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阶段宝宝发育指标导航.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3636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阶段宝宝发育指标导航.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各阶段宝宝发育指标导航.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各阶段宝宝发育指标导航.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各阶段宝宝发育指标导航.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各阶段宝宝发育指标导航.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各阶段宝宝发育指标导航.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各阶段宝宝发育指标导航.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各阶段宝宝发育指标导航.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各阶段宝宝发育指标导航.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各阶段宝宝发育指标导航.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各阶段宝宝发育指标导航.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各阶段宝宝发育指标导航.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各阶段宝宝发育指标导航.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各阶段宝宝发育指标导航.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各阶段宝宝发育指标导航.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各阶段宝宝发育指标导航.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各阶段宝宝发育指标导航.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各阶段宝宝发育指标导航.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各阶段宝宝发育指标导航.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各阶段宝宝发育指标导航.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各阶段宝宝发育指标导航.docx

《各阶段宝宝发育指标导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阶段宝宝发育指标导航.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各阶段宝宝发育指标导航.docx

各阶段宝宝发育指标导航

zuixin各阶段宝宝发育指标导航

    一个月宝宝发育指标

      宝宝体型

      体重:

新生儿的体重范围在2.5千克~4.0千克均为正常。

      发育特征

      1个月的孩子,皮肤感觉能力比成人敏感得多,有时家长不注意,把一丝头发或是其他东西弄到孩子的身上刺激了皮肤,他就会全身左右乱动或者哭闹表示很不舒服。

这时的孩子对过冷过热都比较敏感。

以哭闹向大人表示自己的不满。

两只眼睛的运动还不够协调,对亮光与黑暗环境都有反应。

1个月的孩子很不喜欢苦味与酸味的食品,如果给他吃,他会表示拒绝。

       营养饮食

      1个月的宝宝主要是以母乳喂养为最佳,稍大一点后,也可以给他喝一些维生素丰富的水果汁和菜汁等。

取少许新鲜蔬菜,如菠菜、油菜、胡萝卜、白菜等,洗净切碎,放入小锅中,加少量水煮沸,再煮3-5分钟。

菠菜可以煮一会,胡萝卜和白菜可多煮一会儿。

放置不烫手时,将汁倒出,加少量白糖,放入奶瓶给孩子食用。

      日常护理

      脐带是连接胎儿和母体的纽带,在婴儿出生后,经无菌操作结扎处理,其后逐渐干燥,一般在生后3-7天之间脱落。

      在未愈合脱落前,对新生儿来说十分重要。

因为脐带残端是一个开放的伤口,又有丰富的血液,是病原菌生长的好地方,如处理不当,病菌就会趁机而入,引起全身感染,导致发生新生儿败血症。

      脐带没有脱落前,要保持脐带干燥,新生儿从医院回家后,无特殊情况,如无脐部感染,则可以不用纱布覆盖,这样可促使脐带更快地干燥脱落。

千万不能使湿衣服或尿布捂在脐部,如果覆盖的纱布湿了或伴有渗液、渗血时,必须重新扎紧,用75%的酒精棉球,轻轻地从脐带根部向周围的皮肤擦洗,不可来回地乱擦,以免将周围皮肤的病菌带入脐根部,而发生感染。

脐带脱落后,要注意保持干燥,如果脐部潮湿或有少许液体渗出,可用消毒棉签蘸75%的酒精轻轻擦净,再用75%的酒精涂在脐根部和周围皮肤上。

      此外,要避免尿布上的粪、尿等弄脏包扎的纱布而污染脐带,洗澡时脏水不要碰湿脐部。

      疾病防御

      克汀病是由于小儿体内缺少甲状腺素而引起的一种疾病。

甲状腺素是人体生长发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分泌激素。

小儿缺乏这种激素,就会影响小儿脑细胞和骨骼的发育。

若在出生后到1岁以内不能早期发现与治疗,则会造成孩子终身智能低下和身体矮小。

      怎样早期发现客汀病呢?

母亲应注意,在新生儿期,如果孩子黄疸持续不退,吃奶不好,反应迟钝,爱睡觉,很少哭闹,经常便秘,哭声与正常孩子不一样,声音嘶哑,就应该请医生检查。

如果延误诊断,到2-3个月时会发现更多的症状,例如舌大且常伸出口外,鼻梁塌平,脖子短,头发干而黄,肚子相对较大,这时便不可再耽误,一定要尽早请医生诊治。

      教育启蒙

      孩子经过一个月的哺育,对妈妈说话的声音很熟悉了,听到陌生的声音他会吃惊,如果声音很大他会感到害怕而哭起来。

因此,要给他听一些轻柔的音乐盒歌曲,对孩子说话、唱歌的声音都要悦耳。

对于刚出世的宝宝来说,除了吃奶的需要,再也没有比母爱更珍贵、更重要的精神营养了。

尤其是当妈妈把他抱在怀里的时候,抚摸着他并轻声呼唤着逗引他时,他就会很理解似的对你微笑。

宝宝越早学会逗笑就越聪明。

这一动作,是宝宝的视、听、触觉与运动系统建立了神经网络联系的综合过程,也是条件反射建立的标志。

两个月宝宝发育指标

      宝宝体型

      体重:

男婴约6.03千克,女婴约5.48千克。

      身长:

男婴约60.30厘米,女婴约58.99厘米。

      头围:

男婴约40.84厘米,女婴约38.47厘米。

      胸围:

男婴约40.14厘米,女婴约38.76厘米。

      坐高:

男婴约40.00厘米,女婴约39.05厘米。

      发育特征

      2个月的婴儿在有人逗他时,会发笑,并能发出“啊”、“呀”的语音。

如发起脾气来,哭声也会比平时大得多。

当听到有人与他讲话或有声响时,孩子会认真地听,并能发出咕咕的应和声,会用眼睛追随走来走去的人。

这些特殊的语言是孩子与大人的情感交流,也是孩子意志的一种表达方式,家长应对这种表示及时做出相应的反应。

如果孩子满两个月时仍不会哭,目光呆滞,对背后传来的声音没有反应,应该检查一下孩子的智力、视觉或听觉是否发育正常。

营养饮食

      这个时期的婴儿,哺乳的次数一般以每天7次为宜。

因婴儿食量大小各异,哺乳时间间隔有时是2个半小时,有的是4个小时或5个小时,这都不足为奇。

如果母乳很好,一到两个月时期一定是个太平时期。

哺乳的次数也会依婴儿的个性而逐渐稳定。

用牛奶喂养的孩子,吃奶的次数比母乳喂养的次数少,其原因在于牛奶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消化。

      日常护理

      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全身软绵绵的,看上去是那么的软弱,头抬不起来,颈部、腰部都支撑无力,这主要是因为他的颈部和背部肌肉发育还不完善。

因此,抱小婴儿时须知:

一只手应托住他的头颈部,另一只手应托住婴儿的腰部与臀部,使婴儿的头部和肢体受到很好的支持,有安全感。

      抱婴儿的方法有好几种

      将婴儿横抱于臂弯中:

宝宝仰卧时,你用左手轻轻插到他的腰部和臀部,用右手轻轻放到他的头颈下方,慢慢地抱起他,这样,宝宝的身体有依托,头也不会往后垂;然后将宝宝头部的右手慢慢移向左臂弯,将他的头小心转放到左手的臂弯中,这样将婴儿横抱在你的臂弯里,会使他感到很舒服。

      将婴儿面向下抱着:

让宝宝的小脸颊一侧靠在你的前臂,双手托住他的躯体,让他趴在你的双臂上,这个姿势还可以来回摇摆婴儿,往往会使他非常高兴,而喜欢这样的抱姿。

      让婴儿面向前:

当宝宝稍大一些,可以较好的控制自己的头部时,让宝宝背靠着你的胸部,用一只手托住他的臀部,另一只手围住他的胸部。

这样,让宝宝面向前抱着,使他能很好地看看面前的世界。

      让婴儿骑坐在你的跨部:

宝宝和你面对面,让他双腿分开,骑坐在你的跨上,你一手托住他的臀部,一手围住他的背部。

这时宝宝若觉得还不够安全,他小手会紧紧抓住你的臂膀。

      一般来讲,1-2个月的婴儿主要是横抱在臂弯中,3个月后主要采取竖着抱了。

不管何种抱姿,都要注意保护好婴儿,不仅要抱得舒服,还要让宝宝有安全感。

抱起、放下动作要柔。

      疾病防御-腹泻

母乳喂养的婴儿如果出现拉稀、有奶瓣的粪便等消化不良症状,只要粪便中没有黏液、婴儿也没有频繁拉水质稀屎的菌痢症状,母亲可先从婴儿生活和喂养方面的调理入手,具体可采取以下方。

      分清原因,合理用药 

      首先要分清是感染性还是非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还应分清是细菌性还是病毒性腹泻。

病毒性和细菌性腹泻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用药,非感染性腹泻可以饮食调理为:

      禁食 

      腹泻次数较多,呈水样者,为使婴儿的肠胃道得到休息,最好禁食8~12小时(即停喂1~2次奶),禁食期间可喂糖盐水(即在糖水中加少许食盐)。

禁食后开始喂奶时的量也应比平时减少些。

     减少奶量 

     腹泻不严重的,可以不用禁食,但喂奶量要减少:

喂养的,喂奶间隔时间要相应缩短一些;喂养的,可以减少奶量、加水冲稀。

原已加的,最好停止喂辅食。

      逐渐恢复奶量 

      腹泻减轻,已进入恢复期的,喂奶量可逐渐增加,但不能加得太快,以免再次引起腹泻。

一般完全恢复原有喂奶量最好要经过5~7天。

如婴儿已到了该添加辅食的月龄(一般四个月后或六个月后),可在大便正常一周后,开始添加辅食。

      便后洗臀 

      每次排便后,母亲最好能用温水清洗婴儿的臀部,以防臀红发生。

如已出现臀部发红、糜烂,应将糜烂发红部位暴露在空气中使之干燥,然后涂以20%鞣酸软膏或凡士林油。

      母亲要注意观察婴儿大便的次数及性质,看含水分多还是少;小便的次数及尿量;呼吸的快慢、前囟门及眼窝有无凹陷(这是脱水的主要症状);皮肤是否干燥、弹性高还是低;四肢末端是否发凉。

这些症状都可帮助判断婴儿有无脱水、脱水是轻还是重。

如果脱水明显,特别是伴有、经口进食进水有困难的,应立即去医院。

      教育启蒙

      2个月的孩子脑细胞的发育正处在突发生长期的第二个高峰的前夜,不但要有足够的母乳喂养,也要给予视、听、触觉神经系统的训练。

每日生活逐渐规律化,如每天给予仰卧、抬头训练20-30分钟。

可让宝宝追视移动物,用触摸抓握玩具的方法逗引发育,可做婴儿体操等活动。

总之,父母的身影、声音、目光、微爱抚和接触,都会对孩子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对宝宝未来的身心发育,建立自信、勇敢、坚毅、开朗、豁达、富有责任感和同情心的优良性格,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个月宝宝发育指标

      宝宝体型

      体重:

男婴约6.93千克,女婴约6.24千克。

      身长:

男婴约63.35厘米,女婴约61.53厘米。

      头围:

男婴约41.25厘米,女婴约39.90厘米。

      胸围:

男婴约41.75厘米,女婴约40.05厘米。

      坐高:

男婴约41.69厘米,女婴约40.44厘米。

      发育特征

      宝宝不会和成年人一样进行深度的、有规则的睡眠,他们的睡眠浅但时间长,醒来的次数多。

出生后3个月的婴儿,睡眠没有昼夜的区别,一天要睡上14~18个小时。

不过,睡上4个小时之后,他们的肚子就饿了,于是便要醒来吃奶。

随着宝宝的不断成长,夜间醒来哭泣的频率就会逐渐降低。

      于是,有的父母便会问:

那么有没有办法可以哄宝宝睡觉,或者有没有方法让他们夜间睡得更安稳呢?

其实方法很简单,就是在白天要多对宝宝进行爱抚。

比如,多抱他们、多喂奶、多进行按摩等。

通过爱抚,可使宝宝感到自己受关注,从而产生安心感和安全感。

而且,白天把奶水吃饱后,夜晚就不会频繁感到肚子饿,也就可以安稳地睡觉了。

      营养饮食

      3个月可以喂宝宝自制蔬菜汁 方法是将新鲜的蔬菜洗净、切成小段,加水煮透,取菜汁(仅仅是汁)饮用,如芹菜汁对便秘有效,胡萝卜汁对腹泻有效。

如果是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建议四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吃配方奶粉三个月可以添加辅食。

刚开始添加辅食,首先要先加米粉,然后是蛋黄,菜泥,果泥等,把米粉调成糊,用小勺喂,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一种到多种,逐渐添加,要注意观察宝宝大便。

      不要过早添加辅食!

孩子消化不了。

淀粉类食品要到宝宝4个月后才能消化,因为宝宝4个月才开始有淀粉酶。

4个月前吃这些淀粉类食品,基本上不能消化、吸收,而是全部拉掉。

最先添加的辅食是蛋黄,也应该要3个月才宜添加(早产儿可略早添加)。

过早添加淀粉类食物,宝宝原本好好的肠胃都被搞坏了。

添加辅食要循序渐进,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软到硬,由一种到多种。

      先从蛋黄添起,四分之一左右用水或者奶和开都可以,添加时间最好选择在上午的两奶之间,观察孩子的消化情况如果异常应停掉,这个量最少要加三天以上才可以加别的,还可以加些米粉米汤菜水菜汁果汁果泥等!

添加时间和蛋黄的时间差不多,添加辅食的原则是由少到多由一种到多种,由稀到稠由软到硬由细到粗!

     日常护理

     宝宝3个月大了,千万不要马上勉强宝宝适应大人们的生活节奏,否则往往会适得其反。

直到宝宝2到3岁前,父母都可通过对宝宝生活环境和活动的调整,做有象征意义的小“仪式”,帮助孩子认识白昼。

      1.每天早晨,在同一时间叫醒宝宝(比如,早晨7时到8时左右)。

宝宝睁开眼睛后,家长可做些起床“仪式”,比如用温热的毛巾给他擦擦脸,换套白天活动的衣服。

同时,尽量让宝宝能够沐浴到阳光,帮助他认识“早晨”。

对怎么都不醒来的大龄宝宝,家长可在他起床前一点点调亮房间的光线。

      2.白天尽量安排活泼的游戏,给宝宝增加运动量。

如果气温适宜,可带宝宝到户外散步,或在阳台、庭院里晒晒太阳,帮助宝宝认识“白天”。

      3.晚上让卧室保持黑暗、安静,并尽量在同一时间安排宝宝入睡。

睡前可举行睡觉“仪式”,比如,换睡衣、唱儿歌。

有爸妈陪伴,可减少宝宝对睡觉的恐惧。

睡前1小时内,尽量让孩子做安静的活动,比如讲故事,玩拼图。

这样,可以帮助宝宝在比较集中的一段兴奋之后,产生睡意。

      4.晚饭和辅食不要太晚。

洗澡最迟要在睡觉的1个小时之前进行。

      注意:

不要等宝宝睡得很熟了才放到床上,这样会让宝宝产生过多依赖。

家长应在宝宝半梦半醒时,就把他轻轻放床上。

有些宝宝被放到床上后,会惊醒然后哭泣,这时,家长要狠心让他哭一会儿。

这有利于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疾病防御-咳嗽

      很多情况下咳嗽不是病,而是许多疾病都可能出现的一种症状。

婴儿咳嗽是为了排出呼吸道分泌物或异物而做出的一种机体防御反射动作。

也就是说,咳嗽是宝宝的一种保护性生理现象。

但是如果咳得过于剧烈,影响了饮食、睡眠和休息,那它就失去了保护意义。

因此对于咳嗽,一定要鉴别是何种原因引起的,再对症处理。

绝不可一听咳嗽,马上就认为是感冒、肺炎,做出盲目治疗。

      1.夜间抬高宝宝头部

      如果宝宝入睡时咳个不停,可将其头部抬高,咳嗽症状会有所缓解。

头部抬高对大部分由感染而引起的咳嗽是有帮助的,因为平躺时,宝宝鼻腔内的分泌物很容易流到喉咙下面,引起喉咙搔痒,致使咳嗽在夜间加剧,而抬高头部可减少鼻分泌物向后引流。

还要经常调换睡的位置,最好是左右侧轮换着睡,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

     2.热饮止咳法

      多喝温热的饮料可使宝宝黏痰变得稀薄,缓解呼吸道黏膜的紧张状态,促进痰液咳出。

最好让宝宝喝温开水或温的牛奶、米汤等,也可给宝宝喝鲜果汁,果汁应选刺激性较小的苹果汁和梨汁等,不宜喝橙汁、西柚汁等柑橘类的果汁。

      3.中药外敷法

      可以使用一些比较安全有效的中药外敷方法,由于很多婴幼儿在家中治疗咳嗽时,由于他们的生理原因,用药很容易产生呕吐,使喂药很困难,这时可以配合一些外贴药,可以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

如益气贴、一贴宁等。

      教育启蒙

      此时的婴儿要多与他进行亲子交谈,如跟孩子说说笑笑给孩子唱歌。

或用玩具逗他,引他主动发音,要轻柔地抚摸他、鼓励他。

另外可以让孩子趴在床上或桌子上,孩子的双手可以支撑起上半部分身体,头部也能抬高,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的发育,也为以后的爬行打下基础。

还可以锻炼孩子坐在妈妈怀中,但时间不能太长。

为了锻炼孩子的手劲,可以先把哗啦棒放在他手里,开始时,孩子握住的时间很短,以后逐渐能握住很长的时间。

四个月宝宝发育指标

      宝宝体型

      体重:

男婴约7.52千克,女婴约6.87千克。

      身长:

男婴约65.46厘米,女婴约63.88厘米。

      头围:

男婴约42.30厘米,女婴约41.20厘米。

      胸围:

男婴约42.68厘米,女婴约41.60厘米。

      坐高:

男婴约42.72厘米,女婴约41.56厘米。

      发育特征

      4个月的宝宝可以学翻身啦!

翻身主要是训练宝宝脊柱的肌肉和腰背部肌肉的力量,训练宝宝身体的灵活性,同时,也扩大了宝宝的视野,提高了孩子的认知能力。

      当向左翻的时候,妈妈用右手扶住他的左肩,左手扶住他的臀部,轻轻地给他一点力量,这样呢宝宝就翻过来了。

在翻的时候注意动作不要太大也不要用力,以免别伤宝宝的胳膊。

现在我们的小宝宝往左翻得多,实际上两边都应该让宝宝练习。

      接下来,我们看看这个小宝宝是怎样向右翻身的。

当孩子翻成俯卧姿势后,帮助孩子把双手放成向前趴的姿势,给孩子一个玩具,让孩子趴着玩一会儿,然后家长再把一只手插到孩胸部下方,让孩子由俯卧的姿势慢慢翻成仰卧的姿势。

在这一过程中家长仍然要注意孩子手的摆放姿势。

注意不要别住和扭伤了孩子的胳膊。

在翻身的时候妈妈还可以用一些愉快的语言来刺激宝宝例如:

‘推,轻轻地推,一推就推过来了’‘宝宝真棒,真能干’等。

      营养饮食

      4个月以后随着婴儿的长大,婴儿体重增加,对能量及各种营养素的需求增加,但母乳分泌量不能随之增加,所以单靠乳类已不能完全满足婴儿的营养需要。

4个月后婴儿体内铁的储备也已大部分被利用,而乳类本身缺乏铁质,需要及时从食物中补充,否则,婴儿易发生营养不良性贫血。

因此,在继续用母乳的同时,逐步添加辅助食品是十分必要的。

      添加时间应符合婴儿生理特点,过早添加不适合消化的辅食,会造成婴儿的消化功能紊乱,辅食添加过晚,会使婴儿营养缺乏。

同时不利于培养婴儿吃固体食物的能力。

      添加的品种由一种到多种,先试一种辅食,过3天至1星期后,如婴儿没有消化不良或过敏反应再添加第二种辅食品。

      添加的数量由少量到多量,待婴儿对一种食品耐受后逐渐加量,以免引起消化功能紊乱。

食物的制作应精细、从流质开始,逐步过渡到半流,再逐步到固体食物,让婴儿有个适应过程。

      此外辅食添加的时间,最好在吃奶以前,在婴儿饥饿时容易接受新的食物。

天气过热和婴儿身体不适时应暂缓添加新辅食以免引起消化功能紊乱。

还应注意食品的卫生,以免发生腹泻。

      日常护理

      4个月以后的婴儿头部活动更加灵活,颈部增长,肩部增宽已出现第一个脊柱生理弯曲,可以给婴儿睡枕头了。

      选择一个适宜的枕头对婴儿来说非常重要。

枕头的厚薄要适宜,一般以3厘米左右为宜。

随着婴儿长大,可适当提高。

如果枕头过低,使胃的位置相对高,容易吐奶;如枕头过高,宜造成脊柱异常弯曲,如驼背或落枕。

      枕头的大小以长度30cm,宽15cm为宜。

枕头中的填充物的选择也很重要,如果枕头太硬,如用大米、绿豆等填充枕头,当婴儿头部出汗后来回摇头摩擦,容易擦伤皮肤或引起头的枕部脱发,而形成所谓的“枕秃”。

枕头过大、过软,容易使婴儿的头陷进去,不利于头部活动,或使头部过热,出汗过多,有时还为堵住婴儿的口鼻而发生意外窒息。

因此,婴儿不宜睡又大又软的鸭绒枕头等。

      婴儿的枕头中填充物最好用木棉,因木棉的透气性较好,容易散热。

也可用谷子、茶叶、小米或荞麦皮做枕心。

枕套要选用柔软的棉布制做。

不宜使用化纤布,因着类布透气性能差,婴儿本身就易出汗,故在夏天易引起头部痱子、疖肿等皮肤病。

对过敏体质的婴儿易引起皮肤湿疹等过敏性疾病。

      疾病防御

      奶瓶龋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牙齿疾病,也叫奶瓶性蛀牙。

严重的奶瓶性蛀牙,会造成饮食不便,影响发音,甚至将来恒牙的排列也会受到影响。

与奶瓶性蛀牙关系最密切的细菌是变形链球菌,其最大来源是婴儿的父母,而主要传染媒介是唾液。

不当的喂食习惯,例如大人与小孩共用汤匙,会将口中的细菌直接传给小孩,造成蛀牙。

      同时,牛奶、母乳、果汁、蜂蜜、糖水等,都可能形成对牙齿有害的酸性环境,造成牙齿表面脱钙。

      因此,喂食宝宝喝奶的时间过长,或宝宝边睡边吸奶等习惯,都容易导致蛀牙。

而有些家长为安抚婴儿入睡,用奶嘴沾蜂蜜,更是不可取。

      教育启蒙

      宝宝已经4个月了,很有必要改变一下他周围的生活环境。

重新布置的房间要有新鲜感,物品要多样化,以提高宝宝的观察能力。

在明快的色彩环境下生活的婴儿,其创造力比在普通环境下生活的婴儿要高出许多。

白色会妨碍孩子的智力创新,而红色、黄色、橙色、淡黄色和浅绿色等能发展孩子的智力。

 五个月宝宝发育指标

      宝宝体型

      体重:

男婴约7.97千克,女婴约7.35千克。

      身长:

男婴约66.76厘米,女婴约65.90厘米。

      头围:

男婴约43.10厘米,女婴约41.90厘米。

      胸围:

男婴约43.40厘米,女婴约42.05厘米。

      坐高:

男婴约43.57厘米,女婴约42.30厘米。

      发育特征

      5个月的孩子会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能区别亲人的声音,能识别熟人和陌生人。

5个月的孩子睡眠明显减少,玩的时候多了。

如果大人用双手扶着宝宝的腋下,宝宝就能站直了。

5个月的宝宝可以用手去抓悬吊的玩具。

如果你叫他的名字,他会看看你笑。

在他仰卧的时候,双脚会不停地踢蹬。

这时的孩子喜欢跟人玩藏猫咪、摇铃铛,还喜欢看电视、照镜子、对着镜子里的人笑。

还会用东西对敲。

宝宝的生活丰富了许多。

      营养饮食

      有父母认为:

从宝宝4个月开始,辅食添加对宝宝的发育来说更重要,此时的母乳已经没有什么营养了!

      明智之举:

在宝宝4——6个月内,一直给其喝流质食品。

4——6个月后,宝宝需要补充一些非乳类的食物,包括果汁、菜汁等液体食物,米粉、果泥、菜泥等泥糊状食物以及软饭、烂面、小块水果、蔬菜等固体食物。

此时补充食物与母乳喂养同样重要。

添加可掌握以下原则:

逐渐由1种食物添加到多种,不能在1——2天内加2——3种,以免宝宝消化不良或对食物过敏;

      添加过程中,如果出现消化不良或过敏症状,应停止喂这种食物,待恢复正常后,再从少量重新开始。

如果仍出现过敏,应暂不使用并向医护人员咨询;宝宝患病或天气炎热时,应暂缓添加新品种,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日常护理

      要维护新生儿的牙齿健康,首先要讲究科学的喂养方法。

在喂代乳品时不要放糖太多,喂食时应让小儿坐立,而不要躺着喂。

奶瓶嘴应放在小儿上下牙之间,减少食物直接与牙齿接触的时间。

喂食后应给小儿清洗口腔,去除食物残渣和乳凝块,以防被细菌发酵破坏牙齿。

其次还要讲究喂食时间,一般在小儿睡醒后为好,不要睡前喂食,以免喂食后小儿很快进入睡眠状态,唾液分泌减少或停止,牙齿得不到清洁,易发生“奶瓶龋”。

      口腔保健则应在婴儿出生后不久就开始。

孩子在长牙以前,父母应在喂奶后或睡觉之前用温热水浸湿的纱布轻擦小儿口腔各部分粘膜和牙床,以去掉残留在口腔内的乳凝块。

实践证明,这种清洁方法不仅能清洁口腔,而且能促进小儿口腔粘膜、颌骨的生长发育,增强抗病能力。

当牙齿萌出后,父母可用食指缠上消毒纱布,用淡盐水轻擦小儿牙齿的各面。

一日数次,最好在饭后和睡前进行。

上下牙全部萌出后,可用小型软质牙刷沿牙齿的缝隙上下刷,即上牙向下刷,下牙向上刷,也可用牙刷沿牙颈部作小旋转轻刷,可配合使用可吞服的牙膏。

在洗刷中注意不要使刷毛伤及口腔粘膜和牙龈。

      疾病防御

      良好的睡眠是保证幼儿体格及神经发育的必要条件,其健康活泼,皆取决于睡眠质量的优劣。

正常情况下,幼儿睡眠时一般是安静舒坦、头部微汗、呼吸均匀而无声。

但是,当孩子患病时,睡眠就会出现异常情况。

      1、睡眠时哭闹不停,时常摇头,用手抓耳,有时还伴有发热。

可能是患有外耳道炎、湿疹,或是患了中耳炎。

      2、睡前烦躁,易惊醒,入睡后全身干涩,面红,呼吸粗且快,脉搏快。

这常预示发热即将来临。

      3、入睡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