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事业单位考试《卫生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254667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25.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事业单位考试《卫生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事业单位考试《卫生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事业单位考试《卫生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事业单位考试《卫生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事业单位考试《卫生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事业单位考试《卫生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事业单位考试《卫生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事业单位考试《卫生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事业单位考试《卫生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

  【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经典、历年真题可打印】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事业单位考试《卫生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阈上刺激可引起()。

  A、锋电位

  B、阈电位

  C、负后电位

  D、局部电位

  【答案】A

  【解析】刺激强度达到阈值后,即可触发动作电位。

锋电位是动作电位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

  2、膈神经属于()。

  A、颈丛

  B、臂丛

  C、腰丛

  D、骶丛

  【答案】A

  【解析】膈神经是颈丛最重要的分支。

先在前斜角肌上端的外侧,继沿该肌前面下降至其内侧,在锁骨下动、静脉之间经胸廓上口进入胸腔,经过肺根前方,在纵膈胸膜与心包之间下行达隔肌。

隔神经的运动纤维支配膈肌,感觉纤维分布于胸腹、心包以及膈下面的部分腹膜。

隔神经还发出分支至膈下面的部分腹膜。

故选A。

  3、关于贫血患者的血氧变化特点,正确的是()。

  A、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B、动脉血氧含量降低

  C、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

  D、动-静脉氧含量差增大

  【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经典、历年真题可打印】

  【答案】B

  【解析】血液性缺氧是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以致血氧含量降低,主要特点是动脉血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正常、血氧容量降低,从而导致血氧含量减少。

题干中贫血患者属于血液性缺氧。

贫血患者动脉血氧含量降低。

故选B。

  4、凝固酶试验阳性()。

  A、肺炎链球菌

  B、沙门菌属

  C、B群链球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答案】D

  【解析】凝固酶阳性的葡萄球菌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5、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临床评价疗效最主要的指标是()。

  A、肺功能测定

  B、血沉

  C、动脉血气分析

  D、肺部体征

  【答案】C

  【解析】动态血气分析是评判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临床疗效最重要的指标。

  6、结核菌素弱阳性生反应是指()。

  A、皮肤硬结直径在10~15mm

  B、皮肤硬结直径在5~9mm

  C、皮肤硬结直径小于5mm

  D、皮试局部发红、无硬结

  【答案】B

  【解析】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判定:

阴性:

局部硬结平均直径0~4mm;弱阳性(1+):

5~9mm;阳性(2+):

10~19mm;强阳性(3+):

20mm及以上或无论大小伴局部水疱形成。

  7、脊神经共有多少对?

()

  A、31

  B、29

  C、30

  D、32

  【答案】A

  【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经典、历年真题可打印】

  【解析】脊神经连接于脊髓,分布在躯干、腹侧面和四肢的肌肉中,主管颈部以下的感觉和运动。

脊神经由脊髓发出,主要支配身体和四肢的感觉、运动和反射。

31对脊神经中包括8对颈神经,12对胸神经,5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1对尾神经。

故选A。

  8、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之一是()。

  A、广泛胸膜肥厚

  B、严重肺结核

  C、慢性肺脓肿

  D、大量胸腔积液

  【答案】D

  【解析】急性Ⅰ型呼吸衰竭常见的病因:

  

(1)肺实质性病变:

肺炎,误吸等。

  

(2)肺水肿

  (3)急性肺梗死

  (4)胸壁和胸膜疾患:

大量胸腔积液、自发性气胸、胸壁外伤、胸部手术损伤等。

急性Ⅱ型呼吸衰竭

  

(1)气道阻塞

  

(2)神经肌肉疾患:

吉兰-巴雷综合征、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炎、低钾血症、周期性瘫痪等致呼吸肌受累;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脑炎、脑肿瘤、一氧化碳中毒、安眠药中毒致呼吸中枢受抑制。

  9、下列选项中,符合蛋白酶体降解蛋白质特点的是()。

  A、不需泛素参与

  B、主要降解外来的蛋白质

  C、需要消耗ATP

  D、是原核生物蛋白质降解的主要途径

  【答案】C

  【解析】真核细胞内蛋白质的降解有两条重要途径,一是蛋白质在溶酶体通过ATP非依赖途径被降解,二是蛋白质在蛋白酶体通过ATP依赖途径被降解,蛋白质通过此途径降解需泛酸的参与。

泛素是一种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蛋白质,因其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而得名。

泛素化包括三种酶参与的3步反应,并需消耗ATP。

故选C。

  10、狂犬病病毒是一种()。

  A、亲皮肤黏膜性病毒

  B、嗜神经性病毒

  C、亲多种组织细胞性病毒

  D、导致病毒血症为主的病毒

  【答案】B

  【解析】常见错选亲皮肤黏膜性病毒。

选亲皮肤黏膜性病毒者认为人患狂犬病是由患病动物咬伤所致,病毒是由皮肤黏膜侵入机体,但皮肤黏膜只是狂犬病病毒侵入机体的门户,病毒沿神经末梢播散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细胞,引起脑和脊髓的广泛性病理损伤,所以狂犬病病毒是一种嗜神经性病毒。

  【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经典、历年真题可打印】

  11、老年男性,有糖尿病病史,发热、咳嗽10天,咳痰,呈砖红色胶冻状。

应首先考虑的诊断为()。

  A、病毒感染

  B、支原体肺炎

  C、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

  D、军团菌肺炎

  【答案】C

  【解析】克雷伯杆菌肺炎临床表现类似肺炎球菌肺炎,但其痰呈黏稠脓性,量多、带血,灰绿色或砖红色、胶冻状。

  12、药物在体内转运最常见的方式是()。

  A、简单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被动转运

  【答案】A

  【解析】药物的转运是指药物在体内通过各种生物膜的过程,也称药物的跨膜转运。

包括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

故选A。

  1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胸部X线片典型心脏特征是()。

  A、心脏向左下扩大

  B、心脏普大

  C、心脏向右扩大

  D、心尖上翘

  【答案】D

  【解析】X线检查除肺、胸基础疾病及急性肺部感染的特征外,尚有肺动脉高压征,如右下肺动脉干扩张,其横径≥15mm;其横径与气管横径比值≥

  1.07;肺动脉段明显突出或其高度≥3mm;中央动脉扩张,外周血管纤细,形成“残根”征;右心室增大征(心尖上凸、心脏向左但不向下扩大,心腰消失),皆为诊断慢性肺心病的主要依据。

个别患者心力衰竭控制后可见心影有所缩小。

  14、保泰松的特点是()。

  A、解热镇痛作用弱,抗炎作用强,毒性较小

  B、解热镇痛作用强,抗炎作用弱,毒性较小

  C、解热镇痛作用强,抗炎作用强,毒性较小

  D、解热镇痛作用弱,抗炎作用强,毒性较大

  【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经典、历年真题可打印】

  【答案】D

  【解析】保泰松属于吡唑酮类药,本药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和较弱的解热镇痛作用,不良反应多且严重,现在仅用于急性通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不能耐受其他药物的患者。

不可久用。

故选D。

  15、患儿,2岁,发热、流涕、咽痛、咳嗽3天,发现面部及前胸、后背有淡红色细小斑丘疹2天,查体:

结膜轻度充血,咽部充血,精神萎靡,面部、耳后淋巴结肿大明显,双肺呼吸音粗。

该病例最可能诊断()。

  A、风疹

  B、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C、猩红热

  D、幼儿急疹

  【答案】A

  【解析】常见错误:

①选答“麻疹”,说明对风疹和麻疹临床表现的区别不熟悉。

风疹皮疹特点为细小色淡,可在发热的第1天出现,全身症状轻微;而麻疹为大小不等的斑丘疹,逐渐弥漫全身,多在发热的第3~4天出现,全身症状多较严重;②选答“猩红热”,猩红热

  16、道德具有()的社会功能。

  A、强制功能

  B、认识功能

  C、调节功能

  D、教育功能

  【答案】BCD

  【解析】道德具有的社会功能包括:

认识功能、调节功能和教育功能。

故选BCD。

  17、肠道传染病夏季高发,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高发,属于()。

  A、短期波动

  B、季节性

  C、周期性

  D、长期趋势

  【答案】B

  【解析】疾病每年在一定的季节内出现发病率升高的现象称为季节性疾病。

题干肠道传染病夏季高发,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高发属于季节性疾病。

故选B。

  18、膀胱三角的标志为()。

  A、尿道内口与膀胱底之间

  B、尿道内口与膀胱尖之间

  【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经典、历年真题可打印】

  C、两输尿管口与膀胱尖之间

  D、尿道内口与两输尿管口之间

  【答案】D

  【解析】膀胱三角为膀胱底部内面一三角形区域,其黏膜光滑,位于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是肿瘤、结核和炎症的好发部位,亦是膀胱镜检的重点区。

故选D。

  19、膀胱三角的标志为()。

  A、尿道内口与膀胱底之间

  B、尿道内口与膀胱尖之间

  C、两输尿管口与膀胱尖之间

  D、尿道内口与两输尿管口之间

  【答案】D

  【解析】膀胱三角为膀胱底部内面一三角形区域,其黏膜光滑,位于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是肿瘤、结核和炎症的好发部位,亦是膀胱镜检的重点区。

故选D。

  20、侵犯患者隐私权的情形有()。

  A、超过诊疗需要的知情范围刺探患者的隐私

  B、故意泄露、公开、传播、侵扰患者的隐私

  C、直接侵入患者的身体侵犯其隐私

  D、未经患者同意允许实习生观摩

  【答案】ABCD

  【解析】侵犯隐私权在实践中主要包括:

  

(1)超出诊疗需要的知情范围刺探患者的隐私;

  

(2)故意泄露、公开、传播、侵扰患者的隐私;

  (3)以非诊疗需要知悉患者的隐私;

  (4)直接侵入患者的身体侵犯其隐私;

  (5)未经患者同意允许实习生观摩;

  (6)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等有关资料;

  (8)未经患者同意拍摄临床摄影资料、手术直播、以患者真实姓名公开临床医学报告及研究资料等。

故选ABCD。

  21、炎症时组织间隙内积聚的液体称为()。

  A、渗出液

  B、漏出液

  C、水肿液

  D、浆液

  【答案】A

  【解析】渗出物(液)

  (exudate):

从血管内渗出的液体、蛋白、细胞的总称。

  22、下列有关患者角色遵医行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遵医行为即患者的依从性

  【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经典、历年真题可打印】

  B、遵医行为是指当人们发现自己处于疾病状态时寻求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帮助的行为

  C、患者不能很好地理解医嘱或护嘱时遵医行为就会下降

  D、由于以往不良的治疗经历而造成了对治疗方案的偏见从而降低遵医行为

  【答案】B

  【解析】患者求医行为是指当人们发现自己处于疾病状态时寻求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帮助的行为,即患者对于医务人员医疗行为的认同和执行。

故选B。

  23、临床上最常见的肺炎应是()。

  A、细菌性肺炎

  B、支原体肺炎

  C、化学性肺炎

  D、过敏性肺炎

  【答案】A

  【解析】此为记忆题,细菌性肺炎目前仍是最常见的肺炎,约占肺炎的80%。

  24、发生缺铁性贫血的首要原因是()。

  A、铁摄入不足

  B、铁需要量增多

  C、骨髓造血功能减退

  D、慢性失血

  【答案】A

  【解析】当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最终引起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病因:

需铁量增加、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障碍,铁丢失过多。

在正常的情况下,每天需要补充铁10-20mg。

婴幼儿需铁量较多,若不补充蛋类、肉类等含铁量较高的辅食,易造成缺铁。

青少年偏食易缺铁。

女性月经增多、妊娠或哺乳,需铁量增加,若不补充高铁食物,易造成缺铁性贫血。

故选A。

  25、可致纵膈向患侧移动的病()。

  A、闭合性气胸

  B、开放性气胸

  C、张力性气胸

  D、慢性脓胸

  【答案】D

  【解析】慢性脓胸是在急性脓胸的病理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纤维板日益增厚,形成瘢痕且固定紧束肺组织,牵拉胸廓使之内陷,纵膈向患侧移位。

故选D。

  26、哪一项符合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经典、历年真题可打印】

  A、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

  B、壁层上皮细胞增生

  C、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增生

  D、毛细血管壁增厚显著

  【答案】C

  【解析】精折与避错:

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特点是肾毛细血管球内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弥漫性增生。

  27、葡萄糖在体内代谢时,通常不会转变发生的化合物是()。

  A、乙酰乙酸

  B、胆固醇

  C、脂肪酸

  D、丙氨酸

  【答案】A

  【解析】乙酰乙酸属于酮体,酮体由脂肪酸β-氧化生成的乙酰CoA转变生成,葡萄糖分解产生的乙酰CoA不能用于生成酮体。

故选A。

  28、在日本血吸虫生活史中下哪项是错误的()。

  A、在肠系膜下静脉中寄生产卵

  B、受染的家畜是终宿主

  C、人是终宿主

  D、有二个中间宿主

  【答案】D

  【解析】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是钉螺,最终宿主是人或受染的家畜。

成虫在肠系膜下静脉中产卵。

  29、人体被病原体侵袭后不出现或仅表现轻微症状但通过免疫学的检测可发现入侵者的抗体称为()。

  A、健康携带者

  B、隐性感染

  C、恢复期病人

  D、潜在性感染

  【答案】B

  【解析】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

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30、用于鉴别革兰阴性杆菌中氧化型与发酵型的是()。

  【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经典、历年真题可打印】

  A、氧化酶试验

  B、0/F试验

  C、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D、吲哚试验

  【答案】B

  【解析】氧化-发酵试验(0/F试验)可用于鉴别革兰阴性杆菌中氧化型与发酵型。

  31、气管内管插管后行胸部X线片检查显示气管内管前端,以什么位置为最佳()。

  A、第5颈椎处

  B、第7颈椎处

  C、第2胸椎处

  D、第4胸椎处

  【答案】C

  【解析】会厌约平于第二胸椎处,第2胸椎处胸部X线片可显示气管内插管是否进入气管。

  32、单纯疱疹病毒l型的原发感染类型多为()。

  A、隐伏感染

  B、急性感染

  C、慢性感染

  D、隐性感染

  【答案】D

  【解析】单纯疱疹病毒l型感染后,由于机体受物理、化学、或环境因素等影响,使潜伏的病毒增殖,沿感觉神经到达皮肤,发生唇单纯疱疹。

  33、清除自身损伤衰老细胞属于()。

  A、免疫自稳功能失调

  B、生理性免疫防御

  C、免疫防御作用过高

  D、生理性免疫自稳

  【答案】D

  【解析】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

①免疫防御功能:

免疫系统抵御病原体侵害,清除外来抗原异物;病理情况下导致不利的结果:

过敏反应(作用过高)与免疫缺陷病;②免疫稳定功能:

机体识别和清除体内衰老、损伤和死亡细胞,以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的平衡与稳定;病理情况下导致不利的结果:

自身免疫疾病;③免疫监视功能:

机体识别和清除体内出现的突变细胞,防止癌变的发生;病理情况下导致不利的结果:

肿瘤与感

  【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经典、历年真题可打印】

  34、血栓形成的条件不包括()。

  A、血液流速过快

  B、血液呈高凝状态

  C、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D、血液流速过慢

  【答案】A

  【解析】血栓形成的条件包括:

①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心血管内膜的内皮细胞具有抗凝和促凝的两种特性,在生理情况下,以抗凝作用为主,从而使心血管内血液保持液体状态。

②血流状态的改变,主要指血流减慢和血流产生漩涡等改变,有利于血栓的形成。

③血液凝固性增加,是指血液中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增多,或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降低,导致血液的高凝状态。

故选A。

  35、MHC-Ⅱ类分子受体是()。

  A、CD3分子

  B、CD21分子

  C、CD4分子

  D、CD80(B7)分子

  【答案】C

  【解析】MHC-Ⅰ类分子受体是CD8分子;MHC-Ⅱ类分子受体是CD4分子;CD3分子与TCR形成TCRCD3复合体,传递细胞活化信号;CD28分子与B7分子结合产生协同刺激信号,在T细胞活化中发挥重要作用;EB病毒受体是CD21分子。

  36、慢性支气管炎早期肺功能改变为()。

  A、闭合气量增加

  B、一秒率减少

  C、VC减少

  D、肺总量增加

  【答案】A

  【解析】慢性支气管炎早期多有小气道病变,闭合气量为检查小气道阻塞的肺功能指标。

当小气道有阻塞时,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在75%肺容量时,流量明显下降,闭合气量可增加。

  37、关于温度感受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视前区一下丘脑前部中以热敏神经元较多

  B、脑干网状结构和下丘脑弓状核中以冷敏神经元居多

  C、皮肤、黏膜均含有冷、热感受器

  D、脑组织局部温度变动

  0.3℃以上温度敏感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才会发生改变

  【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经典、历年真题可打印】

  【答案】D

  【解析】脑组织中的视前区-下丘脑前部对温度的变化十分敏感,当局部温度变化

  0.1℃是,其冲动发放频率就会改变,且不出现适应现象。

  38、正常人心率超过180次/分时,心输出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是()。

  A、心室充盈期缩短

  B、快速射血期缩短

  C、减慢射血期缩短

  D、心室肌氧气供应不足

  【答案】A

  【解析】在一定范围内,心率加快可使心输出量增加。

当心率增快但尚未超过一定限度时,尽管此时心室充盈时间有所缩短,但由于静脉回心血量的大部分在快速充盈期内进入心室,因此心室充盈量和搏出量不会明显减少,而心率的增加可使每分输出量明显增加。

但是,如果心率过快,当超过每分钟160~180次时,将使心室舒张期(充盈期)明显缩短,心舒期充盈量明显减少,因此搏出量明显减少,从而导致心输出量下降。

  故选A。

  39、正常人体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经常保持何种状态()。

  A、固定不变

  B、相对恒定

  C、随机多变

  D、绝对平衡

  【答案】B

  【解析】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恒定,理化性质包括:

温度、pH、渗透压、化学组成等。

目前,稳态的概念扩大到泛指体内从细胞和分子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到整体水平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在神经和体液等因素调节下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故选B。

  40、膈神经属于()。

  A、颈丛

  B、臂丛

  C、腰丛

  D、骶丛

  【答案】A

  【解析】膈神经是颈丛最重要的分支。

先在前斜角肌上端的外侧,继沿该肌前面下降至其内侧,在锁骨下动、静脉之间经胸廓上口进入胸腔,经过肺根前方,在纵膈胸膜与心包之间下行达隔肌。

隔神经的运动纤维支配膈肌,感觉纤维分布于胸腹、心包以及膈下面的部分腹膜。

隔神经还发出分支至膈下面的部分腹膜。

  【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经典、历年真题可打印】

  选A。

  41、肝中与胆红素结合的最主要基团是()。

  A、硫酸根

  B、乙酰基

  C、葡萄糖醛酸基

  D、甲基

  【答案】C

  【解析】胆红素在肝中的结合反应发生在滑面内质网内,主要是在UDP-葡糖醛酸基转移酶(UGT)的催化下,与葡萄糖醛酸基结合生成葡糖醛酸胆红素,即结合胆红素(肝胆红素)。

胆红素与硫酸根、乙酰基、甲基均可发生结合反应,但较为少见。

故选C。

  42、关于近端小管重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A、85%的HCO3-被重吸收

  B、水的重吸收与Na+泵的活动无关

  C、全部葡萄糖、氨基酸被重吸收

  D、67%的Na+、C1-、K+和水被重吸收

  【答案】B

  【解析】近端小管对水的重吸收是通过渗透作用进行的。

  43、属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是()。

  A、卡马西平

  B、氟西汀

  C、利培酮

  D、阿普唑仑

  【答案】C

  【解析】利培酮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其主要对5-HT和DA受体双重阻断,在治疗剂量下不产生锥体外系反应副作用和血清催乳素升高的一类抗精神病药。

故选C。

  44、治疗军团感染的首选药是()。

  A、青霉素G

  B、四环素

  C、红霉素

  D、头孢类

  【答案】C

  【解析】红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其抗菌谱较

  【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经典、历年真题可打印】

  窄,对大多数G⁺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抗菌作用强,对部分G⁻菌(脑膜炎奈瑟菌、嗜肺军团菌)高度敏感。

对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也有抑制作用。

故选C。

  45、细菌普通菌毛的功能()。

  A、与细菌的代谢有关

  B、与细菌的分裂有关

  C、与细菌的变异有关

  D、与细菌的侵袭力有关

  【答案】D

  【解析】普通菌毛遍布菌细胞表面,每菌可达数百根。

这类菌毛是细菌的黏附结构,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是细菌感染的第一步。

因此,菌毛和细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

菌毛的受体常为糖蛋白或糖脂,与菌毛结合的特异性决定了宿主感染的易感部位。

  46、Ⅲ型超敏反应又称()。

  A、细胞毒型超敏反应

  B、抗体刺激型超敏反应

  C、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

  D、迟发型超敏反应

  【答案】C

  【解析】根据超敏反应发生的机制和临床特点,将其分为四型:

Ⅰ型速发型超敏反应,即过敏反应;Ⅱ型超敏反应,即细胞毒型或细胞溶解型超敏反应;Ⅲ型超敏反应,即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超敏反应;Ⅳ型超敏反应,即迟发型超敏反应。

  47、长期应用苯妥英钠的不良反应包括()。

  A、共济失调

  B、牙龈增生

  C、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D、低血钙症

  【答案】ABCD

  【解析】苯妥英钠安全范围窄,易出现多种不良反应。

包括:

①胃肠道反应;②毒性反应:

急性毒性反应表现为小脑反应,如眼球震颤、眩晕、共济失调;慢性毒性反应表现为齿龈增生多毛症、叶酸缺乏症、低血钙、软骨病等;③过敏反应;④妊娠初期可致畸胎。

故选ABCD。

  48、患者张某,疑似伤寒入院,两次取血做肥达反应的结果如下:

入院后第四天结果,TH1:

80,TO1:

  80,

  TA、TB、TC1:

40;入院后第12天,

  TH、TO1:

320,

  TA、TB、TC1:

40,可诊断为()。

  A、乙型副伤寒

  【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经典、历年真题可打印】

  B、伤寒

  C、回忆反应

  D、沙门菌早期感染

  【答案】B

  【解析】对未经免疫者,O抗体和H抗体的效价分别在1/

  80、1/160或以上时,可确定为阳性。

但在疾病早期,可能只有O抗体的阳性,无H抗体的阳性;

  TA、TB、TC是副伤寒的抗体,均为阴性。

患者入院后12天,

  O、H抗体均阳性,故可

  49、再次体液免疫应答产生的抗体主要是()。

  A、IgM

  B、IgE

  C、IgG

  D、IgD

  【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再次免疫应答的理解。

常见错误为选D。

IgM是产生最早的抗体,但主要是IgG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