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期末复习 基本概念和原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5799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635.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学期期末复习 基本概念和原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第一学期期末复习 基本概念和原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一学期期末复习 基本概念和原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一学期期末复习 基本概念和原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一学期期末复习 基本概念和原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第一学期期末复习 基本概念和原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第一学期期末复习 基本概念和原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第一学期期末复习 基本概念和原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第一学期期末复习 基本概念和原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第一学期期末复习 基本概念和原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第一学期期末复习 基本概念和原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第一学期期末复习 基本概念和原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第一学期期末复习 基本概念和原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第一学期期末复习 基本概念和原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第一学期期末复习 基本概念和原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第一学期期末复习 基本概念和原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第一学期期末复习 基本概念和原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第一学期期末复习 基本概念和原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第一学期期末复习 基本概念和原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第一学期期末复习 基本概念和原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学期期末复习 基本概念和原理.docx

《第一学期期末复习 基本概念和原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学期期末复习 基本概念和原理.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学期期末复习 基本概念和原理.docx

第一学期期末复习基本概念和原理

基本概念和原理

(一)物质性质与变化

.下列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B.生石灰变成熟石灰C.火药爆炸D.铁矿石炼成铁

3.下列过程中,主要依靠化学变化实现的是()

A.牛奶变酸B.气球爆炸C.汽油挥发D.西瓜榨汁

4.生活中常见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B.汽油挥发C.木棍折断D.矿石粉碎

5.下列生活中的一些做法,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A.用冰块降低环境温度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C.用天然气作清洁燃料D.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6.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液氮冷冻麻醉B.一氧化碳作燃料

C.稀有气体做电光源D.氢气填充探空气球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氧气用于炼钢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D.天然气用作清洁燃料

8.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四氧化三铁是黑色固体B.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

C.氨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D.碳酸钠粉末易溶于水

9.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要消耗大量能量。

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A.发射航天飞机B.水车汲水灌溉C.太阳能供热D.风

(二)物质分类

10.以下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天然气B.空气C.蒸馏水D.澄清石灰水

1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B.石油C.沼气D.葡萄糖

12.“海天酱油”瓶上配料表:

水、大豆、面粉、谷氨酸钠等,则“海天酱油”是

A.单质B.化合物C.纯净物D.混合物()

1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煤B.海水C.氢气D.空气

14.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过氧化氢B.臭氧C.氢氧化钙D.氯化钙

15.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氧气(O2)B.二氧化碳(CO2)

C.乙醇(C2H6O)D.氯化钴(CoCl2)

16.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水B.干冰C.氧气D.氧化汞

17.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A.高锰酸钾B.氧化铜C.氮气D.水

18.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BCD

19.右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最大圆圈代表纯净物,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①单质、③氧化物

B.②化合物、④氧化物

C.①单质、③化合物

D.②含氧化合物、④氧化物

 

20.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糖类B.蛋白质C.二氧化碳D.甲烷

 

(三)元素和离子

21.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A.氖B.氧C.锌D.磷

22.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

A.电子数B.中子数C.质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

23.红宝石的主要成分是Al2O3,Al2O3由铝和氧两种元素组成,这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电子数不同B.质子数不同C.最外层电子数不同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24.二氧化碳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这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

C.电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25.和元素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的是()

A.质子数B.中子数C.核外电子总数D.最外层电子数

26.“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加铁酱油”中的“碘、钙、铁”指的是()

A.单质B.元素C.分子D.原子

27.食品包装上常标注含有的营养成分。

其中标注的“铁、镁、锌、钙”是指

A.原子B.分子C.元素D.非金属()

28.下图为江欣同学的化验单,图中钙、铁、锌、铜等是指()

A.单质

B.原子

C.元素

D.分子

29.在人体中,按质量计算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碳B.钠C.钙D.氧

30.元素在自然界里分布并不均匀,如智利富藏铜矿、澳大利亚多铁、,山东的黄金储量居我国首位,但从整个的地壳含量的多少分析,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

A.FeB.SiC.OD.Al

1.对于Mg2+和Mg两种粒子比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们的质子数相同B.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C.它们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D.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32.现有NaNO2、H2O2、SO2、O2四种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都含氧气B.都含氧元素C.都含氧分子D.都含2个氧原子

33.对O、O2-两种粒子的判断,错误的是()

A.核电荷数相同B.化学性质相同C.质量几乎相同D.都属于氧元素

34.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种元素,下列有关该元素的信息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是11

B、原子序数为23

C、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电子

D、相对原子质量是11

35.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种元素,下列有关该元素的信息正确的是()

13Al

26.98

A.相对原子质量是13B.它是非金属元素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原子序数是13

36.下列元素符号书写错误的是

A.铜CuB.钠NAC.镁MgD.铁Fe

37.某物质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加热,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推断该物质的元素组成为

A.只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一定有碳、氢元素,可能有氧元素D.无法判断,

38.下列微粒符号中,对“2”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2Cu中的“2”表示2个铜元素

B.Fe2+中的“2”表示每个亚铁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

C.H2S中的“2”表示1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2个硫原子

D.

Al2(

4)3中化学式上方的“2”表示硫元素为-2价

39.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A.B.C.D.

40.下面是王小莉同学用连线的方式对某一主题内容进行归纳的情况,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减少水污染—使用无磷洗衣粉

减少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使用乙醇汽油

减少酸雨的发生—使用新型能源

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验纯

汽车到加油站加油—严禁烟火

使用燃煤炉子取暖—注意室内通风

 

D.微观粒子与物质的构成

C.元素与物质的组成

金属铜—由铜原子构成

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组成水的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铝元素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元素

41..下列四种说法都是从小红的笔记本上摘录下来的,其中不正确的是()

A.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与化学性质都不发生改变

C.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与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D.元素的种类和化学性质都是由原子中质子数决定的

(四)分子和原子

4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其原因是()

A.分子很小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是可分的

43.中国有句古话“酒香不怕巷子深”,这是因为()

A.分子很小B.分子之间有空隙

C.分子由原子构成D.分子在不断运动

44.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

A.  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 B.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

C.  酒精挥发──分子间隔变大D.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45.要善于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世界。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事实

解释

A.

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

分子大小发生改变

B.

在公共场所吸烟导致周围的人被动吸烟

分子不断地运动

C.

由碳元素组成的金刚石坚硬而石墨很软

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

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

分子之间有间隔

46.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10个中子的氧原子被称作“氧—18”,“氧—18”可做化学反应的示踪原子,对氧—18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近似为18B.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8

C.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0D.该原子与氖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47.科学家发现了新的氢微粒,它是由3个氢原子核(只含质子)和2个电子构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微粒不显电性

B.该微粒的组成可用H3表示

C.该微粒比一个普通H2分子多一个氢原子核

D.该微粒的相对质量比一个普通H2分子多3

48.保持二氧化碳CO2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碳原子B.氧分子C.二氧化碳分子D.氧原子

49.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氢原子B.氧分子C.氢分子D.水分子

50.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H2OB.HC.H2D.H+

51.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氯化钠B.金刚石C.氧气D.铜

52.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分子的是()

A.2HClB.2HC.H2D.2H+

53.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可以构成分子B.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D.原子的质量就是相对原子质量

(五)化学式与化合价

54.科学家在实验中偶然发现,向水发射高频率超声波会产生氧化作用极大的双氧水(H2O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双氧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B.双氧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双氧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双氧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55.葡萄糖(C6H12O6)是提供人体所需能量的最基本糖类物质,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葡萄糖由3种元素组成B.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在几万以上

C.葡萄糖属于无机物D.葡萄糖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

2:

1

56.在高空中有一层臭氧层,它吸收了太阳光中的绝大部分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臭氧的化学式是O3,下列关于臭氧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臭氧由3个氧元素组成B.臭氧由3个氧原子构成

C.臭氧是单质D.臭氧是氧化物

57.二氧化钛(TiO2)可做成纳米材料,在光的催化作用下,将甲醛等有害物质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二氧化钛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A.-2B.-4C.+2D.+4

58.酸化的CrO3为橙红色,遇酒精变成蓝色,可用于判断司机是否酒后驾车。

CrO3中Cr的化合价为()

A.+3B.+6C.-3D.-6

59.下列硫的单质和化合物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A.S   B.SO2   C.H2S   D.H2SO4

60.世界卫生组织将ClO2列为A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他在食品保鲜、饮用水消毒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1B.+2C.+3D.+4

61.以二氧化锡(SnO2)为敏感材料制成的“气-电”转换器,可用于对有害气体的监测。

SnO2中Sn的化合价为()

A.-4B.+2C.+3D.+4

62.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高锰酸钾(K2MnO4)B.氢氧化钙[Ca(OH)2]

C.碳酸(CO3)D.氯化钙(CaCl)

63.下列试剂瓶的标签上,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B.C.D.

64.下列试剂瓶的标签上,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65.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硝酸钙CaNO3B.氢氧化镁MgOH2

C.氯化铁FeCl2D.硫酸铁Fe2(SO4)3

66.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氧化镁MgO2B.氧化钠Na2O

C.硫酸锌ZnSO4D.氢氧化铜Cu(OH)2

67.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

B.2HC.

D.Fe

68.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2H表示2个氢分子B.镁离子的符号为Mg2+

C.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D.一氧化碳的化学式是Co

69.表示两个亚铁离子的符号是()

A.2FeB.2Fe2+C.2Fe3+D.

70.下列物质的俗称与化学式都相符的是()

A.干冰H2OB.生石灰Ca(OH)2

C.石灰石CaCO3D.熟石灰CaO

(六)基本反应类型

71.汽车尾气中的NO和NO2,是大气污染物,产生这些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这两个反应所属的反应类型是()

A.置换反应B.分解反应C.化合反应D.复分解反应

72.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试推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4

4

51

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6

0

14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73.已知两种分子E和G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分子L和M(如图)。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G和M都是单质B.L可能是化合物

C.这是一个分解反应D.E是化合物

74.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3Fe+2O2点燃Fe3O4B.2KMnO4===K2MnO4+MnO2+O2↑

C.C+2CuO高温2Cu+CO2↑D.2HCl+CuO==CuCl2+H2O

75.下列化学反应中,其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通电

A.Fe3O4+4CO3Fe+4CO2B.CuO+H2Cu+H2O

C.2H2O2H2↑+O2↑D.2NaOH+CuSO4===Cu(OH)2↓+Na2SO4

 

(七)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

76.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

A.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B.分子的数目没有改变

C.物质的种类没有改变 D.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改变

77.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

A.物质的种类B.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C.分子的种类D.分子的数目

78.化学上称“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的根据是()

A.原子的质量极小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C.原子的体积极小D.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的种类、数目不变

79.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有可能通过操纵单个原子来制造分子。

若用这种方法制造葡萄糖(C6H12O6),则不需要的原子是()

A.碳原子B.氮原子C.氢原子D.氧原子

80.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研究空气的组成时给固体氧化汞加强热,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下图表示(图中

表示汞原子,

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氧化汞受热时能分解成汞和氧气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C.氧化汞分子是由氧原子和汞原子构成的D.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81.如下图所示,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三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则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B.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C.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D.乙分子中含有一个X原子和一个Y原子

82.下图是用比例模型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

根据该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和“”

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

A.

属于化合物

B。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点燃

2CO+O2====2CO2

2H2+O2====2H2O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83.西班牙的瑞奥汀托河是一条酸河,经分析发现是由于河水中含有的物质R在氧气的作用下发生反应所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R+2H2O+7O2=2FeSO4+2H2SO4,则R的化学式为()

A.Fe2S3 B.FeS C.FeOD.FeS2

84.在食盐中加入KIO3有益于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检验食盐中是否含有碘酸钾,可利用化学反应:

,其中X的化学式为()

A.HIB.KIC.

D.

85.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3O2====2CO2+2H2O,试推出X的化学式()

A.CH4B.C2H5OHC.C2H4D.CH2

86.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Fe+CuSO4=Cu+FeSO4B.2Fe+6HCl=2FeCl3+3H2↑

C.4P+5O22P2O5D.CO+CuOCu+CO2

87.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工确的是()

A.氧化汞加热分解:

HgO

Hg+O2↑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Fe+2O2

Fe304

C.铝片投入稀硫酸中:

Al+H2SO4=AlSO4+H2↑

D.碳在氧气中燃烧:

C+O2=CO2

点燃

8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点燃

A.S+O2SO2B.S+O2SO2↑

C.S+O2====SO2↑D.S+O2SO2

89.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Mg+O2点燃MgO2B.Mg+O2点燃MgO

C.2Mg+O2==2MgOD.2Mg+O2点燃2MgO

90.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电解水H2O==H2+O2

B.铁和稀盐酸的反应2Fe+6HCl==2FeCl3+3H2↑

C.实验室制氧气2KMnO4===K2MnO4+MnO2+O2↑

D.实验室制二氧化碳CaCO3+H2SO4==CaSO4+CO2↑+H2O

91.下图是用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变化的模型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能用该示意图表示的反应是()

A.2H2+O2

2H2OB.2H2O

2H2↑+O2↑

C.2CO+O2

2CO2D.H2+Cl2

2HCl

 

92.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如下图(其中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原子)

对上述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都是化合物B.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93..右图是某化学反应的模型示意图,从该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丙物质属于单质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一个乙分子中含4个A原子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了

94.下图中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

式是()

 

A、

B、

C、

D、

95.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每种小球分别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图中共有4种物质

D.该图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元素化合物

(一)空气和氧气

1.焊接金属时,为了隔绝空气,常需要在高温条件下化学性质稳定的气体作保护气。

下列各组气体中都能作为保护气的一组是()

A.N2O2B.N2ArC.CO2COD.N2H2

2.近年来汽车轮胎中常以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作为填充气,这种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3.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4.下列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5.右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

A.红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

B.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C.将红磷改为木炭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D.钟罩内气体压强的减小会导致水面的上升

6.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实验现象是()

A.火焰为蓝色B.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C.产生大量白烟D.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7.下列事实与氧气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氧气可以供给呼吸   B.氧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C.白磷在空气中自燃         D.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8.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物质的是()

A.红磷B.木炭C.氢气D.铁丝

9.下列实验相关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0.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高锰酸钾B.过氧化氢C.水D.液氧

11.氧气广泛用于炼钢、焊接或切割金属等,这些应用依据氧气的性质是()

A.不易溶于水B.密度比空气略大

C.无色、无味的气体D.与其他物质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

12.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

B.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可以制取氧气

C.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D.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

13.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证明呼出气体中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

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更浑浊

B.证明呼出气体中含氧气少的证据是:

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

C.证明呼出气体中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

呼出的气体在玻璃上结下水珠

D.判断呼出气体中含有氮气的依据是:

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被人体吸收

1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大致分为以下几步:

a加热试管;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向试管中装药品,用带导管的单孔塞塞紧后,固定在铁架台上;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e停止加热;f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bcadefB.abcdef

C.bcadfeD.abcdfe

15.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气体,需满足的条件是()

①反应物是固体②反应需要加热

③制取的气体不易溶于水

④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