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消费中的不良现象调查及其对策探讨.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50119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消费中的不良现象调查及其对策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学生消费中的不良现象调查及其对策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学生消费中的不良现象调查及其对策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学生消费中的不良现象调查及其对策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学生消费中的不良现象调查及其对策探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生消费中的不良现象调查及其对策探讨.doc

《中学生消费中的不良现象调查及其对策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消费中的不良现象调查及其对策探讨.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学生消费中的不良现象调查及其对策探讨.doc

中学生消费中的不良现象调查及其对策探讨

摘要:

从中学121名中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调查分析发现.中学生有诸多不健康的消费行为。

我们要重视和引导中学生认识物质生活对人的发展具有利与弊的两重性,使他们对物质的追求保持在一定的限度和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关键词:

中学生;消费心理;消费行为

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当代中学生是新世纪的主人,世界经济一体化使他们的视野比父辈们更为开阔,独生子女的优越地位使他们的消费更为超前,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社会对教育投资的重视,使他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出现了某些偏差。

2006年实习期间,笔者在中学就中学生消费情况随机调查了121名中学生,平均年龄为16.1岁。

本文就调查的情况对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初步对策。

一、中学生的不健康消费心理

中学生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在某些商品的消费市场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

他们虽然没有工资收入,但已经是有一定经济支付能力的消费者。

大多数中学生在消费上倾向于追求知识、追求科学、追求文明、追求自然、追求美感,体现出健康积极的消费心态,但是不可否认,中学生不健康的消费心理也一定程度上存在,亟待疏导。

1.从名心理。

和成年消费者不一样,中学生特别崇拜偶像和明星,具有从名的消费心理特征,这时期他们对影视歌星、运动员、探险家、社会上层极为关注,尤其是对前卫名人更是趋之若鹜,因而便有了大批的“哈韩”、“哈日”族。

、2,求异心理。

中学阶段是人一生中最具好奇心的成长岁月,处于这一年龄段的中学生,心智、生理尚不成熟,心理上要求独立,求新求异猎奇的消费心理非常普遍。

3.攀比心理。

中学生本是纯消费者,但令人困惑的是许多中学生不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来决定自己的消费行为,而是盲目地攀比。

在这种心态引导下,表现出人家有的我也要有、人家好的我还要更好的攀比消费心理倾向。

这种不断增长的物质要求与尚未独立的经济地位之间的矛盾,经常表现在个人的欲望和受到限制的心理矛盾冲突。

4.虚荣心理。

部分中学生怀有自我价值显示消费心理,希望别人对自己的支付、审美等能力称赞,以得到高档、名贵商品为荣耀,显示其生活的优越感,表现为名望型消费。

有些中学生非常崇拜影视明星的消费方式,以获得“明星风采”之满足感,其实都是虚荣心作怪的结果。

5.宣泄心理。

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由于心理尚未成熟,难免会出现心理失衡或心理障碍,诸如成绩不理想或是遭同学误解,无法消除人际冲突等,都会引起焦虑、空虚等情绪。

此时,有的学生进网吧上网聊天,在网上寻找安慰;有的学生吸烟解闷,借酒浇愁,进歌舞厅求解脱。

他们通过这些不正常消费来宣泄心中的失意、愤懑、烦躁。

二、中学生的不健康消费行为调查表明

中学生消费总的趋势是:

消费观念多样化,消费手段成人化,消费水平超前化。

1.时尚性消费。

毋庸置疑,生理的渐趋成熟使得中学生开始追逐成年人的社会游戏,而时尚活动是最接近的生活方式,时尚本身也更能引起他人的广泛关注,又正好契合中学生想引起他人特别是异性注意的心理特征。

因而追逐时尚,不仅是各种不同类型社会成员的消费特征,也特别符合中学生的消费需求。

构成中学生高消费的又一个层面是娱乐消费,不仅娱乐内容丰富多彩,而且消费数额相当可观。

2.新奇性消费。

中学生消费行为常常受猎奇心理影响,往往会被一些新产品、新食品,商店及摊头上五光十色的小玩意儿、图片、图书、服饰所吸引,总会不知不觉地“掏口袋”。

追求个性化、新奇性,已经成为一些中学生消费的一大特点。

调查发现,如今中学生消费的新三样分别是——手机、文曲星、MP3。

3.名望性消费。

如今的中学生已开始有独立的消费行为,有了经常性地独立购买活动,并且对家庭消费也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他们从父母那里得来大把大把的钞票,又毫不吝惜地掷向商店、酒楼、网吧。

他们对品牌特别重视,表现出强烈的超前消费。

被调查的121名中学生有82人对名牌持肯定态度。

他们饮食消费跟着广告走;服装消费跟着名牌走;娱乐消费跟着新潮走;人情消费跟着成人走。

4.模仿性消费。

中学生是注重自我形象和最具摹仿力的群体,他们往往依照自己崇拜的形象来塑造自己。

当今社会传播媒介对中学生的成长影响很大,尤其是一些影视片中有意无意的错误导向,使学生极易产生盲从的言行。

一些影视明星的举止、服饰等,都会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导致一些中学生花钱大手大脚,模仿大款讲排场摆阔气。

三、矫正中学生不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对策

消费心理和消费方式反映着人的文明教养程度。

中学生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反映了一种不健康的消费欲望,而当这种不健康的欲望无法满足时,往往会诱使其误人歧途。

我们要重视和引导中学生认识物质生活对人的发展具有利与弊的两重性,使他们对物质的追求保持在一定的限度和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1.倡导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之风,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要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全社会都要把中学生的消费方式,引导到合乎社会文明风貌的方向上来。

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仍要提倡勤劳俭朴的生活观。

消费分为生存性、享受性和发展性的三个层次。

在衣食不愁的基础上,中学生的消费应多投向发展性层次。

2.把对中学生开展勤俭节约、正常消费的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之中。

消费教育是新时期学校教育的新课题、新任务,要形成制度并纳入学校考评体系。

学校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内容,要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能力。

一要选编传统美德故事进课堂,教育中学生俭以养德。

二要教育中学生树立适度消费观。

学校德育的目标,应该考虑适度消费思想教育在学生品德结构中的深层效应。

适度,就是适应家庭经济条件的度,适合中学生正常需求的度。

三要对中学生开展审美教育,防止盲目消费。

要大力提高中学生的审美水平,接受科学的消费咨询。

在消费中要引导中学生自我反省、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鉴别、自我评价、自我完善,从而促使他们对消费教育内容的自觉内化。

要让中学生懂得流行的不一定是美的、好的,多听家长、老师的意见,多思考消费的目的和效果,防止误入消费歧途。

3.对中学生不合理的消费要拒绝、要批评、要引导。

高消费、超前消费带来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它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滋长了校园里的奢侈风。

拜金思潮的泛滥,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极为不利。

此外,高消费、超前消费也极易诱发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这类事件并不鲜见。

因此,建议家长有计划地给孩子零花钱,少领孩子到高档消费场所,鼓励孩子把钱用到有意义的地方。

为了防止中学生追求奢侈、怕吃苦,父母要正确引导中学生适当地利用假期到工厂、农村开展多种形式的“吃苦”实践,让中学生了解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意志和勤劳俭朴的品质,使中学生“劳其筋骨,苦其心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