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50748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doc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doc(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doc

20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

 近年来,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规模的不断扩大,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

但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外出务工人员将子女留在农村,由此产生了一批特殊群体,即“留守儿童”。

为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进一步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关爱工作,成武团县委组织了全县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活动。

此次调研采取普遍调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由关工委、教育局、妇联等有关部门配合,各乡镇团委、关工委、各行政村、中小学校负责人1000余人参与,发放调查问卷10000余份,走访儿童、监护人、教师、村干部2500余人,召开座谈会42次,对全县0——16周岁的留守儿童情况展开调查,基本摸清了留守儿童的数量、教育状况、生存发展状况和心理需求,为相关部门制定有效措施提供了决策依据。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一)基本情况

  从调查的情况看,全县12个乡镇长年在外务工人员有7.2万人,父亲在外务工人员有11268人,母亲在外务工人员有6872人,占全县在外务工人员的25%。

全县共有0——16岁儿童75483人,留守儿童17950人,占全县儿童总数的23%。

学校留守儿童15501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86%。

在留守儿童中,由父母一方照顾的有11561人,占留守儿童的64.4%,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的有5298人,占留守儿童的29.5%,其他亲人照顾的有1069人,占留守儿童的6%,独立生活的有22人,占留守儿童的0.1%。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父母外出打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经济状况,为留守儿童教育成长提供了必需的物质条件,利于留守儿童自立自强性的锻炼。

但同时,也使留守儿童教育生活面临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

 1、教育情况令人堪忧。

12个乡镇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学习均存在这样的问题,即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监护人的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教育帮助不够。

调查中发现,85%以上的监护人没有参加过家长会,12%的监护人偶尔辅导孩子学习,仅有3%的监护人和老师联系。

从而致使部分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时好时坏,对学习缺乏热情和进取心,甚至有的厌学、辍学,成为老师眼中的“双差生”和“问题儿”。

其中,对白浮图镇丁庄小学的调查显示,全校223名学生中,共有留守儿童81人。

在这些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较好的有21人,占留守儿童的27%,学习一般的有29人,占留守儿童的35%,学习较差的31人,占留守儿童的38%。

如:

汶上镇初一学生王某,在父母未出去打工前学习在班级前10名以内,数学尤为突出,后来父母出去打工,他有时随爷爷奶奶生活,有时在他大姨家食宿,在一年内养成了睡懒觉、不完成作业等坏习惯,学习成绩大幅下滑,成为全班为数不多的差生之一。

  2、双亲关爱缺位导致留守儿童孤独感增强。

“一个母亲,能胜过100个教师;一个父亲,能胜过100个校长。

”0——16岁的儿童正是情感、品德、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和缺乏联系,得不到父母的关怀和温暖,生活上缺少必要的关爱,而隔代监护型和亲友代管的孩子,爷爷奶奶或亲友通常是只求物质、生活上全方位的满足,教育管理方法比较简单,孩子思想波动且出现心理障碍时,不懂得及时沟通,常常使留守儿童因缺少心理慰籍而产生较强的孤单感。

在问卷中显示,65%的留守儿童表示缺乏安全感,希望父母留在身边,35%的儿童表示理解父母,但希望父母能经常回家看看。

如:

九女镇一8岁留守儿童,其父母均在青岛打工,今年春节只有母亲回家过节,但只待了几天又返回了青岛,孩子放学后因未见到母亲,居然步行十多里地到成武汽车站,搭车到了菏泽,欲独自乘车到青岛寻母,幸被汽车站值班人员发现,与正焦急寻找的家人取得了联系。

 3、性格行为存在缺陷。

由于正常的家庭心理环境的缺失、农村教育环境的不理想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和渗透,使得留守儿童形成了典型的个性特征和行为缺陷。

集中表现为:

任性、自卑、郁闷、失望、敏感、孤独、不安、胆怯等。

祖辈的溺爱,造成留守儿童我行我素、不尊敬老人、固执倔强、情绪波动大、爱发脾气等不良性格。

在学校常常表现的不合群、易嫉妒、叛逆心理严重,不能与老师和同学和平共处。

而且由于留守儿童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期,其可塑性大、自制力差、缺乏成人适当的约束和科学的引导,使其极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诱惑和影响,很多儿童由于无人管理或管理不当而与社会上的不法分子混在一起,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遵纪守法表现较好的占20%,一般的占60%,差的占20%。

如:

一留守儿童王某13岁,其父外出打工,家庭条件较好,其母对他溺爱有加,要什么给什么,使孩子养成了不良的习惯,经常出入网吧、游戏厅,钱花完便出去偷盗,多次被派出所叫去进行批评教育。

 4、安全方面得不到保障。

面临拐骗、打架、斗殴、交通等方面的安全隐患。

由于学校与家庭之间安全纽带衔接不上,学校不可能面面俱到,留守儿童年幼无知,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安全隐患无处不在,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如:

南鲁镇一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由上年纪的爷爷奶奶照看。

8岁上一年级时,放学回家无人接送,遭遇车祸。

后又因调皮爬树摔断了胳膊,此后一直闲至在家,到11岁才上一年级。

 5、政府、社会关注不够。

留守儿童在成长期需要家庭、社会的关爱和引导。

目前他们尚处于心智未完全成熟的阶段,缺乏对社会生活事物的准确判断,没有父母在身边交流、教育和疏导,让他们面临了更多的疑惑和不安,目前社会上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够,未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

调研发现,教育、民政、关工委、团委、妇联等部门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开展了一些关爱工作,但覆盖面还是很小。

如:

学校尚未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村委会也没设立外出务工人员花名册,相关部门对留守儿童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尚未进行政策性的思考等。

 (三)问题产生的原因

  留守儿童教育、生活、安全等问题的产生,除了留守儿童自身的因素,还有来自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的原因。

 1、社会原因。

城乡流动人口数量不断扩大,家庭化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

但城乡二元结构使进城打工的农民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给予照顾。

原因在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与这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必需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垒。

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入学的高昂费用问题、在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入学无法解决升学考试问题、各地教材的选用不同使得这些群体的子女在转学后面临两地教育内容不能衔接的困境等问题,直接推动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

 2、家庭原因。

在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到城市里务工谋生。

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

但在外出务工与子女就学、教育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选择前者。

这其中,既有生活压力的原因、也有教育意识的原因。

但不同原因导致的结果却是相同的,即:

使儿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在流动——留守——流动的变动中长大,同时,从家长自身来看,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孩子教育需求之间形成落差。

外出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没有时间和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的关注就更少了,而留在家的父亲或母亲忙于操持家务,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仅限于让孩子完成作业,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中小学生,对学习、生活、自身的变化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家庭不能充分给予他们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

 3、学校原因。

从学校教育来看,课程设置与留守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和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通过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

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老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这些教育内容不但对留守儿童是必要的,对生活在社会飞速变化,媒体迅猛发展这一时代的所有儿童都是必要的。

 二、对策和建议

 大家认为,关爱留守儿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件大事,对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的和谐稳定,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需要各相关部门及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参与,把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纳入到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之中逐步加以解决,力求标本兼治,逐步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

 1、从社会职能上,要进一步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格局。

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切实担负起责任。

一是要提高认识,把留守儿童教育成长问题纳入政府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形成多部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机制。

二是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制定有利于留守儿童教育成长的政策,尽快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保障留守儿童合法权利。

三是要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加强新闻宣传,加强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引起全社会重视,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解决。

四是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

宣传部和精神文明办要加大力度,引导和教育人们提高关爱留守儿童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引导和教育外出务工家长转变家庭教育理念,强化监管责任;教育部门要形成教育保护合力,出台相应的关爱和保护政策与措施,加强监督和检查,强化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监管和教育力度;公安部门要加大对侵犯留守儿童合法权益行为的打击,净化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司法部门要深入基层开展法律宣传和咨询活动,增强留守儿童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民政部门要关心贫困留守儿童的生活,把贫困留守儿童列入救济对象;关工委、共青团、妇联等组织要从各自的工作实际出发,在向留守儿童开展献爱心及“一对一”帮扶、“手拉手”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创办留守儿童家长示范学校、代养人家长学校,开展志愿者服务、结对子互帮、亲情热线等活动,把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落到实处。

五是要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村委会应尽快做好留守儿童档案的建设工作,对于那些生活较困难和问题突出的留守儿童要特别关注,由村支部负责,统筹乡村学校的老师、村妇代会主任、退休老同志、共青团员等各方面力量,给予留守儿童“一对一”的特别关怀,组织他们开展有益的集体活动,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2、从家庭教育上,要努力改变家长的外出务工方式和教育沟通方式。

从调查资料可以看出,如果父母双双外出,则对子女的影响较大,但如果一人在家,则影响相对要小得多。

因此,父母外出打工时,如果没有可靠监护人,最好留一个在家,保持家庭教育的存在甚至完整。

如果父母都外出,则要改变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方式,要注意时间上不能相隔太久,原则上最好做到每个星期交流一次。

在沟通内容上,不能只谈生活,应该全面了解其心理、身体、学习等方面的综合情况,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在沟通方式上,除了电话联系外,还可以用书信的方式,这对于孩子的情感发展非常有帮助。

另外还要与孩子的班主任、监护人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共同商讨教育的策略和办法,做到挣钱与教育子女两不误。

 3、从教育体系上,要重点加强农村中小学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

一是在留守儿童较多的农村地区,试办寄宿制学校。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寄宿学校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为双亲在外地或亲友不能有效地提供完整成长环境的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住宿便利。

二是学校要充分利用假期或春节家长回家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交流,使学校内外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形成合力。

三是建立留守儿童跟踪管理档案。

学校要对留守儿童登记备案,分类区别对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

学校老师要经常与家长(监护人)联系,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以便及时帮助留守学生,并经常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文体娱乐活动,充实业余生活,多与他们沟通交流,慰籍他们残缺的感情。

四是在课程上大胆创新,在为所有儿童提供良好的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尤其是对生活在特殊状态下的留守儿童,更要在课程教学中加强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强化留守儿童自尊、自立,帮助他们知法、守法。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成立心理咨询室,专设心理老师,共同对儿童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为留守儿童排忧解难,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一个生态学的视角

推荐摘要: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是人们关注农民工问题的一个视角。

性格缺陷与行为偏差、人生观与价值观偏移等是留守儿童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社会工作生态学理论强调“环境中的人”的理念,其中的“社会环境”、“事件与能量”、“适应与应对”、“互相依赖”等理论视角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提供了解释。

同时,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社会工作在应对问题的策略选择上,也更注重学校、社区、社会政策等环境因素的不断改善以适应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需要。

关键词: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生态学:

社会工作;系统

  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在城市打工而被外出父母留在家乡的未成年儿童和少年。

”[1]据估计,中国有近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他们的约2000万子女则留守农村,独自面对生活和成长中的困难和烦恼。

近年来,随着对进城务工农民的关注,农村留守儿童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而其中,留守儿童的心理

健康问题更是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吕绍清撰写的《孩子在老家(上、下)》,就是在对150个个案进行调查访谈的基础上,系统地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和生活现状进行了描述。

此外,江荣华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现状及对策》、文赤桦的《2000万留守儿童面临心理困扰》等文章则单纯从心理的层面对留守儿童给予了关注。

生态学模式是社会工作者在上个世纪60年代对强调精神分析的医学模式提出置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这一理论强调个人的问题同时受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

人被看作是与环境中的所有因素相互作用而适应环境和不断发展的。

生态学方法试图改善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使人的需要与人所处的环境之间有更好的协调。

其重点之一是“环境中的人”的概念,认为人与环境中的各个系统,如家庭、教育、政治、宗教等是相互作用的[2]。

本文将尝试着从社会工作生态学理论的视角出发,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相关对策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生态学模式认为,个人、家庭和小群体在由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转变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过渡时期的问题和需要。

人的成长过程会经历许多这样的转变[2],例如,上学、青春期发育、工作、结婚等等。

对于农民工家庭来说,农民工自身、子女、亲人以及整个家庭都会因为外出务工这一转变而产生许多问题。

特别是留守儿童,本身面对成长发育就会有许多需要,而在这个原本充满许多困惑和动荡不安的年龄,他们最基本的源于父母的情感需求却没有办法得到满足。

此外,在城市与乡村的矛盾与融合之中传承的代际经验也对他们的价值观、情感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如果我们把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看成是一个系统的话,这个系统应该包含了人生态度、价值取向、性格特征、行为表现、情绪状态、情感构成等若干个次系统的稳定和平衡。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系统有其特殊性,而这种特殊性很多时候是通过各次系统的“失常、偏差、缺陷”等状态表现出来的。

(一)性格缺陷与行为偏差

胆小、懦弱、内向、自卑、孤僻等是留守儿童中常见的性格表现。

在吕绍清的文章中,提到了一部分留守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而经常遭到同伴欺负的状况。

而当遭受欺负后因为没有家长的出面干预和保护,在失去外界支持力量的前提下,留守儿童显得越来越懦弱与自卑。

于是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父母不在身边———同学欺负———没有人出面干预或保护———内向、自卑、不合群———同学更排斥……而外出打工的家长也反映,很多孩子表面看起来很懂事、很坚强,特别理解父母的抉择,但是却明显地可以感觉到他们内心的脆弱。

这样的表现还带有显著的性别和年龄特征,女孩比男孩明显,年龄越小的越明显。

此外,不少留守儿童身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性格失常或行为偏差,如暴躁、叛逆、任性、打架斗殴、厌学逃学、撒谎欺骗、小偷小摸等等。

在吕绍清的文章中曾经提到一个名叫喜儿的10岁留守女童,因为父母单纯的物质满足和祖父母的溺爱,逐渐成为村里的小霸王花:

在课堂上向老师吐吐沫、打骂父母、用物质收买同伴等等。

而对待学习的偏差态度也有着集中反映,朱媛萍(广西师范大学2002级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对家乡所做的调查显示,在村小学111名留守儿童中,经常逃学的占13%;三年级14名留守儿童的交作业率经常保持在不到50%。

由此可以看出,留守儿童的性格失常与行为偏差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一种普遍现象。

(二)人生观与价值观的转变或偏移]

在农村,“读书”曾经是许多家庭对子女改变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的唯一期望,通过读书、考学、参加工作脱离农村是无比荣耀的事情。

但是,在打工浪潮的冲击下,部分家长看到一些打工者虽然没有文凭,甚至有些没有什么文化知识,却能赚大钱。

而且不少的学生和家长看到目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艰难的现实,从而滋生了新的“读书无用论”的思想。

“打工潮”带来的冲击力是强大的,少部分打工者的暴富和大多数打工者过年回乡的风光极大地刺激了农村的初中生。

部分学生开始把人生的发展方向确定为初中毕业后外出打工,于是在学校里混日子,不求上进[3]。

此外,从喜儿的案例中可以看出,由于外出父母错误的补偿意识,使得很多留守儿童对物质、对金钱的认识和渴望远远超过了对情感的理解和追求,把金钱的力量无限地扩大化。

所以,“打工潮”除了带来“打工主义”之外,还带来了新的“拜金主义”,而且拜金主义的主体是留守家中的农村青少年。

于是,我们似乎可以理解上面提到的一些偏差行为的产生的原因。

毕竟他们都是未成年人,在没有父母正确的人生成长教育的前提下,很容易对人生产生错误的理解和认识,从而走上歧途。

以上提到的只是留守儿童中存在的一些典型的心理健康问题,这并非意味着所有的留守儿童都存在这些问题。

但是,这些问题既然存在就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毕竟对于留守儿童的成长来说,这些都是一些负面的因素。

二、生态学视野下的原因分析

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原因,很多学者都特别强调了留守儿童自身以外的环境因素这在某种程度上与生态学的思路是一致的,如强调城乡隔离和差异性制度的制约、隔代教育的影响等等。

我们将进一步结合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和概念再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做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一)“社会环境”分析

在生态学的观点中,社会环境是除个人以外的与个人相关的各种条件和围绕着个人产生的各种相互作用[4]。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家庭中父母的缺位首先就是其“社会环境”中最重要条件的缺失。

家庭就如一个系统,亲子次系统在留守儿童的家庭中基本处于真空的状态,所谓的“隔代抚养”、“同代抚养”都无法弥补家庭结构的这一缺憾,从而导致家庭中出现情感饥渴、权力混乱、规范缺失的现象,他们都是导致留守儿童性格和行为偏差的直接原因。

此外,学校教育没有对留守儿童给予特殊的关注,从而导致留守儿童无法在学校、同学这些重要的“社会环境”组成要素中得到正面的支持,反而遭受了“受排斥和欺负”这样的负面影响。

而社会制度、政策的不合理造成的城乡有别对留守儿童产生的影响也是十分显著的。

首先它是造成留守儿童留守农村的根本原因;其次,这种制度带来的差异比较也直接导致了留守儿童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转变与偏移。

(二)“事件”与“能量”分析

在生态学的理论中,“事件”是人与人、人与系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作用,每次“事件”都是能动的、有效的。

而“能量”则是人与环境之间能动作用的力量[4]。

“事件”有肯定和否定之分,而能量有输出和输入之别。

以喜儿的事件为例:

父母对喜儿的

每一次物质要求的满足都可以算是一次否定事件它们对喜儿关于父母、家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认识都产生了负面的推力,最终导致她同样运用物质去赢得同辈人对她的顺服,而这种顺服再次作为否定事件增强了她的这种认识。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对喜儿是一种“能量”的输入,而喜儿对同辈则是一种“能量”的相互输出与输入的过程。

所以,父母、长辈、亲人、朋辈与留守儿童之间的相互交流,其实就是一个人生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尽管每一次事件也许都是微小的,但它同样能对成长中的他们产生有效的力量。

(三)“适应”与“应对”分析

“适应”在生态学的观点中是指根据环境的条件调整自己,以便继续有效地发挥功能,这其实意味着一种变化。

“应对”是适应的一种形式。

“适应”强调对新环境的肯定或否定的反应,“应对”强调努力克服困难、处理问题[4]。

留守儿童要适应父母离家的变化,要适应与其他监护人生活的现实,甚至要适应自己独自承担家庭重担的困境,总之,对于成长中的他们来说有太多比其他同龄人更复杂的适应。

适应是需要付出努力的,除了留守儿童自身的努力之外,社会环境改变来适应留守儿童也是同样甚至是更为重要的。

但是,就目前来看,社会环境在“父母”这一条件无法满足的前提下并没有做出积极的改变,而是更多地强调留守儿童自身的“应对”,这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说也是极其不合理的。

当留守儿童无法适应当前的改变时,取而代之的便是对社会、对家庭、对父母的怨恨,逆反心理就是一种否定的“适应”方式。

(四)“互相依赖”的分析视角

互相依赖在生态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指人与人、人与系统之间的相互依赖。

个人依赖其环境中的其他人和群体,或与其他人和群体互相依赖[4]。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情感上的依赖是他们这个年龄层次最需要的依赖关系,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亲子情感依赖却无法实现,而同时又没有其他因素进行弥补。

所以,很多留守儿童感到孤独、冷漠和不安全。

三、生态学模式下的社会工作应对策略

社会工作的生态学模式在解决具体问题时,特别关注三个独立的领域:

关注个人并寻求提高其解决问题、应对

环境和发展自身的能力;关注人和系统之间的关系,并把人和他(她)所需要的资源、服务和机会连接起来;关注系统并寻求改革系统使之更有效地满人的需要[4]。

结合这样的观点,我们可以尝试着从这三个角度出发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

当然,因为面对的是留守儿童这一身心成长中的特殊群体,我们的思路应该更多地集中在对社会资源与系统的开发与改革上。

(一)学校教育中设置对留守儿童适应生活的心理与生活培训

学校作为留守儿童社会环境的重要构成要素对他们的成长与社会化是有着许多影响的,它不仅仅只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

对于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地区,应该充分利用好学校和学校教师这一资源,在中小学增设相关的培训课程,并作为农村义务教育制度的重要构成,让留守儿童可以有机会学习和了解适应生活的相关知识。

同时,这样的培训会为留守儿童提供互相交流的有利平台,他们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互相分享生活经验,相互鼓励,甚至在生活和学习上有更加实质性的相互帮助。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在留守儿童与学校之间、留守儿童与留守儿童之间、留守儿童与社会政策之间建立起有效的互动关系,同时也可以增强留守儿童自身的心理和生活适应能力。

文赤桦在其文章中介绍了江西省全南县“留守儿童关爱工程”的经验,其中提到了每所学校都建立了“心理导航室”,并为留守儿童开通了“亲情热线电话”。

(二)社区中建立留守儿童监管、关怀和托管制度

作为留守儿童具体生活的每个农村社区,应该在村小组的层面建立起有效的监管与关怀制度。

由留守家中的成年人组成监管关怀小组,经常性地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重点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建立相关的档案,定期与监护人、家长沟通和交流。

在留守儿童和所生活的社区之间建立起必要的联系。

当然,需要考虑完善相应的培训机制和激励机制,当地政府、留守儿童家长应该共同为实施监管的村民提供培训机会和适当的物质补贴。

监管人员的工作方式和态度也非常重要,应该把关怀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因为这样对留守儿童的成长更有帮助。

此外,在留守儿童比较多的地区,应该在更大的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