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师德师风说开去.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7536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师德师风说开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从师德师风说开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从师德师风说开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从师德师风说开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从师德师风说开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从师德师风说开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从师德师风说开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从师德师风说开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从师德师风说开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从师德师风说开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从师德师风说开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从师德师风说开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从师德师风说开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从师德师风说开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师德师风说开去.docx

《从师德师风说开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师德师风说开去.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从师德师风说开去.docx

从师德师风说开去

从“师德”、“师风”说开去

在奋斗中学全体教师会的演讲潘涌

开头语:

  一个退休教师给这么多在岗教师讲师德、师风,有点班门弄斧。

不过,华罗庚说过:

“要想弄斧,必到班门”,也就是说,下棋要找高手,耍刀要找关公。

当年华罗庚去美国讲学,专门讲美国的长项自己的短项:

矩阵几何、偏微分方程、多复变函数。

这是一种谦虚,因为他是去美国取经去了。

我今天也是向老师们取经来了。

  五年前,我曾和老师们谈过学术修养问题,谈及教师的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和自学能力。

今天,应学校之约,重点谈谈师德和师风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

  什么是“师德”?

“德”在中国政治哲学里至少有三千年历史了。

古人讲所谓“三立”,“立德、立功、立言”,以“立德”为第一。

“师德”即讲教师要“立德”。

“师德”二字出自《汉书·礼乐志》:

“浚则师德,下民咸殖,令问在旧,孔容翼翼。

”意思是有深法众德,故能生育众人,久有善名,其容甚敬。

我们今天讲的师德与原词有所变化,但含义还是类似的,有师德,守师矩,能教出莘莘学子的教师,必然享有美名,受人尊重。

  什么是“师风”?

“师风”的本义是指教师的风度。

今天,“师风”这一概念的外延扩大了,它包含了教师的行为规范、风格特色、教学张力等等。

  师德和师风分开来是两个概念,合起来是一个问题。

还是那句老话: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还是一个旧命题:

教师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同时要对学生负责。

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我们校园内孔子雕像旁一块石碑上刻的那十二个字: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立”,是立得住,站得稳;“达”,是行得通,做得到。

教师自己立得住、站得稳了,再要求学生也立得住、站得稳;教师自己行得通、做得到了,再要求学生也行得通、做得到。

而要想做到“立”、“达”,就得有本事。

近代作家王统照在《荷兰鸿爪》一文中说,“犹太人凭自己的本事能在世界各地站得住、站得稳。

”……大家知道,许多师范院校的校训就诠释了这一道理。

如北师大的校训先是“师垂典则,范示群伦”,后改成“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内师大的校训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漳州师院的校训是“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什么叫“师范”?

“师”是学习,“范”是榜样,“师范”就是学习榜样。

当然,校训中的“师”变成了名词。

  以上算是几个解词,也算是一点理论。

下面围绕师德、师风这一大命题,讲七个小命题。

我把师德与师风揉合在一起,把教学与教育揉合在一起,把授课与做班级工作揉合在一起,既说“师德”,又说“师风”,更多的是漫谈一些相关的话题,这就是所谓“说开去”。

  一、勤奋与浮躁

  勤奋应该成为一个人的本分。

不管天老地荒(时间),不管天涯海角(空间),不管天昏地暗(局势),都要勤奋。

因为只有“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

这八个字被许多人误解了:

认为“学而不厌”是针对学生说的,“诲人不倦”是针对教师说的。

其实,《论语》里这两句话都是针对老师说的,或者说是孔子针对自己说的。

教师要先有“学而不厌”的收入,才会有“诲人不倦”的支出。

要想支出多,首先要收入多。

而要想收入多,唯有勤奋。

我这个人笨拙,记忆又差,但我勤奋,我是靠“勤”来补“拙”的。

我至今每天读书三万余字,每年读书三十多本。

我深知读的东西越多,就越感到自己无知。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郑和下西洋》)中郑和对明成祖朱棣说了一句话:

“在大海里走得越远,越感到世界是无边无际的。

”朱棣后来又对郑和说:

“各国给大明进贡的东西越多,我越感到空虚。

”(大意)这两句话很有深意,很富哲理。

为此,我请名家为我刻了一枚闲章“书到用时方恨少”,盖在我四千多册藏书的扉页上激励自己。

我有各种工具书67种,还觉得不够用。

我记性不好,就作圈点,作批注,作摘录,作笔记,以便需要性查阅。

我曾经给一张小报写过一篇教学随笔,题目叫《眼睛和嘴巴》。

从当前“眼球经济”重于“嘴巴经济”说起,即一个人花在眼睛上的钱(如旅游、着装、化妆、照相、摄像、影视、装饰……“饱眼福”之类的消费)远远多于花在嘴巴上的钱。

由此联想到读书与教书的关系。

上帝既然给了我们两只眼睛,一个嘴巴,那就是告诉我们应该“重眼睛,轻嘴巴”,换句话说,就是“看两次,说一次”。

“看两次”即多读书,准备一桶水;“说一次”即要说好、说精,说出一杯去掉渣滓的纯净水。

所以,教师要勤奋,多学多看;要精炼,少说、说精。

下面我给大家举一个勤奋钻研的例子,这不是一个常例,而是一个非常时期非常怪异的特例。

说的是文革中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于道泉的故事。

(这个人应胡适之邀从伦敦大学回北大任教,这个人1924年陪同泰戈尔访华并任翻译,这个人为学藏语住进了雍和宫,人称“于喇嘛”。

)系里开批判会批判他整整三个小时,他却一边闭目沉思,一边用手拔自己的胡子。

主持人说:

“大家帮助你三个钟头了,你也表个态,说几句嘛!

”他颇感惊讶:

“什么?

帮助我。

三个钟头了?

对不起,我一句也没听见。

”原来,这三个钟头他一直在琢磨“一语对多语”的翻译机械化问题。

有一个成语叫“法出一门”,这个“门”就是勤奋。

蒋经国有一句名言:

“我们今天不做,明天就会后悔。

”我送大家一幅叠字联:

“终日忙忙,不甘碌碌;常年辛辛,不嫌苦苦。

”与勤奋对立的是懒惰和浮躁。

懒惰且不去说它,只讲介乎勤奋与懒惰之间的浮躁。

因为浮躁已成了当前全国各行各业自上而下的一个通病。

浮躁是轻浮、空泛、投机,是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变相懒惰,是一种严重影响国家形象、经济建设、学术研究、教书育人的丑陋行为。

大而言之,欺人骗世的数字政绩,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兴师动众的层层验收,言过其实的宣传语言,形形色色的文字炒作……中而言之,毫无理性的大学升级,数学家刘克峰称为“魔鬼式的考试技巧训练”。

高考内容的反复无常,中小学教改的花样翻新(这一层我不便细说……),博士院士的造价作秀(最近浙江大学一副教授论文剽窃被国外揭发,轰动了海内外,结果是本人被开除,浙大校长作检讨,教育部长作反省。

)小而言之,一切活动都冠名“工程”,一切行动都说成“打造”,“气氛”一律说成“氛围”,“观念”一律说成“理念”(好象“氛围”、“理念”显得高雅);成语严重变形变味,止咳药广告是“咳不容缓”,洗发液广告是“一瓶如洗”,卖石头标牌上写着“石全石美”;分明是“五一”七天长假,最近突然变成了“3+2+2长价”,我至今不懂什么是“非常6+1”、“幸运52”。

(是一周、一年?

)至于网络语言就更离谱了:

梅花的“梅”突然变成了早已死亡的“呆呆”,而且意思也变成了呆头呆脑;当明亮讲的“冏”(jiǒng)居然变成了“囧”。

像一个人口大开、眉下垂,哭丧着脸,意思也变成了郁闷、无奈、悲伤。

刚刚学会了“人肉搜索”,又出现了“阿尔法女孩”;刚刚弄懂了“甲壳虫”(用私家车做广告),又出现了“考碗族”。

英语、粤语、上海话、客家话杂揉在一起,不伦不类,不知所云;“非诚勿扰”、“过把瘾”、“趟过男人河的女人”等大腕影视片名,让人莫名其妙,如坠五里雾中。

所有这些,影响了中国的形象和国家的建设,搞乱了中国人的思维定势和道德法则,污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纯洁心灵和中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

打个比方,他们都象椰子树,虽然长得快,树干高,但根底浅,经不住风雨洗礼,所以大家去海南看到的椰子树几乎都是东倒西歪的,远不像香樟树,长得虽慢,但根扎得很深,年代愈火愈结实,而且有香味,能防虫。

  老师们,我们要经得住寂寞,耐得住艰辛,大家记一句名言: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要勤奋,不要浮躁。

不想勤奋就想获得声誉,不想奋斗就想超过别人,那就象《百喻经》中说的,不盖一、二层楼就想盖第三层一样,那是“空中楼阁”。

大家再记一句话:

“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虚作。

”《九章·抽丝》用一个故事结束这一节: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五十来岁已老气横秋,然而一个十八岁的姑娘却爱上他并嫁给了他。

学生柏拉图问:

“老师,您是怎么样把小姑娘追到手的?

”苏:

“请看天上的月亮吧,你越是拼命去追它,它越是不让你追上;而当你一心一意地赶自己的路时,它却会紧紧地跟随着你。

”老师们,当我们一生勤奋,一心一意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赶我们的路时,荣誉、幸福就会相随而来。

  二、谦虚与骄傲

  谦虚是一种美德,但谦虚如果只注意表面修饰的话,就变成了虚伪;骄傲是一种丑陋,但如果摈弃掉蔑视别人的弊病后,剩下的就是“自信”和“才干”了。

而自信和才干是一种力量。

国学大师钱钟书十分谦虚,不接受任何奖励,不会见任何记者;著名医学家钟南山说,我是个医生,我想用更多的时间去查房、会诊、教学、研究;计算机专家王选生前说过,“我当院士是过去时,现在却搞成了现在时,甚至是将来时,而诺贝尔奖永远奖励现在时”;女排主教练陈忠和最近卸任了,他仍然是一脸笑容,一身从容,谈及执教八年的成绩,仅仅八个字:

“过去的事,不提也罢。

”当教师的更要谦虚,更要知道天外有天,山外有山。

温家宝总理有一次在同济大学演讲,要同学们“仰望天空”,要同学们“止于至善”(《礼记·大学》),我们要永不满足,要达到最高境界。

  既然说谦虚,为什么又提出骄傲。

我说的“骄傲”有另外的含义。

先看例子:

孔子说“如有用我者,三年其为东周矣!

”钱钟书读清华时要“横扫清华图书馆”,还说“整个清华没有哪一个教授能当我钱某人的导师”,所以他出国去了。

国学大师陈寅恪当年说过“我把天下的书都读了”,他写的85万字的《柳如是别传》不允许编辑改动一个字。

中国文人中“最后两条辫子”之一辜鸿铭(另一人是王国维)当年拒绝别人剪他的辫子说“凡欲剪我辜某辫子者,必须用德、法、意、俄、希腊……十几国语言下哀的美敦书。

”这些话看似骄傲,甚至狂妄。

但认真看其行动,却完全是一种自信,是一种宏愿,是一种张力。

孔子一生不遇,诸侯如果采纳他的政治主张,一年至三年是有变化的。

钱钟书写《管锥编》同时用了七种文字,引用了千余名作家的上万部著作,你能说他“横扫图书馆”是骄傲吗?

陈寅恪被誉为“一部活字典”、“一座图书馆”,他懂梵文、印地文、希伯来文等22种语言,失明后全凭记忆写作,他让助手从图书馆某架书上取某本书,翻到某页找资料,准确无误。

最后二十年频频出书,两本隋唐史专著轰动了学术界。

你能说他骄傲吗?

辜鸿铭虽然顽固,但他精通十几种语言却是货真价实的。

难怪当年许多外国学者来中国说:

“故宫三大殿可以不看,但不能不看辜鸿铭”。

最近,著名画家范曾作客“艺术人生”时说自己“略通古今之变”(司马迁《报任安书》: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主持人朱军挑战式地问:

“您不怕有人说您骄傲、说您狂吗?

”范曾笑着说:

“这不是狂,我是为民族而骄傲!

我每天五点钟起床读书。

我用了八百个小时下决心读懂康德的“三批判书”(《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能说我骄傲吗?

”还有一个典型例子,北京有一位相声演员叫郭德纲,他自称“非著名相声演员”,这个称谓既谦虚又骄傲,响彻了娱乐圈。

他拒绝上中央台,但照样轰动,他的相声段子超过了任何相声演员。

所以,结论是:

真正的骄傲是一种浅薄,是一种盲目,是一种无知;而上述例子却是一种求知欲,是一种责任心,是一种自信力;是一种承诺,是一种才干,是一种深沉。

  三、错误与忏悔

  一位名医说“操术随时可误人”,教书也一样,难免出现错误,误人子弟。

原因:

一是任何人都会有知识的“盲点”,二是任何人都可能有小的失误。

爱因斯坦、爱迪生在科研中犯过八大错误,世界顶级理论物理大师霍金在世界数学家大会上做报告(02年中国),中科院士、数学教授基本听不懂。

陈寅恪在牛津大学用十几种中亚古语讲东方学和汉学,欧洲众多学者听不懂。

我念大二时,著名学者余冠英讲《诗经》,助手帮他写了满满两黑板“诗经”篇名,然后他上下左右、纵横捭阖,讲了两小时,学生们基本听不懂。

这是知识“盲点”。

前边提到的那个辜鸿铭给学生讲《晏子春秋》,把“晏”写成了“宴”,学生给他指出了错误,他自我解嘲地说,中国字真讨厌,“晏”与“宴”不过是把“日”字上下颠倒了一下,意义就不一样了。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主持人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乐”(lè)读成了yuè;著名学者余秋雨把“致仕”解释成了“做官”,被人指为“硬伤”(致仕即退休,致,归还。

);红遍全国的“百家讲坛”坛主易中天讲楚霸王项羽“力能扛鼎”,把“扛”(gāng)读成了káng。

我这个教语文的多年来也读káng,错了。

原来读káng是指用肩膀承担物体,如扛锄、扛枪,读gāng是指用双手举起重物,如扛鼎。

这是“失误”,所以,教师给学生把知识讲错了,(不管是别人指出的,还是自己发现的)不要回避,不要爱面子,而要勇于纠正,向学生认错。

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说:

“课堂上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是有学生在课堂上对自己说,‘卡斯帕尔教授,你错了',他们让我吃惊并改变了我的看法。

”所以,当教师要有“三不怕”:

不怕知识有“盲点”,不怕讲错知识,不怕学生问住自己。

当年我把蒋介石故居“丰镐房”的“镐”(hào)读成了gǎo,我羞愧难言,后来做了纠正,因为我忽略了“丰镐”是西周国都丰邑、镐京。

园艺学家陈从周一篇500余字的短文(《郑逸梅选集·序》)我读了两个小时,数学家丘成桐(菲尔兹奖获得者)一篇700余字的小赋(《杭州会议赋》)我读了半天还有不懂的地方,自觉汗颜。

学生问问题问住老师的事时有发生,老师不要脸红,更不能生气,课余解决就行了。

一次,一个初中生问我“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是谁?

”我当时只记得两个:

埃斯库罗斯,欧庇里得斯,我告诉他第三个作家名字也是五个字,我明天告诉你。

第二天我告诉他是索夫克勒斯。

美国百货零售商的龙头老大沃尔玛公司有三个基本信条,其中一个是“太阳落山原则”(另两个是“十英尺原则”、“尊重个人原则”),即顾客和员工的任何要求必须在太阳落山前得到答复,也就是当天的问题一定要当天解决。

现在学生手中的资料、习题多得很,随便拿出一两道题问住了老师不足为怪,你不要埋怨学生问偏题、难题,也不能说完“我下去给你解答”以后却没了下文。

如果这样,几次下来你的教学威信就扫地了。

社会学家费孝通的老师是著名学者潘光旦教授,他在《大学一解》中提出了著名的“从游”的师生关系。

他说:

“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

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

从游既大,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

他把师生比成鱼,教师是“大鱼”,学生是“小鱼”,大小鱼都在学校这个“水”中游泳。

虽说是“从游”,但重要的是教师要亲自“游”,而且要“前导”。

“前导就是示范力量,榜样力量”,“前导”就是“濡染”效应,“观摩”效应。

教师先游,学生从游,就能达到学习的最高境界:

“不求而至,不为而成”。

  教师有了错误,纠正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忏悔?

错误是完美的亏损,弥补了亏损仍然完美,甚至更臻完美。

但这还不够,还要深刻反省,还要虔诚忏悔。

我为什么会出错?

为什么解不了题?

为什么回答不上学生的问题?

还不是自己学识浅薄、孤陋寡闻、能力不行?

所以忏悔是一种美德,是一种道行(héng),是一种责任;忏悔是良知的闪耀,是师德的升华,是师风的体现。

曾子“日三省吾身”,廉颇负荆请罪,诸葛亮自贬三级,巴金写《真话集》,勃兰特(前德国总理)在华沙犹太人墓前下跪,冯·卡门爬上三楼到钱学森办公室向自己的学生承认学术错误……这都是不同形式的忏悔。

古今中外这些例子都说明一个问题:

任何人都会有错误,任何人都不能讳疾忌医,任何人都要有能撑船的博大的胸怀。

  错误也罢,忏悔也罢,最终目的是修正错误,坚持真理。

哈佛大学的校训是:

“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

北京大学原校长、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先生当年坚持计划生育的真理,在《新建设》杂志上发表《新人口论》,公开与毛主席唱反调,与王亚南辨是非,惹出了大祸。

周总理善意地劝他写个检讨,保他过关。

他痛苦地说:

“我年近八十,现在孤军作战,虽然有我敬爱的领导的劝告,但我也不能放弃真理”。

真是一颗“蒸不烂、煮不熟、锤不扁、炒不爆的响当当铜豌豆。

  四、严厉与柔情

  有一个观点很奇特:

一个好学校如果没有几个“杀手”,断然没有资格叫名校。

这里所谓“杀手”是指有的老师以严格要求学生出名,严格到不近人情、激怒学生的地步。

当年中国科技大学(北京)有“四大杀手”,钱学森、华罗庚都是。

钱学森讲星际航行概论,期末考试能考整整一天,有的学生被担架抬出考场,最后,一个班仅仅有两人及格。

华罗庚对学生的简单提问厉声训斥:

“这种问题不要拿来问我”。

还有一位老师只给学生打59分,学生回忆说:

“这个老师太残忍,一分都不肯多给我。

”但若干年后,这些学生评价这些老师的种种“残酷”是“杀人的敬业”。

有了当年教师的“残酷”(严厉),才有后来学生们的“辉煌”。

大家还记得当年“马家军”教头马俊仁他也是一个“杀手”,“残酷”到运动员王军霞等集体“叛逃”,爆发了“双十二事变”(1994.12.12)。

我校也曾有过这样的“杀手”,一位老师站在讲桌上监考,不让一个学生抄袭作弊,甚至和一个学生打了起来。

现在我校有没有这种“杀手”,我不清楚。

但教师责任心强,要求学生严格,是没有错的。

有时看似不近人情,也是可以理解的。

严格总比纵容好。

现在的学生难管,但还是要管的。

  当然,严格中要有方法、技巧,严厉中要体现柔情,用过去的词来说就是“母爱”。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四块糖的故事”很值得我们思考。

陶当校长的时候碰到一件学生打架事件:

一个男生与另外几个男生大打出手,有人报告了陶校长。

陶校长通知该生放学后(注意:

不停学生的课)到校长办公室。

放学后陶因事耽搁,等回到办公室看见那个学生已经等着他。

陶笑着说:

“对不起,我迟到了,你很遵守时间,在这里等我”。

说着从衣兜里掏出一块糖,说:

“这块糖奖给你”。

这个学生本来是做好了挨训的准备的,没想到校长说“对不起”,还给他糖块,他惊讶地接住糖,不知说什么好。

接着陶校长问他打人的原因及过程,学生说,那几个男生欺负一个女生,我看不惯就动了手。

其实,陶已调查清楚了打架的全过程,心中有数了。

于是他又掏出了一块糖给这个学生,说:

“你很诚实,没说假话,再奖励你一块糖。

”学生腼腆地又接过了糖。

陶接着问:

“别的男生欺负女生不对,可你首先打人也不对呀!

”学生说:

“女生是弱者,我是打抱不平。

”陶又掏出了第三块糖说:

“你有路见不平勇于相助的精神,很好。

再奖你一块糖。

但是,那几个男生也是你的同学,你可以劝解,不该动手打人,一旦打坏了怎么办?

”学生说:

“对不起,老师,我错了。

”这时候陶校长又掏出了第四块糖说:

“好了,我们的谈话结束了,你可以回家了,这一块糖也属于你。

”学生激动地接住了第四块糖,眼泪花花地离开了校长办公室。

  陶校长的四块糖是事先准备的,还是随机应变,我们不去管他。

我们赞赏的是他批评教育学生的技巧和效果。

有时候我们把学生的错误缺点看得过重,批评方法又不对头,所以往往使矛盾激化,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比如学生抽烟、打架、说脏话、恶作剧……这是中学生的常见病。

大家想一想,我们当学生的时候有没有这些毛病?

我们当年受老师批评的时候,是一种什么心态?

所以学生的一般小毛病可以忽略不计,或者以开玩笑的方式,和风细雨地化干戈为玉帛。

  学生有了过错,教师要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子女或弟妹看待,既严格要求,又循循善诱,包括学生的早恋也是一样。

中国人大附中有一位班主任叫王金战,他讲过一个故事:

班里的一个女生最近学习状态不佳。

一天,她主动来找班主任。

一坐下,王老师就问:

“是不是失恋了。

”那女孩很惊讶:

“您怎么知道的?

”王说:

“我也是从你们这么大过来的呀!

”女孩说:

“我喜欢上一个男生,可他不理我。

他说他有女朋友,但我知道他没有。

老师,您说我该怎么办?

”老师说:

“那个男孩的确很优秀,你也挺有眼光的。

”女孩很高兴,觉得老师理解自己。

老师接着说:

“这个男生更优秀的是,他知道爱护自己,也知道爱护你。

他很会处理事情,他知道现在学习很重要,学不好,将来没前途。

他对自己负责,也对你负责,所以他比你更成熟。

”下边,王老师说了一句精辟的话:

“拒绝,有时候也是一种爱护。

”女孩说:

“好像是这么回事。

”老师又说:

“恋爱的感觉是美好的,最好别捅破。

今天好好学习,等高中毕业后,你们都考上了大学,我给你们俩撮合,好不好?

”女孩问:

“真的吗?

”老师说:

“真的,我看你们俩挺般配的。

”女孩高兴地说:

“老师,您真好。

”大家看,王老师多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真是“润物细无声”啊!

  中学生恋爱是单纯的,往往只求今天拥有,不求天长地久。

我们不必把中学生谈恋爱看成洪水猛兽,但也不能放任自流。

当然,最终还得他们自己解放自己,老师提供的只能是建议、帮助、开导。

  听说我校学生恋爱风气很浓,到底该怎么办,校长们、老师们、班主任们是会有办法的。

  恋爱是一种诱惑,其实,来自外界的诱惑多得很:

影视、网络、手机、MP3、MP4,马上开始使用的3G,辅天盖地般向我们袭来。

诱惑力是何等厉害,杀伤力是何等强大。

  五、个性与宽容

  人是有个性的,知识分子尤其有个性。

我们不能按一个模式要求,不能用统一标准要求,“标准化”不是人才成长的规律。

人才,特别是杰出的人才,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

还以陈寅恪为例,很多中央领导要看望这个“怪人”,但他就要挑选,他见陈毅、郭沫若、见胡乔木、陶铸,就是不见康生、周扬。

因为他知道,前者是和他谈学问、谈生活的,而后者是向他索取、有所要求的。

领导请他去历史第二研究所任所长,他提出了领导不能接受的条件,被拒绝了。

又让他去中山大学,他又提出“三条件”(不参加政治学习之类),陶铸对他网开一面,让他研究他想研究的问题,结果成绩卓著,蜚声海内外。

陶铸称他是“广东三宝”之一(另二宝是红线女、《羊城晚报》),还专门为他在住宅前修了一条白水泥路(照顾他的视力),这就是著名的“陈寅恪小道”。

(这条路至今保护着,他的小楼准备开辟纪念馆——麻国庆)

  当年包九中有一位物理老师叫陆家羲,性格古怪,毛病不少,如他拒不参加校运会裁判工作……包九中不要他,结果外国专家发现了他,他被请到了中科院。

  教师也一样,只要他肯学习,善教书,有成绩,工作中、生活中的一些毛病不要过分指责,领导更要宽容。

这里我不妨提及我校原来的一名青年教师。

他留八字胡,戴太阳镜、黑礼帽,拄文明棍,当然还有西装革履,一派绅士风度。

学生还给他起了一个不雅的外号(赵油头)。

他性格急躁,和领导吵嘴,和学生打架。

生活中他独树一帜,在校园里,在小陕坝,大家可以想象是一道怎么样的景观。

但是,他讲课十分精采,深受学生欢迎。

现在在包头依然是名师,我女儿是学语言的,每次提及他都很佩服。

所以,你可以看不惯他,却不能指责他。

  政治大事如陈寅恪,生活小事如二位老师一样,其他如教学手段、教授方法、讲课风格一样,花样繁多,各有千秋,各有特色,各有故事,千万不能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千篇一律。

美国有“说唱教学”、“全身参与”,中国有“疯狂英语”;历史学家易中天讲两汉人物时脱鞋做示范,讲什么是“跽”(jì,长跪,双膝着地,上身挺直的坐姿),什么是“箕踞”(jījù,两脚伸开像簸箕一样的坐姿),什么是“踞坐”(脚底和臀部着地,两膝上耸的坐姿。

)音乐家陈钢(《梁祝》作者之一)用一把铅笔在纸上作曲而不用电脑,他说看着冷冰冰的机器写不出东西;大作家余秋雨至今不学电脑,照样年年出书。

学者刘文典(27岁任北大教授,当年一怪公开顶撞蒋介石……)在月下讲《月赋》(南朝宋谢庄的代表作),学者闻一多在晚上讲《天问》,他边讲课边抽烟,还给学生递烟,听众只剩两三个照讲不误(战争原因),一个学期没讲完一首《天问》,让学生臧克家终身难忘。

章太炎的第一高足,音韵学家黄侃每讲到一个紧要地方就停下来说:

“这里有个秘密,靠北大这点薪水,我还不能讲,你们要我讲得请我吃饭。

”(开个玩笑,老师们可不能学黄侃,这正像中央台“想挑战吗”栏目的警示语“专业演出,不可模仿”,何况奋中老师的“薪水”够令人羡慕的了。

)其实,这是黄侃“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讲课技巧。

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金岳霖讲课时常常把学生看作学者,以学者对学者的态度研究问题,课堂上经常问学生:

“你以为如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