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导游考试旅游文化知识基础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6191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导游考试旅游文化知识基础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江导游考试旅游文化知识基础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江导游考试旅游文化知识基础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浙江导游考试旅游文化知识基础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浙江导游考试旅游文化知识基础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浙江导游考试旅游文化知识基础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浙江导游考试旅游文化知识基础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浙江导游考试旅游文化知识基础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浙江导游考试旅游文化知识基础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浙江导游考试旅游文化知识基础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浙江导游考试旅游文化知识基础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浙江导游考试旅游文化知识基础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浙江导游考试旅游文化知识基础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导游考试旅游文化知识基础题.docx

《浙江导游考试旅游文化知识基础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导游考试旅游文化知识基础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导游考试旅游文化知识基础题.docx

浙江导游考试旅游文化知识基础题

导游基础知识模拟14<3>

隐藏所有题目折叠过长题目

单选题

题1

1.公历以耶稣基督诞生那一年作为公元元年,它始于()。

○[A]7世纪○[B]6世纪

○[C]3世纪○[D]2世纪

[参考答案]B

题2

2.下半年节气的交节日期为()。

○[A]每月6日和21日○[B]每月6日和23日

○[C]每月8日和21日○[D]每月8日和23日

[参考答案]D

题3

3.现代时段中下午3至5时在古代十二时中称为()。

○[A]食时○[B]日?

i

○[C]晡时○[D]平旦

[参考答案]C

题4

4.“地支”中的“辰”表示的时间是()。

○[A]5:

00—7:

00○[B]7:

00—9:

00

○[C]17:

00—19:

00○[D]19:

00—21:

00

[参考答案]B

题5

5.以下单位表示时间最短的是()。

○[A]刹那○[B]弹指

○[C]须臾○[D]罗预

[参考答案]A

题6

6.《大明历》是一部精确度很高的历法,其作者是()。

○[A]祖冲之○[B]甘德

○[C]苏颂○[D]徐光启

[参考答案]A

题7

7.2000年是庚辰年,在北京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的2008年是干支纪年的()年。

○[A]戊子○[B]己子

○[C]戊○[D]己丑

[参考答案]A

题8

8.下列各组天干地支名称中,完全由天干组成的是()。

○[A]丁,戊,辛,癸○[B]丙,子,壬,己

○[C]甲,寅,乙,卯○[D]辛,壬,丁,辰

[参考答案]A

题9

9.根据我国古代的“时辰”记时方法,上午10点应属于()。

○[A]申时○[B]巳时

○[C]卯时○[D]亥时

[参考答案]B

题10

10.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思想家董仲舒、军事家霍去病、政治家刘彻生活在中国历史上()时期。

○[A]三国○[B]东汉

○[C]西汉○[D]南北朝

[参考答案]C

题11

11.“唐宋八大家”中生活在唐代的是()。

○[A]柳宗元○[B]曾巩

○[C]苏洵○[D]王安石

[参考答案]A

题12

12.三公九卿是()时期的官制。

○[A]明朝○[B]唐朝

○[C]秦朝○[D]宋朝

[参考答案]C

题13

13.三省六部中的“三省”指()。

○[A]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B]尚书令、中书令和门下侍中

○[C]左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D]尚书、侍郎和太尉

[参考答案]A

题14

14.北京天坛是明清皇帝祭天的地方,在此举行的祭祀典礼按规格属于()。

○[A]群祀○[B]中祀

○[C]大祀○[D]小祀

[参考答案]C

题15

15.青铜器的冶炼和铸造技术达到很高水平是在()时代。

○[A]夏朝○[B]商朝

○[C]西周○[D]东周

[参考答案]B

题16

16.中国历史上第一首国歌是()。

○[A]《中国雄立宇宙间》○[B]《卿之歌》

○[C]《巩金瓯》○[D]《义勇军进行曲》

[参考答案]C

题17

17.为了纪念这位科学家在科学上的卓越贡献,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把该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他的名字,在月球背面也有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环形山,他是()。

○[A]祖冲之○[B]郭守敬

○[C]郦道元○[D]僧一行

[参考答案]A

题18

18.《水经注》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自然与人文资料,其作者郦道元是()人。

○[A]北魏○[B]隋代

○[C]唐代○[D]元代

[参考答案]A

题19

19.第一个完整的中国猿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者是()。

○[A]裴文中○[B]盖叫天

○[C]纪晓岚○[D]王国维

[参考答案]A

题20

20.明清实行的郡县制是()。

○[A]郡、县两级○[B]州、郡、县三级

○[C]省、道、府、县四基级○[D]州、省、府、县四级

[参考答案]C

多选题

题21

21.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有()。

□[A]古代汉语声调分平、上、去、人四声。

平为平声,上、去、入三声为仄声

□[B]汉赋属于近体诗

□[C]周诗,不属于近体诗,指《诗经》。

□[D]“调平仄”,包括句内平仄交替和上下联平仄相对两项内容

□[E]在对联中,—上联和下联的语法结构必须相同

[参考答案]C(0.5分)D(0.5分)

题22

22.三皇五帝中“五帝”有()。

□[A]伏羲

□[B]神农

□[C]黄帝

□[D]尧帝

□[E]舜帝

[参考答案]A(0.2分)B(0.2分)C(0.2分)D(0.2分)E(0.2分)

题23

23.“春秋五霸”不包括()。

□[A]齐桓公

□[B]郑庄公

□[C]晋献公

□[D]秦穆公

□[E]楚庄王

[参考答案]B(0.5分)C(0.5分)

题24

24.促使唐朝由盛至衰,进而灭亡的原因有()。

□[A]朝政腐败

□[B]宦官争权

□[C]藩镇割据

□[D]安史之乱

□[E]农民起义

[参考答案]A(0.2分)B(0.2分)C(0.2分)D(0.2分)E(0.2分)

题25

25.下列属于明清时期官吏称呼的有()。

□[A]县令

□[B]刺史

□[C]道员

□[D]太守

□[E]总督

[参考答案]C(0.5分)E(0.5分)

填空题

题26

26.三国时代的大数学家______,最早提出了圆周率的计算方法“割圆术”。

他从圆内接正多边形人手,求得圆周率的近似值为3.14159。

[+][-][=][参考答案](1分)刘徽

题27

27.南朝的数学家______,得到小数点后七位数的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这比欧洲数学家计算出同精度的圆周率早了1000多年。

[+][-][=][参考答案](1分)祖冲之

题28

28.公元605年,______征发一百多万民工,历经六年修凿了京杭大运河。

[+][-][=][参考答案](1分)隋炀帝

题29

29.春秋战国时流通的铲币、刀币、圆钱等钱币上的文字都为______。

[+][-][=][参考答案](1分)大篆

题30

30.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发动政变杀死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史称______。

[+][-][=][参考答案](1分)玄武门之变

题31

31.隋唐大运河最初以______为中心,分为四段: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

[+][-][=][参考答案](1分)洛阳

题32

32.中国历史上的帝王中,______最善于兼听纳谏,他鼓励臣下直言切谏,且常能屈己谏。

魏徵是其名臣,他常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一生对皇帝据理力谏达200多次。

[+][-][=][参考答案](1分)唐太宗

题33

33.唐朝天宝初年,______乘船五渡东海挫败,几度死里逃生,历经12年磨难,虽双目失明,信念仍不减当年,六渡沧海终于成功,终老日本,成为一代宗师。

[+][-][=][参考答案](1分)鉴真和尚

题34

34.唐玄宗早期政治清明,任用贤相,称为开元盛世,但晚年因宠爱杨贵妃,酿成______,长安沦陷,从此唐朝由盛而衰,一蹶不振。

[+][-][=][参考答案](1分)安史之乱

题35

35.唐代天文学家中最有成就的是______,他通过观测,证实了太阳的运行速度是不均匀的,时快时慢。

他还大规模实测了子午线的长度,这在世界上是第一次。

[+][-][=][参考答案](1分)僧一行

简答题

题36

36.我国建国后授予的元帅、大将是哪几位?

_________

[+][-][=][参考答案](1分)1955年9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决议。

毛泽东主席向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授予元帅军衔。

1955年9月,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发布命令,授予粟裕、黄克诚、谭政、萧劲光、王树声、陈赓、罗瑞卿、许光达、徐海东、张云逸10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此外,授予55人上将军衔,授予175人中将军衔,授予801人少将军衔。

题37

37.简述“中国”这一名称的由来。

_________

[+][-][=][参考答案](1分)中国古代,“国”字的含义是“城”或“邦”。

“中国”就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

古代文献记载中,“中国”一词有五种不同的含义:

一指京师,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三指中原地区;四指国内、内地;五指诸夏(华夏)或汉族居住的地区和建立的国家。

从古代的汉朝开始,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称为“中国”。

南北朝时期,南朝自称为“中国”,把北朝叫做“魏虏”;北朝也自称为“中国”,把南朝叫做“岛夷”。

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都不承认对方为中国。

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才把“中国”作为“中华民国”的简称。

1949年,“中国”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题38

38.在古代,“中国”有哪些别称?

_________

[+][-][=][参考答案](1分)

(1)中华。

“华”者,“花”也,即居于中央的如花之国。

(2)华夏。

初指中原地区,后来才变为包举全域的称谓。

“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个朝代,古音“华”、“夏”相近,故又合称“华夏”。

(3)九州。

相传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

冀、兖、青、徐、荆、阳、豫、梁、雍。

(4)赤县神州。

毛泽东有诗句“长夜难明赤县天”即此也。

(5)支那。

china的译音。

一说是秦的译音;一说是“昌南”的译音(昌南是中国瓷都景德镇的旧称)。

(6)海内,《辞源》“四海”条注:

古人以为中国四周皆是海,所以把中国叫做海内,外国叫海外。

题39

39.中国古代祭天与祭地活动是怎样的?

_________

[+][-][=][参考答案](1分)

(1)祭天。

古文献记载,虞舜、夏禹时已有祭天的典礼,到了周代,“天”的观念逐渐代替了殷人所说的“上帝”、“帝”。

祀天就是对天帝的侍奉、享献的仪式。

周代祭天的正祭每年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

“圜丘祀天”与“方丘祭地”,都在郊外,所以也称为“郊祀”。

(2)祭地。

远古时已有对土地的崇拜,大地生长五谷,养育万物,犹如慈爱的母亲,因此,古代有“父天而母地”的说法。

题40

40.什么是封禅?

_________

[+][-][=][参考答案](1分)“封禅”,专指在泰山的天地祭祀。

《史记·封禅书》正义曰:

“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

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

”这就是“封泰山”、“禅梁父”(梁父是泰山下一座小山)。

相传远古在泰山举行封禅典礼的有七十二家。

历代好大喜功的帝王多将封禅作为一代盛典,给予特别的重视。

行封禅礼的帝王有秦始皇、汉武帝、东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与宋真宗。

题41

41.什么是九拜?

_________

[+][-][=][参考答案](1分)古代行礼有“九拜”。

《周礼·春官·太祝》:

“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日顿首,三日空首,四日振动,五日吉拜,六曰凶拜,七日奇拜,八日褒拜,九曰肃拜,以享右祭祀。

”当然,祭祀并不是“九拜”并用。

稽首是跪下后,两手着地,拜头至地,停留一段时间,是拜礼中最重者。

顿首是引头至地,稍顿即起,是拜礼中次重者。

空首是两手拱地,引头至手而不着地,是拜礼中较轻者。

这三拜是正拜。

振动,是两手相击,振动其身而拜。

吉拜,是先拜而后稽颡,即将额头触地。

凶拜,是先稽颡而后再拜,头触地时表情严肃。

奇拜,先屈一膝而拜,又称“雅拜”。

褒拜,是行拜礼后为回报他人行礼的再拜,也称“报拜”。

肃拜,是拱手礼,并不下跪,俯身拱身行礼。

推手为揖,引手为肃。

其实也就是揖。

这是军礼,军人身披甲胄,不便跪拜,所以用肃拜。

其他几种拜礼都是正拜的变通。

题42

42.古代对不同年龄有哪些称谓?

_________

[+][-][=][参考答案](1分)古人对不同的年龄阶段,往往有专门的名称。

襁褓:

原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后来以此来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

指2—3岁的儿童。

总角:

借指幼年,古代未成年者把头发扎成髫,叫做总角。

垂髫、髫年:

借指幼年,髫为儿童头上扎起来下垂的短发。

束发、成童:

十五岁以上,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髫。

及笄:

女子十五岁左右。

笄,古代束发用的簪子。

古代女子十五岁时就把头发簪起。

豆蔻:

指女子十三四岁,杜牧《赠别》: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弱冠:

指男子二十岁。

而立:

三十岁。

不惑:

四十岁。

知天命、半百:

五十岁。

花甲:

六十岁。

古稀:

七十岁。

耋:

指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

耄:

指八九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

期颐:

一百岁。

题43

43.中国古代的谦称有哪些?

_________

[+][-][=][参考答案](1分)

(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

如愚、鄙、敝、卑、窃、臣、仆等。

(2)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

(3)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

(4)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

(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

(6)其他自谦词有在下、小可、小于、老朽、老夫、老汉、老拙、老衲、寡君、妾等。

题44

44.试列举三十六计。

_________

[+][-][=][参考答案](1分)第一套:

胜战计。

第1计瞒天过海,第2计围魏救赵,第3计借刀杀人,第4计以逸待劳,第5计趁火打劫,第6计声东击西。

第二套:

敌战计。

第7计无中生有,第8计暗度陈仓,第9计隔岸观火,第10计笑里藏刀,第11计李代桃僵,第12计顺手牵羊。

第三套:

攻战计。

第13计打草惊蛇,第14计借尸还魂,第15计调虎离山,第16计欲擒故纵,第17计抛砖引玉,第18计擒贼擒王。

第四套:

混战计。

第19计釜底抽薪,第20计浑水摸鱼,第21计金蝉脱壳,第22计关门捉贼,第23计远交近攻,第24计假途伐虢。

第五套:

并战计。

第25计偷梁换柱,第26计指桑骂槐,第27计假痴不癫,第28计上屋抽梯,第29计树上开花,第30计反客为主。

第六套:

败战计。

第31计美人计,第32计空城计,第33计反间计,第34计苦肉计,第35计连环计,第36计走为上策。

题45

45.简述满族的饮食和祭祀中的禁忌。

_________

[+][-][=][参考答案](1分)

(1)满族禁杀狗、吃狗肉、穿狗皮;

(2)禁捕食鸦鹊,满族认为鸦、鹊为吉祥之鸟;(3)禁坐西炕,因为西炕壁上供奉着神圣的祖宗板;(4)满族家祭中的禁忌有:

不许怀孕者、衣狗皮者、疯癫者、僧丐、衣孝者入祭,祭祀吃剩的骨头和肉必须送到高岗上,或撒到江河中。

满族院内的索伦杆不得污秽,不许在神杆下拴马和喂家禽。

祭祀前要进行斋戒,包括沐浴更衣,不能喝醉酒,不能食肉动荤,不能参加吊丧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