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与体会.docx

上传人:0****4 文档编号:250808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与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3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与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3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与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3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与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3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与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23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与体会.docx

《2023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与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与体会.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23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与体会.docx

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与体会

  物理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课程的目标之一,物理教学应该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具体的学科知识,还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德育教育的丰富素材和实例对学生进行教育。

只有充分发挥物理教学的德育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品质、高尚的个人品德,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一、物理教学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学校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主阵地,教育的目标是人的教育,要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使学生成为风格高尚的、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人。

赫尔巴特强调教学与教育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断言不存在“无教育的教学”,主张“通过教学来进行教育”(“教育”即“德育”)。

物理学家拉比指出:

“只有科学和人文学科融为一体,我们才能期望达到与我们时代相称的智慧的顶点。

”因此,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而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不仅能启迪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使他们掌握物理基础知识,而且能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

其次,在物理学内容中每一位物理学家的奋斗经历,更能培养学生勤奋好学、勇于克服困难、执著追求的良好个性素质。

若将德育渗透到物理教学中,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则有助于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二、物理教学渗透德育的具体实践  在物理教学中,教材中的一些具体内容为开展德育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实例。

我认为,结合教材内容,在物理教学中进行渗透德育,主要有以下两个切入点。

  

(一)利用物理学史与物理学家的感人事迹,培养学生的情商。

  1.利用我国古今的物理学成就,开展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指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切的热爱和为祖国的独立富强贡献自己的一切的崇高精神,是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可缺少的一种巨大精神力量和重要的道德规范。

爱国主义教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和起点。

当代中学生受到不少外来不良因素的影响,如果直接对他们宣讲爱国主义教育,则难以取得多好的教育效果。

在物理教学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相关的教育:

  

(1)我国古代物理文化的成就。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物理发展史上,曾对世界文化与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如我国古代学者在物理学上的认识尤为卓越——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知道小孔成像和凹面镜成像规律;北宋沈括对磁偏角的发现等。

除此之外,我国古代的发明创造也数不胜数,如指南针、地动仪、回音壁、石拱桥等。

可见,我国古代物理文化已涉及了物理学的各个领域,教师在教学中可结合教材相关章节的知识,穿插介绍相关内容,从而唤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他们的历史责任感。

  

(2)建国后我国高科技发展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发展。

从1964年起,我国先后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弹、氢弹;后来,在理论物理方面提出的物质结构的层子模型理论,超导的研究与实践,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在尖端技术方面,人造卫星的发射与回收,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成等,都处于国际前列;2020年“神舟七号”成功实现了太空行走,等等。

教师可从近年的电视、报纸等各传播媒体上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此外,教师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今天我国在科学技术的某些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激励他们努力学习,为祖国作出贡献。

  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可通过一些优秀物理学家的感人事迹,用他们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为国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教育学生。

如在讲核能知识时,介绍钱三强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毅然返回祖国,并对我国核工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讲“飞向太空”时,引入科学家钱学森的事迹。

钱学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他冲破种种阻力,报效祖国,为我国的“两弹一星”作出巨大贡献……由此可见,优秀的物理学家热爱科学,不断探索物理规律,有着出色的人生,同样他们热爱自己祖国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这些事例在物理教学中有着爱国主义的示范教育作用,能成为教育学生的最好教材,必能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2.介绍物理学家的感人事迹,铸造学生优秀的意志品格。

  物理学中所有的规律理论,无不是科学家优秀意志品格的结晶。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可以通过介绍科学家的事迹,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自我解剖,净化心灵,形成的优秀意志品格。

  

(1)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这是科学家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只有具有这种态度,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积极思考,大胆探索,认真实验,才能对所遇到的疑问提出质疑,才能就问题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推动科学发展,并成就非凡人生。

凭着这种科学态度,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富兰克林则用风筝试验证明了雷电的威力。

  

(2)坚持不懈,追求真理的优秀品格。

  这是科学家取得成功的必要保障。

因为物理学家只有具有探索自然、追求真理的动力,以及锲而不舍的优秀品格,才能赢得科学探索的成功。

居里夫妇用了4年从8吨沥青矿渣中提取0.1克新的未知元素镭;欧姆花费10年,经历无数次试验的失败,发现了“欧姆定律”;法拉第用了10年,通过300多次实验,发现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3)敢于创新,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

  汤姆生敢于向传统挑战发现了电子,打破了原子不可再分的传统观点;年轻的玻尔冲破传统电磁学理论的束缚提出了玻尔理论,也为以后量子力学的创立扫清了障碍。

此外,布鲁诺为捍卫科学真理走上火刑场;伽利略被终身监禁而矢志不移。

以上这些感人的事例中,科学家们为科学试验而不屈不挠的高尚品质,奋不顾身而又乐观向上的精神,是物理学史教学中让学生永远铭记的,并对培养学生科学思想、顽强意志及忘我牺牲的精神具有巨大的感染力。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

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