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梁场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25339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167.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梁场应急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制梁场应急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制梁场应急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制梁场应急预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制梁场应急预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制梁场应急预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制梁场应急预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制梁场应急预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制梁场应急预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制梁场应急预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制梁场应急预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制梁场应急预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制梁场应急预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制梁场应急预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制梁场应急预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制梁场应急预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制梁场应急预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制梁场应急预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制梁场应急预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制梁场应急预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制梁场应急预案.doc

《制梁场应急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梁场应急预案.doc(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制梁场应急预案.doc

目录

梁场应急预案总则 1

1、编制目的 1

2、编制依据 1

3、适用范围 1

4、工作原则 1

5、组织机构 1

6、应急职责 2

火灾应急预案 3

1、编制目的 3

2、组织机构与职责 4

3、应急响应 5

4、应急状态的恢复和终止 6

5、应急预案的演练 7

6、应急联系电话 7

压力容器爆炸应急预案 8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8

2.应急预案基本原则 8

3.组织机构及职责 9

4.预防与预警 10

5.信息报告程序 11

6.应急处置 11

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2

防汛应急预案 13

1防汛领导小组机构、职责 13

2预防抗汛的措施 13

3应急响应步骤 14

4、应急联系电话 14

中暑应急预案 16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6

2.应急预案基本原则 16

3.组织机构及职责 16

4.危险源监控 17

5.信息报告程序 18

6.应急处置 18

7.应急物资及装备保障 19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21

1、编制目的 21

2、组织机构与职责 21

3、应急响应 22

4、应急行动方案 22

5、应急计划演练 23

6、事故应急领导小组联系电话 23

触电应急预案 24

1、总则 24

2、组织机构与职责 24

3、应急响应 25

4、应急行动方案 26

5、应急预案的演练 29

6、应急联系电话 30

机械伤害应急预案 38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8

2.处置基本原则 38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8

4.预防与预警 39

5.信息报告程序 40

6.应急处置 41

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42

8、应急联系电话 42

起重伤害应急预案 43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43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43

3.组织机构及职责 43

4.预防与预警 44

5.信息报告程序 45

6.应急处置 46

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47

8、应急联系电话 47

质量事故应急预案 48

1、编制目的 48

2、适用范围 48

3、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48

4、质量事故等级划分 49

5、应急处理程序 50

6、人员培训、应急材料和设备的储备 51

7、应急措施 51

8、应急结束 52

9、应急联系电话 53

46

制梁场应急预案

1、编制目的

为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和社会影响,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根据工程特点,编制本预案。

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家突发卫生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湖北城际铁路有限责任公司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办法(暂行)》(湖北城际综合〔2009〕49号)。

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中铁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某制梁场发生的突发事件。

4、工作原则

统一领导,加强管理;居安思危,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5、组织机构

5.1某制梁场应急领导小组人员名单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某制梁场应急办公室设在安质环保部

主任:

电话:

安质环保部长:

电话:

5.3梁场应急行动后勤保障系统

梁场应急行动后勤保障系统由应急办公室统一指挥。

设以下小组:

5.3.1设备物资小组

由物资部负责组织落实,确保各种应急抢险物质、设备准备充足,及时供应。

5.3.2交通运输小组

由办公室负责组织落实车辆,应急办公室统一调动。

5.3.3消防系统

由物资部落实。

5.3.4通讯联络小组

由办公室负责组织并落实相应的通讯设备,确保通讯线路和通讯设备的正常使用。

5.3.5医疗救护小组

由计财部负责组织,依托武汉市医院救护系统。

6、应急职责

6.1某制梁场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的职责

a)领导梁场应急工作,审定梁场年度应急工作计划。

b)根据应急办公室提供的各种事故灾害及险情预报,组织召开紧急会议,解决应急工作的重大问题。

c)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下令进入相应级别的应急准确度指挥应急办公室调动各种应急力量参加应急抢险和求助工作。

d)主持梁场应急演习。

6.2梁场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职责。

a)在应急领导小组传达应急行动时,负责组织各部门,确保统一行动,密切配合。

b)做好各个部门应急准备工作,负责应急方案的执行。

C)对应急工作提出建议,负责应急工作的及时修改、补充、完善工作。

6.3梁场应急办公室主任职责

负责应急办公室的日常工作检查应急值班员的工作日记。

负责向应急领导小组提供各种险情分析报告,提出相应的措施,供应急领导小组讨论决策

进入总体应急状态时,负责到应急值班室指挥调动梁场的力量参加应急行动,协调应急行动中的各种问题。

火灾应急预案

1、编制目的

1.1目的和依据

为加强对施工现场生活区、梁场驻地的消防管理;减少火灾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保护梁场生产生活住房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湖北城际有限公司《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办法(暂行)》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工程特点,制定本预案。

1.2紧急情况可能发生的地点、原因、性质和后果

1.2.1可能发生的地点:

梁场生产区和生活区。

1.2.2可能发生的原因:

(a)消防设施不合格、不完善;(b)消防意识薄弱,消防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落实;(c)事发现场人员撤离不及时。

1.2.3性质:

意外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

1.2.4可能发生的后果:

(a)火灾爆发,(b)财产损失(c)人员伤亡。

2、组织机构与职责

2.1组织机构

梁场成立防火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小组办公室设在安质环保部,主任由XX同志担任,负责火灾救援工作的沟通和联系,XX同志组织实施。

2.2火灾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职责。

2.2.1负责领导和指挥扑救火灾应急处理的全面工作。

2.2.2负责火灾应急预案的演练。

2.2.3检查和督促消防工作。

2.3成员及相关单位(部门)职责

2.3.1联络协调组:

组长由XX同志担任,成员由梁场办公室、安全员及各分部若干人员组成。

其职责是:

火灾爆发前,参与并督促梁场各分部日常消防器材的管理,加强沟通与了解,这是联络协调组的首要职责。

当火灾爆发后,进行应急救援时执行联络协调组的第二职责:

协调各小组的行动、对内对外联络、疏散人员、安排交通用车,必要时协助现场疏散引导组参与火灾应急抢救工作。

同时,保证扑救火灾时通讯畅通。

2.3.2灭火行动组:

组长由XX同志担任,成员由安质环保部、工程部及所属各分部若干人员组成;及时扑救初起火灾,引导协助消防队的扑救工作以及日常消防工作的管理。

2.3.3疏散引导组:

组长由XX德文担任,组员由调度室若干人员组成,发生火灾时,正确引导梁场驻地及施工现场生活区所有人员的疏散。

2.3.4安全防护救护组:

组长由XX同志担任,负责及时联系武汉市人民医院,并协助火灾现场伤员的救护工作。

2.3.5后勤保障组:

组长由办公室主任XX同志担任,组员由物设部和财务部等若干人员组成,负责组织火灾扑灭后必要生活、办公用品的保障。

2.3.6督促检查组:

组长由许艳华同志担任,成员由安质环保部、工程部组成。

其职责是:

检查和督促火灾预防措施和救援行动的整个过程。

3、应急响应

3.1报警和初次接到报告的处理程序

防火办公室接到报警电话后,立即通知领导小组和灭火行动组,对火灾进行扑救,同时在确定火灾的部位和大小的情况下,及时向业主及局指挥部应急领导小组汇报,并电话通知当地消防部门。

3.2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

梁场人员疏散:

用警报和电话通知梁场全体人员,告知着火的部位以及安全疏散的线路等,办公室负责疏散的秩序,各部(室)由部(室)领导带队到办公区前集合。

各部(室)疏散到规定地点后,清点人数和伤员情况,及时报告领导小组。

3.3扑救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发生火灾后,要贯彻“救人第一,救人与灭火同步进行”的原则,首先确定火灾地点和部位,充分利用建筑物内部的消防设施的有利条件,利用梁场现有的各种灭火器扑灭火灾,立足自救;第二,对受到火势威胁的危险品要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并派专人负责关闭电源;第三,在火灾初起阶段。

直接进入着火房间接近着火点进行扑灭,防止火焰从门、窗窜入走廊和隔壁房间;第四,火势进入走廊时采取两面夹攻.上层设防的战术,保证火灾的迅速扑灭。

3.4安全防护救护的程序和措施

对于发生火灾的现场要布置纠察人员。

不准无关人员进入警戒区。

防护救护组对伤员进行护理,根据不同伤情,进行现场急救和心脑复苏等,并尽快把伤员送医院救治,医护人员应保持头脑冷静,不要慌乱,要采取最佳自救方案。

4、应急状态的恢复和终止

4.1恢复现场

火灾过后,紧急救援工作完成,组织力量迅速清理现场,恢复居住及办公点或者妥善安排临时居住及办公点,保证施工生产顺利进行。

4.4.2事故处理和预案的改进

由梁场预防火灾办公室牵头组织安质环保部、工程部、物资部、办公室等相关部门进行事故的调查处理;安质环保部负责对本预案进行改进。

5、应急预案的演练

5.1演练

梁场办公区按照火灾应急疏散预案,主要以教育和培训形式做好预案的落实工作,必要时进打一次演练,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保证火灾预案的适用性。

5.2演练所需资源配置

应急预案演练所需资源配置有:

灭火器(根据情况配置)、洒水车(2台)、交通车辆(2辆)、防火砂(20—30m3)、铁铲(5—7把)等。

5.3演练所需费用

本应急预案演练一次所需费用约一万元(¥10000.00元)。

6、应急联系电话

组长:

XX13072763399

副组长:

XX15629101578

组员:

XX18607196958XX德文13871546453

许艳华18607127266XX13871230884

XX巍15972170800XX灿13671256436

XX13871100734冷兵13554272105

急救电话:

120119

压力容器爆炸应急预案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1事故类型

1.1.1氧气、乙炔瓶爆炸:

钢板、钢材氧焊切割时,氧气瓶与乙炔瓶放置的距离太近;输气管路老化;切割安全装置损坏、失效;作业人员操作不当可能引起的氧气瓶、乙炔瓶爆炸。

1.1.2锅炉爆炸:

冬季采用锅炉加温辅助施工、锅炉供暖、供水时,锅炉及安全阀、压力表未定期检验,失灵;使用不合格产品;安装、维修锅炉未经检验;操作人员操作不当可能引起的锅炉爆炸。

1.2可能发生的季节

供热锅炉爆炸一般在冬、夏两季容易发生,液化气灌、储油灌爆炸一般在夏季容易发生,其它压力容器爆炸全年都有可能发生。

1.3危害程度分析

由于压力容器爆炸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或财产损失。

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生活秩序,甚至影响周边居民生活。

2.应急预案基本原则

2.1迅速行动、灵活应对。

处理事故险情时由应急领导小组启动本预案并实施;

2.2以人为本。

险情处理应首先保证人身安全(包括救护人员和遇险人员);

2.3迅速疏散无关人员,防止次生事故发生。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梁场成立“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XX

副组长:

XX

成员:

XXXX德文许艳华XXXX巍XX灿冷兵XX

小组办公室设在安质环保部,主任由XX同志担任,负责救援工作的沟通和联系,具体工作由安质环保部长XX同志组织实施

3.2压力容器爆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职责

3.2.1负责领导和指挥压力容器爆炸应急事件发生时应急处理的全面工作。

3.2.2负责压力容器爆炸应急事件应急预案的演练。

3.2.3检查和督促压力容器爆炸应急预防措施和救援物资的准备工作。

3.3成员及相关单位(部门)职责

3.3.1压力容器爆炸应急人员抢救组:

组长由XX同志担任,成员由安质环保部、财物部等若干人员组成。

其职责是:

负责压力容器爆炸应急人员的现场应急救护工作,控制压力容器爆炸应急事故进一步蔓延。

3.3.2现场治安及财产抢救组:

组长由XX德文同志担任,成员由财务部、工程部、计划合同部等若干人员组成。

其职责是:

维护事发现场的秩序与安全,保护现场,必要时协助人员抢救组对压力容器爆炸应急人员进行急救,若有财物损失,则负责抢救财物。

3.3.3协调联络组:

组长由XX同志担任,成员由工程部、调度室所属人员组成。

其职责是:

应急事件发生时,协调各小组的行动、对内对外联络、疏散人员、安排交通用车,必要时协助人员抢救组对压力容器爆炸应急人员进行急救。

3.3.4后勤保障组:

组长由XX同志担任,成员由物资部、设备部、财务部、办公室组成。

其职责是:

提供应急处理的人力、资金保障工作,协助人员抢救组对压力容器爆炸应急人员进行急救,协助现场治安及财物抢救组抢救财物。

3.3.5督促检查组:

组长由XX同志担任,成员由安质环保部组成。

其职责是:

检查和督促压力容器爆炸应急预防措施和救援行动的整个过程。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现场应指定专人定期或不定期对所管辖场所氧气瓶与乙炔瓶放置的距离、输气管路、安全装置、供热锅炉的安全阀、压力表、射钉枪用的打气泵等压力容器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查,及时掌握情况,采取必要性的预防措施。

4.2预警行动

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预警预报信息,发现供热锅炉的安全阀、压力表等压力容器设备、设施老化、安全装置失效、损坏、超负荷发热等情况,及时请专业人员对其危险性进行分析评估,判断险情可能发生的区域,做出灾情预警。

按照现场处置方案及时确定应对,并通知有关部门、单位采取相应行动预防事故发生。

根据灾情预警,对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大量人员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及时做出必要的预警或向梁场应急办公室提出相应的预警建议。

事发单位和有关部门做好启动应急预案的准备。

采用会议宣讲、安全交底、现场提示、警示标志、宣传栏等方式提醒注意事项。

5.信息报告程序

5.1当发生险情时,现场值班人员立即组织危险区域施工人员撤离,并迅速报告应急领导小组,应急领导小组迅速启动现场处置方案,同时上报梁场应急办公室,酌情上报给局指挥部、业主,必要时上报属地应急指挥机构。

5.2采用电话、喊话或其它方式来疏散人员。

5.3现场应急领导小组应及时与地方政府、应急救援队伍、公安、消防、医院等相关部门取得联系,确保24小时联络畅通,联络方式采用电话、传真等。

5.4现场应急领导小组通过上述联络方式向有关部门报警,报警的内容主要是:

压力容器爆炸发生的时间、地点,造成的损失(包括人员受灾情况、人员伤亡数量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采取的处置措施和需要救助的内容。

6.应急处置

A当发生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时,应急自救领导小组启动压力容器爆炸应急现场处置方案,抢险组将遇险人员迅速撤离危险地点,根据现场情况,适时调整并调集人员、设备和物资搜救受伤人员。

B疏导组负责维护现场,将获救人员转至安全地带;对危险区域进行有效的隔离。

C救护组负责现场伤员的医疗抢救工作,根据伤员受伤程度做好转运工作。

立即对抢救出的人员进行紧急处理,然后送往就近医院救治。

D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方案的制订,并保证应急预案的通讯、物资、设备和资金及时到位及后勤保障。

E善后组妥善安置伤亡人员和接待伤亡人员的家属,按有关规定做好理赔工作。

F人员全部疏散后,继续察看现场,根据观察结果,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排除险情,进行灾后恢复。

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7.1梁场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安排保障组负责组织梁场应急物资、装备的储备管理和应急处置时的调配。

7.2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确定应急物资、设备机具、防护用品的品种、规格和标准,报送需求计划,由相关专业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根据物资、装备类别报送梁场应急领导小组的保障组,保障组对需求计划再进行审核并组织实施,确保应急所需物资、装备及时供应、补充和更新。

7.3各部门、各单位应根据梁场专项应急预案的要求,对应急物资、装备的储备情况进行检查和核实。

8、应急联系电话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急救电话:

120

防汛应急预案

为认真学习和落实湖北城际有限公司关于防汛应急工作要求,立足于防大汛,抗重灾。

我梁场决定早动手,狠抓落实,突出重点,主动防范,提前做好应急准备工作,确保施工生产安全。

1防汛领导小组机构、职责

1.1防汛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1.2职责

1.2.1组长接到报警后,正确实施指挥,有效展开工作,降低事故损失。

1.2.1副组长在组长统一指挥下,有效展开抗汛工作,组长不在位时,履行组长职责。

负责防汛预防措施制定,检查落实与组织应急人员工作和负责应急物资与设备调遣工作。

1.2.2组员负责预防抗汛的教育与宣传工作,并负责后勤保障工作。

2预防抗汛的措施

2.1对全体职工进行防汛教育,强化防汛意识,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

认真做好施工防汛工作,确保施工生产安全。

2.2坚信“安全第一、常备不懈、预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并健全了防汛体系,严明防汛纪律。

2.3防汛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深入现场梁场通讯及电力线路、交通设施、防汛物资机具等全面检查,不留死角,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立即指令整改落实解决。

2.4梁场根据地域特点,已确定防汛重点,落实防汛抢险机具和物资的储备管理,组建防汛抢险队,并加强技术培训和演练,提高防汛的能力。

2.5对生活区及生产区做好防汛排水水沟,保证职工与工程安全。

2.6对位于河道可能受汛水侵袭的工点,要求经常根据天气变化与气象水文部门取得联系及时掌握雨情、汛情,争取主动。

3应急响应步骤

3.1发生紧急汛情时,立即组织救护人员赶赴现场。

3.2在领导统一指挥下,听从安排,分工协作,分组协作,分组行动。

3.3防汛抢险队在领导指挥下,负责人员救助与物资设备的打捞,力争把损失降到最低点。

3.4同时利用抢险物资,设备加固河堤和排水工作,以防汛水外泄与水流不畅。

3.5对人员伤情,立即进行抢救与护理,及时驱车就近医院救治。

3.6根据汛情,继续储备防汛抢险物资、资金供应,作好后勤保障工作。

3.7要求全体员工在紧急情况下,汛情抢险高于一切,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听从指挥、降低损失、争取汛后早入恢复生产。

4、应急联系电话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急救电话:

120

中暑应急预案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中暑属于突发性安全事件。

一般以暑季为高发期,或是通风条件差的高温场所。

中暑处理及时得当,可消除或减缓中暑病状,处理不当或延误处理,可能危及生命,后果严重。

2.应急预案基本原则

2.1迅速行动、灵活应对。

处理事故险情时由应急领导小组启动本预案并实施;

2.2以人为本。

险情处理应首先保证人身安全(包括救护人员和遇险人员);

2.3强化防护。

迅速疏散无关人员,阻断危险物质来源,防止次生事故发生。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梁场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由梁场行政主管领导以及梁场办公室、安质环保部、工程部、物资、财务等部门和基层单位应急组织机构的负责人组成。

梁场成立“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小组办公室设在梁场部安质环保部,主任由XX同志担任,负责“事故”救援工作的沟通和联系,“事故”具体工作由XX同志组织实施。

3.2中暑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职责

3.2.1负责领导和指挥中暑应急事件发生时应急处理的全面工作。

3.2.2负责中暑应急事件应急预案的演练。

3.2.3检查和督促中暑应急预防措施和救援物资的准备工作。

3.3成员及相关单位(部门)职责

3.3.1中暑应急人员抢救组:

组长由XX同志担任,成员由安质环保部、财物部等若干人员组成。

其职责是:

负责中暑应急人员的现场应急救护工作,控制中暑应急事故进一步蔓延。

3.3.2现场治安及财产抢救组:

组长由XX同志担任,成员由财务部、工程部等若干人员组成。

其职责是:

维护事发现场的秩序与安全,保护现场,必要时协助人员抢救组对中暑应急人员进行急救,若有财物损失,则负责抢救财物。

3.3.3协调联络组:

组长由XX德文同志担任,成员由工程部、调度室所属人员组成。

其职责是:

应急事件发生时,协调各小组的行动、对内对外联络、疏散人员、安排交通用车,必要时协助人员抢救组对中暑应急人员进行急救。

3.3.4后勤保障组:

组长由XX同志担任,成员由物资设备部、财务部、办公室组成。

其职责是:

提供应急处理的人力、资金保障工作,协助人员抢救组对中暑应急人员进行急救,协助现场治安及财物抢救组抢救财物。

3.3.5督促检查组:

组长由XX同志担任,成员由安质环保部组成。

其职责是:

检查和督促中暑应急预防措施和救援行动的整个过程。

4.危险源监控

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和防暑降温预告;改善通风条件差、持续高温时间长等不良工作环境;对有特殊要求、难以改善的,则采取缩短作业时间,增加轮换班次等方式加以避免;因自然条件原因无法改变的,可采取避让休息等措施。

4.2预警行动

对气象部门发布的高温天气预报通过电话、公告栏、传真电报、网站等形式预警;对常期处于高温环境下的工作人员,经常做中暑防治提醒,普及中暑防治知识。

5.信息报告程序

一旦发生高温中暑事件,必须立即对中暑人员做通风和降温处理,并以最快的联系方式向高温中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情况严重的,拔打当地“120”急救电话。

6.应急处置

6.1响应分级

高温中暑分级和响应程序:

先兆中暑:

患者在高温环境中工作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二级响应程序

轻度中暑:

除有先兆中暑的症状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度以上。

---二级响应程序

重度中暑分为

(1)热射病:

是因高温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热平衡失调使体内热蓄积,临床以高热、意识障碍、无汗为主要症状。

(2)热痉挛:

是由于失水、失盐引起肌肉痉挛;(3)热衰竭:

主要因周围循环容量不足,引起虚脱或短暂晕厥。

---一级响应程序。

6.2响应程序和处置措施

6.2.1二级响应程序:

A迅速将中暑者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

B用湿毛巾敷头部或用冰袋置于中暑者头部、大腿根部等处。

若病人能饮水时,可给病人饮水中加入少量食盐。

C报告应急指挥部,暂时停止现场作业,对工作场所的通风降温设施等进行检查,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工作环境温度。

D危急状态消除后由应急领导小组宣布二级应急行动结束。

6.2.2一级响应程序

A将中暑人员立即抬离工作现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

B用湿毛巾敷头部或用冰袋做简单的降温处理,并立即报告应急领导小组。

C立即联系车辆,由救护组送至医院,或直接拔打120急救。

D暂时停止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