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员培训基础知识部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3395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5.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验员培训基础知识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化验员培训基础知识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化验员培训基础知识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化验员培训基础知识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化验员培训基础知识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化验员培训基础知识部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化验员培训基础知识部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验员培训基础知识部分.docx

《化验员培训基础知识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验员培训基础知识部分.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验员培训基础知识部分.docx

化验员培训基础知识部分

化验员培训----基础知识部分

比色皿的正确选择与使用

紫外和可见吸光度分析法的分析仪器品种很多,其用途都是测定溶液的吸光度或投射比。

仪器主要由光源、单色器、比色皿、信号检测器、信号显示器组成,比色皿是其组成部份之一。

多年来,在检测中发现由于比色皿选择或使用不当,造成无法测量或引起测量误差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一问题又很容易被操作人员忽视。

现就比色皿的正确选择、使用及注意事项,谈谈个人见解。

一、比色皿的正确选择比色皿透光面是由能够透过所使用的波长范围的光的材料制成。

低于350nm的光谱(紫外)区工作的比色皿,必须使用石英或熔融硅石制成透光面的石英比色皿。

石英比色皿即可用于紫外区又可用于可见光区域。

而普通硅酸盐光学玻璃制成的比色皿,只能用于350nm至2000nm的可见及近红外光谱区域。

所以要根据使用波长选择比色皿。

二、比色皿的正确使用在使用比色皿时,两个透光面要完全平行,并垂直置于比色皿架中,以保证在测量时,入射光垂直于透光面,避免光的反射损失,保证光程固定。

比色皿架要平稳不要垫入滤纸等。

三、使用比色皿的注意事项

比色皿一般为长方体,其底及两侧为磨毛玻璃,另两面为光学玻璃制成的透光面黏结而成。

所以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拿取比色皿时,只能用手指接触两侧的毛玻璃,避免接触光学面。

2.不得将光学面与硬物或赃物接触。

盛装溶液时,高度为比色皿的2/3处即可,光学面如有残液可先用滤纸轻轻吸附,然后再用镜头纸或丝绸擦拭。

滴定分析基本操作

滴定管1、滴定管的种类:

酸式滴定管、碱性滴定管、自动滴动管、微量滴定管(要符合GB12805-91的要求)2、使用方法:

洗涤、涂油、试漏、装溶液和赶走气泡、滴定、读数3、注意事项:

1)、滴定管用毕后,倒去管内剩余溶液,用水洗净,装入蒸馏水至刻度以上,用大试管套在管口上方,下次使用前可不必再用洗液清洗。

滴定管洗净后也可以倒置夹在滴定管夹上。

2)、酸式滴定管长期不用时,活塞部分应垫上纸。

否则,时间一久,塞子不易打开。

碱式滴定管不用时胶管应拔下,蘸些滑石粉保存。

移液管和吸量管(必须符合GB12808-91要求)1)、使用方法:

洗涤、吸取溶液、调节液面、放出溶液2)、注意事项:

注意吹与不吹移液管与容量瓶常配合使用,因此使用前常作两者体积的校准。

为了减少测量误差,吸量管每次都应从最上面刻度为起点,往下放出所需体积,而不是放出多少体积就吸取多少体积。

移液管和吸量管一般不要在烘箱中烘干。

容量瓶(必须符合GB12806-91要求)1)、使用方法:

试漏、洗涤、转移、定容、摇匀2)、使用注意事项 不要用容量瓶长期存放配好的溶液。

配好的溶液如果需要长期存放,应该转移到干净的磨口试剂瓶中。

容量瓶长期不用时,应该洗净,把塞子用纸垫上,以防时间久后,塞子打不开。

容量瓶一般不要在烘箱中烘烤,如需使用干燥的容量瓶,用电吹风机吹干。

滴定管的校正,移液管和吸量管的校正、容量瓶的校正(绝对法、相对法)图容量瓶

    容量瓶是细颈、梨形的平底玻璃瓶(如上图所示),瓶口配有磨口玻璃塞或塑料塞。

容量瓶常用于配制一定体积浓度准确的溶液。

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和容积,表示在所指温度下,液体的凹液面与容量瓶颈部的刻度线相切时,溶液体积恰好与瓶上标注的体积相等。

常用的容量瓶有100 mL、250 mL、1000 mL等多种。

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的方法

 往瓶内加入一定量水,塞好瓶塞。

用食指摁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过未,观察瓶塞周围是否有水漏出(如上图所示)。

如果不漏水,将瓶正立并将瓶塞旋转180。

后塞紧,仍把瓶倒立过来,再检查是否漏水。

经检查不漏水的容量瓶才能使用。

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

   向烧杯中注入10 mL溶液(这里可用水代替),然后将烧杯中的水转移到容量瓶中(如上图所示)。

用少量水洗涤烧杯2~3次,把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

然后向容量瓶中缓慢地注入水到刻度线以下1cm~2cm处,改用滴管滴加水到刻度(小心操作,切勿超过刻度)。

将容量瓶中的溶液混合均匀塞好瓶塞,用食指摁住瓶塞,用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使溶液混合均匀(如图所示)。

玻璃仪器使用注意事项

一、玻璃仪器洗涤方面的差错  

1.玻璃仪器的清洗是检验工作的第一步。

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人往往忽视了在检验前和完毕后,立即清洗所用玻璃器具,或对器具的清洁检验工作。

以至器具内壁严重挂有水珠、污垢、沉淀干涸粘附于内壁等,无法清洗净,直接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2.一般质量检验的品种多、项目杂,不可能每测一个指标固定使用一套专用仪器,往往交替使用,而对使用的仪器又不经过严格清洗或清洁度检验。

必然引起试剂间的交替污染。

从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另一方面,对容量量具与非容量量具性质和洗涤方法混为一起,均使用去污粉刷洗,这样造成容量量具的容量不准确,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二、玻璃容器加热方面的差错  

1.加热过程是理化分析中常有的步骤。

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人往往忽视或根本弄不清哪些仪器能否加热,以至出现差错。

事实上玻璃容器并非都能直接加热,如量筒、量杯、容量瓶、试剂瓶等不能直接加热。

应酌情选用烧杯、烧瓶、三角瓶等反应容器。

实际工作中若不明了这些基本知识,必然出现差错,甚至造成检验事故。

  

2.加热玻璃容器时,不将容器放在石棉网上,而直接将容器置于电炉中,以至容器受热不均匀,甚至于爆裂。

3.使用过程中,温度变化过于剧烈,或高温时骤冷或取下的灼热玻璃容器直接放置台面上,而不按规定放置在石棉网上,导致容器破裂,试剂散失,影响检验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玻璃容器的选择和使用方面的差错  

容量分析中准确地测量溶液的体积,是获得良好分析结果的重要因素。

因而必须正确使用容量器具,如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等,实际操作时往往存在一些差错。

  

1.不能正确区分酸式滴定管与碱式滴定管及其性能。

使用过程中往往将酸式滴定管误认为碱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误认为酸式滴定管。

这样一来便错误百出。

因为酸式滴定管下端带有玻璃活塞,不能盛放碱性溶液,因为碱性溶液能腐蚀玻璃。

使活塞转动。

而碱式滴定管下端接有一橡皮管,不能盛放酸或氧化剂等腐蚀橡皮的溶液如:

AgNO3、KMnO4、I2等溶液。

2.不按规则正确使用容量瓶。

容量瓶是常用的测量容纳一定溶液体积的一种容量器具,这主要用来配稀释一定量溶液到一定的体积的容量器具。

但实际中往往有人用它来长期贮存溶液,尤其是碱性溶液,它会侵蚀瓶壁使瓶塞粘住,无法打开。

配制好的溶液不能贮存在容量瓶中,而应及时倒入试剂瓶中保存,试剂瓶应先用配好的溶液荡洗2~3次。

 

3.不按规定定期校正容量瓶、滴定管、移液管等计量量具。

有时其标值与真实体积不相符合,造成体积误差,从而引起系统误差。

一般每半年校正一次。

  

4.不熟悉各种量器的容量允差和标准容量等级,不同类型的容量允差不同,导致选择量器不当造成量器本身引起的误差。

通常要求准确地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时,采用移液管和吸量管,而不能用量筒、量杯等其他量具而引起误差。

四、有关玻璃仪器基本操作方面差错  

1.盛放试剂时,不了解试剂瓶的性质、用途及注意事项。

随意盛放,不遵循固体试剂盛放广口瓶,液体试剂盛放细口瓶,酸性物质用玻璃塞,碱性物质用橡皮塞,见光易分解的物质用棕色瓶的原则(如AgNO3、I2液等)。

这样引起杂质或式量变化导致错误。

取用试剂时,不按照规定将瓶塞倒放在操作台上,致使试剂污染,从而影响测定结果。

  2.使用称量瓶称取试样时,不将称量瓶先在105°C烘干,冷却恒重后取用;干燥好的称量瓶用手直接拿来,而不是用干燥洁净的纸条套在称量瓶上来取用。

导致称量瓶附杂,影响称量结果的准确性。

  

3.在滴定管中装入标准溶液时,借助漏斗或其他容器引起标准溶液浓度改变或污染。

每次测定前不将液面调节在“0.00”的位置,滴定开始和结束后不按规定等1min~2min使附着在内壁上的溶液流下来以后才能读数,而马上就读数造成体积误差。

滴定时速度过快,使溶液成流水状放出,甚至接近终点时,滴定速度也不减慢致使滴定过终点造成检验误差。

读数时(无色或浅色溶液)不使眼睛的视线和滴定管内溶液凹月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有色溶液不使眼睛的视线与滴定管内溶液面两侧的最高点呈水平处等,造成体积误差。

4.第一次用洗净的移液管吸取溶液时,未应先用滤纸将尖端内外的水吸净,然后用所移取的溶液将移液管洗涤2~3次,以保证移液的溶液浓度不变。

移取溶液时,应用右手大拇指和中指拿住颈标线上方,将移液管插入溶液中,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太深会使管外沾附溶液过多,影响量取溶液体积的准确性;太浅往往会产生空吸。

放入溶液时,使管垂直管尘靠着容器内壁,让管内溶液自然地全部沿器壁流下,再等待10s~15s后,取出移液管,切勿把残留在尖的溶液吹出,因为在校正移液管时,已考虑末端保留液体体积,否则造成体积误差,影响结果准确度。

使用滴定管时要注意的事项

滴定管是准确测量放出液体体积的仪器,为量出式计量玻璃仪器。

按其容积不同分为敞亮、半微量及微量滴定管;按构造不同又可分为普通滴定管和自动滴定管等。

我们常用是容积为50ml的滴定管,其上刻有50个等分的刻度(单位为ml),每一等分再分十格(每格0.1ml),在读数时,两小格间还可估出一个数值(可读至0.01ml)。

滴定管的下端有一玻璃活塞的称为酸式滴定管,带有尖嘴玻璃管和胶管联接的称为碱式滴定管。

酸式滴定管适宜装酸性和中性溶液,不宜装碱性溶液,因为玻璃活塞容易被碱性溶液腐蚀。

碱式滴定管用于装碱性溶液。

有些需要避光的溶液如碘溶液等,可采用棕色滴定管。

滴定管的使用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洗涤前准备:

涂上一层薄凡士林(酸式滴定管),检察渗漏。

二、洗涤可分别用酸性或用碱性洗液,也可用肥皂水或洗衣粉水泡洗,不可用去污粉刷洗,以免划伤内壁。

三、装标准溶液前先用该溶液洗涤2—3次。

四、装标准溶液后,除去气泡,经30秒后读数。

五、读数:

透明液体:

视线与弯月面的最低点在同一水平面上。

深色液体:

读取弯月面与滴定管相切的刻度。

蓝线滴定管:

读取尖头所在处的刻度。

六、读数应准确至最小分度的1/10。

七、每次滴定时,应从“0”开始,以避免误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