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衢十二校届中考科学联合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3918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2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金衢十二校届中考科学联合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浙江省金衢十二校届中考科学联合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浙江省金衢十二校届中考科学联合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浙江省金衢十二校届中考科学联合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浙江省金衢十二校届中考科学联合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浙江省金衢十二校届中考科学联合模拟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浙江省金衢十二校届中考科学联合模拟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浙江省金衢十二校届中考科学联合模拟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浙江省金衢十二校届中考科学联合模拟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浙江省金衢十二校届中考科学联合模拟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浙江省金衢十二校届中考科学联合模拟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浙江省金衢十二校届中考科学联合模拟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浙江省金衢十二校届中考科学联合模拟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浙江省金衢十二校届中考科学联合模拟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浙江省金衢十二校届中考科学联合模拟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浙江省金衢十二校届中考科学联合模拟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浙江省金衢十二校届中考科学联合模拟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浙江省金衢十二校届中考科学联合模拟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浙江省金衢十二校届中考科学联合模拟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浙江省金衢十二校届中考科学联合模拟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金衢十二校届中考科学联合模拟试题.docx

《浙江省金衢十二校届中考科学联合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金衢十二校届中考科学联合模拟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金衢十二校届中考科学联合模拟试题.docx

浙江省金衢十二校届中考科学联合模拟试题

金衢十二校2018年中考联合模拟科学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共8页,4大题,34小题。

2.作图时,必须用2B铅笔,并加粗描浓。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

12H:

1O:

16Mg:

24Zn:

65Fe:

56Na:

23Cl:

35.5

4.本卷计算中g取10牛/千克。

温馨提示:

看清题目再动笔,细心答题,相信自己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0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下列土特产中,食用部分不属于果实的是(▲)

 

A.江东草莓B.浦江葡萄C.磐安香菇D.兰溪枇杷

2.对公共事务的决策能反映一个人的科学素养。

下列有关公共事务的决策及对应的理由中,错误的是(▲)

A.超市限制使用塑料袋——有利于减少大气污染

B.禁止食用野生保护动物——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C.城市推广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有利于减少“碳排放”

D.对婴幼儿实施计划免疫——有助于降低婴幼儿感染传染病

3.生物体的形态结构都是与其功能和生存环境相适应的。

下列叙述不能说明这一生物学观点的是(▲)

A.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消化

B.神经元有大量的树突,有利于神经元接受各种刺激,产生兴奋

C.人体毛细血管的总面积可达6000米2,有利于物质交换

D.肺泡壁由一层细胞构成,有利于气体交换

4.科学实验必须按规范进行操作,下列实验操作中规范的是(▲)

A.取少量氯化钠B.闻药品气味C.滴加液体D.稀释浓硫酸

5.我国的古诗词文化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科学学的角度解释错误的是(▲)

A.“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阴浓”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的“落日”是光线经过大气发生折射而成的像

C.“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句中“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D.“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句中的“彩云”

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

6.2016年9月4日-5日(农历初四、初五),举世瞩目的G20峰会在杭州隆重召开。

这是中国首次主办G20国际峰会,杭州将迎接四海宾朋,我们在参与这次国际盛会时要提升自我。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9月4日~5日两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

在图②与③之间

B.9月5日这天晚上的月相与图中d位置处的月相最接近

C.由于地球不发光不透明且不停地自转,地球上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D.昼夜长短的变化只由地球公转引起

7.如图所示是市场上的一种“逍遥椅”,关于它的说法,不符合物理规

律的是(▲)

A.躺者用脚蹬地,椅子就向后晃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躺者用脚蹬地,椅子就向后晃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C.椅子晃动速度越来越小,说明椅子受到的阻力越来越大

D.使用这种椅子,地面上容易留下压痕,是由于压强较大

8.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nm)制备得到新型防菌“纳米纸”。

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

判断正确的是(▲)

A.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B.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

C.“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

D.纳米纸上互相靠的很近的两滴油能自动结合成一滴是因为分子引力的缘故

9.洗澡时当用喷头水平对着墙壁喷水,喷头和握着喷头的手都会受到一个较大的、与水流方向相反的作用力。

下列物体的运动原理与其不相同的是 (▲)

 

A.滑冰运动 B.热气球升空C.地空导弹发射 D.单人橡皮艇

10.为验证“镁是植物生活的必需的无机盐”,四位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设计(实验过程中都注意为植物提供光照、适宜的温度,并及时浇水),你认为哪位同学的设计更能说明问题?

(▲)

A.甲幼苗种在蒸馏水中,乙幼苗种在溶有适量含镁无机盐的蒸馏水中

B.甲幼苗种在完全培养液中,乙幼苗种在不含镁的完全培养液中

C.甲幼苗种在土壤浸出液中,乙幼苗种在加含镁无机盐的土壤浸出液中

D.甲幼苗种在砂土中,乙幼苗种在加镁的砂土中

11.科学研究中常常会用到“控制变量法”、“替代法”、“类比法”、“模型法”等研究方法,下列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不一致的是(▲)

A.用光线来表现光的直线传播——模型法

B.用电路图表示电路结构——替代法

C.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控制变量法

D.研究电压时,我们可以通过对比水压来认识它——类比法

12.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NaOH和NaCl固体

分别加少量水溶解

B

鉴别棉线和羊毛线

点燃后闻气味

C

除去H2中少量的水蒸气

将混合气体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D

检验Na2CO3溶液中是否混有NaCl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后,再滴加硝酸银溶液

13.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时候,小明在均匀木板中间挖孔,孔中插一金属杆,固定在铁架台上,木板可以围绕中间自由转动。

每个钩码的质量为200g,A、B、C、D、E、F为

挂钩,已知AB=BO=OC=CD,ABOCD的连线与EDF的连线垂直.现在B处挂两个钩码,D处挂一个钩码,木板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下列做法不能使木板重新平衡的是(▲)

A.在B、D两处各加挂一个钩码

B.在B处加挂2个钩码,D处加挂一个钩码

C.B处挂两个钩码不变,把D处的一个钩码挂在E处

D.B处挂两个钩码不变,把D处的一个钩码挂在F处

14.在“创新实验装置”的竞赛中,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夹持一起已略去),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如图是四位同学对实验中的部分现象进行的预测,预测正确的是(▲)

A.

B.

C.

D.

 

15.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右端滑到左端的过程中,R1、R2的I﹣U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线A是电阻R1的I﹣U关系图象

B.电源电压为16V

C.R1的阻值是20Ω

D.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30Ω

 

二、填空题(本题有9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

16.右图是太空番茄新品种“绿钻石”。

其种子在太空特殊的环境中,

遗传物质发生了微妙变化,回到地球上,经农艺师的精心培育,果味

酸甜浓郁,口感好,营养价值极高,成熟后穿的还是“绿衣裳”。

(1)“绿钻石”果实中酸甜浓郁的汁液,储存在细胞结构的▲中,

汁液中富含可预防坏血病的维生素▲(该空选填“A”、“B1”、“C”

或“D”)。

(2)“绿衣裳”指绿果皮,它和普通番茄的红果皮不同,但都属于保护组织,“绿衣裳”是由▲发育来的。

17.2018年1月15日据“中央社”报道,印度尼西亚度假胜地巴厘岛上的阿贡火山15日上午再度喷发,火山灰直冲天际2500米高处。

火山口周围方圆10公里区域,都被标记为危险区,区域内,超过10万名居民必须离开他们的家园,紧急逃离...。

火山、地震多发生在▲处,由火山口喷出的岩浆发源于地幔的▲层。

 

18.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控”无处不在,他们一有时间就低头玩手机。

手机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影响着人体健康。

(1)在黑暗的环境中看手机,屏幕的强光会使瞳孔缩小,该反射的神经结构叫▲。

(2)有关资料表明,长期用手机看文字或图片,会使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或使眼球前后径过长,造成近视。

为使光线通过近视眼的折光系统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上,应佩戴▲(填“凹”或“凸”)透镜。

19.2016年我国开始实施“普遍二孩”政策,也就是指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请回答:

(1)怀孕期间,母体子宫内的胎儿是通过▲和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

(2)医生给刚出生的婴儿注射乙肝疫苗,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属于▲。

20.如表是几种家用清洁剂的功能和有效成分。

清洁剂名称

洁厕灵

彩漂液

漂白水

功 能

清除污垢,除异味

漂洗衣物,使色彩鲜艳

漂除衣物污渍

有效成分

HCl

H2O2

NaClO

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清洁剂的有效成分中,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化学式)。

(2)大理石上的污垢不能用“洁厕灵”清洁的理由是▲。

21.右图是实验室制氧气的部分装置图。

请据图回答:

(1)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应

从图一中选择装置▲作为

发生装置(用字母表示)。

(2)某同学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发

现试管固定得太高,该同学应

调节图二中的旋钮(填“①”或“②”或“③”)。

22.在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关系的两次实验中,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释放时的场景如图所示,木板固定在水平面上,图中错误的操作是 ▲。

改正后进行实验,发现木块会从木板右侧滑出,则可以通过 ▲ (选填“增大”或“减小”)木块的质量来加以改进。

23.如图1表示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步骤,这些步骤排序正确的是(选填序号)____▲___.①CAEDB②ACEDB③CADEB④ACDEB

如图2是显微镜的四个镜头,欲使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填序号)____▲___.

24.如图为路灯自动控制,其工作原理利用了电磁开关和光敏电阻。

图中

虚线框内是电磁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当线圈(电阻不计)

中电流大于或等于40mA时,电磁铁吸合铁片,弹簧片和

触点分离,切断工作电路;电流小于40mA时,弹簧片和

触点结合,接通工作电路。

光敏电阻的作用相当于自动开

关,在照射光较强(如白天)时阻值为零;照射光较弱(如

黑天)时阻值无穷大。

已知电源电压为36V,路灯标有“36V

25W”字样。

(1)请将电路连接完整。

(2)秋分日,天气晴好时,此路灯装置一昼夜消耗的电能

约为▲kW·h。

(3)保护电阻的最大阻值应不超过▲欧姆。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26题

(1)题1分,其余每空格2分,共35分)

25.“它是窃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它所获得的光和热,使巨大的涡轮机旋转,使诗人的笔挥舞。

”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其中种子植物是陆地上分布最广泛的类群,我们所熟悉的花生就是其一。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环境条件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请据表分析:

培养瓶编号

种子的数量(粒)

种子所处的环境(其他外界条件均适宜并相同)

10

培养瓶底部垫有浸湿的布

20℃

10

培养瓶底部无水

20℃

10

培养瓶底部垫有浸湿的布

0℃

10

A

20℃

(1)花生种子的主要结构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其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由▲提供。

(2)若探究“空气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表中A处的操作应为▲。

(3)若探究“水分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需选取①②为对照实验,请改正实验设计中的一处不足▲。

 

26.小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作了如下猜想:

A.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B.可能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接着她按图所示的步骤进行实验:

(1)步骤①和②是为了验证猜想▲(选填“A”或“B”)。

(2)小梦接着按步骤①和③探究另一猜想。

你认为步骤③能否测出摩擦力?

▲。

(3)小梦想: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呢?

她用①的装置进行实验:

先水平拉动木块匀速滑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紧接着增大拉力使木块加速滑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

根据上述实验,小梦得到了“在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的结论。

分析操作过程小梦的结论是不可信的,原因是▲。

(4)上题中小梦增大拉力使木块加速滑动时,木块所受的摩擦力为▲N。

27.实验室可以选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混有氯化氢、水蒸气)进行有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要证明制得的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应把A装置与E装置连接,E装置中观察到的

现象是出现白色沉淀,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要验证制得的气体是二氧化碳,除A装置外,还应选用上述装置中的___▲__(填装置序号,下同)。

(3)如果要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请从上述各装置中选择适当的装置进行连接,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28.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阻值约为5Ω)。

 

(1)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则出现故障的原因是   ▲    (选填“小灯泡断路”或“小灯泡短路”)。

 

(2)故障排除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到某处时,电压表示数为2V,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P向 ▲(选填“左”或“右”)端移动,使电压表示数为2.5V,此时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   W。

 

(3)若此实验中电流表坏了,为了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组同学们增加了一个R0=5Ω的定值电阻,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和如下实验方案:

 ①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 

②保持滑片位置不变,只将电压表a点改接到c点,测出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U0,通过计算就可得到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请你指出该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问题:

         ▲       。

29.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某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了探究,

【作出猜想】小组同学认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和氧气,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故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实验探究】

方案一:

小明将蔗糖在氧气中燃烧,检验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得出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实验小组认为不合理,根据▲,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说明反应物中也应该含有碳、氢、氧元素,而氧气中含有氧元素,所以不一定有氧元素。

方案二:

于是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

(1)观察到 ▲ 出现,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2)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他猜测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另选试剂进行了验证单质碳的实验.实验过程和现象如表:

(请完成表格中的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小烧杯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 ,点燃酒精灯

①硬质玻璃管中的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②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拓展交流】

(3)方案二中,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原因是▲ .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每题8分,共40分)

30.下面图1表示某种绿色植物,图中A、B、C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2是该植物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

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1图2图3

(1)图1中的过程C进行时所需要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图2中的结构[3]_____▲_____中的导管运输而来的。

(2)图3中的生理过程①相当于图1中的生理过程▲(选填“A”、“B”或“C”)。

(3)请你想一想,在图3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____。

(4)假如图3表示的是农田生态系统,则施用DDT农药后,体内DDT农药累积最多的生物是___▲___。

31.为提高车辆通行质量,福州交警在市区一些道路某些时段推出“绿波通行”,即车辆在绿波路段以50km/h~55km/h范围内行驶,一路绿灯.在绿波时段,质量是1.2×103kg的汽车,经过绿波路段上相距2.7×103m的两个路口,用时180s,问:

 

(1)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是否“绿波通行”?

 

(2)若汽车在这段距离内行驶的牵引力保持3000N不变,则汽车的输出功率是多少?

 

(3)若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是0.6m2,汽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g取10N/kg)

32.工业盐酸中通常溶有少量的FeCl3而呈黄色,小红为测定某工业盐酸中HCl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

取某工业盐酸l00g,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测得加入NaOH溶液质量与反应生成的沉淀质量关系如图所示,FeCl3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NaOH═Fe(OH)3↓+3NaCl.请回答下列问题:

(1)FeCl3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是__▲___g;

(2)所滴加的NaOH溶液质量为160克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3)该工业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3.有两只灯泡,A灯“6V  6W”,B灯“6V  3W”.A和B中电流随两端电压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甲所示.求:

(1)将A、B并联接在6V电源两端,求干路上的电流; 

(2)将A、B串联接在某电源两端,使B灯恰好正常发光,求此时A灯电阻; 

(3)将A与一个滑动变阻器(20Ω 2A)串联接在6V电源两端,如图乙所示.调节滑动变阻器,当滑动变阻器的功率为A灯功率的两倍时,求滑动变阻器的功率.

 

34.烧杯中盛放有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现向溶液中缓缓加入锌粉,经搅拌使其与溶液中的溶质恰好完全反应。

现以加入锌粉的质量为横坐标,以烧杯中生成的固体质量为纵坐标,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作出了烧杯中的固体质量随加入的锌粉质量变化的大致关系图。

其中A点表示锌粉与溶液中的溶质恰好完全反应时的质量。

(1)三位同学所作的图中,你认为正确的有▲

(2)请解释你认为正确的关系图中烧杯内固体质量变化形成的原因

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5CAABC6-10CCDBB11-15BDADC

二、填空题(本题有9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

16.

(1)液泡C

(2)子房壁17.板块交界软流

18.

(1)反射弧

(2)凹19.

(1)胎盘

(2)保护易感人群(者)

20.⑴H2O2

⑵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和盐酸(HCl)反应

21.

(1)B

(2)②

22.两次实验中未保持木块初始位置相同;增大.

23.②①和④

24.

(1)如右图

(2)0.3(3)900Ω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35分)

25、

(1)子叶

(2)培养瓶底部的水将种子完全浸没

(3)培养瓶底部垫有无水的布

26、

(1)A

(2)不能

(3)没有匀速拉动木块运动(4)2N

27、

(1)AgNO3+HCl==AgCl↓+HNO3

(2)E、C(3)A、E、B、D

28、

(1)小灯泡短路

(2)左、1.25

(3)电压表a点该接到c点时接线柱会接反;电压表示数调不到小灯泡的额定电压

(答出一点得1分)

29、方案一:

质量守恒定律

(1)小烧杯中有水雾

(2)往硬质玻璃管中通入氧气

(3)排净装置中的空气,避免对实验造成干扰

四、解答题(本题有5小题)

30、

(1)叶脉

(2)B(3)甲(4)丙

31、

(1)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v=s/t=15m/s=54km/h.因为50km/h<v=54km/h<55km/h,所以该汽车是“绿波通行”.

(2)汽车的牵引力做的功:

W=Fs=3000N×2.7×103m=8.1×106J,则汽车的输出功率:

P=W/t=4.5×104W.

(3)汽车的重力:

G=mg=1.2×103kg×10N/kg=1.2×104N,

因为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所以汽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压=G=1.2×104N,

则汽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F/S=2×104Pa.

32、

(1)2.14.

(2)FeCl3、NaCl(3)29.2%

33、

(1)1.5A

(2)4Ω(3)2W

34、

(1)甲乙丙(写出1个不给分,2个给1分,3个给2分)

1.把锌粉加入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锌首先与硝酸银反应:

Zn+2AgNO3=Zn(NO3)2+2Ag,从化学方程式中可知,每65份锌参加反应能生成216份银,即生成的银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所以表示其质量变化关系的线段OB与X轴的夹角要大于45度。

(2分)

2.BC段表示锌与硝酸亚铁反应:

Zn+Fe(NO3)2=Zn(NO3)2+Fe。

从化学方程式中可知,每65份锌参加反应只生成56份铁,即生成的铁的质量小于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所以线段BC与X轴的夹角要小于45度。

(2分)

3.当锌粉恰好与溶液中两种溶质完全反应时:

①若生成的银与铁的总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则C点位于ON线的上方,如甲图所示。

②若生成的银与铁的总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则C点位于ON线上,如乙图所示。

③若生成的银与铁的总质量小于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则C点位于ON线的下方,如丙图所示。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