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学体裁.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3314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文学体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中文学体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初中文学体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初中文学体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初中文学体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初中文学体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初中文学体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初中文学体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初中文学体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初中文学体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初中文学体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文学体裁.docx

《初中文学体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文学体裁.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文学体裁.docx

初中文学体裁

一、寓言

文学体裁的一种。

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

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

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素材多起源于民间传说。

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

 

二、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

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三、新闻

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

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

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每则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标题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背景,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常插在主体部分,也插在“导语”或“结语”之中。

新闻的特点:

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语言简明准确。

新闻的写法:

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四、散文,是狭义的散文,一般称作抒情散文;五四时期,曾有“美文”“小品文”和“随笔”之称;当代又有人称之为“艺术散文”。

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样式。

描写见闻、表达感悟,是就散文的内容而言;自由灵活,是就散文的形式而言。

我们欣赏散文,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描述与感悟,又要认真品评作者表达这种感悟所用的形式。

先说内容。

作者的感悟,是散文的思想感情、意味情趣的本源。

这种感悟的特点,首先是它体现着作者的个性。

其次,作者的感悟包含或暗示着时代和社会的影响。

再说形式。

有人说散文姓“散”,“散”就是散淡散漫、自由灵活。

这种自由灵活,表现为在服从内容需要的前提下,写法不拘一格,任意起止,

就结构而言,千变万化,文无定法。

就笔法而言,细小处落笔,诗意盎然。

就语言而言,散中见整,清新自然。

散文的语言具有朴素、自然、流畅、简净等特点。

它不刻意雕饰而不乏文采,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意蕴。

而且,散文的语言经过情感的陶冶、锻炼,又有很强的抒情味和感染力。

 

五、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戏剧文学,即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戏剧文学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它作为文学作品,应当具备一般叙事性作品共同的要求;另一方面,它又要受到舞台演出的制约,必须符合舞台艺术的要求。

   剧本通常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剧作家的舞台提示,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布景、服装、道具以及人物台词的心理情绪、动作、上下场等等;一是人物自身的台词,包括对话(对唱)、独白(独唱)、旁白(旁唱)等。

   戏剧文学为符合舞台艺术的要求,就必须具有自己的特点。

   第一,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原则。

   戏曲剧本在结构上的特点,在话剧、歌剧相比,在时间和空间方面具有很大的自由。

在戏曲中,动作是虚拟的、程式化的。

   第二,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因此,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

一般的说,剧本的情节结构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

   

第三,剧本主要靠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自己的性格。

戏剧文学语言的特点,一是要求高度的个性化和充分的表现力,二是要求精练、含蓄、便于激发人们的想象,三是要求明朗动听,能琅琅上口,清亮入耳。

   戏剧,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类。

   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话剧、诗剧、歌剧、舞剧、戏曲。

按照内容性质,可以分为悲、喜剧和正剧。

正剧,就是能反映悲喜等思想感情的复杂变化的戏剧。

   按照题材所涉及的方面,可以分为现代剧、历史剧、神话剧、科学幻想剧、童话剧、儿童剧。

   按照篇幅规模,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

六、诗歌。

文学体裁分为散文、小说、戏剧、诗歌四大类。

   

(一)诗歌的特点

   ①诗歌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

②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

  

(二)诗歌的分类

   诗歌按时代可分为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旧体诗)两大部分。

   古典诗歌又有古体诗(又名古诗、古风)、近体诗(又名今体诗、格律诗)、词(又名诗余、长短句、曲词、曲子词)、曲等几种不同形式。

      近体诗鼎盛于唐代,除排律外,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它有绝句和律诗两种类型,绝句分五言绝句(五绝)、七言绝句(七绝)两种,律诗分五言律诗(五律)、七言律诗(七律)、排律三种。

   词鼎盛于宋代,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形式。

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曲鼎盛于元代,有散曲和杂剧两种形式。

散曲又有小令(短小的曲子)和套数(又名“套曲”)两种形式。

   (三)诗、词、曲的有关知识

   ①新诗·旧体诗

   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提倡的用白话写的自由体诗,如《我爱这土地》都是新诗。

今人用文言写的格律诗称为旧体诗,如:

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是现代诗歌。

   ②古体诗·近体诗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

近体诗是指唐初形成的,在字数、声韵、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格律诗,古体诗则不讲格律,唐代以前的诗歌都是古体诗。

   ③律诗·绝句(又叫截句)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主要在句数上。

绝句只有四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

律诗共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首联和尾联可对仗,可不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声的要求。

八句以上的律诗为排律。

   ④歌·行

   古代诗歌体裁,三者无严格区别。

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从军行》。

   ⑤乐府·新乐府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

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

新乐府创于初唐。

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有少数诗人另立新题,已与原声韵不同,故称新乐府,到白居易确定了新乐府的名称。

   ⑥题目·词牌

题目和词牌的区别:

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体现,词牌是一首词的曲调名称。

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念奴娇”是词牌,“赤壁怀古”是题目,揭示该词是一首抒怀词,地点是“赤壁”。

词必须有词牌,但不一定有题目。

分成两段的词上段称为“上阙”(或“上片”),下段称为“下阙”(或“下片”)

⑦散曲

   散曲是宋元时代兴起的,由词蜕化出来的一种和乐演奏的歌曲。

  

 七、古代文学体裁

(1)说。

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

它与"论"无多大异。

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文为论说文。

如《马说》。

(2)书。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多记事陈情,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信,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结合十分完美。

(3)表。

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4)赠序。

文体名。

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

集而为之作序的,称为赠序。

内容多推崇、赞许或勉励之辞。

《送东阳马生序》

(5)铭。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一般用韵。

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6)杂记。

包括:

(1)山川、景物、人事杂记。

描写山川、景物和人事的,如《小石潭记》。

(2)笔记文。

《世说新语》是这类文体。

(7)游记。

游记是描写旅行见闻一种散文形式。

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岳阳楼记》、《游褒禅山记》;有带科学色彩,如郦道元的《三峡》;有带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8)史书体例

 

(1)编年体:

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2)纪传体:

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3)国别体:

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

如《战国策》。

 (4)通史:

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5)断代史:

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以上六种体例是按照不同标准分的,实际上同一史书按照不同标准可同时归入不同体例。

如《三国志》属纪传体、国别体、断代史。

 八、古书。

(1)《史记》: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的历史。

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帝王传记)12篇,世家(记诸侯本系)30篇,列传(序列人臣事迹)70篇,表10篇,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方面的情况)8篇。

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左传》:

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史记》和《汉书·艺文志》都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清代有的学者认为系刘歆改编。

近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根据各诸侯国史编成。

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

《左传》分年记事,没有篇名。

(3)《战国策》:

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东周、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12策。

(4)《三国志》:

《三国志》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及范晔的《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

记载三国时期的纪传体断代史书,全书65卷,分为魏、蜀、吴三书。

作者陈寿。

(5)《墨子》:

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墨子言行的辑录。

墨子,中国先秦墨家学派创始人。

中国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

 他生于鲁国(今山东滕州一带)。

他曾提出“兼爱”“非攻”等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传世。

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6)《孟子》:

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现在山东邹城市)人,是孔子之孙孔彶的再传弟子。

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政治家。

孟轲发展了孔子的“礼治”和“德政”思想,提倡“王道”,主张“仁政”。

被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其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

  

(7)《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

庄子,名周,战国时代宋国蒙人。

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8)《列子》八卷,早已散佚。

今本《列子》是东晋人搜集有关的古代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9)《韩非子》共20卷,55篇。

笔锋犀利,说理透辟,常用寓言故事阐明事理,富有说服力。

其中许多寓言故事一直流传于世,《智子疑邻》就是其中的一篇。

韩非,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思想家。

(10)《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至春秋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

,也称“诗三百”,《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

“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

 九、名著。

(1)《三国演义》

不仅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作;而且也是我国最有成就的长篇历史小说;它全称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

它是罗贯中根据陈寿的《三国志》和传说资料编写而成的。

它与《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被合称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

罗贯中,号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杰出的小说家。

《三国演义》共24卷,240则。

(2)、《水浒传》

是我国小说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

由元末明初人施耐庵加工整理、再创作而成。

水浒中的一百单八将传说是三十六个天罡星和七十二个地煞星转世。

其中有林冲、鲁智深、李逵、武松、宋江、吴用、杨志、燕青、石秀等主要人物。

(3)、《西游记》

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神怪小说,作者吴承恩是明代著名小说家。

《西游记》共一百回。

主要情节有孙悟空的出世,远游求道,闯龙宫,搅冥府,大闹天宫等内容,孙悟空被迫皈依佛门,保护唐僧取经,在八戒、沙僧协助下,一路斩妖除邪,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化险为夷,到西天取回了真经,成了修信的“正果”。

《西游记》以唐僧取经故事为线索,主人公是神猴孙悟空,另有唐僧、八戒、沙僧等。

(4)、《红楼梦》

我国最优秀的古典长篇章回小说。

全书共120回,前80回是清代曹雪芹作,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续写。

这部小说描写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以及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衰落过程,反映了封建社会残酷的阶级压迫,揭露了封建制度的黑暗和腐朽,显示了它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它在批判封建社会的同时,对封建制度的叛逆者进行了热情的歌颂。

贾宝玉和林黛玉是两个具有叛逆精神的典型。

其中的主要人物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已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

全书以宝、黛爱情和贾府由盛而衰为线索。

(5)《梦溪笔谈》是我国第一部用笔记文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专著,作者是北宋沈括。

(6)《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7)《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长篇讽刺小说,作者是清代伟大的小说家吴敬梓。

 

十、现代文体:

现代文体主要指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报告文学、儿童文学、民间文学、杂文等。

此外还有实用文,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四类。

1、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指所写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根据需要,记叙文可采用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二人称(你、你们),第三人称(他、他们),一般的说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经常使用。

  3、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是指通过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所表现出来的对生活的主要看法。

中心思想必须明确、集中。

  4、材料是文章的骨肉,是为表现中心思想服务的;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是统率材料的。

5、能突出中心思想的主要材料要写得具体些、详细些;对表现中心思想起一定作用次要材料要写得概括些、简略些,详略得当,可以使文章主次分明,中心突出。

  6、记叙的顺序一般有顺叙、倒叙、插叙。

  7、线索,指贯穿文章全部材料的脉络。

   8、说明文根据说明对象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9、说明事物必须抓住事物的特征。

所谓“特征”就是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主要标志。

抓住了特征也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

  10、说明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主要有六种:

由整体到局部,由概括到具体,由现象到本质,由一般到特殊,由主要到次要,由原因到结果。

  1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作诠释、配图表等。

  12、为了说明对象的特征、本质更加鲜明突出,或者使文章更生动,更有趣味性,可以在说明中适当的描写和叙述。

13、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

  14、直接提出的中心论点在文中的位置,或在开头,或在中间,或在结尾,有的文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

  15、论据是作者阐述或论证论点的根据。

要让别人赞同自己论点,作者就得拿事实和道理作为根据来证明它的正确性。

  16、用来论据的事实,包括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或史实以及统计数字等。

事实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概括的。

  17、用作论据的道理,应该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辟理论,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事理等、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

  18、论点和论据的关系是被证明和证明的关系。

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19、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在驳论中还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法和“归谬法”。

  20、议论文的论证方式有立论和驳论。

   21、小说的三要素是指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22、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3、小说中刻画人物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也可以通过其他人物的反映和态度进行侧面描写。

  24、小说的故事情节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时前面有序幕,后面有尾声。

  25、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

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

用以表现人物身份、地位、性格,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感情等。

  26、根据篇幅的长短,小说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短篇小说中千字以下的叫微型小说,也称小小说。

  27、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

小说是通过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

小说的人物形象是以现实生活为依据,经过艺术加工创造出来的。

他比生活中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十一、作家作品并称

1、文章西汉两司马:

司马相如、司马迁。

2、史界两司马:

司马迁、司马光。

3、三曹:

曹操、曹丕、曹植。

4、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5、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6、三苏:

苏洵、苏轼、苏辙。

7、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8、欧美三大短篇小说家:

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

9、风骚:

《诗经》和《楚辞》。

10、乐府双璧:

《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

11、三吏三别:

《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和《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2、中国小说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13、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

14、四书、五经: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指:

《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

15、世界名著中四大吝啬鬼:

《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悭吝人》中的阿巴贡。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