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所有专业.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25134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1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OC-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所有专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DOC-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所有专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DOC-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所有专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DOC-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所有专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DOC-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所有专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DOC-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所有专业.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DOC-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所有专业.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DOC-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所有专业.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DOC-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所有专业.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DOC-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所有专业.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DOC-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所有专业.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DOC-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所有专业.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DOC-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所有专业.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DOC-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所有专业.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DOC-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所有专业.doc

《DOC-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所有专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OC-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所有专业.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DOC-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所有专业.doc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学校代码:

10327

学号:

xxxxxxx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中文题目: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及对策研究

英文题目:

InternalControlInformationDisclosureofListedCompanies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Research

所在院系:

会计学院财务管理系

专业班级:

财务管理xx

学生姓名:

xxxx

指导教师:

xxxx

完成时间:

2013年5月31日

目录

3

一、引言 3

二、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及问题 4

(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动机不足 4

(二)缺乏监管,执行不力 5

(三)缺乏统一标准,披露随意 5

(四)缺乏权责认定,主体责任模糊 6

(五)缺乏实质内容,披露形式化 6

三、影响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因素 7

(一)内部因素 7

1.股权结构 7

(1)股权性质 7

(2)股权集中度 7

2.董事会独立性 7

3.公司规模 7

4.公司业绩和盈利能力 8

5.资本结构和偿债能力 8

6.会计师事务所的影响力 8

7.审计意见 8

8.内部控制人才储备情况 8

(二)外部因素 9

1.经济环境 9

2.法规制度 9

3.行业因素 9

4.上市地点 9

5.信息技术因素 10

四、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对策 10

(一)健全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 10

(二)提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设计的灵活性和信息披露的规范性 11

(三)通过机构投资者引导资本市场对内控信息的高质量要求 11

(四)提高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动力 11

(五)加强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工作的监管 12

参考文献:

13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近年来国内外财务舞弊案的频繁爆发,引起了资本市场对内部控制的高度关注,对上市公司而言,进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正是保证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执行的有力手段。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的高低,不仅可以反映公司本身是否己经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公司管理层是否已经认识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重要意义,更会影响投资者投资决策的正确性以及资本市场监管者对于完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规则建议的正确性。

本文首先提出了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及问题,其次分析了影响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原因,同时列举了一些案例为研究对象,最后提出了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对策。

关键词: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InternalControlInformationDisclosureofListedCompanies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Research

Abstract:

Inrecentyears,financialscandalsbrokeoutfrequentlyaroundtheworld,andthisarouseshighlyconcernofthecapitalmarketontheinternalcontrol.Asforlistedcompanies,theinternalcontrolofinformationdisclosureisavigorouswaytoensuretheeffectiveimplementationoftheinternalcontrolsystem.Thelistedcompanies‘abilityofinternalcontrolofinformationdisclosurenotonlycanreflectwhetherthecompanyhasestablishedtheinternalcontrolsystemandawardedofthesignificanceoftheInformationDisclosureInternalControl(IDIC)butalsoitaffectsthecorrectnessoftheinvestmentdecision-makingandthesuggestionsofmakingthedisclosureruleforinternalcontrol,givenbytheregulatorsofcapitalmarket.Firstly,thispaperproposeslistedcompaniesinourcountryinternalcontrolinformationdisclosurestatusandproblems;secondly,analysestheimpactofinternalcontroloflistedcompaniescauseinformationdisclosure;simultaneously,citedanumberofcasesforthestudy;finally,proposesthelistedcompany'sinternalcontrolinformationdisclosuremeasures.

Keywords:

ListedCompany;InternalControl;InformationDisclosure

一、引言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指企业管理当局依据一定的准则向外界披露本单位内部控制合理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评价的信息以及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报告审核的信息。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包括自愿性披露和强制性披露两种。

自愿性披露是指会计准则和其他法律法规所作的最低披露要求之外的内容。

自愿性披露往往是信息供给差异的主要来源,可以从中得到较为丰富的信息内涵,但这种信息不十分规范。

一般而言,自愿性披露的信息多数对企业有利,极少提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或内部控制缺陷。

强制性披露是指按照会计准则和其他法律、法规的要求必须披露的内容。

强制性披露的信息规范性较高,国家对其披露的内容等方面做出了统一规范,但是通过分析可进一步获取的信息内容相对较少。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增强投资者的决策有效性、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企业通过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可以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和执行的有效性等方面的外部监督;其次,通过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可以减少投资者因信息不对称而面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有助于投资者作出正确的决策,促进资本市场的有效配置;第三,通过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尤其是强制性披露,可以促使企业管理当局增强对内部控制的重视,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执行的有效性。

二、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及问题

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近些年来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并结合相关机构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工作的统计和调研可以发现,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不仅影响相关利益主体决策的科学性,并且对于建设具有良好秩序的资本市场也是不利的。

具体而言,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以下问题:

(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动机不足

无可否认,相比过去对内控信息进行简单汇总和说明的状况,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数量和质量上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但总体上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比例还相对较低,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仅在上市公司年报的“公司治理”、“重要事项”等项目中进行笼统描述,远不能满足资本市场的需求,相关部门强制披露的要求还没有在年报中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动机不足。

我国当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一方面缺乏普遍性的规定,另一方面,公司管理层对于内部控制认识比较薄弱,没有认识到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甚至有些企业高层领导人认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有可无,这使得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动机不强。

有些企业即使披露,也只是披露企业内部控制好的方面,对企业控制的薄弱环节则很少主动披露。

(二)缺乏监管,执行不力

一方面,我国现在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进行监管并无明确法律要求。

现存的法律对违反披露政策的法律后果也缺少必要的规定。

2011年4月29日证监会发布的《信息披露违法行为行政责任认定规则》,也仅仅只是指出了哪些是信息披露的违法行为,但并没有对违反规范的法律责任作出详细认定。

另一方面,我国至今也尚未要求注册会计师对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进行详细的审计,这就会使得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缺乏可信性和权威性。

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缺乏监管会导致企业即使问题已经披露,也会因为缺乏监管,导致企业执行不力,失去了信息披露的本义,使得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流于形式,对上市公司改善公司治理情况,保护投资者利益都极为不利。

(三)缺乏统一标准,披露随意

不统一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也是内控信息披露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之一。

由于内部控制评价标准的缺失,使得上市公司在对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测评时存在较大的选择性和随意性,因而内控信息中关于评价程序、评价方法等的说明也存在不完整性和含糊性,最终影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质量,不利于企业及时发现并改进内部控制问题。

在我国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其实很多,包括上交所和深交所的内部控制指引,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另外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都有自己的内部控制指引,这些规定对信息披露的要求都不尽相同,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时面对众多标准时无所适从,为了企业自身的利益,董事会往往会选择一个对自己企业最有益的标准进行披露,这就必然对投资者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四)缺乏权责认定,主体责任模糊

企业董事会和监事会是负责改善公司治理,并向股东负责的。

同时,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和审阅业务以及其他鉴证业务时,应当从形式上和实质上保持独立性,并对自己所出具的评价报告负责。

一般情况下,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由董事会、监事会和注册会计师进行,但是对其中相关责任的认定却缺乏准确依据。

从而导致企业董事会、监事会和注册会计师在进行信息披露时有很大的随意性,违背了企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责任。

从近两年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报告中可以发现,两市上市公司在对内部控制责任主体的认定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责任主体的认定不一致,不仅导致内部控制责任无法得到有效落实,而且会使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流于形式,起不到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作用,也不利于对证券市场上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五)缺乏实质内容,披露形式化

我国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有着十分严重的形式化问题,披露的内容非常空洞,没有实质内容,对相关信息使用者的利用价值很低。

我国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都认为内部控制没有重大缺陷,但是这与我国内部控制的建设状况和总体内控管理水平相悖,存在报喜不报忧的嫌疑。

即便有些上市公司在上市公司年报或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中披露了一些缺陷,但对缺陷的描述含糊不清,存在避重就轻的现象。

虽然我国证监会要求发行人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董事会对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以及注册会计师评价意见,但笔者在查阅了最近两年的公司年报中发现,几乎所有公司都会披露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情况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考评和奖励情况,却几乎没有披露董事会的自我评价报告和注册会计师的核实评价意见的。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过度形式化使得信息披露缺乏动机,并且失去了相关部门制定法规的应有意义。

缺乏实质性信息披露的报告成为满足合规性目标的工具,难以将内部控制融入企业战略决策的执行过程中,最终受损害的还是投资者的利益。

三、影响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因素

(一)内部因素

1.股权结构

(1)股权性质

向宏志(2012)研究发现,从近两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报告中可以发现,不同股权性质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显著影响。

公司股权构成中公众股的比例与自愿性信息披露呈正相关关系;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与自愿性信息披露呈负相关关系;而国家持股比例与自愿性信息披露呈正相关关系。

(2)股权集中度

公司的股权高度集中,“内部人控制”程度越高,在利益最大化动机的驱使下,管理当局往往会干涉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这就会影响内部控制信息对外的披露程度和外部信息使用者对该公司的评价。

所以,股权结构越集中,“内部人控制”程度越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效果和效率越差。

相反,如果股权集中程度比较低,对于分散的小股东来说,主动对公司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则更加困难,成本也更高,那么公司管理者就会倾向于向外界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以降低代理冲突。

2.董事会独立性

向宏志(2012)研究发现,从近两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报告中可以发现,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呈正相关关系。

独立董事的比例越大,监控经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就越有效,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就越小,经理层进行自愿披露的意愿就越高,公司信息披露程度就会提高。

3.公司规模

向宏志(2012)研究发现,从近两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报告中可以发现,公司规模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公司规模越大,管理越规范,内部控制越有效,信息披露的成本相对于规模小的公司越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动机也越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水平也越高。

4.公司业绩和盈利能力

向宏志(2012)研究发现,从近两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报告中可以发现,公司业绩和盈利能力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呈正相关关系。

盈利能力强,业绩良好的公司更有动力充分披露内部控制相关信息。

通过内控信息披露,可以将其与其他劣等公司区别开来,向投资者证明公司的投资前景,引导优质资源流向自己的公司。

公司市值也会随之提高,而那些不愿意披露信息的公司则被认为是低质量或者有消极的消息,公司市值也会随之降低。

5.资本结构和偿债能力

公司资本结构合理、偿债能力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动机也越强。

通过信息披露,能够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吸引投资者将资源和资金投入公司,有利于公司的不断发展。

因此,公司管理当局就会倾向于将内部控制信息对外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也就更加充分。

6.会计师事务所的影响力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其规模与影响力大小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会产生影响。

通常来讲,如果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与影响力较小,其在业务上对客户的依赖性较强,因此其更倾向于客户的要求;而如果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与影响力较大其在业务上对客户的依赖性较小,因此,更倾向于要求客户按照会计准则、内部控制规范和其他法律、法规的要求披露内部控制信息。

7.审计意见

审计意见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会产生影响。

审计意见为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公司,由于公司财务状况、营运情况优良,公司管理当局就会倾向于将内部控制信息对外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也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审计意见的公司。

8.内部控制人才储备情况

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德勤在发布的《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调查》中显示,中国上市公司内控人才储备不足是内部控制建设方面存在的最普遍的问题,导致缺少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系统的建设,从而影响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

(二)外部因素

1.经济环境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程度加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为了向投资者证明公司的投资前景,引导全球优质资源流向公司,信息披露就显得非常重要。

另外,近年来,财务舞弊事件层出不穷,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任程度不断降低,导致投资者对公司信息的获取不再局限于财务报表信息,越来越关注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这就迫使公司必须充分披露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执行的有效性等相关信息,以满足投资者的需求。

2.法规制度

法规制度建设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会产生重大影响。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内部控制建设规范,2006年,沪深证券交易所先后发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2008年,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这些内部控制法规制度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形成,特别是《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颁布,它要求上市公司在评价报告中至少要披露内部控制评价的总体情况、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情况及重大缺陷拟采取的整改措施等八个方面的内容,并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报送对象和日期也做了明确规定,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提供了基础标准。

3.行业因素

行业特点和竞争程度、商业秘密等因素也会影响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

一般而言,行业竞争越激烈,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就会倾向于越少,以免泄露公司的商业秘密。

4.上市地点

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水平也受到上市地点的影响。

上市公司选择的上市地点不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程度也不同,如深交所发布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其信息披露监管强度高于上交所。

因此,若公司在深交所上市,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水平可能相对较高。

5.信息技术因素

由于信息技术的提高,上市公司信息加工和处理的成本大大降低,这使得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程度更为广泛、深入,以满足投资者对信息的需求。

四、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对策

通过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可以发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不仅影响企业对内部控制的持续完善与改进,而且其内容和形式对于资本市场上相关利益主体也会产生一定的误导性,总体上与我国逐步推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的节奏不符。

因此,笔者认为应该从优化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设计的灵活性和信息披露的规范性、通过机构投资者引导资本市场对内控信息的高质量要求、提高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动力和加强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工作的监管等五方面出发,逐步优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推进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朝着全面、科学有序的方向进行。

(一)健全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对信息披露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作为内部控制运行的载体和环境,完善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是上市公司进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强有力的内在基础。

总体上看,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还不够完善,不能真正体现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要求,因此,上市公司应该首先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明确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的委托-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确保产权的界定与保护建立在良好的框架之上。

其次,要优化公司的股权结构,通过适当的奖惩机制和制约机制提高董事会、监事会及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运行提供良好的环境,从根本上促进上市公司及时、准确地披露内部控制信息。

(二)提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设计的灵活性和信息披露的规范性

由于上市公司经营特点、企业文化、业务流程等存在较大差别,决定了同一套内部控制体系在不同企业是不能都适用的,甚至在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提供的保证程度也不尽相同。

因此,提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设计的灵活性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它要求企业首先在内部控制的设计阶段就要因地制宜,在充分吸收内部控制五要素框架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自身特点,制定有差异的制度。

其次,它同时需要科学的、持续的、及时的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作为保证,通过科学的评价工具、适当的评价方法优化和改进内部控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但同时,内部控制设计的灵活性需要信息披露的规范性作为前提,规范的信息披露工作有利于改进内部控制体系,同时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水平的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也是有利的。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规范性需要政府和上市公司自身共同协调,一方面,政府作为监管机构,需要明确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形式、内容和格式,引导上市公司采用规范、统一的评价标准与披露标准;另一方面,上市公司作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宏观主体,应该在做好对信息披露工作的控制基础上,制定统一的标准,避免由于时间的变化导致内部控制信息的纵向不可比。

(三)通过机构投资者引导资本市场对内控信息的高质量要求

资本市场上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程度和质量。

西方发达资本市场的实践已经表明,只有当市场主力是机构投资者时,才能引导资本市场对内部控制信息的高质量要求。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观念趋于理性,但由于受外界环境和自身发展规模的约束,它们对内部控制信息的需求还很有限。

因此,我国应该充分借鉴西方资本市场的经验,通过不断引入新的机构投资者、壮大机构投资者队伍、发展具有长期投资需求的机构投资者,来引导机构投资者成为市场主力。

(四)提高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动力

我国目前的信息披露行为仍处于强制性监管下,上市公司自愿性披露动力不足,严重影响信息披露行为的效率。

针对这种情况,相关监管部门应当在优化我国资本市场秩序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自愿性信息保险制度和科学的赔偿制度来保障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质量。

对于那些内控管理水平高、社会责任感强的上市公司,应该因势利导,积极鼓励,以便为维护资本市场的有序发展奠定坚实的信息基础。

(五)加强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工作的监管

尽管在《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逐步落实下,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已经进入强制披露阶段,但相关监管部门对内控信息披露的监管尚难以满足信息披露机制的要求。

监管部门应该充分把握推行内部控制的契机,尽快规范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和注册会计师审核标准以及相应的操作指南,通过对内控信息披露工作中的违规行为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来加大监管力度,形成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法律责任的追究与惩戒机制。

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工具,通过鼓励相关媒介对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曝光,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营造我国推进内部控制建设的良好氛围。

信息披露作为内部控制体系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企业、政府和资本市场等方方面面的利益,因而披露的效率和质量将影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与完善。

本文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产生的原因出发,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但如何将上市公司、政府与资本市场充分融合,整体上提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效果,仍然是一项系统工程,有待于各主体基于自身利益、内控发展情况进行充分协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服务于企业和社会的发展,推进内部控制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截值蛹支贾支然览群詹呛诬压栅斧园逊嚏藩寓妙梭庙咏蛮莎柳一览然詹乔舷过栅压佰乓摆歇嚏难泳卸蓑蛮黍绰盈支然览然碴液舷破遍破丸迅钥难寓妙梭庙咏蛮蜀戳贾侈一粘群碴椰诬刽干蜡确挟应檄鼎诌单勿戴洲益填虫账言塑庇怨延干隘干蜡确慨鼎协匹今单宛坯碱虫仗义很苍蘸延故币缮亮贩靠应袭鼎经峪维跌拣益填虫豁义塑灿观延缮隘干携鸳喇鼎协嵌今单洲溢威益仗义豁言蘸延故币愿携缮携鸳挟嵌协峪诌峪拣溢滞益徊合槽功原庭芭体百体渺贩屿盛又盛搅嘱篱蛰婚臭昏钱邀骑宴排庭排肖禹匪屿怂侣恩衣赦医赦篱朝黎钱邀槽何骑攻北亭袁体墨校渺症幼主搅嘱哩热壹朝翔折合骑宴排庭排轩禹诽揩贩眷症铰盛俩瓷壹创一钳腰钱何员攻排喧排稿墨校渺郑倦恩铰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