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低碳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52720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述低碳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论述低碳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论述低碳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论述低碳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论述低碳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论述低碳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论述低碳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论述低碳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论述低碳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论述低碳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论述低碳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论述低碳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论述低碳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论述低碳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论述低碳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论述低碳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论述低碳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论述低碳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论述低碳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论述低碳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述低碳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docx

《论述低碳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述低碳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述低碳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docx

论述低碳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摘要

在当前气候变化加剧和金融危机的双重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抬头,尤其是近年来美国抛出“碳关税”,以环保之名为绿色贸易壁垒再添新成员。

英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积极响应,从目标制订、标准与立法、机制建设到科研投入、项目投资,都走在世界前列,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是大势所趋。

我国作为全世界的“制造工厂”,以“碳关税”为代表的低碳壁垒必然会对我国的贸易出口造成重大影响。

因此,我国政府和相关组织机构、投入资金引领开发的发展商、以及建筑设计公司都应当自觉加入到低碳经济发展建设中来,积极推动出口产业升级,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并建立健全低碳产品标识、能效标识,再生产品标识与低碳认证、节能产品认证等制度,让我国尽早步入低碳经济大国的行列。

低碳经济是整个社会开始正视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使国与国之间广泛合作,采取行动,以谋求共同的利益。

碳关税在客观上也能为其他贸易方式和高碳产业自身的发展进步提供一些帮助,可以推动出口产业升级,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提高自身创新能力才能成功应对国外的碳关税,同时也可以避免自身自主权的丧失。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为碳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契机,同时为服务贸易的兴起创造了机遇。

世界经济和贸易格局将不断趋向低碳化。

关键词:

贸易保护主义低碳经济绿色壁垒碳关税

 

Abstract

Inthecurrentfinancialcrisisandclimatechangeexacerbatethedualbackgroundoftradeprotectionismintheworldrise,especiallyinrecentyears,theUnitedStatesthrewoutthe"carbontariff"barrierstoenvironmentallyfriendlygreencalledaddingnewmembers.UK,EU,Japanandotherdevelopedcountries,thepositiveresponsefromthetargetformulation,standardsandlegislation,institutionalbuildingtoresearchinvestment,projectinvestment,aretoleadtheworld,theglobaltransitiontoalowcarboneconomyisaninevitabletrend.China,astheworld's"manufacturingplant"to"carbontariff"barrierstolow-carbonboundtorepresentasignificantimpactonChina'sexports.

Therefore,ourgovernmentandrelatedorganizations,investmentfundsledthedevelopmentofthedevelopers,aswellasarchitecturaldesigncompanyshouldconsciouslyaddedtothe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oflow-carboneconomy,andactivelypromotetheexportofindustrialupgrading,encourageindependentinnovation,andestablishandimprovelow-carbonproductidentification,energyefficiencylabeling,productidentificationrenewableandlowcarboncertification,energysavingproductcertificationsystem,soassoonaspossibleintotheranksofChina'slow-carboneconomicpowers.

Low-carboneconomyisthewholesocietybegintoaddressenvironmentalproblemsfacinghumanity,sothatextensivecooperationbetweencountriestotakeactiontopursuecommoninterests.Carbontariffsonobjectivecanalsoprovidesomehelptootherformsoftradeandindustry'sowncarbondevelopmentandprogress,industrialupgradingcanpromoteexports,encourageindependentinnovation,improvetheirabilitytoinnovateinordertosuccessfullydealwithcarbontariffsabroad,butalsotoavoidtheirlossofautonomy.Tosomeextent,canpromotethetransformationofeconomicdevelopmentmode,providinganopportunityforthedevelopmentofcarbonfinancemarkets,whilecreatingopportunitiesfortheriseoftradeinservices.Theworldeconomyandtradepatternswillcontinuetotendtoalow-carbon.

Keywords:

tradeprotectionismlow-carboneconomygreenbarrierscarbontariffs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目录III

绪论1

1低碳贸易壁垒的概述2

1.1低碳贸易壁垒的内涵2

1.2低碳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2

2低碳贸易壁垒的演变与趋势3

2.1低碳贸易壁垒的起源3

2.2低碳贸易壁垒的发展4

2.3低碳贸易壁垒的现状5

2.4低碳贸易壁垒的未来趋势7

3低碳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8

3.1正面影响8

3.1.1推动出口产业结构升级8

3.1.2鼓励企业自主创新8

3.1.3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9

3.1.4为碳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契机9

3.1.5为服务贸易的兴起创造了机遇9

3.2负面影响10

3.2.1外贸标准提高,出口受阻,市场范围减小10

3.2.2低碳壁垒可能导致我国高碳产业离岸发展10

3.2.3高碳产品输入,影响国内市场供求关系,同时制约国内低碳产业发展10

3.2.4国外低碳标准阻碍我国技术出口11

3.2.5低碳技术引进的成本提高11

4我国应对低碳贸易壁垒的对策11

4.1我国应加紧启动自己的认证标准,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11

4.2企业应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核心竞争力12

4.3选择合适的经营方式,调整和优化出口产业结构12

4.4建立低碳贸易壁垒的多边谈判机制13

结束语14

参考文献15

致谢16

绪论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贸易保护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抬头尤其是近年来美国抛出“碳关税”,以环保之名为绿色贸易壁垒再添新成员。

我国作为全世界的“制造工厂”,以“碳关税”为代表的低碳壁垒必然会对我国的工业品出口造成重大影响。

作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之一,中国正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而以低碳为名实施贸易壁垒更会对中国半数以上出口产业造成严重冲击和影响。

虽然短期内碳关税的征收还不是十分明朗,但充分了解低碳壁垒的发展,为我国应对“碳关税”做好充分的准备。

低碳壁垒虽然是“碳关税”提出之后诞生的新概念,但是,以节能减排、保护生态资源、生物多样性、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而设置的进口准入限制或禁止措施从来就不是一个新问题,低碳壁垒与其他绿色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产生的背景颇为类似。

在当前气候变化加剧和金融危机的双重背景下,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是大势所趋。

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延缓气候变暖的迫切需要,而且以低碳经济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也是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复苏的引擎和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

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传统产品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将趋于下降,而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产品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将趋于上升,世界经济和贸易格局将不断趋向低碳化。

当前,发达国家已纷纷向低碳经济转型。

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后,在能源政策方面采取了包括宣布将对排污排放收费、建设智能电网、投资新能源等一系列措施;英国通过颁布“气候变化法案”,启动“绿色振兴计划”,公布“碳预算”等多种手段引导人们向低碳生活方式转变;欧盟将低碳经济看作“新的工业革命”,从目标制订、标准与立法、机制建设到科研投入、项目投资,都走在世界前列。

低碳经济是指碳生产力和人文发展均达到一定水平的一种经济形态,旨在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共同愿景。

碳关税在客观上也能为其他贸易方式和高碳产业自身的发展进步提供一些帮助,可以推动出口产业升级,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提高自身创新能力才能成功应对国外的碳关税,同时也可以避免自身自主权的丧失。

最终,低碳经济通过技术跨越式发展和制度约束得以实现,表现为能源效率的提高、能源结构的优化以及消费行为的理性。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为碳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契机,同时为服务贸易的兴起创造了机遇。

1低碳贸易壁垒的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创造出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的确凿证据指向温室气体排放。

美国秉承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推出了《京都议定书》,要求部分的缔约方承担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定量减排义务。

从而诞生了以节能减排、经济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经济发展上加大对以“低碳”为特征的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

1.1低碳贸易壁垒的内涵

低碳贸易壁垒的实质是指商品在贸易过程中的每一环节所造成碳排放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控制措施。

低碳贸易壁垒与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而制定的绿色贸易壁垒一脉相承,是碳约束在国际贸易上的反映。

在全球经济新形势下,贸易壁垒更注重于贸易过程中社会利益以及环境利益,不仅仅局限于商品自身的经济利益。

随着低碳经济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点的经济发展趋势,国际低碳贸易壁垒发展越演越烈,全球经济持续发展势不可挡。

低碳贸易壁垒本身是一系列规章和制度,它的提出,正是发达国家对本国贸易的最好保护,口号喊得再漂亮,也无法掩盖隐藏在背后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实质。

尽管低碳概念的背后有浓厚的经济色彩,但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契合了世界绿色增长的潮流,得到逐步认可,而且低碳经济蕴藏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它是推动全球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2低碳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工业化过程的逐步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开采与短缺,大量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等气候变化,这都将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巨大威胁。

社会各界相继开始提出保护生态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观念和低碳生活概念产生并得到更多的关注与认同。

环境问题已成为2l世纪人类面临的挑战之一,国际社会先后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来限制各国温室气体排放从而改善气候环境。

近年来备受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欧美等发达国家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提出征收碳关税,从而削弱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一直保持的低成本优势,设置进入壁垒,保护本国产品不受进入本国市场的外来同类商品招致的损害,进而压制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经济的发展,继续实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传统的贸易保护方式已达不到维护欧美国家产业的利益,贸易战争越演越烈,结果是两败俱伤,因而欧美国家积极追求新的非对称的战场领域,故美国借保护环境之名,以提倡发展低碳为机,推行新的贸易壁垒,即为低碳贸易壁垒。

2低碳贸易壁垒的演变与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创造出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的确凿证据指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引起国际社会开始关注环境问题,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以此为契机,开始一种新型的贸易保护措施,即低碳贸易壁垒。

2.1低碳贸易壁垒的起源

低碳壁垒虽然是“碳关税”提出之后诞生的新概念,但是,以节能减排、保护生态资源、生物多样性、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而设置的进口准入限制或禁止措施从来就不是一个新问题。

低碳壁垒与其他绿色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产生的背景颇为类似。

在关于减排温室气体的各类国际会议以及各国指定的相关法律,法规中,都将贸易措施当做重要的减排工具,由此国际贸易中一种新的壁垒诞生了,即低碳贸易壁垒。

从“温室效应”到海平面上升,经济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与人类对能源的开采使用就像是一对矛盾共生体。

单纯的经济增长不等于发展。

发展本身除了“量”的增长要求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在总体的“质”的方面有所提高和改善,对区域性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国与国之间要广泛合作,采取行动,以谋求共同的利益”。

联合国为具体实施《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的减排目标,在经过艰难的谈判过后,终于达成《京都议定书》,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并为此设计了以市场为基础的三种“灵活机制”,即联合履行机制、排放贸易以及清洁发展机制。

从国际社会认识到“温室效应”的严峻性,直至《京都议定书》的签订,经历了三四十年的时间。

这一期问,环境问题从被漠视到逐渐得到重视,虽然在此期间没有明确提出针对高碳工业品,征收关税的类似措施和建议,但《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无疑成为有关国家构筑环境贸易壁垒的国际法依据。

另外,环境问题的凸显,使得《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也将“保护和维护环境”列为WTO的宗旨。

虽然在WTO多边贸易体制中没有单独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协议,但环保的内容仍散见于各个协议的条款之中。

然而,WTO的多边协议对环境措施和贸易措施之间关系所作的规定多为原则性、框架性的规定,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这样很容易为环境贸易壁垒的滥用留下空间,同样,这些模糊性的规范也成为实施低碳贸易壁垒的国际法渊源。

低碳贸易壁垒本身是一系列规章和制度,但在其后面隐藏着很多深层次的内容。

低碳贸易壁垒的实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低碳贸易壁垒的提出意味着人们对健康和环保的意识越来越强烈。

正是由于人们越来越关注产品对健康和安全的影响,以及地球的变化,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会在国际贸易中增加以低碳排放为内容的贸易壁垒。

第二,低碳贸易壁垒的提出,意味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关的检测仪器也逐步的先进化,检测结果也愈发的精准,科学技术相对密集的产品在检测中难度较大,易于贸易壁垒的形成,这些都是促进贸易壁垒形成的有利条件。

第三,低碳贸易壁垒的提出,还隐藏着贸易保护主义。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世界经济都遭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各国出口量都锐减。

与此同时,反倾销数量却在剧增。

发达国家用损害其他国家利益换来对国际贸易的掌控,实施贸易保护主义。

2.2低碳贸易壁垒的发展

《京都议定书》诞生之后,到2009年8月,一共有192个国家通过了该条约。

秉承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京都议定书》只要求的缔约方(工业化国家)承担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定量减排义务。

但是出于国际竞争力的考虑和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的考虑,美国于2002年退出了《京都议定书》,美国认为,限制碳排放会引起能源价格上升,进而导致美国陷入能源危机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

自2005年2月《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之后,欧盟曾几度主张要对来自履行减排义务的国家(主要是美国,但也包括中印等主要发展中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边境调节税(BorderTaxAdjustment)”,相关提议散见于“欧盟竞争力、能源与环境高层作小组”为欧盟委员会撰写的报告、欧盟委员会关于修订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指令等各类法律文件中。

边境调节税也称作“边境评估税(BorderTaxAssessment)”,其原本是允许出口国对国内生产的产品进行税收返回,而进口国可以对外国生产的进口产品征税,这样既可以保护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国际竞争力,也保护了本国企业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

欧盟提出的“边境调节税”的核心内容就是碳税,虽然当时欧盟提出的主张未得到国际社会的充分重视,但毕竟反映了承担减排的主要国家的态度———即以征收碳税维护进口产品和欧盟产品的平衡竞争关系。

在欧盟内部,法国为主张征收碳税的急先锋。

早在2008年,萨科齐就首次提出增设“气候一能源”税,即碳税。

2009年9月10日,法国政府又正式公布了碳税征收方案,并且分别于2009年10月和11月在法国国民议会和参议院投票获得通过。

萨科齐积极推动在欧盟边境征收碳关税,并表示通过征收碳关税可以避免在减少碳排放量方面无所作为的国家对欧盟国家进行“环境倾销”,从而保证公平竞争。

同欧洲对碳排放的激进态度相比,美国人为了“美国的生活方式”和“美国的国家利益”而对环境问题似乎麻木不仁。

但奥巴马政府上台后,美国改弦易辙,2009年6月26日美国众议院通过《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该法案分为四个组成部分,分别为“清洁能源”、“能源效率”、“减少全球变暖污染”和“向清洁能源经济转型”。

法案中除了规定了温室气体的减排目标,还规定从2020年起开始实施“边境税收调节措施”,对来自未对二氧化碳排放进行收费或限制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

以法意为代表的欧盟一贯对低碳经济持积极态度,在美国明确抛出“碳关税”的政策之后,欧盟很快积极跟进;由于长期以来欧盟的绿色产业处在世界领先地位,如果一旦欧盟国家实施碳关税政策,可能会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乃至美国的高碳产品拒之门外。

而美国在受到金融危机的打击之后,一边想通过新能源与改造传统产业为经济创造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新政策为在其后召开的哥本哈根大会上夺取主动权。

无论如何,美欧的“碳关税”都是谋取其经济利益最大化,以低碳经济推动经济复苏,加快经济发展,形成新一轮产品出口、技术出口和投资的新优势,从而遏制中国等新兴市场化国家的崛起。

2.3低碳贸易壁垒的现状

2009年底,《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

虽然全世界对这次大会寄予厚望,但会议却仅成就了一个不具备任何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

不过,尽管《协议》没有在所有缔约方中达成一致,但《协议》就发达国家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行动上取得了新的进展,在长期目标、资金和行动透明度问题上达成重要共识。

“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在协议中得到重申。

从哥本哈根之后低碳的壁垒发展来看,虽然大多数国家没有立即开始征缴碳关税,但是未来实施碳关税的政策似乎不会改变。

而在欧盟政策研究中心(CEPS)的出版物上,充分阐释了碳关税对欧盟发展的必要性及其合法性,由此看来,以“低碳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是世界各国更加关注实体经济,望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带动下一轮经济增长。

以澳大利亚、新西兰为代表的伞形国家集团(指除欧盟外的发达国家,因从地图上看,这些国家的连线很像一把伞而得名)在会上表示,它们之间已经有一个很好的国际交流机制,不需要在征收碳关税的问题上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会谈。

尽管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主张对于碳关税应建立多边双向的谈判机制,但未来仍有可能出现某个国家或者某些国家集团,以国内法(类似于美国)或协同政策的形式单独实施碳关税。

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围绕低碳经济发展为契机,推动国家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后,在能源政策方面采取了包括宣布将对排污排放收费、建设智能电网、投资新能源等一系列措施;英国通过颁布“气候变化法案”,启动“绿色振兴计划”,公布“碳预算”等多种手段引导人们向低碳生活方式转变;欧盟将低碳经济看作“新的工业革命”,从目标制订、标准与立法、机制建设到科研投入、项目投资,都走在世界前列。

低碳贸易壁垒的形成过程中,碳足迹、碳关税、碳信用交易是其关键标志。

德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十几个国家还开展了低碳产品认证。

低碳产品认证或低碳管理体系认证慢慢成为新的促进低碳发展的国际通行做法。

英国专门成立了碳基金来鼓励向英国企业推广使用碳标签,并在2007年3月率先推出全球第一批加贴碳标签的产品。

日本、美国、瑞典、加拿大、韩国等国家紧随其后也相继推出碳标签计划。

日本从2009年4月开始试行碳标签制度,广泛涉及加工食品、轻工和部分机电产品,日本农林水产省还决定,从2011年4月开始实施农产品碳标签制度,碳标签制度执行范围将由现有的加工食品扩大至整个农产品类别。

法国2010年7月通过的“新环保法”宣布,从2011年7月起,所有在法国销售的产品必须提供碳足迹标签。

从2011年初开始,欧盟及韩国等地的客户已要求企业提供产品“碳足迹”的相关数据。

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的认证技术以及认证涉及的核算法则、实施方案和标准都经验不足,同时我国对外贸依存度较大,低碳标识和低碳认证将成为出口企业面临的最大的障碍,我国目前正积极启动低碳经济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低污染、低排放产业发展,从而与世界发达国际对轨。

目前,全球已有12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推行碳标签制度。

可以预见的是,将来的国际贸易中,越来越多的进出口方会要要求对方提供其组织活动对环境影响的“碳足迹”指标,而显示碳足迹、加注了碳标签的商品更易进入国际贸易领域,被其他国家的消费者所接受。

2.4低碳贸易壁垒的未来趋势

目前科学界以及各国政府已经基本达成一致,认为人类活动导致地球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不断增多,气候正在发生变化。

在可预见的将来,温室气体水平过高导致的全球变暖会对人类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延缓气候变暖的迫切需要,而且以低碳经济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也是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复苏的引擎和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

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传统产品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将趋于下降,而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产品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将趋于上升,世界经济和贸易格局将不断趋向低碳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第一,各国在参与国际分工过程中所拥有的比较优势发生转化。

在原有的劳动力、资本、技术、自然资源等要素之外,又多出了碳要素。

因此,相对来说,发达国家在新能源技术上占有领先地位,希望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占据未来国际市场竞争制高点。

而尚未完成工业化进程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粗加工产业比重大,耗能多,污染大,且在技术落后,要在短时间内一下子发展新能源技术,转变产业结构,大幅度削减碳排放量以适应低碳经济,无异于令其退出国际分工。

因此,低碳经济条件下,短期内发达国家在国际分工、国际贸易中的新能源产业拥有比较优势。

 

第二,碳排放权很可能替代一部分货物贸易,跨国流动。

碳排放权交易是指政府将排污权有偿出让给排污者,排污者购买到排污权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