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黑龙江省龙东南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3658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737.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黑龙江省龙东南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学年黑龙江省龙东南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学年黑龙江省龙东南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学年黑龙江省龙东南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学年黑龙江省龙东南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学年黑龙江省龙东南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学年黑龙江省龙东南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学年黑龙江省龙东南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学年黑龙江省龙东南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学年黑龙江省龙东南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学年黑龙江省龙东南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学年黑龙江省龙东南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学年黑龙江省龙东南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学年黑龙江省龙东南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学年黑龙江省龙东南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学年黑龙江省龙东南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学年黑龙江省龙东南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学年黑龙江省龙东南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学年黑龙江省龙东南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学年黑龙江省龙东南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黑龙江省龙东南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docx

《学年黑龙江省龙东南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黑龙江省龙东南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黑龙江省龙东南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docx

学年黑龙江省龙东南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龙东南七校联考

高二(地理)试题

第Ⅰ卷

一、选择题:

共36小题,每题1.5分,共54分。

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甲、乙两地的夜晚北极星的仰角同为60°,甲、乙两地经度如下图所示。

结合下图可知,

甲、乙两地的劣弧距离大约是(  )

A.20000千米B.15000千米C.10000千米D.5000千米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地球上两点之间方向与距离的判断。

【详解】甲、乙两地的夜晚北极星的仰角同为60°,说明两地位于同纬度,纬度位置为60°N。

在根据甲、乙两点的经度位置,甲乙两地位于同一条纬线上,两地之间劣弧长相差90°。

甲、乙两地的距离大约等于90°*111千米*cos60°=4995千米,D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一猎人欲到该地打猎。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

()

A.300mB.400mC.350mD.450m

3.猎人熟悉动物习性,知道水鹿被追赶过后,会寻找有水的地方喝水,而山羊喜欢在陡峻的山崖活动。

在这次打猎中,他捕获了水鹿和山羊,请问他最有可能分别在图中哪两处捕获这两种动物()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②

【答案】2.C3.D

【解析】

【分析】

根据等高线数值和分布规律及等高距能找出最高点和最低点,进行计算即可.

【2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等高距为50米,图示区域内西侧海拔最低,其海拔范围在500~550米,山峰最高,其海拔在887米,两地的相对高度在387--337米之间,选项中符合条件的数值只有350米.C正确。

3题详解】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②处是陡崖;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③处是山谷,山谷为集水线,能形成河流;山羊喜欢在陡峻的山崖活动,而水鹿被追赶过后,会寻找有水的地方喝水,因此最有可能分别在图中③②两处捕获到这两种动物.D正确。

【点睛】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平时多总结等高线的相关内容.

4.读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若甲、丁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200千米,要在边长为1米的图幅中完整绘制该区域图,所选用的比例尺约为()

A.1∶30000B.1∶3000C.1∶200000D.1∶20000

【答案】C

【解析】

【分析】

主要考查了比例尺的相关知识.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详解】甲、丁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200千米,要在边长为1米的图幅中完整绘制该区域图,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所选用的比例尺约为1:

200000.C正确。

【点睛】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比例尺的相关知识.

下图所示为一假想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中P处因受地形影响出现等温线闭合状况。

完成下列各题。

5.图中P处的气温可能为()

A.20℃B.16℃C.18℃D.23℃

6.该图所示可能是()

A.南半球,2月B.北半球,8月C.北半球,2月D.南半球,8月

7.仅从气候因素考虑,若在 M、N两地中选一地点建海滨浴场,正确方案及理由()

A.M地:

气候温和湿润B.N地:

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

C.N地:

气候温和湿润D.M地:

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

【答案】5.D6.A7.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的判读,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值线内的值,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规律.

【5题详解】

P处因受地形影响气温出现异常,若P地是山地,气温低于周围地区,闭合曲线的数值应与两侧较小的数值相等即等于16,根据“小于小值”原则,P地气温大于12小于16;若P地是盆地,气温高于周围地区,闭合曲线的数值应与两侧较大的数值相等即等于20,根据“大于大值”原则,P地气温大于20小于24,故D正确.

【6题详解】

根据世界气温随纬度的升高而降低,结合图中的气温曲线图,可判定该图所示为南半球.然后根据海陆因素对气温的影响,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比较图中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可知陆地气温高,判定此时的季节是夏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2月是南半球的夏季.A正确。

【7题详解】

根据世界气温随纬度的升高而降低,结合图中的气温曲线图,可判定图中位于南半球,则N点位于30°S-40°S的大陆西岸,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地中海气候最显著的特征.所以N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适合作阳光海滨浴场.B正确。

【点睛】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等值线的判读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读非洲及周边洋流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8.图中序号所示各地中,气候类型体现了非地带性气候的是(    )

A.②⑥B.④⑤C.①⑥D.①②

9.年日照时数自①地向③地变化趋势和主要影响因素是()

A.减少,太阳高度B.增多,大气环流C.增多,地形D.增多,纬度

10.图中海域面积有减小趋势的是()

A.地中海B.莫桑比克海峡C.红海D.曼德海峡

【答案】8.A9.B10.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和板块构造学说。

【8题详解】

②处位于赤道,应为热带雨林气候,受地形影响,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⑥位于回归线附近,应为热草原气候,受地形、洋流和信风影响,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②⑥两处为非地带性。

【9题详解】

由图可知,①③地位于同一经线附近,①地位于赤道地区,受赤道低压控制,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多,年日照时数少;③地位于撒哈拉沙漠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而形成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而年日照时数多。

因大气环流的影响,年日照时数自①地向③地增多,B正确。

【10题详解】

板块发生挤压运动时,其方向是相向运动,板块之间的距离缩小.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两大板块发生碰撞挤压,面积不断缩小.A正确。

【点睛】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和板块构造学说的有关知识,要理解记忆,难度较小。

读“某国地理环境要素关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该国地形形成中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与冰川作用B.流水侵蚀与沉积作用

C.冰川侵蚀与沉积作用D.海浪侵蚀与沉积作用

12.该国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A.亚热带纬度范围界线低于其他国家B.同种植物在各地开花日期大体相同

C.山脚森林茂密,山顶白雪皑皑D.一年四季降水量总是东岸大于西岸

【答案】11.B12.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1题详解】

据图可以看出本区气候以海洋性季风气候为主不会以风力作用和冰川侵蚀为主,海浪侵蚀只能影响沿岸地带,处于亚热带和温带地区,而河流水量丰沛,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

B正确。

【12题详解】

由图可得出该地区森林茂密,水力资源丰富。

受海洋影响大,亚热带纬度范围界线高于其他国家。

受冬夏季风不同风向的影响,降水东西岸多的季节不同,纬度位置不同,热量不同,开花日期不同。

C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葡萄起源于地中海、黑海和里海沿岸,现在世界多地均有种植,主要分布在北纬20°~52°及南纬30°~45°、海拔400~600米的地区。

若葡萄园临近大水面,深水反射出大量的蓝紫光和紫外线,有利于浆果着色和提升品质。

下图示意智利葡萄产区分布。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3.智利产出

葡萄品质极好,其原因是生长季节()

A.凉爽多雨,云雾缭绕B.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

C.炎热干燥,水源不足D.阳光明媚,昼夜温差大

14.与我国新疆相比,同品种的葡萄在智利色泽更好,这是由于该地()

A.地处山谷B.靠近大洋C.邻近沙漠D.海拔较高

【答案】13.D14.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

【13题详解】

根据图示位置,智利葡萄产区属于地中海气候,产出的葡萄品质极好,其原因是生长季节是夏季,阳光明媚,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D对。

夏季是生长季节,炎热干燥,A错。

水源不足不是作物品质好的原因,C错。

水资源丰富与作物品质好无因果关系,D错。

【14题详解】

若葡萄园临近大水面,深水反射出大量的蓝紫光和紫外线,有利于浆果着色和提升品质。

与我国新疆相比,同品种的葡萄在智利色泽更好,这是由于该地临近大洋,新疆深居内陆,B对。

新疆葡萄产区同样地处山谷,A错。

新疆葡萄产区邻近沙漠,智利是地中海气候,C错。

葡萄产区分布在海拔400~600米的地区,海拔差异小,D错。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15.菲律宾的薄荷岛中部,有一大片石灰岩小丘,每逢雨季来临之前,小丘上的草干枯后变为咖啡色,酷似一大堆巧克力,因此得名“巧克力山”。

读薄荷岛简图,观赏咖啡色巧克力山的最佳时间是()

A.1月B.5月C.7月D.10月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详解】菲律宾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每年6-9月是雨季,10-次年5月是旱季。

观赏咖啡色巧克力山的最佳时间是旱季末,即5月,B对。

7月是雨季,10月是旱季初,1月正值旱季,A、C、D错。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读下列四个半岛,回答下列各题。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四个半岛均位于板块交界处,故多火山地震②半岛bc降水多是因为暖流影响

③半岛d西侧多峡湾,是冰川侵蚀的结果④半岛a位于地中海沿岸

A.③④B.②③C.①④D.①②

17.下列有关四个半岛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半岛b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

②四个半岛全年降水均丰富

③半岛d的气候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④半岛a的气候是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形成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16.A17.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板块分布、冰川地貌。

【16题详解】

a地位于地中海地区,b为朝鲜半岛、c为雷州半岛与海南岛附近、d欧洲斯堪的那维亚半岛附近。

只有a位于板块交界附近;bc半岛为季风气候,主要是冬夏季风差异形成的;半岛d峡湾是冰川侵蚀形成U型谷后,地壳下沉海水侵入形成,A正确。

【17题详解】

半岛②为朝鲜半岛,受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影响,其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8.卡塔尔虽然三面临海,但气候干燥,境内无常年性河流,缺水特别严重。

卡塔尔气候干燥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B.受来自陆地的西风带和东北信风带的交替控制

C.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19.卡塔尔是全球第15大原油出口国,若将该国的石油通过海运运往德国最大港口汉堡港,沿途经过海峡的顺序是

A.④②③①B.①②④③C.③①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18.C19.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中东地区的石油开发。

【18题详解】

从经纬度位置看,卡塔尔位于30°附近的大陆西岸,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少雨,C正确。

【19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的海峡①为霍尔木兹海峡,②为曼德海峡,③为英吉利海峡,④为直布罗陀海峡。

卡塔尔的石油通过海轮运往德国最大港口汉堡港,沿途经过海峡的顺序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B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20.读下面气候类型图和南美洲轮廓图,降水柱状图中能正确反映轮廓图中③和⑤地降水状况的分别是()

A.甲和乙B.丁和乙C.丙和丁D.丁和丙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南美洲的气候类型。

【详解】③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7月份南半球是冬季,对应选项中的丁图。

⑤处于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降水稀少成为温带荒漠,对应选项中的乙图。

B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1.①②两处海域相比,②处海水的()

A.温度、盐度均较低B.温度较低、盐度较高

C.温度、盐度均较高D.温度较高,盐度较低

22.①②两处沿岸气候类型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B.地形C.洋流D.大气环流

【答案】21.C22.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洋流及对气候的影响。

【21题详解】

据图判断,①处受拉布拉多寒流影响,温度、盐度均较低,②处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温度、盐度均较高,C正确。

【22题详解】

①处沿岸常年受大陆气团的影响,气候干燥。

②处沿岸受西风影响,形成海洋性气候,故①②两处沿岸气候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

D正确。

【点睛】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掌握影响全球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分布规律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世界局部区域的气候类型分布和主要的影响因素具体分析。

23.读下图,关于图中两山脉附近地区自然地理要素,正确的是()

A.甲、乙两山脉都处于板块碰撞地带

B.甲、乙两山脉的西侧都有地中海气候分布

C.甲山脉西坡降水量大于东坡,乙山脉东坡降水量大于西坡

D.甲、乙两山脉以东的河流汛期均出现在5—10月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美洲。

【详解】根据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甲山脉是安第斯山脉,乙山脉是阿巴拉契亚山脉,甲山脉处于板块碰撞地带,乙山脉位于板块内部,甲山脉的西侧有地中海气候分布,乙山脉西侧是温带大陆性气候,给甲山脉附近带来降水的是西风,所以甲山脉西坡降水量大于东坡,乙山脉附近的降水来自大西洋,所以东坡降水量大于西坡,乙山脉以东的河流汛期出现在5~10月,甲山脉以东的河流汛期出现在11~次年5月,C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24.在2018年入围俄罗斯世界杯小组赛的球队中,冰岛队是世界杯有史以来人口最少的参赛国。

因冰川和火山大范围地并存,冰岛被称为“冰与火之国”。

下列职业中,冰岛的国民从业人员可能较多的是(  )

①石油开采②观测火山 ③监测地震④椰子采摘  ⑤地热供暖

⑥种植水稻⑦饲养骆驼⑧种植天然橡胶 ⑨电竞比赛⑩捕捞鳕鱼

A.①③⑥B.②④⑦C.①⑧⑨D.②⑤⑩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冰岛。

【详解】从图中看冰岛火山较多,且纬度较高,有可能从事观测火山、地热供暖工作;岛国渔业资源丰富,可从事鳕鱼捕捞工作,D正确;椰子、天然橡胶是热带作物,不适宜冰岛种植;冰岛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不适宜种植水稻和饲养骆驼。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25.下图是沿纬线60°N的地形剖面图。

读图可知,图中地理事物状况正确的是

A.F地形区是该国粮食生产的集中区B.③河流为内流河

C.图示E和F间山脉为洲界限D.④河流无凌汛现象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俄罗斯。

【详解】结合经纬度,E地形区是东欧平原,F地形区是西西伯利亚平原,E和F间山脉为乌拉尔山,为亚欧界限,C正确。

F地形区是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俄罗斯重要的石油产区,A错误。

③为鄂毕河,流入北冰洋,为外流河,B错误。

④为叶尼塞河,有凌汛现象,D错误。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26.人类密集地区称人类大陆。

读图可知,关于图中①~④人口密集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人口增长率高,迁入人口比重大

B.②城市化水平高,逆城市化表现明显

C.③第二、三产业比重大,水陆交通便捷

D.④制造业发达,是产业转移的承接区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世界人口分布。

【详解】①是亚洲东部,人口增长数量较多,因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而迁入人口比重较小;②是南亚,经济较落后而城市化水平较低;③位于欧洲西部,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高,第二、三产业比重大,水陆交通便利;④为美国,制造业发达,是产业转移的迁出地.C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27.马赛人是东非最著名的一个游牧民族,马赛人一年中的游牧路线最南到坦桑尼亚的多多马(6°10'S),最北到肯尼亚的基塔莱(1°01'N),分析马赛人一年中游牧的位置变化,向北经过马拉河大概时间是()

A.1月B.5月C.9月D.11月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非洲。

【详解】多多马位于南半球、基塔莱位于北半球,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热带草原气候的特征是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每年5~10月,北半球的基塔莱是湿季,降水多,11月~次年4月南半球的多多马是湿季,降水多,故5~10月,游牧位置由南向北迁移,11月~次年4月,游牧位置由北向南迁移.B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合恩角生物圈保护区境内有南半球最大的“微型森林”(植株相对较小)和世界最南端的原住民雅马纳人。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8.合恩角保护区内的“微型森林”的成因是

A.气候湿冷B.风力较大C.终年高温多雨D.光照不足

29.达尔文在1834年穿过比格尔海峡时写道:

“雅马纳人生活在杂乱的巨石、高山和原始的森林中,这里终年雾气笼罩,暴风雨不断,……”“这里终年雾气笼罩,暴风雨不断”的原因主要是受

①沿岸暖流的影响 ②沿岸寒流的影响③寒冷的西北风影响④寒冷的西南风影响

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

【答案】28.B29.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南美洲。

【28题详解】

合恩角保护区位于南半球的西风带内,故风力较大。

受强劲西风的影响,保护区内的森林植株矮小,形成“微型森林”。

B正确。

【29题详解】

由图可知,比格尔海峡位于南半球西风带内,终年受西北风影响,且风向由海洋吹向陆地,故多暴风雨;同时受沿岸西风漂流(寒流)的影响,多大雾天气。

A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2013年8月,中远集团“永盛”号货轮试水北极东北航道,这是中国商船首次尝试经由北极东北航道到达欧洲。

此次试航迈出了中国商船取道北极东北航道的第一步,为未来中国商船大规模通行北极奠定了基础。

下图为“永盛”号货轮航行路线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0.此次航行过程中(  )

A.甲—戊途经两个世界级渔场附近B.甲—乙段一直顺水

C.丙—丁段可见极光D.丁—戊段布满浮冰

31.北极东北航道若能开通,对下列海上重要道航运影响最大的是(  )

A.苏伊士运河B.巴拿马运河C.马六甲海峡D.霍尔木兹海峡

【答案】30.A31.A

【解析】

【分析】

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世界洋流的分布,北极航道的影响因素以及世界主要海洋交通要道。

【30题详解】

甲-乙段经过北海道渔场和北海渔场两个世界级渔场,A正确。

甲-乙段经过千岛寒流时逆水而行,B错误;丙-丁段虽处于北极地区,但此时为夏季,极地地区出现极昼现象,C错误;丁-戊段为暖流控制,且此时为夏季,浮冰融化,D错误。

【31题详解】

北极东北航道若能开通,通过北极航线,欧洲到北美洲或亚、欧两洲的距离相比原来绕道苏伊士运河航线将大大缩短,A正确。

【点睛】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以及图文信息的获取能力,需要结合到相关的基础知识,抓住图文关键信息分析答题。

读图为世界某大陆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32.下列地理事物位于该大洲上的是()

A.德干高原B.拉布拉多高原C.埃塞尔比亚高原D.巴西高原

33.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③平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B.②地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C.①地是地中海性气候D.④地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

【答案】32.B33.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北美洲。

【32题详解】

由图中经纬度位置分析可知,该地是北美洲大陆,拉布拉多高原位于北美洲。

B正确。

【33题详解】

①地是地中海性气候,C正确。

③地为中央大平原,主要的经济作物是棉花。

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该大陆东部。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34.日本北部白川合掌屋与环境“天人合一”。

它整体木质结构,不用任何钉子,只用绳子绑扎或采用较有黏性的木头来接合房屋架构,屋顶特别建成倾斜的60度,屋顶所铺的茅草,厚度达七八十厘米,使整栋屋子冬暖夏凉,住起来相当舒适,成为著名的旅游景观。

合掌屋“天人合一”,其不能反映的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是()

A.夏季雨水较多B.冬季雪大C.森林资源丰富D.年较差小、日较差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详解】合掌屋“天人合一”,整体木质结构,反映洼地森林资源丰富的特点,C错。

屋顶特别建成倾斜的6Q度,反映当地夏季雨水较多,冬季雪大的自然环境特征,A、D错。

气候海洋性强,不能反映的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是年较差小、日较差大,D对。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下图是“世界四条著名河流河口附近地区图”。

读图下列各题。

35.乙河河口没有形成三角洲,不能说明此现象成因的是( )

A.流域面积小,流量小,河流携带泥沙能力有限

B.流经低平的盆地,利于河水流动中泥沙沉积

C.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

D.地势落差大,河水落差大,河口处泥沙不易沉积

36.图示四个区域,为重要乳畜业分布区的是( )

A.甲、乙B.乙、丙C.甲、丙D.丙、丁

【答案】35.A36.D

【解析】

【分析】

流水在搬运过程中,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便沉积下来.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河流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35题详解】

乙河河口没有形成三角洲的成因是地势落差大,河水落差大,河口处泥沙不易沉积;流经低平的盆地,利于河水流动中泥沙沉积;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该河流量大,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