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3943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8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48分)

1.(10分)(2017高二下·庄河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历史绕不开的钱壮飞和夏曦

贾天兵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评价说:

李克农、钱壮飞等同志是立了大功的。

周恩来也在建国前后多次提起钱壮飞,他说:

如果没有钱壮飞同志,我们这些在上海的同志早就不在人世了!

在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隐蔽战线”发挥了非同一般的作用,钱壮飞就是这条“第二战线”上的一个代表。

钱壮飞和李克农、胡底并称为中共隐蔽战线的“龙潭三杰”,这位传奇人物的最后归宿可谓大象道隐。

早在1929年,钱壮飞就奉命打入国民党特务机关内部,并在1930年时担任了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科长徐恩曾的秘书。

期间,钱壮飞设法智取了国民党的电台密码。

1931年4月25日晚,正在独自值班的钱壮飞一连收到了武汉发给徐恩曾的6封特急密电,他敏锐地意识到这种不寻常与共产党有很大的关系。

于是,钱壮飞果断地拆译密电。

密电译出的一刹那,他惊呆了:

长期负责中共中央机关保卫工作的顾顺章在3月24日被捕叛变,要将在上海的中共中央机密全数供出。

千钧一发之际,明知自己随时可能被捕的钱壮飞,已经无暇考虑个人的生死安危。

他及时将这一情况报告给了中央,通知中央机关和相关同志尽快撤离。

接到情报,周恩来指挥在上海的中共中央各机关、中共江苏省委和共产国际远东局机关立即全部转移,一场后果难以预料的巨大破坏因此得以避免。

由于种种原因,钱壮飞身份暴露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民党当局并没有变更其情报系统的密码。

所以,钱壮飞所获取的密码不仅在第一、二次反“围剿”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长征的过程中,运用这些密码破译国民党的情报仍是红军做出决策避开强敌、打开局面的主要判断依据。

长征万里,红军没有一次中过国民党的埋伏,并且往往总是能够从对方围追堵截包围圈的薄弱部位跳出,这套密码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1935年3月末,中央红军长征到达贵州省金沙县,钱壮飞为侦察南渡乌江路线只身进入金沙县后山乡一带的丛林,随即失踪。

关于钱壮飞的牺牲地点和原因一直存在争议。

直到2002年,经贵州省委党史部门最终认定,钱壮飞的牺牲地为金沙县后山乡岩口村。

我曾前往钱壮飞烈士殉难处凭吊。

一路上坐汽车、运沙船,搭乘老乡的拖拉机……最后手脚并用才爬上了烈士牺牲时的陡峻山崖。

虽然颠沛辗转,但这是一条受益匪浅的启迪之路。

值得欣慰的是,2005年,有关部门和当地政府在后山乡的张家垭口为钱壮飞这位影响历史的烈士建成了陵园,供人们瞻仰凭吊。

夏曦是牺牲在贵州的另外一位烈士。

夏曦,字蔓伯(又做曼伯),1901年生于湖南益阳桃江镇(今属桃江县)。

夏曦是“28个半布尔什维克”之一,也是毛泽东的校友,曾和毛泽东一起参加湖南革命运动,毛泽东称其“极能做事,在学生界有力量”。

在1927年5月召开的中共五大上,夏曦当选为中央委员,会后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

参加南昌起义后,夏曦于1927年11月至1928年5月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

1928年5月,夏曦赴莫斯科参加党的六大,会后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30年回国后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长。

1931年3月,他被派往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任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书记。

在此期间,夏曦犯了肃反扩大化的错误,先后发起了四次“肃反”,致使当时的红三军(后改为红二军团)濒临毁灭的边缘,给红军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所幸的是,在枫香溪会议后,夏曦逐渐认识到并承认了“肃反路线的错误”,取消了原定的第五次“肃反”计划。

对所犯的错误作了检查后,夏曦在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做了有益的工作。

1936年2月,夏曦在贵州毕节溺水牺牲,被埋葬在七星关石桥边的山坡上,时年35岁。

夏曦牺牲后,毛泽东曾给其父亲夏墀燮先生写了一封信,信里有这样的内容:

“东与曼伯,少同砚讨,长共驱驰,曼伯未完之事,亦东之责也。

钱壮飞、夏曦,还有众多的无名烈士都永远留在了贵州,长眠在青山绿水之间。

历史绕不开他们,历史也不会忘记他们。

(选自《当代贵州》,有删改)

【相关链接】①徐恩曾经常在人前人后夸耀自己手下有钱壮飞、李克农、胡底三员干将。

可是,他连做梦也没想到,他的得力干将竟是共产党的忠诚战士。

(《李克农、钱壮飞、胡底“虎穴三杰”的传奇人生》)②夏曦到红6军团担任政治部主任,力求在实际行动中改正错误,在谈起湘鄂西苏区“肃反”扩大化问题时,痛心地说:

“我一想起来就感到内疚,这是我还不了的账啊!

”(《夏曦与苏区“肃反”》)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毛泽东和周恩来在建国前后高度评价了钱壮飞,称赞他在党的发展壮大时,在隐蔽战线发挥了非同一般的作用。

B.钱壮飞在得知顾顺章叛变的密电后,不顾个人的生死安危,将情报及时地报告给中央,通知相关人员尽快撤离。

C.夏曦年仅35岁在毕节溺水牺牲,毛泽东在给夏曦的父亲夏墀燮的信中,在表达缅怀之情的同时,也表达了痛心与自责。

D.夏曦曾被毛泽东评价为“极能做事,在学生界有力量”,他与毛泽东来自湖南,且为校友,一起参加革命运动。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钱壮飞与李克农、胡底同时奉命打入国民党特务机关内部,钱壮飞担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科长徐恩曾的秘书。

B.国民党一反常态,在钱壮飞身份暴露后,对其情报系统的密码并没有更变。

钱壮飞利用其在反“围剿”中发挥巨大作用。

C.红军长征途中,钱壮飞只身在金沙县进行侦察,随即失踪。

对于钱壮飞的牺牲地点与原因一直存在争议,现在基本平息。

D.夏曦年仅26岁就当选中央委员,先后担任过中共江苏省委常委,湖南、浙江省委书记,曾经远赴莫斯科参加了党的六大。

E.夏曦曾在革命斗争中犯了肃反扩大化的错误,给红军带来很大损失,他及时纠正错误后,对中国革命事业做了有益工作。

(3)请分析钱壮飞与夏曦在革命斗争中的异同点。

2.(18分)(2016高二下·茂名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林庚:

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

张伟

如果不是他去世的消息被媒体报道,林庚似乎已被人们遗忘了。

今年中秋节的前两天,这位97岁的老人在睡梦中辞世,人们这才又记起早年与吴组缃、李长之、季羡林并称“清华四剑客”、后来又与吴组缃、王瑶、季镇淮并称“北大中文四老”的林庚先生。

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曾告诉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要去接触林庚,拜访林庚,因为这位老人有着故去的知识分子们身上最深厚、最值得传承的精神财富。

这笔精神财富近20年来一直隐居在北京大学燕南园里。

上世纪80年代林庚从北大退休,便一直居住在这里。

学生们从门口偶尔路过,能看到林庚先生正静坐在藤椅上,他的侧影清癯而安详。

这些学生再也听不到林庚讲课了。

据听过课的人们回忆,林庚讲课,有时身着白衬衣,吊带西裤,有时身着丝绸长衫。

他腰板挺直,始终昂着头,大多时间垂着双手,平缓地讲着,讲到会心关键处,会举起右手,辅以一个有力的手势,他从不用讲稿,偶尔看看手中卡片,但旁征博引,堂下鸦雀无声,仿佛连“停顿的片刻也显得意味深长”。

林庚退休之前,中文系特意为他安排了一堂“告别课”。

尽管从1933年在清华大学给朱自清当助教开始,林庚已经执教半个世纪,但他的讲课题目还是几经更换才定下,讲课内容也斟酌再三,教案足足准备了一个多月。

这一课,讲的是“什么是诗”。

讲课那天,他穿一身经过精心设计的黄色衣服,配黄皮鞋,头发一丝不乱。

照钱理群的说法,“美得一上台就震住了大家”。

然后,他款款讲来,滔滔不绝。

但是,课后当钱理群送他回家,他一进门便倒下,大病一场。

晚年,燕南园里这位坐在藤椅上的老人,已经少问世事,不接受媒体访问,淡出公众视野,甚至,连那些从他门口路过的学生,有些也已经不知道他是谁了。

“功利、名望,仿佛已经完全从先生的心里消失。

”张鸣说。

隐居中的林庚,惟独在有人请他为学生讲课时绝不推辞。

“对学生,对年轻人,林庚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感情和期待。

”张鸣说。

在他那间20多年毫无变化、简朴陈旧的客厅里,他面对来访的学生,很容易激动起来。

阳光从东、南、西三面的窗户里洒进来,学生们“坐在他面前,甚至连敬仰的心都很难产生,他实在太随和,太真诚”。

学生袁行霈回忆,他从不对学生耳提面命,疾言厉色,也不肯当面表扬,或者说些惯常的客套话。

学生去看望他时,他起身迎接。

离开时,又总是要送出大门,说声“谢谢”。

这位曾经的北平现代派诗人、后来的古典文学研究者,一生追慕的是“寒士文学”和“布衣感”。

他推崇不在权贵面前低头、“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尘埃。

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的骨气。

他的学生袁行霈至今记得先生的一句话:

“人走路要昂着头,我一生都是昂着头的。

不过,“文革”中林庚曾被选调入“两校写作小组”。

这段历史,成为有人指责林庚的罪名之一。

但钱理群向记者转述,在一次为一本古书做注的讨论会上,江青曾送给林庚一枝花,托他“转交夫人”。

林庚不卓不亢,接过花,随手放在桌上,没有任何受宠若惊的表情。

“这起码说明林庚先生的态度。

他是温和的,他不是激烈反抗型的文人,这与他的性格,一向相符。

而他对政治里的事情,原本并不清楚。

”钱理群说。

他认为,此前和此后,林庚与政治。

再无半点瓜葛,可以作为一个证明。

而林庚晚年的隐居,被钱理群看作“从根底上是自由的精神”。

“在做人上,他是成功的。

”钱理群评论,“相比一些在世时被推上高位,被别人供奉的人,林庚的结局是最美的。

“他并不显赫,社会上的人也许并不知道他是谁,然而学生却永远铭记。

”钱理群说,这是作为一个老师,可以得到的最高评价。

(选自《民国那些人》,有删节)

相关链接:

①钱理群:

著名人文学者,北京大学资深教授。

②张鸣:

北大中文系教授③袁行霈:

著名古典文学专家。

(1)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林庚先生早年名声很大,曾位列“清华四剑客”和“北大中文四老”,但后来却被人们完全遗忘了。

B.林庚先生上课注重形象,讲究穿戴,或中或西,风度翩翩,加上教态大方,吸引了学生们全神贯注的倾听。

C.林庚先生隐退后不再为学生们上课了,所以钱理群才会建议学生们去接触、拜访林先生,以期从他身上得到教益。

D.林庚在文革中被选调入“两校写作组”,被人视为其污点,而从他对待江青送花的态度看,他并非刻意参与到政治中。

E.林庚并不具有显赫的地位,不被人崇仰供奉,却以其人格魅力被学生永远铭记,这是一个老师所能得到的最高评价。

(2)

钱理群说林庚有着故去的知识分子们身上最深厚、最值得传承的精神财富。

请结合全文,说说林庚有哪些“精神财富”?

(3)

文中引用了钱理群、张鸣、袁行霈等人对林庚的评述,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4)

文中说林庚先生是喧闹时代的“隐退者”,结合全文谈你对“隐退者”的理解。

3.(20分)(2017高一上·博兴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五彩瓷

沙舟

济南城雅风轩古玩店苏掌柜,个矮干瘦,全无山东大汉的豪壮,通身透出江南才子的灵机。

这日,有个长袍革履戴礼帽的年轻人,手提一只皮箱步入雅风轩,问这里收不收旧物。

苏掌柜上下打量一眼来人,盯住来人提着的皮箱,问有何宝贝,拿出来瞧瞧。

来人将皮箱轻放到柜台上,打开,取出一个锦盒,然后把皮箱放回到地上,开启锦盒,捧出一只五彩将军罐。

苏掌柜看到将军罐,眼睛一亮,俯首仔细端详。

将军罐约四十厘米高,品相极佳,没有丝毫破损。

底部“大明正德年制”款,周正清晰。

苏掌柜一番品赏后暗喜,遇到大宝贝了,就这么高大的将军罐,他平生还是第一次见到。

苏掌柜让来人开价。

来人道,这只五彩将军罐是祖上传下来的,他急于留洋用钱,不得已才出手,掌柜若有意收藏,一口价,一千块大洋。

苏掌柜咂舌,嫌价太高,道时下行情,最多值六百块大洋。

来人口气很坚决,少一个子儿他也不出手,说着捧起将军罐,就要往锦盒内装,苏掌柜抬手按住将军罐道,价钱可以再协商,八百块大洋怎么样?

来人坚持一口价,少一个子儿便走人,好玩意儿不愁买主。

苏掌柜见来人没有还口的余地,轻拍了下柜台道,成交。

不过,他手里没这么多现钱,要来人稍等片刻,容他筹措。

苏掌柜出去三四盏茶的工夫,匆匆而归,将一千块大洋置于来人面前。

来人收起大洋,冲苏掌柜笑笑,拱手告辞。

苏掌柜如获至宝,手托水烟袋,笑吟吟地凝视着将军罐,尽情品赏。

他突然眉头一皱,放下水烟袋,捧住将军罐觑目侧视几眼,瘫坐到椅子上自语,放鹰的让鹰给啄眼了,收了件赝品。

明代五彩瓷的制作,是先入窑烧制青花,出窑后再填上红、绿两色图案,二次入窑烧制,称作后填彩。

由于五彩瓷是二次烧制,一些烧出青花未填彩的半成品流入到民间,过几百年后,有人填上彩入窑烧制充当真品。

这只将军罐就属于此种情况,苏掌柜是从填彩上看出破绽的,填上去的彩稍微艳了点儿。

苏掌柜正在懊丧之际,一名玩童手持一封信跑进雅风轩,问谁是苏掌柜,有位先生让把这封信交给他。

苏掌柜接过信,取出信笺,见上面写着“有来有往”,落款“天津云祥斋”。

苏掌柜看到“云祥斋”三个字,脑袋“嗡”地就涨大了。

苏掌柜原籍江西赣州,少时在景德镇学过制瓷,拉坯、挂彩都很在行,后来对复制古瓷发生兴趣。

有一年,他偶得一对明代赏瓶,填上彩二次烧制成功,充当五彩瓷带到天津,以一千块大洋被云祥斋收购,当时可谓天价。

他不便在天津久留,想日后云祥斋巩掌柜定会发现那对赏瓶青花图案完整,彩是后填上去的,就揣着这笔钱来到济南,开起古玩店。

不料二十年后,云祥斋巩掌柜后人,以同样的手段给他来了个“请君入瓮”,所不同的是,将军罐属五彩瓷半制品,青花图案不完整,填上彩后,一般人很难鉴别出是赝品,要不是先前作过假,有所经验,填上去的彩稍艳了点儿,他也不能看出是赝品。

苏掌柜捧起将军罐欲摔,抖几抖舍不得撒开,这可是花了一千块大洋的物件,若留着准能以更高的价出手,但又不愿再做售假之人。

犹豫之间,店外有个耍猴的,蓦然捶响铜锣,他一哆嗦,将军罐脱手坠地。

他盯着满地摔碎的瓷片,叹一声道,碎得好,省得关不住贪心,使人上当受骗。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4年第2期)

(1)请简要概括苏掌柜的形象特征。

(2)本文写关于苏掌柜与云祥斋的旧事属于什么叙述方式?

有何作用?

(3)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

①来人将皮箱轻放到柜台上,打开,取出一个锦盒,然后把皮箱放回到地上,开启锦盒,捧出一只五彩将军罐。

②他突然眉头一皱,放下水烟袋,捧住将军罐觑目侧视几眼,瘫坐到椅子上自语,放鹰的让鹰给啄眼了,收了件赝品。

(4)请简要分析小说结尾的妙处。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1分)

4.(11分)(2017高二下·南昌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沈束,字宗安,会稽人。

父侭,邠州知州。

束登嘉靖二十三年进士,除徽州推官,擢礼科给事中。

时大学士严嵩擅政。

大同总兵官周尚文卒,请恤典,严嵩格不予。

束言:

“尚文为将,忠义自许。

曹家庄之役,奇功也,宜赠封爵延子孙。

他如董旸、江瀚,力抗强敌,继之以死。

虽已庙祀,宜赐祭,以彰死事忠。

今当事之臣,任意予夺,忠勤反捐弃,何以鼓士气,激军心?

”疏奏,嵩大恚,激帝怒,下吏部都察院议。

闻渊、屠侨等言束无他肠,唯疏狂当治。

帝愈怒,夺渊、侨俸,下束诏狱。

已,刑部坐束奏事不实,输赎还职。

特命杖于廷,仍锢诏狱。

时束入谏垣①未半岁也。

逾年,俺答②薄都城。

司业赵贞吉以请宽束得罪,自是无敢言者。

束系久,衣食屡绝,惟日读《周易》为疏解。

后同邑沈练劾嵩,嵩疑与束同族为报复,令狱吏械其手足。

徐阶劝,得免。

迨嵩去位,束在狱十六年矣,妻张氏上书言:

“臣夫家有老亲,年八十有九,衰病侵寻,朝不计夕。

往臣因束无子,为置妾潘氏。

比至京师,束已系狱,潘矢志不他适。

乃相与寄居旅舍,纺织以供夫衣食。

岁月积深,凄楚万状。

欲归奉舅,则夫之饘粥无资。

欲留养夫,则舅又旦暮待尽。

辗转思维,进退无策。

臣愿代夫系狱,令夫得送父终年,仍还赴系,实陛下莫大之德也。

”法司亦为请,帝终不许。

帝深疾言官,以廷杖遣戍未足遏其言,乃长系以困之。

而日令狱卒奏其语言食息,谓之监帖。

或无所得,虽谐语亦以闻。

一日,鹊噪于束前,束谩曰:

“岂有喜及罪人耶?

”卒以奏,帝心动。

会户部司务何以尚疏救主事海瑞,帝大怒,杖之,锢诏狱,而释束还其家。

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

丧除,召为都给事中。

旋擢南京右通政。

复辞疾。

布衣蔬食,终老于家。

束系狱凡十八年,比出,竟无子。

(《明史》列传第九十七)

【注】①谏垣:

指谏官官署,即专职进谏官吏的办公场所。

②俺答:

明朝时的蒙古土默特部落。

(1)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

B.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

C.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

D.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清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共分四级:

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考中会试的称为进士。

B.舅,文中是指丈夫的父亲。

有如“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C.古代人的名字和现代有很大的差别。

名是出生后不久父母起的,供长辈呼唤;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或行笄礼时才起的,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

D.除,是任命,授职,如“除徽州推官”;擢,是在原官职上提拔,如“擢礼科给事中”。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沈束要求要求赐予周尚文爵位,祭祀董旸、江瀚,充分表现了他的直言敢谏。

B.沈练弹劾严嵩,严嵩怀疑沈练是沈束的同族在报复他,于是命令狱官将沈练的手脚铐起来,因徐阶的劝阻,才免除官职。

C.沈束的妻子上书请求,希望能够代夫坐牢,相关部门也替他请求,但皇帝依然没有同意赦免沈束。

D.沈束被释放回家后,拒绝了朝廷的征召,过着清贫的生活,终老于家。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当事之臣,任意予夺,忠勤反捐弃,何以鼓士气,激军心?

②帝深疾言官,以廷杖遣戍未足遏其言,乃长系以困之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8分)

5.(8分)(2016高二下·遵义期中)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后面小题。

纱窗恨·答冠月韵

田茂遇

笛声阵阵因风送,老天涯,一声入破偏凄切,落梅花。

雕盘处,千山黑雪,马嘶外,万里黄沙。

算春宵归梦,好还家。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

A.“笛声”,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听觉意象,在本词中渲染了愁苦凄凉的意绪。

B.“老天涯”,写出了诗人浪迹天涯时间之久,流露出人生易老的感慨。

C.“落梅花”,一是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飞落飘洒的情景,一是《梅花落》的曲子。

D.“黑雪”,雪是白色,而诗人着一“黑”字,说明下片描绘的是夜晚所见之景。

E.“雕”“马”“黄沙”等都是边塞特有的物象。

这一句再现了风雪狂沙肆虐的边塞之景。

(2)这首词感情丰富,说出词中表达了哪些感情?

请结合全词简析。

四、默写(共1题;共6分)

6.(6分)(2017高二下·石家庄月考)补充句子

(1)

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以水喻愁的名句,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2)

《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

(3)

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五、选择题(共3题;共6分)

7.(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当今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数字阅读、网络阅读方兴未艾,图书馆的传统职能正逐渐发生变化。

B.作为中国高温合金的奠基人,师昌绪先生多次领导攻关会战,运筹帷幄,斩关夺隘,在我国航空发动机材料的研究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建立了卓越功勋。

C.露卡在美国算是穷人,经常得到政府机构的接济和帮助,但她并不总是拾人牙慧,而是主动为社会做些好事。

D.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8.(2分)(2019·南开模拟)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西安交大创办少年班,目的是给那些智力超常的孩子一个更好的因材施教的平台,为国家在高端拔尖人才培养方面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人的有特色的道路。

B.今天外国小朋友远道而来参加联谊活动,同学们都热情地在学校里与他们交流,带着他们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C.今后四年,天津市将重点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通过职业培训掌握现代农业技术,满足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D.《红海行动》有着极高的上座率和极好的口碑,成为2018年春节档影片中的一匹黑马,凭借34亿的票房成绩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二高票房。

9.(2分)(2019高二上·中山期中)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大兴安岭,最早的春色出现在向阳山坡。

嫩绿的草芽像①           ,要以它的妙手,给大地绣出生机时,背阴山坡往往还有残雪呢。

这样的残雪,还妄想着做冬的巢穴。

然而随着冰河乍裂,达子香花开了,②            。

山前山后,山左山右,是透着清香的树、烂漫的山花和飞起飞落的鸟儿。

A.①绣花针一样顶破丰厚的腐殖土   ②背阴山坡也绿意盈盈了,残雪也就没脸再赖着了

B.①顶破丰厚腐殖土的绣花针一样   ②残雪也就没脸再赖着了,背阴山坡也绿意盈盈了

C.①绣花针一样顶破丰厚的腐殖土   ②残雪也就没脸再赖着了,背阴山坡也绿意盈盈了

D.①顶破丰厚腐殖土的绣花针一样   ②背阴山坡也绿意盈盈了,残雪也就没脸再赖着了

六、语言表达(共2题;共8分)

10.(3分)(2016高一下·东莞期中)下面是关于“感恩教育”评论文章中的一段文字,请根据上下文,补写画线处的内容。

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20个字。

近年来,不少学校开展的感恩教育活动都要求学生给父母洗一次脚。

这引发了有关人士的质疑:

________?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知恩图报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________无疑是正确的,但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年龄以及生理与心理的差异和特点,只是简单地采取“一刀切”的模式,恐怕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________。

感恩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而且牵涉到很多方面,它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11.(5分)(2018·郴州模拟)仔细观察下面这幅题为《悬案》的漫画,请阐释画面的内容及漫画的寓意。

要求语言准确、简明,不超过100字

七、材料作文(共1题;共5分)

12.(5分)(2019高二下·常州期末)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导航能帮助人们到达既定地方。

生活中离不开导航。

旅途中没有导航会迷路;人生中没有导航会迷失;社会发展没有导航会迷茫。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48分)

1-1、

1-2、

1-3、

2-1、

2-2、

2-3、

2-4、

3-1、

3-2、

3-3、

3-4、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1分)

4-1、

4-2、

4-3、

4-4、

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