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之我见.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50574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规之我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合规之我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合规之我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合规之我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合规之我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合规之我见.doc

《合规之我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规之我见.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合规之我见.doc

合规之我见

合规,顾名思义,就是做事要符合规矩,这是对合规的表面的简单理解。

根据巴塞尔委员会《合规与银行内部合规部门》的精神,合规的定义是指使银行的所有经营活动与所适用的法律法规、监管规定、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以及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相一致。

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农信社)其合规的本质是与商业银行一致的。

作为高风险行业,农信社的安全稳健发展离不开合规的经营,既要有合格的“规”,又要大家自动“符合”这个合格的“规”。

据笔者所了解国外商业银行大都设有合规部门,其职责包括合规风险的识别、监测、评估与报告,及时发现并制止风险产生以及由此造成的破坏;梳理整合银行的各项规章制度、合规培训、参与银行的组织构架和业务流程再造、为新产品提供合规支持。

对于目前正处于深化改革阶段的农信社而言,合规风险管理的建设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作为一名刚加入农信社工作不久的新员工,在岗前培训过程中,我对合规的认识还较为浅显,局限于对学习资料上的感性认识。

然而在综合柜员岗位实习了一段时间后,通过实际的业务办理和操作,我对合规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开始逐渐意识到合规对农信社的重要意义。

实习期间,我时常碰到一些有关合规与否的行为。

例如,一些客户代替他人来我们营业网点办理存折书面挂失申请的时候,在无法提供存折储户本人的身份证件的条件下却要求我们违规办理业务。

又如,规章制度规定客户在办理大额现金支取业务时须提供客户本人的有效身份证明,然而某些忘记携带身份证件的客户自认为跟柜员相熟就算不提供身份证件也照样可以办理。

类似这些由客户自身问题引起的不合规行为屡有发生,所幸的是我们工作人员能够及时纠正和指导,确保客户和自己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办事。

不合规的行为除了发生在客户身上,也会由工作人员操作不当或失误所引起。

就拿我自己来说,记得有一次在帮客户办理异地卡取现业务的时候,一时麻痹大意在还没打印取款单给客户签名确认之前就把现金递交给了他,这样做就违反了在办理现金付款业务时应当严格执行先记账后付款这一原则。

尽管得到旁边同事的及时提醒,立刻采取措施纠正了过来,但这也给我敲响了警钟,时刻提醒自己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办事。

这些日常的不合规行为和现象虽非人为故意操控,但一个小小的失误也会酿成大错,造成难以补救的损失。

例如,某地一柜员在替一外地客户办理一笔取款业务时,错把取款记作存款造成柜员短款,既支付现金给客户又在客户的账户上打进了一笔相应的存款,令客户账户无故增多了两倍于取款金额的款数。

待到该客户走后当天扎帐才发现差错,采取补救行动也仅能追回部分的损失金额,结果令农信社蒙受了一笔不小的损失,其本人也受到被留职察看的处分。

上述的不合规行为仅仅是无意的操作失误所引起,也尚未触及国家法律,对农信社造成的损失毕竟还是有限的。

真正令我们担忧的是不断发生的故意违规行为,这些违规行为所涉及的金额动辄起来就是数十万,数百万,上千万的大数目,甚至更多,对农信社的资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形象也大受损害。

2008年1月,涉嫌骗贷1.57亿元的河北高阳县信用联社副主任宋亚安逃离。

任宋亚安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利用手中的权力,对相关法律法规视而不见,肆意妄为,指使基层信用社违规发放贷款,使用极其“原始”的作案手段,将1.57亿贷款骗了出去。

而高阳县基层信用社主任和信贷员明知贷款方式的违规性,对宋亚安的安排却言听计从。

2006年5月12日顺德农信社(现为农商行)亿元存款失踪案浮出水面。

顺德农信社前台柜员岑国良通过虚存后支取、虚存后冲销、转入资金后更换存单支取、转入资金后更换存折等多种手段,以“拆东墙补西墙”的手法,大肆挪用信用社资金累计高达2亿1662万余元,截至案发补回160笔共1亿597万余元。

而对重要岗位领导离岗后未经审计,则是导致了这起挪用资金案长达6年才被发现的主要原因。

诸如此类的从业人员故意违规行为不在少数,这些频频发生的违规案件叠加的负效果就如蝼蚁负作用于千丈之堤,如果不加消除、整改,那么它对农信社的破坏将是极其严重的。

实习期间,经历或听闻各种各样的无意不合规行为和故意违规案件后,我越来越能感觉到合规风险管理对农信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这里,笔者作为农信社一份子本着“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的心态提出几点建议,但愿对我们农信社的合规风险管理能够起到几分启示。

第一,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合规意识。

笔者认为导致大部分员工出现违规行为的主要原因是对法律法规知识缺乏足够的认知,因此,必须通过对合规知识的学习,提高员工对合规知识理解程度。

培训和教育的方式可以多样化,例如通过制定合规培训计划,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员工学习相关知识,采取案例的教育方式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合规经营的自觉性,让员工真正认识并信奉“合规能够创造价值”这一文化理念,愿为之切实行动,努力促进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安全稳健运营。

第二,完善合规管理机制,设立专职合规岗位。

在合规经营当中,单靠员工的自觉性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构建完善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

为了加快完善风险管理机制,联社各部门应该通力合作不断梳理、整合和优化农村信用社的规章制度,建立专业化的合规风险管理队伍,确立清晰的报告路线和问责制、举报制等。

对于各个乡镇基层社应该考虑设置专职合规岗位,界定其功能和职责,让其独立于各乡镇基层社的经营活动。

无论是对于无意不合规和故意违规行为,这样做的意义都是十分明显的,专职合规人员对发现有违反法律、规则和标准的操作行为,能够及时当场阻止和纠正,情况严重的能够立即上报联社合规部,以便最大限度减少案件的发生。

第三,学习竞争对手的长处,优化岗位设置

在基层社实习的过程中,笔者强烈感觉到我们基层社的工作效益跟竞争对手的差距,服务水平迫切需要提高。

就笔者所经历和观察到的,不少的客户在填写各种业务表单的时候很容易出错,不是填错栏目,就是张冠李戴,即使是在有样板参照的情况下也难以一次性正确填写完整,柜员不得不面对面耐心给以指导和帮助。

有的客户对某些业务有疑问时,柜员也不得不花时间去跟他解释清楚,这样自然影响柜员的工作效率,甚至会引起其他正在排队的客户的不满。

针对这种现象,我认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增设大堂经理或者由其他员工兼任这一工作岗位。

大堂经理不但可以为广大客户提供咨询服务,帮助客户解答疑惑,指导客户填写各类表格,而且可以随时监督客户是否存在不合规行为,对违规现象能够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和教育。

这样一来可以减轻综合柜员的负担,让其专心办理业务,提高基层社的整体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改变群众对农信社的落后看法;二来可以减少客户的不合规行为,让合规氛围感染每一个客户,深入人心,形成“合规人人有责”的观念,由此营造良好的合规经营环境。

农信社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但不可急于求成。

凡事欲速则不达,滴水石穿也非一日之功,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建立有效可行的规章制度,加快完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

而作为农信的一份子,我们员工应该一丝不苟的执行规章制度,深化学习合规风险知识,让合规观念和意识渗透到骨髓里。

从自我做起,从细节做起,形成“合规人人有责、合规创造价值”的良好文化氛围,使依法合规经营成为一种习惯,全体员工上下一心引领农村信用社实现既好又快发展,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