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北区一学年度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3966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38.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河北区一学年度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天津市河北区一学年度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天津市河北区一学年度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天津市河北区一学年度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天津市河北区一学年度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天津市河北区一学年度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天津市河北区一学年度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天津市河北区一学年度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天津市河北区一学年度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天津市河北区一学年度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天津市河北区一学年度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天津市河北区一学年度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天津市河北区一学年度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天津市河北区一学年度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天津市河北区一学年度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天津市河北区一学年度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市河北区一学年度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二.docx

《天津市河北区一学年度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河北区一学年度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二.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天津市河北区一学年度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二.docx

天津市河北区一学年度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二

天津市河北区2012一2013学年度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

(二)

语 文

题号

总分

得分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0页。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第I卷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毗邻/彼此蜷伏/倦怠调试/风调雨顺

B.逮捕/怠慢间断/间谍诘问/佶屈聱牙

C.酗酒/旭日的确/目的诧异/叱咤风云

D.擂鼓/擂台欺凌/棱角气馁/光明磊落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提纲发样地别出新裁大海里捞针

B.渎职敲竹杠步履为艰快刀斩乱麻

C.幅员开倒车察言观色礼轻情意重

D.忖度破天荒声名雀起人不可貌相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晓明对同桌说,“你不用担心,你的难处,也就是我的难处,如果你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或是学习中遇到什么疑难,我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B.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就是要把死气沉沉的语文课.变成栩栩如生的“活语文”'就是要把语文学习与火热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C.时值秋冬,不少市民习惯选一些海参等.滋补品用来进补,可记者在走访市场时发现,眼卜,市场上的海参产品鱼龙混杂,价格差距很大。

D.传统文化进课堂,有助于广大学生系统地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也能帮助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无数优秀人物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因此每年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颁奖晚会都是让人心灵得以净化和灵魂得以升华的时刻。

B.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上心,不然很难取得应有的成绩,比如说学习,你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自觉刻苦的程度。

C.在当代,消费文化强调文化同经济和产业的联合,抬高文化的经济价值,强调文化的日常实用和感官愉悦,而无视甚至淡漠了文化消费的深层次内容。

D.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大国中心的转移,尽管各国对地方高等教育的理解和称谓不尽相同,但对其所处的基础性地位及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则是一致的。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诗经在篇章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其主要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又被称为“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

C.鲁迅是我国著名的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小说集有《狂人日记》、《呐喊》《仿徨》和《朝花夕拾》等。

D.海明威是20世纪上半期美国著名作家和记者,他继承了马克·吐温的现实主义传统,《老人与海》是他后期的代表作。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后劲十足的液化煤

确立用新技术来生产洁净能源,不仅消除了造价昂贵的不利因素和障碍,而且为节能减排闯出了一条新路,液化煤技术正在重新崛起.毋庸置疑,倘若将煤直接用作汽车燃料,空气中肯定会受到严重的排放污染,然而,若将这类乌黑的矿物加工成液态燃料的话,则污染程度却会有天壤之别.专家们预测,液化煤作为燃料取代石油,将在今后20年内于全球范围被广泛应用。

液化煤不仅可用于汽车和火车,而且还可以作为喷气客机的燃料使用.然而,由于技术上多年来一直不过关,环境治理付出的经济代价也太惨重。

因此,尽管液化煤的推进派始终在不遗余力地宣传,但许多地域依然举步维艰。

实质上,液化煤并不是人们感到多么稀奇的崭新课题和能源物质,你们对它早就耳熟能详。

1920年,德国率先开发出液化煤,并很快将其应用于纳粹军队的军车。

直至最近,煤炭液化技术依然因成本和污染太高而困扰着它的市场应用.在过去20多年间,原油价格始终徘徊在平均每桶25美元以内.相形之下,每生产l桶液化煤油则必须高于45美元的价格,否则便会赔本。

但近年来,原油价格却在一路飙升,每桶60美元以上的市场价居高不下.随着原油价格一路看涨和人类的环境意识不断提高,液化煤被重新赋予新的生命,并被重新评价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正确的选择。

仅从能源安全保障的角度来看,很多国家为了抵御原油高涨的走势:

又重新重视液化煤的开发,如此既能缓解石油的供需矛质,又能作为一把利器发挥廉价煤油的威力,进而出台一系列旨在遏制地球暖化的强有力配套对策。

有专家认为,液化煤的重新崛起和后发优势再加上自己广阔廉价的资源和独特的技术,必将能从经济和环境两大领域对人类社会作出杰出贡献.一个值得欣慰和关注的倾向是全球液化煤贸易额现已高达几十亿美元.如今,整个世界的液化煤总生产量平均日产为15万捅,预计到2020年达到60万桶.30年后将增至180万桶.在美国,目前至少有9个州有意向生产液化煤.伊利诺斯州和肯塔基州的州议会、业已出台旨在鼓励和促进煤液化企业的提案.早在2006年10月,蒙大拿州州长就宣布,它们已经投资13亿美元,兴建了美国第一座煤液化工厂.

实践表明,液化煤比生物燃料市场更广阔.世界上许多能源消费大国,同时也是煤炭产量丰富的国家.对于诸如中国、印度和美国这样的耗油大国,液化煤的重新崛起将对其燃料供给发挥极其重要的缓冲抑或补救作用。

6.下列关于“液化煤”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液化煤是一种可以用于汽车和火车,还可以用于喷气客机的特殊燃料。

B.液化煤将在今后20年内于全球范围被广泛应用,并作为燃料取代石油。

C.人们对液化煤早就耳熟能详,但由于种种原因,其应用在许多地域举步维艰。

D.液化煤既能作为一把利器发挥廉价煤油的威力,又能缓解石油的供需矛盾。

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利用新技术生产液化煤不仅消除了造价昂贵的不利因素,而且为节能减排闯出了一条新路。

B.同样用作汽车的燃料,若将固体煤加工成液化煤,则可大大减少环境污染。

C.液化煤的市场应用受到困扰的原因是由于技术上多年来一直不过关,环境治理付出的经济代价惨重。

D.全球液化煤贸易额现已高达几十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整个世界液化煤的总生产量达到60万桶。

8.关于液化煤“重新崛起”的原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发液化煤,进而出台一系列旨在遏制地球暖化的配套对策.将会在经济和环境两个方面为人类社会作出贡献。

B.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原油价格却在一路飘升,液化煤可以缓解供需矛盾,抵制原油高涨的走势。

C.全球液化煤贸易额不断增加,现已高达几十亿美元。

D.液化煤拥有广阔廉价的资源和独特的技术优势,其发展前景比生物燃料市场更广阔。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王若虚字从之,藁城人也.幼颖悟,若夙昔在文字间者.擢承安二年经义进士.调鄜州录事,历管城、门山二县令,皆有惠政.秩满,老幼攀送,数日乃得行。

用荐入为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奉使夏国,还,授同知泗州军州事,留为著作佐郎.正大初,《宣宗实录》成,迁平凉府判官.未几,召为左司谏,后转延州刺史,入为直学士.

天兴元年,哀宗走归德.明年春,崔立变。

群小附和,请为立建功德碑,翟奕以尚书省命召若虚为文.时奕琴恃势作威,人或少许,则谗构立见屠灭.若虚自分必死,私谓左右司员外郎元好问曰:

“今召我作碑,不从则死,作之则名节扫地,不若死之为愈。

虽然,我姑以理谕之.”乃谓奕辈曰:

“丞相功德碑当指何事为言?

”奕辈怒曰:

“丞相以京城降,活生灵百万,非功德乎?

”曰:

“学士代王言,功德碑谓之代王言可乎?

且丞相既以城降,则朝官皆出其门,自古岂有门下人为主帅诵功德而可信乎后世哉?

”奕辈不能夺,乃召太学生刘祁、麻革辈赴省,好问、张信之喻呼立碑事,曰:

“众议属二君,且已白郑王矣.二君其无让.”祁等固辞而别.数日,促迫不已,祁即为草定,以付好问。

好问意未惬,乃自为之,既成以示若虚.乃共删定数字,然止直叙其事而已.后兵入城,不果立也.

金亡,微服北归镇阳,与浑源刘郁东游泰山。

至黄砚峰,憩萃美亭,顾谓同游曰:

“泪没尘土中一生,不意晚年乃造仙府,诚得终老此山,志愿毕矣。

”乃命子忠先归,遣子怒前行视夷险,因垂足坐大石上,良久瞑目而逝,年七十。

所著文章号《慵夫集》若干卷、《滹南遗老》若干卷,传于世.

(选自《金史》列传第六十四)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若死之为愈愈:

较好

B.奕辈不能夺夺:

夺取

C.不意晚年乃造仙府造:

到达

D.遣子怒前行视夷险夷:

平坦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以尚书省命召若虚为文如今人方为刀规,我为鱼肉,何辞为

B.功德碑谓之代王言可乎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好问意未惬,乃自为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D.虽然,我姑以理谕之王好战,请以战喻

11.一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王若虚“机警善辩”的一组是(  )

①幼颖悟,若夙昔在文字间者

②虽然,我姑以理谕之

③丞相功德碑当指何事为言

④自古岂有门下人为主帅诵功德而可信乎后世哉

⑤学士代王言,功德碑谓之代王言可乎

⑥众议属二君,且已白郑王矣,二君其无让

A.①②⑥B.③④⑤C.②③④D.④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王若虚字从之,从小聪颖慧悟,好像老早就跟这些文字很熟悉似的。

B.天兴元年,哀宗奔逃到归德;第二年春天,崔立才率军改变这种局面。

C.元好问不满意刘祁草就的碑文,于是和王若虚共同商议给碑文定稿.

D.王若虚晚年来到黄岘峰,面对山水美景,表达了国破家亡的愤懑之情。

第Ⅱ卷

四、(21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l)秩满,老幼攀送,数日乃得行。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或少件,则谗构立见屠灭。

(2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数日,促迫不已,祁即为草定,以付好问。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8分)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①,疏雨过中条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①太华:

华山。

②中条:

山名,在山西永济县。

(l)“红叶晚萧萧”句透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意绪?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全诗赏析颔联、颈联。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透露了诗人怎样的心理?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限选5句。

(5分)

(l)荆轲和而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2)天下云集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贾谊《过秦论》)

(3)五更鼓角声悲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阁夜》)

(4)问君能有几多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

(5)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定风波》)

(6)楚天千里清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1题。

欠娘一件红嫁衣

青 梅

娘不是亲娘,我六岁那年,她才来到我们家,是为了给她哥哥说媳妇,被换亲换过来的。

可在我心里,她却比亲娘还亲。

娘来我家的那一年,时值夏天,她穿了一身红衣农,黑黝黝的两条长辫子,是那么漂亮。

我开心得又蹦又跳,不知道像她这么好看的姑娘怎么会愿意来我们家。

她来了之后,家才像个样子,虽然还是穷,但屋子不再凌乱,我们父女俩也穿得干干净净,每天都能吃上香喷喷的饭莱。

娘嫁过来的时候我只有一件衣服,常常是晚上洗了早上穿。

娘来的第三天,我就有了一件上衣、一条裙子和一条裤子,都是红色的,是娘自己做的。

我以为终于要过上好日子了,可是命运却残忍地把我和娘抛入了痛苦的深渊.爹和娘结婚还不到一年,娘失去了新婚丈夫,我失去了爹,这个短暂的婚姻,只留给她两间破房和年仅七岁的我。

办完爹的丧事没过多久,就开始有人陆续上门来给她提亲。

她才二十四岁,人长得漂亮,又没有孩子的施累。

每次有提亲的人来,我都躲在隔壁的小屋里哭,我安慰自己说娘不会走;但是一看见有人到家就忍不住害怕。

每天晚上,我都早早地插上门,心里想:

真好,娘又在家多待了一天。

虽然我们之间谈不上有多深的感情,但是我依赖她,除了远嫁的姑姑,我就再也没有亲人了。

日复一日的忐忑不安中,娘却没有提再嫁的事情.农忙时节,她一个人没日没夜地干活。

在极度的劳累中,她迅速地老了,辫子剪了,脾气色变得暴躁起来。

很多个夜晚,她常常跟我说她命苦。

她总是边说边哭,我_______(①蜷②缩③躺)在她的怀里,大气都不敢出,因为是我拖累了她.我听见她问每一个来说媒的人:

“能不能把梅子带过去?

”没有人同意她带一个“拖油瓶”嫁过去,于是她的亲事总也成不了。

有一天夜里,我家的窗户玻璃被人从外面不停地敲,她楼着我一动不敢动。

后来我问她怎么了,她忽然指着我大骂道:

“都是你,我哪笨子欠了你,现在要这样受你拖累。

”我不敢说话,只能捧着她的手叫娘。

她骂着骂着就哭起来,边哭边说自己命苦。

我心里很怕,心里想,娘这次是真的要离开我了。

可是她擦干了眼泪却问我:

“梅子,晚上想吃什么?

小学毕业后,我考上了县重点中学。

通知书下来时,我主动对她说我不念了。

她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开学时就送我去了县城。

到了城里,她给我买了一身红衣服。

临走的时候,她忽然抱了艳我,我一下子泪流满面。

娘还是改嫁了,跟了韩叔。

我知道她为了我,已经错过了最美好的年华。

她结婚那天穿着我给她买的红衣服,站在阳光里。

我在旁边看着鬓发染霜的她,想起她当年红红的衣裘和黑黑的发辫,忍不住眼睛模糊了。

上车的时候,她拽着我的手非要一起上,邻家的大婶说:

“不行,婚车上乱坐会坏了规矩”。

结果她执意不上车,像个孩子似的哭。

最后,我还是跟她一起上了车。

娘说:

“梅子,娘到啥时候都不会丢下你。

高中毕业,我如愿以偿地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

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她高兴得哭了又哭,拿着通知书满村子炫耀。

我没有拦她,只要她高兴就什么都好。

接下来就开始筹集学费,是韩叔拿出自己的积蓄供我上了大学。

后来娘到学校看我时,晚上我们挤在宿舍窄窄的床上,聊着知心话。

她问我:

“你恨不恨我?

”我告诉她:

“我从没恨过你,如果没有你,连骂我的人都没有了。

”她听完之后又哭了,说最初也想走,可是一想到我就怎么也狠不下心来.我握着她的手,她的手再份受有当初的光滑细嫩,手心里净是老茧。

我潸然泪下。

岁月无情,眼前的娘已经老了,她也一直没有自己的孩子。

我常常想,对于娘来说,这一生有着那么多的缺憾,贫穷、丧偶、没有自己渴望的爱情、没有自己的孩子……那样多的不圆满。

我搂着娘,为她委屈,觉得她一生没有为自己活过.可是娘说:

“有了你,娘不觉得亏,值。

后来,我找了份不错的工作,留在了城市。

生活渐渐有了起色,我买了自己的房子,有了优秀的丈夫.我把娘和韩叔接到我家,第一次按照家乡的仪式给二老郑重地磕了个头,我说:

“爹,娘,从现在开始,让我疼你们,好不好?

(节选自《网络小说》,有删节)    

16.按照小说的时间顺序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为文章的第6段画线处,选出一个恰当的词语。

(请写序号)(l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小说以第一人称“我”来写,你觉得好吗?

请说明理由。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纵观全文,文中画线的句子对于表现人物具有怎样的作用?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这是一篇颇为感人的讴歌亲情的作品,请概括“娘”的形象。

并就其中一点作简要分析。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我把娘和韩叔接到我家,并按仪式磕头”,表明了对这份母爱的珍重,对这份母爱的感激之情。

B.小说以时间为顺序,展开故事,叙事曲折,描写生动,刻画了一个比亲娘还亲的母亲的形象。

C.高中毕业,我考上了重点大学,她“拿着通知书满村子炫耀”,表明了娘对知识的渴望。

D.小说结尾处,“从现在开始,让我疼你们”,表明对母亲的疼爱只是从现在开始。

E.小说以“欠娘一件红嫁衣”为题,蕴含了对娘的感恩和难以偿还的深情。

六、(12分)

22.将下列一组语句组成一段话,最恰当的语序是(  )(4分)

①乐则是调和礼制内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感情。

②因此,美善结合,以善统美,这是中国审美文化的基本特征.

③中国传统审美文化是与它的社会形态相一致的。

④礼不仅包含宗教仪式,而且包括各种规章制度。

⑤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国度,就决定了它的文化精神重视天人合一与人人相合。

⑥礼乐便是这个系统的体现。

A.⑤②③⑥①④B.⑤③②④①⑥

C.③②⑤①④⑥D.③⑤⑥④①②

23.请把下面关于“科学发展观”概述的长单句改为三个短句,要求不改变原意,60字左右。

(4分)

科学发展观是在适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前提下,按照统筹兼顾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体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为弘扬中国古典诗词文化,某校高三年级将举行“千古流韵――唐诗宋词分组朗诵会”。

请你在第二组“思乡诗”和第三组“边塞诗”之间,为主持人设计一段话。

要求:

所写内容与串联的诗歌主题密切相关,衔接自然。

不少于60字.(4分)

七、(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吃鱼的时候,小刺要比大刺麻烦,因为大刺很容易被发现,小刺则必须下很大的工夫才能清除。

虽然有小刺的鱼往往肉都特别细腻而鲜美,但是许多人就因为怕小刺而不愿意吃那种鱼。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