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建设基本知识.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54235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组织建设基本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基层组织建设基本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基层组织建设基本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基层组织建设基本知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基层组织建设基本知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基层组织建设基本知识.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基层组织建设基本知识.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基层组织建设基本知识.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基层组织建设基本知识.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基层组织建设基本知识.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基层组织建设基本知识.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基层组织建设基本知识.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基层组织建设基本知识.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层组织建设基本知识.doc

《基层组织建设基本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组织建设基本知识.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层组织建设基本知识.doc

基层组织建设基本知识

一、“三会一课”制度

•“三会”是:

定期召开支部委员会

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

定期召开党小组会

•“一课”是按时上好党课

•“五薄一册”:

党员花名册、党员点名薄、支委会议记录、党员大会记录、党课记录、好人好事记录

1、党支部委员会会议

•1、党支部全体委员参加。

在支部党员大会闭会期间负责处理支部的日常工作。

•2、对党的工作进行民主讨论,统一思想,作出决议;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政策。

•3、一般每月召开一次,因工作需要可随时召开。

•决定重要问题时,到会支部委员必须超过支部委员会人数的半数才有效

•支委扩大会可以吸收党小组长和有关党员干部以及有关行政干部列席。

•不能以“两委”成员会议取代支委会。

会议的主要内容

•1、学习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和决定;讨论研究贯彻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决议;安排支部的日常工作,对支部的一般性问题作出决定。

•(工作计划、总结,活动安排部署,支部和党员管理教育分析研究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制订教育管理监督措施。

•2、研究党员发展工作:

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考察,发展和预备党员转正。

•3、研究选举(推荐)事宜。

•4、研究表彰先进,处分违纪党员,处置不合格党员问题。

•5、研究需要提交党员大会讨论的有关问题,并提出初步意见。

•会议程序:

•1、会前准备

•2、通知支委

•3、做好材料准备

•4、召开会议

•5、形成决议

•6、做好记录

支部党员大会

•全体党员(包括预备党员)参加。

一般不吸收非党同志参加。

上级党委派员参加提建议,没有表决权。

•是党支部的最高领导机关,党员大会在党支部中享有最高决策权、选举权和监督权。

•一般每三个月召开一次(每季不少于一次)。

根据工作需要,提前召开或适当增加大会次数。

【党支部委员会与支部党员大会的关系】

•支部委员会要对支部党员大会负责,定期向支部党员大会报告工作,接受审查和监督。

•支部的重大问题由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决定。

支部党员大会做出的决定,支部委员会要认真贯彻执行。

•支部委员会事先提出的初步意见和方案,不能强加于支部党员大会,更不允许把支部委员会置于支部党员大会之上。

•对于支部委员会做出的决定和决议,支部党员大会有权修改或否定。

主要任务:

•1、传达、学习;制定落实计划、措施;

•2、听取、讨论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对其工作进行审查和监督;一般是每季度或半年一次,也可以在一个工作阶段结束时进行。

•3、讨论接收新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

•4、讨论决定对党员的表彰和处分。

•5、选举产生新的支部委员会和出席上级党代会的代表;讨论增补、罢免、撤换不称职的支部委员或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的代表。

•6、其它需要由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决定的重要问题。

•大会程序

•1、会前准备工作

•2、发出通知

•3、起草初步意见和方案

•4、召开会议

•5、宣布开会

•6、提出议题,展开讨论

•7、组织党员进行表决,形成决议

•8、做好会议总结,提出贯彻意见。

•9、做好记录

支部党员大会要求

•会议要严格按规定程序进行,不得随意改变程序。

注意应出席数和实到数。

一般实到正式党员超过应出席会议党员的半数,大会方可召开。

•(有表决或通过决议的议程时,到会党员数必须达到应到会党员半数以上,方可开会;改选党支部或选举出席上级党代会的代表时,有选举权的到会人数要超过应到会有选举人数的五分之四,方可开会)

党小组会:

•党小组是指党员数量较多的党支部,将支部内的全体党员分编成的若干小组。

•党小组是支部的组成部分,是在党支部领导下对党员进行管理的一种组织形式。

•党小组不是党的一级组织,它无权决定党支部的重大问题,不能取代党支部的任务和职责,它的活动完全受党支部领导。

党小组会会期

•党小组会一般每月召开一次,如果遇到党支部有专门布置(特殊任务),可适当增加次数,也可以推迟召开。

党小组会的主要内容

•1、组织党员学习讨论。

 

•2、研究贯彻执行支部决议和各项工作任务的具体措施。

•3、党员汇报思想和工作,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检查党员的学习、思想和工作。

•4、发展党员、预备党员转正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考察工作。

  

•党小组会程序

•1、会前准备工作

•2、按议题进行讨论。

•3、做好记录。

•4、将会议情况及时向党支部汇报。

党课

•是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党风党纪及理想宗旨教育、以及其他经常性教育的主要形式。

•党课教育应每季度组织一次,特殊情况下可随时进行。

•1、全体党员,也可根据党课的内容,有选择地吸收一些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参加。

•2、党课一般由本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承担,也可请上级党组织负责人、有关专家学者和优秀党员授课。

•抓好三个环节:

•一、抓好选题,讲什么。

•紧密结合形势任务;

•针对性强,突出党员教育的特点;

•理论联系实际,切忌空谈。

二、组织好听课和讨论。

•·党组织负责人带头参加党课,带头讲党课。

•·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认真听课,认真讨论。

•·形式多样化,主要采用集中授课或电化教育等形式。

•三、做好党课记录。

•二、发展党员

•新十六字方针:

•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

•原十六字方针:

•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

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

•符合条件

1、本人提出书面申请

由申请人手写,交给本人所在单位党支部。

2、召开支委会或支部党员大会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并报上级党委备案。

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

•3.确定2名正式党员为培养联系人,培养教育;

•4.填写《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表》

•5、每季度汇报思想认识和表现情况,对入党积极分子每半年一次考察;

•6、一年以上考察;

•7、党小组讨论,提出意见;

•8、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

•9、召开支委会或支部大会,确定为发展对象。

发展对象预备党员

•10、进行政治审查

•11、上级党委考察及审查(预审制)

•12、发展对象的集中培训与测试

•13、预审单位的预审

•14、确定2名入党介绍人

•15、在党内外群众中公示发展对象

•16、填写《入党志愿书》

•17、召开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

•(所在支部的党员大会,非总支部党员大会,但要经过总支委员会审批)

•18、上级党委派人谈话

•19、党委审批预备党员

接收预备党员支部大会的主要程序

一是支部书记主持并提出开好会议的具体要求;

二是发展对象汇报;

三是入党介绍人分别介绍情况;

四是支委会向支部大会报告对发展对象审查的情况;

五是与会党员发表意见,对发展对象能否入党进行讨论;

六是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

七是支部负责人作总结并宣布支部大会的决议;

八是发展对象表态。

预备党员---正式党员

•20、预备党员编入支部、党小组

•21、预备党员宣誓

•22、定期考察并作出鉴定(预备党员每季度向支部作一次书面个人情况汇报)

•23、预备党员提出转正申请

•24、党小组提出意见

•25、党支部征求党内外群众的意见

•26、支委会审查讨论

•27、公示

•28、支部大会讨论(总支审批)

•29、党委审批

•30、通知所在支部,支部宣布

•31、归档

三、党费收缴

•按照党章规定向党组织交纳党费,是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起码条件,是党员对党组织应尽的义务。

•预备党员从支部大会通过其为预备党员之日起交纳党费。

•交多少?

3000元(含)以下*0.5%;

•3000-5000元(含)*1%

•5000-10000元(含)*1.5%

•10000元以上者*2%。

•实行年薪制党员,以当月实领薪酬为计算基数,参照以上规定交纳党费。

•交给谁?

正式组织关系所在的党支部

•持《中国共产党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党员,外出期间可以持证向流入地党组织交纳党费。

•自愿一次多交纳1000元以上的党费,全部上缴中央。

中央组织部给本人出具收据。

代交和补交、不交

•遇到特殊情况,经党支部同意,可以每季度交纳一次党费,也可以委托其亲属或者其他党员代为交纳或者补交党费。

补交党费的时间一般不得超过6个月。

•对不按照规定交纳党费的党员,其所在党组织应及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限期改正。

对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交纳党费的党员,按自行脱党处理。

•怎么用?

用于党的活动,主要作为党员教育经费的补充

(1)培训党员;

(2)订阅或购买用于开展党员教育的报刊、资料、音像制品和设备;

•(3)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

•(4)补助生活困难的党员;

•(5)补助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党员和修缮因灾受损的基层党员教育设施。

由谁管?

•党费由党委组织部门代党委统一管理。

•党费的具体管理工作由各级党委组织部门承担党员教育管理职能的内设机构承办。

•四、民主评议党员

•基本内容包括:

(一)、是否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能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

(二)、是否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三)、是否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做到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四)、是否坚决执行党的决议,严守党纪、政纪、国法,做到令行禁止。

•(五)、是否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艰苦奋斗,廉洁奉公,自觉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民主评议党员的原则

坚持实事求是。

坚持民主公开。

坚持平等。

四、民主评议党员的实施步骤

(一)、学习教育

(二)、自我评价

(三)、党内、党外民主评议

(四)、组织考察

(五)、表彰、处理

五、组织生活会

1、组织生活会是指党支部以交流思想、总结经验教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中心内容的组织生活会议制度。

2、组织生活会与民主生活会

基本程序

(一)会前:

1、根据中心工作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上级党组织的要求,确定重点议题

2、提前将会议日期和议题通知与会人员,做好准备

3、报告上级党组织,以便上级党组织派人参加

4、支部班子成员在会前要交换意见,沟通思想

5、听取或征求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二)会中:

1、组织生活会由支部负责人召集并主持。

2、通报上次民主生活会提出的问题的整改情况。

3、通报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4、主持人要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引导大家畅所欲言。

5、围绕会议议题,与会同志充分发表意见,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6、因故缺席人可以提交书面发言,书面发言由主持人在会上宣读并列入会议记录。

7、在会议上对检查和反映出来的问题,制订改进措施,会后向上级党组织报告

8、如有必要,上级党组织要委派负责人员参加,给予会议以具体指导。

9、专制会议记录本,并认真作好组织生活会的会议记录。

(三)会后:

1、要向上级党组织报送会议情况的书面报告和会议记录。

2、将会议情况和批评意见转告缺席人

3、会上提出的问题,及时落实整改措施。

对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要将整改措施用适当的方式向群众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