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7541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17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1.docx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1.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1.docx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1

 

综合实践活动课

 

高坝店镇第一初级中学

 

活动主题

   生活中的标志

历经时间

五课时

 活动背景:

   在机场、车站、码头、公路等场所,各种标志随处可见,这些标志如同形象的语言,时刻提醒人们遵守社会规则,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

为此,确定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生活中的标志》。

让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及其作用,了解标志的种类及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培养守规则的习惯,加强社会公德意识。

知识与技能: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及作用。

让学生了解标志的种类及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提高学生的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通过探究式、访问式、问题式、搜集式、整理式的活动方式了解生活中的各种标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促进综合能力的发展。

活动准备:

  1、明确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2、确定研究课题,制定活动方案。

  3、搜集各类标志并制作成标志卡片。

  4、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

活动过程设计

教师指导设计

一、 准备阶段

(一) 引出主题

1、导入

 

 

 

 

 

 

 

2、确定主题

 

3、提出问题

 

 

4、分组活动

 5、汇报交流

 1、同学们,你们知道生活中都有哪些标志吗?

那么你们知道这些标志都有哪些作用吗?

各种标志又与人们的生活有怎样的关系呢?

这些你们想了解吗?

那么本次活动我们就以《生活中的标志》为主题,好吗?

2、板书主题:

主题九《生活中的标志》。

3、说说关于标志你想了解哪些问题?

归纳问题

4、根据归纳的问题自由分组

(1)推选小组长

(2)确定要研究的问题

(3)填写并修改活动计划表

 

二、实施阶段

(一)收集资料

 

 

 

 

(二)、选择整理材料

 

(三)拟定汇报方式

 

 

三、总结阶段

 

(一)成果展示

 

 

 

(二)活动拓展

 

1、指导学生搜集资料的方法。

(1) 调查采访。

(2) 查阅书籍。

(3) 上网查找。

(4) 社会调查。

2、指导学生整理出最有价值的资料。

3、 激发学生采取各种形式进行汇报,拟定汇报方式。

学生按自由、自愿的方式,汇报自己搜集的关于生活中的各种标志的名称、意义、作用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向你熟悉的人宣传标志,使更多的人了解标志,运用标志,遵守社会公德。

活动记实:

第一课时

     在教师的指导下确立主题和子课题

1、 导入,引出主题

2、确立主题,板书:

主题九、《生活中的标志》

3、提出问题:

(1) 现实生活中都有哪些常见的标志?

(2) 各种标志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3) 各种标志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4) 安全标志有哪些?

(5)汽车的标志有哪些?

(6) 机场、火车站有哪些标志?

等等

4、 归纳问题

‘5、自由分组

6、推选小组长

7、小组长汇报本组要研究的问题

第二课时:

制定活动方案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确定了本组要研究的问题,那么本节课我们各小组同学来制定一下活动方案。

二、1、各小组同学分别填写一下活动计划表。

2、小组汇报本组所填写的活动计划表。

3、各组同学根据同学们的建议修改活动计划表。

    三、总结

第三课时:

指导收集资料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制定了活动方案,那么,我们采取什么方式搜集资料呢?

二、教师指导搜集有关标志方面的资料。

   1、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网站及有关书籍。

   2、指导学生掌握搜集的方法。

三、总结。

第四课时:

整理资料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课下搜集了许多资料,下面我们进行一下整理。

二、学生把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组内整理。

三、把搜集到的标志进行分类。

四、学生设计,制作标志卡。

五、拟定汇报方式。

第五课时

一、导入:

通过本次活动,把你了解到的生活中的标志展示给大家。

二、各小组同学依次将搜集到的各种标志展示给大家。

三、并向同学们介绍各种标志的意义及作用。

四、谈谈活动感受。

 活动支持:

 一、学校方面

      1、学校开放图书室、阅览室,为学生提供可查阅的各种手册,并对各种标志进行归类。

 如:

安全标志、汽车标志、公共信息标志、奥运标志等。

 2、各小组深入街道、单位、居民家中,公共场所宣传标志以及作用,散发宣传资料,制作小报、小书签,让学生认识标志,了解标志,明白标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养成自觉使用标志的习惯。

 活动支持:

 二、信息技术方面

 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网站,查阅各种标志的意愿及作用如:

禁止吸烟标志汽车标志 安全标志      

 活动支持:

 三、社会调查

1、全班同学根据兴趣爱好自愿分成六个小组,如:

公共信息标志组、安全标志组、奥运标志组、机场标志组、安全消防标志组、汽车标志组。

各组分别到车站、机场及其它公共场所合作调查,搜集各类标志并制作成

标志卡片。

 2、开展以"标志与生活"为主题的宣传日活动,用小小报、标语、倡议书、录像、张贴标志、板报等形式,让同学们认识标志、关注标志。

 

 

创作——我的笔筒

一、教学目标

1、情感发展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与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

2、认知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掌握多种制作笔筒的方法。

学会泥条的

衔接方法及笔筒各种部位的制作方法。

3、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旺盛

的创造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不同形状笔筒关键部位的制作方法。

难点:

不同形状笔筒关键部位泥条的衔接。

三、课前准备

1、学校设一个陶艺室,按照陶艺制作工艺,分为学生操作室、准备室、烧窑室。

学生操作室内设展柜6个,学生工作台24张,制陶工具24套;;准备室内设拉坯机4台,和泥机1台,磨采由机1台,工作台2张,展柜6个;烧窑室内设窑炉1台,作品准备

架2个,喷泵1台。

2、教师所需器材有:

白板、录音机、图片、成品笔筒、石膏模子、电吹风、脱模剂、转盘、陶泥、制陶工具。

学生所需工具:

泥、转盘、泥浆子、制陶工具喷壶、刷子、工作服、抹布。

3、学生操作室贴有《陶艺室学生管理制度》、《陶艺专业学生操作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使学生一进操作室便一目了然,如何

使用工具及机器,如何评价自己的操作成绩。

四、“指导——实践式”教学过程设计

程序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预测

准备器材

准备工具材料

准备好教学设备,检查用具情况,指导学生穿好工作服。

穿好工作服清点工具

迅速按要求做好。

导入新课

图片导言

上一节课我们每人都设计了一张笔筒素描稿,课前教师选出一部分作品贴在白板上,同学们请看白板,你认为哪一幅伤口设计新颖,构思巧妙?

同学们设计得都很好,比第一课的作品既新颖又增加难度,那么怎样才能制作成功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几种制作方法。

学生观察白板上的设计稿。

学生选出最佳设计稿2——3幅。

学生知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产生制作的兴

趣。

利用学生自己的设计稿为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

趣。

讲解演示

按作品的特点归

纳分类。

针对每类作品,讲解演示制作方法。

提出问题:

同学们注意观察,教师将大家的设计稿分成了四类,大家想一想,每一类设计稿有什么共同点?

(可提问4——

6名学生)

同学们回答得十分正确下面用简短的话概括一下大家的答案:

第一类,直筒型;第二类,装饰型;第三类,转折型;第四类,

圆底型。

第一类设计与第一节课制作的作品基本相似,按照第一课讲解

的方法制作。

第二类设计看上去比较复杂,大家仔细观察,坯体的主体与第一类相似,坯壁外面有复杂的装饰物,我们只需多抹泥浆将装饰物粘牢即可。

第三类作品转折较多,教师教大家用一种新工具:

电吹风。

第四类作品底部是圆形,教师也教大家用一种新工具:

石膏模

子。

(展示新工具,演示其使用方法,强调安

全作用步骤。

认真思考并回答问

题。

充分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认真观察,同学间可互相讨论:

认真思考,按自己想象回答问题。

学生认真听教师总结。

思考与自己的想象,从而提高自己观察、总能

力。

观看设计稿,回忆第一节课的制作方法。

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课。

观察实物,弄清

操作方法。

观察教师的演示步骤,形成自己动手制作笔筒的思路。

学习新工具的安全使用方法,记住操作要

点。

学生自觉思考问题,归纳总结作品

的共同点。

 

教师针对学生设计稿难点进行讲解演示,扫除操作

障碍。

 

利用新工具激发学生制作兴趣。

划分小组

分小组,发工具

按学生设计稿的类别,将学生分成四组,分发工具,强调安全

使用方法。

按设计稿的类别,自动组成小组,领取工

具。

培养劳动纪律性。

学生操作

30ˊ

创作制作笔筒

巡回辅导,播放录音。

教师到学生当中及时指导、点拨。

强调安全操作。

指导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独立完成制作,并鼓励学生改变设计稿,进行再创作。

教师在巡回教导时,发现动手能力差的学生,要面对面地指导,并鼓励使其增强自信

心。

指导学生相互指点,

相互帮助。

教师指导学生操作时,发现共性问题及时提出:

1、作品有弧度的地方为什么有裂纹?

2、泥模为什么不容易取出来?

利用提问,强调本课的学习重点。

学生在乐曲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动手实践

操作。

学生操作时思维活跃,根据实际造型,主动改变设计稿,有创意地进行制作。

动手能力差的学生经过指导,能完成制作。

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形成良好的学习氛

围。

学生答:

1、泥湿,电吹风吹干时间不足。

2、脱模剂过少。

通过回答问题,掌握笔筒关键部件的制作

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课堂气氛活跃,作品成功

总结讲评

成果展示

组织学生将作品放入

展柜。

组织学生评选出两个奖项:

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

(提问7——8名学生)

评选出优秀奖项的学生向全班学生展示他

们的作品。

请学生谈谈制作笔筒的感想,引导学生谈热爱劳动和珍惜劳动

成果。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笔发言并提出希望。

收集材料,自己设计花

瓶素描稿。

明确作业内容,有兴趣,有信心完成作业。

培养学生的创作

能力。

布置作业

作业内容

收集材料,自己设计

花瓶素描稿。

明确作业内容,有兴趣,有信心完成作业。

培养学生的创作

能力。

整理器材

整理器材清扫场

地。

指导学生整理各种器具,并检查学生清扫

情况。

清理各自工作台,将工具摆放原位,做好

卫生清扫

培养学生良好的

劳动习惯

五、板书设计

创作——我的笔筒

一、作品分类、讲评

第一类直筒型第二类装饰型

第三类转折型第二类圆底型

二、演示制作难点三、学生实践操作四、作品展评

评出:

五个最佳制作奖

五个最佳创作奖

 

插花艺术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

增强学生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增强集体协作精神。

知识目标:

了解有关插花的知识:

花名、花语、插花的工具、插花方法

能力目标:

掌握制作插花的操作方法及要领,会自己设计并制作插花。

教学重点:

插花的艺术性

教学难点:

插花的技巧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教具:

鲜花、人造花、干花、剪刀、花泥、花器等.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导言: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特殊的礼物:

鲜花。

同学们喜欢吗?

下面再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录像,看一看鲜花装点的城市、居室。

欣赏录像:

鲜花不但装点了我们的城市,净化了空气,陶冶了人们的情操,而且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成为居室一种高雅的礼品。

鲜花有这么大的作用。

那么怎样才能使鲜花更具有艺术性和表现力呢,这就使我们想到了插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插花。

二、新授:

1、插花:

就是将花朵、叶片、果实、枝条等植物材料经

过构思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使之成为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品。

在世界上两种插花形式,一种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式插花,另一种是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式插花。

2、请大家欣赏插花作品。

大家所看到的是实用性插花,也叫礼仪插花,还有一种是商业插花。

3、花语:

人们爱花、赏花,把花人格化,所产生了一种花的语言叫花语。

请同学们回家收集一些常见花的花语,现在请说一说你所你了解的话语。

学生说:

玫瑰:

纯洁的爱情,在希醋神话中,爱神为了救它的情人急速奔跑,手,腿被玫瑰花的刺划破了,鲜血滴在花辨上,白色变成了红色,红玫瑰成了爱情的象征。

百合:

纯洁、庄严、事业顺利,象征吉祥如意。

我国取其百合的寓意,意为百年好合。

康乃馨:

象征母爱、慈爱、健康、层层叠叠忧如母亲对儿女绵绵不断的爱护和关怀。

向日葵:

憧憬、光辉、敬慕。

教师:

了解了花语,才能使作品更具有艺术性和表现力。

4、我们来认识一下插花的工具材料:

利刀、剪刀、花泥等。

花泥:

是一种化学制品,它吸水性强,可以保持水分的供给。

按花材的性质分为鲜花、绢花和干花。

我们常见的种类是鲜花和绢花。

它们的插花方法:

⑶确定花插的形状或大小,也叫打底。

⑷根据造型选用确定插入焦点花材,要选择鲜艳、富有神采形状的花材。

我选当前盛开的鲜花。

另外要意高低的搭配,要具有合谐性。

⑸添充花插的空间,使线条和焦点和谐融为一体。

我选用康乃馨和玫瑰,要注意色彩的搭配。

师:

下一步应添入什么呢?

生:

一些配草、配叶,除有衬托作用外还可起到遮盖的作用。

师:

大家说的很好,最后还要加一些装饰性花材,如满天星等。

你喜欢教师的插花吗?

相信大家一定很想试一试。

5、演示插花步骤:

⑴立意构思:

也就是在进行艺术创作之前先要确定意图。

并且要确定插花类型:

瓶花、手把花或是花篮等。

我要做一个盆花,送给我的好朋友,愿我们的友谊更深。

⑵根据需要确定插花的造型:

扇形、三角形、圆形或任意形状。

我以扇形为例。

6、请同学们自愿分成小组制作插花:

3—5人都可以,人数不限。

请各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你们的花想送给谁或想摆放在哪里?

你们想选择什么花材?

在大家插花之前,请给作品起出名字,请大家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来进行你们的创作吧。

7、作品展评:

请大家把作品放到前面。

你喜欢哪个作品?

为什么?

请说一下你的创意吧。

三、小结:

同学们的作品都很有想象力和创造性。

插花,不是单纯的花草组合,也不是简单的造型,它是融艺术、生活与一体的艺术活动。

同学们通过花与草的构筑一定会将我们的生活创造的更加美满富有情调.

课后记:

掌握制作插花的操作方法及要领,会自己设计并制作插花。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增强集体协作精神。

 

相架的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不同造型的相架及功能,了解各种相架的材质和加工特点。

②初步了解平面图画法,认识示意图。

③学会正确画出作品的示意图和结构图。

③初步学会从作品的功能、结构、材料、工艺四个方面进行作品设计。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不同造型的相架,初步学会用草图表达自己的构思设计。

②通过与同学的交流、评价,能够对自己的设计进行反思,进行修改,完善和优化自己的设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体验劳动创造美的思想情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2通过作品的设计、探究,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通过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作品设计,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平面图设计技能。

2、难点:

相架结构设计和工艺流程设计。

三、【教学器材】

1、教具: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木制相架模型

2、学具:

铅笔、尺、量角器、圆规等。

四、【教学流程图】

五、【教学过程】

(一)确定设计要求

1、提问:

①生活中你喜欢拍照吗?

那么你最喜欢用什么方式来保存相片呢?

②如果有一个精美的相架,不仅可以珍藏你美丽的相片,还可以点缀美好的生活,你准备设计一个什么式样的相架?

这个相架有哪些功能?

要用到哪些材料?

2、通过欣赏作品分析思考:

教师提供多种式样相架或图片,组织学生欣赏,观察这些相架的材料特点和造型特点,分析思考它们的优缺点。

3、想一想:

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求,独立或寻找合作伙伴,填写“初步设想”的表格。

我初步的设想

我这个相架主要放什么类型的照片?

准备放几张照片?

相架的造型是怎样的?

有哪些特点?

制作这个相架要用到哪些材料?

材质或形状有什么特点吗?

如何进行相架外观的美化设计?

说明:

问题内容的选择最好是引导而不是要去难倒学生,让学生对教师每一个问题都充满好奇,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分析,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再按照自身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提出设计要求,从而有目的地进行收集相关资料。

(二)收集分析资料

1、收集资料

①组织学生在课前上网浏览,参观买相架的文具店,各组根据自己提出的设计要求,搜集有关资料(教师提示以下查找范围)。

(1)木制相架和其他材料的相架比较,有哪些独特之处?

(2)各种造型木制相架的实用性和装饰性。

(3)过去和现在在人们心目中木制相架的作用。

(4)目前市场较常见的木制相架有何特点?

②布置学生单独或寻找合作伙伴,到商场或照相馆去了解更多有关相架功能及材料的情况。

2、分析资料

(1)要求学生能将所搜集的资料(文字资料和图案资料等)进行下载。

并相互交流。

(2)各组根据搜集的资料,用制定表格或文字的形式进行分析比较,寻求最适合自己“初步设想”的有价值资料。

3、分析材料

制作相架可用各种材料,如木料、塑料、金属等,本单元做的相架所用的材料为木料。

在分析材料时,教师要重点介绍常见木料的特征、用途以及木料的接合方式。

(三)学习构思方案

1、观察思考

学生观察教材中P15页“简易笔筒的草图”,并思考、讨论:

简易笔筒草图应怎样构思?

有哪些注意点?

造型和材料有哪些特点?

2、尝试构思方案:

①从笔筒的设计迁移到相架的设计,提示学生从相架外观造型、尺寸大小、功能结构、材料选用的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思考。

②引发学生对各自的初步设想进行再构思,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如何运用这些木制材料特点创作作品进行思考。

③通过实物投影仪交流“我的初步设想”表格,指导学生对作品的主题开展讨论。

(四)相架设计表达

1、设计草图

①学生独立或者寻找合作伙伴设计样稿,学习用草图表达相架的设计意图。

②运用实物投影仪对设计图进行展示和表达。

2、完善设计

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组织学生交流,表达各自的设计意图,相互指出草图设计的合理性、新颖性以及提出可以改进的地方,通过引导和帮助,让学生获得好的创意进行“再设计”。

说明:

让学生观察教具实物,分析它们的特点,探讨在构思设计方面的方法、关键,为后面的设计构思做准备。

教师在学生确定构思中,可适当给予一些提示,使学生的作品更具有亮点,并及时对这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指导,让学生顺利地找准设计创作的入口。

创新是从设计开始的,学生通过活动,把最初的“初步设想”提升为“设计方案”,学会了用绘制草图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并通过交流,进行再设计,确定最后的方案

(五)技能体验

1、平面图和结构图画法

(1)认识平面图和结构图

对照相架实物,认真观察,参考课本上P15页简易笔筒草图,了解草图的画法。

(2)对自己的构思进行设计表达。

(3)教师示范操作

(六)修改相架设计

1、讨论相架的工艺过程,使学生对操作过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熟悉设制作的一般顺序。

制作相架所需要的材料和用途。

2、引导学生修改相架设计草图,并提请学生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①相架的成角度粘合:

框架外框和框条的拼角有交叉拼接、直角拼接和45度拼接等等,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

②拼接45度角时,划线工具可用量角器、角尺固定角、正方形的对角线等等,哪种方法合适就用哪种;

③相架的“框架槽”,在设计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框架槽的深度与框架背板的厚度要求,如果框背板的厚度大于或小于框架外框与框条所形成的厚度,那么把照片放入相架内,都显得不合适。

由于框架外框与框条不是同一块木料,在拼接时要考虑到交叉拼接,这样拼角粘合才有牢度;

说明: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注意及时对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指导,实现师生间的互动,通过多边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发挥。

要求学生在学会独立思考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小组集体智慧,在关注自己的同时,也关注他人的学习,强化合作意识,创设一种多边活动的互动氛围。

(六)交流评价

1、自评:

请同学们设计好的相架草图和工艺流程,看看是否合适,并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自己制作的作品;在展示和欣赏作品设计图的同时,向大家介绍所设计的相架的特点及功能,交流设计的经验和感受。

2、互评:

组织学生对被展示的作品设计草图分别进行评价,指出作品的实用性、合理性、新颖性以及尚可改进的地方,提出具体、实用、具有特色的改进意见或建议。

3、师评:

坚持以鼓励为主,允许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不同的方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评价,善于捕捉学生作品的亮点加以表扬。

4、拓展练习

请同学们试一试,设计一个不仅能放一张照片,还兼有其他功能的相架,让学生画出设计图纸,并说说设计方案。

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展示学生的风采,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让学生不断地投身于新的创造活动中去。

 

播种一串红

一、教材分析:

播种法是花卉繁殖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用种子繁殖的一种基本方法,用于花盆、花坛等处的种花及育苗。

学会播种一串红的方法后,可适移到其它花卉的繁殖中,对家庭、学校、城市的绿化、美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爱美是人的天性,中学生也不例外,通过种花、栽花不但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还培养了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各种能力。

一串红播种包括四大步:

准备播种盆;装土、浸盆;播种、覆土;播种后的管理。

本课实践性很强,必须创造条件,做到人人动手参与,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有利于学生特长的发挥。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播种的知识,在掌握播种一串红方法的基础上,能进行其它花卉、

农作物的播种繁殖。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花卉繁殖的主要方法,知道适合春、秋季播种的花卉,掌握播种一串红(或其它花卉)的操作过程和要求,能进行一串红或其它花卉的播种,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即模仿操作、基本掌握、熟练应用几个层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能力目标:

通过平时的观察及自学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思

维能力;通过播种一串红的操作及应用,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3、情感发展目标:

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养成热爱劳动、关心集体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主动学习、勇于实践、积极进取的学

习精神;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能自觉的参与到环保工作中。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播种方法。

难点:

覆土(厚度)

四、教学准备:

1、教具:

放像机、电视机、自学提纲、模拟播种教具等。

2、学具:

播种盆、培养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