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复习提纲八年级历史上册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6008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中考试复习提纲八年级历史上册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期中考试复习提纲八年级历史上册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期中考试复习提纲八年级历史上册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期中考试复习提纲八年级历史上册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期中考试复习提纲八年级历史上册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期中考试复习提纲八年级历史上册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期中考试复习提纲八年级历史上册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期中考试复习提纲八年级历史上册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期中考试复习提纲八年级历史上册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期中考试复习提纲八年级历史上册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期中考试复习提纲八年级历史上册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期中考试复习提纲八年级历史上册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期中考试复习提纲八年级历史上册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期中考试复习提纲八年级历史上册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期中考试复习提纲八年级历史上册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期中考试复习提纲八年级历史上册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期中考试复习提纲八年级历史上册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期中考试复习提纲八年级历史上册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期中考试复习提纲八年级历史上册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期中考试复习提纲八年级历史上册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期中考试复习提纲八年级历史上册1.docx

《期中考试复习提纲八年级历史上册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中考试复习提纲八年级历史上册1.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期中考试复习提纲八年级历史上册1.docx

期中考试复习提纲八年级历史上册1

期中考试复习提纲八年级历史上册1---11课(部编2017年秋季版)中国近代史的几个问题

1、起止年代:

1840年鸦片战争(开端)---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

2、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近代统治中国的政府:

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国民政府时期

4、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

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

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

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实现民族解放、实现人民富强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史。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 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

1、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

在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

2、林则徐禁烟

(1)原因:

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2)时间:

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住广东查禁鸦片。

(3)禁烟的高潮:

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主持了虎门销烟。

(4)虎门销烟的意义:

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1、原因:

根本原因----为了开辟海外市场;

直接原因------中国禁烟(虎门销烟)。

2、起止时间:

1840年6月----1842年8月。

3、经过:

英军封锁珠江口----攻陷定海----直趋天津,威胁清政府----道光帝派琦善与英军谈判?

英军强占香港岛---攻占虎门炮台,

关天培等战死----占领广州---北上攻占厦门、定海、宁波----进犯吴淞,陈化成牺牲----8月初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服。

4、鸦片战争中涌现出的民族英雄:

虎门之战的关天培、吴淞之战的陈化成等;

5、清朝战败的原因:

(1)清朝大多数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

(2)经济落后,武器落后。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1、时间:

1842年8月

2、条约特征: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3、主要内容:

(1)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2)割香港岛给英国;

(3)赔款2100万银元;

(4)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4、中英《虎门条约》

(1)签订时间:

1843年

(2)英国从中获得的权利:

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

5、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1)签订时间:

1844年

(2)美国、法国获得的权益:

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6、鸦片战争的影响:

(1)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1、原因:

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直接原因→英国的借口:

亚罗号事件;法国的:

借口马神甫事件

2、战争的爆发:

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1857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

3、《天津条约》的签订:

(1)时间:

1858年

(2)签约国:

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

(3)条约内容: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4、《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1858年,清政府在与英、法、美签订的中,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继续:

1860年,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

2、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

1860年。

3、奕䜣留守北京与侵略者议和。

4、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对圆明园大肆抢劫,之后放火烧毁。

5、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的签订:

(1)时间:

1860年

(2)内容:

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偿额也大幅增加.

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2、割地最多的条约:

1858年,《瑷珲条约》(60多万平方千米)。

3、沙俄是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法美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月11日----1864年夏)

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背景

1.原因:

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②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在各地发生。

2.前期准备:

1843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受基督教影响),和冯云山前往广西传教。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进程(1851-1864)

1、爆发的标志: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

2、永安建制:

(1)内容:

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诸王均受东王节制。

(记忆口诀:

东西南北翼---杨萧冯韦石)

(2)意义:

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3、定都天京: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4、颁布建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1)内容:

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2)目的: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四有两无”)。

(3)评价:

这些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5、军事行动:

北伐和西征:

(1)时间:

1853年

(2)目的:

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3)结果:

北伐全军覆没;西征取得重大胜利,使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6、天京事变:

(1)原因:

定都天京后,领导人享乐腐化,争权夺利。

(2)概况:

1856年,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

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

(3)影响:

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7、重整国政——防御

(1)提拔洪仁玕总理朝政。

《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2)提拔军事将领陈玉成、李秀成等。

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8、军事防御:

(1)安庆保卫战:

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李秀成救援失败,安庆陷落,陈玉成被俘

(2)李秀成率部攻克杭州,进逼上海,遭到华尔率领的洋枪队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的抵抗和反扑。

9、天京陷落:

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李秀成组织天京保卫战。

1864年,洪秀全病逝。

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三、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1)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2)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华尔的洋枪队)。

四、历史意义

1、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2、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五、启示

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1、目的:

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2、代表人物:

中央→奕䜣;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3、起止时间: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2、洋务运动的内容

(一)、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1、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2、为了洋务的需要,洋务派还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3、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提出?

°求富?

±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比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1、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兵操练兵,使清朝军队的武器和战术逐渐发生变化。

2、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

到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其中,北洋舰队规模最大。

3、洋务运动的评价:

(1)性质:

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2)进步性:

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失败原因:

①根本原因:

没有变革落后的封建制度②洋务派内部的腐败③外国势力的挤压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一、甲午中日战争

1、爆发的标志:

1894年7月,丰岛海战。

2、主要战役:

(丰、平、黄、辽、威)

(1)平壤战役:

1894年9月,左宝贵中炮牺牲,统帅叶志超弃城逃跑,平壤陷落。

(2)黄海海战:

1894年9月,邓世昌殉国。

北洋舰队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

战后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不许出海迎敌,日军夺取制海权。

(3)辽东半岛战役:

日军自辽东半岛登陆,直取大连、旅顺。

旅顺守将徐邦道与日军血战四天,因寡不敌众而战败。

日本占领旅顺后,制造了旅顺大屠杀。

(4)威海卫战役:

1895年,日本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水师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1、签订时间:

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前往日本马关议和。

2、条约内容:

(1)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4)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3、危害:

《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三、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

1、三国干涉还辽:

《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向中国索取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

2、瓜分中国狂潮:

以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为开端,此后各国掀起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

3、“门户开放”政策:

(1)1899年,美国提出

(2)内容:

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

势力范围?

±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3)实质:

这一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第6课 戊戌变法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1、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公车上书。

2、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1)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

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

(2)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中国如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

(3)严复主持的《国闻报》,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

二、百日维新

1、背景:

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上书光绪帝,呼吁变法救国。

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决心变法。

2、变法的开始:

1898年6月,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

3、变法内容:

(1)政治上——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2)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3)文化上——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

(4)军事上——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4、结果: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

谭嗣同等六人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变法失败,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又被称为“百日维新”。

5、失败的原因:

(1)变法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

(2)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身上。

(3)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单薄,脱离人民群众。

6、性质:

救亡图存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7、影响:

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一、义和团运动

1、兴起:

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来。

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这些组织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

2、发展:

清政府为利用义和团,以“招抚”代替“剿灭”。

并承认其合法地位。

于是,义和团纷纷拥进天津、北京。

到1900年夏,他们已控制了京津地区。

3、口号:

在义和团兴起的过程中,曾提出“扶清灭洋“口号”。

“灭洋”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扶清”则反映出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

4、性质:

反帝爱国运动

二、抗击八国联军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时间:

1900年6月

(2)目的:

镇压义和团运动

(3)成员: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

(4)侵略者首领:

西摩尔

(5)侵略路线:

廊坊→→大沽→→天津→→北京

2、义和团与爱国清军抗击八国联军

1)廊坊大捷

2)义和团在北京的战斗:

西什库教堂、东交民巷使馆区

3)天津保卫战:

老龙头火车站争夺战、炮轰紫竹林租界。

(聂士成殉国)

3、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西逃。

北京又一次被侵略者践踏。

4、义和团运动的的结果:

慈禧太后下令剿杀义和团,并请求八国联军?

°助剿?

±。

义和团在中外反动势力镇压下失败了。

5、义和团运动的意义: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1、时间及相关国家:

1901年,清政府与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国。

2、主要内容有:

(赔、禁、拆、划、改)

(1)赔: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2)禁: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3)拆: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4)划: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5)改: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3、《辛丑条约》的特征:

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4、《辛丑条约》的影响或危害:

清政府从此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1、投身革命的背景:

1894年,孙中山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等多项改革建议,遭到拒绝。

失望之余,他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国。

2、革命活动:

(1)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联合华侨,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2)1895年10月,广州起义消息泄露,陆皓东等人被捕牺牲,起义失败。

(3)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流亡海外,先后在日、美、英等国考察社会实际,发展革命组织,为继续革命作准备。

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1、同盟会成立的背景:

(1)《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

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

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等。

这些著作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2)各地革命团体纷纷成立,影响较大的革命团体有华兴会和光复会。

2、同盟会的成立:

(1)目的:

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

(2)时间、地点、创立者:

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3)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4)领导机构:

选举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建立领导机构

(5)机关报:

《民报》

(6)性质:

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7)意义:

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3、三民主义:

(1)内容:

“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2)意义:

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3)三民主义与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关系:

民族主义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就是“创立民国”;民生主义就是“平均地权”

第9课 辛亥革命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萍浏醴起义:

(1)时间及领导人:

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

(2)起义地点:

江西湖南交界的萍乡、浏阳、醴陵

(3)结果:

奋战一个多月后失败。

(4)地位:

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2、安庆起义:

(1)时间及领导人:

1907年夏,光复会会员徐锡麟

(2)结果:

因寡不敌众而失败。

在绍兴准备策应安庆起义的秋瑾也不幸遇难。

3、广西镇南关起义:

(1)时间及领导人:

1907年,孙中山、黄兴

(2)结果:

奋战七昼夜,因弹药缺乏,最终失败。

4、黄花岗起义:

(1)时间及领导人:

1911年4月,黄兴

(2)结果:

众寡悬殊,起义失败。

很多革命党人壮烈牺牲。

(3)起义名称来历:

起义失败后,人们将收殓到的七十二具烈士遗骸,合葬于广州黄花岗,称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历史上也将这次起义称为“黄花岗起义”。

(4)意义:

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二、武昌起义

1、领导机构:

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

2、主要力量:

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3、爆发时间:

1911年10月10日晚

4、结果:

一夜之间,起义军占领武昌全城。

武汉三镇取得革命胜利,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5、历史地位:

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爆发的标志,即辛亥革命的开端。

6、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它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1、准备:

1911年,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2、成立时间地点:

1912年1月1日,南京

3、成立的标志: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

4、措施:

(1)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

(2)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

5、南京临时政府的地位: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清帝退位:

(1)背景:

武昌起义成功后,湖北军政府与清朝内阁大臣袁世凯交涉,力图通过和平方式早日实现共和。

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宣统帝下诏退位。

(2)时间:

1912年2月12日

(3)意义:

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中国21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终结。

2、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过程:

(1)1912年2月12日,逼迫宣统帝下诏退位。

(2)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辞职,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3)1912年2月15日,袁通电拥护共和后,临时参议院选举他为临时大总统。

(4)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5)1912年4月,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颁布时间、机构及人物:

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内容:

(1)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2)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3)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

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4)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3、《约法》的性质: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4、《约法》的地位或影响:

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一、二次革命

1、背景(原因):

(1)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

(2)同盟会会员宋教仁联合其他几个政党,组成国民党,并在随后的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优势,使袁世凯大为惊恐。

(3)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

这就是民国初年震惊全国的?

°宋案?

±。

它成为“二次革命”爆发的导火线。

(4)“宋案”发生后,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

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2、时间:

1913年夏

3、结果:

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1、复辟的准备:

(1)对内:

镇压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随即下令解散国民党。

1914年初,袁世凯解散国会

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2)对外:

袁世凯甚至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的支持。

主要内容有:

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2、复辟闹剧上演: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复辟帝制,并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三、护国战争

1、爆发原因:

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

2、酝酿准备:

(1)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

(2)梁启超和蔡锷离开北京,前往南方筹划讨袁事宜。

3、爆发:

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4、过程及结果:

(1)过程:

袁世凯纠集重兵围剿护国军。

但他的复辟行径不得人心,北洋军队人心涣散,节节败退,不少省份宣布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

(2)结果: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

护国战争结束。

四、军阀割据

1、军阀割据的形成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

(1)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