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镇公共租赁住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6129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11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镇公共租赁住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某镇公共租赁住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某镇公共租赁住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某镇公共租赁住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某镇公共租赁住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某镇公共租赁住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某镇公共租赁住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某镇公共租赁住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某镇公共租赁住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某镇公共租赁住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某镇公共租赁住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某镇公共租赁住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某镇公共租赁住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某镇公共租赁住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某镇公共租赁住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某镇公共租赁住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某镇公共租赁住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某镇公共租赁住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某镇公共租赁住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某镇公共租赁住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镇公共租赁住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docx

《某镇公共租赁住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镇公共租赁住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某镇公共租赁住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docx

某镇公共租赁住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某区某镇2013年公共租赁住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小区外)

 

可行性研究报告

(修订版)

 

编制单位:

某单位

二〇一五年一月

 

附图:

1.地理位置图

2.项目道路规划图

3.道路横断面图

4.路面结构图

5.人行道平面图

6.无障碍设计图

7.道路平面布置图(共3页)

附件:

1.建议书批复

2.委托书

3.修改记录

第1章概述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某区某镇2013年公共租赁住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小区外)

建设单位:

某政府

建设单位地址:

某地

项目建设地址:

XXXXXX

建设性质:

新建

可研编制单位:

某单位

1.2编制依据

《委托书》

《崇左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计办投资[2002]15文通知)

《市政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建设部建标[2007]16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建标[2000]202号

《某区某镇2013年公共租赁住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小区外)立项的批复》江发改投资[2015]2号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城市道路标志标线设置指南》

其他相关规范、标准及规定等

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资料。

1.3编制原则

1、某镇人民政府于2013年计划公共租赁住房,公共租赁住房虽已建设,但周边配套基础设施未能完善,为完善公共租赁住房配套基础设施,实现保障房小区建成后与周边配套设施无缝对接,注重发挥与周边交通、市政设施以及通信网络系统的综合优势,切合实际地做出该工程建设的规划。

2、因地制宜、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

注重近期、长远发展并结合实际,在充分发挥已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加大项目建设力度,为远期发展储备潜力。

3、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规范化的建设原则。

围绕提升对外形象,促进经济发展,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按照“标准化、生态化、配套化”的要求,进一步优化道路设施布局及等级结构,坚持以功能齐全、设施完善为原则。

4、本着科学、实用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积极推进小区设施的建设步伐,做到立足当前、放眼长远。

1.4编制范围

1、研究区域地理区资源分布、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发展;

2、研究区域的运输现状、道路网现状、路网规划及交通量预测;

3、论证建设基础上的建设规模和技术标准;

4、建设项目的建设条件、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5、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6、实施方案;

7、提出项目实施的问题和建议。

1.5编制内容

根据协议及崇左市江州区某镇总体规划和2013年公共租赁住房详细规划要求,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为:

1、光坡路口至龙合路口铺设沥青路面,全长2500米,宽度8米,路灯110盏,污水管网2500米;

2、二中路口至二中大门铺设沥青路面,全长1200米,宽度4米,雨水、污水管网1200米,路灯46盏;

3、崇左路口至左州客运站铺设沥青路面,全长300米,宽度8米,重新铺设两侧人行路面1800平方米,雨水、污水管网300米,路灯20盏;

4、合浦店至邮政银行铺设沥青路面,全长280米,宽度6米,新铺设两侧人行路面1680平方米,雨水、污水管网280米,路灯24盏;

5、石林旅舍至物管所大楼铺设沥青路面,全长400米,宽度4米,新铺设两侧人行路面2400平方米,雨水、污水管网400米,路灯24盏;

6、本项目涉及到的电气工程、绿化工程。

1.6技术标准

按照建设部颁《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主要技术标准:

租赁住房小区外为城市道路主干路,设计行车速度:

40公里/小时。

1.7项目主办单位概况

某政府于1983年3月在崇左工商局登记注册挂牌成立。

地址:

广西崇左市某镇新街。

经营范围:

贯彻执行党对农村工作、政策、法令法规、完成县党委、政府布置的各项工作和任务等。

1.8县城概况

江州区地处广西西南部,居左江中游,于2003年8月正式挂牌成立。

总面积2951平方公里,辖6镇2乡3街道办和2个华侨经济管理区,人口36万,居住着壮、汉、瑶、回、苗、侗等10多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0%以上。

江州区是崇左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和崇左市唯一的城区,是崇左这座广西最年轻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同时也是桂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和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某镇地处崇左市江州区北部,全镇辖有1个社区12个行政村,93个自然屯,总面积38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3万亩,其中水田6760亩,旱地17.6万亩,总人口3.8万人,农业人口3.5万人,占总人口的92%。

镇政府所在地左州新街,至崇左市区中心公路距离48公里,至大新县城50公里。

某镇历史悠久,古为西原黄峒地,旧名"左阳"。

主要农作物和水果有水稻、甘蔗、玉米、木薯、花生、红瓜子、龙眼、荔枝等。

甘蔗生产是全镇经济第一支柱产业。

几年来,甘蔗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保持在江州区各乡镇之首,连年荣获江州区甘蔗生产先进乡镇称号,2007/2008榨季原料蔗入厂量达到85.4万吨,创某镇产蔗量历史新高,2008/2009榨季在遭受罕见的冰冻和洪涝灾害下,全镇原料蔗入厂量仍达到74.8万吨。

主要矿产有锰矿和磷矿,主要民间文艺有抢花炮、舞龙、舞麒麟和山歌会等。

1.9公共租赁住房概况

某镇2013年公共租赁住房共两个项目,其中2013年某镇政府公共租赁住房1栋24套,建筑面积871平方米,可安排70-80人居住,目前已经基本建成,预计今年10月份竣工投入使用;2013年某镇卫生院公共租赁住房共1栋24套,建筑面积871平方米,可安排70-80人居住,目前正在进行室内外装修,预计年底投入使用。

公共租赁房由政府出资建设,是对住房困难人群的过渡性的解决方案,旨在为低收入人群且住房困难的人员,提供住房帮助。

公共租赁房有规划合理、配套完善等优点。

1.10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总投资1205万元

其中:

建筑工程费1109.47万元

其他费用60.44万元

预备费35.1万元

本项目筹措资金1205万元。

资金来源为申请中央预算内资金964万元,地方配套资金241万元。

1.11初步结论

1.该项目的建设是实施某镇2013年公共租赁住房小区外配套设施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推进某镇2013年公共租赁住房小区外配套设施建设的需要。

2.该项目的建设可有力地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优化某镇2013年公共租赁住房小区外的道路网络。

3.该项目的建设可拉动区域的经济发展,加快某镇的建设步伐,提高城镇化水平。

4.该项目的建设,方便周边居民出行,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

因此该项目的建设很有必要,条件具备,有较好的社会效益,本报告提出的方案技术先进可行,经济合理。

 

1.12对建议书批复的执行情况

本报告执行立项批复的建设规模,批复的建设投资为1205万元,本报告估算为1205万元。

第2章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按照民主法治、科学发展、安定有序、维稳优先的方针,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社会保障是保持社会稳定和实现社会和谐的长效机制,如果广大人民群众可以享有可靠的社会保障,就可以安居乐业。

因而,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物质基础和保障制度,改善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条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证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贫富分化,形成一定数量的中、低收入群体。

公共租赁房由政府出资建设,是对住房困难人群的过渡性的解决方案,旨在为低收入人群且住房困难的人员,提供住房帮助。

公共租赁房有规划合理、配套完善等优点。

某镇近十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具有较好的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条件和基础。

根据崇左市江州区某镇2013年公共租赁住房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功能定位为:

以发展居住、文化、娱乐为主,逐渐形成适应于居住、自然环境优美、具有生活气氛及娱乐设施的住宅。

某镇2013年公共租赁住房以居住功能为主,适当布置文化娱乐设施用地。

随着城市的扩大发展,项目区人流量将大大增加,要求尽快建设该小区外道路,它的修建对于完善租赁住房小区外基础设施和加快城镇化进程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此背景下,受某政府委托,我单位承担了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任务。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2.2.1本项目的建设,是方便周边居民出行的需要。

随着江州区的发展,许多单位及居住小区都已建成或在规划建设中。

本项目为公共租赁房小区外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建成后,完善了小区外的道路网络,方便周边居民出行。

2.2.2本项目的建设,是实施城市总体规划,改善城镇面貌,提高城镇形象的需要。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崇左市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崇左市江州区2013年公共租赁住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小区外)建设是某镇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是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

崇左市江州区2013公共租赁住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小区外)的建设,进一步拓展了某镇发展空间,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镇品位,还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使老百姓真正得到了实惠和好处,享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成果。

崇左市江州区2013年公共租赁住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小区外)是某镇城市总体规划近期建设的项目之一。

因此建设该项目工程完全符合总体规划要求,项目的建成,将改善某镇的交通条件,完善某镇的路网及相关配套设施,以高速度大容量的交通功能满足城镇持久发展的需要;将较大程度地改善某镇的交通条件,可以优化某镇道路网络,为某镇的建设创造条件,从而对促进某镇的开发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县政府高度重视,投入大量资金,大力加快城区的建设,全面推进城镇扩容扩质,城区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品位大幅提升。

在城镇建设过程中,房地产开发的持续繁荣对促进某镇发展的作用十分明显,本项目的建设并投入使用,将大大改善城市居住环境,提升人居水平,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2.2.3项目的建设是是加快江州区某镇建设、提升江州区那某镇质量的重大成果的需要。

某镇街区铺设沥青路面、改造集镇街道人行道、新增道路照明的建设,是加快某镇建设、提升某镇质量的重大成果,标志着某镇建设迈入了全面加速的新阶段。

努力把崇左市江州区2013年公共租赁住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小区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要强化服务,牢固树立抓发展就是抓项目、抓好项目才能抓好发展的理念,把项目建设质量和水平作为衡量各项工作的重要标准。

通过多方筹措资金,确保某镇各个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2.2.4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愈来愈讲求生活质量,对住房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原来的有房住,发展到住面积大,环境好,配套服务完善、功能完备的住房。

据有关专家预测,二十一世纪我国住宅发展将呈现“绿化趋势,规划趋势,郊区化趋势,智能化趋势,全能化趋势,附层分离趋势,多元化趋势”等七大趋势。

现代城市人关注健康,希望拥有一份花香鸟语、云淡风清的恬静与悠然,蓝天、白云、碧水、绿树、鸟语、花香,美好家园,人人向往。

本项目的建设必将使这一地区的土地迅速实现开发,土地价值将有较大上升空间,其将会成为房地产开发商竞相争夺的风水宝地。

2.2.5构建和谐社区的需要

目前,我国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加速;社会组织形式、就业结构,社会结构的变革加快。

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需求更趋多样;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正确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大力促进社会和谐,这既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第3章建设规模与技术标准

 

3.1.建设规模

3.1.1建设规模的确定

本项目根据《崇左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崇左市江州区某镇2013年公共租赁住房(小区外)详细规划》、崇左市江州区某镇总体规划确定建设内容、道路平面、断面、长度等。

并由此确定项目的工程数量。

3.1.2建设规模与内容

某区某镇2013年公共租赁住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小区外)的规模与内容如下:

1、光坡路口至龙合路口,面积20000m2沥青路面,路灯110盏,污水管网2500米;

2、二中路口至二中大门,面积4800m2沥青路面,雨水、污水管网1200米,路灯46盏;

3、崇左路口至左州客运站,面积2400m2沥青路面,重新铺设两侧人行路面1800平方米,雨水、污水管网300米,路灯20盏;

4、合浦店至邮政银行,面积1680m2沥青路面,新铺设两侧人行路面1680平方米,雨水、污水管网280米,路灯24盏;

5、石林旅舍至物管所大楼,面积1600m2沥青路面,新铺设两侧人行路面2400平方米,雨水、污水管网400米,路灯24盏。

建设的主要内容有:

道路工程,人行道工程、照明工程等。

3.2技术标准

按照建设部颁《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主要技术标准:

街区道路为城市道路主干路,设计行车速度:

40公里/小时。

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设计年限为15年,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的设计年限为15年。

建设规模及采用的技术标准表

公路名称

公路等级

计算行车速度(Km/h)

路幅宽度(m)

横断面型式

双向机动车道数(条)

路面设计年限(年)

道路全长(m)

街区道路

城镇主干路

40

14

一幅路

2

15

4680

道路路面结构设计应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

应根据具体车辆确定路面结构计算荷载。

抗震设防: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测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

一般道路工程不设防,涵洞等构造物按6度设防。

3.3工程数量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街区道路

1

沥青路面

30480

2

雨、污水管道

m

4680

3

人行道透水砖

5880

4

照明路灯

224

 

3.4主要技术标准采用情况说明

3.4.1设计依据的技术标准

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相关规定:

“主干路应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

主干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

次干路应为与主干路结合组成道路网,起集散交通的作用,兼有服务功能。

支路应为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

从街区道路的功能定位来看,根据上面所述《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所规定的道路的功能与性质,以上道路等级划分是适宜的。

3.4.2计算行车速度

计算行车速度是道路交通特征的重要指标,也是道路几何设计的基本依据。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规定,城市道路应按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的服务功能等,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个等级。

主干路应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应以交通功能为主。

街区道路级别采用城市主干路标准,计算行车速度采用:

40Km/h。

3.4.3路面荷载标准

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路面设计荷载取BZZ-100KN标准轴载。

第4章现状评价及建设条件

 

4.1地理位置

本项目选址于崇左市江州区某镇。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城市基础设施齐全。

4.2气候条件

本镇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春暖易旱,夏热易涝,秋凉于燥,冬短微寒年平均气温21℃一22.3℃之间,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一19℃,极高气温41℃,年均日照16344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150~1450毫米,降雨多集中于5~8月全年无霜期346天。

4.3水文条件

境内土壤有水稻土、红壤土、赤红壤土、石灰岩土、紫色土、冲积土、沼泽土类。

其中,大部分是赤红壤土,占73%。

土壤水热条件好,但土壤严重缺磷缺钾,保肥性能差;质地和耕性较好,大部分沙泥比例适中;耕层浅薄,且面积大。

4.4地震烈度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测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总体上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6度,一般道路不设防,桥涵按6度设防。

4.5经济发展概况

4.5.1经济发展

2001年某镇荣获南宁地区甘蔗生产先进乡镇一等奖、南宁地区财源建设先进乡镇、崇左县财源建设一等奖;2002年荣获崇左县两个文明建设达标奖、崇左县“三大纠纷”案件调处工作三等奖、崇左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达标奖、崇左县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达标奖。

全镇积极发展甘蔗生产,大力推进甘蔗生产良种化、规模化、机耕化、智能化、水利化和契约化,做强做大甘蔗支柱产业。

几年来,全镇甘蔗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分别保持在10万亩和50万吨以上,连续三年荣获江州区甘蔗生产先进乡镇称号,成为崇左市乃至广西第一甜镇。

2002年,全镇农业生产总值达10467万元,国民生产总值达15402万元,财政收入达9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37元。

近年来,村村实现了通电、通路、通水。

汽车、摩托车、电冰箱、电话、手机等现代化交通工具、家用电器和通讯工具纷纷进入农村家庭:

现有2所普通中学、13所小学。

在职中小学教师415人,在校生4359人。

2013年,在崇左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江州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两加”、“两成”工作部署,按照“三角一圈”科学布局,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抓项目、强产业,顺体制、扩城镇,惠民生、保稳定,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4.6建设条件评价

4.6.1工程地质条件

本工程基础设施均为新建,据周边情况,无重大不良地质灾害情况发生过,满足工程建设要求。

4.6.2交通条件

该项目位于小区外,交通条件较好。

工程运输条件能够得到可靠的保障。

4.6.3给水条件

本项目工程施工期间和使用期间用水量都不大,市政供水管网均到项目区内,能满足施工期间用水需要。

4.6.4排水条件

本工程小区规划路段现有排水沟,排水条件具备。

4.6.5供电条件

本项目用电包括施工用电和路灯照明用电两部分,可由供电公司供电,用电量较小,能满足施工期间及项目建成后的用电需要。

4.6.6建筑材料供应

本地建筑材料供应充足,项目所需沙、水泥及钢筋等材料可保证供应。

4.6.7防洪

项目建设地点地势较高,项目无遭遇洪灾之险。

4.6.8征地拆迁条件

本项目为崇左市江州区某镇2013年公共租赁住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小区外),无需征地拆迁。

第5章建设方案

 

5.1方案设计依据

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4、《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91)

5、《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

5.2设计原则

1、服从城市总体规划,满足小区外发展需要,服务城市建设。

2、满足城市交通功能要求,便于各类市政管线敷设布置。

3、建治并举,改善美化环境,以人为本,服务于民。

4、统盘考虑,综合治理。

5、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美观大方。

5.3总体方案

5.3.1工程建设范围及规模

1、工程范围:

沥青路面铺设、人行道铺砌、照明。

2、工程规模:

沥青路面30480平方米,人行道砖铺砌5880平方米,路灯224盏。

5.3.2总体方案布置

按照建设部颁《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主要技术标准:

街区道路为城市道路主干路,设计行车速度:

40公里/小时。

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设计年限为15年,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的设计年限为15年。

5.4道路工程

5.4.1平面、纵断面、横断面设计原则及内容

本项目路面工程为旧路改造工程,旧路面作为基础层使用,不再铺设级配碎石、稳定碎石和C15水泥混凝土,以节省投资,又能达到使用要求。

1、平面设计

道路平面线形应与地形、地质、水文等结合,并符合各级道路的技术指标;结合工程量的大小,应处理好直线与平曲线的衔接,合理地设置缓和曲线、超高、加宽等;应根据道路等级合理地设置交叉口、沿线建筑物出入口、停车场出入口、分隔带断口、公共交通停靠站位置等。

2、纵断面设计

1)纵断线型应结合自然地形及交通运输的要求,统一考虑,力求平顺,尽量减少起伏变化,以保证行车平稳、迅速、经济、舒适。

2)纵坡度的组合布局,应利于车辆安全等速行驶,作合理的安排,以减轻机件的消耗和司机人员的劳动强度。

3)道路高程及纵坡布置应满足各控制因素的要求,适应所处的自然条件,同时必须从全线或较长路段的整体权衡,局部应服从于全局。

避免由于考虑在局部路段或局部地点的工程量和工程难度有所增加,而忽视整体组合的合理性,以致造成局部处行车条件的恶化。

4)纵坡度的布置应符合道路等级的技术指标,应根据道路的性质、交通工具组成情况,考虑适应各种非机动车的需要。

竖曲线需与平曲线配合,小半径的平曲线与竖曲线不宜重合,大半径的平曲线与竖曲线可以重合,竖曲线长度需包括在平曲线内。

3、横断面设计

1)道路横断面设计应在城市规划的红线宽度范围内进行。

横断面型式、布置、各组成部分尺寸及比例应按道路类别、级别、计算行车速度、设计年限的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交通量和人员流量、交通特性、交通组织、交通设施、地上杆线、地下管线、绿化、地形等因素统一安排,以保障车辆和行人交通的安全通畅。

2)横断面设计应近期与远期相结合,使近期工程成为远期工

程的组成部分,并预留管线位置。

路面宽度及标高等应留有发展余地。

3)横面设计应充分考虑与两侧场地标高的协调,充分考虑场地土石方工程量的平衡。

4)道路采取中心为车行道,两边设人行道,人行道两边设照明路灯。

最宽道路14米,断面设计为3.0米(人行道)+8.0米(行车道)+3.0米(人行道)。

如图:

4、平面交叉及交叉口处理

在确保行人和车辆的安全前提下,使车流和行人受到最少阻碍,亦即保证车辆和行人在交叉口以最少的时间通过,使交叉口通行能力适应割到了的行车要求。

正确设计交叉口竖向,保证转弯车辆行车平稳,同时符合排水要求,还应考虑与地下管线、绿化、照明及交叉口房屋建筑的配合、协调。

5、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系统设计

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系统属于城市交通中的慢行交通,也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道路空间成为人们户外活动交流的平台,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是本次可行性研究的重点之一。

1)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系统设计原则

以人为本的原则

强调人在城市中的重要地位。

慢行系统空间的设施、尺度、形式、色彩等都应该充分考虑人的生理、心理需要,考虑不同居民出行的需求,特别应该关注弱势群体如残疾人、老人、儿童的出行安全与方便,设计中全面贯彻无障碍设计理念,真正做到道路空间是为每个人服务的。

1、整体性原则

道路建设对地块的分隔作用明显,特别是阻碍了人的沟通。

道路建设应该保障城市步行和非机动车慢行系统的连续性,使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有一个不间断的、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