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模拟卷.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5958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77.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模拟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模拟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模拟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模拟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模拟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模拟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模拟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模拟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模拟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模拟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模拟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模拟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模拟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模拟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模拟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模拟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模拟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模拟卷.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模拟卷.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模拟卷.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模拟卷.docx

《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模拟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模拟卷.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模拟卷.docx

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模拟卷

宁波市200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模拟卷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

H:

1 C:

12 O:

16 Na:

23 S:

32Cu:

64

一、选择题(第1一10小题,每小题3分,第11一30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在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质流动时,若视野太暗,无法观察清楚,应采取的措施是

A.换用平面反光镜B.调节细准焦螺旋

C.调节遮光器上的光圈D.换用倍数大的物镜

2.下列关于果实、种子中有关结构来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菜豆种子的外皮是由子房壁发育来的B.花生外壳是由珠被发育而来的

C.苹果的果肉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D.桃果实内的桃仁是由胚珠发育来的

3.早在一万多年前我国已开始制造和使用陶器。

现代人们已能生产新型陶瓷材料,如用氧化铝等为原料生产的陶瓷已制造发动机零件。

下列有关氧化铝陶瓷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该陶瓷中的原料氧化铝属于非金属氧化物

C.该陶瓷耐高温、强度高D.该陶瓷耐酸、碱等化学物质的腐蚀

4.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中月相为下列四图中的

ABCD

5.为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消费逐渐兴起。

你认为下列与消费有关的行为中,

不符合绿色消费要求的是

A.讲究卫生多使用一次性制品B.纸张要双面使用

C.将废旧电池集中起来统一处理D.尽可能自备凉开水,少购买包装饮料

6.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所示。

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A.甲液体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B.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C.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D.无法判断

7.青藏铁路已全线贯通,即将投入运营的高原列车有完善的供氧系统和完备的医疗应急系统,这样做主要是因为

A.高原海拔高,温度低B.高原海拔高,风大

C.高原空气稀薄,气压低D.高原风沙多,温度低

 

8.2006年6月9日至7月9日,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在德国举行。

当运动员肌肉受伤时,队医随即对准球员的受伤部位喷射药剂氯乙烷(化学式为C2H5Cl,沸点为12.3℃),进行局部冷冻麻醉处理。

下列有关氯乙烷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氯乙烷是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

B.氯乙烷中碳、氢、氯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8:

10:

71

C.氯乙烷是由2个碳原子、5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的

D.氯乙烷用于冷冻麻醉与其沸点较低、易挥发吸热有关

9.某班同学在学了有关家庭电路的知识后安装了四盏电灯,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ABCD

10.下面关于力学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小球在空中下落得越来越快,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人用力推车,车未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C.小孩从滑梯上自行下滑,是因为他受到惯性的作用

D.书本静止在课桌上,是因为书本的重力与书本对桌面的压力平衡

11.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

下列有关这事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是先天性行为②是学习行为③是繁殖行为④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⑤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②③⑤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⑤

12.下列有关肾小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肾小球是个血管球B.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毛细血管缠绕而成

C.肾小球毛细血管汇集成出球小动脉D.肾小球中的液体是尿液

13.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盖耶从一只经麻醉的老鼠身上抽去了90%的血液,代之以一种全氟碳乳液,10分钟后,麻醉的老鼠不仅苏醒,而且存活了8个小时。

由此可见,全氟碳乳液具有下列哪种细胞的功能?

A.白细胞B.红细胞C.血小板D.三种血细胞

试管

加入物质

pH

温度

碘液检验

1

淀粉糊+唾液

7

37℃

不变蓝

2

淀粉糊+唾液

7

87℃

变蓝

14.某同学在做“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中,记录了下表数据。

该实验表明酶的催化作用

A.需要适宜的pH

B.具有专一性

C.需要适宜的温度

D.具有高效性

15.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千沟万壑的特征,主要成因是  

A.风力侵蚀作用B.流水侵蚀搬运作用  C.风力搬运堆积作用 D.地震火山等作用

16.下列做法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A、鞋底和轮胎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B、自行车刹车时,闸皮压紧在钢圈上

C、在机器的转动部分安装滚动轴承并加润滑油

D、为了防止传动皮带打滑,需要把皮带张紧些

17.关于光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在不同的物质中传播速度相同B.“水中月”比天空中的月亮离我们更近

C.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像总是放大的实像

D.清澈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

18.家庭生活中,下列估测符合事实的是

A.家用彩电的电功率约为160WB.写字台台面的面积约为200cm2

C.洗浴用水的水温约70℃D.人双脚站在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00Pa

19.2002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授予在“细胞程序性死亡”领域中进行开创性工作的科学家。

他们不但发现在生物的器官发育过程中存在细胞程序性死亡,而且阐明了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规律。

细胞程序性死亡犹如秋天片片落叶的凋落,所以又被称为“细胞凋亡”。

下列叙述,你认为可能错误的是

A.细胞的凋亡有助于消除体内衰老的细胞

B.蝌蚪变态期因尾部细胞凋亡而变成青蛙

C.此项研究可使人类有选择性、可控制性地诱导癌细胞凋亡

D.细胞凋亡同细胞坏死一样是由致病因素引起的

20.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平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放上另一支相同的蜡烛B,如图9示。

移动后面的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的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验证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B.验证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

C.验证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象D.验证平面镜成像满足光的反射规律

21.为了揭开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做了一个著名的“卢瑟福实验”:

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很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结果是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

通过这一实验现象不能够获得的结论是

A.原子核质量较大B.原子核体积很小

C.原子核带有正电荷D.核外电子带有负电荷

22.用稳定的热源给冰均匀加热,下列温度——时间图象中能正确描述冰熔化规律的是(已知冰的比热容是C冰=2.1×103J/(kg℃)

23.某同学为了确定Fe、Cu、H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用铁片、铜片、硝酸汞溶液和盐酸四种试剂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A.Fe+HClCu+HClFe+Hg(NO3)2

B.Fe+HClFe+Hg(NO3)2Cu+Hg(NO3)2

C.Fe+HClCu+HClCu+Hg(NO3)2

D。

Cu+HClFe+Hg(NO3)2Cu+Hg(NO3)2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一定时,析出硝酸钾晶体后的溶液未必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B.t℃时,在100克水中加入50g食盐,充分搅拌后烧杯中的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则t℃时食盐的溶解度一定为50g

C.用洗涤剂清洗锅碗瓢盆油污后的混合物一定是溶液

D.t℃时,向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溶质的溶解度不变

25.某同学设计了四套实验方案,来证明炭粉中是否含有氧化铜粉末。

其中可行的是

A.在样品中加水,是否有蓝色沉淀

B.在样品中加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是否有固体剩余

C.在样品中加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溶液是否呈蓝色

D.在空气中充分加热样品,恢复到原温度后,固体质量是否减小

26.在反应2A+B=3C+D中,A和B的相时分子质量之比为5:

1,已知20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D,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

A.3:

5B.2:

17C.1:

3D.4:

19

27.下面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形对应准确的是

 

A.图①是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B.图②是用H2还原CuO来测定CuO中铜元素的含量

C.图③是向饱和的NaCl溶液中不断加水

D.图④是用适量的KClO3和MnO2混合物加热制O2

2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发现通过电流表的示数减少0.2安培时,电压表的示数从12伏特变为10伏特,那么该定值电阻所消耗的功率的变化量为

A.0.4WB.4.4WC.2.0WD.10.0W

 

29.电路如图,电源电压一定。

关于电路的工作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闭合S1时,两只灯泡是串联的

B、若电压表和电流表位置对调,闭合S1、S2后,

则两表都被烧坏

C、若先闭合S1,再闭合S2,电压表读数不变、电流表读数变大

D、若灯L1被短路,闭合S1、S2后,则灯L1不亮,灯L2亮,电流表损坏

30.在图a中,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图(b)是钢绳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若不计水的摩擦阻力,则可算出该石料的密度为

(A)3.2×103千克/米3(B)2.8×1103千克/米3

(C)2.3×103千克/米3(D)1.8×103千克/米3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50分)

31.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A、B两幅图中,实地范围大的是▲图,

⑵请写出A点的地理坐标。

A▲。

32.

(1)现有盐酸、熟石灰、烧碱、食盐四种物质。

其中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2)、草木灰是农家肥料,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含钾的盐。

取一些草木灰加到盐酸中,生成的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推断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

(3)、淡黄色的Na2O2固体与水反应能生成一种单质气体A和化合物B。

A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燃烧,往化合物B的无色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有蓝色的絮状沉淀生成,写出化合物B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3.

(1)小丽准备制氢气,实验室里只有98%的浓H2SO4,她用100ml的量筒量了35ml的浓H2SO4,就准备在量筒里加水稀释,小梅看见忙说.“快停下,这样做很危险!

上述已完成的和未完成的实验操作中有哪些错误?

请写出来___▲。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天然资源。

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实验时先在集气瓶里加入少量水,做上记号。

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仲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待红磷熄灭后,发现红磷还有剩余,冷却,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倒流迸集气瓶中,液面上升到图中A位置。

从上述实验现象可知: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氮气约为4/5。

能够得到该结

论主要是运用了氮气的有关性质,请写出其中两点_▲。

34.能一次区别AgNO3、NaCl和Na2CO3三种无色溶液的试剂是▲;

除去NaCl中少量的Na2SO4,操作方法是溶解后,加入适量的▲溶液,再▲。

35.如图是在某一个生态系统中,在一定的时间内A、B、C三个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其中A是自养生物。

请分析回答:

(1)在这个生态系统中,A、B、C三种生物的能量流动方向可能是▲_。

(2)B和C的关系是▲,

(3)如果B生物被大量捕杀,该生态系统就会受到破坏,从而使生态系统的▲能力受到影响。

36.甲、乙两辆汽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1所示。

从图像可知,▲车的速度大;5S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差是▲m。

当甲汽车以5m/S的速度匀速上坡时,机械能变化情况是▲。

37.普通洗衣机的脱水桶都安装了安全制动系统。

如图是脱水制动示意图,当用力打开脱水桶盖时,制动钢丝产生的力使刹车带抱紧刹车盘,阻碍脱水桶运转,起到了制动作用,同时,弹簧会▲(填“伸长”或“缩短”)。

此系统用到了两个杠杆以M为支点,判断杠杆MN是▲杠杆(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38.阅读下面短文:

导体容易导电,绝缘体不容易导电。

有一些材料,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称做半导体,除导电能力外半导体有许多特殊的电学性能,使它获得了多方面的重要应用。

有的半导体,在受热后电阻迅速减小;反之,电阻随温度的降低而迅速的增大。

利用这种半导体可

以做成体积很小的热敏电阻。

热敏电阻可以用来测量很小范围内的温度变化,反应快,而且精度高。

图2

图1

⑴果将热敏电阻与电源、电流表和其他元件串联成一个电路,其它因素不变,只要热敏电阻所在区域的温度降低,电路中电流将变▲填“大”或“小”)。

⑵述电路中,我们将电流表中的电流刻度换成相应的温度刻度,就能直接显示出热敏电阻附近的温度。

如果刻度盘正中的温度刻度值为20℃(如图1所示),

则25℃的刻度应在20℃的▲边(填“左”或“右”)

⑶了将热敏电阻放置在某蔬菜大棚内能检测大棚内温度的变化,请用图2的器材(可增加元件)设计一个电路。

39.学习小组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过程中,按操作步骤进行调整,在调整过程中,他们发现光屏上承接烛焰的像偏下,如图,则应向▲(向上/向下)调整凸透镜。

他们调整好了蜡烛、透镜和光屏的高度后,分别用两只凸透镜进行研究,记录数据如下表.请你填出表格空缺处像的性质,并比较

(1)、

(2)、(3)组数据,得出规律是▲。

序号

1

2

3

4

5

6

焦距/cm

14

14

14

16

16

16

物距/cm

30

40

60

30

40

60

像距/cm

26

22

18

34

27

22

像的性质

倒立、缩

小、实像

倒立、缩

小、实像

倒立、放

大、实像

倒立、缩

小、实像

倒立、缩

小、实像

40.一种以地下茎繁殖为主的多年生野菊分别生长在海拔10m、500m和1000m的同一山坡上。

在相应生长发育阶段,同一海拔的野菊的株高无显著差异,但不同海拔的野菊的株高随海拔的增高而显著变矮。

为研究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对野菊株高的影响,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

(1)实验处理:

春天,将海拔500m处的甲野菊幼芽、1000m处的乙野菊幼芽和10m处的丙野菊幼芽一起栽种在海拔10m处山坡上。

(2)实验对照:

实验选择的比较对象是甲、乙、丙野菊

(3)收集数据:

第二年秋天需要测量▲,并记录。

(4)预测支持下列假设的实验结果:

假设一:

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预测实验结果是:

假设二:

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预测实验结果是:

假设三:

野菊株高的变化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预测实验结果是:

▲。

三、分析计算题(41题5分,42、43、44题各6分,45题7分,共30分)

41.据农业部统计,自2005年初至2006年3月,我国共发生35起禽流感疫情。

已知该病的病原体是H5N1型禽流感病毒,科学家已研制出相应的疫苗。

疫苗在广泛应用之前必须进行动物实验:

将未感染H5N1型病毒的一群健康小鸡分为A、B两组,实验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有关问题:

A组小鸡

健康生活

正常生活

↑↑

注射H5N1型疫苗注射H5N1型病毒

B组小鸡

健康生活

全部死亡

(1)构成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化学成分是▲。

(2)A组小鸡注射H5N1型疫苗以后,小鸡体内的▲细胞就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其作用是▲。

(3)在图示的动物实验中,设置B组小鸡的作用是▲。

(4)为防止禽流感疫情蔓延,疫区周围3km2以内的家禽必须全部捕杀。

这种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哪种措施?

▲。

42.太阳能热水器以节能、环保等特点为很多家庭所使用,但是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太阳能热水器的水就达不到所需要的温度。

为此人们研制出了太阳能、电能两用热水器。

小明家就刚刚安装了一台这样的热水器,如图所示,它的容积为120L。

 

(1)若此热水器装满20℃的水,水温升高到50℃,吸收了多少的热量?

 

(2)小兰从产品使用说明书中了解到,该电加热器的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为2kW。

若水箱中的水用电加热器来加热,仍使满箱水的温度从20℃升高到40℃,需要电加热器正常工作多长时间?

(假定所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水的内能)

(3)若在上述情况下,电加热器正常工作,实际用了2h,则此电加热器的效率是多少?

43.甲酸(HCOOH)通常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它在浓硫酸作用下易分解,反应方程式为:

HCOOH浓硫酸CO↑+H2O,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欲用该反应来制取CO,并还原红棕色的氧化铁粉末。

现有下列仪器或装置供选择:

 

 

(1)用甲酸滴入浓硫酸的方法制取CO,应选▲(填序号)装置;

(2)用上述方法制取的CO还原氧化铁,并检验气体产物,则各仪器的接口连接顺序为:

▲(填字母)。

(3)在对氧化铁粉末加热前,为安全起见,应进行的一项重要操作是▲。

(4)从开始加热到实验结束,氧化铁粉末的颜色变化及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5)上述实验的尾气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请你说出一种处理尾气的方法:

▲。

(6)在该制取CO的反应中,浓硫酸所起的是▲作用。

44.为测定某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将此氢氧化钠溶液20g与20g稀硫酸充分混合;再向其中滴加硫酸铜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硫酸铜溶液64.3g,得到蓝色沉淀4.9g和质量分数为10%的无色溶液。

试依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计算过程中保留两位小数)

45.在某建筑工地上,为了搬运建筑材料,常常采用如

图所示的简单机械。

示意图中滑轮A与滑车连接,滑轮D固定在地面塔架上。

钢丝绳拉力由电动机提供,电动机的效率为60%。

此滑轮组在2分钟内将质量为0.48吨的建筑材料匀速提升12米,所用的拉力做的功为7.92×104焦(钢丝绳重和摩擦不计,g取10N/kg)。

求: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钢丝绳拉动的速度。

(3)如果提供动力的电动机在220V的电压下正常工

作,求此过程中流过电动机的电流。

 

宁波市200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模拟卷答卷

一、选择题(第1一10小题,每小题3分,第11一30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学校班级姓名学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50分)

31.⑴⑵

32.

(1)

(2)(3)

33.

(1)

(2)

34.、、

35.

(1)

(2)(3)

36.、、

37.、

38.

(1)(3)电路

(2)

39、、

40.(3)

(4)

三、分析计算题(41题5分,42、43、44题各6分,45题7分,共30分)

41.

 

 

42.

 

43.

 

44.

 

45.

 

初三科学参考答案(2007.03.18)

一、选择题(第1一10小题,每小题3分,第11一30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C2.D3.B4.B5.A6.B7.C8.C9.A10.A11.B12.D

13.B14.C15.B16.C17.D18.A19.D20.B21.D22.C23.C

24.D25.C26.B27.A28.B29.C30.B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50分)

31.⑴A⑵30°W、70°S

32

(1)、Ca(OH)2

(2)、K2CO3(3)CuSO4+2NaOH==Cu(OH)2↓+Na2SO4

33.

(1)①所用量筒容积太大②不能在量筒中配制溶液③稀释浓硫酸时不能把水加到浓硫酸中

(2)氮气难溶于水;氮气不支持燃烧;氮气不能燃烧等

34.稀HClBaCl2过滤、蒸发35.

(1)A→B→C

(2)捕食(3)自动调节

36.甲40动能不变,势能增大37.缩短  省力38.

(1)小

(2)右(3)略

39、向上

(1)倒立、缩小、实像 (2)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40.(3)甲、乙、丙野菊的株高,(4)甲、乙野菊的株高比丙野菊的株高要矮些,但要比它们在原海拔生长时的株高要高些。

三、分析计算题(41题5分,42、43、44题各6分,45题7分,共30分)

41.

(1)蛋白质和核酸

(2)淋巴与抗原结合,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或使抗原失去致病性)(3)对照(4)控制传染源42.

(1)1.008×107J

(2)5.04×103S(3)70%。

43.

(1)②

(2)B接D、C接G(或H)、H(或G)接F(3)检验气体的纯度

(4)由红棕色变为黑色Fe2O3+3CO=2Fe+3CO2

(5)将尾气点燃(或用气球、塑料袋收集尾气)(6)脱水(每空1分)

44.2NaOH+CuS04==Cu(OH)2↓+Na2S04

8098142

x4.9gy

x=4gy=7.1g(1分)

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20g+20g+64.3g-4.9g=99.4g(1分)

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为:

9.94g(1分)

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硫酸钠的质量为:

9.94g-7.1g=2.84g(1分)

设与硫酸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2NaOH+H2SO4==Na2SO4+2H2O

2×40142

z2.84gz=1.6g(1分)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8%(1分)

45.

(1)5.76×104J(2分)

(1分)

(2)

(2分)

(3)

(1分)

(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