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病句辨析》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5542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6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病句辨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病句辨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病句辨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病句辨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病句辨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病句辨析》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病句辨析》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病句辨析》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病句辨析》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病句辨析》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病句辨析》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病句辨析》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病句辨析》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病句辨析》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病句辨析》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病句辨析》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病句辨析》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病句辨析》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病句辨析》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病句辨析》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病句辨析》教案.docx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病句辨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病句辨析》教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病句辨析》教案.docx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病句辨析》教案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

学生姓名

年级

初二

学科

语文

上课时间

年月日

教师姓名

课题

病句辨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教会学生巩固辨析病句中的单句的具体方法,并让学生在练习中自行发现快速辨析病句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复习方法——练习——巩固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会学生自己发现规律,自己发现才能记得牢。

教学过程

◇基础检测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对于经典名著,我们可以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聚会中我碰到李阳,想不到当年拿起英语书就头疼的他,竟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真得刮目相看了。

C.不一会,妈妈就把脏乱不堪的房间收拾得干净整齐,简直是妙手回春。

D.《熊出没》等国产动画片粗制滥造,其中充斥着暴力画面和不文明的行为。

C【解析】

A.开卷有益:

读书总有好处.符合语境;

B.刮目相看:

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符合语境;

C.妙手回春:

指医生医术高明.这里指把脏乱的房间收拾干净,对象错;

D.粗制滥造:

原指产品制作粗糙;只求数量;不顾质量.现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讲求质量.符合语境.

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护士节那天,记者来到市第一人民医院采访了许多王护士的先进事迹。

(把“许多”移至“先进事迹”前)

B.动画片《超能陆战队》中“大白”的形象实在是太可爱了,使同学们一提到它就兴奋极了。

(删去“使”)

C.为了防止溺水事件再次发生,教育部向各中小学生的家长们发出来了紧急通告。

(把“再次”改为“不再”)

D.预计今年“五一”节期间,无论高速公路是否收费,省内自驾游的车辆反而不会减少。

(把“反而”改为“都”)

C【解析】

C项句子,如果将“再次”改为“不再”,即“为了防止溺水事件不再发生”,意思是要让溺水事件发生,意思不符,故改法有误。

因去掉“发出来”的“来”。

 

3.请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

人生,就是不断地前行。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以自信的姿态前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以奉献的姿态前行;

(1),

(2),。

参考答案: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以阅读的姿态前行;“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这是以友爱的姿态前行。

 

1、(2014·广东)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珠算“申遗”成功后,不少网友认为,珠算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应该加以发扬和传承。

(将“发扬”与“传承”互换位置)语序不当

B.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

(把“刻画”改为“描绘”)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

C.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面影响小、定位准确及时,在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

(在“准确及时”后加上“的特点”)成分残缺缺宾语

D.《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为英语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材料。

(删去“为”)句式杂糅

D【解析】

D项,句式杂糅,“主要读者是……”与“为……编写”两种句式混在一起。

应改为“《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英语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或“《标准汉语》主要是为英语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材料”。

选项修改不正确。

A、B、C项修改正确。

2.(2015·广东)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虎妈猫爸》这部电视剧之所以受到广大学生家长的热捧,其原因是因为剧中反映的孩子的教育问题很接地气。

(删去“其原因”或“因为”)。

句式杂糅

B.“一带一路”描绘了一幅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新思路,它不仅会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而且将为世界经济积蓄巨大的能量。

(把“描绘”改成“勾画”)。

搭配不当

C.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普遍受到了众多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把“普遍”调到“欢迎”前面)语序不当状语位置不当

D.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下,凭着青春的激情和对互联网新技术的敏感,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互联网+”创业的大军中。

(修改:

删去“使”)成分残缺介词结构缺主语

B【解析】

“‘一带一路’描绘了一幅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新思路,它不仅会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而且将为世界经济积蓄巨大的能量”这句话的语病在于“描绘了一幅”和“思路”搭配不当,应将“描绘了一幅”改为“构想了一条”或“思路”改为“蓝图”。

3.(2016·广东)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最近发生在马里北部加奥地区联合国维和人员营地的恐怖袭击事件,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无比愤怒和谴责。

(删去“和谴责”)搭配不当

B.只要聊起时事要闻,王林经常充当“主播”,原来他每天都看中央13台的“新闻24小时”,难怪对时事这么熟悉。

(将“原来”改为“因为”)用词不当关联词使用

C.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需要个人的努力,也需要他人的帮助,离不开家庭小环境,也离不开社会大环境。

(删去“和发展”)重复赘余

D.凭借《太阳的后裔》爆红的男神宋仲基在与广州粉丝的见面会上表示,会不会再来广州,关键看广州影迷欢迎。

(在“欢迎”前加“是否”)否定不当

B【解析】

B项,搭配不当,“原来”和“难怪”关联词搭配不当,使得“原来”具有一定的歧义,一种理解是以前,另一种理解是连词。

应改为“只要聊起时事要闻,王林经常充当‘主播’,原来是他每天都看中央13台的“新闻24小时”,所以对时事这么熟悉。

A、C、D项修改正确。

 

【学科问题】

1.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的组织规律、不符合客观事物的事理、不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的句子。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属于纯语言一类的考点,在语言发展极快,新词与语病都层出不穷的今天,尤其需要规范语言,使其健康发展。

2.考纲要求:

中考在这一考点上,题型一般只是两种:

一是辨析语病,二是修改病句,辨析病句是对病句识别与能力的考查,修改则以辨析为基础。

广东中考近年来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辨析选项修改正确与否。

3.相关概念:

病句辨析考察学生以下几个能力:

(1)清楚修改病句的步骤、方法及病句产生的病因

(2)能够正确判断病句类型;(3)能独立修改病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为习作打下基础。

【学生问题】

(一)句子成分

1.主语

主语是句子中的陈述对象,常常由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充当。

谓语性词语和主谓短语也可以作主语。

例如:

冰雪融化了,草儿绿了,春天来了。

这儿原来是一座老宅。

一米等于一百厘米。

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峰顶。

每个人的学习方法都不相同。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两大主题。

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

与你的这次合作非常成功。

河底下全是淤泥。

学开车真不容易啊!

人多了就更危险了。

2.谓语

谓语是表明主语是什么,怎么样,有什么性质,处在什么状态中等等,是用来陈述主语的。

常常由动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形容词性短语,名词、名词性短语,主谓短语充当谓语。

例如:

他正在排练节目呢。

夏天到了。

鱼儿在河里畅游。

山上的树又绿了。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外头热,别中暑了。

今天星期二。

明天就立春了。

你是干什么的?

”“我教师。

”“他呢?

”“他工程师。

高晓声江苏人。

这件衬衣新买的。

他心地善良。

这些钱您捐给地震灾区呀?

3.宾语

宾语是放在谓语后,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是谁或是什么。

名词、名词性短语,谓词性词语,主谓短语等都可以充当宾语。

有时候一个句子有两个宾语,即带双宾语。

例如:

我们要经常锻炼身体。

参加比赛的人真不少,有跳高的,有跳远的,还有扔铅球的。

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我觉得你说得对。

学校给学生每人一张健康卡。

4.定语

定语是名词前面的连带成分,实词和短语一般都可以作定语,定语和中心语的组合,有的必须加“的”,有的则可加可不加。

例如:

桂林山水甲天下。

明晚的足球比赛。

怎样活着的问题是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夺取抗击“非典”战役的胜利。

实验的过程需要有具体的计划。

在许多修饰中心语的定语中,并非只有一层结构关系,而是有两层甚至更多层。

多层定语的排列次序问题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

从离中心语最远的词语算起,多层定语的一般次序是:

所属(表示“谁的”)+指示代词或数量词(表示“多少”)+主谓短语或动词或动词性短语(表示“怎样的”)+形容词性短语(表示“什么样的”)+表示性质的名词(表示“什么”)。

另外,带“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例如:

我们学校的两位有三十年教龄的优秀语文老师

(所属)(数量)(怎样)(什么样)(性质)

5.状语

状语是动词或形容词性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副词的功能就是作状语,形容词也经常作状语,表时间的名词和表处所的名词常常组成介词短语作状语,能愿动词可以作状语,数量词也可以作状语。

例如:

他已经知道这件事了。

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车夫扶那老女人慢慢起来。

当你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

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

最近发生的事情,他一件件记了下来。

在句子里,状语一般是紧跟在中心语放在主语的后面的,一些表示时间、处所、情态、条件、涉及对象或者语气的状语有时还可以放在句子前面,特别是一些介词短语,有的只能出现在句子开头。

例如:

傍晚,天边的彩霞灿烂极了。

树阴下,孩子们快乐地唱着歌。

事实上,我们一直把你当成朋友。

在他的思想意识里,好人终有好报。

对于怎样处理这个问题,我们以后再讨论吧。

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指示,他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在句子中,有些状语有几层结构,需要我们注意。

多层状语的排列次序不太固定,哪种在前,哪种在后,要取决于谓语的内部逻辑关系,但多层状语的大致次序是:

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表时间或处所的、表语气(副词)或对象的(介宾短语)、表情态或程序的。

另外,表示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

例如:

许多代表昨天在休息室里都热烈地同他交谈

(时间)(处所)(范围)(情态)(对象)

6.补语

补语是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用来说明动作行为的结果、趋向、数量、时间、处所或说明性状的程度等。

有的补语直接放在中心词后面,有的需要在中心词和补语中间加“得”。

例如:

把话想清楚再说。

这次画展举办得成功极了。

他轻轻地带上门出去了。

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那里的风景很美丽,还是走那条路线好一些。

故事发生在1940年。

他这个人的脾气就这样,气来得快,去得快。

听着他的不着边际的话,我差点笑出声来。

借助句子成分分析法改正病句,首先要掌握句子成分分析法。

分析句子成分,一般可先抓“主干”,即找出主、谓、宾;后理“枝叶”,即找出定、状、补。

除了倒装句子以外,按照句子成分在句中的地位和作用,大体可以得出这样一个位置:

主————谓——————宾

定    状    补   定

例如:

(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补语〈 〉

(1)我们生活〈在一个开辟人类新历史的光辉时代〉。

(2)〈在这样的时代〉,人们〈对许许多多的自然景物〉〈都〉产生了(新)的联想,(新)的感情。

(3)高粱[又]熟得〈火红一片〉。

(4)我[不禁高兴]地称赞道:

“好,好恰当的比喻。

(5)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6)我们[应该][充分]地认识到,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这里,说明三点:

(1)句子或词组(包括介词结构)作了句子中的一个成分,不必再加以分析。

如例

(1)中“在……时代”作了“生活”的补语;例(4)中“好,好恰当的比喻”作了“道”的宾语;例(5)中“在……上”、“代表……大多数”、“向着……冲锋陷阵”、“最正确……最热忱”均作“英雄”的定语;例(6)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作为“认识到”的宾语。

(2)按照《暂拟语法系统》,例(5)判断词“是”与“英雄”为合成谓语。

“在……民族”在“英雄”前,仍作定语,不能作状语,这与句子成分的位置似乎不一致,但“英雄”是名词,修辞和限制名词的只能是定语。

现在按照《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英雄”作判断动词“是”的判断宾语,“在……民族”作了“英雄”的定语,那就与成分的位置一致了。

(3)例

(2)中,“在这样的时代”这一介词结构,虽在主语前面,但它不是修饰、限制主语“人们”的,而是修饰、限制谓语“产生”的,说明(人们)“在什么时间”产生(这种新的联想,新的感情)的。

在主语前面,当然也在谓语的前面,这也符合上述各种成分在句中的位置。

为了帮助记忆,有人作了一段顺口溜,可作参考:

主谓宾,定状补,   主干枝叶分清楚;

基本成分主谓宾,   连带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居主宾前,   谓前为状谓后补;

定“的”状“地”“得”后补,结构助词莫记错;

六者关系辨分明,   分析正误心有数。

掌握了句子成分分析法,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一方法来改正病句。

首先作好句子成分分析,然后着手改正病句。

可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先看主、谓、宾是否残缺,多余或搭配不当。

例如:

(1)(三位解放军同志冒着生命危险破冰救人)的事迹,受到了(广大群众)的赞扬,〈对他们这种精神〉〈十分〉敬佩。

(2)(有的)教研室和教师提出了(一定要为人师表、教书教人,引导学生奋发向上)。

(3)〈在会场里〉,我看到了(无数面)彩旗和(一片欢乐)的歌声。

(1)中,“对他们……敬佩”缺主语,谁“敬佩”?

“事迹”吗?

显然不是。

“广大群众”吗?

但“广大群众”在句中已作了“赞扬”的定语。

主语和谓语在句中一般是不可缺少的,否则意思就不完整。

毛病找出了以后,就可针对病因进行改正。

本句可在“对他们……”之前加上“我们”。

(2)中,“提出”(谓语)什么?

缺了宾语“要求”。

什么“要求”?

就是“一定要……向上。

”可见“一定要……向上”是“要求”的内容,作为“要求”的定语。

毛病找准了,可在“奋发向上”之后加上“的要求”。

此外,为使意思表达确切起见,可在“提出”之前加上一个介词结构“对自己”作为“提出”的状语。

例(3)中,看到彩旗,动宾配搭是恰当的,但看到歌声,动宾配搭是不当的,歌声只能听到,不能看到。

这就是说在“看到……彩旗和……歌声”中,“彩旗和歌声”这一联合词组作“看到”的宾语,犯了顾此失彼的毛病。

针对病因进行修改,可删去“和”,在“彩旗”后加上“,”号,并在“一片”之前加上“听到”。

第二步,逐一检查连带成分跟中心词配搭是否恰当。

①(他们)的(先进)思想和行为是看得见、摸得者、学得到的。

②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③你们〈总是〉〈积极而热烈〉地帮助我。

例①中“……是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是“的”字结构,事实上在“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思想和行为”中,“思想和行为”是中心词,“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作为“思想和行为”的定语。

“行为”可以说“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思想”可以说“学得到”,但不能说“看得见”、“摸得着”,这是“定中”搭配不当,也是犯了顾此失彼的毛病。

例②中,“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作了“打扫”的补语,其中“打扫得干干净净”,“动 补”搭配是恰当的,但“打扫得整整齐齐”,“动 补”搭配是不当的,应把“整整齐齐”删去。

例③中“积极而热烈”,作为“帮助”的状语,“积极帮助”,“状 中”搭配恰当,但“热烈帮助”,“状 中”搭配欠妥,可把“热烈”改为“热情”。

第三步,检查连带成分内部是否有错误。

①大家认为,《浙江日报》报导了浙大化工七七班的先进事迹后,对学校开展学雷锋、树新风、讲文明,创“三好”的活动是一个有力的促进。

②〈通过学习〉,我们〈对调整国民经济的意义〉理解得[非常清清楚楚]。

例①中,“《浙江日报》……促进”是“认为”的宾语,这个宾语有毛病。

把这个宾语单独进行分析:

〈《浙江日报》报导了浙大化工七七班的先进事迹后〉,〈对学校开展学雷锋、树新风、讲文明,创“三好“的活动〉是(一个)(有力)的促进。

通过分析,可见”是……促进“这一动宾短语的主语缺乏了。

可删去“了”、“后”,使“《浙江日报》报导……事迹”作为“是……促进”的主语。

例②中,“非常清清楚楚”作为“理解”的补语。

“清清楚楚”就是“非常清楚”的意思。

因此把“非常清清楚楚”改为“非常清楚”或删去“非常”,以免用语重复。

以上例句均是单项错误,有时句病不止一处,那就要综合运用上述的方法,找出毛病,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

如:

①(他勤学苦练、勇于探索)的精神,〈不仅对革命文艺工作者,而且对全国文艺战士〉〈都〉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榜样。

②〈通过学习雷锋同志的事迹〉,使同学们发扬了(雷锋的“钉子”)精神和(学习)主动性。

例① ②两句,通过句子成分分析,按照三步检查,可知例①中有两个毛病:

其一,主谓配搭不当,“精神”是抽象的,“榜样”是具体的,“精神”怎能说是“榜样”;其二,连带成分内部有错误。

“不仅……而且……”是作“是”的状语。

在这一连带成分内部,“全国文艺战士”和“革命文艺工作者”是同一概念,没有递进关系。

针对以上错处进行修改,把“全国文艺战士”改为“其它战线上的同志”;把“……一个……榜样”改为“值得学习的”。

例②也有两个毛病:

一是缺主语。

缺谓语“使”的主语;二是动宾配搭不当,“主动性”如何发扬?

针对不当之处,删去“使”,使“同学们”充当“发扬”的主语,或删去“通过”,使“学习……事迹”这一动宾词组做“使”的主语;在“学习”前加上“发挥”,使“主动性”作为“发挥”的宾语,这样动宾配搭就恰当了。

 

教学目标:

学生能正确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及修改正确与否,准确选出答案。

目标分解:

1.了解常见语病类型;

2.学会快速辨析每种语病的方法;

3.掌握修改的方法及进行正确修改。

教学过程:

1.【教师提问1】什么是病句?

【学生回答】例如:

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的组织规律、不符合客观事物的事理、不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的句子。

【注意:

此处学生会有不一样的表达,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概括。

1.1【教师提问】组成句子的必要成分有哪些?

请简要分析。

【让学生明确正确的句子是怎么样的。

【学生回答】

(1)主语:

句子中的陈述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

(2)谓语:

对句子的主语作陈述的成分,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3)宾语:

谓语动词的支配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工具等。

对应问题:

分析下列句子的成分

例句: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受到了众多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

主语:

跨文化、体验式游学

谓语:

受到了

宾语:

欢迎

1.2【教师提问】常见的语病类型有哪些?

请从问题定位题目中进行概括。

(例句摘自“问题定位”及额外补充)

(1)搭配不当:

指一个句子的各个成分之间搭配不符合语言习惯。

①动宾搭配不当

例1:

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

(把“刻画”改为“描绘”)

例句的主谓宾分别是:

主语“法布尔”、谓语“刻画”、宾语“世界”,很明显谓语“刻画”及宾语“画面”不能互相搭配,“刻画”常搭配“形象”,而“画面”常搭配“描绘”、“勾勒”、“绘制”等动词,所以这是动宾搭配不懂。

②主谓搭配不当

例2:

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主谓搭配不当主要表现为谓语不能陈述主语,有时主语或谓语由联合短语充当,其中一部分不搭配。

例句中主语“革命品质”谓语“浮现”不搭配,“浮现”的应该是“革命形象”,所以应该改为“他那崇高的革命形象,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③主宾搭配不当

例3:

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去掉修饰成分后,这两句话就变成了“北京是季节”显然是不合理的,应该改为“北京的秋天是美丽的季节”。

这类病句最简单的判断方法就是去掉修饰语,提取主干之后看看是不是说得通。

(2)成分残缺:

指一个句子缺少了应有的成分,影响了意思的表达。

常见的是缺主语或宾语。

①缺主语

例1: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下,凭着青春的激情和对互联网新技术的敏感,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互联网+”创业的大军中。

(修改:

删去“使”)

“在……下”是一个背景、“凭着……”是条件,“使……”形成介词结构,没有成分充当“使”的主语,让例句缺乏主语,删掉“使”,“年轻人”便充当句子的主语,“加入”为谓语,“大军”为宾语。

②缺宾语

例2:

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面影响小、定位准确及时,在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

(在“准确及时”后加上“的特点”)

例句的主谓分别是:

主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谓语“具有”,“具有”缺乏宾语“的特点”,句子成分不完整,所以应该在“准确及时”后加上“的特点”。

(3)结构混乱:

指句子语序错乱、层次不清。

①语序不当

例1:

珠算“申遗”成功后,不少网友认为,珠算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应该加以发扬和传承。

(将“发扬”与“传承”互换位置)

“发扬和传承”中“发扬”“传承”是并列的结构,而“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应该是先传承在发扬,文化必须先继承了以后才能发扬光大。

②句式杂糅

例2:

《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为英语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材料。

(删去“为”)

句式杂糅即将两个表达相近意思的句式糅合在一个句子之中,例句中“主要读者是……”与“为……编写”两种句式混在一起。

应改为“《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英语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或“《标准汉语》主要是为英语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材料”。

③偷换主语

例3:

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触动了小邱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例句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老工人的一席话”;第二个分句的隐含主语是“小邱的心”。

由于句子是隐含转换主语,因此造成句式混乱。

(4)不合逻辑:

指句子表述违背常理,造成前后矛盾的情况或者前后分句不对应的情况。

①一面对两面

例1:

凭借《太阳的后裔》爆红的男神宋仲基在与广州粉丝的见面会上表示,会不会再来广州,关键看广州影迷欢迎。

(在“欢迎”前加“是否”)

例句中“会不会再来广州”包含正反两方面意义,而后面“看广州影迷欢迎”只包含一方面意义,前后矛盾,应在“欢迎”前加“是否”。

②倍数的运用

例2:

受禁韩事件影响,去韩国旅游的人数较以往减少了2倍。

例句中不能说“减少2倍”,这违反人们的逻辑思维。

句子应改为“减少了二分之一”。

注意:

增减倍数要分清,增长用倍数,减少不能用倍数。

减少、缩小、降低等表示缩小的词都不能用倍数表示.

③否定不当

例3:

全校师生没有一个人不否认,素质教育使整个校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例句本来要表达的意思是“全校师生都认为素质教育使整个校园发生了变化”,而例句中出现了“没有”、“不”、“否认”三个否定词,三重否定,意思与原意相反,所以应去掉“不”。

(5)表意不明:

指一个句子在上下文中有多种意思,表意不明,使听者误解。

①指代不明

例1:

王新和李红赛跑,经过一段激烈的竞争,终于他取得了胜利。

代词“他”既可以指代“王新”,也可以指代“李红”。

②歧义句

例2:

小明的爸爸正在做手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物植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