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大自然的语言》.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52317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6《大自然的语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16《大自然的语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16《大自然的语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16《大自然的语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16《大自然的语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16《大自然的语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16《大自然的语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16《大自然的语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16《大自然的语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16《大自然的语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16《大自然的语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16《大自然的语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16《大自然的语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16《大自然的语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16《大自然的语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6《大自然的语言》.docx

《16《大自然的语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大自然的语言》.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6《大自然的语言》.docx

16《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明对象;理顺序;筛信息;理解物候和物候学

一、导入新课:

1、导语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

在我国著名的气象学专家竺可桢看来,大自然也有自己的语言。

那么大自然会说些什么呢?

带着这个问题,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一篇文章,一起聆听来自大自然的声音。

题目是:

《大自然的语言》。

(板书课题及作者)

2、走近作者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

我国现代卓越的气象学家、地理学家,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人”。

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

由他倡导并组织起统一严格的物候观测网,是我国现代物候学发展的重要标志。

《物候学》是他多年研究物候的结晶。

3、检查课前预习

字词积累:

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连翘qiáo

农谚yàn

草长莺飞zhǎngyīng

悄然无声qiǎo

次第:

一个接一个的。

翩然(piān):

动作轻快的样子。

孕育(yùn):

怀胎生育,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簌簌(sù):

纷纷落下的样子。

销声匿迹(nì):

文中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匿:

隐藏。

衰(shuāi)草连天:

形容秋天枯草连续不断、连成一片的景象。

风雪载途(zài):

形容一路风雪弥漫。

载:

充满

二、通读全文,明确本文的说明对象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明确说明对象。

在第三单元,我们学习的是事物说明文,从本课开始学习事理说明文。

不管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首先要明确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即这篇文章是用来说明什么的。

思考: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快速浏览全文,思考作答。

1、学生的答案可能有以下四种:

1物候②物候学③物候和物候学④大自然的语言

到底哪一个答案正确呢?

或许有的同学会根据注释①中的那句话“根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一期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做出判断。

教师先不要明确结论,引导学生思考物候与物候学二者区别与联系,到课文相关句子中找依据。

先要理清这两个名词的概念。

2.什么是物候?

什么是物候学?

在文章找一找,说一说。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候学。

3、物候与物候学是同一个概念吗?

 

物候是自然现象,而物候学是一门科学,何谓科学?

科学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现象背后本质的东西。

因此,二者关系紧密但又有区别。

4、那么我们如何来判断说明对象呢?

方法点拨:

根据说明对象和说明目的的不同,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在第三单元已经学过,说明对象一般为具体事物。

而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一般为抽象事理。

事理说明文是阐明抽象事理的。

这种说明文主要是说明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内在联系一类问题及事物的成因、功能、关系、原理等等进行解说,使读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事物说明文重在写“是什么”,事理说明文重在写“为什么”。

5、从写作意图上说,文章发表于1963年,当时我们国家的经济还很落后,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在于普及物候知识,帮助困难时期的农业生产,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6、基于此,本文的说明对象应该为:

物候学。

注意:

判定说明对象,可借助标题分析,说明文的标题具有较强的提示性。

有的标题就是说明对象,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而有的则不一定是,如本文的标题《大自然的语言》,说明对象隐蔽性就很强。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学生再读课文,然后从作者写作思路方面分析,这篇课文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说明“大自然的语言”的?

方法点拨:

说明顺序常见的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多用于“事物说明文”。

“逻辑顺序”多用于事理说明文。

逻辑顺序,也就是事理顺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主到次,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本文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从整体上看,文章的思路是:

自然现象——物候、物候学及研究的对象——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这样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说明。

这种说明顺序符合人对事物的认识规律,使读者对物候学研究对象及意义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

因此,从整体上说,文章的说明顺序是:

现象——本质(即逻辑顺序)  

刚才从整体分析本文的说明顺序,从局部上看,说明顺序又是怎样的呢?

3.局部探究:

请大家快速阅读6—10段“决定物候来临的因素”,作者是依照什么顺序来说明的?

方法点拨:

注意:

在行文上使用了“首先”、“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

“此外”等标志性词语。

先介绍的当然是首要的、最重要的因素,接下来的介绍程度依次递减。

这种说明顺序是由主到次的逻辑顺。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

1、课文在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时,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纬度的影响程度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

因此,这种说明顺序是:

主——次(即逻辑顺序)

2、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因素是同一地点的高下差异。

因此,这三者都是空间顺序。

从空间到时间又是一种排列顺序。

(此外,作者在第一段描写了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情况,既形象生动,又高度概括。

这种说明顺序是:

时间顺序)

4、小结:

整体上看,本文的说明顺序是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从局部上看,不仅运用了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还运用了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

四、跳读课文,筛选信息

跳读课文,根据下面提出的问题,筛选信息,完成问题。

(1)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2)、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3)、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方法点拨:

信息筛选,方法一般采用:

一,抓关键词。

阅读时要抓住诸如“首先”、“其次”“最后”“另外”“也”“除此之外”等提示性词语;二,抓关键句。

所谓关键句就是过渡句、段首句、文末点题句、中心句、文体前后句等,它们往往给我们提供集中而有效的信息。

明确:

(1)、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温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2)、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3)、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注:

说明文的信息筛选既包括概括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也包括提炼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因此,刚才讲过的“明对象”也是信息筛选的重要内容。

五、拓展延伸

1、除了课文,古代的诗歌中也有不少反映物候知识的。

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就是一例。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一起来读一下。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学生齐读诗歌,理解诗意。

提问:

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

明确:

这首诗正好说明了课文中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高下的差异:

“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六、小结

1、请同学说一说本节课我们所学得的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2、同学们,物候工作是群众性的工作,希望今后有更多更多的青少年朋友,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投身于物候学研究,让我们的乡村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

七、布置作业

1、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你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

两个月前,在广州,看见了玉兰开花;

两个月后,在北京,又看见玉兰开花。

玉兰花呀,我说,你走得真慢哪!

费了两个月工夫,你才到了京华。

——————郭沫若《玉兰和红杏》

2、阅读范志红的《不吃早餐到底有多伤身》,完成信息提炼练习。

(1)、通读全文,说说不吃早餐对身体的伤害表现在哪些方面?

(2)如何解决早上没有食欲的问题?

在这一部分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附:

《不吃早餐到底有多伤身》

不吃早餐到底有多伤身

范志红

①说到吃早餐,很多人都会用“没时间”来搪塞,也有人会说“食欲不好,吃不下”。

无论说什么,归根到底都是一个原因——早餐不重要。

②俗话说“早餐如进补”,无论中外,营养学家都提倡好好吃早餐。

人们早就知道,不吃早餐可能增加胆结石的危险,容易患上胃肠疾病,容易发生低血糖等问题。

在小学生中进行的研究发现,一些儿童学习能力较差,与不吃早餐或早餐质量差有关。

这可能是因为到了三、四节课时,孩子血糖水平下降,引起大脑思考能力和注意力下降,从而导致学习能力下降。

③国外也有很多调查研究证明,不吃早餐会增加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风险。

一项2012年发表的研究对29206名没有糖尿病的健康男性跟踪调查16年发现,和每天规律吃三餐的人相比,每天不吃早餐而只吃1~2餐的男性患糖尿病风险会升高25%。

另一项2013年发表的研究则对26902名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和每天规律吃早餐的男性相比,不吃早餐的男性患冠心病的风险会上升27%。

④还有一项对3598人跟踪调查18年的研究发现,每周吃不到三次早餐的人,和每周吃三次以上早餐的人相比,平均体重要高1.9千克。

每天规律吃早餐者,腹部肥胖的危险下降22%,体重超标风险下降20%,患糖尿病风险下降19%,患代谢综合征风险下降18%,高血压风险下降16%。

⑤这些研究证明,不吃早饭的人,会更容易患上肥胖、糖尿病和冠心病。

⑥既然早餐如此重要,可是,如果早上实在没有什么食欲,又该怎么办呢?

⑦首先,一般来说,如果睡眠不足,早上非常困倦,身体还没有醒来,是不太可能产生正常食欲的。

这种情况的解决方法就是不要熬夜,提前上床,让早上精力更加充沛,同时早起半小时。

这样,胃肠自然就会进食的动力。

⑧其次,如果你早上长期不吃早饭,胃肠没有在这个时间分泌消化液的习惯。

这时不必强迫吃下大量食物,而应当循序渐进。

先从喝水、吃流食开始,比如喝一小碗粥,吃一小碗汤面,喝点酸奶、豆浆等,慢慢培养胃肠早晨对食物的兴趣。

只要坚持一段时间,胃肠就能逐渐养成定时分泌消化液的习惯,食欲也就逐渐旺盛了,可以增加食量直到正常状态。

⑨另外,早餐的质量也很重要。

有淀粉类主食,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有蔬菜水果,吃起来感觉舒服,这就是完整健康的早餐了。

想在早餐时吃到优质蛋白质其实很简单,鸡蛋、豆浆、牛奶、熟肉、豆腐、等都可以。

早餐吃蔬菜也不难,比如吃个茴香鸡蛋馅的包子,吃碗加了一把青菜的汤面。

⑩吃到丰富又舒服的早餐,不仅能让人整个上午都精力充足,而且会让人感觉一整天都舒心、幸福,还能远离糖尿病和冠心病,何乐而不为呢?

第一课时结束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找方法;品语言

一、导入新课

在上一单元里,我们学习了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以及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本节课我们继续来探讨这两个方面的问题。

二、研习说明方法

1、提问:

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明确:

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表、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引用等

2、本文运用了多种的说明方法,认真思考:

下面这些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并分析其作用

(1)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

这叫逆温层。

(2)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3)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②、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4)影响物候的四个因素:

(5)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广,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方法点拨:

掌握几种常用说明方法作用的答题规范

举例子:

通过具体形象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列数字:

通过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作比较:

把XX和XX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打比方:

将XX比作XX,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分类别:

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下定义:

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事物或者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引资料的说明方法的作用还有:

增强了趣味性和权威性;如果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

说明对象的作用。

答题公式为:

说明方法的作用=本身作用+文本作用

举一个例子:

说明方法

本身作用

+

文本作用

列数字

具体准确地

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或:

成因、变化、发展)

明确:

(1)下定义准确概括地揭示了逆温层的特征

(注意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

下定义要求完整,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而作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

(2)打比方,把活生生的生物比作“活的仪器”,生动形象的说明了物候观测的重要性,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3)作比较突出强调了物候现象对农业的影响.

(4)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影响物候的因素有哪些.

(5)举列子、列数字、作比较更具体更真切了说明了经度的差异也是影响物候的因素之一.是文章更有说服力.

小结:

文章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等说明方法,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

三、品析文章语言的准确性

准确性是说明文的先决条件。

本文的语言具有准确、周密的特点。

启发点拨:

所谓准确,就是按照事物的情况,选用最恰当的词语,恰如其分地把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性表达出来。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常常表现在几点:

①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刚才已经讲过);②在副词、形容词、数词(确数和概数)、连词等的正确使用;③修饰性、限制性词语的正确使用。

第三点主要表现在数量、程度、范围等方面用词准确。

常见的表程度的词:

几乎、比较、相当、更、最;

常见的表估计的词:

大约、可能、左右;

常见的表数量、范围的词:

多、绝大多数、大都;

常见的表时间的词:

将要、在当时、到目前为止……

接下来结合课文内容加以分析

1、确数

就是说,春季提前九天。

数词“九”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的特点。

2、概数

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

句中“约”能否去掉?

方法点拨:

解答能否去掉或调换(颠倒)类题目使用的公式:

表态(不能)+解释词语+带词解句+去(换)词解句+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明确:

不能删掉。

“约”表估计,因为不能确定,只能用表估计的语言。

如果去掉,与实际情况不符,“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能否删掉,为什么?

(1)、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3)、植物的抽青、发芽等物候现象……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情况。

    

明确:

(1))、

(2)题中的词语限制较严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3)题加线的句子表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

四、品析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叶圣陶先生曾说:

“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说话。

”本文的语言还具有生动性的特点。

1、文题的生动性

认真思考:

本文的标题有何作用?

本文的标题“大自然的语言”是指“草木枯荣、候鸟去来”等物候现象。

作者将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既形象生动,又浅显易懂,更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试比较:

如果将文题改为“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有什么不好?

2、朗读课文前两段,感悟语言的生动性

先自由朗读课文,后全班同学推荐一位朗读水平高的同学朗读这两段,其余同学闭眼倾听,让学生说一说听读时在头脑中呈现的画面及由这些画面所产生的联想和感受。

情景预设:

生:

我仿佛看到了春天生机盎然、百花争艳的景象,想到朱自清笔下的春天。

(联想画面,联系所学课文)

生:

我想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丽画面。

(联想画面)

生:

“翩然”“次第”“销声匿迹”“风雪载途”等优美词语的妙用,也使文章的语言生动活泼。

(推敲优美词句)

生:

引用农谚也使文章的语言生动起来。

(引用的作用)

生:

我想到一首奇丽的小诗:

胡波上

荡着红叶一片

如一叶扁舟

上面坐着一个秋天

……

(联想到一首优美的诗歌)

小结:

生动的语言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同时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有感情地齐读前两段,在优美的语言中品味美妙的物候世界。

3、通过比较,鉴赏课文语言的生动性

分组讨论:

下面每组句子改句与原句意思相近,体会他们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方法点拨:

主要从用词、修辞等方面并结合具体语境加以分析

(1)改句: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回暖。

原句: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2).改句:

再过两个月,燕子飞来了。

原句: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3).改句: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掉到地上。

原句: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籁籁的落下来

(4).改句:

杏花开了,就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叫了,该及时耕作。

原句: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再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

“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各小组讨论后,小组代表发言)

答案预设:

(1).原句生动。

“渐渐回暖”是一般的说法;“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则很自然地运用拟人的写法,“沉睡”、“苏醒”两个词用得贴切而生动,具体形象地写出了严冬的大地和早春的大地的不同情态。

(2).原句生动。

“飞来了”是一般的动态叙述;而“翩然归来”是轻松、活泼的动态描写,而且还包含有亲切欢迎回到家来的感情。

(3).原句生动,“掉到地上”是一般的动态叙述;而“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则是具体、生动的描写,黄叶在秋天纷纷落下的情景,仿佛彩色电影的镜头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4).原句生动。

那几句紧扣“大自然的语言”,先后用了比喻、拟人的写法,还模仿布谷鸟的叫声,写成催促农民耕作的话“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比直接说“及时耕作”要新鲜、生动得多。

小结:

说明文是给人知识的,所以它的语言必须是准确的。

即便是生动的说明,也要做到这一点。

准确而生动的语言体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五、拓展延伸

小组讨论:

本文是一篇介绍物候学知识的科普文章,对一般读者,尤其是青少年学生来说,物候学不是一门易懂的科学,但本文却把它介绍得通俗易懂、兴味盎然。

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

讨论后小结:

作者写作此文时,充分考虑到一般读者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

主要采取以下策略:

第一,抽象的事物尽量形象化,把丰富的、不易理解的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使读者容易接受。

文章取名“大自然的语言”,本身表明这是一篇寓抽象于形象的科普文章。

第二,作者在行文中尽量少用专业术语,而用大众都能理解的词句来表达,并在阐述每一个问题时都有举例,把物候学知识介绍得一清二楚,便于读者掌握。

第三,大量运用优美词语、描写性语句和修辞手法,使本来枯燥的事情变得生动形象。

总之,这是一篇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很强的科普佳作。

六、小结全文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品析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但我们不要忘记,大自然是我们人类的亲密伙伴,我们要热爱自然,善待自然,自觉遵守自然发展规律,永远做一名大自然的忠诚卫士。

愿大自然永远与人类和谐共处!

七、布置作业:

1、继续阅读范志红的《不吃早餐有多危害》,完成下面练习

(1)第③段主要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2)第②段中加着重号的“可能”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2、搜集不少于5个农谚,并把他们包含的物候知识写出来。

3、以“我的另一个家”为题介绍自己的学校,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说明文。

要求:

合理安排说明顺序,语言要准确、生动。

第二课时结束

今晚的讲座到此结束,欢迎大家提出批评和整改意见!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