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马上到了你对春节到底了解多少春节精品作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3498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79.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节马上到了你对春节到底了解多少春节精品作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春节马上到了你对春节到底了解多少春节精品作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春节马上到了你对春节到底了解多少春节精品作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春节马上到了你对春节到底了解多少春节精品作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春节马上到了你对春节到底了解多少春节精品作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春节马上到了你对春节到底了解多少春节精品作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春节马上到了你对春节到底了解多少春节精品作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春节马上到了你对春节到底了解多少春节精品作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春节马上到了你对春节到底了解多少春节精品作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春节马上到了你对春节到底了解多少春节精品作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春节马上到了你对春节到底了解多少春节精品作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春节马上到了你对春节到底了解多少春节精品作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春节马上到了你对春节到底了解多少春节精品作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春节马上到了你对春节到底了解多少春节精品作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春节马上到了你对春节到底了解多少春节精品作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春节马上到了你对春节到底了解多少春节精品作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春节马上到了你对春节到底了解多少春节精品作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春节马上到了你对春节到底了解多少春节精品作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春节马上到了你对春节到底了解多少春节精品作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春节马上到了你对春节到底了解多少春节精品作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节马上到了你对春节到底了解多少春节精品作文.docx

《春节马上到了你对春节到底了解多少春节精品作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节马上到了你对春节到底了解多少春节精品作文.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春节马上到了你对春节到底了解多少春节精品作文.docx

春节马上到了你对春节到底了解多少春节精品作文

2018年春节马上到了!

你对春节到底了解多少?

【导语】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

世界各国,特别是古代都有不同的日期,现代世界多数国家为公元制纪年的1月1日。

值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我们特地向大家送来祝福,祝全国人民新年快乐!

万事如意!

狗年大吉!

那么你知道春节各地年夜饭有哪些习俗?

春节的起源?

春节的来历习俗有哪些?

想了解更多的春节内容,就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今年春节是什么时候?

春节是几月几日?

公历:

2018年2月16日

农历:

2018年正月初一星期五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算结束,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

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

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春节的习俗。

人们在春节这一天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

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各地年夜饭习俗介绍】

安徽南部年夜饭习俗:

仅肉类菜肴就有红烧肉、虎皮肉、肉圆子、木须肉、粉蒸肉、炖肉及猪肝、猪心、猪肚制品,另外还有各种炒肉片、炒肉丝等。

北京、天津年夜饭习俗:

一般人家做大米干饭,炖猪肉、牛羊肉、炖鸡,再做几个炒菜。

陕西年夜饭习俗:

家宴一般为四大盘、八大碗,四大盘为炒菜和凉菜,八大碗以烩菜、烧菜为主。

湖北东部年夜饭习俗:

“三蒸”、“三糕、”三丸“。

“三蒸”为蒸全鱼、蒸全鸭、蒸全鸡;“三糕”是鱼糕、肉糕、羊糕;“三丸”是鱼丸、肉丸、藕丸。

哈尔滨年夜饭习俗:

一般人家炒8个、10个或12、16个菜不等,其主料无非是鸡鸭鱼肉和蔬菜。

合肥年夜饭习俗:

饭桌上有一碗“鸡抓豆”,意思是“抓钱发财”。

管家人要吃一只鸡腿,名为“抓钱爪”,意味着明年招财财进宝。

安庆的当家人要在饭前先吃一碗面条,叫“钱串子”。

赣南年夜饭习俗:

年夜饭一般为12道菜。

浙江有些地方一般为”十大碗“,讨”十全十福“之彩,以鸡鸭鱼肉及各种蔬菜为主。

江西南昌地区一般十多道菜,讲究四冷、四热、八大菜、两个汤。

台湾年夜饭习俗:

除夕之夜,外出的亲人除非特殊情况,都得回家”围炉“。

岛内全家人都要欢聚在一起”围炉“,即一家男女老少团团围坐在火炉或火锅旁吃年夜饭(或叫”团圆饭“)。

这一餐当然要格外丰盛。

吃年夜饭”围炉“时,八仙桌下安放新炭炉和一把新葵扇,扇上和炉上贴有红纸书写的”春“和”福“字。

台湾有句俗语说:

”年夜没返没某(妻),清明没返没祖“,说的便是年夜合家团聚的意义。

如果在外亲人无法赶回,就要空出一个位子放那人的衣物,表示团聚。

围炉时要说吉利话,如”吃红枣,年年好!

“、”吃年饭,年年赚!

“等。

桌上一定要有芥菜,叫“长年菜”,象征命长。

也有的人家桌上要有“韭菜”,即“韭”和“久”谐音,象征长寿。

萝卜也不可少,闽南话叫它“菜头”,表示“好彩头”(吉兆)。

还要有鸡肉,鸡的谐音“家”,“食鸡起家”,可大振家声。

吃鱼丸、虾丸、肉丸,取“三元及第”之意,(丸与元谐音,三元即是状元、会元、解元);多数家庭要买血蚶(一种海产贝类),贝象征金银,对吃剩的贝壳,有的要象征性地收存着,寓意全家不缺钱。

还有特别是吃“乌龟豆沙年糕”(一种用刻有乌龟形状的木模压制而成、内包豆沙馅子的年糕),则有益寿延年之意。

此外,还有一种咸味萝卜年糕,食用时需经火烤热后再用紫菜包起来吃。

它除了具有解荤腥、调口味之作用外,又含有来年”好彩头“之祝愿(台湾地区称萝卜为菜头,与”彩头“谐音)”围炉“时的蔬菜也不用刀切碎,洗净后连根煮熟,吃时也不咬断,而是从头到尾,慢慢地吃进肚里,以祝父母长寿。

苏州年夜饭习俗:

餐桌上必有青菜(则安乐菜)、黄豆芽(如意菜)、芹菜(勤勤恳恳)。

湘中南年夜饭习俗:

必有一条一公斤左右的鲤鱼,称”团年鱼“,必有一个3公斤左右的猪肘子,称”团年肘子“。

皖中、皖南年夜饭习俗:

餐桌上有两条鱼,一条完整的鲤鱼,只能看却不许吃,既敬祖又表示年年有余,另一条是鲢鱼,可以吃,象征连子连孙,人丁兴旺。

祁门家宴的第一碗莱是”中和“,用豆腐、香菇、冬笋、虾米、鲜肉等制成,含义为”和气生财“。

南昌年夜饭习俗:

必食年糕、红烧鱼、炒米粉、八宝饭、煮糊羹,其含义依次是年年高升、年年有鱼、粮食丰收、稻米成串、八宝进财、年年富裕。

土家族年夜饭习俗:

土家族的年夜饭要提前十天半月就开始准备,很多必不可少的传统主菜需要花费半个月的制作时间,像“扣肉”和“灌海椒”。

扣肉要做到肥而不腻、嫩滑爽口,是要下一番工夫的。

“灌海椒”则是把糯米面拌上作料后填入一个个掏空的海椒中,然后放入咸菜罐子里封存半个月,到了除夕,拿出来用油一炸就可以上桌了。

对土家族人来说,肉和糯米都是稀罕物,所以他们家家都把这两道菜作为展示手艺的机会,同时也犒劳了家人。

土家人吃过年夜饭后,各家都会燃起一根木柴,大家围坐聆听老人讲故事,守岁到天亮,名叫“守田埂”,以表达对田地的热爱。

朝鲜族年夜饭习俗:

朝鲜族的年夜饭有自己的传统食品和特色。

朝鲜族的年夜饭丰常丰富,大大小小的盘子七八十个,有的人家甚至达上百个。

其中占特殊位置的是“岁酒”和“德固”二种。

朝鲜族村民用大米和药材在“岁首节”前酿造“岁酒”,岁首节就相当于春节,“岁酒”用于春节期间的自饮和待客。

这是一种习俗,他们认为这种酒可以避邪长寿。

“德固”是一种汤饼,就是将大米面和好蒸熟后,捣成大粘团,再搓成椭圆形圆条,切成薄片,倒入鸡、野鸡、牛肉汤锅中,吃时再放些麻油或香油以及紫菜,味美可口。

朝鲜族家庭会在除夕这天自己动手做打糕,妇女们会在这天穿上漂亮的民族盛装,年夜饭的时候载歌载舞,全家通宵守岁。

南北各地年夜饭的比较:

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

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

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

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

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

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

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发热。

以后,人们仿效着做,一直流传到今天。

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

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

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春节的起源】

中国农历新年称为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象征团结、兴旺同时对未来寄予新的希望的佳节。

据记载,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

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

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关于春节的起源多种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虞舜时期,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

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

中国历代春节的日期并不一致:

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

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落下闳、邓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孟春正月为岁首,后人在此基本上逐渐完善为我们当今使用的阴历(即农历),落下闳也被称为“春节老人”。

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未年,长达2080年。

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

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

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

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春节的由来】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

“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

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

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

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

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

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

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

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

“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

“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

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

“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

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

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

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

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

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春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春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

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

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

春节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古人谓谷子一熟为一“年”,五谷丰收为“大有年”。

西周初年,即已出现了一年一度的庆祝丰收的活动。

后来,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诸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在春节期间,都备享人间香火。

人们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

春节还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日子。

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

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于高潮。

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

春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日。

元日以后,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

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杂耍诸戏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

因此,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的盛典春节就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

而时至今日,除祀神祭祖等活动比以往有所淡化以外,春节的主要习俗,都完好地得以继承与发展。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

按民间的说法:

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

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

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拜年

现代社会通行的贺年卡在中国古代已经实行。

早在宋代,皇亲贵族士大夫的家族与亲族之间已使用专门拜年的贺年片,叫做“名刺”或“名贴”。

它是把梅花笺纸裁成约二寸宽、三寸长的卡片,上面写上自己的姓名、地址。

各家门上粘一红纸袋,称为“门簿”,其上写着主人姓名,用以接收名刺(名贴)。

拜者投名刺(名贴)于门簿,即表示拜年,其意义与现代贺年卡一样。

贴春联

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是有史为证的。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

“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窗花与“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在中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

年画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中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

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福禄寿

中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

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

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

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

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

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燃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

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

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

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中国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办年货

中国的家庭过年前要购买大量的“年货”,春联,福字,新衣服,过年期间的食品(过年市场多不开门)。

办年货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与过去相比,中国人办年货的方式变得更加现代,不拘泥于传统。

山西地方有个特别的年货:

刷子和筷子每年必买,谐音‘快发’之意。

【年夜饭食谱】

平安水饺

馄饨、饺子是中国的传统食品之一。

也称作扁食或煮饽饽。

古来只有馄饨而无饺子。

后来将馄饨做成新月形就成饺子了。

在唐代吃饺子的习惯已经传到中国的边远地区了。

除夕夜,十二点钟声一敲响,就开始吃饺子,因此时正是子时,取其新旧交替,子时来临之意。

平安水饺原料:

面粉两百克,鸡蛋二个,虾仁三十克,瘦猪肉馅五十克,葱、姜各少许,酱油遁量,盐二克,香油少许。

制法:

1、将葱、姜洗净切成沫,鸡蛋打入碗中。

2、炒锅上火,热后放油少许,倒入鸡蛋液,炒锅转动将鸡蛋摊成蛋皮,出锅后用刀切碎,放入肉馅、虾米、酱油,,葱,姜沫及少许的盐,最后淋入香油几滴,搅拌均匀即成三鲜肉馅。

3、同肉菜水饺3、4方法制作。

特点:

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4、剁菜:

选择家人喜欢的蔬菜,一般用大白菜加少许韭菜。

大白菜先在开水里烫一下,捞出切碎后倒入锅中,浇上食油,洒上切成细粒的韭菜一起拌匀。

再倒入肉馅搅拌,最好浅尝一下味道咸淡,如有必要再加点盐搅匀,饺子馅就做好了。

注意:

有人习惯于把蔬菜挤汁后再拌馅,这样营养和鲜味都会大减。

在菜汁不是太多的情况下,只需在剁碎的菜里拌上油,被一层油膜包裹,遇到盐就不易出水了。

5、擀皮:

取出醒好的面团,分成大小均匀的几份,先拿一份,剩下的放回盆中,用盖子盖好,或者用毛巾盖也成,防止水分蒸发。

将这一小份面团,揉成长条状(圆柱型),用刀切成一小段一小段(宽度2.5cm左右),将每段搓成扁平状。

拿擀面杖擀的时候,注意中间厚边缘薄,中间厚防止饺子馅漏,边缘薄吃起来口感好。

注意:

饺子皮不要一下擀很多,看包饺子的速度,一般富余5、6个即可,要不时间长皮干了就不好包了。

6、煮:

锅中放清水,旺火烧开后,放入生饺子,一边放一边搅动,以防粘锅。

沉在锅下部的饺子层的高度与其上面的水层的厚度,以不超过3:

2为宜。

饺子过多,易破。

加锅盖。

整个过程保持旺火。

水又开锅,此时饺子应当都漂在水面,加少许凉水,使翻滚的汤终止翻滚,搅动。

水又开,再加少许凉水,搅动。

水再开,即可用漏勺把饺子捞出。

判断是否煮熟的方法:

用手指按一下皮儿没有破的饺子肚,离开后又鼓起,熟了。

五福临门

主料:

大白菜(白梗)600克猪肚200克草虾250克鱿鱼(鲜)100克海参50克火腿75克香菇(鲜)50克调料:

盐5克胡椒粉4克各适量

做法:

1.大白菜洗净,切大片,用2大匙油炒软后,先放入炖盅内;

2.猪肚切条;

3.鱿鱼切花后氽烫过捞出;

4.海参洗净,先去腥再切厚片;

5.火腿先煮过再取出切片;

6.香菇泡软,去蒂,分别放置在大白菜上;

7.大草虾剪掉须足,氽烫过捞出,备用;

8.将调味料放入炖盅内,移入电锅或蒸笼蒸40分钟,然后放入草虾再蒸5分钟即可移出食用。

三阳开泰

主料:

猪肚300克鱿鱼(鲜)100克鸡腿200克猪腿肉150克

辅料:

香菇(鲜)50克竹荪(干)50克莴笋50克油菜100克

调料:

蚝油10克植物油15克盐4克白砂糖5克胡椒粉3克各适量

做法:

1.猪肚洗净,先煮熟再切片;

2.鱿鱼切花,氽烫过捞出再用;

3.猪腱肉(猪腿肉)、鸡腿切块,烫除血水备用;

4.香菇,竹荪泡软,去蒂,切小块;

5.莴笋先煮熟切条;

6.油菜氽烫过再冲凉备用;

7.将猪肚、鱿鱼、鸡腿、猪腱肉、鲍鱼放沙锅内,加入所有调味料先煮10分钟,再加香菇、竹荪和笋同煮,以小火煨半小时,使其完全熟软入味;

8.放入油菜,煮熟即移出食用

团团圆圆

主料:

糯米1,000克

辅料:

生腊肉200克,鸡蛋150克

调料:

花椒粉5克盐5克大葱100克姜20克各适量

做法:

1.将糯米用温水浸泡2小时后,上笼中蒸40分钟;

2.把糯米饭摊凉,待温热时,打入鸡蛋;

3.先把腊肉煮熟,然后切成丁状;

4.葱切葱花,生姜去皮、切成末;

5.将所有配料放入糯米饭里,加花椒粉和盐(可按自己口味定)拌均匀(拌均匀后,可以挖一小块,放微波炉里烤30秒,试一下味道,主要是有生鸡蛋,其实也可以吃,不过就要胃肠功能好的)。

6.拌均匀后,把手先用水沾湿,然后取25克左右,捏成圆形。

年年有余

主料:

黄河鲤鱼1条重约750克

配料:

香菇丝、冬笋丝、葱、姜、蒜各30克、鸡蛋1个

调料:

色拉油1000克(约耗100克)、生粉50克、料酒、精盐、味精、老抽各10克、高汤适量

做法:

1.将鲤鱼去鳞、腮、内脏洗净后放在砧板上,用刀将鱼身两边片成片状,然后用少许盐、味精、料酒腌约10分钟待用。

2.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