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党章修订的历史考察定稿.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50418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共产党党章修订的历史考察定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共产党党章修订的历史考察定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共产党党章修订的历史考察定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共产党党章修订的历史考察定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共产党党章修订的历史考察定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中国共产党党章修订的历史考察定稿.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共产党党章修订的历史考察定稿.doc

《中国共产党党章修订的历史考察定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共产党党章修订的历史考察定稿.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共产党党章修订的历史考察定稿.doc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征文

中国共产党党章修订的历史考察

(中共新密市委党校河南郑州452370)

【摘要】我们党历来重视制定、修改和完善党章,特别是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大历史关头,总是通过进一步修改完善党章,以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历史发展趋势的新党章来指明方向。

【关键词】党章制定党章修订党的发展轨迹

【作者简介】

张彩红(1972-),女,河南新密人,中央党校毕业,现为中共新密市委党校高级讲师、新密市情研究室调研员。

党章既是我们党的根本大法,又是党的重要文献。

党章确立的是党的旗帜,表达的是党的理论基础和政治主张,体现的是党的整体意志和共同理想。

我们党历来重视制定、修改和完善党章,特别是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大历史关头,总是通过进一步修改完善党章,以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历史发展趋势的新党章来指明方向。

在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历史进程中,先后通过了17个版本的党纲党章。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每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一大除外)都要根据当时的情况和自身经验的积累对党章进行不同程度的修改。

九十年来,党章包括部分和全部、小动和大动等不同层面、不同程度进行修改完善已有15次之多,形成现在实行的比较完善的党章。

党章的逐步完善与创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到成熟的历史过程,记录了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和政治路线与时俱进的发展轨迹,见证了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奋斗过程。

一、建党初期党章体系(一大至六大党章,受共产国际指导)

1、一大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提出党的政治主张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党的正式创立。

党在创立之初,思想上、组织上、理论上的准备远不成熟,在这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会议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

这个“党纲”虽不是党章,但它实际具有党章的作用。

提出了党的政治主张,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起来的、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完全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

2、二大党章是中国共产党第一部正式党章,详细规定了党内的组织纪律规范

1922年7月,党的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我们党第一部正式党章,标志着党的创建工作基本完成。

章程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纲领,宣告党的最高纲领是为将来建设、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奋斗。

这部党章包括党员、组织、会议、纪律、经费、附则等6章共29条,近4000字。

对党员条件和入党手续,对党的组织原则、组织机构、党的纪律和制度等,作了具体规定。

中国共产党第一部正式党章的产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党的创建工作的最后完成。

这个年轻的政党有了自己的立党之本和最高的政治行为规范。

从三大到六大,党章的内容只做过局部调整,没有大的改动。

3、三大修正党章规定了新党员候补期,严格党员发展程序

  1923年6月,中共三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

章程共6章,30条。

做了个别条文的改动,把入党介绍人从原来的一人增加为二人,进一步完善了入党手续的有关规定,第一次规定了新党员候补期,规定了正式党员和候补党员的权利与义务。

严格党员发展程序、提高党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4、四大修正党章规定支部为党的基层单位,重视党支部的作用

  1925年1月,中共四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

第一次规定凡有党员三人以上均得成立党支部,将党的支部规定为党的基层单位。

规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改称为“总书记”;地方各级党的执行委员会“委员长”改称为“书记”。

四大党章首次把中央最高领导人的称谓改为总书记。

这表明我们党高度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注意发挥党支部的作用。

  5、五大修正党章提出民主集中制原则

  四大以后,在大革命的高潮中,党组织空前发展,党员人数急剧增加。

1925年四大时有党员994人,1927年五大时已达57900余人。

党员队伍迅速发展,巩固队伍与提高素质的问题提上日程。

1927年4月至5月召开的中共五大没有专门讨论修改党章的问题。

五大闭幕后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6月1日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议决案》。

是唯一的不是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章程共有12章,85条,在党章史上提出了很多个第一。

第一次明确规定党员年龄必须在18岁以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党的组织原则为民主集中制;第一次将党的组织系统划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省委、市委或县委、区委)和基层组织三个层次;第一次规定设立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常务委员会;第一次规定选举产生中央及省监察委员会这是早期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党团(即党组)的设置及其职责;第一次把党与青年团的关系单独列为一章。

 五大党章是我们党历史上条目最多的党章,体系更加完整。

6、六大党章强调了共产国际的领导

大革命失败以后国内一片白色恐怖,在国内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已没有安全保障。

根据共产国际的提议,1928年6月至7月,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开。

这部党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体现了中共与共产国际的密切联系,开篇即强调“中国共产党为共产国际之一部分,命名为‘中国共产党’,为共产国际支部”,使党不能独立自主地按照中国实际情况领导革命和自行处理党内事务。

二、七大党章体系(七大至八大党章,中国共产党首次独立制定)

1、七大党章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1945年4月至6月,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24年艰苦卓绝的历程,在长期斗争中逐渐成熟起来。

成为一个经过整风,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达到了空前团结和一致,在全国范围具有广泛影响的,对中国革命规律和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水平的政党。

  

七大党章第一次增写了具有深刻内涵的总纲,总纲以简洁的文字阐述了党的性质、宗旨、纲领和指导思想,中国革命的性质、动力、任务和特点,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基本方针,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等,极大地增强了党章的理论性和指导性。

第一次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党章总纲规定: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第一次规定了党员的四项义务和四项权利;第一次对民主集中制作了科学表述;第一次把“四个服从”载入党章;第一次确立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还特别强调党的群众路线,指出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和根本的组织路线。

建国后社会主义改造所取得的丰功伟绩,正是基于七大正确的路线方针。

七大党章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是民主革命时期最好的一部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得到了确认。

2、八大党章对执政规律的初步探索

1956年9月,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

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第一次召开全国代表大会,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做了《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报告指出,执政党的地位使我们党面临着新的考验,需要来自党内外的监督,其关键在于发展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坚持集体领导。

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

一是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和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二是提出必须不断地发扬党的工作中群众路线的传统。

三是提出了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六条原则。

四是明确规定了党员的十项义务和七项权利。

八大党章对于刚刚开始的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作了明确阐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阶级矛盾,而是落后的生产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就是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八大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体现了执政党建设的新特点,党明确提出了对执政党建设的新要求,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反映了我们党探索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新成果。

三、九大党章体系(九大至十一大党章)

从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发生了重大失误,党的自身建设也遭到严重挫折。

在这20年当中,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三部党章,即九大党章、十大党章和十一大党章。

这些党章都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制定出来的,不可避免带有“左”的错误的痕迹。

1、九大党章背离了八大的正确纲领

1969年4月通过的九大党章背离了八大的正确纲领,在党章中肯定了根据“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发动的“文化大革命”。

特别是把接班人列入党章,这在党章的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

九大党章否定了八大党章明确的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和党领导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在党员条件上,取消了党员权利和入党预备期,把八大党章规定的党员十条义务改变为五项接班人条件。

在组织原则上,取消了八大党章中关于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党的集体领导,发挥下级组织的积极性、创造性等条文,并取消了五大以来设立的党的监察委员会。

2、十大党章继续了九大“左”的错误

  1973年8月,中共十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继续了九大的“左”的错误,沿袭了九大党章的总纲和条文,只作了个别的修改和补充。

由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败露,十大党章删去了九大党章中有关林彪为接班人的内容。

3、十一大党章十年内乱结束后的第一部党章

  1977年8月,中共十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十年内乱以后的第一部党章。

它恢复了八大关于把中国建设成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提法。

在内容上与九大、十大党章比较作了较多的修改:

增写了关于民主集中制的内容;设立纪律检查委员会等。

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十一大党章并未从根本上否定九大、十大党章中的“左倾”错误,继续沿用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政策和口号。

四、十二大党章体系(十二大至十七大党章,党章规范、与时俱进)

1978年12月18日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恢复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邓小平给十二大给予极大的期望,他说:

七大把革命引向了胜利,十二大将把建设引向胜利。

由邓小平主持修订的十二大党章在全面总结和确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路线的同时,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搞好执政党建设作了新的探索。

1、十二大党章探索执政党建设的原则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在北京召开,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和两年徘徊之后,在全面拨乱反正的基础上制定的十二大党章。

 十二大党章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和我国当前所处的历史阶段;对党的性质和党的指导思想和党的最终目标,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巨大优越性和必将取得胜利的前景,对中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党的总任务等作出了科学论断;对党领导作用的基本原则和党在国家生活中如何正确发挥领导作用,对党的中央和地方组织体制等党的建设,都作了马克思主义的回答;新党章还对毛泽东思想作了更科学的表述,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提高党的战斗力的基本要求,也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十二大首次将入党誓词载入党章,在党章的总纲里明确规定:

“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总之,十二通过的党章继承了七大党章和八大党章的优点,清除了九大、十大、十一大党章中“左”的错误,对执政党建设的各方面都做了比较全面和完善的规定,这表明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始了执政党建设的新探索。

 2、十三大修正党章突出改革和制度建设,适应体制改革进程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日益展开,政治体制改革提上日程,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1987年11月,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了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党的建设的方针,并通过了党章部分条文修正案,只十二大章程的部分条文做了修改和补充。

着重体现在党的领导体制和党内选举制度的改革方面,表明党的建设正在走上一条不搞政治运动,而靠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新路子。

其中重大的改变有:

改革选举制度,规定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委员会候选人名单采用差额选举;为加强集体领导,提出党组织讨论决定重要问题要进行表决;转变基层党组织的职能,规定企业和事业单位中党的基层组织不再领导本单位的工作,而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本单位的贯彻执行实行保证监督;增写了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的职权等。

3、十四大党章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当年10月召开的十四大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被写入十四大党章,第一次郑重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的概念。

  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地位,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对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即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郑重地载入党章。

中共十四大的一个突出贡献是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4、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通过的党章,这次修改只有7处,共计160个字,却引起了党内外的高度关注。

党章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并列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并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写入党章。

5、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通过的党章,是进入新世纪后的第一部党章。

党章中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总纲部分;党章对党的性质及阶级基础作了新的表述,强调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从原来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到新党章中增写“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充实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内容;对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提出了解决两大历史性课题等新的要求;增写了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可以申请入党的内容;增写了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十六字原则;增写了街道社区、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任务;新增了党徽党旗一章。

6、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体现了我们党在理论上的与时俱进

十七大党章,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旗帜高高举起。

这次党章修改着眼解决两大命题:

一个是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另一个是我们党作为执政党确立什么建设目标和如何实现目标的问题。

 十七大党章修改文字量虽然不太大,但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十个大的方面的内容修改和补充。

(1)是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2)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重大论断写入党章。

(3)是把党的基本路线中的奋斗目标表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是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写入党章。

(5)是充实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容,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增加了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增加了尊重和保障人权,建立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制度和程序等内容。

(6)是充实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容。

把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写进了总纲部分。

(7)把党在领导军队建设、民族工作、宗教工作、统战工作、外交工作等方面形成的方针政策写入党章。

  

(8)是把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党的建设上形成的理论成果和重要经验写入党章,党章总纲还充实了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内容。

(9)是为扩大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把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有关内容写入党章。

(10)是党章修正案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义务等方面进行了增写和充实。

十七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其增写部分(多达32处以上)反映了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成果,这无疑是理论与实践上的创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具有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特点和优点。

其充实部分也是来自于对推进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实践中成熟经验和正确做法的科学总结,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始终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统一的优良作风。

九十年来,党章的修订是不断地适应新情况的演进过程,我党不断地把已经成熟了的经验和经过检验证明正确的结论写进党章。

党章的历次修订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曲折过程,反映了党对革命和建设的认识的理论升华,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理论品质。

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近7600万党员的大党来说,把全党同志的思想统一到党章上来,自觉按照党章行动,使中国共产党真正具备担当民族和历史赋予的历史重任的能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