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需求9.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52384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购需求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采购需求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采购需求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采购需求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采购需求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采购需求9.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采购需求9.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采购需求9.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采购需求9.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采购需求9.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采购需求9.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采购需求9.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采购需求9.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采购需求9.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采购需求9.docx

《采购需求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购需求9.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采购需求9.docx

采购需求9

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医疗设备采购

(仅供参考,具体以招标文件为准)

序号

内容

说明与要求

1

付款方式

货物到齐、安装调试完毕并经验收合格支付30%,验收合格后满一年支付40%,满贰年支付余款的30%。

2

投标保证金金额

第9包:

人民币肆仟元;

3

评标办法

详见谈判文件

4

工期

合同签订后1个月内供货、安装调试完毕

5

质保期

自验收合格之日起计,具体期限要求详见“附件一项目说明”

前注:

1)本说明中提出的技术方案仅为参考,如无明确限制,投标人可以进行优化,提供满足用户实际需要的更优(或者性能实质上不低于的)技术方案或者设备配置,且此方案或配置须经评委会审核认可;2)为鼓励不同品牌的充分竞争,如某设备的某技术参数或要求属于个别品牌专有,则该技术参数及要求不具有限制性,投标人可对该参数或要求进行适当调整,并应当说明调整的理由,且此调整须经评委会审核认可;

3)为有助于投标人选择投标产品,项目说明中提供了推荐品牌(或型号)、参考品牌(或型号)等,但这些品牌(或型号)仅供参考,并无限制性。

投标人可以选择性能不低于推荐(或参考)的品牌(或型号)的其他品牌产品,但投标时应当提有关技术证明资料,未提供的可能导致投标无效;4)投标人应当在投标文件中列出完成本项目并通过验收所需的所有各项服务等明细表及全部费用。

成交人必须确保整体通过用户方及有关主管部门验收,所发生的验收费用由成交人承担;投标人应自行踏勘施工建设现场,如投标人因未及时踏勘现场而导致的报价缺项漏项废标、或成交后无法完工,投标人自行承担一切后果;5)如对本谈判文件有任何疑问或澄清要求,请按本谈判文件“投标人须知前附表”中约定方式联系采购中心,或接受答疑截止时间前联系采购人。

否则视同理解和接受。

6)本次采购为国产设备,须提供产品彩页。

下述技术参数中标注“★”的参数投标人必须响应,否则将视为无效标。

投标人须提供所投产品技术资料彩页,作为评审依据之一。

救护车

一、数量:

一辆

二、主要技术要求:

1、车辆基本要求

1.1功能:

适用于院前病人的急救和转运转运的专用救护车

1.2工作条件:

海拔3000米以下,气温在-40℃~40℃之间

1.3结构安全:

车辆结构安全要符合GB13094-2007《客车结构安全要求》

1.4车辆外观:

救护车车身主色为白色,车身两侧中间贴10cm宽红色反光车贴。

1.4.1前档上、长牌警灯下位置用红色反光纸贴“合肥120”,车头用蓝色反光纸贴“急救”,尾门玻璃下用红色反光纸贴“合肥120”。

1.4.2车前门两侧各贴一个蓝色国际徽标,车身中部下方两边各用红色反光纸贴“合肥急救中心120”,尺寸大小和颜色按用户提供的方案制作。

1.5医疗舱车窗应当贴一半玻璃高度磨砂膜,以利保护病人隐私

1.6★投标提供的车辆必须保证在合肥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办理特种车上牌照、入户手续,并于供货时向采购人提供救护车合格证。

2、车辆基础参数

2.1车体尺寸(mm)≤5380x1880x2440

2.2★舱内尺寸(mm)≥3465x1728x1610

2.3★发动机型号QR25DE(进口日本尼桑)

2.4发动机排量(L)≤2.5

2.5最小转弯半径(m)≤12.5

2.6轴距(mm)≤3150

2.7燃油方式汽油

2.8排放标准GB18352.3-2005国Ⅳ

2.9最大功率kw/rpm≥108/5600

2.10最大扭矩Nm/rpm≥213/4400

2.11★变速器进口自动变速器(不低于五档)

2.12制动器(前/后)四轮碟刹,含ABS防抱死制动系统

2.13悬架系统(前/后)前双横臂式独立悬架、后变刚度板簧

2.14油箱容量≥70L

2.15百公里油耗≤11L

2.16轮胎≥215/75R16C铝合金钢圈

2.17转向系统液压助力转向

2.18后桥整体式冲压桥壳

2.19车厢门车厢至少有两个开在医疗舱的车厢门,分别布置于车厢末端及右侧边

2.19.1车厢侧面门高度≥1200mm

2.19.2车厢侧面门宽度≥660mm

2.19.3车厢后面门高度≥1200mm

2.19.4车厢后面门宽度≥1050mm

2.20★车窗医疗舱至少有两个可开闭式车窗,车窗应适合向外观察。

2.21空调驾驶室与医疗舱具有冷暖空调系统,并有独立开关调节功能。

2.22最小承载力

2.22.1医疗舱乘员(座位和担架数)≥4人

2.22.2设备预备装备最小质量≥250kg

2.23电源

2.23.1车辆应具备220v外接电源线缆(≥20m),并在车辆外部安装连接器,能够为附加电池充电以及驻车时为医疗舱设备供电

2.23.2发电机≥960w

2.23.3启动蓄电池≥80Ah

2.23.4附加蓄电池≥80Ah

2.24警灯警报系统

2.24.1驾驶室安装警报、警灯控制按扭。

2.24.2车顶安装100w车外扩音器内置于警报器

2.24.3车顶前部安装长排警蓝色LED双侧爆闪灯

2.24.4车厢两侧安装不得少于4个嵌入式LED警灯,车辆尾部不得少于2个嵌入式LED警灯蓝色长亮灯。

2.25防火

2.25.1车厢内部结构及装饰材料的防火性能应符合GB8410-2006汽车内饰材料燃烧特性的要求

2.25.2应设不少于2个2kg以上的灭火器,驾驶舱和医疗舱各一个,位置应在方便取放的位置。

2.25.3★急救智能辅助系统:

利用物联网传感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对车辆、车载医疗设备智能管理。

主要电瓶余量、胎压,车载医疗设备氧气余量、多参数监护仪、呼吸机、急救医器械自动检测、确认(充电量)。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自动识别急救车运行每个环节实现自动辨别。

例如乘、驾人员上识别、病人转运识别等为急救中心提供依据

3、监护型救护舱

3.1★内饰使用高分子材料一次成型

3.2医疗舱的厢体、侧围、前后围和车顶的厢板及连接部位密封良好,使车辆保温性能稳定,防噪音及粉尘的性能应达到高等级客车标准。

3.3保温层须防虫、防霉、阻燃、无毒、不吸水,封闭层应成整体完整结构、无缝隙,耐磨、耐腐蚀、耐高温和高压水流冲刷。

3.4医疗舱内部装饰应阻燃、防水易冲洗、易消毒并不易变质、变色。

3.5医疗舱内箱、柜的边缘均为过渡软包装圆角装饰,内部表面没有尖锐的物体。

3.6所有医疗设备的挂钩,托架应紧贴舱壁安装,周围有保护设施,储物柜的材料应防水,并方便清洗和消毒,不得用地毯、布面和纤维。

3.7地板柳桉芯地板(采用防火环保地板胶)

3.8地板革易清洗、可消毒进口地板革(表面嵌石英砂)

3.9中隔墙

3.9.1驾驶室与医疗舱之间必须设置密封的隔板,隔板上应有一个观察窗,窗高中心应与驾驶员视线平行,装车用安全玻璃,推拉式并带有玻璃加紧器,配有可调节窗帘。

3.9.2隔板安装前后对讲系统,保持驾驶室与医疗舱的通信畅通

3.12医疗舱座椅

3.12.1单座椅

3.12.1.1位于担架右侧,独立式且靠背可调节角度,配二点式安全带,坐垫采用冷发泡海绵自吸工艺。

3.12.1.2位于担架前部,可翻转,结构简单、轻巧,配二点式安全带,坐垫采用冷发泡海绵自吸工艺。

3.12.1.3医疗舱右侧安装长排储物柜式座椅,座椅与担架床之间不得小于30cm的自由通道,且在前端安装安全挡板和安全带

3.13操作平台

3.13.1位于上车担架左侧,可放置呼吸机、心电监护等各种急救器械,配备监护仪支架平台。

3.13.2位于医疗舱与分隔墙玻璃窗前,操作台下应预留可以放置急救箱的柜子。

3.14电气系统

3.14.1在蓄电池正极输出端装有专用保险丝盒,电路中安装了过载保护器,220V线路中有断电保护装置及接地保护,符合交流工频三级移动电站的要求。

3.14.2原装进口,智能逆变,12V输入,输出为220V纯正弦波电源。

3.14.3交、直流电源集成供电控制系统,薄膜开关控制、液晶显示设备状态。

可输出220V纯正弦波电源,医疗舱内安置不少于2个12V和2个220V电源插座,供精密医疗设备使用。

3.14.4电磁阀自动连接或断开。

车辆停驶时,使用电瓶与启动电瓶自动断开,确保救护车原车用电安全;车辆启动时,使用电瓶自动与发电机连接,保证了救护用电的需要。

3.14.5所有电路均采用管线预埋,救护用电与行车用电独立分开

3.14.6中隔墙预留直流电电源安全快速接口(GPS、无线电等设备用电备用)

3.15供氧系统

3.15.1医疗舱应不得少于2个10公升铝制氧气瓶,且两瓶装汇流排系统,可将2瓶氧气瓶同时供氧,也可独立供氧,并可随时更换,汇流排结构便于医护人员对氧气阀的操作和对压力表的观察、装卸。

3.15.2医疗舱内安装中央供氧系统,应有带有两个湿化瓶的氧气终端,并可与呼吸机直接连接。

(配呼吸机快速接口)

3.15.3中隔墙左拐角处安装一个10公升铝制氧气瓶固定装置

3.16消毒净化系统

3.16.1采用环形内嵌式紫外线消毒灯(带高压击发器),装有定时装置,使用时只需拔动控制面板上杀菌定时器旋钮即可,有效杀菌空间可达12立方米

3.16.2医疗舱内应配有隐藏式排风系统,双向可控,车辆停驶时,通风系统应每小时最少提供20次换气循环

3.16.3医疗舱安装进口负离子空气净化器

3.17吸引器:

隐藏分体式吸引器 

3.18输液固定系统

3.18.1在医疗舱一体内饰顶需设有前后各2只密闭式输液挂架,可满足病人上躯干及腿部输液要求,每套最少承受5kg.

3.19★担架系统包括进口Stryker6082型自动上车担架、铲式担架、带防前冲安全装置、上楼专用软担架各壹套。

位置:

铲式担架固定于医疗舱左侧操作平台侧面,配铲式担架固定器,便于医护人员使用。

3.19.1自动上车担架

3.19.1.1可以折叠,当担架头端部分折叠时,可以将担架的长度缩至最短,在狭窄的空间里,最大限度提高操作的灵活性,便于进电梯。

3.19.1.2产品尺寸:

长x宽x高(mm)≥2070x590x780

3.19.1.3重量承重:

≥290KG;净重:

≤59KG

3.19.1.4折叠尺寸:

长x宽x高(mm)≤1550x590x480

3.19.2铲式担架

3.19.2.1产品尺寸:

长度:

205cm~165cm;折叠长度:

≤120cm;宽度:

≤43cm;

3.19.2.2重量承重:

≥155kg;净重:

≤8kg

3.20照明系统

3.20.1医疗舱工作灯内采用2条医疗专用灯带,含36W灯管4支,光线充足、柔和。

3.20.2医疗舱内左、右、后远距离照明射灯,照明距离15米以上。

3.20.3医疗舱内手术灯应是冷光源,高亮度射灯

3.21其他需求

3.21.1车辆具有遥控中控门锁、电动门窗、电动倒车镜和倒车雷达功能

3.21.2驾驶舱座椅深度为48cm,且硬度必须符合采购人要求

3.21.3修车工具(每车1套)

4.随车医疗设备

4.1车载急救呼吸机一台

技术要求:

呼吸模式A/CSIMVMANUAL

1、分钟通气量:

6~18L/min

2、★呼吸频率:

4~80bpm

3、吸呼比:

1:

1~1:

5

4、自主呼吸切换压力:

6~40cmH2O

5、气道压力上限:

20~80cmH2O

6、气道压力下限:

0~20cmH2O

7、触发压力:

0~-20cmH2O

8、吸气时间0.3s~2.5s

10、氧浓度:

50%,100%(电子调节)

11、气道安全压力:

≤60cmH2O

监测参数:

1、呼吸模式,2、潮气量,3、气道峰压,4、呼吸频率,5、分钟通气量,6、自主呼吸触发指示,7、电池电量

报警信息

1、气道压力低

2、气道压力高

3、电池电量低

4、报警静音120s

5、电池电量低报警机器可继续工作15分钟以上

技术参数

1、气源压力:

0.28-0.6MP

2、★内置电池连续工作时间大于15小时

3、内置电池:

锂电DC7.2v2.2Ah

4、★可连接大氧气瓶

5、充电器:

AC110-220v50-60Hz

6、重量:

1.0kg

4.2车载除颤起搏监护仪一台

技术要求:

★1、整机采用立式设计,立面时整机厚度不超过22cm,利于救护车狭窄台面放置使用;

2、显示屏外具备防护层,在救护、转送过程中发生的撞击不会造成屏幕损坏。

3、防湿能力强;10-90%相对湿度,无冷凝现象。

4、安全性强,所有患者连接装置为电气隔离。

5、中文操作界面,中文菜单。

6、除颤:

★1)低能量双相方波,最高能量不大于200J

7、体外起搏:

1)具备同步、非同步起搏模式,可以用于成人及儿童。

2)能在不停止起搏时观察到患者自主心率。

8、心电监护:

1)3导联心电监护

2)12导联心电同步监护:

采用12SL导联心电同步测试/分析技术,抗干扰能力强,滤波效果好,心电波形保真度高

★3)电源适配器固定装置于主机内,与主机一体化。

9、电池:

(1)原厂原装优质电池。

(2)电池能在40摄氏度以上环境中正常存储和使用,不会出现电量降低和寿命缩短等问题。

(3)电池需能够耐受较强坠落冲击,较高环境温度,并保证不会出现燃烧和爆炸等风险。

(4)每块电池连续监护时间≥180分钟、以最高能量放电除颤次数≥50次。

(5)在电量不足时,主机具有提示功能。

10、5.6英寸以上的显示屏。

11、高分辨度场制发光屏幕(LED),在阳光直射下能清晰显示。

12、配备专用附件包,可装备用电池、监护附件,要求外观简捷、成型、耐摩、可清洗。

4.3车载三道心电图机一台

技术要求:

1规格

1.1导联三通道同步采集,3道记录,标准12导联

1.2频响0.05Hz-150Hz(-3db)

1.3增益(2.5、5、10、20)mm/mv及自动

1.4定标电压1mv±1%

1.5除颤保护具有抗除颤电击保护功能

1.6抗干扰滤波高频滤波截止频率:

70Hz、100Hz、150Hz

交流滤波:

50Hz、60Hz-20dB

肌电滤波:

25Hz、35Hz-3dB

漂移滤波0.25Hz、0.5Hz-3db

1.7时间常数≥3.2s

1.8共模抑制比≥103dB

1.9记录速度(5、10、12.5、25、50)mm/s

1.10记录道数1CH、1CH+1节律、3CH

1.11记录方式内置热阵式记录器,能够打印ECG波形和中文报告:

1可进行手动、自动、测量分析、存储回顾记录ECG波形及数据

2可记录ECG波形和测量结果,可测量心律,R-R间期,P-R间期,QRS,QT,QTc,心电轴,SV1,RV5(6)及打印详细测量值报告

3可分析记录ECG波形和数据及中文分析结果并有分析结果指南功能

4可记录某一导联的1—5分钟或100或200次脉动波形

5可记录某三个导联的1—3分钟的ECG波形和心律不齐分析报告

6可记录中文的患者信息,如:

ID编号、性别、年龄

7可选择12导联波形以同步方式或时间连续方式进行记录

1.12记录纸≥63mm宽卷纸

1.13心律不齐分析具有心律不齐的分析功能

1.14分析结果指南具有分析结果指南功能

1.15打印分辨率8点/mm

1.16内置存储器内置存储器可存储128件心电图数据

1.17内置显示器1.≥5.7英寸LCD显示屏,可显示3、6、12道ECG波形、中文参数、中文操作程序菜单等

2.可显示心律数、电极脱落、纸已用完、滤波器及

电池状态等信息

3.分辨率:

320点(横向)×240点(纵向)

1.18LAN接口具有LAN接口

1.19抗极化电压≥±550mV

1.20采样速率1000次/ch/s

1.21重量要求≤1.7Kg(含充电电池),具有专用箱

1.22电源要求交直流两用

交流220V50Hz

直流内置直流可充电电池

1.23连续工作时间交流>4小时直流:

>3小时

2标准配置

1主机1台

2导联线1根(抗除颤电击保护)

3肢体电极4只

4胸电极6只

5电源线1根

6地线1根

7记录纸1卷

4.4救护车专用血氧仪一套

4.5车载医生专用喉镜一套

4.6SPENCEV车载吸痰器一套

4.7车载气垫包一套

4.8车载急救药箱一套

三、备件、资料及其他

1.备件:

1.1须提供整套设备的配置清单,如有消耗备件,请卖方列出清单及单价。

1.2卖方应在国内设有维修备件库,保证供应等。

2.资料:

2.1投标人须提供所投设备型号的全套资质文件影印件或复印件。

并加盖公章。

2.2须对各技术参数做详细说明,不能只填写“达到”或“响应”。

2.3提供中文说明书、操作手册、维护手册等。

2.4卖方须向买方提供设备的运行,安装,使用环境要求等。

3.服务:

3.1在货物到达用单位后,卖方应在7天内派技术人员到达现场,提供安装、调试等服务,并协助医院组织验收。

3.2卖方须为买方提供现场操作培训,保证操作人员正常使用设备的各种功能。

3.3设备从安装启用日起,免费维修一年,终身维修,机器如出现故障,须在24小时之内响应,若短时间不能修复的,须提供备用机供院方使用。

卖方须提供有本地化优质服务的能力。

3.4保修期满后,院方只付零配件的成本费,不承担维修人员的车费等其他费用。

3.5设备安装调试投入运行过程中,如发现硬件、软件、技术规格、文字资料、实测结果与投标书不符合将拒付余款并追究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