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考试试题及问题详解基本性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57464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81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材料考试试题及问题详解基本性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建筑材料考试试题及问题详解基本性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建筑材料考试试题及问题详解基本性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建筑材料考试试题及问题详解基本性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建筑材料考试试题及问题详解基本性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建筑材料考试试题及问题详解基本性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建筑材料考试试题及问题详解基本性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建筑材料考试试题及问题详解基本性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建筑材料考试试题及问题详解基本性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建筑材料考试试题及问题详解基本性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建筑材料考试试题及问题详解基本性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建筑材料考试试题及问题详解基本性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建筑材料考试试题及问题详解基本性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建筑材料考试试题及问题详解基本性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建筑材料考试试题及问题详解基本性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建筑材料考试试题及问题详解基本性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建筑材料考试试题及问题详解基本性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建筑材料考试试题及问题详解基本性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建筑材料考试试题及问题详解基本性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建筑材料考试试题及问题详解基本性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材料考试试题及问题详解基本性质.docx

《建筑材料考试试题及问题详解基本性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材料考试试题及问题详解基本性质.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材料考试试题及问题详解基本性质.docx

建筑材料考试试题及问题详解基本性质

建筑材料考试试题及问题详解基本性质

建筑材料与建筑科学的发展有何关系?

答:

首先,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其二,建筑材料的发展赋予了建筑物以时代的特征和风格;其三,建筑设计理论不断进步和施工技术的革新不但受到建筑材料发展的制约,同时亦受到其发展的推动;其四,建筑材料的正确、节约、合理的使用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造价和投资。

影响材料强度试验结果的因素有哪些?

1、材料的组成

2、材料的形状和大小

3、材料的养护温湿度

4、试验时的加载速度

5、材料的龄期(主要是混凝土)

6、试验时的含水状况

天然大理石板材为什么不宜用于室外?

大理石一般都含有杂质,尤其是含有较多的碳酸盐类矿物,在大气中受硫化物及水气的作用,容易发生腐蚀。

腐蚀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工业所产生的SO2与空气中的水分接触生成亚硫酸、硫酸等所谓酸雨,与大理石中的方解石反应,生成二水硫酸钙(二水石膏),体积膨胀,从而造成大理石表面强度降低、变色掉粉,很快失去光泽,影响其装饰性能。

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aCO3+H2SO4+H2O=CaSO4•2H2O+CO2↑

在各种颜色的大理石中,暗红色、红色的最不稳定,绿色次之。

白色大理石成分单纯,杂质少,性能较稳定,不易变色和风化。

所以除少数大理石,如汉白玉、艾叶青等质纯、杂质少、比较稳定耐久的品种可用于室外,绝大多数大理石品种只宜用于室内。

石灰石主要有哪些用途?

一、粉刷墙壁和配置石灰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

二、配制灰土和三合土

三、生产无熟料水泥、硅酸盐制品和碳化石灰板

亲水材料与憎水材料各指什么?

亲水材料是指亲水材料是指:

水滴在该材料表面的接触角θ大小来判断θ<90度,则材料为亲水材料,θ=90度,则为顺水材料。

憎水材料是指:

水滴在该材料表面的接触角θ大小来判断,若θ>90度,表示材料为憎水材料

 

水滴在该材料表面的接触角θ大小来判断θ<90度,则材料为亲水材料,θ=90度,则为顺水材料。

憎水材料是指:

水滴在该材料表面的接触角θ大小来判断,若θ>90度,表示材料为憎水材料

水泥的细度是指什么,水泥的细度对水泥的性质有什么影响?

细度是指水泥颗粒总体的粗细程度。

水泥颗粒越细,与水发生反应的表面积越大,因而水化反应速度较快,而且较完全,早期强度也越高,但在空气中硬化收缩性较大,成本也较高。

如水泥颗粒过粗则不利于水泥活性的发挥。

一般认为水泥颗粒小于40μm(0.04mm)时,才具有较高的活性,大于100μm(0.1mm)活性就很小了。

实际上水泥厂生产各种标号的水泥是同一操作方法,但在最后分级时,通过筛分,将细度最小的定为最高级,细度最大的定为最低级。

细度3-5的定为42.5,细度5-8的定为32.5,小于3的定为特种水泥。

影响硅酸盐水泥凝结硬化的主要因素?

矿物组成直接影响水泥水化与凝结硬化,此外还与下列因素有关:

水泥细度:

水泥颗粒越细,与水起反应的表面积愈大,水化作用的发展就越迅速而充分,使凝结硬化的速度加快,早期强度大。

但颗粒过细的水泥硬化时产生的收缩亦越大,而且磨制水泥能耗多成本高。

石膏掺量:

石膏的掺入可延缓水泥的凝结硬化速率,当水泥中石膏掺入量小于1.3%时和大于2.5%的影响也较少。

水灰比(水与水泥的质量比W/C):

为使水泥浆体具有塑性和流动性,加入的水量通常超过水泥充分水化时所需的水量,多余的水在水泥石内形成毛细孔隙,W/C越大,硬化水泥石的毛细孔隙率越大,水泥石的强度降低。

温度与湿度:

温度升高,水泥的水化反应加速,从而使其凝结硬化速率加快,早期强度提高,但对后期强度反而可能有所下降;相反,在较低温度下,水泥的凝结硬化速度慢,早期强度低,但因生成的水化产物较致密而可以获得较高的最终强度;负温下水结成冰时,水泥的水化将停止。

水是水泥水化硬化的必要条件,在干燥环境中,水分蒸发快,易使水泥浆失水而使水化不能正常进行,影响水泥石强度的正常增长,因此用水泥拌制的砂浆和混凝土,在浇筑后应注意保水养护。

养护龄期:

水泥的水化硬化是一个较长时期不断进行的过程,随着时间的增加,水泥的水化程度提高,凝胶体不断增多,毛细孔减少,水泥石强度不断增加

 

硅酸盐水的凝结时间、初凝时间、终凝时间、各指什么?

水泥从加水开始到失去流动性,即从可塑性状态发展到固体状态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凝结时间。

从水泥加水拌合起到水泥开始失去塑性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初凝时间。

从水泥加水拌合时间起到水泥完全失去可塑性,并开始有强度的时间称为终凝时间。

什么是石子的连续级配,采用连续级配的石子对混凝土性能有哪些影响

连续级配是指混合骨料经筛分后各级都有相应且合适的筛余量~在混凝土中石子间的空隙用砂子来填充~而砂子间的空隙用胶凝材料来填充~优化级配可以让混凝土更加密实~提高预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强度~节约胶凝用量减少生产成本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有哪些

措施一、在混凝土中掺入高效减水剂和外掺料,用以降低用水量和水灰比,降低水化热,增加结构的致密性和稳定性,从而使混凝土具有高耐久性。

措施二、改善外部环境,:

避免①冻溶循环作用,②钢筋锈蚀作用,③碳酸盐的作用,④淡水溶蚀作用,⑤盐类侵蚀作用,⑥碱-集料反应,⑦酸碱腐蚀作用,⑧冲击、磨损等作用。

而对于海洋等严酷环境下的混凝土结构,破坏的主要因素是氯盐的侵蚀和钢筋锈蚀作用。

为什么工程上常以抗压强度作为砂浆的主要技术指标

砂浆在砌体中主要起传递荷载的作用。

试验证明:

砂浆的粘结强度、耐久性均随抗压强度的增大而提高,即它们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且抗压强度的试验方法较为成熟,测试较为简单准确,所以工程上常以抗压强度作为砂浆的主要技术指标。

如何根据建筑部位的不同,选择抹面砂浆?

外墙抹灰。

一比三水泥砂浆。

不得用混合砂浆。

勒脚。

一比二水泥砂浆。

长期溅水。

室内粉刷。

可以用混合砂浆。

或者低标号砂浆。

但是护角最少用一比三。

踢脚线。

标号可以高一些,便于成型。

釉面砖为什么不宜用于室外?

釉面内墙砖。

俗称瓷砖,因在精陶面上挂有一层釉,故称釉面砖。

釉面砖釉面光滑,图案丰富多彩,有单色、印花、高级艺术图案等。

釉面砖具有不吸污、耐腐蚀、易清洁的特点,所以多用于厨房、卫生间。

釉面砖吸水率较高(国家规定其吸水率小于21%),陶体吸水膨胀后,吸湿膨胀小的表层釉面处于张压力状态下,长期冻融,会出现剥落掉皮现象,所以不能用于室外。

何为屈强比,屈强比有何意义?

屈强比即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之比。

屈强比反映钢材利用率和结构的安全可靠性,屈强比越小,反映钢材受力超过屈服点工作时的可靠性越大,因而结构的安全性越高。

但屈强比太小,则说明钢材不能有效地被利用,造成钢材浪费。

建筑钢材有哪些缺点

建筑钢材主要指用于钢结构中的各种型材(如角钢、槽钢、工字钢、圆钢等)、钢板、钢管和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各种钢筋、钢丝等。

建筑钢材材质均匀,具有较高的强度、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能承受冲击和振动荷载、可焊接或铆接、易于加工和装配,钢结构安全可靠、构件自重小,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但钢材也存在易锈蚀及耐火性差、维修费用大等缺点。

选择胶粘剂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确定要粘接的材料,玻璃粘玻璃,金属粘玻璃,塑料粘塑料等等

2.确定粘接工艺,是加热固化,UV灯照,还是湿气固化。

等等

3.确定所需胶粘剂的作用,是用于灌封,密封还是粘接,对粘接强度要求高不高

建筑塑料有哪些优缺点

 

(1)质轻、比强度高  

(2)加工性能好(3)导热系数小(4)装饰性优异(5)具有多功能性(6)经济性

耐侯上不如金属,易老化,热膨胀性大,刚度小

石油沥青的组分有哪些?

各组分的性能和作用

主要分为四种:

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

饱和分和芳香分是液体的,起到溶剂作用,胶质是胶体状的,沥青质是固体,相当于溶质,起到一定的支架作用

矿物填充料为何能够改性沥青?

矿物填充料掺入沥青中后,能被沥青包裹形成稳定的混合物,由于沥青对矿物填充料的湿润和吸附作用,沥青可能成单分子状排列在矿物颗粒(或纤维)表面,形成结合力牢固的沥青薄膜,具有较高的黏性和耐热性等。

因而提高沥青了的粘结能力、柔韧性和耐热性,减少了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并且可以节省沥青。

简述木材的腐朽原因及防腐方法

引起木材腐朽之原因:

木腐菌(一种最低级植物)的侵害。

  木腐菌繁殖条件:

    1.水分,木腐菌分泌酵素以水为媒介,把木质本身分解为糖作营养,木材含水率在30%~50%时最为腐朽;

  2.空气;

  3.温度:

10~30℃。

例完全泡在水中木桩,含水率超过100%,故极易腐朽,使木材变性,失去其物理特性。

  木材主要的防腐办法:

降低含水率,一般含水率18%下木腐菌便无法繁殖。

同时,要使木材处通风场所,避免受潮,若通风不好,空气相同湿度保持在80~100%,木腐菌即可生长。

  对于直接受潮木制品要用防腐剂涂制或浸泡,防腐剂有毒性,使木腐菌不能繁殖生存。

最常用防腐剂有煤焦油(俗称臭油,炼焦之副产品),或3%之氟化钠水溶液。

详细阐述检验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的实验步骤

由于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是一项综合的技术性质,目前还很难用一个单一的指标来全面衡量。

通常评定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方法是测定其流动性,以直观经验观察其黏聚性和保水性。

常用测定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方法有坍落度试验和维勃稠度试验。

  坍落度试验:

1}先用湿布抹湿坍落筒,铁锹,拌和板等用具。

  {2}按配合比称量材料:

先称取水泥和砂并倒在拌和板上搅拌均匀,在称出石子一起拌和。

将料堆的中心扒开,倒入所需水的一半,仔细拌和均匀后,再倒入剩余的水,继续拌和至均匀。

拌和时间大约4-5MIN。

  {3}将漏斗放在坍落筒上,脚踩踏板,拌和物分三层注入筒内,每层装填的高度约占筒高的三分之一。

每层用捣棒沿螺旋线由边缘至中心插捣25次,要求最底层插捣至底部,其他两层插捣至下层20-30MM。

  {4}装填结束后,用镘刀刮去多余的拌和物,并抹平筒口,清楚筒底周围的混凝土。

随即立即提起坍落筒,操作过程在5-10S内完成,且防止提筒时对装填的混凝土产生横向扭力作用。

  {5}将坍落筒放在以坍落的拌和物一旁,筒顶平放一个朝向拌和物的直尺,用钢尺量出直尺底面到试样顶点的垂直距离,该距离定义为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值,以MM为单位。

结果精确至5MM。

以同一次拌和的混凝土测得的两次坍落度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如果两次结果相差20MM以上则需做第三次,而第三次结果与前两次结果相差20MM以上,则整个试验重做。

  {6}通过采用侧向敲击,进一步观察混凝土塌落体的下沉变化。

如混凝土拌和物在敲击下渐渐下沉,表示粘聚性较好;如拌和物突然折断坍,或有石子离析现象,则表示粘聚性较差。

  {7}另一方面查看拌和物均匀程度和水泥浆含纳状况,判断混凝土的保水性。

如整个试验过程中有少量水泥浆从底部析出或从拌和物表面沁出,则表示混凝土拌和物的保水性良好;如果有较多的水泥浆从底部析出或从拌和物表面沁出,并引起拌和物的集料外露,则说明混凝土保水性不好。

 

维勃稠度  维勃稠度的测试方法是将混凝土拌合物按一定方法装入坍落度筒内,按一定方法捣实,装满刮平后,将坍落度筒垂直向上提起,把透明圆盘转到混凝土截头圆锥体顶面,开启振动台,同时计时,记录当圆盘底面布满水泥浆时所用时间,超过所读秒数即为该混凝土拌合物的维勃稠度值。

此方法适用于骨料最大粒径不超过40mm,维勃稠度在5~30s之间的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测定。

  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按维勃稠度大小,可分为4级:

超干硬性(≥31s);特干硬性(30~21s);干硬性(20~11s);半干硬性(10~5s)。

一、解释题

1、材料的耐水性:

材料长期在饱和水作用下而不破坏,其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

2、PVC:

聚氯乙烯。

3、混凝土的徐变:

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产生沿作用力方向随时间不断增长的变形,即荷载不增加而变形随时间增加。

4、木材纤维饱和点:

木材细胞壁中的吸附水达到饱和,但细胞间隙中尚无自由水时的含水率。

1、钢筋冷加工是将钢筋于常温下进行冷拉、冷拔、冷轧,使其产生塑性变形的过程。

时效处理是将经过冷加工的钢材置于常温下存放15-20天,或加热到100-200℃并保持一定时间的过程。

经过冷加工的钢筋屈服强度提高,塑性和韧性降低,弹性模量降低。

经过冷拉时效处理的钢筋,其屈服强度进一步提高,抗拉强度增长,塑性和韧性进一步降低,而弹性模量则可基本恢复。

2、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的选择原则要根据构件截面大小、钢筋疏密、捣实方法和气候条件而定。

构件尺寸较小或钢筋较密、或采用人工插捣时,宜选大的坍落度;反之,尺寸大,钢筋稀少,机械振捣时可选小的坍落度;天热、风大、远距离时选用大坍落度,反之则可选小的坍落度。

3、砂、石起骨架和填充作用,水泥与水形成水泥浆,包裹在骨料表面,在新拌时起润滑、粘聚作用,硬化后起胶结、强度作用,砂子、石子组成密实骨架作用外,还有减少混凝土中水泥石收缩的作用。

4、按国家标准规定由水泥、标准砂、水制成4×4×16cm3试件;经温度为20±1℃,相对湿度大于95%环境养护至规定龄期,测出抗折、抗压强度;按规定方法取平均值对照国标规定值,定出水泥等级。

5、对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混凝土的变形性起主要作用。

6、脆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达到破坏荷载时的变形值很小,其抗压强度比抗拉强度高很多,宜用于承受静压作用,使用中应防止受大的震动或激烈的冲击作用。

韧性材料在冲击、震动荷载作用下能够吸收较大的能量,同时也能产生一定的变形而不致破坏。

适用于抗震抗冲击要求的结构物。

7、卵石拌制混凝土:

由于卵石表面光滑、无棱角、比表面积较小,因而其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好,需水泥量少;但由于表面光滑,则与水泥砂浆的粘结力较差,因而导致其混凝土界面强度低,不适宜配制高强度的混凝土。

碎石拌制混凝土:

则由于碎石表面粗糙,多棱多角,比表面积大,因而其混凝土拌合物内摩擦阻力大,流动性差,需水泥量多;但由于表面粗糙,则与水泥砂浆的粘结力较强,因而其界面强度高,特别适宜配制高强度混凝土。

轻骨料拌制混凝土:

则由于轻骨料多为人工骨料,其表面粗糙多孔而粒形多为圆形,比表面积小,因而其拌合物可避免内部分层,和易性好,需水泥量少,界面强度高。

但其混凝土强度受轻骨料表观密度的变化影响很大,由于轻骨料表观密度比普通骨料表观密度小,其混凝土的自重轻、绝热性好。

人工轻骨料较普通骨料成本高。

计算题

1、用容量瓶进行砂子视密度测定时,测得:

①干砂样质量(G0)300.0g

②瓶加满水质量(G1)532.8g

③瓶加砂样后再加满水质量(G2)720.4g

求:

砂样的视密度。

=112.4(cm3)

 

2、某工程现场施工用混凝土各材料质量比为:

水泥:

砂:

石=1:

2.04:

4.04,水灰比为0.53,试计算该混凝土每立方米各材料用量(水泥密度取3.10g/cm3,砂、石视密度取2.70g/cm3,水的密度取1.00g/cm3)。

设水泥用量为xkg/m3,则有

则有   水泥为318kg/m3砂为655kg/m3

     石为1284kg/m3      水为168kg/m3

计算题

1、某混凝土试样,经调整后,各种材料的用量为:

水泥3.10kg,水1.86kg,砂子6.24kg,石子12.46kg,测得混凝土拌合物的表观密度为2450kg/m3,试计算每m3混凝土中各项材料用量为多少?

如果工地砂子含水率2.5%,石子含水率为0.5%,求施工配合比?

解:

每m3混凝土中各项材料用量为:

     

           

           

          

施工配合比:

               

          

         

2、某烧结粉煤灰砖,干燥表观密度为1450kg/m3,密度为2.50g/cm3,质量吸水率为18%。

试求:

①砖的孔隙率;②体积吸水率;③开口孔隙体积与闭口孔隙体积各自所占总孔隙体积的百分数。

解:

①孔隙率

    

②体积吸水率

 

 

占孔隙百分数

     

 

占孔隙百分数

   

七、论述题

试论述石油沥青各组分的特征及其对沥青性质的影响,并分析石油沥青性质随各组分数量、比例变化的趋势。

1.油分:

是粘性液体,密度小于1,在大多数有机溶剂中都能溶解,它赋于沥青流动性。

2.树脂:

是粘稠半固体,密度接近1,在有机溶剂中溶解范围比油分小,它赋于沥青良好的粘性塑性,它能溶于油分中,吸附于地沥青质的表面。

3.地沥青质。

是硬而脆的不溶性固体粉末密度大于1,在有机溶剂中溶解范围很小,它是决定沥青粘结性和热稳定性的重要组分。

石油沥青的性质随各组分的数量,比例不同而变化。

油分含量多时,沥青为溶胶体,流动性大,粘性和耐热性差。

树脂溶于油分,在地沥青质表面吸附形成胶膜,树脂多时,沥青塑性大,弹性好,自愈合能力强,抗老化能力强。

若地沥青质多,油分和树脂少,沥青粘性大,耐热性好,但塑性差,流动性差,低温下易脆裂,寿命较短。

计算题

1、某批陶粒,烘干后称得质量为1200kg,自然堆积体积为1.538m3,取其中50g磨细后放入水中,排出水的体积为19.2ml,已知其空隙率为42%,求此陶粒的:

①密度;   ②堆积密度;   ③颗粒内孔隙体积占颗粒总表观体积的百分率;

解:

①密度为:

②堆积密度为:

③∵颗粒总表观体积为:

  

则颗粒表观密度为:

  

  ∴颗粒内孔隙体积占颗粒总表观体积的百分率为:

答:

陶粒的密度为2.60g/cm3,堆积密度为780kg/m3,颗粒内孔隙体积占颗粒总表观体积的百分率为48.3%。

[注:

第③步亦可如下计算:

  陶粒绝对密实体积

颗粒总表观体积:

颗粒内孔隙体积:

∴孔隙率 

2、混凝土初步计算配合比为:

水泥:

砂:

石=1:

2.13:

4.31,水灰比为0.58。

经试拌调整,增加10%水泥浆后满足了强度和坍落度要求。

已知以该实验室配合比制成的混凝土每立方米需水泥320kg,求每立方米其它材料的用量?

解:

   由于增加了10%水泥浆,即W和C均变为1.1W和1.1C,则上式为

     

  ∴

  已知C=320kg/m3,代入上式即得:

    

  ∴答: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为186kg,水泥为320㎏,砂为620㎏,石子为1254㎏。

论述题

从混凝土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施工技术三方面论述如何提高混凝土强度。

1.选材:

①水泥:

高等级水泥 

②骨料:

有足够强度≥1.5fcu.k,碎石,严格控制针片状颗粒。

③减水剂:

可降低W/C,提高混凝土强度 

 早强剂:

可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 

2.配合比:

①降低W/C,

     ②SP合理

3.施工及养护:

①拌和均匀,振捣密实,改进施工工艺

       ②加强养护,保证一定温度湿度  

       ③预制构件,可用蒸汽、蒸压养护 

计算题

1、某新型墙体材料的密度为2.80g/cm3,浸水饱和后的表观密度为1800kg/m3。

体积吸水率为40%,试求此墙体材料的孔隙率。

解:

若此墙体材料的饱水质量和饱水时水的质量分别为m饱、m水,则其干燥表观密度为:

     

  

   ∴孔隙率为:

   

  

答:

此墙体材料的孔隙率50%。

2、混凝土经试配调整后,其配合比为C:

S:

G=1:

2.0:

4.0,W/C=0.50,试配后拌合物总质量50kg,体积为0.02m3。

试计算1m3混凝土各材料用量。

解:

       W/C=0.5

根据假定表观密度法:

W+C+S+G=Poh

代入数据:

     ∴7.5C=2500

     ∴

   

   ∴

  

答:

1m3混凝土各材料用量为:

计算题

1、某材料干燥表观密度1450kg/m3,密度2.50g/cm3,质量吸水率为18%,求该材料体积吸水率和孔隙率。

解:

 

  孔隙率:

  

  体积吸水率:

 

答:

2、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为C20,强度保证率为95%,若采用32.5#普通水泥,卵石,用水量为180kg/m3。

从5.0MPa降至3.0MPa,每立方米混凝土可节约多少公斤水泥?

(A=0.48,B=0.33)

解:

节约水泥 347-313=34(kg)   

答:

略……节约34kg水泥。

论述题

某混凝土结构物拆模后,发现侧面有蜂窝麻面现象,如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从混凝土配合比、施工两方面分析可能的原因。

答:

配比:

①W/C过低,使混凝土过于干稠 

W/C过大,粘聚性差,不能把砂、石粘结为整体

②W0过小,使坍落度太低。

 

③SP过小,使砂浆不能完全填满石子空隙 

④砂石含水率很大,而又未做施工配合比换算,使W/C过大。

    施工:

①混凝土拌和物没有立即浇注,放置时间长,坍落度损失大,混凝土过于干硬

②模板不严密,漏浆  

③漏振,或振捣时间不足  

计算题

1、已知某烧结粘土砖干燥时的表观密度为1800kg/m3,磨细后测得其密度为2.70g/cm3,砖浸水饱和以后的质量吸水率为15%,求此砖的体积吸水率及孔隙率、开口孔隙率。

解:

体积吸水率=质量吸水率×干表观密度=15%×1.80=27%    

开口孔隙率=体积吸水率=27%               

孔隙率

      

答:

体积吸水率和开口孔隙率为27%,孔隙率为33%。

2、已知混凝土的配合比为:

水泥:

砂:

石=1:

1.6:

3.9,水灰比为0.5。

将此混凝土拌合物装入容积为20升的金属筒内,经捣实后称得质量为54kg,(金属筒质量5kg)。

问拌制1m3混凝土各种材料的用量为多少?

解:

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为:

            

                     

根据假定表观密度法:

            

        

    

答:

拌制1m3混凝土各种材料的用量为水泥350kg,砂560kg,石子1365kg,水175kg。

一、概念题

1、堆积密度

――松散材料在规定的装填条件下,单位松散堆积体积的质量。

表示为:

m—散粒材料的质量   

—材料的堆积体积

2、孔隙率(P)——指材料中孔隙体积(Vk)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体积(V0)(即构成材料的固体物质的体积与全部孔隙体积之和)之比的百分数。

用公式表示为:

3、比强度——指材料单位质量的强度,其值等于材料强度与表观密度之比。

4、软水侵蚀——雨水、雪水、蒸馏水、工厂冷凝水以及含重碳酸盐很少的河水与湖水等均属软水。

软水能使水泥水化产物中的Ca(OH)2溶解,如为流动水即可使Ca(OH)2进一步溶解,并促使水泥石中其他水化产物发生分解的现象称为软水侵蚀。

软水侵蚀又称溶出性侵蚀。

5、混凝土和易性——指在一定的施工条件下,便于各种施工操作并能获得质量均匀、密实的混凝土的一种综合性能。

它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6、混凝土泌水现象——混凝土拌合物在浇灌捣实过程中,随着较重的骨料颗粒下沉,较轻的水分将逐渐上升并在混凝土表面泌出的现象叫做泌水现象。

7、恒定用水量法则——混凝土中单位用水量(1m3混凝土中的用水量)是决定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的基本因素。

当所用粗、细骨料的种类、用量一定时,即使水泥用量有适当变化,只要单位用水量不变,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或流动性)基本保持不变。

也就是说,要使混凝土拌合物获得一定值的坍落度(或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其所需的单位用水量是一个定值,这就是所谓的“恒定用水量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