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有限责任公司应急救援预案汇编.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50666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有限责任公司应急救援预案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某有限责任公司应急救援预案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某有限责任公司应急救援预案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某有限责任公司应急救援预案汇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某有限责任公司应急救援预案汇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某有限责任公司应急救援预案汇编.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某有限责任公司应急救援预案汇编.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某有限责任公司应急救援预案汇编.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某有限责任公司应急救援预案汇编.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某有限责任公司应急救援预案汇编.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某有限责任公司应急救援预案汇编.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某有限责任公司应急救援预案汇编.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某有限责任公司应急救援预案汇编.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某有限责任公司应急救援预案汇编.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某有限责任公司应急救援预案汇编.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某有限责任公司应急救援预案汇编.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某有限责任公司应急救援预案汇编.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某有限责任公司应急救援预案汇编.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某有限责任公司应急救援预案汇编.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某有限责任公司应急救援预案汇编.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有限责任公司应急救援预案汇编.doc

《某有限责任公司应急救援预案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有限责任公司应急救援预案汇编.doc(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某有限责任公司应急救援预案汇编.doc

预案编号:

××××××有限公司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单位名称:

××有限公司

签发人:

实施日期:

××年××月××日

目  录

1、引  言 1

1.1引言 1

1.2引用的文件 1

2、术语、符号和代号 3

3、预案内容 4

3.1、基本情况 4

3.2、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 5

3.3、危险目标周围可利用的安全、消防、个体防护的设备、器材及其分布 8

3.4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 9

3.5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14

3.6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处理措施 16

3.7人员紧急疏散、撤离 18

3.8危险区域的隔离 19

3.9检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 20

3.10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 21

3.11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 22

3.12应急救援保障 23

3.13预案分级响应条件 24

3.14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 25

3.15应急培训计划 26

3.16演练计划 37

3.17附件 38

4、附加说明 41

××有限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引  言

1.1引言(只作参考,按贵单位实际情况引用)

为提高本单位的抗灾防灾能力,有效地防止和最大限度地减轻重大事故及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综合防灾,整体效能,反应迅速,有条不紊”的原则,本单位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六十九条和《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第五十条的规定,参考《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广东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编著),决定建立抢险救灾指挥系统,组织编制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安全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理方案,并组织职工学习、演练贯彻实施,提高职工抢险救灾的应急处理能力。

一旦发生事故或灾害,救灾系统应立即启动,各救灾职能组迅速赶赴事故现场,迅速投入抢险救灾,达到反应迅速,应急处理有效,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或灾害的损失的目的。

1.2引用的文件(只作参考,按贵单位实际情况引用)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3号)

(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

(5)《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

(6)《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

(7)《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号)

(8)《剧毒化学品目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8部门公告2003第2号)

(9)《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范》(GB16483)

(10)《重大危险源辨识》(GB19218)

(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

(1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

(13)《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GB15603)

(14)《石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

(15)《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

(16)《广东省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

(18)《港口危险货物管理规定》

(19)《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公安部第6号令,1990)

(20)《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6-1999)

(21)《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22)《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

(23)《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90)

(24)《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安监局56号

2、术语、符号和代号

(只作参考,按贵单位实际情况引用)

危险化学品:

指属于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的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事故:

指由一种或数种危险化学品或其能量意外释放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事故。

应急救援:

指在发生事故时,采取的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的措施。

重大危险源:

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危险目标:

指因危险性质、数量可能引起事故的危险化学品所在场所或设施。

预案:

指根据预测危险源、危险目标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而制定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

要充分考虑现有物质、人员及危险源的具体条件,能及时、有效地统筹指导事故应急救援行动。

分类:

指对因危险化学品种类不同或同一种危险化学品引起事故的方式不同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而划分的类别。

分级:

指对同一类别危险化学品事故危害程度划分的级别。

3、预案内容

3.1、基本情况(只作参考,按贵单位实际情况引用)

本单位于××年××月经中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成立,是一家××资经营企业。

××公司建成后,有关主管部门对其进行了验收,该公司于××年××月取得了广东省中山市公安消防局核发的《易燃危险品建设项目消防验收意见书》同意投入生产使用,并取得了中山市环保局领发的《污染物排放许可证》。

本单位位于广东省中山市板芙镇××管理区,厂区的大门在×面,门前是一条宽约10米的村道,村道后方为300米的农田,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储存设施距离公路远大于50米,西南方向有两处民宅距离厂区围墙约有60米距离;北面500米处是香厂,东面角落和南面角落都为环山。

公司员工生活区设在厂外里溪村村政府附近,距离工厂约有2公里。

本单位所处地区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干湿分明。

太阳高度角大,全年境内各地均有2次直射,太阳辐射能量丰富。

总辐射量以7月最多,达51141.3焦耳/平方厘米;2月最少,仅23285.7焦耳/平方厘米.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43.5小时,占年可照时数的42%.最少日照时数为2392.6小时(1955年),占年可照时数的54%;年最少日照时数为1455.8小时(1961年),占年可照时数的33%。

终年气温较高,历年平均为21.8□,月平均气温以1月最低,为13.3□,7月最高,达28.4□。

极端最高气温36.7□(1980年7月10日),极端最低气温-1.3□(1955年1月12日)。

濒临南海,夏季风带来大量水汽,成为降水的主要来源,历年平均降水理为1748.3毫米。

全年极端最高气温36.9□,出现在6月5日;全年极端最低气温5.4□,出现在1月27日。

全年总降雨量2021.6毫米,比平均值偏多15%。

全年出现暴雨9天,其中4月5天。

4月雨量535.1毫米,为平均值的3倍多,10月雨量328.3毫米,为平均值的3.6倍。

5月、8月和9月雨量明显偏少,9月雨量仅为平均值的16%。

公司目前主要产品为稀释剂(天那水)、醇酸树脂漆和丙稀酸树脂漆两类工业用油漆,年生产能力可达6000吨;目前其油漆年生产能力3000吨、产品百分之三十销往国内市场,其余均外销。

原材料由生产厂家或经营单位送货上门,产品公司委托有资质的运输单位进行运输,

海隆化工公司厂区主要由办公司、生产车间、库房、储罐区、消防水泵房和配电室等组成,全厂占地总面积4894.5平方米。

厂区内建筑基本沿东墙布置,东墙由北向南依次为生产车间、固体原料仓库、溶济泵房、溶济储罐区。

其中生产车间为1栋单层建筑,面积为600平方米。

与南面的固体原料仓库相隔仅为0.8米,与西面的综合办公楼距离14.8米。

泵房与储罐区距离27.6米,与溶济仓库、成品仓库,其中综合办公楼1栋2层建筑,面积为250平方米,与溶济仓库距离25米,中间间隔了厂区大门。

溶济仓库和成品仓库各为1栋单层建筑,面积分别为300平方米和262.5平方米,溶济仓库和成品仓库同属一所建筑,两库房之间隔有非燃烧体墙。

厂区的消防泵房和配电房分别设置在厂区的东南角和东北角,其中泵房内设置有两个消防水泵(一备一用);配电房内设置有2台配电柜(在用的一台型号为XL-21Q),1台空气压缩机工作压力0.88Mpa。

厂区内道路“T”型布置北面道路宽这9.7米,南面道路宽为6.2米,最大转向角度均大于8米,各建筑物的平面布置情况见该公司平面布置图(附件)。

本单位现有员工8人,技术管理人员3人,安全管理人员3人。

3.2、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

3.2.1危险目标的确定

3.2.1.1根据安全评价报告,本公司主要的危险目标为:

(1)油漆和稀释剂生产车间

(2)危险化学品储存仓库;

(3)储罐区;

(4)配电间

3.2.1.2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主要根据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和《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来进行。

经辨识,目前本公司无重大危险源。

3.2.2根据确定的危险目标,明确其危险特性及对周边的影响

(1)危险化学品储存仓库的危险特性及对周边的影响。

1)危险化学品储存仓库潜在的主要危险为;

①可燃液体泄漏或可燃蒸气集聚达到爆炸极限遇点火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②在粉料装卸操作时发生的粉尘危险害。

2)危险化学品储存仓库对周边的影响。

①如危险化学品仓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会直接影响涂料生产车间、办公生活综合楼以及厂外的一民宅,根据评价报告可知,上述建筑物的部分设施在火灾、爆炸的暴露半径内。

可能会对上述建筑物和建筑物内的人员造成伤害。

②危险化学品储存仓库内如发生粉尘危害,则对周边的影响较轻。

(2)油漆生产车间的危险特性及对周边的影响。

1)油漆生产车间潜在的主要危险为;

①可燃液体泄漏或可燃蒸气集聚达到爆炸极限遇点火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②在搅拌操作时发生的粉尘危险害和噪声危害。

2)油漆和稀释剂生产车间对周边的影响。

①如油漆和稀释剂生产车间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由于生产车间的建筑面积较大,而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离危险化学品储存仓库、办公生活综合楼以及厂外的一民宅的有一定的防护距离,因而可能对周边有一定的影响。

②油漆和稀释剂生产车间内如发生粉尘危害和噪声危害,对周边的影响较轻。

(3)危险化学品储存仓库的危险性及对周边的影响,

1)危险化学品储存仓库潜在的主要危险为;

①可燃液体泄漏或可燃蒸气集聚达到爆炸极限遇点火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②使用甲醇时可能发生毒物危害。

③在搅拌操作时发生的噪声危害。

2)危险化学品储存仓库生产车间对周边的影响。

①如危险化学品储存仓库生产车间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由于生产车间的生产装置离危险化学品储存仓库、办公生活综合楼以及厂外的一民宅的防护距离较远,因而可能对周边的影响较小。

②车间内如发生毒物危害对周边的影响较轻。

③车间内如发生噪声危害,对周边的影响较轻。

(4)配电房的危险特性及对周边的影响。

1)配电房潜在的主要危险为;

①触电伤害。

②火灾。

2)配电房对周边的影响。

①配电房内发生触电伤害,对周边的影响较轻。

②配电房内发生电气火灾往往会导致停电,会对生产、生活用电带来一定的影响。

3.3、危险目标周围可利用的安全、消防、个体防护的设备、器材及其分布

消防器材配备情况

主要消防安全设施、设备配备情况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1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MFZL3

46个

2

推车式干粉灭火器

MFTZL35

11个

3

消火栓

5个

5553

5个

4

泡沫灭火器

MPZ65

2个

5

消防水带

20条

6

消防泵

2台

7

消防砂

个人防护用品:

化学防护工作服、工作帽、手套、防毒面具、正压式呼吸器、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橡胶耐油手套均设在车间和办公室固定的地方。

3.4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

3.4.1应急求援机构的设置(只作参考,按贵单位实际情况引用)

本公司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由总经理、各部门主管、安全主任、安全生产员组成。

组织机构台下图:

应急救援总指挥:

××

消防灭火组:

×××

通讯联络组:

×××

医疗救护组:

×××

安全技术组:

×××

现场保卫组:

×××

3.4.2应急救援机构组成人员

应急救援办公室:

本公司办公室

总指挥:

×××

指挥:

×××

灭火组组长:

×××

通讯联络组组长:

×××

现场保卫组组长:

×××

安全技术组组长:

×××

医疗救护组组长:

×××

3.4.3主要职责

(1)应急指挥人员职责

1)指挥组组长:

组织指挥人站的应急救援。

2)灭火组组长:

协助指挥做好救灾抢险工作,调动一切灭火力量,积极参与救灾抢险战斗。

3)现场保卫组长:

负责灭火、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工作。

4)通讯联络组组长:

负责事故现场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系;负责事故现场物质的供应和运输工作。

5)医疗救护组组长:

负责现场医务救护转院工作;负责抢救受伤、中毒人员的生活必需品供应。

6)安全技术组组长:

负责了解事故及灾害发生的原因及经过,检查装置生产工艺处理、消防设施如消防水等启用情况,协助有关部门通知人员撤离现场。

参加事故调查处理。

(2)应急救灾组织职责

1)总指挥、指挥

负责扑救指挥、要沉着果断地调配参战人员,抓住重点,采取合适的灭火器材组织扑救,危及人员安全时即指挥在场人员撤离。

公安消防队到达后及时向对方指挥员讲明情况,并继续配合扑救。

若发生治安突发事件,要指定专人到现场,并注意保护好现场。

2)消防灭火组

①制定灭火抢险预案,为事故及灾害应急处理提供依据。

②负责本公司燃烧物质、火势大小的火灾记录,并及时向上级、总调、救灾指挥部报告。

③当本公司发生灾情时,积极有效地进行救灾灭火(抢险)工作。

④负责现场指挥灭火战斗。

⑤加强火情侦察,查清水源位置、燃烧物质性质范围及火灾类型;了解火灾情况查清是否有人受大火围困,及时抢救伤员。

⑥根据灭火需要,通知有关消防泵房向消防管网加压。

⑦火场上负责消防通讯联系,保证命令准确地上传下达。

⑧根据救灾指挥部的命令,调动灭火力量。

⑨在灭火战斗过程发生消防设备故障时,及时组织抢修。

⑩重大火灾或需要增援时向消防队报告。

3)通讯联系组

①在事故、灾害发生后,通讯人员立即赶赴现场接通临时电话,供救灾指挥部使用。

②当有线通讯设施遭受破坏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通讯联络畅通。

③负责灾后全面检查修复有线通讯设备,确保通讯设施正常工作,以尽快恢复生产。

④发生火警,要速拔打“119”电话,发生盗警要拔打“110”并准确讲明单位名称、地址、人员、物质损失伤亡情况和治安案件情况。

向友邻单位请示救援,同时向本公司领导和保卫部门报告。

随时保证不少于1人到转弯路口接应公安消防车,不少于1人留守电话。

火灾报警电话:

119

盗警报警电话:

110急救电话:

120

4)现场保卫组

①负责组织对事故及灾害现场地保卫工作,设置警戒线,维持现场交通秩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②做好事故及灾害现场治安巡逻,保护事故现场,制止各类破坏骚乱活动,控制嫌疑人员。

③当出现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泄露,有可能发生重大火灾爆炸或人员中毒时,根据救灾指挥部的指令,通知人员立即撤离现场。

同时禁止在警戒范围内使用BP机、对讲机、移动电话。

④负责做好救灾物资的保卫工作。

⑤接到火灾报警后,应将抢险工具送到现场,组织人员快速将火场附近的物品转移到安全隔离区,听从指挥员的临时调配命令参加战斗。

⑥负责了解事故灾害发生原因及经过,查验燃烧性质,制定扑救措施,如可能发生重大爆炸时,组织清点在岗人员。

如出现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有可能发生火灾爆炸或人员中毒时,协助有关部门人员立即撤离现场。

5)医疗救护组

a预防急救组

①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往事故现场。

②负责将受伤人员救出事故现场,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③在医院救护车未到过之前,对伤者实施必要的应急处理后,立即将受伤者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④出现中毒、窒息或受伤人员时,要及时将伤员救出现场,作一般性的医疗救急处理。

如医院救护车未到,情况危急应及时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救治。

b医疗救护组

①接报后,医务人员立即携带医疗抢救设备、器材、药品,并迅速赶赴现场进行救护。

②负责伤者脱离现场后的救护工作。

③医院视受伤人数,及时组织救护组前往现场组织抢救,请求住院部同时做好接收伤者的准备工作。

6)安全技术组

①及时了解事故及灾害发生的原因有经过,检查装置生产工艺处理情况。

②检查消防设施如消防水等启用情况。

③当发生重大炎灾时,组织清点在岗人员。

④配合消防、救护人员进行事故处理、抢救,当可能发生火灾爆炸或人员中毒时,协助有关部门通知人员撤离现场。

⑤协同有关部门保护好事故现场,收集有关证据,参加事故调查处理。

3.5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3.5.1装备和信号规定

为了确保本单位发生事故时应急救援人员迅速到达事故发生现场,特设如下通讯设备。

1、通讯设备:

直拔电话、移动电话。

2、疏散设备:

疏散指示标志、事故应急灯、风向标。

3、应急事故信号规定:

(1)、事故信号为报警电铃长声。

(2)、火灾信号为电铃长声,连续响五次。

(3)中毒信号为电铃3短声,连续响五次。

(4)爆炸信号为电铃长声,连续响三分钟。

(5)泄漏信号为电铃长声,连续响一分钟。

3.5.2报警、通讯和联络方式

3.5.2.1轻度:

先报告公司内部紧急抢救,各应急救援指挥小组的联系方式如下:

应急救援总指挥:

×××

电话:

××××手机:

××××

灭火组组长:

×××

电话:

××××手机:

××××

现场保卫组组长:

×××

电话:

××××手机:

××××

通讯联络组组长:

×××

电话:

××××手机:

××××

医疗救援组组长:

×××

电话:

××××手机:

××××

安全技术组组长:

×××

电话:

××××手机:

××××

3.6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处理措施

3.6.1在救灾指挥部未到事故或灾害现场前,危险化学品事故报告处理程序如下:

(1)当班负责人在向安全管理人员、生产主管报告的同时,组织力量救出受困人员,设法将火灾周围的可燃物质拆除、控制火源。

(2)生产主管向有关部门领导报告的同时,协调平衡事故或灾害装置产品、原料的去向,控制、火灾蔓延,减少事故损失和人员伤亡。

(3)消防支队接到报警后立即出动,到达事故现场后,立即投入救人灭火作战。

(4)保卫组到达事故或灾害现场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划定警戒线,按责任要求展开工作。

(5)救灾指挥部到达事故现场后,抢险救灾工作由指挥部统一指挥。

当总指挥公务外出时,由主管安全主任负责抢救灾指挥工作。

3.6.2抢险救灾的原则

事故现场急救,必须遵循“先救人后救物,先救命后疗伤”的原则,注意以下几点:

(只作参考,按贵单位实际情况引用)

(1)救护者应作好个人防护

事故发生后,化学品会经呼吸系统和皮肤侵入人体。

因此,应急救援人员必须摸清化学品种类和理化特性,在进入危险区抢救之前,首先要作好个体防护,选择并正确佩戴好合适的防毒面具和防护服。

(2)切断可燃料来源

救护人员在进入事故现场后,应迅速采取果断措施切断物料来源、气源,防止气体继续外逸。

对已经逸散出来的气体和蒸汽,应立即采取措施降低其在空气中的浓度,为进一步开展抢救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3)迅速将中毒者(伤员)送出危险区

迅还将伤员转移至空气清新的安全地带。

在搬运过程中要沉着、冷静,不要强拖硬拉,防止造成骨折。

如已有骨折或外伤,则要注意包扎和固定。

(4)采取正确的方法,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护

把患者从现场中抢救出来后,不要慌里慌张地急于打电话叫救护车,应先松懈患者的衣扣和腰带,维护呼吸道畅通,注意保暖;去除患者是否有意识障碍、呼吸和心跳是否停止,然后检查有无出血、骨折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方法,尽快开展现场急救。

3.7人员紧急疏散、撤离

当火灾得不到控制时,指挥人员应按照如下程序组织应急救灾人员进行安全疏散、撤离。

紧急撤离

火灾

紧急危险事故

保持镇定,不要惊慌

通讯组立即通知总指挥

总指挥安排人员疏散至安全地点,清点人员及时上报

火势扩展,构成火灾

拔打电话119

各部门安全负责人迅速组织起来

安全负责人安排人员疏散至安全地点,清点人员及时上报

未能及时撤出人员

各部门安全负责人迅速组织

采取危险事故相关救护及其它处理措施

其他部门安全负责人协助疏散物质,救护伤员

1、迅速采取防护措施;

2、寻找安全点等待

救援;

3、分析所处位置,

选择逃生路线,

自救离险。

3.8危险区域的隔离

(1)一旦公司区发生火灾,安全保卫组要即刻组织人力,在公司区高建筑物上设立风向标志,设置疏散方向;

(2)以火灾或泄漏地点为中心,半径25米内划定为一级隔离区,半径25-40米划定为二级隔离区,设立警示标志,阻止外面人员进入隔离区;

(3)组织隔离区内的非应急人员疏散、撤离到公司区上风向的安全位置。

3.9检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

3.9.1火灾得到有效控制后,由专业技术人员穿防静电服用温度计在易燃液体火灾事故现场进行温度检测,用可燃气体浓度检测仪进行可燃气体浓度检测。

3.9.2在事故现场进行抢险时要依据“先救人后救物,先救命后疗伤”的原则,采取自救和互救的方式进行,在进行救助时要戴好防毒面具,如无,用湿的毛巾捂住嘴,减少毒气危害。

抢险、救援方式、方法及人员的防护、监护措施

3.9.3在事故现场听到有异常响声时,应沿最近的走火通道立即撤离事故现场。

3.9.4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指挥权归应急救援总指挥。

3.9.5划出隔离带,以控制事故扩。

3.9.6在判断事故有可能扩大时,立即疏散离事故中心较近的救援人员。

3.10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

依据事故分类、分级,附近疾病控制与医院救治机构的设置和处理能力,制定以下方案:

3.10.1医疗救护组协组医院救治机构对事故接触人群按受伤的轻重承度不同进行分类。

3.10.2医疗救护组密切配合医院救治机构进行现场紧急抢救。

3.10.3对在事故中所有接触者,医疗救护组成员要进行跟踪观察,并把信息及时反馈给医院救治机构。

3.10.4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小组应服从医院救护机构对患者转运及转运中的救治方案。

3.10.5患者治疗方案由医院救护机构确定,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小组应完全服从。

3.10.6公司和一市级医院签订有关救护方面的协议,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患者能得到有效的治疗。

3.10.7公司按有医院的有关要求,储备好相关的医疗信息、药物、器材。

3.11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

3.11.1事故现场的保护措施

(1)事故未得到有效控制时,现场保卫组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2)事故得到控制后,并确定不再有二次事故发生时,即时组织现场救援的人员撤离,在事故调查组进现场调查前对事故现场进行封锁。

(3)事故现场的取证、调查没结束之前不能解除隔离。

现场保卫组仍要采取保护措施,对事故现场进行保护。

3.11.2明确事故现场洗消工作的负责人和专业队伍

(1)在事故现场取证、调查结束后,应立即组织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和维护。

(2)事故发生单位的主管负责事故现场的洗消工作,组织本单位的员工清理、打扫事故现场。

3.12应急救援保障

3.12.1内部保障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