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读书笔记5000(共6篇).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51337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9.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想国读书笔记5000(共6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理想国读书笔记5000(共6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理想国读书笔记5000(共6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理想国读书笔记5000(共6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理想国读书笔记5000(共6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理想国读书笔记5000(共6篇).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理想国读书笔记5000(共6篇).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理想国读书笔记5000(共6篇).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理想国读书笔记5000(共6篇).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理想国读书笔记5000(共6篇).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理想国读书笔记5000(共6篇).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理想国读书笔记5000(共6篇).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理想国读书笔记5000(共6篇).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理想国读书笔记5000(共6篇).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理想国读书笔记5000(共6篇).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理想国读书笔记5000(共6篇).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理想国读书笔记5000(共6篇).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理想国读书笔记5000(共6篇).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理想国读书笔记5000(共6篇).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理想国读书笔记5000(共6篇).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理想国读书笔记5000(共6篇).doc

《理想国读书笔记5000(共6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想国读书笔记5000(共6篇).doc(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理想国读书笔记5000(共6篇).doc

篇一:

《理想国》读书笔记

《理想国》读书笔记

一、全书基本框架

全书以柏拉图的恩师苏格拉底为主角,借苏格拉底同格劳孔、玻勒马霍斯等人的辩论的方式,实际上展示了柏拉图自己对一个理想国家的建构,以及柏拉图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

全书共十卷。

第一卷到第四卷谈论何为正义。

苏老在与年轻人的辩论中采用“以大见小”的逻辑,从城邦的正义中寻找个人的正义。

第五卷到第七卷讨论哲学王的问题。

苏老认为只有哲学家才能真正承担起治理国家的责任。

全书勾勒出这样一个理想国:

聪明的、理性的、具有自制能力的、爱好智慧的哲学家作为统治者,他们与灵魂里的“理性”部分相符合;具有冒险精神的、勇敢而强壮的公民作为护卫者,他们与灵魂里的“勇气”部分相符合;一般的劳动者如木匠、水管工、石匠、农夫、农场工人等等作为生产者,他们与灵魂的“欲望”部分相符合。

《理想国》是柏拉图最著名的代表作,是西方哲学家公认的“哲学大全”。

(一)正义

如上文所言,苏老在辩论中采用“以大见小”的逻辑方法,暂且不论这种逻辑是否合理,苏老认为讨论什么是一个人的正义是困难的,但是讨论一个城邦的正义却是相对容易的,于是苏老着手探讨城邦的正义。

在大体上理想国已经构建的前提下,苏老认为它一定是“善”的;是“善”就一定是智慧的、勇敢的、节制的、正义的。

苏老使用排除法,先在理想国中找到了前三种,那么剩下的就是正义了。

虽说有点牵强,但是苏老却得出了一个几乎完美的正义的定义:

每个人必须在国家中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每个人都作为一个人干他自己份内的事而不干涉别人的事。

苏老逐一驳斥了正义是欠债还钱、正义是强者的利益、不正义的人过得比正义的人快活得多等观点,反复强调正义者是快乐的、幸福的。

(二)哲学王

《理想国》的核心是正义,全书围绕正义问题展开。

高理念的认识,即对“善”的把握,而其他人也只能把握“意见”而已。

治国作为一门知识,也只有哲学家才能掌握它,进而有资格执政。

柏拉图认为只有哲学家才能拯救城邦与人民,哲学王的贵族政制优越于荣誉政制(对应争强好胜,贪图荣誉的人)、寡头政制(对应爱财之人)、民主政制(对应民主分子)、僭主政制(祸害最大的政制),而且后面四种政体一种比一种坏。

因为在理想国中,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因此有些人借此批评柏拉图,认为其是独裁者的代言人。

其实他们根本没有理解哲学王的概念。

哲学王接受最严格的教育,依次为数学、几何学、立体几何、天文学、和音,最后是最重要的辩证法。

哲学王勇于追求智慧、正义和善,他们是最聪明、最高尚的人;普通人如果没有接受这样的教育,就会让内心的欲望胜过自己的理性,这样的人治国是万万不可的。

(三)洞穴人假设

假定有一些囚徒从小被束缚在一个洞穴里,面朝着洞壁。

洞外有一堆火,在洞壁上映照出来往木偶的影子;那些囚徒一定会以为这些影子就是客观的存在。

可是如果有一天,其中的一个囚徒被一种强制力量解开束缚朝洞口望去,他会惊讶地发现那些所谓的“实物”不过是外面木偶的影子。

当他极不情愿地被那一种神秘力量拽出洞穴时,他还会渐渐发现所谓的木偶这些实物也不过是太阳的影子。

到那时,他就不会在满足于洞穴里与其他囚徒“快乐”的生活;他会返回洞穴试图解放其他的囚徒。

在柏拉图看来,这个世界分为可见世界(现象世界)和可知世界(理念世界),在这个寓言中,洞内世界就比喻现象世界,洞外世界就比喻理念世界。

洞壁上的影像、木偶、火光、太阳和太阳下的玩物分别喻指幻象、事物、善、至善和万有的理念。

这是一个宏大的哲学体系。

三、我的感想

柏拉图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其思想必然带有一个时代的局限性。

对于《理想国》中一些错误的观点,我们不可求全责备。

但是,柏拉图的许多深邃的洞见,不容否认。

柏拉图皓首穷经,苦心孤诣,留给后人以《理想国》这一人类智慧的成果。

后辈见仁见智,存乎其人,毁之誉之,各求其安。

与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不同,柏拉图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

我们暂且不谈谁对谁错,本来追求真理就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柏拉图认为,世界有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之分。

可见世界的事物都是暂时的,只有可知世界的事物才是永恒的、客观存在的。

在可见世界里,太阳居于最高地位,太阳下的万物不过是太阳的影像;同样,可知世界里,善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事物不过是善的影像。

在“日喻”中,柏拉图指出:

“太阳跟视觉与可见事物的关系,正好像可知世界里善本身与理智和可知事物的关系一样。

那么,洞穴人假设对今天的我们最大的意义是什么呢?

其实,我们每个人最开始时都是那些被束缚在洞穴的囚徒,年复一年面对着洞壁,无法转头,天真地以为洞壁上的影子就是真实的存在。

直到有一天,某种强制性力量解开了我们的束缚,迫使我们转头,我们才发现这些“真实的存在”不过是虚幻的影像。

这种强制性力量,就是教育。

反观现代深受实用主义、实证主义影响的教育,远远背离了教育的本质。

我们的教育还在教导学子求真求善吗?

还在教导学生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吗?

什么真理呀、至善呀,早已被那些“教育家”扔进了废纸篓,取而代之的是一大堆实用技术,不再关心灵魂的发展。

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第三种人,不配享有政治权力。

教育在柏拉图的学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教育本身具有一种强制性的力量。

习惯于洞穴生活的囚徒当然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安乐窝,只有强迫他出来。

我们的教育不能屈从于世俗的压力,不能把标准降到世俗的水平。

有些人始终对强迫反感,我认为强迫有正义的强迫也有非正义的强迫。

类似君主专制的强迫是非正义的强迫,教育对人们向善的强迫是正义的强迫。

我们今天的中国教育,真令人不胜悲哀。

表面上从小学到大学一直有思想品德课,表面上我们始终强调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30多年来我们一直没有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口号压倒一切,学校做的只是技能的灌输,而不是灵魂的引领。

至善、正义、真理,体现的是我们人类灵魂的高贵。

如果我们自甘堕落,那么与禽兽何异?

在理想国里,最重要的不是有一个哲学王,而是在这个哲学王的引领下每一个公民都自觉地求真求善。

难以忘记《理想国》的最后几句话,就让它们作为这篇文章的结尾:

“灵魂是不死的,它能忍受一切善与恶。

让我们永远坚持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

这样我们才可以得到我们自己的和神的爱,无论是今世活在这里还是在我们死后得到报酬的时候。

篇二:

理想国读书笔记

读《理想国》

《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一部经典之作也是代表之作。

全书共十卷,由智者苏格拉底和格劳孔、阿得曼托斯、克法洛斯、玻勒马霍斯、色拉叙马霍斯等人的对话组成。

涉及到的主要思想有伦理道德思想、社会政治思想、辩证法、认识论、艺术观念与教育思想等。

讨论了正义问题(国家的正义、灵魂的正义)、教育问题(护卫者的教育、妇女儿童的教育、哲王教育、灵魂的教育)、妇女儿童公有问题、著名的哲王问题、渐次堕落的城邦形式(贵族政制、荣誉政制、寡头政制、民主政制、僭主政制)以及理想国的实现等问题。

毫无疑问,书中也呈现了许多苏格拉底充满智慧的言论,如:

“人类的行为如果没有理性的指导,就永远摆脱不了自我毁灭的命运。

”、“一个天赋贫弱的人是永远不会做出任何大事,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

”“可怕的强烈的非法的欲望事实上在每个人的心里,甚至在一些道貌岸然的人心里都有,它往往是在睡梦中显现出来的。

诚然,《理想国》的确是一部经典之作,全书构思和论辩都很完整。

成就其美德。

第一个阶层是统治者,苏格拉底认为这个阶层的人必须从有才能的人中挑选,国王必须是哲学家,因为他认为只有哲学家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

第二个阶层是保卫者,他们的任务是保卫城邦的安全和维护统治阶级的血统纯正。

之后的第三阶层就是被统治阶级,包括农民,商人,手工业者等。

当然,在苏格拉底的理论中,一个人的归属是由其天赋决定的。

这就涉及到书中的另一项内容,关于妇女儿童的问题。

为了保持血统的纯正优越,苏格拉底认为必须使最优秀的男人和最优秀的女人结合,而不优秀的人是得不到繁殖后代的机会的。

在书中,苏格拉底认为,卫国者是没有私有财产的,只有第三阶层的人才有私有财产。

我认为这使得,在“理想国”中不仅仅妇女儿童是公有的,统治阶级也是公有的,这实际上使得统治阶级凌驾于整个社会之上。

说道妇女儿童的公有,我不得不问一句,难道如苏格拉底这样的大哲学家的大脑都充斥着理性而丧失了人性的光辉么。

即使是处于蒙昧时代的原始人也知道维护自己的女人与子女。

男人与女人的结合意义不仅仅在于繁殖后代。

即使脱离了感情,男女结合所成之家庭都是每个社会的必然组成之单元。

而在“理想国”中,一个人特别是处于统治阶级的卫国者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维护理想国的稳定延续,而不能有个体的独立行为。

我觉得在理想国中,这些人已不能称之为人,他们完全沦为工具。

我觉得全书的精髓在于苏格拉底的认识论。

中将“认识”分为“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即对事实本质的认识和对外部现象的认识。

柏拉图在书中用“洞穴”作比,描述了一个人从无知到有知,并意图使自己的所知为他人所共知的过程。

诚然,柏拉图是一位优秀的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至今依然是西方哲学思想的鼻祖。

但我却以为柏拉图是一个过于理性的人。

理性一向被认为是智慧的象征,但过于理性就会显得机械。

这在理想国中表现尤其明显。

柏拉图以自己的理性描绘了“理想国”的理性蓝图。

在这个理想社会中每个人各司其职,男女是平等的,虽然分为三个阶层但命运不由此来决定。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优则优矣,但他对理想国的描述,我觉得以一个现代人的眼光看来实在是难以理解何来的“理想”。

篇三:

《理想国》读书笔记

《理想国》读书笔记

这本书在大学的时候读过,读完之后这么久,能够记得的无非就是各司其职和哲人王这些东西了,不过据说这本书当中有许多微言大义,所以想来,还是翻出来好好精读一下,开个帖子,记录一下读书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吧。

译者引言

读《译者引言》。

这篇文章我怀疑是两个人写得,主要是文风不同,在前半部分,主要使用现在通行的语言,阅读起来,就像是时人言论。

可是后面一部分,却很喜欢使用一些半白话半古文的写法了,比如说“见仁见智,存乎其人。

毁之誉之,各求所安。

”又比如说:

“柏拉图承先启后,学究天人,根深叶茂,山高水长,其人其学,成欤败欤?

”多是这种文字。

风格很不统一,不知道是不是两位译者的共同作品。

还有就是第四页将公元前339年苏格拉底被法庭判以死刑。

查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卒于公元前399年,所谓339应该是399之误。

商务印书馆也会犯这种错误啊。

通篇大义,在于介绍柏拉图一生学术发展的简单理路。

基本上就是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壮志雄心的幻灭时期”,这个期间对他影响最大的是苏格拉底之死。

在这个阶段他对民主政体产生了极大的厌恶,想想现在居然还有这么多人奉之若神明,真是莫大滑稽。

第二个阶段是雅典学园阶段,在这个阶段,柏拉图重新建立了自己的政治信念,并且写出《理想国》这样的巨著。

第一卷

第一段对话主要是苏格拉底和克法洛斯的对话。

探讨的主题是克法洛斯介绍作为一位长者对于衰老和死亡的看法。

克法洛斯的主要观点是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并非源自于年龄,也并非源自于贫困,而更重要的是源自于人的性格,有点像现在性格决定命运的说法了。

金钱对于人最大的好处是能够使人更加从容地去思考生活,平心静气地面对生活。

“用不着为亏欠了神的祭品和人的债务而心惊胆战。

”而这一段世俗智慧其实只是苏格拉底或者是柏拉图需要的楔子罢了。

苏格拉底话锋一转,从债务问题转向“欠债还债是不是就是正义”的讨论了。

第二段对话是苏格拉底和玻勒马霍斯的对话。

探讨的主题是正义。

玻勒马霍斯的观点一开始是“欠债还债就是正义”,经过苏格拉底的修正和概括之后,这个观点被明确成为了“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

这里其实涉及到伦理学的一个黄金法则:

道德回报的对等性。

《论语》当中有一段很著名的对话,“或曰:

‘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

‘何以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

孔老夫子对于以德报怨的观点是持否定态度的,他认为如果以德报怨的话,那么用什么来报答德呢,所以应该用怨来报答怨,用德来报答德,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这个观点同玻勒马霍斯的所引用的观点非常类似。

苏格拉底是如何驳斥“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这个观点的呢?

苏格拉底首先通过一系列例子说明在生活实际中人们更加需要的是一种技术上的帮助,而不是宽泛的“正义”——“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

这样会推出一个悖论,也就是说正义是无用的东西,技术才是有用的东西。

苏格拉底这番“助产术”的最主要用意我理解是在于说明“正义”是一种专门适用于国家管理的政治才能,而不是一种技术。

接着苏格拉底谈论到如果一个人既能够把善给予他人,又能够把恶给予他人,那么这个人本身也很难说是一个正义的人。

第三个部分苏格拉底和玻勒马霍斯讨论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什么才是真正的敌人,也就是确定道德回报的对象。

得出的结论是“假使朋友真是好人,当待之以善,假如敌人真是坏人,当待之以恶,这才算是正义。

”也就是说,对正义进行进一步的限定。

第四个部分苏格拉底从这个点出发,讨论说正义是人的一种德性,那么人不能用一种不正义的行为使他人正义,也不能用一种正义的行为是他人不正义。

不正义的手段,是不可能实现正义的目的的。

用现在的时事来说就是打着高尚目的的旗号,比如说世界和平啊,民主人权啊,人道主义啊,然后用暴力恐怖手段来推进,这其实就是一种不正义。

就像当年小日本宣称他们对亚洲各国的侵略其实是为了“大东亚共荣”,为了“把亚洲国家从殖民主义解救出来”这样的论调。

被苏格拉底绕了四次之后,玻勒马霍斯彻底晕了,倒向了苏格拉底这边,反对“正义就是助友害敌”这个提法。

第三段对话主要是苏格拉底和色拉叙马霍斯的对话。

这段对话讨论的主题有两个,一是正义是否是“强者的利益”,另一个是“不正义的人和正义的人,哪个更加快乐?

”。

色拉叙马霍斯在对于苏格拉底的装b作出了批评之后,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正义不是别的,就是强者的利益。

”这个观点看起来似乎有点像现在的所谓“强权即是公理”这样的提法。

苏格拉底先对这个观点的确切含义进行界定。

但是色拉叙马霍斯马上就对这个观点进行了修正,他认为,所谓的“统治者”是指那种最符合“统治者”标准的“统治者”,也就是最理想的,没有错误的“统治者”。

这里其实就有一个“共相”和“殊相”的问题,就好比圆,现实生活中所有的“圆”总不是最理想的“圆”,最符合“圆”的标准的“圆”只能是存在于人们对“圆”的理性思考中。

苏格拉底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对这个理论的辩驳。

“任何技艺都不是为它本身的,而只是为它的对象服务的。

”从医生和舵手的例子,同理可以推出,统治者的一言一行都为了老百姓的利益。

在接下来的一段当中,色拉叙马霍斯大谈了一通不正义比正义更有利,更能够在现实社会中如鱼得水,“所以说正义是为强者的利益服务的,而不正义对一个人自己有好处、有利益。

”在这一段当中,色拉叙马霍斯的主要观点其实就是庄子曾经说过的:

“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庄子·胠箧》)不正义的人掠夺人们的钱财、剥夺人民的身体和自由,给别人带来恐惧。

他主要分为几个步骤来论证。

首先,每一种技艺都有它特殊的功能,这些功能本身并不能对自身产生利益,所以需要使一个统治者放弃自己的利益去服务他人和社会,要么要给统治者名利,要么要给统治者惩罚,也就是说或者给糖、或者给鞭子,才会有人愿意辛苦操劳的去管理城邦。

最大的惩罚莫过于如果贤人不出山的话,有可能会被暴君统治。

第二步,就是讨论“极端的不正义是否比极端的正义有利”这个观点了。

色拉叙马霍斯认为正义的人很单纯,往往受到欺骗;不正义的人很精明,总是能够得利。

可是天真的好好先生不会压制正义,却只会抵制不正义;相反,精明的不正义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就会既压制正义者,也和不正义的人勾心斗角。

然后苏格拉底偷换了一下概念,用类比的方法,先举了音乐家和医生的例子,认为技艺好的人总是扬善抑恶,技艺差的人却总是嫉妒强者,欺负弱者。

由此证明,正义也是如此,正义者总是又聪明又好,而不正义者却是又笨又坏。

这里其实有个问题,就是用专业知识来说,音乐也好,医术也好,当然可以有个技艺的比较,可是政治的现实却往往并非如此。

苏格拉底惯用的是类比的方式,并且用这个方式让对手的观点不攻自破。

第三步,苏格拉底要论证“不正义比正义强有力”的观点也是错的。

这种事情似乎比比皆是了,野蛮国家往往能够更加高效,更加不讲信义,也更容易在征服战争中取得胜利。

金国利用野蛮的力量征服了礼仪之邦宋国,金国吸收宋国的文明,等到金国的贵族也能够写出艺术造诣很高的诗词时,他们又被更加野蛮的蒙古灭亡。

色拉叙马霍斯的观点也正在于此。

苏格拉底的驳论是这样的:

即使是不正义的人群内部,也需要有正义,否则就不能实现他们不正义的目的。

这种观点在《庄子》当中也有体现:

“跖之徒问与跖曰:

‘盗亦有道乎?

’跖曰:

‘何适而无有道耶?

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

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庄子·胠箧》)就是在说盗亦有道的观点了。

所以即使是不正义的人,“也还有点正义”。

等到了第四步也就是最后一步,苏格拉底要彻底推翻色拉叙马霍斯的观点:

“不正义者比正义者生活得更好,更快乐。

”苏格拉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独特的功能,独特的德性;功能得到发挥,是因为它的德性,功能不能得到发挥,是因为它的缺陷。

耳朵和眼睛是这样的,人的心灵就更是这样的了。

人的生命的特殊之处在于能够发挥心灵的功能。

而正义恰恰是心灵的德性,邪恶是心灵的缺陷。

在第一卷的最后一页,苏格拉底总结说,正义到底是什么,还是没有搞清楚。

第二卷

第二卷分为两个部分。

对于这个疑惑,他们的表述分为两个步骤。

这就好比说我们看书,第一种就是看那种看的时候挺高兴的,看过也就过了的那种小说吧;第二种好比是经典名著,既有艺术高度,又能够实实在在引发人的思考,提升人的智慧的那种书;第三种书可能就是属于洗衣机说明书这样的东西吧,你不能从阅读中找到任何快乐,可是它却是有用的。

苏格拉底认为的正义是第二种,不但过程好,结果也好。

格劳孔从三个方面说明一般人对于正义的否定态度。

首先是从正义的本质和起源来看。

格劳孔的观点是人性有天生的利己性,因为“人人为恶”会导致社会无法存在下去。

所以人们形成社会契约,把“守法践约”成为正义。

所以从正义的起源和本质来看,并不是所有人天生有正义的根基,倒是因为一种生存策略,才出现了法律和正义。

这种观点在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中得到更加全面的扩展。

其次是“正义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如果人的行为不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那么人都会选择去作恶而不会去行善,这一点的理论基础和上一点一样——“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最后一个观点是“不正义的人日子要比正义的人的日子好过多了”。

不正义的人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日子过得逍遥自在;正义的人,鞠躬殉道,死而后已,大多最后不得好死。

这段话看起来很像北岛那句著名的诗句: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到了第二个步骤,格劳孔的弟弟阿德曼托斯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

他认为,人们赞颂正义,并不是因为正义本身好,而是因为正义带来的名和利;人们谴责不正义者,却用一些因果报应之类的虚妄的东西。

正义的人过着艰苦的生活,不正义的人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如果他们想要摆脱神所给的报应,也只需要花点钱,贿赂一下诸神就可以了。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几乎所有人都会倒向不正义的那一边,除了少数无力为恶的人,他们反对恶,是因为他们只能承担恶,不能施与恶。

所以阿德曼托斯请苏格拉底要澄清正义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它到底有什么自身就存在的优点和德性。

否则世人就会更加认可不正义这种更加实际的生活策略了。

在第二部分中,苏格拉底将视野放大,他认为要想弄明白人的正义到底是什么,不妨先弄明白城邦的正义到底是什么,由大见小。

一个城邦的出现和发展,需要不同社会角色的人共同努力,需要社会分工。

需要农夫、瓦匠、纺织工人、鞋匠、商人、猎人、艺术家、诗人等等等等。

城邦的扩大,带来资源需求的扩大,而资源又是有限的,这样战争就不可避免地出现。

战争的出现需要有城邦的保卫者,城邦保卫者的品格尤为重要,需要“对自己人温和,对敌人凶狠。

”而且还要热爱智慧。

转入到论述应该如何展开教育这个话题了。

古希腊的教育分为两个大的部分,用体操训练身体,用音乐陶冶心灵。

这里所说的音乐,其实不仅仅是音乐,而是一种更广泛的文化教育的意思,有点像现在的德育课。

从苏格拉底的标准来看,现今的这些德育素材,也就是那些用来教育年轻人的史诗大都不合格。

苏格拉底主张对这些史诗进行审查。

原来进行舆论控制这套东西,在古代就已经有了萌芽,看来人类在几千年当中,也没有进步到什么地方嘛。

不过话说回来,苏格拉底本身就是反对民主制的典型。

他的这本《理想国》翻译成英文是《therepubulic》,是强调一种共和政体。

难怪要进行舆论控制了。

苏格拉底主张要谴责那些把伟大的神说得丑恶不堪的史诗,禁止诗人宣称痛苦是由神造成的;而且神已经是尽善尽美的了,不应该将神描写成为能够变化多端,用荒唐的谎言来渎神。

最后在苏格拉底的引导下,大家认可了两个关于史诗的标准,一是禁止宣扬神的秽迹,二是禁止将神说成是变化不定的幻像。

苏格拉底关于城邦正义更加恢宏的图景还没有完全展开,这些要留到后面的几卷了。

第三卷

第三卷最主要是关于城邦守卫者的教育问题。

不应该渲染对地狱的恐惧,因为这样会使战士们的勇气动摇;不应该渲染英雄的悲哀,因为使战士们懦弱;应该使教育素材中英雄们有节制的美德。

自我克制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他是这样说的:

“对于一般人来讲,最重要的自我克制是服从统治者;对于统治者来讲,最重要的自我克制是控制饮食等肉体上快乐的欲望。

”所以史诗之中,关于纵欲的描写都应该被删除。

接下来,苏格拉底讨论的话题是讲故事(教育)的风格问题。

应该教导人们尽可能地少去模仿他人,尽量使用叙述语言来进行教育。

在这里苏格拉底存在着很严重的歧视女性和歧视奴隶的思想,他认为女性“与丈夫争吵,不敬鬼神,得意忘形;一旦遭遇不幸,便悲伤憔悴,终日哭泣。

”至于奴隶,他也表示了极度的蔑视。

所以苏格拉底眼中的文体有两种,一种是叙述,一种是模仿,一种适合君子,一种适合小人。

尽管后者在普通民众之中很有市场,但是它与一个理想城邦的建立不相一致,要极力剔除出去。

读《理想国》到这里的时候,我越来越觉得后世集权主义的思想大都可以从柏拉图的这部名著中找到根源。

讨论完了故事的风格问题,苏格拉底讨论诗歌和曲调的形式问题。

没有看过这本书,可能会觉得这是一种艺术形式的探讨。

其实不是,其实只是在寻找那种艺术形式更有利于现实政治。

曲调不能过于悲哀,也不能过于萎靡,所以好的曲调不外乎就是多利亚调或者佛里其亚调——两者一刚一柔,相得益彰。

总而言之,苏格拉底要“净化”这个城邦。

看到净化这个词,真有一些毛骨悚然的感觉。

苏格拉底的做法很有一些始皇帝的遗风啊。

节奏也只能留下“好的节奏”或者被认为是“好的节奏”。

“哪个艺人不肯服从,就不让他在我们中间存在下去。

”只有进过“清洗”产生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经过这样的教育,人们才会有节制的美德。

后面苏格拉底谈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关于爱。

苏格拉底接着节制这个话题说下去,认为所谓的正确的爱指的就是“对于美的有秩序的事物的一种有节制的和谐的爱。

”超出节制的越轨行为,就是无节制的爱,是低级趣味,这不禁让人想起“柏拉图”式的恋爱。

在心灵的教育方面,苏格拉底讲了很多,终于说完了,在身体的锻炼方面,

苏格拉底的观点倒是十分简洁:

“朴质的体育锻炼产生身体的健康。

”人不应该守着病躯苟延残喘,“对于体质不合一般标准的病人,不值得去医治他,因为这种人对自己对国家都没有什么用处。

“一个好的法官一定不是年轻人”,为什么呢?

因为好人从小就不能接触到社会的黑暗,所以年轻的好人容易上当受骗,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只有年纪大的好人,才会有足够的生活阅历来区分正义和邪恶,所以说“一个好的法官一定不是年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