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高级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整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52536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4.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高级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二高级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二高级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二高级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二高级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二高级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二高级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二高级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二高级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二高级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第二高级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第二高级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第二高级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第二高级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整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第二高级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整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第二高级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整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高级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整理.docx

《第二高级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高级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整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高级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整理.docx

第二高级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整理

山西省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文水县第二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西省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文水县第二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西省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文水县第二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的全部内容。

山西省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文水县第二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

8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1。

5分,共60分)

1。

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A.发高烧B.细胞内化学反应速率减慢

C.白血病D。

细胞内的新陈代谢紊乱

2.人体中占体液总量百分比最大的是()

A。

细胞内液B。

细胞外液C。

血液D。

淋巴液

3.人体发生花粉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

A.血浆量增加B。

组织液增加C。

组织液减少D.淋巴减少

4.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钠钾离子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5.某同学参加秋季运动会马拉松比赛后,感觉浑身酸痛,并伴随着大量出汗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剧烈运动的人,体内会产生大量的乳酸,致使血浆PH显著下降。

  B.应该及时补充盐水,并注意适当散热,维持水盐与体温平衡。

  C.由于糖的消耗,血浆渗透压会显著降低.

  D.当人体内环境PH失衡时,会出现酶促反应加快,细胞代谢紊乱。

6.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葡萄糖 B.血红蛋白 C.呼吸酶 D.解

旋酶

7。

下列能正确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的是(  )

 

8.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注射某种药物前后小鼠症状作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B。

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

C。

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

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9.图为某些信息传递过程的模式图,①、②、③、④表示各种细胞产生的不同种类的信息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当饮水过少或血液中水分增加时,①的分泌量会增多              。

B.②可能是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神经递质.

C.③的分泌量要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的调节。

D.在大多数情况下,产生④的细胞是被抗原激活的B细胞。

10.内环境稳态被打破后,细胞代谢会紊乱的根本原因是( )

   A.温度条件不能满足细胞代谢的正常要求.

   B.渗透压条件不能满足细胞代谢的正常要求。

   C.酸碱度条件不能满足细胞代谢的正常范围。

   D.细胞内复杂的酶促反应受到严重影响。

11.下列有关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兴奋在细胞间传递时,突触前膜通过主动运输释放神经递质。

   B.聋哑人能够理解手语主要依靠视觉中枢。

C.内环境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兴奋产生渴觉。

D.在特定的情况下,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也能使肌肉收缩和某些腺体分泌。

12.下列关于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激素,氨基酸,蔗糖等有机物是内环境的成分。

B。

人体代谢中的生物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细胞内。

C。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消化液。

D。

内环境稳态就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等保持不变.

13.如图是健康人从温暖环境进入寒冷环境时的体温调节模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

是(  )

A.“体温调节中枢”主要位于下丘脑.

B.图中①→③→④→⑤过程属于神经一体液调节.

C。

“X”代表的主要生理变化是细胞呼吸增强。

D。

最初的一段时间内,人体产热速率明显大于散热速率。

14.某大学新生在军训长途行军时,好多同学脚底部长了泡,泡破后,流出的浅黄

色液体来源于()

  A.血浆B.组织液C。

淋巴D。

细胞外液

15.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下图表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升高。

b.刺激X→①→下丘脑→②→胰岛A细胞是体液调节,②位于垂体。

c.激素可以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d.靶细胞接受激素刺激后,促使肝糖元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

A.ab     B.cd     C.ac       D.bd

16.当大脑皮层的S区受到损伤时,病人将出现什么症状()

 A。

能看懂文字,但听不懂别人谈话.B.不能看懂文字,但能听懂别人谈话。

 C。

能听懂别人谈话,但自己不会讲话。

D。

能够讲话,但看不懂文字.

17.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

而其它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

()

 A.不同的神经纤维是以不同的递质传递.B。

不同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不同。

 C.所有的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相同。

D.麻醉剂作用于大脑皮层,使人意识模糊。

18.如图表示刺激强度逐渐增加(S1~S8)时下一个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规律,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  )

  A.刺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兴奋。

B.刺激强度达到S5以后,随刺激强度增加兴奋逐渐增强.

C.在S1~S4期间,细胞膜上没有离子的进出.

D.在S5~S8期间,细胞膜的电位是外正内负。

19.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 )

   A.刺激强度的大小.   B.感受器的兴奋性.

   C.中枢突触数目的多少。

 D.效应器的兴奋性。

20.做膝跳反射实验时

,若实验前告诉受试者,在其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膝跳

反射可能会表现弱一些,原因是( )

 A。

反射弧发生变化。

B。

传出神经受阻。

 C。

感受器受到抑制。

D.高级中枢对低级中

枢有调节控制半年内作用。

21.某人,不能准确完成用左手食指交替指点右手中指和鼻尖的动作,那么他受损的部位最可能是()

 A。

大脑B.小脑C。

脑干D。

下丘脑

22.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

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

其中正确的是()

23.小明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

个很烫的物品而立刻将手收回,然后感到疼痛。

缩手反射中枢与疼痛感觉中枢分别()

 A。

都在脊髓灰质。

B。

前者在脊髓灰质,后者在大脑皮层躯体感觉中枢.

 C。

前者在大脑皮层躯体运动中枢,后者在大脑皮层躯体感觉中枢.

 D.前者由下丘脑神经元支配,后者由大脑皮层神经元支配。

24.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肥胖可能与大脑中多巴胺的作用有关。

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递质,在兴奋传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列有关兴奋传导的叙述正

确的是()

A.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多巴胺与高尔基体,线粒体有关。

B。

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将使突触后膜的电位逆转。

D.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25.肉毒杆菌毒素是从肉毒杆菌中提取的一种细菌毒素蛋白,它能阻遏乙酰胆碱释放,从而起到麻痹肌肉的作用.美容医疗中通过注射适量的肉毒杆菌毒素以达到除皱的效果。

肉毒杆菌毒素除皱的机理最可能是()

A。

抑制核糖体合成乙酰胆碱。

B。

抑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

C.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阻遏与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被清除。

D.与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阻止肌肉收缩。

26.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准确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水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这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抑制.D。

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抑制。

27.冲动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方向的,根本原因是()

A.只有感受器才能感受刺激。

B。

冲动在神经中枢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C.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

D。

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28.以下关于人体激素及其调节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激素是信息分子,成分都是有机物。

B。

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的许多代谢活动。

C。

激素只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D。

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可以释放激素。

29.一个处于安静状态的人,在不同气温中,皮肤血管血液的相对流量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时间(分钟)

A.在AB段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B。

皮肤血流量的变化受下

丘脑的调节.

C.在CD段皮肤血管收缩且汗腺分泌加强。

D。

在D点以后需及时补充水和无机盐。

30.如图为水盐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A、B、C依次为()      

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

  

B.肾小管、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  

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渴觉中枢.   

D.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

31.下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环境温度为25℃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B.当环境温度从25℃下降到10℃时,从时间t1到时间t2,散热量增加是由于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加大造成的.

   C.时间t2以后,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

D.时间t3以后,产热量小于散热量。

32.如图所示,神经纤维MB段距离长于MC段,在M处给以电刺激,在B,C处用电流计测其电位变化,电流计指针()

A。

不动B。

向左摆

C.向右摆D。

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摆动

33.下列图中甲是突触结构,乙是反射弧模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3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3的内容物释放至5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B.甲图中神经冲动从A传至B,要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若切断乙图中的c点,则刺激a点后d点会兴奋,e点不会兴奋

D.甲图所示的结构实际上在乙图示中有很多

34.神经冲动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

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B.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

C.ATP的合成和水解D.信号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的识别和结合

35.现有一种含催产素的新药,它能使人们对陌生人产生信赖感.这一新药可能有助于治疗孤独症等疾病.催产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后叶释放的一种九肽荷尔蒙。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催产素一定含有C、H、O、N四种元素,含有9个肽键。

B.孤独症患者直接口服适量该药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

C.下丘脑中有些细胞不仅能够分泌激素,而且能传导兴奋。

D.催产素参与的调节过程具有作用范围比较局限、作用时间比较长等特点。

36.下图为鸟类繁殖活动的调节示意图。

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鸟类的繁殖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参与下完成的。

B.机体中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位于下丘脑。

C.乙是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促进性腺分泌性激素.

D.丙进入血液后,通过反馈调节影响下丘脑和垂体中相关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37.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血糖平衡的调节是在神经、激素的共同调节作用下完成的.

B。

甲状腺激素促进糖的氧化因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起拮抗作用.

D.血糖平衡的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38.兴奋是动物体或人体内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下列关于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兴奋必须在完整的反射弧结构中才能产生。

B.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

C.神经元既能够产生兴奋也能够传导兴奋。

D。

神经元能够产生兴奋而肌细胞不能产生兴奋。

39.某人因酒后驾车遭遇交通事故。

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

A.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B。

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C。

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D.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40.离体神经纤

维某一部位受到适

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

如图表示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情况。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中a点表示静息电位,此时细胞内外没有离子交换。

B.图中b点受到刺激后,膜上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开始大量内流.

C.图中d点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

D.图中c、e两点时刻膜两侧的电位差为0mV,此时细胞内外没有离子交换。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2分)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1。

(除标注外每空1分,

共12分)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a表示____________系统,b表示____________系统,c表示___________系统,参与内环境维持稳态的还有图中的____________系统。

(2)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_____________,然后在_____________等离子作用下恢复正常。

(4)

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

调活动外,还必须在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调节下进行.(2分)

(5)外界环境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共穿过___________层生物膜。

(2分)

42.(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2分)下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

(2

(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_。

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分)

(3)已知A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B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

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_________。

__(4)细胞合成的递质,经过_________加工,形成突触小泡,释放到突触间隙,被突触后膜上相应的“受体”识别,引起反应。

可见“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这种细胞膜外结构称为__________。

(5)假设a是一块肌肉,现切断c处。

分别用足够强的电流刺激e、b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

刺激e处,肌肉_________;刺激b处,肌肉____________。

43.(每空1分,共9分)下图为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

图,据图分析:

 

(1)②为              ,③为              ,④为             ,其中构成内环境的是             (填序号)。

(2)毛细血管壁细胞具体的内环境是           (填标号),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具体的内环境是     。

(3)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是否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值明显下降?

     。

(4)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号        。

(5)②与③相比,③中不含有的成分主要是            。

44。

(每空1分,共7分)下图为某种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其中A、B和C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和C三种激素的名称依次是___   _   、___   _   、___     _ 。

(2)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时,血液中C的含量增加,则机体的产热量会___   _ ,成年个体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___   _ 。

(3)怀孕母亲缺碘时,C分泌量下降,通过反馈调节,使A和B的分泌量___   _ ,结果甲状腺增生。

而胎儿的发育也会受到影响,出生后可能会患有___   _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本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1。

5分,共60分。

1—-5DABDB6-—10AAABD11——15DBDBB16——20CBACD

21—-25BCBAB26——30BCBCC31-—35DDADC36—-40CBCAB

二。

填空题:

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41、

(1)呼吸消化泌尿循环

(2)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

(3)降低 

(4)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5)5

42、

(1)感受器   d     胞体膜或树突膜

(2)神经递质    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3)B神经元持续兴奋

(4)高尔基体     糖蛋白     糖被

(5)不收缩     收缩

43、

(1)血浆    组织液    淋巴(液)    ②③④    

(2)②和③    ③和④

(3)不会

(4)③

(5)大分子的蛋白质

44、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2)增加,增强(3)增加,呆小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