送到医院。

老人醒来后,一只手仍然紧抓着我。

通过她伤心的责骂,我才知道,老人有个儿子也叫鲁卡,10年前以做生意为名,骗了很多人的钱后不知去向。

债主们准备一起到警局报案,她得知后流着泪央求大家:

‘我明天就去找这个孽种,哪怕他躲到天边,我也要把他找回来,让他把钱一分不少地还给大家。

’”

⑽“为了寻找躲藏的儿子,整整10年了,老人一个又一个城市地找,过着流浪者的生活,不知吃了多少苦,双眼也失明了!

我也是有母亲的人,这事我怎能忍心不管呢?

”鲁卡说到这里,不禁落下了泪水。

⑾“我没看错,鲁卡先生,你果然是个很善良的人。

”米勒唏嘘用商量的口气说,“眼下正值风沙季节,到吉斯西图还有一段很远的路,要不这样,明天一早你就回去,留下这位老妇,我会好好照料她的。

⑿鲁卡摇了摇头,缓缓站了起来说:

“我要亲自把老人送回去,了解一下他儿子的情况,希望能尽快找到,因为一天找不到,老人的心灵就一天得不到安宁。

⒀“都10年了,还能找到吗?

⒁“我想一定能,人心不是长不出绿草的荒漠,更不是冷酷的石头。

”鲁卡笑了笑,眼中充满了自信,“如果他知道母亲为了他,背负着这笔道义之债,在这个世上流浪了10年,他一定会为他的行为忏悔!

⒂“不错,”米勒的声音哽咽着起来,嗫嚅着说,“如果鲁卡那个混蛋知道,他一定会无地自容,也一定会回去投案自首的。

⒃第二天早上,鲁卡想带着“母亲”继续上路,米勒也早早起来了,他没有再劝阻,只是在胸前虔诚的画了个十字,目送着渐渐远去的车影。

⒄就在鲁卡把“母亲”平安送到家的第三天,从当地警局传来消息,逃亡在外10年的真正的鲁卡带着一笔钱,主动投案自首了!

⒅他就是通古斯小镇的旅店老板米勒!

(选自《中外经典微型小说大系》,略有删改)

14.小说中的母亲具有什么性格特点?

请简要概括。

【解析】①正直善良、责任感强,②爱子情深,③吃苦耐劳、意志坚定,④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永不言弃)。

15.小说的结局出人意料,却在情理之中,为此,文中埋下了几处伏笔,请概括指出。

(6分)

【解析】主要有以下几处伏笔:

①第⑴段,米勒与盲妇刚见面,“他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②笫⑶段,米勒先是“怔了—会儿”,“腾出最好的房间”,晚上,“又亲自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③第⑺段,在鲁卡称盲妇为”老妇”时,“米勒的心像被什么东西猛击了一下”;

④第⑾段.听了鲁卡的讲述后。

“米勒唏嘘着”,还说“会好好照料她的”,⑤第⒂段,“米勒的声音哽咽起来”,并说盲妇的儿子“一定会去投案自首的”;

⑥第⒃段,第二天,“米勒也早早起来了”,目送远去的车影。

(答出4点即给6分,不足四点的,每点给1分。

16.小说中的母亲是一位盲人,这样安排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解析】这样安排的作用:

①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因为“母亲”是盲人,才误把鲁卡当作儿子,鲁卡被她的事迹所打动,才甘愿以儿子的身份被她押回家,才能在旅店巧遇米勒;

(2分)也因为“母亲”是盲人,她在旅店才认不出自己的儿子米勒,才有了米勒和鲁卡这真假儿子的交谈,才通过交谈揭示事件的真相,最终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

(2分)②人物形象更丰满。

母亲为寻找儿子双目失明,说明母亲饱受艰辛,突出母亲强烈的责任感和对儿子深沉的爱。

(2分)

17.鲁卡这个人物形象在小说的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

答:

【解析】①结构上的作用有:

鲁卡是整个事件的见证人,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

鲁卡被“母亲”押回家,通过鲁卡的讲述揭露事件的真相。

(3分)②内容上的作用:

鲁卡的言行,有利于对“母亲”和米勒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塑造,鲁卡甘愿扮作儿子,是“母亲”的责任感和爱子情深打动他,而米勒的投案自首,除了母亲的原因,也离不开鲁卡的现身说教,这样就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3分)

六、(15分)

18.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已拟出对联式标题的上联,请将下联补充完整。

(5分)

蓝天、白云,鸟语花香,泥土芬芳。

附近村落里的村民正在施肥、除草。

总投资约4000万元、首期占地200亩的“金兰地开心农场”项目,包括绿色蔬菜代种区、农业服务中心、育苗区、会员自由种植区等等。

而在绿色蔬菜代种区内,道路两旁则插满了标志:

×

企业、×

学校……

“就在上周,有一个学校带领两个班的学生,来进行实地体验!

”场长杨国正介绍,“这里已经成为城里人休闲度假的‘天堂’。

”据了解,该项目以新农村示范建设和世界田园城市建设为契机,合理利用土地,加速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提高土地效益,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同时增强人民群众“田园城市”意识,引领人民群众体验田园生活,开创绿色、环保、健康、回归自然的生活新模式。

上联:

金兰地开心农场寻开心

下联:

【解析】新农村田园城市归田园

19.下面语段画线处都有语病,请改正过来。

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①尽管我们很渺小,都应该让自己知道“我很重要”。

对父母,我们是他们安享晚年的保障;

②对朋友,他们是我们倾诉衷肠的对象。

③无时无刻不要看轻自己,我们都要敢于说“我很重要”,④这样,你的人生才会走进新的一页。

让我们昂起头,⑤对着时刻关心我们的那些亲人,响亮地宣布——我很重要!

【解析】①关联词搭配不当,“都”改为“但是”;

②主客颠倒,“他们”和“我们”交换位置;

③不合逻辑,“无时无刻”即“时时刻刻”;

④搭配不当,“走进”改为“翻开”;

⑤语序不当,“那些”提到“时刻”之前。

20.秋天是什么模样?

《沁园春·

长沙》的秋在橘子洲,《琵琶行》的秋在浔阳江头,《长亭送别》离人的秋,《赤壁赋》是谪官的秋。

请从以上篇目中选一篇文章,连缀典型意象,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

要求:

请先将所选篇目写上,符合原文情景,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

【解析】《赤壁赋》明月一轮映于平静的江面,送爽的清风徐徐吹来,茫茫白露布满大江,水光山色与中天皓月交相辉映,凄怆的洞箫声在这夜色里弥漫开来。

人生恍如梦,思古令人伤。

《沁园春•长沙》红叶满山,秋水澄澈。

在浩荡向北的湘江上,千帆竞发,激情争流;

碧在一片澄碧的长空里,雄鹰展翅,自由飞翔:

好一幅寥廓万里、绚烂多彩的画卷!

七、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半,即二分之一,也表示约得其半。

讲话留一半,叫“欲说还休”;

做事做一半,叫做“有始无终”。

“一半”可以说是拉近了与目标的距离,也可以说离目标还很遥远。

生活中的“一半”的现象实在很多: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一半圣徒一半魔鬼,一半清醒一半沉醉……

请以“一半”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角度自选;

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写作提示:

1.借助导语审题立意。

①话说一半好,完全说出来反倒不好;

②做事不能半途而废;

③已做一半,成功不会遥远;

④只有一半,不努力前功尽弃;

⑤冷静与热情各半,求取最佳和谐;

⑥主体与衬托各半,才是美丽的极致;

⑦好坏心情,相辅相成;

⑧人之初,圣徒与魔鬼各半,就看如何扬弃。

2.直接根据命题“一半”审题立意。

从肯定与否定角度看:

一半表明已经完成了一半,能为成功积累经验,下面一半完全可以实现;

只完成一半,离成功还有一半,如果不努力,则不能完成另一半。

从事理关系角度看:

一半承起点,后接整体,起着桥梁过渡作用,凡事一半须加重视。

据此,可作如下立意:

①一半十分重要;

②不能半途而废;

③不经一半,难以成功;

④一半之时须总结……

附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诗人顾城有一首著名的诗《远和近》:

“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

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诗句涉及了“你”“我”“云”三个意象,也蕴含了“”天涯咫尺“咫尺天涯”两个成语的意思。

请以“你与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