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24443-2012中文版.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2540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79.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ISO24443-2012中文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ISO24443-2012中文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ISO24443-2012中文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ISO24443-2012中文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ISO24443-2012中文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ISO24443-2012中文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ISO24443-2012中文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ISO24443-2012中文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ISO24443-2012中文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ISO24443-2012中文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ISO24443-2012中文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ISO24443-2012中文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ISO24443-2012中文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ISO24443-2012中文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ISO24443-2012中文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ISO24443-2012中文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ISO24443-2012中文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ISO24443-2012中文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ISO24443-2012中文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ISO24443-2012中文版.docx

《ISO24443-2012中文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SO24443-2012中文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ISO24443-2012中文版.docx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一个由国家标准机构组成的世界性联合会(ISO成员机构)。

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是通过ISO技术委员会。

对某一主题感兴趣的各成员机构常设委员会有权派代表参加该委员会。

国际组织、政府和与国际标准化组织联络的非政府组织也参与了这项工作。

国际标准化组织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关于电工标准化的所有事项。

国际标准是根据ISO/IEC指令第2部分中给出的规则起草的。

技术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草案各技术委员会通过后,分发给各成员机构表决。

出版物国际标准要求至少75%的投票成员机构批准。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是专利的主题权利。

ISO不负责识别任何或所有此类专利权。

1.范围

本国际标准规定了防晒产品的紫外线防护特性的体外程序。

给出了用于测定产品的规范。

本规范旨在以可重复的方式实现测定保护。

为了确定相关的UVA保护参数,建立了该方法,以提供紫外光谱吸光度曲线,从中可以进行一些计算和评估。

根据地方管理当局的要求,这一测量程序的结果可用于其他计算。

其中包括计算紫外线-A保护因子(UVAPF)[与持续色素变暗(PPD)测试程序中的体内UVAPF相关]、临界波长和UVA吸收率比例。

这些计算是可选的,与当地防晒产品标签要求有关。

该方法依赖于体内SPF结果来缩放紫外吸收曲线。

2术语

2.1UVAPF紫外线防护产品的紫外线防护系数,可通过体外光谱模型进行数学推导。

2.2SPFinvitro用光谱模型计算防晒产品对红斑辐射的防护系数。

2.3红斑作用光谱E(λ)暴露源单个光谱带对红斑反应的相对影响。

NOTESeeReferences[1]and[2].

2.4PPD作用光谱P(λ)持续性色素反应中曝光源各光谱带的相对效应。

NOTESeeReferences[3]and[4].

2.5单色吸光度

波长处的防晒霜吸光度,λ与防晒霜的透射率有关,Tλ通过其中的透射率,Tλ是防晒膜透射的入射辐照度的分数。

2.6辐照度I在一定波长范围内单位面积的注量率,单位为W/m2。

+

2.7SPF测试或PPD测试的光谱辐照度I(λ)

单位波长辐照度,I(λ),单位为W/m2/nm

2.8紫外分光光度计

测量测试介质的吸光度(或透射率)特性作为波长函数的仪器。

2.9光谱仪

测量电磁源的光谱辐照度(强度单位为瓦特/单位面积/纳米)的仪器。

注:

本国际标准仅限于紫外、可见光和短红外范围。

2.10辐射计

测量电磁源的宽频带辐照度(单位面积的瓦特强度)的仪器。

注:

本国际标准仅限于紫外、可见光和短红外范围。

3试验的基础是,在暴露于规定的紫外线暴露源的受控辐射剂量之前和之后,通过在粗糙的基底上散布的防晒霜样品薄膜对紫外线的透射率进行评估。

由于典型的薄膜光谱技术所不能控制的几个变量,每一组防晒霜的传输数据都经过数学调整,以便进行体外测试。

然后,将样品暴露在特定测量剂量的紫外线辐射下,以说明测试产品的光稳定性特征。

所得到的光谱吸光度数据被证明是被测防晒产品的UVA防护特性的宽度和高度的有用表示。

数学模型的程序已被经验推导出与人体体内(持久性色素变暗)试验结果相关。

4仪器

4.1紫外分光光度计规范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波长范围应横跨290nm至400nm的主波段。

波长增量应为1nm。

没有单色仪的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试样品后应采用一个荧光抑制滤光片。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输入光学元件应设计为通过粗糙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基底,其表面上有或没有防晒层,漫射照明和/或漫射收集透射的辐照度。

紫外分光光度计探头入口直径的尺寸应小于在样品水平上测量的光斑尺寸(以便考虑杂散光)。

每个读数点的面积应至少为0.5平方厘米,以减少读数之间的可变性,并补偿产品层的不均匀性。

波长应精确到1nm以内,使用掺钬滤光片进行检查(见附件a)。

仪器准确测量吸光度的能力受到仪器灵敏度的限制。

该方法所需的最小动态范围为2.2吸光度单位,根据附录A确定。

最大测量吸光度应在所用装置的动态范围内。

如果测试测量得到的吸光度曲线超过了确定的紫外分光光度计上限,则应使用灵敏度和动态范围增加的仪器对产品进行重新测试。

用于测量透射率的紫外分光光度计中的灯应发出290nm至400nm范围内的连续辐射,且辐照度水平应足够低,以使产品的光稳定性不会受到不适当的挑战(氙闪光灯是一种方便的解决方案)。

因此,一个测量周期内的紫外线剂量不应超过0.2J/cm2。

注:

紫外分光光度计用于测量测试板上防晒霜的吸光度特性。

分光辐射计用于在测试板上测量防晒霜的吸光度时,测量紫外线照射源或紫外线分光光度计的光谱能量分布和强度。

4.2紫外分光光度计校准

紫外分光光度计应定期(至少每月推荐一次)通过标准物质的测量进行验证。

要求进行三倍试验,如附件A所述: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动态范围

-紫外分光光度计线性试验;

-波长精度测试。

4.3紫外线照射源的校准

用于照射(考虑到任何光不稳定性)的紫外线照射源照射面上的光谱辐照度应尽可能类似于COLIPA或DIN67501规定的标准天顶太阳下的地面辐照度。

紫外线辐照度应在以下可接受范围内(在样品距离处测量)。

表1-紫外线照射源规范

用光谱辐射计测量的紫外线照射源规范

总紫外线辐照度(290nm至400nm)

40w/m2to200w/m2

UVAtoUVB的辐照度比

8:

22

紫外线暴露源设备应能将样品保持在25°C至35°C的范围内。

重要的是,应测量样品本身的温度,而不仅仅是周围空气的温度。

为了使样品保持在低于或等于35°C的温度,应使用特别减少红外辐射的过滤系统,以达到规定的温度范围。

样品板或通风机的冷却托盘应用于将温度保持在35°C以下,加热装置应用于将样品保持在25°C或以上。

4.4紫外线照射源的监控

每18个月或灯运行3000小时后,应由合格的专家(至少)检查用于暴露的紫外线暴露源的排放是否符合给定的验收限值。

应使用光谱辐射计进行检查,该辐射计已根据可追溯至国家或国际校准标准的标准灯进行校准。

除光谱辐射检查外,每次使用前还应检查用于曝光的紫外线曝光源的强度。

这可以使用光谱辐射计或在UVA中具有灵敏度的辐射计来完成,该辐射计针对该过程的曝光步骤应用相同UV曝光源光谱进行校准,应用校准系数来调整UVA辐射计和参考光谱辐射计之间的方差。

4.5如果使用UVA辐射计,则该装置应经过适当校准。

这要求将其校准到用于测量曝光源的分光辐射计上(如在年度太阳模拟器校准期间)。

校准应以UVA辐照度(320nm至400nm)进行,并应与测试板的曝光水平相同。

使用分光辐射计校准后,UVA辐射计可用于确定在日常曝光过程中使用的UV剂量。

附录B提供了逐步校准程序。

4.6基底

基材/板是试验产品所用的材料。

对于这种方法,将使用基板粗糙一侧的PMMA板,并可在市场上买到。

已经为本试验方法验证了一个特定的板;附录D中描述了该类型板的规格和制备。

应选择基底的尺寸,使应用面积不小于16平方厘米。

5测试方法

5.1测试流程的概述

5.1.1对测试设备进行校准和验证,包括用于透射/吸光度测量的紫外分光光度计和用于测量紫外曝光源的紫外辐射计(或分光辐射计),并验证附录D中所述测试板的透射特性。

5.1.2对甘油处理过的板进行空白测量,作为参考“空白”,将用于随后的吸光度测量。

5.1.3在任何紫外线照射之前,对涂抹在PMMA板上的防晒产品进行体外吸光度测量。

用A0(λ)数据获得初始紫外吸收光谱。

5.1.4使用系数“C”(见5.7.2中的计算)对初始紫外吸收光谱进行数学调整,以实现与体内SPF相等的体外SPF(无紫外线剂量)。

使用A0(λ)和C计算初始UVAPF0。

5.1.5计算单个紫外线照射剂量D,等于1.2XUVAPF0inJ/cm2.

5.1.6根据计算出的紫外线照射剂量D,对5.1.3中相同的样品进行紫外线照射。

5.1.7测量紫外线照射后防晒产品的体外吸光度。

用A(λ)数据获取第二紫外光谱。

5.1.8通过乘以先前在5.1.4中确定的相同“C”系数,对第二吸收光谱(紫外线照射后)进行数学调整。

得到的吸光度曲线是最终调整的吸光度值。

注:

计算时,应使用紫外吸收值。

5.2设备校准和测试基底验证

应完成附录A中所述的试验程序,以验证用于试验程序的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光辐射计的波长精度、线性度和吸光度限值。

测试PMMA板的紫外线性能验证也应按照附录D中的说明进行。

5.3平板吸收测量

必须首先通过“空白”PMMA板测定紫外线辐射的吸光度。

准备一个“空白”的盘子,在盘子粗糙的一面涂上几微升甘油。

选择甘油量,使整个表面完全覆盖(50X50mm板约15µl)。

应避免甘油过量。

通过此空白板测量吸光度,并将其用作后续吸光度测量的基线测量。

注:

许多分光光度计具有基线功能,可自动将该基线测量值并入后续吸光度测量值的计算中。

5.4样品应用

防晒产品以质量计涂抹在未经处理的粗糙PMMA板(粗糙面最上面)上,涂抹比率为1,3mg/cm~2。

为保证剂量准确度和重复性,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6cm~2。

施用剂量可通过在施用产品前后测量吸管的质量损失来确定;或者,可根据考虑到试样比重的体积测量来施用。

在可能的情况下,应为此目的使用正位移自动移液管。

防晒霜是以大量体积近似相等的小水滴的形式涂抹,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平板表面。

不应使用指套将产品铺在盘子上。

用于摊铺的指尖应浸入测试产品中,然后擦拭以去除多余产品,然后再将测试产品摊铺到板上。

在使用不同的试验产品之间,应清洁用于铺展产品的指尖。

防晒产品沉积在板的表面后,应立即用指尖轻抚整个表面(无指套)。

摊铺应分两个阶段完成。

首先,产品应尽可能快地(不到30秒)以最小的压力通过小的圆周运动分布在整个区域。

然后,应使用增加的中等压力交替水平和垂直冲程,在板表面上摩擦样品。

第二阶段需要20到30秒。

处理后的样品应在黑暗中干燥至少30分钟,干燥温度与紫外线暴露条件下的温度相同(即,如果紫外线源暴露条件为35°C,则干燥条件也应为35°C;如果紫外线源暴露条件为25°C,则干燥条件为也应为25°C)。

5.5经产品处理的板的吸收测量

将经产品处理的板置于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光路中,以1nm的步骤测定290nm至400nm的每个波长的紫外辐射通过样品的吸光度。

每个板可进行一次或多次吸光度观察,并应确定每个板的平均值。

5.6数量

应使用至少四块用测试防晒霜制备的板来确定测试样品的保护方面。

如果95%置信区间(Cl)大于UVAPF值平均值的17%,则应在取样中添加额外的板,直到95%置信区间小于UVAPF值平均值的17%。

这方面的计算程序见附录F。

5.7体外SPF计算,C值,UVAPF0和UV暴露剂量

5.7.1体外SPF

将紫外太阳模拟器辐射(UV-SSR)源光谱,I(λ)(见附录C)乘以该波长对应的红斑作用光谱灵敏度值E(λ)(见附录C),得到该波长处的晒伤有效能量。

由此产生的晒伤有效辐照度集成在290纳米到400纳米范围内。

将每个波长处的防晒霜透射值与该波长处的红斑有效能量相乘,并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进行积分,得到通过测试产品透射的有效晒伤能量。

这两个积分的比值是体外计算的SPF值。

E(λ)是红斑作用光谱(见附录C);

I(λ)是从紫外线源接收的光谱辐照度(SPF测试用SSR)(见附录C);

A0(λ)是受试产品层在紫外线照射前的平均单色吸光度;

d(λ)是波长阶跃(1nm)。

请注意,此计算的SPF值不能用作体外SPF结果。

5.7.2C值

初始吸光度曲线值乘以标量值C,直到体外计算的SPF值等于体内测量的SPF。

这是在迭代计算过程中完成的。

初始吸光度值乘以该C值即为调整后的防晒霜吸光度曲线,用于测定初始UVAPF0值和暴露剂量。

方程

(2)给出了调整后的体外SPF(spfinvitro,adj)的计算和调整系数C的确定。

该计算基于与理想解有关的Lambert-Beer定律E=E0e-cd。

虽然薄膜中的防晒霜不能作为理想的解决方案,但该计算已被证明对这一具体应用是令人满意的。

对于有效解释,C值通常介于0,8和1,6之间。

如果超出此范围,则应准备新样本以验证原始观测结果。

参考S2的C值应在0.8至1.6的范围内,或者应修改应用程序以实现该值。

5.7.3UVAPF0

计算初始UVAPF0值是为了确定紫外线照射剂量。

它的计算方法与体外初始SPF的计算方法类似,在每一波长处,将UVA辐射源I(λ)(如附件C所述)的强度谱乘以持久性色素变暗作用谱灵敏度值P(λ),以得到该波长处的色素变暗能量。

由此产生的色素变暗有效辐照度集成在320nm到400nm范围内。

每个波长的测试产品的初始吸光度值用于计算每个波长的有效强度,以产生通过测试产品传输的有效色素变暗能量,如下式(3)所示。

这两个积分的比值是体外初始的UVAPF0值:

5.7.4UV暴露剂量

UV暴露剂量D是UVAPF0的值乘以系数1.2,单位为焦耳/厘米。

样品暴露在全光谱紫外线辐射下,但剂量由UVA含量确定。

注意1.2j/cm2系数是基于ISO环试验验证研究结果。

5.8紫外曝光

将样品板暴露在紫外线照射源的辐射下。

在暴露期间,样品应保持在25°C至35°C之间的温度,并保持在干燥期间使用的相同温度。

PMMA板应固定在每个板后面的非反射紫外背景上方,以减少背面曝光。

在灯下放置样品时,确保紫外线照射源不会关闭(在这种情况下,确保重新启动时的输出辐照度与灯关闭前的相同)。

5.9最终调整吸光度光谱的测量

紫外线照射后,在与紫外线照射前测量的相同点上重新测量试验样品的吸光度,如5.5所示。

最终吸光度值等于紫外线照射后观察到的吸光度值乘以5.7.2中确定的C值。

Af(λ)=Ae(λ)C

Af是测试产品层在紫外线照射后的平均单色吸光度;

Ae是测试产品的平均最终单色吸光度。

5.10

应根据方程(5)计算每个单独板的UVAPF,使用该板上的单个观测值或多个观测值的平均值。

其他保护参数可根据需要从5.9中的最终吸光度曲线计算。

6使用本国际标准中电子表格的程序

6.15.1.4至5.1.8中给出的计算可自动执行使用本国际标准中的计算电子表格和以下步骤。

6.2将测试产品的名称、日期、操作员标识和活体内SPF、光谱仪类型、紫外线照射设备类型、紫外线照射源的原始紫外线照射辐照度和辐照度校正值Y(来自附录B)输入“从这里开始”选项卡上的测试电子表格中。

6.3测量前四个未辐照样品板的吸光度数据,并将其输入到名为“Plate#0”的电子表格中。

每次输入后,点击“确定,输入数据,让我们继续”按钮。

6.4紫外线照射辐照度和照射时间报告在“结果”选项卡上。

6.5在规定的时间内暴露防晒处理板,以达到每个板的紫外线暴露剂量。

6.6测量每个单独紫外线暴露板的吸光度。

紫外线照射后进行的测量应与紫外线照射前测量的相同点。

6.7将每个板的紫外线暴露后吸光度测量值输入其各自的电子表格选项卡“plate#UV”。

单击“确定,输入数据,继续”按钮。

6.8“结果(plate#)”电子表格选项卡将显示每个板的结果数据。

6.9当前四个板的完整数据输入完成时,“报告”选项卡电子表格将出现,给出测试样本的摘要结果。

如果UVAPF值的95%Cl小于平均UVAPF的17%,则无需进一步的平板,最终结果以图形和表格形式显示。

否则,需要按上述顺序添加其他样本。

附加板的附加数据表将出现,并按上述要求填写,直到满足试验标准。

7参考防晒配方S2

该方法通过使用参考防晒配方来控制,以验证试验程序。

应使用附件E中所述的参考S2防晒配方。

参考S2的UVAPF试验结果应介于由下面列出的体内试验结果确定的上限和下限之间,否则试验无效并应重复进行。

SPF16用作S2的体内SPF值,用于计算。

S2标准的试验频率应符合用户的内部程序和/或ISO/IEC17025。

8测试记录

防晒产品吸收光谱测定试验报告至少应包含以下信息:

a)按A.6格式提供本国际标准中所用仪器、制造商和仪器型号的说明及系统校准概要;

b)用于调整UVA辐射计测量值与UV曝光源的参考光谱辐射计测量值(4.5和B.3.10)的校准因子Y;

c)制版厂家及批号;

d)每增加1nm波长,测试样品的平均紫外吸光度值(可提供吸光度值、曝光前和曝光后的图表);

e)用于计算的活体防晒系数(SPF)的说明;

f)常数C

g)用于照射试样的UVA辐照度(W/m2)和平均UVA照射剂量;

h)标准S2材料的参考数据和试验日期;

i)样品鉴定;

j)进行试验的人员的身份证明;

k)可报告从吸光度值(见8d)得出的其他信息性计算。

附录A

(规范性)

A.1本程序描述了紫外分光光度计对波长精度、线性度和动态范围的要求。

为了清楚起见,为了使报告格式标准化,提供了一个电子表格作为本国际标准的一部分。

A.2波长精度

A.2.1氧化钬过滤器

滤光片的厚度不应超过3mm,并且应加入氧化钬,以便使用361nm的吸收峰提供绝对波长校准。

A.2.2方法

A.2.2.1将氧化钬滤光片置于样品路径中,扫描290nm至430nm范围内的吸光度。

测量空白光路中的空气。

重复扫描3次。

累积数据并将吸光度值传输到所附电子表格“ISO24443UVSpectcalib.xls”中B到D列的“Holmium波长精度”选项卡。

单击单元格“P28”上的宏按钮以激活峰值检查功能。

结果将自动出现在本国际标准的系统校准汇总表中(见图A.2),并与下面的图A.1相似。

A.2.2.2在仪器的紫外范围内,测量带与参考值的偏差不应超过1nm。

测量校准光谱的示例如下图所示。

报告的峰值波长应为360、361或362,否则应重新校准仪器以达到这些波长值之一。

A.3线性度

A.3.1参考基底标准

这些平板是从一大块标准浇铸的、紫外线稳定的PMMA(有助于确保每一块平板具有相同的光学性能)上切割而成的。

这些板的制作方法与一系列普通防晒霜的吸收光谱相匹配。

铸造工艺使紫外线吸收材料的分布非常均匀,相对于手动施加的测试乳液薄膜。

由于其稳定和标准化的吸收和散射特性,它们非常适合作为“参考乳剂”来检查和比较用于体外测定紫外线防护的仪器,用于实验室内和实验室间的目的。

A.3.2线性度评估

选择两个透明的紫外稳定PMMA参考板。

这些参考板在340nm处的吸光度峰值应在1,1和1,5吸光度单位(AU)之间。

将第一个板指定为滑块A,并将其放置在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光路中。

测量空白光路中的空气。

运行一个副本(290纳米到380纳米)并将数据传输到“线性测试”电子表格tab5单元B8:

C98。

将第二块板指定为载玻片B,并将其放置在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光路中。

测量空白光路中的空气。

重复运行并将数据传输到“线性测试”电子表格选项卡的单元格D8:

E98。

将两个载玻片(A和B)放在彼此顶部,使其粗糙面彼此朝向光路,并测量组合吸光度(290nm至380nm)。

测量空白光路中的空气。

运行4复制并将数据传输到“线性测试”电子表格选项卡的单元格F8:

I98。

结果将自动显示在本国际标准的系统校准汇总表中(见图A.2)。

A.4动态吸光度范围限值测定

电子表格还将根据两个板的加和性偏差计算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最大吸光度范围限值。

当偏差超过0.1AU时,动态范围限值已确定,结果将自动显示在本国际标准的系统校准汇总表中(见图A.2)。

最小范围限值为2,2AU。

A.5PMMA测试板限定

A5.1总则

用作防晒测试基板的PMMA板应通过最低传输规范。

A5.2方法

用空气空白(无样品)设置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基线。

在PMMA板的粗糙表面上涂抹大约15毫克的甘油或改性甘油溶液,用指尖使表面清晰。

用指尖除去多余的甘油。

将制备好的板放在测量位置,测量板的吸光度(或透射比)。

记录数据并将其传输到电子表格选项卡上,在适当的B列中标记为“板传输”,在适当的B列中标记为吸光度值,在C列中标记为%传输值。

平板应记录290nm处大于60%的传输,300nm处大于69%,320nm处大于81%。

结果将自动显示在本国际标准的系统校准汇总表中,如图A.2所示。

A6记录

校准结果应以电子表格“摘要”所示格式记录。

附录B

(规范性)

B.1目的

目的是校准用于测量紫外线照射源的辐射计,以便在体外UVA防晒霜测试方案的光稳定性挑战步骤中进行准确的剂量照射。

B.2流程摘要

首先在290nm到400nm的紫外范围内对紫外曝光源进行光谱辐射辐照度测量。

将被交叉校准的UVA辐射计探头放置在与光谱辐射计相同的曝光位置,测量曝光平面的辐照度,取光谱辐射辐照度数据,以1nm的间隔测量各波长的能量,从320纳米到400纳米整合以产生光谱辐射UVA强度。

分光辐射UVA强度除以来自UVA辐射计的辐照度测量值,得到一个校准因子Y,用于乘以本练习中使用的UVA源的所有后续UVA辐射计测量值。

B.3逐步过程

B.3.1需要一台光谱辐射计,其电流校准可追溯到290nm至400nm范围内经认证的辐照度标准源。

B.3.2将光谱辐射计的参考入口光学元件放置在测试PMMA板的曝光平面上。

B.3.3打开紫外线照射源,让其预热至少20分钟。

B.3.4用光谱辐射计以1nm的增量扫描290nm至400nm范围内的光源光谱辐照度。

B.3.5积分320nm至400nm的光谱辐照度,以确定PMMA板样品曝光平面处源的总UVA光谱辐射辐照度。

这被称为IUVAspec。

B.3.6将光谱辐射计探头移离光源。

B.3.7将要校准的UVA辐射计放置在与光谱辐射计相同的位置,以便辐射计的校准基准面与由UV曝光源照明的光谱辐射计基准入口光学元件处于相同的位置。

B.3.8用UVA辐射计测量光源的辐照度。

这是IUVArad。

B.3.9计算校准系数:

B.3.10随后用UVA辐射计测量的UV辐射源应乘以校准的UVA辐照度。

B.3.11校准校正因子Y可以直接输入到ISO体外UVA测试电子表格中。

原始辐射计值(无校准校正)也输入在同一选项卡上,以计算紫外线照射步骤的校准辐照度值。

附录C

(规范性)

计算值:

PPD和红斑效应光谱、UVA和UV-SSR光谱辐照度

参考太阳的总紫外线辐照度为51,4至63,7w/m2,UVA至UVB辐照度比为16.9至17.5。

附录D

(规范性)

PMMA测试板表面规格

D.1测试板类型

具有模压表面粗糙度且表面参数在上下限值范围内的PMMA板通过环试验符合此体外UVA试验方法的要求。

D.2基板表面轮廓

测量基底的表面轮廓特性,以15μm的间隔覆盖至少10mmx5mm的表面积。

非接触表面地形分析可使用实验室工作站进行,该工作站由光学传感器、运动控制器、x-y平移台和微地形软件组成。

推荐一种基于白光色差原理的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高分辨率:

垂直10nm,水平1μm。

表面轮廓参数通过不同分析轮廓的平均值计算(Ra.Rv.Rdq.A1.SSc.Vw)

D.3板形参数

可使用模塑工艺制备PMMA板,使其具有满足以下测量参数的表面特性,如使用仪器测量的:

D.4板客观参数

D.4.1透射率规范(见A.5)

每批PMMA板的代表性样品应进行传输性能测试,以确保符合性。

如表D.2所示,用纯甘油或改性甘油溶液处理试板的轮廓表面。

表D.2-改性甘油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