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颅脑创伤病人的急救与转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25398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医院颅脑创伤病人的急救与转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基层医院颅脑创伤病人的急救与转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基层医院颅脑创伤病人的急救与转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基层医院颅脑创伤病人的急救与转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层医院颅脑创伤病人的急救与转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基层医院颅脑创伤病人的急救与转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医院颅脑创伤病人的急救与转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层医院颅脑创伤病人的急救与转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院前;

急救

颅脑创伤占全身创伤发生率第2位,但死残率则处于第1位。

进几十年来,我国神经外科取得长足的进步,基层医院医护和监护条件较差,对颅脑创伤病情变化认识不足[1]。

在我国现有条件下,许多乡镇基层医疗单位,还存在着技术力量薄弱,医疗设备简陋,工作条件差,交通不方便等情况。

尤其是西部地区显得尤其突出,绝大多数乡镇医院都没有ct。

在这种条件下,基层外科工作中不能对颅脑外伤患者开展手术治疗,但对颅脑外伤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院前急救和转运显得十分重要。

有效的处理及时转运可防止并发症,减少残障,提高抢救成功率。

2007年1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137例颅脑损伤病人,现将院前急救及转运总结如下。

1资料

1.1一般资料2007年1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急救颅脑损伤病人137例,男85例,女52例;

年龄6岁-72岁,平均40岁;

急救车出诊35例,亲属护送入急诊科102例;

车祸伤69例,打击伤27例,坠落伤31例,其他10例;

现场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3-5分6例,5-8分19例,8-12分44例,12-15分68例;

有头皮损伤99例;

合并其他器官脏器损伤9例。

1.2结果转院治疗110例,途中死亡2例;

住院治疗27例。

2急救与转运

2.1院前急救随时做好急救物品准备,接到急救电话及时出诊。

抢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应使伤员迅速安全地脱离危险环境,排除可以造成伤害的原因,防止各种原因产生新的损伤。

快速评估病情,根据gcs评分及时判断病人的意识状态,检查瞳孔、呼吸、脉搏、血压。

对有创口病人紧急包扎,出血较多病人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呕吐、呛咳病人,紧急进行呼吸道清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可根据情况紧急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缓解呼吸困难。

当确认呼吸道已畅通后,给予吸氧。

当上述措施采取后仍不能减轻缺氧症状者,则给予辅助呼吸。

呼吸暂停或呼吸浅慢或已停病人,行紧急辅助呼吸或气管插管辅助呼吸,以确保呼吸道通畅。

观察现场了解致伤原因、暴力情况和病人受伤体位、意识、出血量等,以便向接收救治人员提供伤情记录,帮助伤情判断,以指导治疗。

其他脉搏细数或测不清者,首先建立起1条或2条通畅的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提高血压。

血压过低者,可结合病人的一般情况,适量应用升压药物。

脉搏洪大且慢、呼吸减慢并合并有瞳孔一侧或双侧散大者,在保证呼吸道通畅和血压的前提下,紧急给予20%甘露醇250ml,以降低颅内压。

有合并伤者,进行相应的处理。

如果病情较重,及时与有条件治疗的上级医院联系争取最短时间内转院治疗。

2.2转运途中的救护经过现场紧急处理后,在病人呼吸道通畅、休克得到基本纠正的情况下,立即转到有条件的上级医院抢救。

对病人正确搬运、迅速转送,可减少病人的痛苦和再损伤。

颅脑损伤伴昏迷病人易将异物吸入呼吸道导致窒息,在途中应让病人平卧,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或血凝块,切忌头后仰,致分泌物或血凝块堆积咽部造成窒息。

如无禁忌,应使伤员平卧,保暖。

途中保持输液通畅,及时补充血容量,备好抢救药品和器械。

如遇较重的患者及时与上级医院联系,多数采用上下级医院对接的方式畅通绿色通道,尽量缩短转运等待时间有利于抢救工作。

对于脑外伤患者判断是否使用脱水药物的标准主要依靠有无严重的颅内高压的表现,不盲目使用脱水药物。

3讨论

颅脑外伤的急救需要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及时有效的现场急救,途中医疗监护及院内的强化救治,对于维持病人的生命,减轻病人痛苦,为进一步诊治创造条件,缩短伤后手术时间,尤其是脑疝发生后的手术时间,争取在双瞳孔散大前手术治疗是降低重度颅脑损伤、急性脑疝最关键的措施。

对颅脑损伤病人现场的抢救工作,最初的重点应是呼吸与循环的复苏和支持。

即刻纠正伤后发生的呼吸暂停与低血压至关重要,若有延迟可造成脑缺血缺氧性损害[2]。

颅脑损伤起初仅为部分性损伤,但数小时、数天后会有继发性损害。

而脑缺血缺氧是继发性损害的主要机制,重视改善颅脑损伤后脑缺血缺氧对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充分供氧是预防脑缺氧发生脑水肿的重要措施。

躁动不安和舒适状态改变是脑外伤病人的一个常见表现,也是提示该患者病情可能较重或脑疝前期表现,应高度重视。

特别是当病人由安静转入躁动或由躁动转入安静时,应提高警惕、找出原因对症处理。

不可盲目使用脱水药物,尤其是颅内出血没有停止的患者使用脱水药物可能短时内加重病情。

但是当有脑疝发生的时候应及时有效的使用脱水药物降低颅内压,为手术创造机会。

总之,基层医院在颅脑外伤的急救与转运工作中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做好院前急救与转运工作,为进一步诊治创造条件,可防止并发症,减少残障。

为了节约时间,医院与医院之间需密切配合,畅通急救绿色通道。

尽量缩短伤后至手术的时间,在急救与转运过程中突出一个“急”字,分秒必争,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

参考文献

[1]王忠诚.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

湖北科学出版社,2005:

365

[2]易声禹.颅脑损伤诊治[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