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核算与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3675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力发电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核算与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火力发电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核算与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火力发电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核算与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火力发电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核算与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火力发电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核算与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火力发电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核算与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火力发电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核算与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火力发电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核算与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火力发电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核算与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火力发电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核算与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火力发电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核算与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火力发电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核算与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火力发电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核算与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火力发电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核算与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火力发电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核算与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火力发电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核算与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火力发电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核算与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火力发电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核算与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火力发电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核算与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火力发电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核算与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火力发电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核算与报告.docx

《火力发电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核算与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力发电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核算与报告.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火力发电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核算与报告.docx

火力发电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核算与报告

火力发电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核算与报告指南

(试行)

一、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纳入福建省用能权交易试点的火力发电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核算和报告。

二、核算边界

火力发电企业应识别、核算和报告企业法人边界内所有火力发电机组的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时应避免重复计算或漏算。

火力发电企业的综合能源消费量核算和报告范围包括:

发电生产投入的主要燃料、辅助燃料、电力、热力消耗量及能源加工转换产出的电力和热力。

其中,辅助燃料是指用于启动、稳压、脱硝的辅助柴油、天然气等。

企业边界内基建和技改等项目建设消耗的能源不在核算范围内。

如火力发电企业利用固废、污泥等废弃物进行耦合发电的,处理废弃物消耗的能源以及废弃物的消耗量应单独统计,但不包含在核算边界内。

监测、计量无法区分上述综合能源消费量的,一并上报并加以说明。

三、核算方法

火力发电企业的综合能源消费量,是指报告期内企业在工业生产活动中各种能源的净消费量,包括工业生产消费的能源合计,扣除加工转换产出能源合计,均按照机组分别核算上报。

对于相同装机容量、压力参数的机组,工业生产能源消费量及加工转换产出能源量可合并填报,并加以说明。

按式

(1)计算:

……………………………

(2)

式中,

E

综合能源消费量(吨标准煤)

E工业生产消费能源

工业生产消费的能源合计(吨标准煤)

E加工转换产出能源

加工转换产出的能源合计(吨标准煤)

(一)工业生产消费的能源合计

火力发电企业工业生产消费的能源合计,包括发电机组的主要燃料、辅助燃料、电力、热力的能源消费量合计。

按公式

(2)计算:

…………………………………

(2)

式中,

E工业生产消费能源

工业生产消费的能源合计(吨标准煤)

ei

工业生产消费的第i种能源消耗实物量(吨,万立方米,兆焦,兆瓦时)

pi

第i种能源的折标系数(吨标准煤/吨,吨标准煤/万立方米,吨标准煤/兆焦,吨标准煤/兆瓦时)

i

消耗的能源种类

1.工业生产消费能源实物量数据及来源

用于计算工业生产消费的能源种类包括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主要包括煤、柴油、天然气等;二次能源主要包括电力、热力。

统计核算的时间区间以自然年为限。

(1)燃料消耗实物量

燃料消耗实物量含火力发电企业发电机组的主要燃料及辅助燃料。

燃料消耗实物量应依据测量仪器监测的实际消耗量数据确定,数据可来源于企业能源消费台帐或统计报表,燃煤电厂主要燃料燃煤应选取入炉前皮带秤监测的入炉煤消耗量、辅助燃料柴油应选取柴油流量计或油料库液位计监测的柴油消耗量进行上报;燃气电厂的主要燃料天然气应选取燃气流量计监测的燃气消耗量进行上报。

具体测量仪器的配备、管理等应符合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相关规定。

(2)电力消耗实物量

火力发电企业的电力消耗的实物量是指机组的外购电量。

对于无法分机组统计的外购电,用全厂总外购电按机组供电量进行分摊。

机组外购电量数据采用火力发电企业与电网公司结算确认的关口表下网电量的监测值。

(3)热力消耗实物量

火力发电企业的热力消耗实物量是指机组的外购热量。

对于无法分机组统计的外购热力,用全厂总外购热除以机组台数进行均摊。

机组外购热力数据以热力关口表计量的外购热力监测值为准。

2.工业生产消费的能源折标系数及来源

(1)燃料消耗量的能源折标系数

对于低位发热值有实测的燃料,折标系数按照公式(3)计算:

………………………………(3)

p燃料i

第i种燃料的折标系数(吨标准煤/吨,吨标准煤/万立方米)

NCVi

第i种燃料能源的年平均收到基低位发热值(千焦/千克,千焦/标准立方米)

29307

标准煤的低位发热值,千焦/千克

式中,

i

燃料能源的种类

燃煤收到基低位发热值的具体测量方法和实验室及设备仪器标准应遵循GB/T213-2008《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的相关规定,频率为每天至少一次。

燃煤年平均收到基低位发热值由日平均收到基低位发热值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其权重是燃煤日消耗量。

燃油低位发热值的测量方法和实验室及设备仪器标准应遵循DL/T567.8-95《燃油发热量的测定》的相关规定。

燃油的低位发热值按每批次测量,或采用与供应商交易结算合同中的年度平均低位发热值。

燃油年平均低位发热值由每批次燃油平均低位热值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其权重为每批次燃油消耗量。

天然气低位发热值测量方法和实验室及设备仪器标准应遵循GB/T11062-1998《天然气发热量、密度、相对密度和沃泊指数的计算方法》的相关规定。

天然气的低位发热值企业可以自行测量,也可由燃料供应商提供,每月至少一次。

天然气年平均低位发热值由月平均低位热值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其权重为天然气月消耗量。

对于辅助燃料,无法获得低位发热量实测值时,折标系数

p燃料i可直接参照附录A。

(2)电力消耗量折标系数

参考《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电力折标系数p电力以当量值0.1229吨标准煤/兆瓦时计算。

(3)热力消耗量折标系数

参考《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热力折标系数p热力以当量值计算,取折标系数0.03412×10-3吨标准煤/兆焦计算。

(二)加工转换产出的能源合计

对于火力发电企业而言,加工转换产出的能源包括加工转换产出电力和热力两部分,以标准煤的当量值表示。

按公式(4)计算:

……………………(4)

其中,加工转换产出电力为机组年供电量乘以电力折标系数,按公式(5)计算。

……………………………………(5)

式中,

E加工转换产出电力

电力加工转换产出能源消费量(吨标准煤)

AD电

机组年供电量(兆瓦时)

p电力

电力折标系数(吨标准煤/兆瓦时)

加工转换产出热力用机组年供热量乘以折标系数计算得出,按公式(6)计算。

……………………………(6)

式中,

E加工转换产出热力

热力加工转换产出能源消费量(吨标准煤)

AD热力

机组年供热量(兆焦)

p热力

热力折标系数(吨标准煤/兆焦)

1.加工转换产出的能源数据及来源

火力发电企业的机组年供电量、供热量数据的计量应符合《DL/T904-2015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的相关要求。

2.加工转换产出的能源折标系数及来源

(1)加工转换产出电力能源折标系数

参考《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电力折标系数p电力以当量值0.1229吨标准煤/兆瓦时计算。

(2)加工转换产出热力能源折标系数

参考《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热力折标系数p热力以当量值计算,取折标系数0.03412×10-3吨标准煤/兆焦计算。

(三)其他生产信息

火力发电企业应将报告期内的生产信息进行上报,包括机组装机容量、机组类型、发电量、供电量、上网电量、供电煤耗/供电气耗、供热量、供热煤耗/供热气耗、供热比、负荷率等信息。

相关参数的计量应符合《DL/T904-2015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的相关要求

四、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

火力发电企业应建立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报告的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制度,包括以下内容:

指定专门人员负责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核算和报告工作。

建立健全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计量监测方案。

建立健全企业能源消费台账记录。

建立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数据文件保存和归档管理数据。

建立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报告内部审核制度。

五、报告内容和格式规范

火力发电企业应按照附件一的格式对以下内容进行报告:

(一)火力发电企业基本信息

火力发电企业基本信息应包括企业名称、单位性质、报告年度、所属行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法定代表人、填报负责人和联系人信息。

(二)综合能源消费量

火力发电企业应报告在报告期内的全厂的综合能源消费量,并分别报告各机组的工业生产消费的能源合计、加工转换产出的能源合计。

(三)工业生产消费的能源数据及来源说明

火力发电企业应报告企业工业生产消费的燃料消耗实物量、电力消耗实物量、热力消耗实物量。

数据均需来源于实际测量仪器监测的数据。

(四)加工转换产出的能源数据及来源说明

火力发电企业应报告企业加工转换产出的供电量、供热量。

数据均需来源于实际测量仪器监测的数据。

(五)折标系数数据及来源

火力发电企业应报告工业生产消费的能源折标系数来源、加工转换产出能源的折标系数来源。

对于实测年平均低位发热值的燃料能源应进行说明。

(六)其他生产信息及来源

火力发电企业应将报告年度的生产数据及来源一并上报,包括机组装机容量、机组类型、发电量、供电量、上网电量、供电煤耗、供热量、供热煤耗、供热比、负荷率数据。

(七)计量监测方案实施情况

火力发电企业应将报告年度的能源消费量数据计量设备配备情况、计量设备校验情况、监测频次等计量监测方案实施情况进行报告。

附录一:

火力发电企业能源消费量报告格式模板

附录二:

火力发电企业计量监测方案格式模板

 

附录一:

火力发电企业能源消费量报告格式模板

 

火力发电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报告

 

火力发电企业(盖章):

报告年度:

编制日期:

年月日

 

根据《火力发电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核算与报告指南》,本火力发电企业核算了年度综合能源消费量,并填写了相关数据表格。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综合能源消费量

三、工业生产消费的能源数据及来源说明

四、加工转换产出的能源数据及来源说明

五、折标系数数据及来源说明

六、其他生产信息及来源

本报告真实、可靠,如报告中的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本企业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人(签字):

年月日

附表1火力发电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总报告

附表2火力发电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报告分表

附表3火力发电企业机组综合能源消费量报告分表

附表4火力发电企业计量监测方案实施情况报告

附表1火力发电企业年综合能源消费总报告

年份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

名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行业

代码

单位

性质

法定

代表人

填报

负责人

联系人

及联系方式

 

 

 

 

 

 

 

 

主营产品信息

企业综合能耗

产品一

产品二

(万吨标准煤)

名称

单位

产量

名称

单位

产量

 

供电量

兆瓦时

 

供热量

兆焦

 

附表2火力发电企业年综合能源消费量报告分表

类目

数值

说明

全厂数据

1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吨标准煤)

1.1工业生产消费的能源合计(吨标准煤)

1.2加工转换产出的能源合计(吨标准煤)

 

附表3火力发电企业年机组综合能源消费量报告分表

序号

类目

数值

说明

机组1*

机组基本信息

1投产时间

填写机组正式投产的年、月。

2发电燃料类型

燃煤或者燃气

3装机容量(MW)

单台机组容量×机组数量

4压力参数/机组类型/凝汽器冷却方式

对于燃煤机组,压力参数指:

高压、超高压、亚临界、超临界、超超临界;并注明是否循环流化床机组

对于燃气机组,机组类型指:

B级、E级、F级、分布式

凝汽器冷却方式为:

开式循环、闭式循环、空冷

机组综合能源消费量信息

5机组综合能源消费量(吨标准煤)

5.1工业生产消费的能源合计(吨标准煤)

5.1.1燃料消费能源合计(吨标准煤)

燃料消耗实物量(吨,或万立方米)

主要燃料:

辅助燃料:

燃料消耗折标系数

主要燃料:

数据来源:

辅助燃料:

数据来源:

5.1.2电力消费能源合计(吨标准煤)

电力消耗实物量(外购电量)(兆瓦时)

电力折标系数(吨标准煤/兆瓦时)

使用当量值0.1229

5.1.3热力消费能源合计(吨标准煤)

热力消耗实物量(外购热量)(兆焦)

热力折标系数(吨标准煤/兆焦)

使用当量值0.03412×10-3吨标准煤/兆焦

5.2加工转换产出的能源合计(吨标准煤)

5.2.1加工转换产出电力(吨标准煤)

供电量(兆瓦时)

电力折标系数(吨标准煤/兆瓦时)

使用当量值0.1229

5.2.2加工转换产出热力(吨标准煤)

供热量(兆焦)

热力折标系数(吨标准煤/兆焦)

使用当量值0.03412×10-3吨标准煤/兆焦

机组生产信息

6发电量(兆瓦时)

7供电量(兆瓦时)

8上网电量(兆瓦时)

9供热量(兆焦)

10供电煤耗(吨标准煤/兆瓦时)或供电气耗(万立方米/兆瓦时)

11供热煤耗(吨标准煤/太焦)或供热气耗(万立方米/太焦)

12供热比

13负荷率

说明:

*如果机组数多于1个,请自行添加表格。

附表4火力发电企业年计量监测方案实施情况报告

能源消费量数据

计量设备及型号

计量设备序列号

计量设备安装位置

计量频次

计量设备精度

校验日期

数据获取部门

机组1*

说明:

*如果机组数多于1个,请自行添加。

能源消费量数据中填写计量监测方案中识别的涉及计量监测的核算数据名称。

如报告期内计量设备存在更换,应分别说明更换前后的计量设备信息。

附录A能源折标准煤换算系数

分类

能源名称

折标准煤系数

燃料能源

原煤

0.7143千克标准煤/千克

洗精煤

0.9000千克标准煤/千克

洗中煤

0.2857千克标准煤/千克

其他洗煤

0.2857~0.4286千克标准煤/千克

煤泥

0.2857~0.4286千克标准煤/千克

焦炭

0.9714千克标准煤/千克

原油

1.4286千克标准煤/千克

燃料油

1.4286千克标准煤/千克

汽油

1.4714千克标准煤/千克

煤油

1,4714千克标准煤/千克

柴油

1.4571千克标准煤/千克

煤焦油

1.1429千克标准煤/千克

渣油

1.4286千克标准煤/千克

液化石油气

1.7143千克标准煤千克

炼厂干气

1.5714千克标准煤/千克

油田天然气

1.3300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气田天然气

1.2143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煤矿瓦斯气

0.5000~0.5714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焦炉煤气

0.5714~0.6143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高炉煤气

0.1286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电力(当量值)

0.1229吨标准煤/兆瓦时

热力(当量值)

0.03412×10-3吨标准煤/兆焦

 

附录二:

火力发电企业计量监测方案模板

****(用能单位名称)

能源消费量计量监测方案

A计量监测方案的版本

版本号

发布时间

修订说明

B报告主体描述

用能单位名称

所属地区

所属行业

火力发电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法定代表人姓名

联系人

联系电话

邮箱

地址

报告主体简介

(1)用能单位概况(包括成立时间、规模、股权情况、所有权状况);

(2)生产信息(可包括企业火力发电机组基本信息,电力、热力供出情况等);

(3)计量网络图(与能源消费量报告相关的计量器具网络图)

(4)附件(厂区平面分布图、组织架构图和工艺流程图)。

C核算边界和设施的描述

核算边界的描述:

用能设施的描述;

机组编号

装机容量

压力参数/机组类型

消耗燃料类型

是否供热机组

投产时间

注:

如涉及多台机组可自行加行。

D各能源消费量数据的确定方式

D-1工业生产消费活动数据和折标系数的确定方式

能源种类

单位

数据的计算方法及获取方式

选取以下获取方式:

⏹实测值;

⏹默认值;

⏹相关方结算凭证;

⏹其他方式(请详细描述)

计量设备(适用于数据获取方式来源于实测值)

偏移说明

(存在偏移时填写)

数据缺失处理方式

数据获取负责部门

计量设备

及型号

计量设备

安装位置

计量频次

计量设备

精度

规定的

计量设备

校准频次

主要燃料种类:

燃煤/燃气

消耗实物量

机组1

机组2

折标系数

机组1

机组2

辅助燃料种类:

柴油/……

消耗实物量

机组1

机组2

折标系数

电力消费

消耗实物量

机组1

机组2

折标系数

热力消费

消耗实物量

机组1

机组2

折标系数

D-2加工转换产出的能源活动数据和折标系数的确定方式

机组供电量

机组1

机组2

电力折标系数

机组供热量

机组1

机组2

热力折标系数

D-3其他生产信息数据的确定方式

发电量

机组1

机组2

上网电量

机组1

机组2

供热比

机组1

机组2

E数据内部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相关规定

(1)计量监测方案制定、能源消费量报告专门人员的指定情况;

(2)计量监测方案的制定、修订、审批以及执行等的管理程序;

(3)能源消费量报告的编写、内部审核以及审批等的管理程序;

(4)能源消费量数据文件的归档管理程序等内容。

(如不能全部描述可包含附件)

填报人:

填报时间:

内部审核人:

审核时间:

用能单位盖章

设区市质监部门意见

 

负责人:

年月日

(盖章)

设区市经信部门意见

负责人:

年月日

(盖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