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转弯半径表及计算方法完整优秀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7479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车辆转弯半径表及计算方法完整优秀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车辆转弯半径表及计算方法完整优秀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车辆转弯半径表及计算方法完整优秀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车辆转弯半径表及计算方法完整优秀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车辆转弯半径表及计算方法完整优秀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车辆转弯半径表及计算方法完整优秀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车辆转弯半径表及计算方法完整优秀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车辆转弯半径表及计算方法完整优秀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车辆转弯半径表及计算方法完整优秀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车辆转弯半径表及计算方法完整优秀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车辆转弯半径表及计算方法完整优秀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车辆转弯半径表及计算方法完整优秀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车辆转弯半径表及计算方法完整优秀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车辆转弯半径表及计算方法完整优秀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车辆转弯半径表及计算方法完整优秀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车辆转弯半径表及计算方法完整优秀版.docx

《车辆转弯半径表及计算方法完整优秀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辆转弯半径表及计算方法完整优秀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车辆转弯半径表及计算方法完整优秀版.docx

车辆转弯半径表及计算方法完整优秀版

车辆转弯半径

路面宽度

载重量(吨)

相对长度(米)

转弯半径(米)

车长

最小转弯半径(m

4~8t单辆汽车

9

微型车不超过3.5米

4.50

10~15t单辆汽车

12

小型车3.5-7米

6.00

4~8t汽车带一辆载重2~3t挂车

12

轻型车7-10米

6.50~8.00

15~25t平板挂车

15

中型车10米以上

8.00~10.00

8.00~10.00

10.50~12.00

载重40~60t平板挂车

18

铰接车17.5米

10.50~12.50

2吨车

一般为4米左右,以4.3米的居多

3吨车

约为5.5米

5吨车

约为6.2米

8吨车

约为米

10吨车

约为9.6米

12吨或15吨车

一般为

20吨车

一般为米

25吨车

一般为12.5-15米

30吨车

一般为五轴或六轴的14-17米车辆

些特种车辆的转弯半径为16~20m。

汽车的转弯半径决定汽车的机动性能。

汽车的转弯半径在原地方向盘最大转角转弯后形成的半径,一般国家针对不同车型有法规要求。

比如大型货车的转弯直径不大于24米,即半径12米。

转弯半径以外轮转弯半径计算,因此,理论上汽车原地调头的最小路面宽度是转弯半径的两倍以上。

补充1:

最简单的算法,把你的汽车横在路上,只要路面宽度大于你的车长稍微多一点就能调过头来。

知道了最小的转弯半径还要考虑你的车身长度啊!

机动车出入口距城市道路交叉口、桥隧坡道起止线应大于50米。

居住区道路红线转弯半径不得小于6米,工业区不小于9米,有消防功能的道路,最小转弯半径为12米。

大型消防车转弯半径需要12.0米,转弯半径指的是车辆的前轮外侧,道路内缘圆弧半径均比转弯半径小,精确计算为:

r2=(r12-l2)1/2-((b+h)/2)+y,但一般粗略的计算可以近似为:

道路内缘圆弧半径=转弯半径-车宽-安全距离。

(消防车宽2.5m,安全距离0.25m)所以大型消防车道内缘圆弧半径取9.0米左右是安全的。

汽车库规范2.0.2 汽车最小转弯半径(Minimumturnradiusofcar)

汽车回转时汽车的前轮外侧循圆曲线行走轨迹的半径。

建规.1普通消防车的转弯半径为9m,登高车的转弯半径为12m,一些特种车辆的转弯半径为16~20m。

所以,消防车道转弯半径=普通消防车的转弯半径9m-3m(2.5+0.25)=6m

作图:

 

  R1——汽车最小转弯半径;

  R0——环道外半径;

  R——汽车环行外半径;

  r2——环道内半径;

  R——汽车环行内半径;

  X——汽车环行时最外点至环道外边距离,宜等于或大于250mm;

  Y——汽车环行时最内点至环道内边距离,宜等于或大于250mm。

汽车环形坡道除纵向坡度应符合表规定外,还应于坡道横向设置超高,超高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

  式中 V——设计车速,Km/h;

     R——环道平曲线半径(取到坡道中心线半径);

μ——横向力系数,宜为0.1~0.15;

     ic——超高即横向坡度,宜为2%~6%。

当坡道横向内、外两侧如无墙时,应设护栏和道牙,单行道的道牙宽度不应小于0.3m。

双行道中宜设宽度不应小于0.6m的道牙,道牙的高度不应小于0.15m。

管道保温施工铁皮弯头计算方法

第一章管道保温施工外铁皮弯头钣金计算公式及理念

制作弯头要先搞懂弯头是怎么构造的,意思就是该怎样去看弯头,看(图1);这是一个侧面弯头。

上面有“弯头外弧”和“弯头内弧”;首先要先明白的是:

‘弯头外弧’是一个圆形的¼份。

‘弯头内弧’也同样是一个圆形的¼份;如(图2);

1、首先计算弯头内弧保温后的尺寸:

计算一个弯头就要先知道这个弯头的外弧是多大,首先测量出外弧的尺寸,然后乘以4,得到的是一个大圆的周长,目的就是求出弯头内弧的尺寸,那么就举个例子,假设图中的弯头是直径108mm的弯头,那么计算方法就是(弯头外弧乘以4等于一个大圆的周长,然后除以3。

14等于大圆的直径,然后除以2等于图1中的半径,然后减去弯头的直径108mm等于图1中弯头内弧的扇形的半径,也就是这个小圆形的半径,然后减去保温层厚度,等于另一个小圆的半径(看(图3),保温层厚度设为50mm,)减去保温层厚度之后,然后乘以2乘以3.14除以4就等于弯头保温后的内弧尺寸了,然后想做成几片就除以几。

【建议内弧不要小于16mm】

以数字的方式计算:

(预设弯头铁管的外弧为360mm)

360×4÷3.14÷2-108-50×2×3。

14÷4=111。

93mm(保温后的弯头内弧)÷3片=37。

31mm(2个中片2个边片)(2个边片=1个中片)

2、计算弯头保温后的外弧尺寸:

计算弯头保温后的外弧尺寸也是这个理念,首先测量出弯头外弧的尺寸,然后乘以4等到大圆的周长,然后除以3.14得到(图2)大圆的直径,然后除以2得到大圆的半径(如图1),然后加上保温层50mm等于保温后大圆的半径(看图3),然后乘以2乘以3.14除以4就得到弯头保温后外弧的尺寸了,然后想做成几片就除以几.

数字方式计算:

360×4÷3。

14÷2+50×2×3.14÷4=438。

49mm(保温后的弯头外弧)÷3=146。

16mm(2个中片2个边片)(2个边片=1个中片)

以上两个数据计算出来后,请看第二章:

(展开放样图和裁剪)

第二章(展开放样图和裁剪方法)

前面介绍了弯头保温后内弧和外弧的计算公式,要把这两个公式牢记在心,最重要的是要搞明白通过一个外弧或内弧就能算出所有的尺寸,要明白所有数字的关系。

现在开始介绍弯头的的展开放样图的画法;

第一步:

还是用第一章的例子108mm的弯头保温厚度50mm要想画出弯头的展开放样图就必须计算出它的周长;

108mm+(50mm×2)×3。

14=653.12mm(保温后的弯头周长)然后如“图A”将周长平均分成12等份(653。

12÷12=54.42mm)

第二步:

1:

看(图B)使用圆规任意画一个圆(在圆规大小的限度以内)然后将这个圆平均分成4分;就会看到4个扇形,然后用这个圆的半径分别在“1"“2”“3”“4”处按住,分别在圆上画x线.

2:

x线全部画完之后,就像(图B)那样。

然后看(图C)将左右两边的x线全部连接(一定要平行)如(图C)一样,会出现7条线,可以把这7条线分别标上数字.

3:

第一章算出来的146.16(外弧三分之一)和37。

31(内弧三分之一)分别除以2

146。

16÷2=73。

08mm(大头)

37.31÷2=18.65mm(小头)

然后将这两个数字73。

08和18.65分别套入图C中“7”和“1”然后连线,(图C)

第三步:

看(图D)这是第一步所画的图,将13条线分别按照图D那样编号,再结合(图C)中的编号使用圆规依次套入图D中画上X线。

(注意:

图C中需要的数据是圆形中的垂直线与左边的斜线之间的距离)。

然后将每一个X线连接、然后剪下来。

这一个弯头的样板就做出来了。

(示意图图E)

这是一个两个中片两个边片样式的弯头,如(图F1)(图F2)两个边片等于1个中片,所以我管这样的弯头叫做3片弯头,有的人却管它叫4片弯头,这只是一种个人习惯而已,不要误解了。

保温施工中一般219mm以下的弯头大多数为二中片二边片,当然也可根据个人要求做出更多的片数。

如(图G)一般大弯头才这样做了。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一)。

根据基因型或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

例1。

从某个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分别是30、60和10个,求a的基因频率。

解析:

可以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

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的频率:

基因频率(A)=对应纯合子(AA)基因型频率+杂合子(Aa)基因型频率的1/2。

100个个体中AA为30个,Aa为60个,aa为10个,则AA这种基因型的频率为30÷100=30%;同理,Aa为60%,aa为10%,则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30%+60%×1/2=60%,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0%+60%×1/2=40%。

答案:

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60%,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40%。

变式训练1.已知人眼的褐色(A)对蓝色(a)是显性,属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遗传。

在一个30000人的人群中,蓝眼的有3600人,褐眼的有26400人,其中纯合子有12000人,那么,这一人群中A和a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

A.64%和36% B.36%和64% C.50%和50% D.82%和18%

(二).在伴性遗传中有关基因频率的相关计算:

﹡例2.若在果蝇种群中,XB的基因频率为90%,Xb的基因频率为10%,雌雄果蝇数相等,理论上XbXb、XbY的基因型比例依次为-----——----—-——-----——---------—---—-----——-()

A.1%、2%   B.0。

5%、5%   C。

10%、10%  D.5%、0.5%

解析:

由于在该果蝇种群中,雌雄果蝇数相等,所以雌果蝇产生的配子中,XB的基因频率应为90%,Xb的基因频率为10%。

雄果蝇产生的配子中,有约1/2的含Y染色体的配子,另有约1/2的含X染色体的配子,在含X染色体的雄配子中,XB与Xb的基因频率也分别为90%和10%。

它们配子的结合情况可从下表中得出:

雄配子

雌配子

Y

(1/2)

XB

(1/2)×90%

Xb

(1/2)×10%

XB90%

XBY45%

XB XB 40.5%

XBXb    4.5%

Xb10%

XbY 5%

XB Xb 4.5%

XbXb0.5% 

可见,理论上XBY基因型比例为45%,XbY的为5%,XBXb的为9%,XbXb的为0.5%。

答案:

B。

变式训练2.对某校学生进行红绿色盲遗传病调查研究后发现:

780名女生中有患者23人,携带者52人,820名男生中有患者65人,那么该群体中红绿色盲基因的频率是-—----( )

A。

4。

4%B。

5.1%   C.6.8%  D。

10.2%

(三).利用遗传平衡定律求解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1.对遗传平衡的理解:

遗传平衡指在一个极大的随机交配的种群中,在没有突变发生,没有自然选择和迁移的条件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一代一代的遗传中可以世代保持不变。

在遗传平衡的种群中,某一基因位点上各种不同的基因频率之和以及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都等于是1。

2.遗传平衡定律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在一个遗传平衡的自然种群中,一个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p,与其相对应的隐性基因a的频率为q,则该种群的后代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各是多少?

三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多少?

分析:

依题意,在一个遗传平衡的自然种群中,显性基因A的基因频率与隐性基因a的基因频率之和(p+q)应等于1,其雌雄个体向后代传递基因A型配子的频率为p,与其相对应的传递隐性基因a型配子的频率为q,则可用下表表示各类配子的组合类型、子代基因型及其出现的概率:

 雄配子

雌配子

A(p)

a(q)

A(p)

AA(p2)

Aa(pq)

a(q)

Aa(pq)

Aa(q2)

可以得出该种群后代中出现三种基因型AA、Aa、aa,并且三种基因型出现的频率分别为p2、2pq、q2,且它们的频率之和为p2+2pq+q2=(p+q)2=1。

又因为该种群是一个处于遗传平衡的自然种群,所以其种群特征应与此一致。

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遗传平衡定律了。

例3.囊性纤维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

据统计,在某欧洲人群中,每2500个人中就有一个患此病.现有一对健康的夫妇生了一个患有此病的孩子,此后,该妇女又与健康的男子再婚.则该再婚的双亲生一孩子患该病的概率是多少——-—-—--———---———-——---( )

  A.1/25 B.1/50 C.1/100D.1/625

解析:

由于双亲正常,却生一病孩,可推知囊性纤维变性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把其控制基因记作a,则该妇女的基因型为Aa,这个妇女(Aa)与另一健康男子结婚,如若也生一病孩,则此健康男子必须是杂舍子(A)才有可能,所以解答本题的关键就在于求出该健康男子是杂合子的概率。

根据题意,如果设基因a的频率为q,则有基因型aa的频率=q×q=1/2500,可得q=1/50,基因A的频率p=1一q=49/50.这样杂合子Aa的基因型频率=2pq=2×49/50×1/50≈1/25,又考虑到双亲均为杂合子时后代出现隐性纯合子aa的可能性是1/4,由此可算出再生一孩患病的可能性为1/25×1/4=1/100.

答案:

C。

变式训练3.已知苯丙酮尿症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据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大约为1/10000,请问在人群中该丙苯酮尿症隐性致病基因(a)的基因频率以及携带此隐性基因的携带者(Aa)基因型频率分别是-———----—————------—--—-——--—--—--—--—--( )

A.1%和0。

99% B.1%和1。

98%C。

1%和3。

96%D.1%和0。

198%

例4.玉米的黄粒(R)对白粒(r)是显性。

现将纯合的黄色玉米和白色玉米交杂,得Fl全是黄色,F1的黄色玉米自交得F2。

让F2代的黄粒玉米之间随机交配,则其子代F3中黄粒与白粒玉米的比为:

 A.1:

1 B.2:

1  C.3:

1  D.8:

解析:

解此题用基因频率的方法计算就简单多了。

在F2的黄粒玉米中,基因型RR占1/3,Rr占2/3,所以在群体中产生的雌配子基因型有二种即R和r,其中含基因R的配子比例为2/3,含基因r的配子比例为1/3;雄配子中含基因R的配子比例为2/3,含基因r的配子比例为1/3。

由于F2代的黄粒玉米之间随机交配,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可以用下表表示:

黄粒F2的配子

雌配子R(2/3)

雌配子r(1/3)

雄配子R (2/3)

RR(4/9)

Rr(2/9)

雄配子r(1/3)

Rr(2/9)

rr(1/9)

从上表可得出子代F3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黄粒(RR,Rr)8/9,白粒(rr)1/9。

答案:

D。

变式训练4.某豌豆基因型为Dd,让其连续两代自花授粉后,进行人工随机授粉,则随机授粉后的子代中dd占的比例为-------—-——---—--—----———---—-———--————-—--——( )   A.1/4  B.1/9   C.9/64   D.6/64

三.反馈训练:

1.(2007年江苏高考第15题)果蝇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BB、Bb为灰身,bb为黑身。

若人为地组成一个群体,其中80%为BB的个体,20%为bb的个体,群体随机交配,其子代中Bb的比例是

A。

25%  B.32%      C.50%  D.64%

2.如果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基因型Aa的比例占50%,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

已知基因型aa的个体失去求偶繁殖能力,则随机交配一代后,子代中基因型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A。

1/16 B.1/8  C.1/9D.1/4

3。

假设某中心血防站调查了1788个MN血型血样本,其中397人是M型(LM LM),861人是MN型(LMLN),530人是N(LNLN)型,则LM和LN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A.43.7%、56.3%B.56.3%、43。

7%   C。

53。

7%、46。

3%D.46。

3%、53.7%

4.(2007年广东高考第20题)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7%。

现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妻子为该常染色体遗传病致病基因和色盲致病基因携带者。

那么他们所生小孩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A。

1/88B。

1/22C. 7/2200 D.3/800

5.经调查统计某地区人群中蓝眼(aa)1600人,纯合褐眼(AA)1400人,杂合褐眼(Aa)7000人,那么该地区人群中蓝眼基因和褐眼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A。

51%和49%ﻩﻩB.43%和57%C.32%和68%ﻩﻩD.28%和72%

6.(2007年唐山二模)某植物种群,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

(1)植物的A、a基因频率分别是、。

(2)若该植物自交,后代中AA、aa基因型个体分别占、。

这时,A、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3)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这种植物在两年中是否发生了进化?

原因是。

(4)由此可知,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进化的原材料由提供,是否发生进化决定于,进化的实质是。

参考答案:

变式训练:

1.A 2.C  3.B4.A

反馈训练:

1。

B2。

C 3。

D4.A  5.A

6.

(1)55%、45%

(2)42.5%32.5% 55%、45%

(3)没有发生进化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

(4)种群突变和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作者简介:

左延柏,男,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工作者协会会员,江苏省南京市高三生物教学研究核心小组成员.

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大桥南路16号

邮编:

210015 

电话:

Email:

zyb210015@163。

co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