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改建工程水土保持专项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3361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改建工程水土保持专项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公路改建工程水土保持专项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公路改建工程水土保持专项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公路改建工程水土保持专项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公路改建工程水土保持专项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公路改建工程水土保持专项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公路改建工程水土保持专项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公路改建工程水土保持专项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公路改建工程水土保持专项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公路改建工程水土保持专项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公路改建工程水土保持专项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公路改建工程水土保持专项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公路改建工程水土保持专项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路改建工程水土保持专项方案.docx

《公路改建工程水土保持专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改建工程水土保持专项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路改建工程水土保持专项方案.docx

公路改建工程水土保持专项方案

 

公路改建工程水土保持专项方案

一、总则

XX市Y022线帕玛村岔口至聂荣镇嘎青村公路改建工程建设过程中伴随着路基取土等基础施工工程活动,这将不可避免的占用大量的荒草地水土保持设施,改变地表水灌排结构,破坏原有的地形地貌以及草皮,从而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进而可能引起下游河道和排水沟淤积等生态环境问题。

为了避免这些不良状况的发生,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编制水土保持专项方案,在本项目建设中对区域内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进行综合治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1水土保持目标

(1)将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纳入工程建设总体安排和年度计划中,使之与主体工程实现“三同时”,充分发挥水土保持工程的作用。

(2)项目建设区的原有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治理。

(3)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改善区域水土流失状况。

(4)生态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5)水土保持设施安全有效。

1.2水土保持任务

协助建设单位落实好水土保持方案,加强水土保持施工管理。

掌握项目水土流失状况和防护效果,及时发现隐患,提出对策建议,并落实整改。

促进项目管段水土流失得到有效保护和及时恢复。

1.3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管理办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2)《Y022线帕玛村岔口至聂荣镇嘎青村公路改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Y022线帕玛村岔口至聂荣镇嘎青村公路改建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规定》、招投标文件及施工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等相关水土保持管理文件等。

1.4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Y022线帕玛村岔口至聂荣镇嘎青村公路改建工程标段项目部的水土保持管理全过程。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Y022线帕玛村岔口至聂荣镇嘎青村公路改建工程全一标段,本项目XX地区Y022线帕玛村岔口至聂荣镇嘎青村公路改建工程:

全长31.519公里,主线起点位于Y022线帕玛村岔口,终点接嘎青村一恰青雄村一曲布日村三岔路口,主线长27.71公里;支线1起点位于主线K11+110处,终点接尼斜村村委会,支线1长2.158公里;支线2起点位于主线K18+571处,终点接嘎青村村委会,支线2长1.651公里。

工程实施内容为:

包括路基、路面、桥涵、交叉工程、绿化工程等。

2.2项目所在地区特征

2.2.1自然地理条件

项目区处于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属高原亚寒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

由其所在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特殊的自然气候,天气变化无常,没有明显的四季分界, 日照充足,紫外线强,年温差小, 日温差大。

年平均气温-3.0℃,极端最低气温-36.7℃,极端最高气温23.3℃,最热月平均气温7.7℃,一年中有七个月平均气温低于摄氏零度,最冷月平均气温-15℃,最大冻土深度3.0m.稳定通过摄氏5℃的初日在6月20日左右,终日在9月3日前后,大于10℃白终期5-10天。

年无霜期只有24天,初日在7月15日左右,终日在8月4日前后。

年均日照时数2847.4小时。

大风日数及风速,居本地区之首,年均大于8级风天数158.2天,最多年份可达284天,平均风速4.6m/s,每年冬春季节经常出现10级以上大风并伴随有沙E暴,而且持续时间长,风向多西北,风能资源相当丰富。

全年各月均有降雪的可能,并有有冰雹,年均积雪日数282.9天,最长可达323天,最大积雪深度200mm以上,经常发生雪灾。

2.2.2地形地貌

路线总体由西向东布线,总地势中间高,东西两侧相对较低,沿高山丘陵斜坡地形及河道地带布置,项目区最高海拔约4720m、最低海拔约4690m.地形地貌条件主要受控于复杂,的地质构造、构造运动及外营力地质作用。

根据地形、地貌特征,全线主要为高原河流冲洪积地貌和高原冰积丘坡地貌。

高原冲洪积地貌:

路线沿河流边缘展线,其地形地貌主要为河流冲积地形,河道两侧较为开阔的U字型河谷,距离周围山体较近,地面高程起伏小,路基下土层主要为河流冲洪积层卵石土。

高原丘陵地貌:

该地形主要位于线路中段,路线沿高原浅丘山体坡脚展线,部分段改线为挖方路线,新线挖方段主要为土质边坡,路线表层土层主要为坡积形成的碎块石土。

2.2.3地层岩性

根据现场钻探及调绘资料,工区位于构造剥蚀高山河谷丘陵地貌地带,全线主要为高原河流冲洪积地貌和高原丘陵斜坡地貌、高平原冲积湖积平坝地貌,分布地层主要为河流冲洪积形成的厚层冲洪积卵石土、山体坡积碎石土及前泥盆系(AnD)地层组成。

工程区地层物理力学性质整体上一般。

2.2.4地质构造及地震

根据《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图说明1:

1500000说明书》,调查区大地构造属冈瓦纳北缘晚古生代一中生代冈底斯一喜玛拉雅构造和泛华夏大陆晚古生代-中生代羌塘-三江构造两个大区的班公湖一怒江板块结合带,昂龙岗日一班戈一腾冲燕山期岩浆弧带和玉龙塔格一巴颜喀拉双向边缘前陆盆地褶皱带、乌兰乌拉湖-北澜沧江结合带、塔什库尔干一甜水海一北羌塘陆块、龙木错一双湖一查吾拉结合带、喀喇昆仑一南羌塘一左贡陆块,构造主要为近东西向及北西-南东向二组断裂。

本次勘察线路桥位区无大的断裂和褶皱,构造对公路影响小。

聂荣县平均海拔高度5000m以上,是全国海拔最高的县份之一,故称世界屋脊上的屋脊。

调查区位于青藏高原中部,中新世以来,由于印度板块的持续向北俯冲,长期处于南北挤压和东西拉张的应力状态,导致青藏高原不断抬升。

而这种强大的地壳水平运动,使山体岩层中积累了巨大的地应力,造成了挤压带内地形强烈的差异性升降运动,其结果是地形复杂,地貌类型多,岩层在强烈的挤压下形成断裂和褶皱,同时活动断层众多,新构造运动强烈。

地震活动频繁。

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按《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J/TB02-01-2008相关规定,属公路工程抗震不利地段,为111类场地。

2.2.3水文地质特征

 1、地表水

工程区内水系主要由小型冲沟型河流组成,呈树枝状分布。

河流主要受高山融雪和大气降雨补给,旱季水量一般,雨季时流量成倍增加,冲沟内无明显的地表水体。

2、地下水按照含水层介质和水力性质,将区内地下水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等两个大类。

3、松散岩类孔隙水

广泛分布于各河流及其支流的河谷平原,大中型支沟谷地以及部分小支谷与山前洪积扇。

受岩性结构、成因类型、地形地貌、补给条件等因素的控制,松散岩类孔隙水的分布规

津与富水性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

由降雨、冰雪融水和地表水补给,其排泄方式主要排泄给

4、基岩裂隙水

零星分布于调查区内广大基岩山(沼泽地)区。

含水层为砂页岩及变质砂板岩等,以风匕裂隙含水层为主,地下水出露头散布在各地的不同地段,具体与当地隔水层或岩层的分布有关。

主要补给方式以降雨、冰川和雪山融水。

在岩体表部一定深度范围内的裂隙水,可产生动水压力,在寒冻气候条件下可冻胀,从而加剧裂隙的发展及贯通,严重时往往导致边坡基岩崩塌。

总之,公路沿线地下水,多为降水、地表水、地形及构造等因素所控制,其富水性及水量差异性极大。

根据区域附近工点取样分析试验,环境水水质类型为S04-HCO3-Mg型,PH值为7.6,总矿化度为674.6 mg/L为弱碱性淡水,环境水及土对砼及其制品均具微腐蚀性。

三、水土保持体系

3.1水土保持体系

建立由项目经理部负责领导、部室分工管理、安全环保部、物资设备部监督指导、各工区和各作业队实施,从人、机、料、法、环、测六个方面完整的水土保持保证体系。

水土保持体系框图

 

3.2组织机构

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水土保持保护领导小组,各工区对应成立水土保持保护实施小组,配备必要的水土保持设施和水土保持专业人员。

组长:

马也

副组长:

龙志彬、周伟、罗磊

组员:

罗永林、谭昌龙、周杰、王大勇

水土保持组织机构框图

 

3.3主要职责

3.3.1领导小组职责

(1)贯彻执行有关国家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和当地人民政府、建设单位等水土保持规定中的条款。

(2)健全水土保持组织机构,制定水土保持有关规章制度,对本标段施工水土保持工作负总责。

(3)负责施工期间水土保持措施和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4)讨论、研究和解决重要水土保持事宜。

(5)保持与业主和地方相关部门的联系,接受监督检查和指导。

(6)负责水土保持体系标准和有关规章的贯彻落实,确保水土保持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7)组织对下检查和指导工作,深入基层调查和收集水土保持的好方法,并在本标段推广应用。

3.3.2组长职责

(1)对施工中的水土保持工作负总责。

(2)制定和签发本标段施工水土保持实施性计划。

(3)领导和带头贯彻执行国家、行业、水土保持政策法规措施有效运行。

分解施工水土保持目标并进行实施。

3.3.3小组成员职责

(1)严格执行国家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和当地政府、业主及施工技术细则规定的条款。

(2)遵照执行项目经理部和工区下发的有关水土保持的各项规章和指令,同上级和相关业务部门保持联系,对下做好水土保持指导和服务工作。

(3)经常深入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重大问题要及时上报。

(4)负责水土保持管理体系在本职权范围内的有效运行。

3.3.4水土保持工程师、作业队长职责

(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和当地政府、业主及施工技术细则规定的条款。

(2)遵照执行项目经理部和工区下发的水土保持的各项规章和指令,同上级业务部门保持联系,加强施工水土保持管理,保证水土保持管理体系在本队有效运行。

(3)加强对本队施工人员的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水土保持意识。

(4)对本队施工区内的水土保持工作负全责。

3.3.5专职水土保持人员职责

(1)对本队施工区内的水土保持工作、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情况负业务责任。

(2)做好对本队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贯彻和执行国家、当地政府、业主的水土保持规定,以及上级单位的要求。

(3)协助水土保持工程师、队长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施、检查、验收的工作。

四、水土保持工作内容

 

 

水土保持工作流程图

水土保持工作从施工准备阶段、实施阶段、验收阶段着手。

准备阶段,制定好项目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培训,确保全体管理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从思想上得到转变。

施工阶段,加强巡查力度,确保制定的措施能有效运用到水土保持工作中,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落实。

验收阶段,抓好对水土流失区域的恢复,使各项水土保持项目满足验收条件。

五、防止水土流失控制手段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地方政府、建设单位的规定和要求,建立水土保持管理制度,从组织上、制度上、经济上保证施工水土保持满足国家规定和当地水土保持标准,落实水土保持责任制,确保水土保持工作目标圆满完成。

分工程区段、工点、生活区制定控制水土流失的具体的措施、要求和计划。

项目部将水土保持工作业绩与安全、质量、进度等同等对待,同步检查,同步考核。

所有水土保持工作与正式工程同时施工,同等要求。

5.1宣传、教育、培训

(1)对施工沿线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充分了解当地水土保持、生态和草皮保护的法律和法规。

(2)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将水土保持工作纳入各单位的创优达标综合考核项目中,使水土保持工作深入人心。

(3)在施工现场和生活区,设置水土保持宣传栏和标志牌,从日常生活做起,使所有参建员工把水土保持变为一种自觉行为。

(4)组织水土保持专职人员的岗前培训,聘请有关水土保持专家对施工人员进行讲课。

5.2施工水土保持管理制度

主要有施工水土保持规划制度、“三同时”制度、目标责任制、水土流失因素调查与评价制度、水土保持管理方案审查制度、水土保持工作考核制度。

5.2.1施工水土保持规划制度

对施工区域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调查,根据国家、业主、地方政府有关水土保持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建设单位有关水土保持管理办法,制定水土保持的具体安排及相应措施,确保水土保持工作有序的开展。

在全线开展水土保持的宣传教育工作。

 

根据各种水土保持的规章制度和措施,制定水土保持管理措施及奖罚办法。

5.2.2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

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即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实施、同时施工的制度。

施工时,根据水土保持设施设计及施工方案,做好设计水土保持设施及临时工程的水土保持设施,保护好施工现场及驻地周围环境。

5.2.3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

建立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本标段水土保持工作由项目部向业主单位负责。

项目部负责标段内各工区的水土保持目标责任的制定、下达、实施和考核工作,将水土保持工作与每个施工人员的责任、权力、利益有机结合,切实做到奖优罚劣。

责任明确到每个人的水土保持权利、责任和义务,奖罚标准,从而建立起制度管理、责任约束、任务到人、责任到人、至上到下的水土保持体系。

5.2.4水土流失因素调查与评价制度

项目部和工区结合本项目工程特点,对路基工程、涵洞工程、桥梁工程、生活区等方面的水土流失因素进行识别,填写《水土流失因素调查表》对水土流失产生影响的施工活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评价,并填写《水土流失因素评价表》,根据评价表的分数值情况确定重大水土流失因素。

5.2.5水土保持管理方案审查制度

项目部和工区针对本项目《重大水土流失因素》,组织编制本方案。

水土保持专项方案的制定是围绕施工现场水土保持目标和指导来制定的。

目的是达到水土保持目标和指标要求,且重大水土流失因素得到控制。

《水土保持专项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应进行阶段性检查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必要时应修改方案。

5.2.6实行水土保持工作考核制度

为保护生态环境及自然环境,确保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建设单位具体要求,确保《水土保持专项方案》等规定的实施,项目部制定奖罚细则(制度)对相关工作进行明确,对水土保持有贡献者大力褒奖,对破坏者严惩不怠。

主要遵循原则:

水土保持工作实行重奖重罚,末位淘汰,年终评选环水保一票否决。

对水土保持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对水土保持工作不达标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并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1)凡是具备下列基本条件的个人或单位,项目部将根据《安全生产自控体系》奖励与惩罚制度给予奖励。

①认真学习水土保持法规,熟练掌握与岗位相关的水保要求;

②认真学习有关技术标准、文件,对业务知识熟练;

③严格水土流失管理,及时反映、协助解决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水土流失隐患;

④积极组织和参加水土保持活动,出色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水土保持工作任务;

⑤工作作风严谨,无违章行为;

⑥坚持原则,勇于抵制和纠正影响水土保持的不良行为;

⑦无因工作失职或失误造成水土流失事件;

(2)根据项目部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的原则,对所属各工区和施工作业队在生产活动中,因责任不落实、疏于管理、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而发生水土流失事件不及时报告的,项目部将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违反国家法律的,移送司法机关进行处理。

六、水土保持工作控制重点与措施

6.1水土保持工作控制重点

由于工程施工面积扰动土、石方,破坏原生地表草皮,使土壤抗侵蚀能力降低,草皮拦截地面径流、固结土壤等功能减弱,加重了沿线区域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发展。

各工程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具体表现为:

6.1.1一般路基

路基处在地势平坦地段,对水土流失影响较小。

但是如果工程处于丘陵区,因地区本身存在水土流失情况发生,所以会加重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

6.1.2深路堑工程

工程主要以挖方为主,施工过程的挖方地段破坏了原生土壤的整体性和地表草皮。

土壤失去原有的稳定平衡条件,产生崩塌。

同时产生大量的弃土弃石,会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

6.2水土保持控制措施

(1)按照设计指定位置办理取土场、弃碴场、施工场地、施工便道等临时用地手续后方可施工,临时用地协议需与县国土局签订。

弃碴场位置因不可抗拒原因需要变化的,必须及时履行变更手续,发生位置变更的取土场、弃碴场、施工场地不得选在环境敏感区内,且须符合相关环水保要求。

(2)严格落实行“三同时”制度,加强对施工人员水土保持的教育管理。

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及地方政府有关法律、条例。

(3)桥涵基础开挖时尽量避免雨季施工,在雨季来临之前清理沟道并完成顺沟工程,工程完工后,必须清理好河道,保证河水正常排泄。

河岸、桥台、涵洞口两侧及坡面采用干砌片石或浆砌片石护砌;以保证原河岸、沟岸的稳定,避免水土流失发生和发展。

(4)根据工程的需要,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在路基两侧设排水沟,用来截留和排除雨水,汇集后的水流排至低洼处或附近桥涵出口处。

(5)在路堑顶外设天沟,将截留的雨水排至路堑以外;在路堑底部两侧设侧沟,及时排除路堑内的雨水。

(6)路基填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坡面防护,并进行坡面绿化,起到防风固土作用。

绿化草皮必须经过认真筛选,适合当地生长。

(7)施工便道原则上少挖多填,避免对地表草皮的扰动及地下层上水的出露,减少对环境的扰动。

临时便道修建配套的排水沟道,保证地表径流的有序排放。

(8)取弃土场选择应尽量避开草皮覆盖区,当必须占用草皮覆盖区时,应采取措施予以保护。

草皮可选择合适地点进行移植,防止破坏;取、弃土场内应先把表层耕植土推出,放置一边,待取土完成后,将草皮土予以回填,尽量不减少当地草皮面积。

(9)本着“早进晚出”的原则,尽量减少堑坡和开挖,对边仰坡及时进行防护,避免对原生态地表大范围的破坏和冲刷。

对所有暴露在外的新开挖面,及时按设计做好防护减小水土流失。

(10)施工完毕后,对弃碴场顶面向外作3%排水坡,弃碴挡墙采用C20混凝土,坡面防护采用M10浆砌片石。

(11)施工生产区设置临时排水沟道,保证地表径流的有序排放。

七、施工结束后对水土流失的处理

(1)施工便道在施工结束后其功能也就丧失了,在施工结束后立即对施工便道采取必要的整治措施,将表层存在的碎石等杂物清除,整地深度适当的减少,覆盖取土前的表层剥离土。

(2)拌合站、钢筋加工场、预制场、驻地营区结束后,及时进行清理,在表面覆盖取土前的表层剥离土。

土地整治结束后,在其表面撒播草籽,恢复原有土地类型。

(3)路基工程、桥涵工程施工前剥离表土,表土及开挖土方分类集中堆放,并采取临时拦挡和苫盖措施。

路基工程施工结束后进行土地整治,回覆表土。

桥梁施工结束后,进行土地整治,回覆表土,桥下撒播草籽恢复草皮。

(4)取土场取土前剥离表土,集中堆放,采取临时拦挡和苫盖措施。

取土场进行削坡处理,周边设截水沟,平台内侧设横向排水沟,截排水沟相连,出口设消能措施。

取土结束后,进行土地整治,回覆表土,台面和边坡植乔灌草恢复草皮。

(5)弃土(渣)前剥离表土,集中堆放,采取临时拦挡和苫盖措施。

渣场执行先挡后弃的原则,弃渣前底部设挡渣墙,堆渣结束后周边设截水沟,各级堆渣平台内侧设横向排水沟,截排水沟相连,出口设消能措施。

堆渣结束后,进行土地整治,回覆表土,渣面及边坡恢复草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