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57319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6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工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公路工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公路工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公路工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公路工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公路工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公路工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公路工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公路工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公路工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公路工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公路工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公路工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公路工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公路工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公路工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公路工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公路工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公路工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公路工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路工程.docx

《公路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工程.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路工程.docx

公路工程

1、某公路一路段土方路堤填筑,该路段路线从大片麦地中间穿过,并经过三处墓穴,经野外取土试验测的原地土强度符合要求,施工方外运砂性土回填了三处墓穴,清除20cm厚的原地土,平整后进行压实,最小压实度要求按路床压实度减两个百分点加以控制。

随后填筑路基,填高1m,路槽38cm。

将清除去的原地土用于边坡表层作为种植土使用。

试验人员测得路槽底面以下80cm深度内平均相对含水量后判定路基为中湿路基。

问题:

(1)请逐条分析施工单位对原地基处理的几条措施的合理性。

答:

①经野外取土试验得原地土强度符合要求,合理;②外运砂性土回填了三处墓穴,合理;③清除20cm厚的原地土,平整后进行压实,合理;④最小压实度要求按路床压实度减两个百分点加以控制,不合理。

因为当路堤填土高度小于路床厚度(80cm)时,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路床的压实度标准;⑤将清除出的原地土直接用于边坡表层作为种植土使用,不合理。

应予以捣碎后方可用于路堤边坡表层。

(2)下列完全不能用于路堤填料的土有(含草皮土、含有腐朽物质的土、强膨胀土)。

(3)路基有哪几种干湿类型?

根据什么指标进行划分?

答:

路基干湿类型划分为四类:

干燥、中湿、潮湿和过湿。

根据路基土的分界稠度确定。

2、某新建一级公路土方路基工程施工,该工程取土困难。

K10+000~K12+000段路堤位于横坡陡于1:

5的地面,施工方进行了挖台阶等地基处理,然后采用几种不同土体填料分层填筑路基,填筑至0~80cm,施工方选择细粒土,采用18t光轮压路机,分两层碾压。

两层碾压完成后,检测了中线偏位(合格率88%),横坡(合格率92%)、纵断高程(合格率85%)、平整度(合格率85%)、宽度(合格率88%),横坡(合格率92%)和边坡坡度(合格率90%),认定土方路基施工质量合格,提请下一道工序开工。

问题:

(1)对于挖台阶处的填筑具体应如何实施?

在公路工程中有哪些情况需要进行挖台阶处理?

答:

地面横坡为1:

5~1:

2.5时,原地面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2cm,当基岩面上的覆盖层较薄时,宜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当覆盖层较厚且稳定时,可保留。

地面横坡陡于1:

2.5地段的陡坡路堤,必须检算路堤整体沿基底及基底下软弱层滑动的稳定性,抗滑稳定系数不得小于规范要求的稳定安全系数。

否则应采取改善基底条件或设置支挡结构物等防滑措施。

(2)请从强度、水稳定性、透水性三个方面对不同土体填筑路堤施工提出要求。

答:

①强度较大的土应填在上层,强度较小的土应填在下层。

②凡不因潮湿或冻融影响而变更其体积的优良土应填在上层。

③不同土质混合填筑路堤时,以透水性较小的土填筑路堤下层时,应做成4%的双向横坡;如用于填筑上层时,除干旱地区外,不应覆盖在由透水性较好的土所填筑的路堤边坡上。

(3)影响土方路基质量最关键的因素是填料和压实,该工程的施工方法对此是否有效控制?

为什么?

答:

该工程未能有效控制压实质量。

因为根据选择的填料和压实机具,应该分三层或四层碾压。

(4)你认为该工程进行现场质量控制的检测是否符合工序检查要求?

依据上述检测内容能否认定质量合格?

请简述原因?

答:

不符合工序检查的要求。

因为分层碾压时,每一压实层都要进行相关检测。

不能认定合格,因为存在漏项,漏了压实度和弯沉。

3、某施工单位,承包了一条19.8km的三级公路,路面面层为水泥混凝土,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

其中K6+300~K6+800路段,地面横坡陡于1:

5,填方平均高度为16cm左右。

施工单位填筑前,对地基原状土进行了检测,土的强度符合要求,然后对地基进行了压实处理。

路基填料采用土石混合料,土石混合料中石料含量55%左右,边坡为1:

1.5。

为了加快施工进度,采用了倾填的方式进行施工,在路床底面下1.0cm范围内改为分层填筑并压实。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对石方路基进行了质量检验。

路堤填筑完毕后不久,该路段出现了部分边坡坍塌。

经处理后,该项目通过验收,评定为合格工程。

问题:

(1)该路段路基是否属于高填方路堤?

说明理由。

答:

该路段不属于高填方路堤。

填土或填石路堤高度在20cm以上时,才属于高填方路堤,而本路段填方平均高度为16cm左右。

(2)从提供的背景中分析引起部分边坡坍塌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答:

①原地基处理不合理。

地面横坡陡于1:

5,应挖台阶处理;②填筑方法不对。

土石路堤不得采用倾填方法,土石混合料中石料含量小于70%时,可用推土机铺填,最大层厚40cm。

(3)土石路堤施工时,对石料有何要求?

答:

碾压前应使大粒径石料均匀分散在填料中,石料间孔隙应填充小粒径石料、土和石碴。

土石混合材料来自不同料场,其岩性或土石比例相差较大时,宜分层或分段填筑。

填料由土石混合材料变化为其他填料时,土石混合材料最后一层的压实厚度应小于300cm,该层填料最大粒径宜小于150mm,压实后,该层表面应无孔洞。

中硬、硬质石料的土石路堤,应进行边坡码砌,码砌边坡的石料强度、尺寸及码砌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边坡码砌与路堤填筑宜基本同步进行。

软质石料土石路堤的边坡按土质路堤边坡处理。

4、某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K29+000~K29+800路段进行路基施工,其中K29+000~K29+400为路堑开挖,原地面自然坡度65°~75°,地面1~3m为黏土,下为V级岩石,不含水分,施工方拟采用药壶爆破法爆破,挖方共计13800m3,土方2000m3石方11800m³;K29+400~K29+800为山坡路堤填筑,需要填方6000m3。

由于上段爆破石料较多,经强度检测,大于20MPa,施工方拟利用石方用水平分层填筑法填筑成土石路堤,土石比例1:

2直接铺筑,松浦厚度50cm,接近设计标高时,改用土方填筑。

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石坚石有裂缝,药壶炮药壶难以形成,工班长建议提高路堑开挖速度,改用中型洞室爆破。

问题:

(1)请从施工角度简述药壶炮爆破法的特点。

除药壶炮爆破法,路基施工还有哪些爆破方法?

答:

特点:

此法主要用于露天爆破,其使用条件是:

岩石应在XI级以下,不含水分,阶梯高度(H)小于10~20m,自然地面坡度在70°左右。

如果自然地面坡度较缓,一般先用钢钎炮切脚,炸出台阶后再使用。

经验证明,药壶炮最好用于Ⅶ~Ⅸ级岩石,中心挖深4~6m,阶梯高度在7m以下。

其优点是:

装药量可根据药壶体积而定,一般介于10~60kg之间,最多可超过100kg。

每次可炸岩石数十方至数百方,是小炮中最省工,省药的一种方法。

(2)分析该工程土石路堤填筑施工的合理性?

答:

该工程土石路堤填筑施工不合理。

首先用于土石路堤的石料除了检测强度外还应该检查粒径,只有两者都合格,经设计变更后方可进行。

其次根据土石比例,松铺厚度应控制在40cm以内。

(3)工班长建议改用中型洞室爆破的建议是否可以采纳?

为什么?

答:

不能采纳。

根据施工条件应改用猫洞炮爆破。

5、某地区公路路基雨期施工过程中突遇冷空气气温下降,昼夜平均温度-3℃以下,持续一个星期,然后气温回暖,未发生冻土现象。

该路段有填有挖,且需以挖做填。

土质为砂类土,施工方技术员提出为保证雨期和冬期施工质量应采用以下几条主要措施:

(1)在填方坡脚外挖好排水沟;

(2)分层填筑时,每一层表面做成2%~4%的排水横坡;(3)按横断面全宽平填,每层松铺厚度按正常施工减少20%~30%;(4)挖填交界处、填土低于1m处停止填筑,待气温回暖后再实施。

问题:

(1)请问上述4条措施哪些是针对雨期施工?

哪些是针对冬期施工?

答:

第⑴和⑵条是针对雨期施工提出的措施,⑶和(4)条是针对冬期施工提出的措施。

(2)施工方技术员提出的4条措施是否合理?

为什么?

答:

施工方技术员提出的针对雨期施工措施合理,针对冬期施工提出的措施不合理,因为该工程不属于冬期施工范畴。

(3)针对雨期路堤填筑除上述措施外还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

①雨期路堤施工地段除施工车辆外,应严格控制其他车辆在施工场地通行。

②保持场地不积水,如原地面松软,应采取换填措施。

③当天填筑的土层应当天完成压实。

④雨期填筑路堤需借土时,取土坑距离填方坡脚不宜小于3m。

平原区路基纵向取土时,取土坑深度一般不宜大于1m。

6、东北平原某高速公路位于地下水丰富地区,为保证路基稳定,采用了多种排水设施如下:

(1)在填方路基边坡坡脚3m外设置浆砌片石排水沟;

(2)为降低地下水位,设置管式渗沟,并在长100~300m管式渗沟末端设横向泄水管;(3)低填方路段设边沟,当沟底纵坡大于3%时,采用浆砌片石铺砌加固;(4)为避免高路堤边坡被路面水冲毁在路肩上设拦水缘石,在拦水带开口处设急流槽引离路基,与高路堤急流槽连接处设喇叭口。

问题:

(1)该工程中采用的多种排水设施哪些属于排除地面水设施?

除这些排除地面水设施外还有其他哪些设施?

答:

排水沟、边沟、拦水缘石和急水设施。

还有截水沟、跌水、蒸发池等。

(2)为保证浆砌片石排水沟正常使用,应在什么位置增设哪些设施?

答:

易受水流冲刷的排水沟应视实际情况采取防护、加固措施。

排水沟的出水口,应设置跌水和急流槽将水流引出路基或引入排水系统。

排水沟或暗沟采用混凝土浇筑或浆砌片石砌筑时,应在沟壁与含水量地层接触面的高度处,设置一排或多排向沟中倾斜的渗水孔。

沟壁外侧应填以粗粒透水材料或土工合成材料作反滤层。

沿沟槽每隔10~15m或当沟槽通过软硬岩层分界处时应设置伸缩缝或沉降缝。

(3)管式渗沟长度大于100m时,施工应如何处理?

管式渗沟和填石渗沟能否互相替代?

为什么?

答:

管式渗沟长度大于100m时,应在其末端设置疏通井,并设横向泄水管,分段排除地下水。

泄水控应在管壁上交错布置,间距不宜大于200mm。

渗沟顶标高应高于地下水位。

管节宜用承插式柔性接头连接。

管式渗沟和填石渗沟不能互相替代,因为填石渗沟只宜用于渗流不长的地段,且纵坡不能小于1%,宜采用5%.而管式渗沟适用于地下水引水较长、流量较大的地区。

7、某市外环路路基平均填土高度13m。

该路段因沿黄河大堤,地下水位高(现有黄河河床标高比路面设计高程高出2~3m),而且处于雨期积水地区,土质大部分为黄河粉砂土,少量粉质黏土,全线大部分路段为软弱地基路段(地基承载力平均10~80kPa)。

因此,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共同研究,依据当地材料状况、施工条件与工期要求,采用以下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1)换填。

K1+000~K1+350,长350m,K3+775~K4+270,长495m两段粉砂土路段,生活垃圾堆放点和居民旧生活区,在清除垃圾及民用拆迁旧房基,挖至原粉砂土地层后做二灰土(2:

8),梨拌,厚度40㎝,碾压密实度90%以上,经土工检测后再做二灰稳定碎石层40cm。

(2)土工布处治。

K1+780~K1+980,长200m路段地下水位高,土质差,韦、苇根很多而深,采用带眼双面胶无纺布(150~200g/㎡,抗拉强度为2050kN/m)铺垫。

(3)K6+200~K6+350,长150m,位于黄河沉砂池上,粉砂土质、含水量大,地下水位高,采用孔深1~1.2m,间距60cm,梅花形摆排的生石灰桩挤密。

生石灰桩施工时工艺程序如下:

整平地面→成孔→空气压缩机注入生石灰→封紧生石灰桩孔。

在施工至K5+200~K5+350时,由于该路段缺乏地质资料未发现软土,地基未做加固设计,在填土至5.8~6.3m时发生滑塌,因征地困难,不能做反压护道,施工方考虑工期时间要求充裕,淤泥层厚度≤3m,决定采用自然挤淤处理。

问题:

(1)土工布一般应该铺垫在什么位置?

有什么具体作用?

答:

土工布铺设于路堤底部,在路基自重作用下受拉产生抗滑力矩,提高路基稳定性。

(2)生石灰桩施工时工艺程序是否完备?

如果不完备,请写出完备的工艺程序。

答:

不完备。

工艺程序包括整平地面→振冲器就位对中→成孔→空气压缩机注入生石灰→边振动边拔出套管→振冲器移位→封紧生石灰桩孔。

(3)采用自然挤淤处理是否合理?

除自然挤淤外还有哪些挤淤排淤的方法?

答:

合理。

抛石挤淤,爆破排淤。

(4)软土地基处理了该工程考虑的五种方法还有很多,请写出五种其余的方法。

答:

超载预压,排水砂垫层,塑料排水板,砂井,粉喷桩,袋装砂井等(写出其中五个)。

8、某公路土方路基施工,不部分路段位于膨胀土地区,经试验检测,判定该路段膨胀土属于中等膨胀土,施工单位在填方路段直接使用中等膨胀土填筑碾压,压实土层松铺厚度30cm;在挖方路段路床超挖30㎝,再用石灰处置土进行回填。

问题:

(1)在试验检测后,试验人员对该地区膨胀土性质进行了描述,你认为正确的是(强度较高、黏粒含量高、吸水宜膨胀、自由膨胀率大)。

(2)施工单位对该工程中膨胀土的使用是否合理?

为什么?

请你就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中等膨胀土的使用注意事项加以说明。

答:

不合理,处理措施不完善。

在路基填筑时的注意事项有:

①中等膨胀土经处理后可作为填料,高速公路及一、二级公路采用中等膨胀土作为路堤填料时应经改性处理后方可填筑;②膨胀土改性处理的掺灰最佳配比,以其掺灰后胀缩总率不超过0.7%为宜;③根据膨胀土自由膨胀率的大小,选用工作质量适宜的碾压机具,碾压时应保持最佳含水量;膨胀土路基填筑松铺厚度不得大于300㎜;土块粒径应小于37.5㎜;④及时对边坡及顶部进行防护;⑤在路堤与路堑交界地段,应采用台阶方式搭接,其长度不应小于2m,并碾压密实。

在路堑开挖时的注意事项是:

挖方边坡不要一次挖到设计线,沿边坡预留厚度30~50㎝一层,待路堑挖完时,再削去边坡预留部分,并立即浆砌护坡封闭。

(3)对于挖方超挖30㎝除用石灰处置土回填外,还可以用哪些材料回填?

答:

粒料、非膨胀土或改性土。

9、某公路工程H合同段,其中土方路基绝大部分是借土填方,路堤边坡高度≥20m,地面横坡大于12%,施工单位组织设计中路基填筑的施工方案如下:

(1)土质分析:

在K19+100~K20+100处,本路段主要是粉质土,颗粒组成以小于0.075㎜为主,属于细粒土组,是较好的路基填筑材料。

(2)压实机具的选择与操作:

本路段选用CA25D和YZT16型振动压路机组合碾压施工。

施工过程中,压路机行走速度控制在2~4km/h。

开始时土体松散,采用轻压(静压),然后用最大振动力进行振压,压力越大,压实效果越好。

先压中间,然后向两边压实,并注意纵向和横向压实时的重叠,确保压实均匀。

(3)实验路段的结果:

在K18+100~K18+200处,分别取三种松铺厚度20㎝、30㎝、40㎝进行试验,试验路段测试结果最佳含水量为13.4%,其他指标均符合路基填筑要求,松铺厚度选用30㎝;施工中施工单位准确放样,认真压实原地基后采用纵向分层填筑法施工方案进行了路基填筑,填筑过程中每完成一层均检测了压实度、弯沉、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边坡几个项目,依次判断合格后再进行下一层填筑,在施工过程中遇雨,雨后检测填料含水量在15%~17%范围变化,严格按压实质量控制进行施工,仍出现“弹簧”现象,为赶工期,施工单位掺入生石灰粉翻拌,待其含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

最后如期完成路基施工进入路面基层施工工序。

问题:

(1)K19+100~K20+100路段的土质分析是否正确?

该土质能否直接作为路床填筑材料?

答:

对土体粒组判断正确,但工程性质结论错误,粉质土是较差的路基填筑材料。

不能,粉质土不宜直接填筑路床。

(2)填料最佳含水量试验可以用哪些方法,简述各自的适用范围。

本工程最适宜的方法是什么?

答:

轻型击实法、重型击实法、振动台法,表面振动击实仪法。

各自的适用范围:

a轻型、重型击实试验:

小试筒适用于粒径不大于25㎜的土,土粒组是细粒土;大试筒适用于粒径不大于38㎜的土,土粒组是粗粒土;b振动台法与表面振动击实仪法适用范围一样:

①试验规定采用振动台测定无黏性自由排水粗粒土和巨粒土(包括堆石料)的最大干密度②本试验方法适用于通过0.074㎜标准筛的干颗粒质量百分数不大于15%无黏性自由排水粗粒土和巨粒土③对于最大颗粒大于60㎜的巨粒土,因受试筒允许最大粒径的限制,按相似级配法规定处理;土粒组是细粒土和粗粒土。

本工程最适宜的方法是重型击实试验。

(3)在填筑过程中施工方对碾压层做出的合格判断是否合理?

为什么?

答:

不合理,因为检测项目不全,未测平整度。

(4)本工程出现弹簧现象的根本原因何在?

处理方法是否合理?

为什么?

答:

局部含水量过高,超过最佳含水量(13.4%)两个百分点。

不完全合理。

为赶工期,施工单位掺入生石灰粉翻拌,待其含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过程中应该注意高填方路堤在施工沉降时间的控制。

10、某二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级配碎石基层采用路拌法施工,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①准备下承层→②施工放样→③未筛分碎石运输与摊铺→④→⑤→⑥→⑦→⑧碾压。

问:

(1)关于级配碎石的使用,你认为下述说法正确的是(可用于各等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

(2)请补充上述施工工艺流程途中的④⑤⑥⑦工序。

答:

④洒水使碎石湿润⑤运输和撒布石屑⑥拌合并补充洒水⑦整型;(3)在准备下承层时,对其质量控制的指标包括(路拱横坡、压实度、平整度);(4)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碎石料供应不足,拟改用其他粒料基层,可供使用的有(级配碎铄石、级配铄石、级配天然砂铄)。

11、某二级公路路基宽度8.5m(0.75m+7.00m+0.75m),路面结构组成为:

30㎝填隙碎石底基层、2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2㎝C30水泥混凝土面层。

先进行填筑碎石底基层施工,主要施工顺序如下:

备料→运输粗碎石→摊铺→撒铺填隙料和碾压。

问:

(1)在备料时应计算各路段所需粗碎石数量及每车料的堆放距离。

其计算依据是(路段底基层宽度及厚度、路段底基层松铺系数、运料车辆的车厢体积);

(2)在填隙碎石底基层整个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哪几种压实机具?

各自有什么用途?

答:

8t两轮压路机;振动压路机;12~15t三轮压路机。

用8t两轮压路机初压,碾压3~4遍,使粗碎石稳定就位。

用振动压路机或重型振动板慢速碾压,将全部填隙料振入粗碎石间的孔隙中,用振动压路机按前述再次碾压,直到全部孔隙被填满为止;填隙碎石表面孔隙全部填满后,用12~15t三轮压路机再终压1~2遍。

达到压实效果。

(3)填隙料的撒铺和碾压可采用的施工方法有哪几类?

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

答:

有干法施工和湿法施工两类。

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经过几次撒铺碾压,粗碎石表面孔隙全部填满后干法施工洒少量水,用12~15t三轮压路机终压即可。

而湿法立即用洒水车洒水,直到饱和。

再用12~15t三轮压路机跟在洒水车后进行碾压。

在碾压过程中,将湿填隙料继续扫入所出现的孔隙中。

需要时,再添加新的填隙料。

洒水和碾压应一直进行到填隙料和水形成粉砂浆为止。

粉砂浆应填塞全部孔隙,并在压路机轮前形成微波纹状。

然后让水分蒸发一段时间进行干燥。

结构层变干后,表面多余的细料以及细料覆盖层扫除干净即可。

12、某三级公路全长33.33km,路面宽7m,设计车速40km/h,路面基层为水泥稳定土无机结合料基层,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施工单位人力、设备条件,施工单位采用了路拌法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工艺,摊铺日进度2km,K8+100~K11+700路段具体施工过程如下:

(1)根据施工布料需要在下承层上划分布料网络。

⑵对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所需的土料、集料、水泥等按要求进行备料。

⑶确定松铺系数后,在摊铺水泥的当天进行摊铺土,摊铺长度按日进度的需要量控制。

⑷按规定洒水闷料,整平轻压。

⑸按规定摆放水泥,用刮板将水泥均匀摊开。

⑹为保证拌合质量,按规定采用了稳定土拌和机进行拌合。

为了避免损坏下承层,拌合深度保持在下承层顶面5~10㎜。

⑺拌合料拌合均匀后,立即用平地机初步整形,为保证质量,全路段平地机均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进行刮平。

⑻整形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1%~±2%)时,按规定用轻型压路机配合12t以上的压路机进行碾压。

直线和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外侧路肩向内侧路肩碾压。

问题:

(1)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根据使用材料和施工方法分为哪几类?

答:

根据使用的材料不同可以分为:

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石灰稳定土基层施工、工业废渣稳定土基层施工;根据施工方法不同可以分为:

无机结合料基层路拌法施工、无机结合料基层中心站集中厂拌法施工。

(2)本项目路拌法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准备中少了什么重要环节?

答:

准备下承层与施工放样,恢复中线(3)请指出本项目具体施工过程存在哪些问题,并进行纠正。

答:

第三点摊铺土的时间不对。

应该是摊铺土应在摊铺水泥的前一天进行。

第六点拌合深度不对。

应该是拌合深度应达稳定层底并宜侵入下承层5~10㎜,以利上下层粘结。

第七点平地机整形方式不对。

应在直线段,平地机由两侧向路中心进行刮平;在平曲线段,平地机由内侧向外侧进行刮平。

必要时,再返回刮一遍。

第八点碾压方式不对。

应是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

13、某一级公路路面基层为水泥稳定土无机结合料基层,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施工单位人力、设备条件,施工单位采用了路拌法施工工艺。

摊铺水泥日进度1.5km(单向),其中一路段具体施工过程如下:

⑴施工放样,恢复中线;根据施工布料需要在下承层上划分布料网络⑵对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所需的土料、集料、水泥等按要求进行备料⑶确定松铺系数后,施工单位共用5d时间完成摊铺土任务。

每日摊铺土2.5km⑷按规定洒水闷料,整平轻压⑸按规定摆放水泥,用刮板将水泥均匀摊开⑹为保证拌合质量,按规定采用了稳定土拌合机进行拌合。

为了避免损坏下承层,拌合深度保持在下承层顶面5~10㎜⑺拌合料拌合均匀后,立即用平地机初步整形,为保证整形质量,全路段平地机均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进行刮平。

⑻整形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1%~±2%)时,按规定用轻型压路机配合12t以上的压路机进行碾压。

直线和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外侧路肩向内侧路肩碾压。

问题:

(1)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根据使用材料和施工方法分为哪几类?

答:

根据施工中使用材料,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可分为三类,即水泥稳定土基层、石灰稳定土基层和工业废渣稳定基层。

(2)本项目路拌法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准备工作是否完备?

为什么?

答:

本项目路拌法施工水泥稳定土基层的准备中少了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即下承层的检查。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施工前,必须检查下承层的压实度、平整度、高程、横坡度、平面尺寸。

若下承层是土基,必须用12~15t压路机进行碾压检查,如有表面松散、弹簧等问题必须进行处理。

(3)请指出本项目具体施工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并进行纠正。

答:

①第三点中摊铺土的进度与摊铺水泥的进度不符合,进度太快。

按背景材料相关要求摊铺土每天应为1.5km(单向)为宜,这样保持在摊铺水泥的前一天完成。

②第六点稳定土拌合机械深度有问题,拌合深度应达到稳定层底并宜侵入下承层5~10㎜,以利上下层粘结。

③第七点平地机全路段均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刮平不对,直线段应这样施工,但在曲线段应由内侧向外侧进行刮平。

④第八点超高的平曲线段的碾压不对,应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碾压。

14、某高速公路路面面层为三层式沥青混凝土结构,基层为二灰稳定碎石,底基层为石灰稳定土。

施工单位在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基层底基层施工中严格按规范要求操作并注意养生,其养生主要方法如下:

⑴每一段碾压完成并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立即进行养生;⑵二灰稳定碎石基层用泡水养生法,养生期为7d⑶石灰稳定土养生期间,严格控制含水量的大小和均匀性。

问题

(1):

请分析上述无机结合料基层底基层养生方法的合理性。

答:

第⑴、⑶两条合理,第⑵条不合理,二灰稳定碎石基层用泡水养护法合理,但养护期应为14d;

(2)在该工程中,二灰稳定碎石基层上应浇洒(透层);沥青混凝土面层结构中上面层、中面层、下面层之间应该浇洒(粘层);为保护沥青混凝土上面层而铺筑保护层,但此时需在上面层现浇洒一层(上封层)。

请简述这三个沥青层的作用。

①透层的作用:

为使沥青面层与非沥青材料基层结合良好,在基层上浇洒乳化沥青、煤沥青或液体沥青而形成的透入基层表面的薄层。

②粘层的作用:

为加强路面的沥青层与沥青层之间、沥青层与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的粘结而洒布的沥青材料薄层③封层的作用:

为封闭表面空隙、防止水分侵入面层或基层而铺筑的沥青混合料薄层。

(3)影响二灰稳定碎石和石灰稳定土施工质量的关键点是什么?

答:

有4点。

①施工所采用设备组合②水泥、石灰剂量③含水量、拌合均匀性、配合比④压实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