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探矿工程工作细则打印.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50135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探矿工程工作细则打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地质探矿工程工作细则打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地质探矿工程工作细则打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地质探矿工程工作细则打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地质探矿工程工作细则打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地质探矿工程工作细则打印.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地质探矿工程工作细则打印.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地质探矿工程工作细则打印.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地质探矿工程工作细则打印.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地质探矿工程工作细则打印.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地质探矿工程工作细则打印.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地质探矿工程工作细则打印.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地质探矿工程工作细则打印.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地质探矿工程工作细则打印.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地质探矿工程工作细则打印.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地质探矿工程工作细则打印.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地质探矿工程工作细则打印.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地质探矿工程工作细则打印.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质探矿工程工作细则打印.doc

《地质探矿工程工作细则打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探矿工程工作细则打印.doc(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质探矿工程工作细则打印.doc

地质探矿工程工作细则

一、槽探工程工作细则

(一)工程布置及施工要求

1、工程布置原则

⑴探槽工程一般用于揭露地表矿(化)体及与找矿有关的地质现象(诸如地层分层线、构造断裂带、岩体接触边界)。

了解矿(化)体产出特征、规模、形态和品位变化,圈定矿(化)体范围。

⑵探槽布置方向原则上与岩层或矿(化)体走向近似垂直。

⑶探槽长度可根据用途和地质情况决定。

对走向不清的矿(化)体可沿物化探异常短轴方向布置探槽。

⑷探槽间距的确定,在踏勘和预查阶段不受勘探网限制,在普查、详查阶段其主干探槽必须布置在勘探线上,辅助探槽在主干槽之间起加密控制作用。

2、施工要求

⑴探槽施工要求槽形完整、断面呈倒梯形、槽帮平滑、槽底平整,最大深度不超过3米,槽底宽不得小于0.6米,要求槽底应揭露基岩约0.3米。

⑵探槽揭露到矿(化)体时,其顶、底板揭露长度不得小于1米。

⑶坚实土层条件下槽壁坡度在60°~80°,潮湿松软土层条件下槽壁坡度应小于55°。

(二)探槽编录

1、编录操作程序

⑴探槽施工结束,经地质人员现场检查验收合格后,在2~3天内完成编录工作,以免日久坍塌。

⑵编录工作先确定编录槽壁,一般首选北壁、北东壁、北西壁和东壁;同一矿区平行探槽,原则上绘制同一壁。

⑶确定基点并钉木桩,采用皮尺设置基线,探槽弯曲时可分段设置基点、基线;GPS测定基点坐标,罗盘测量皮尺方位角和坡度角,将测量数据记录于槽、井、坑探工程基点基线记录表。

⑷确定基岩面,通过观察正确判断残坡积物与风化基岩的界线,用油漆画线区分。

⑸确定分层单元,一般同矿区填图单元一致,矿体的分层单元应小于矿区填图单元。

不同矿(化)体,不同矿石类型和工业品级、不同岩石类型和较大构造应分层,每分一层须用油漆画线,并标注分层号。

⑹对整个探槽全景须进行照相记录,其照相方位同基线方向。

要求照片近景中能清晰反映槽底和壁高。

对编录过程中重要的地质现象进行特写。

2、素描图绘制

⑴首先统一素描图图式图例和图名格式,所用图例须与同一矿区其他剖面图图例一致。

⑵规划图面各绘制要素的摆放位置,使绘制的图件美观大方。

如图名、比例尺、方位箭头、坐标值、槽底、槽壁、图例、分析表、图签等。

⑶图名及比例尺。

按矿区名+工程编号+工程图名。

例:

××矿区TC05探槽素描图。

比例尺采用数字表示。

⑷采用展开法按1:

50~1:

200比例尺绘制一壁一底,用钢卷尺对应基线位置量出槽壁及槽底上油漆划分的各类地质编录要素(各种界线、产状、标本及取样位置等),槽壁按实际形态描绘,槽底采用水平投影法按平均宽度绘制。

若两壁地质现象相差较大时,须绘制两壁一底。

⑸图面上对划分的各层应标注层号,并注明岩性名称,断层应标注符号‘F’。

⑹槽壁图一般绘于素描图的上方,槽底图绘于素描图的下方,槽底与槽壁最小间距统一为1厘米,槽壁坡度大时,槽壁图可分段绘制,形成锯齿状,但各段之间的地质要素应严格吻合,槽底图须连续。

⑺图面宽度大于1mm的地质体均应勾绘到素描图上。

有特殊意义的小矿体或地质现象虽小于1mm,也应放大表示,其方法是从该点引出图外,作一幅放大素描图。

⑻拐弯探槽的槽壁连续素描,拐点标明方向,槽底按方向拐弯;当拐弯大于15°时,采用裂开法,当拐弯方向背离素描壁时,槽底呈三角裂开,槽壁连续;当拐弯向着素描壁时,槽底呈三角裂开,槽壁分为两幅,分开间距同三角开口宽度。

⑼按实际位置标注各类产状要素,不必加符号‘°’,图面引线长规定为1厘米。

⑽刻槽样在图面上宽度规定为1.5毫米,各相邻样品以黑白相间表示。

⑾采用数字化系统绘图时,原则上不作手工素描图。

但地质体较复杂时仍需勾绘草图,便于指导室内资料整理。

⑿对探槽内的特殊地质现象和矿(化)体进行照相特写。

(三)表格记录内容

1、槽、井、坑探工程基点基线记录表

野外须完整记录表头的矿区名称、工程编号、页码。

表中的基点、基线编号和坐标位置,以及现场读取的导线长度值、方位角和坡度。

表尾的记录人和日期。

2、槽、井、坑探工程原始地质记录表

野外须完整记录表头的矿区名称、工程编号、页码。

表中的分层及位置,起点基线编号和基线读数应以0开头,岩矿石名称,层位记录为矿区地层分层(可用该层地质代码),地质描述主要内容为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蚀变矿化、裂隙节理、断裂特征、接触关系等,要求字迹清晰、语言精练、用词准确;产状要素按表格要求必须记录基线编号、导线位置、名称(如片理面、节理面、断层面、层理面等)、产状按倾向/倾角格式记录。

表后的填表人和日期。

3、槽、井、坑探工程采样及分析结果记录表

野外须完整记录表头的矿区名称、工程编号、页码。

表中的样品编号按工程编号+分析代号+样品顺序号、采样位置、样长、规格(如10×3、10×5)、采样方法为刻槽或连续拣块、样品重量用小弹簧称称重、样品袋数按实际采样袋数记录、岩矿石名称应与原始地质记录表一致、采样日期和采样人等。

表后的填表人和日期。

(四)采样要求

1、采样准备:

样品袋(大号)、钢宰子、铁锤或小型石材切割机、彩条布(1.5×1m)、钢卷尺、罗盘、样签、采样登记表、小弹簧称、记号笔、毛笔、红油漆。

2、布样原则:

同一件样不得跨越不同矿种或不同矿层;同一件样不得跨越不同矿石自然类型及工业品级;单样样长代表的真厚度一般不得超过该矿种的工业可采厚度;矿层中夹石(脉岩)厚度≥剔除厚度时,矿石与夹石分别采样;矿层的顶底板必须各有一件控制样品。

3、样品布置沿矿(化)体厚度方向,分矿石类型、品级、分段连续布置。

若布样未能垂直矿体,需记录夹角,以便换算样品真厚度。

布置样品一般在靠近编录壁的槽底或编录壁的底部。

取样位置和长度用油漆画线,并标注样号。

3、样长和采样规格。

在遵循布样原则的条件下,采样长度不得大于1米;采样规格在同一工程内应统一,根据布样长度确定10cm×3cm或10cm×5cm,须保证样品重量。

4、采样前先铺垫采样布,采样时严禁外样混入,采样后将布上所有样块、样屑及粉末装入样品袋,并装入样签,样袋外用记号笔书写样号。

样品编号原则为探槽号+化学样品编号,如:

TC005-H03。

每个探槽采样完毕后,须现场核对样品与样品登记表是否一致。

(五)资料整理

1、探槽方位箭头绘制在图左上方,坐标值填写在图右上方。

2、垂直比例尺摆放在图左侧,刻度数字写在外侧,比例尺起止位置与槽壁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一致。

水平比例尺摆放在素描图下方,刻度数字写在下方,其长度是整个探槽的水平投影长,非槽底长度。

3、图例一般摆放在素描图下方。

分析表一般摆放在右侧或左下方。

责任签一律摆放在图右下方。

4、对照原始地质记录表核对各地质界线位置是否正确,以及槽壁与槽底的界线是否对应。

5、若岩层走向与探槽方位夹角小于80°时,应换算成视倾角,槽底画走向线。

6、填充岩性花纹,必须与勘查区其他剖面图例一致。

7、图件绘制完毕,须自检、互检和部门检查,合格后方能清绘或数字化。

清绘前擦去基点、基线铅笔痕迹。

(六)质量检查验收

1、野外素描完成后,现场检查文字描述与图件是否相符;基点坐标、基线坐标、方位、产状要素、坡角与记录表内容是否一致;采样件数、样品号、样长、袋数与记录表数据是否吻合。

2、室内资料整理应检查图、表是否相符;图件各要素是否齐全。

特别应注意图面样品是否跨层、样长是否与记录表一致,岩性花纹、岩层产状是否正确,图例是否齐全等。

3、项目组进行自检、互检,并填写质量检查表和检查小结,再交部门检查。

五、钻探工程工作细则

(一)工程布置及施工前准备

钻机施工前,地质人员应认真学习设计,明确所要施工钻孔的目的、任务及对钻孔的各项要求,熟悉已有地质资料,了解钻孔施工处的地层、构造、矿化蚀变等地质情况,为编录工作打下基础,并认真编制《钻孔地质技术设计书(设计柱状图)》。

1、钻孔定位通知书

根据设计书要求,由地质组牵头,组织测量组、探矿组对施工现场进行探勘后,向测量组、探矿组下达钻孔定位通知书。

①根据设计的钻探工程施工顺序,由项目负责(或地质组长)协同测量组实地测定孔位,做好标记,如为斜孔,还须加钉方向桩。

②由项目负责(或地质组长)会同探矿负责人和机长到实地移交孔位。

③孔位测定后,不得随意变动,如因地形条件需要移动,根据具体地质情况,首先考虑勘探线方向上移动,之后再考虑偏离勘探线,移动距离沿勘探线或偏离勘探线剖面均不得超过5米。

若遇定向孔必须根据移动距离重新确定开孔方位角和天顶角。

超过上述范围应上报部门批准。

2、钻孔设计书

由地质组负责在钻机施工前5-7天编制,利用已有地质成果,以钻孔位置在修定后的地质剖面图为基础,确定钻孔见矿深度及各类岩性位置。

设计书一式二份,其中一份在开孔通知书下达前三天交探矿组。

设计书要求:

(1)采取率:

矿层及顶底板3-5米的采取率不低于75%,否则须进行补斜取芯,围岩分层采取率不低于65%。

矿化段、标志层、蚀变破碎带的采取率和矿层采取率相同。

岩金矿体采取率不低于80%,围岩采取率不低于75%。

如果在矿层及顶底板出现采取率为0的回次,且超过可采厚度时,一律须补斜取芯。

(2)钻孔弯曲度测量:

直孔每100米测量一次顶角,最大偏差不得大于2度;斜孔每50米测量一次顶角,最大偏差不得大于3度;按孔深累计计算。

终孔和矿层厚度超过20米时均需测斜。

定向孔的顶角要求除外。

终孔测斜时必须有地质技术员在场监测。

(3)孔深误差测量与校正

孔深验证每钻进100米或见主矿层、重要标志层、下套管前和终孔后均需用钢卷尺丈量钻具,验证孔深。

孔深校正最大允许误差为千分之一,超出允许误差时,查找原因并及时更正。

(4)简易水文观测

简易水文观测包括孔内静止水位,冲洗液消耗量,涌水位置、涌水量及水头高度,漏失位置和漏失量等。

根据施工具体情况(涌水、漏水、坍塌、缩径、溶洞等),按要求填入原始班报记录表中。

(5)原始班报表

机台原始班报表应由当班班长负责按要求逐项填写,准确计算孔深,详细填写简易水文观测及钻进技术参数。

若发生事故时则应详细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经过、处理方法、处理步骤及效果等。

记录必须做到及时、准确、详细和整洁,并如实反映情况。

原始班报表在终孔后汇定成册,归档存查。

(6)封孔要求

凡要求封闭的钻孔,机台应按封孔设计书认真执行。

封孔后要埋设孔口标志,一般采用标号不小于325#水泥封孔并留有水泥标志墩,注记矿区名称、孔号、孔深、开孔日期、终孔日期、施工单位等。

3、钻孔安装验收书

机台将钻塔、钻机安装完毕,技术负责及编录技术员要到现场进行安装验收。

验收项目主要有:

钻孔位置是否移动、检查和校正钻孔水平程度(罗盘测量)、钻孔立轴、钻孔天顶角,以及机场设备(岩心箱、岩心签、岩心隔板、油漆、简易水文测量设备等),验收合格,由地质组、探矿组、机长等负责人在《钻孔安装验收书》签字后,钻机方可开钻。

(二)钻孔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

1、钻孔施工通知书

钻孔安装验收合格后,编录技术员应及时填发《钻孔施工通知书》,并应向施工人员详细介绍钻孔施工目的,地质情况及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严格保证钻孔质量,确保六大指标的实施。

岩心的清洗整理至编号等一整套工作应由钻机各班班长或记录员负责。

3、钻孔预见矿通知书

当钻探进尺即将达到钻孔设计书见矿深度前,地质技术人员应提前向机台下达《钻孔预见矿通知书》,并派技术人员到机台监守,要求机台当班班长根据地质情况按相关要求钻进,确保矿层采取率和顶底板接触界线清晰。

4、钻孔补取矿心通知书

当矿层采取率未达到规范和设计书要求时,应及时下达《钻孔补取矿心通知书》,采取相应钻探技术补采矿心,以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5、整改通知书

当机台操作因素、钻进速度、岩矿心整理、班报表记录等影响工程质量时,以及涉及的安全因素,如:

未安装避雷针、未配戴相关安全装备及用品、机台内使用明火等。

地质组应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将相关质量问题或安全问题告知机台,限定时间整改,并要求机长签字。

整改后需经地质组检查,多次下达《整改通知书》未整改到位,通知机长该孔不验收,作废孔处理。

6、钻孔终止通知书

当钻孔达到了设计书所要求的地质目的和任务,且六大指标满足要求,矿层底板标志存在,含矿层位穿过标志层,过矿孔深大于夹石剔除厚度。

经项目技术负责研究,批准后才可终孔。

由地质技术人员向机台下达《钻孔终止通知书》,并要求机长签字。

7、钻孔封孔通知书

终孔后,按技术要求及时进行孔深误差校正和钻孔弯曲度测量工作,之后开展24小时稳定水位观测。

上述工作完成后,按设计书要求及时向机台下达《钻孔封孔通知书》,封孔时地质技术人员应在现场监督。

8、勘探线剖面图、设计柱状图

根据钻孔施工中的地质情况和钻孔弯曲度的资料随时制作勘探线剖面草图,以指导找矿工作。

9、小结

每一个钻孔完工后,应及时编写《钻孔地质编录小结》,其内容如下:

(1)目的任务及施工结果

(2)钻孔质量评述

(3)孔内地质情况

(4)存在的问题及认识

其中孔内地质情况应着重描述,如:

岩性分层情况,地质矿产特征、矿化蚀变特征及二者的关系和矿床类型等。

10、综合记录

在收到各种化验结果和岩矿鉴定结果后,及时编写钻孔综合记录。

综合记录应在原始记录的基础上编写。

其内容要求精练,主要包括:

岩(矿)石名称、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矿化蚀变、岩心标志面与岩心轴夹角(锐角)等。

随着钻孔施工的进展,依据原始编录资料编制必要的图表,进行修正、补充归纳。

(三)钻探地质编录与描述

〈一〉钻探地质编录

编录的重点是各种地质界线,特别是标志层、矿层(体)和构造、断裂界线,矿化(包括主要矿产和伴生、共生矿产)、蚀变现象及其后生变化(包括氧化带、混合带、原生带的划分)等。

钻探地质编录前,应检查岩心箱内是否有隔板、岩心是否整齐、岩心是否完整、岩心编号是否连续,岩心牌位置是否放置正确,岩心隔板上是否有回次标记,岩心箱编号顺序有无差错。

检查无误即可开展以下工作:

1、将岩心箱依顺序摆开,从第一箱开始整理岩心,并对岩心进行观察研究,然后用油性笔(红油漆)进行分层,并标注层号。

2、对岩心逐箱照相,以箱长为相片最大幅宽,保证相片的清晰度。

3、编录员用钢卷尺丈量每一回次的岩心长度,报记录员记录。

记录员应根据实际测量数据与班报表数据进行对比,看二者数据是否有较大出入。

二者数据出入较大时,应根据班报表记录数据进行核实,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处理。

若是机台记录错误,应交由机台返工后再编录。

测量岩(矿)心的长度时,不论岩(矿)心磨损程度如何,都应将各段紧密连接,放平丈量。

若发现岩(矿)心有人为拉长现象,则应重新测量,记录员修正记录数据。

采出的岩(矿)心,如果有沿纵柱劈裂为两块或数块的现象,就应先检查各块是否属于同一圆柱体,然后再连接丈量。

4、根据《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要求,进行分层换算,并记录分层相关数据。

如分层厚度、分层轴夹角等。

5、对划分的矿(化)层在编录过程中用油性笔做好样品标记和编号,并逐一丈量各样品长度,在记录卡备注栏中填写相关数据,日后采样易找寻,提高工作效率。

6、岩(矿)心采取率的计算

①回次岩(矿)心采取率的计算

回次岩(矿)心采取率=本回次提取的岩心总长/本回次进尺数×100%,若回次岩心采取率超过100%,即岩心总长大于回次进尺时,一般皆为残留岩心所引起。

其处理方法是:

进尺数不变,修改岩心实测数字,将回次岩心采取率超过100%的部分(即岩心实长比回次进尺多出的部分),依次往上一回次推。

若上一回次的岩心实长由于加上推上来的岩心长比进尺数大,回次岩心采取率又超过100%时,继续往上推,一般只能往上推三个回次,如果回次岩心采取率仍大于100%时,则通知机长或当班班长查明原因。

②分层岩(矿)心采取率的计算

分层岩(矿)心=分层各回次取出的岩心总长/(分层下界孔深-分层上界孔深)×100%。

岩心采取率全孔大于70%,矿层及顶底板围岩5米内采取率大于80%。

③换层孔深计算方法

一个回次内换层有下列两种情况:

⑴本回次换层位置小于岩心长度的50%时:

a无残留岩心时:

换层孔深=上回次终止孔深+本回次上层岩心长/本回次采取率;b有残留岩心时:

换层孔深=上回次孔深-上回次残留岩心长+本回次上层岩心长/本回次岩心采取率;

⑵本回次换层位置大于岩心长度的50%时:

a无残留岩心时:

换层孔深=本回次终止孔深-本回次下层岩心长/本回次采取率;b有残留岩心时:

换层孔深=本回次孔深-本回次残留岩心长-本回次下层岩心长/本回次岩心采取率。

两个回次内换层:

换层孔深=上回次终止孔深-上回次残留岩心长/上回次岩心采取率。

空回次内换层:

换层孔深=上回次终止孔深+空回次进尺的二分之一(是否二分之一,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明天

〈二〉文字描述

(1)岩(矿)石名称、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目估含量、矿化特征及目估品位、蚀变现象、构造破碎及裂隙情况、次生变化等。

(2)测量岩心标志面(层理面、片理面、断裂面、接触界线等)与岩心轴夹角。

(3)岩层、矿化、蚀变在小范围内有所变化时应丈量出具体深度并注明。

(4)选择有地质意义且具有代表性的岩(矿)心,作大比例尺素描图(或特写照片),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

(5)钻孔内岩性分层时应注明上下两层岩石的接触关系。

如渐变关系、侵入关系等。

记录内容要求繁简适度,重点突出,针对性强。

对矿心及顶底板,矿化蚀变带和构造部位等应详细描述。

(五)资料整理

1、随着钻孔施工编录进展,及时整理野外编录资料。

内容包括:

文字记录、照片、标本、样品、钻孔柱状图、勘探线剖面图,做到文图一致,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到现场纠正。

2、根据规范格式和图例编制勘探线剖面图、钻孔柱状图,勘探线剖面图比例尺一般为1:

1000,柱状图比例尺一般为1:

200-1:

500,深孔在幅面不足情况下可缩短长度,厚大无矿化岩层可用缩减法表示(缩减层单层总长不得小于5厘米)。

根据钻孔施工中的地质情况和钻孔弯曲度的资料制作勘探线剖面图。

要求内容齐全、图面整洁、字迹清晰、花纹美观;分层界线和各种数据准确,与文字记录有关内容和数据相符。

注重图例、责任签、样品分析表的图面布置,力求整图美观。

3、收到各类实验结果后,及时完成样品登记,并相应填入柱状图和注记、补充正文记录。

4、采用自动化系统制图时,不作手工柱状图。

但原始地质记录表中的数据要求整饰着墨,终孔后及时提交有关原始资料和有关的附属表格及钻孔质量验收报告。

(六)质量检查

钻孔完工后,项目部应对原始地质编录进行自检、互检,部门分阶段检查并填写质量检查卡。

1.自检

要求编录技术员对各项资料进行100%自检,检查内容有当天的原始记录、采集的样品及图件等,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互检

地质组及时对编录过程中形成的各项资料进行100%互检,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部门检查

部门分阶段对项目资料进行抽查,抽查率为30-50%,实地抽查率不低于20%,发现问题应督促项目部及时修改。

(七)样品采集与岩心保管

〈一〉样品采集与记录

1、探矿工程采样时,除在素描图及探矿工程原始地质记录表中标示外,还要填写标本、样品采样记录表及标本、样品标签。

记录表、标签、送样单、装箱单上要写全矿区统一编号,不得省略。

2、当同一样品编号的样品分几件包装时,每个包装中都应有标签,并同时注明共几件。

3、坑探工程采样时,须在现场标示样品位置、分段及编号,并采取大比例尺素描图、照片等方式记录采样点(样槽)的地质现象。

4、钻孔岩心样采集

①采用盘式劈样机采集。

②较完整的岩心,用劈样机进行二分之一切分。

③在劈分时,如果矿心中矿化不均匀或矿化具方向性时,为了使切开的两侧岩心矿化较均匀,劈开面应尽量垂直于矿化集中面。

④当岩心破碎呈小岩块、岩屑、岩粉时,无法用劈样机劈分,可改用拣块法取样。

但须特别注意样品的代表性,一般处理方法,将小块岩心敲打二分之一做样品,其余的岩屑、岩粉应混合均匀后取二分之一做样品。

⑤补写岩心编号。

如果劈分样品时将原岩心编号破坏或作为样品采集时,应在保留的另一半岩心上补写相同的岩心号。

5、基本分析样(化学样)

目的是了解矿石中一种或几种主要有益、有害组分的含量,是圈定矿体划分矿石类型和品级、进行储量计算的依据。

分析项目一般以主攻矿种和共生矿种为主,设计取样个数依据工程量多少和矿体厚度,考虑矿体顶底板样品数量。

一般选取矿化较好地段,矿体顶底板各采取1-2件化学样。

肉眼无法辨别的矿种要求对含矿层全部取样或全孔取样。

样长要求一般不大于2米,最短不小于0.3米。

样重2-5千克,代号为H。

6、化学全分析样

主要全面了解各矿石类型中各种元素及组分的含量。

一般每种矿石类型2-5件。

可利用有代表性的基本分析副样或组合样副样。

代号为HQ。

7、组合分析样

主要了解矿体内具有综合回收利用的有益组分、影响矿产选冶性能的有害组分的含量。

原则上同一探矿工程、同一矿体、同一矿石类型的3-5个基本分析样品副样组合成一个样。

一般情况下,根据矿体规模一个矿体1-2件。

代号为ZH。

8、光谱样

目的是了解岩石的元素组合、含量和地球化学特征,确定矿化及异常段分布范围,指导找矿工作。

未采化学样的岩心全孔采集光谱样。

光谱样用连续拣块法采取,样品重量不小于150克,代号为GP。

9、物相分析样

目的是划分矿石自然类型,确定矿体中氧化矿石、混合矿石和原生矿石的界线。

物相分析样可及时利用基本分析副样进行,送样要及时,以免样品变质,影响分析质量。

其代号为WX。

一般情况下,矿石自然类型按原生矿石、氧化矿石、硫化矿石、混合矿石进行采集,根据矿床规模,每种矿石采集10-30件。

10、岩矿鉴定样

目的是研究岩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其含量,共生组合、交切关系及变质蚀变现象,主要矿物粒径大小,结晶程度和相互关系,蚀变类型及程度和矿化特征等。

岩、矿石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所有样品采集须及时记录样品号、采样位置,野外初步定名,用记号笔划出切割线,进行保护性包装。

要求检测机构进行岩矿石镜下命名。

岩石一般作薄片鉴定,矿石作光片鉴定。

每件样品均采集正副样,正样送实验室鉴定,副样留存作对比研究。

薄片样代号为b,光片样代号为g。

11、小体重样

目的是测定矿石单位体积的重量,为储量计算提供依据。

样品应按矿石类型和品级分别采取,并照顾到品位和分布的代表性。

要求主要矿石样品20—30件。

在岩矿心上采取小体重样,样品长一般大于10厘米。

其他工程采样重量大于400克,其代号为XT。

12、岩矿石力学性质样

主要测定岩矿石和矿体顶底板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能,研究矿体及其顶底板围岩的坚固性及稳定性。

如需做抗剪、抗压测试,一般一个矿体采集6组。

如只做抗压测试,可采集3组。

样品规格大于7×7×7cm;岩心长度大于8cm。

13、水质分析样

主要了解地表水、地下水的化学特征。

样品采集以第四系孔隙含水层、溶蚀裂隙含水层、裂隙含水层、水库、堰塘、尾矿库、水文孔、泉、民井、小溪等为主。

一般对水库、尾矿库、水文孔、矿坑水所取水样进行水质全分析,其余水样进行水质简分析即可。

样品采用密封较好的塑料容器,采样重量大于3000ml。

24小时内必须送检测机构。

14、样品编号原则

一般采用矿区名+工程号+样品类型代码+样品编号进行样品编号。

〈二〉岩心保管与移交

1、终孔后,岩矿心经现场验收,由机台负责派人护送到矿区岩心库保存。

2、岩矿心转运途中应有专人负责。

岩心箱应加盖保护,以防运输过程中岩心箱翻倒,造成岩矿心散乱、污损、丢失。

3、岩矿心移交时需办理移交手续,交接双方应按岩矿心移交登记表清点实物,核对无误后连同岩心箱(盒)一并移交,并在移交登记表签字。

岩矿心移交登记表一式二份,一份由接收单位保存,一份由移交单位存档备查。

4、岩心就地掩埋,需将岩心顺序摆放,掩埋前进行全景照相,并采用GPS定位掩埋点坐标。

(八)提交资料要求

矿区钻探工作完成后,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