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122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7573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86.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122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地理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122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地理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122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地理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122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地理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122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地理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122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地理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122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地理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122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地理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122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地理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122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地理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122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地理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122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地理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122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地理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122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地理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122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地理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122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地理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122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地理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122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地理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122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地理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122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122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x

《地理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122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122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理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122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x

地理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122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微专题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知识精析】

一、自然资源特征

1.常见资源类型及分析内容

土地资源

面积大小、土壤类型及肥力高低、可开垦土地、区位条件等

气候资源

气候类型,气温、降水、光照特点及组合状况等

矿产资源

主要矿产资源的类型、富集程度、埋藏条件等

生物资源

主要生物资源的种类、数量、特色及分布等

水资源

水资源的储量、时空分布、水质状况等

2.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及开发利用要求

3.资源开发利用应遵循的四个原则

综合性原则

要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综合平衡、合理开发

系统性原则

须考虑对其他自然资源和整个环境的影响,要注意保持生态平衡

差异性原则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

适度性原则

对资源的开发要以资源系统的提供、更新能力为前提,要适度开发利用

二、自然资源分析

1.水资源紧张的问题

(1)水资源紧张的原因

①降水总量少,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是干旱地区和季风地区缺水的原因。

②蒸发量大,下渗多是内流河流经的沙漠气候区缺水的原因。

③地形陡峭,河流短促,地表水难以储存是降水量较多的岛屿地区缺水的原因。

④下漏严重是喀斯特地貌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

⑤人口众多,工农业用水量大,污染严重是人口众多的地区缺水的原因。

⑥植被破坏严重,陆地蓄水能力减弱,主要发生在生态破坏严重的地区。

(2)应对淡水资源短缺的对策

措 施

目 的

开源

修筑水库

调节水资源的季节分配

开渠引水

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

防止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地表下陷

废水处理再利用

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

海水淡化

解决沿海城市淡水不足的问题

人工降雨

增加降水量

节流

农业

改进灌溉技术

通过多种措施降低在工农业中对水的浪费与污染,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与使用效率

降低灌水定额

工业

提高用水效率

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实行污水资源化

2.我国土地资源特点、问题及对策

(1)特点:

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耕地比重小且分布不均,难以开发利用的土地所占比重较大,土地资源后备储量不足,土地资源的破坏严重。

(2)存在问题:

非农业用地占用耕地;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土壤污染现象严重,导致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3)对策:

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科学管理、加强建设和保护。

3.主要能源资源的分布

能源

分 布

世 界

中 国

石油、天

然气

主要分布在中东地区、俄罗斯、美国、中国、墨西哥、英国等

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

煤炭

北半球的亚洲和欧洲;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和南非

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以山西、内蒙古、陕西、河南等省区分布较丰富

水能

中国水能资源居世界首位,以下依次为俄罗斯、巴西、印尼、美国等国

主要分布在西南、中南和西北黄河上游地区

核能

铀矿资源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南非。

美国核发电量最多,法国核电比重最大

我国已建和在建核电站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带,最著名的是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

太阳能

雨日比较少的沙漠地区,如非洲的撒哈拉沙漠、美国的西部沙漠、澳大利亚的西部沙漠地区

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西藏南部一线以西、以北地区,是我国太阳能丰富地区

【知识拓展】

(1)新能源优、缺点对比

类型

优点

缺点

风能

可再生,清洁无污染,蕴藏量大,分布广泛

风速不稳,且风力丰富地区与能源消费区不匹配

太阳能

能量巨大、无污染、可再生

较分散,受天气和季节影响大

地热能

可再生,清洁无污染

投资大,受地域限制

生物能

可再生,低污染,分布广泛,总量丰富

产量小,利用率低

(2)新能源开发条件评价

能源储量多少;距消费市场远近;开发难度大小;开发技术高低开发资金和基础设施等。

三、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自然资源

我国分布

世界分布

合理利用

水资源

夏秋多、冬春少,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就国家而言,巴西最丰富,其次是俄罗斯;就大洲而言,亚洲最丰富,大洋洲最少

修建水库,改变水资源的时间分配;跨流域调水,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土地资源

东部季风区多耕地,西北内陆多草地,东北、西南多林地

耕地多分布在亚洲东部、南部的季风气候区和美洲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草地主要分布在热带草原气候区和温带大陆内部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防止土地资源被污染或破坏

森林资源

东北、西南、东南地区  

南美洲、非洲等热带雨林气候区和亚欧大陆北部、北美北部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

既要重视其经济效益,也要重视其环境效益;利用时要做到采育结合;同时要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

矿产资源

煤炭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石油主要分布于东北、西北、华北,铁矿分布于辽宁、河北、四川等地

煤炭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北美大陆,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墨西哥湾沿岸和北海等地区,铁矿主要分布在巴西、印度、澳大利亚等国

开采时要注意不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利用时要充分合理,提高利用率,不浪费;针对地区分布不均,可合理地进行资源调配

四、煤炭资源开发

1.区域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

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和方向由区域能源开发条件所决定,具体如下图所示:

(1)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有:

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可从基础好(资源和开采条件)、拉动强(区位和市场条件)、有保证(交通条件)三大方面、五小方面分析,具体如下:

(2)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限制条件评价

a.煤炭外运能力不足

①煤炭运输量大——全国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山西省生产的煤炭大部分输往外省。

②受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山西省地理位置比较封闭,东是太行山,南是黄河,不利于晋煤外运。

b.水资源短缺

①降水少:

山西省地处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降水较少。

②消耗多:

随着人口的

增加及灌溉农业和耗水工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消耗量日益增加。

c.水土流失严重

山西省是我国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如果大面积地露天开采煤矿,会加剧水土流失,因此土地恢复和保护任务十分艰巨。

2.山西省能源综合利用

能源综合利用的核心是围绕主体能源,调整相关产业结构,延长生产链,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价值,实现由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元结构的升级。

如山西煤炭的综合利用。

3.山西省能源利用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与治理

(1)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必要性

(2)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手段

①提高煤炭的利用技术

②调整产业结构

③“三废”的治理

4.资源性地区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1)问题

①经济结构单一:

经济发展过分依赖非可再生资源(本地区主要资源),其他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

②资源枯竭:

随着发展,不可再生资源枯竭,主导产业衰落,效益下滑,失业人员大增。

③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在开发利用资源的过程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环境质量下降,而一些技术型的产业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很高,因此新兴产业不愿进驻,地区的经济活力不足。

④用地紧张、交通拥挤:

由于很多资源型企业在此集聚,导致用地紧张、交通拥挤,企业效益下降,甚至出现产业转移、外迁现象。

(2)应对

措施:

①产业:

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和产业转移;改造传统产业,引进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②科技:

发展科技和教育,为企业改造和转型提供技术支持。

③交通: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④环境: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五、流域综合开发

1.分析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总体结构

2.一般河流流域开发方式及其内容

在河流的不同河段,开发利用水资源的侧重点不同。

一般情况下,中上游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量大的地区,主要开发水能资源;中下游地势平坦、水流平缓、河道宽阔、流量稳定的地区主要开发内河航运。

①内河航运价值开发

可从影响河流航运的因素如径流量、水位变化、河道特点(深、宽)、通航里程、地势起伏、干支流分布与水系的发达程度、通航时间长短(有无结冰期)、经

济腹地的大小及其经济的发达程度、联运条件等方面来分析。

如长江的航运条件分析可从如下方面来进行:

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小,利于通航;江宽水深,通航能力大;无结冰现象,通航时间长;流域宽广,大小支流多,河网密,流程长;流域内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航运价值高;与铁路、海港相连,便于水陆联运、河海联运。

②水能资源开发

分析时可从开发条件(河流水量大小、落差大小、结冰期长短、地形地质条件是否适合开发),开发需求(本地区用电需求、经济发展程度、输电技术水平)等方面入手。

③水资源的利用

主要用于供水与农业灌溉。

解决季节性用水不足主要采取修水库蓄水;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主要采取跨流域调水或修引水工程的方式。

我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有引滦入津、引滦入唐、引黄济青、引黄入晋、南水北调等,澳大利亚有著名的东水西调工程。

④产业发展和城市布局

对农业来说,利用河流沿岸特别是中下游平原发展农业,可获得稳定而充足的水源;对工业来说,接近河流,既有水源和良好的运输条件,还可解决工业废水的排放问题;对城市布局而言,河流的供水、航运和早期的军事防御功能,使得河口、两河交汇处、水运的起点和终点、过河点位置成为城市布局的理想区位;河流形成的瀑布、峡谷等景观还可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3.河流流域图的判读

(1)根据流域内的自然条件分析流域开发条件

根据经纬网或区域轮廓特征对区域进行定位;根据等高线特征分析区域的地形特征;结合气候资料分析区域的降水特征;结合降水和地形等信息分析区域的水能、航运等条件;结合区域的矿产资源分析适合发展的工业等。

(2)根据流域内土地利用类型等的变化,分析流域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般根据区域图中耕地、林地、居民点的变化,分析流域水土流失状况、流域内是否存在洪涝灾害等问题,根据流域内矿产资源的开发现状,分析流域内大气环境、生态环境的变化等。

流域开发要体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即组成流域整个生态系统的各组成因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某一个因素的变化,必定会引起其他诸多因素的变化。

不考虑生态系统的这种关系,任意对自然环境加以改变,最终可能给生态系统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3)结合流域开发条件及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综合开发与治理

流域的综合开发一般从防洪、发电、航运、旅游、灌溉、养殖等方面进行。

如下图:

①河流的地理背景不同,其流域开发的模式和方向也就不同。

如有的河流洪灾多发,就应以洪水治理为核心;有的河流水能丰富,可重点开发水能资源;有的河流位于内陆,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应以生态问题的治理为中心。

②河流的不同河段因条件不同,其综合开发的方向也不同。

如我国长江的上游河段以开发水能、保持水土为主,中游河段以洪涝治理、工农业发展为主,下游河段在协调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重点治理环境污染等。

【素养提升】

一、选择题

(2017课标卷Ⅰ)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

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

据此完成1~3题。

1.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远大于2000毫米B.约为2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D.远小于210毫米

2.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坡面B.洪积扇C.河谷D.湖盆

3.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A.湖盆蒸发量增多B.盐湖面积缩小C.湖水富养化加重D.湖水盐度增大

(2016·课标Ⅱ)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

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

下图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河床断面。

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

据此完成4~6题。

4.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  )

A.1~3月B.3~6月

C.6~9月D.9~12月

5.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  )

A.径流量增大B.河道淤积

C.流速加快D.河床展宽

6.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  )

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

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

(2017·安庆调研)下图为“我国‘十二五’规划国家能源基地示意图”。

完成7~8题。

7.关于我国主要能源生产区、消费区的正确叙述是(  )

①华北地区的能源消费主要以煤炭为主 ②东部沿海地区的能源消费以水电、核电为主 ③西南基地能源生产主要是水能、天然气 ④蒙东基地能源生产主要是煤炭、石油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8.目前,能够缓解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矛盾的有效措施主要为(  )

①大力开发西部能源资源,加强区域能源调配 ②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③用油气资源全面替代煤炭资源 ④大力研发潮汐能,开发新能源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7.C西南地区水能资源位居我国首位,同时四川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华北地区主要的消费能源是煤炭;东部沿海消费的能源以火电、水电为主;蒙东基

地的能源生产主要是煤炭。

 8.A我国能源分布不均,加强能源区域调配,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能够有效缓解能源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

油气资源全面替代煤炭资源不现实,潮汐能开发难度大,目前不适合大规模研发。

(2017·抚州联考)我国核电工业迅速发展。

近年来,核电工业呈现出从东部沿海向内陆地区扩展、从国内走向国际的趋势。

据此完成9~11题。

9.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核电工业的优势条件是()

A.劳动力丰富B.市场广阔

C.矿产资源丰富D.交通便利

10.内陆核电站主要分布在沿江沿河附近。

近年来我国对于内陆核电站的建设持谨慎态度,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技术B.市场

C.环境

D.原料

11.我国核电工业能够走向世界,是因为我国具有()

①资金优势②技术优势③劳动力优势④市场优势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2017·西城期末)读下图,回答12~13题。

12.如果该图表示我国某流域经济活动模式,则()

A.河流上游城市交通通达度好,获得投资多

B.河流中游城市资源较充足,城市潜能最大

C.河流上中游城市以输出高新技术产品为主

D.河流下游城市间联系紧密,市场更加广阔

13.从流域发展角度分析()

A.上游城市重点治理的是洪涝灾害

B.下游城市重点进行河流的梯级开发

C.中游城市应积极承接下游城市产业转移

D.上游城市应利用城市化尽快推动工业化

(2017·龙海模拟)“资源诅咒”是指丰裕的资源对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并不是充分的有利条件,反而是一种限制。

陕北是我国能源富集区,但城镇化水平低于陕西省平均水平。

下图示意新常态下“资源诅咒”的规避与城镇化增长变化的关系,读图,回答14~15题。

14.陕北地区城镇化水平低于陕西省平均水平的可能原因是()

A.当前煤炭等能源价格低

B.能源的开采量没达最大值

C.工业以能源的开采和加工为主

D.陕北距能源消费主市场较远

15.新常态下要规避资源诅咒,提高城镇化水平,转型期内,陕北地区应该()

A.大力提高能源开采量

B.主要发展第三产业

C.延长能源工业产业链

D.改变当地能源消费结构

【名师点睛】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单纯依赖于少数几种资源的生产和出口,那么资源型产业的产值占据GDP的份额很大,并且单一的资源会引致生产、资本、技术和人力资源向其集中,而其他的领域比如农业、加工业或第三产业弱化,导致产业结构单一,影响了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化的发展水平受到制约。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

内蒙古呼和浩特硅矿、土地、光照等资源丰富,为此政府提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努力打造“中国硅都”。

读图,完成16~17题。

16.关于内蒙古地区发展光伏产业的条件,叙述错误的是(  )

A.硅矿储量丰富,生产原料充足

B.能源丰富,为晶体硅提纯提供电力

C.科技发达,人才优势显著

D.降水少,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

17.根据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特点,内蒙古最适宜发展光伏产业的(  )

A.上游和中游产业

B.上游和下游产业

C.中游和下游产业

D.上游、中游和下

游产业

16.C 内蒙古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科技水平较差;材料中提示硅矿、光照资源丰富,同时煤炭资源丰富。

17.B从产业链上看,上游是利用硅矿、能源资源生产硅锭和硅片,内蒙古有优越的条件;中游利用科技发展光伏电池,内蒙古不具备此条件;下游是光伏产品应用,内蒙古光照资源丰富,可大力发展。

(2017·牡丹江一中模拟)地源热泵技术是利用空气温度与土壤或地下水的温度差异,通过地埋管换热器实现热量从高温热源向低温热源转移的技术。

冬季可以利用该技术将土壤或地下水中吸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开发利用出来。

下图为地源热泵工作原理示意图。

读图,回答18~20题。

18.对图示地源热泵技术的原理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将夏季土壤或地下水吸收的太阳能储存起来,供冬季采暖

②夏季能把室内部分热量释放到土壤或地下水中,降低室内温度

③冬季把供暖设备藏在地下以减少热量损失,提高供暖效率

④冬季能吸收土壤或地下水中的部分热量,提高室内温度

⑤是一种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环保型空调系统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D.②④⑤

19.北欧地区使用地源热泵的主要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20.目前,地源热泵技术没有得到大规模推广的主要原因是(  )

①需要铺设大量地埋管换热器,初期投资大

②地热能分布不均,在地壳较稳定的地区不适用

③城镇地区建筑物密集,缺乏足够的地下空间

④受天气影响大,供热与制冷的日变化都很大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19.D 北欧地区纬度高,冬季气候寒冷,夏季温和凉爽,冬季取暖需求大,夏季降温需求小,故选D。

20.B在目前,地源热泵技术没有得到大规模推广,主要是因为需要铺设大量地埋管换热器,初期投资大,且城镇地区建筑物密集,缺乏足够的地下空间。

该技术并非是利用岩浆活动产生的地热能,所以②错。

气温主要是随季节变化,气温日变化小,④错。

故选B。

二、综合题

21.(2017全国卷II)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

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800余家小焦企业。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

下图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

                                      

(1)说明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存在条件。

(2)分析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

(3)指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

(4)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

21.【答案】

(1)焦炭分布广泛,煤矿众多。

小企业投资少(技术门槛低),临近煤矿,运输费较低。

我国钢铁工业规模大,对冶金焦需求量大(市场需求大)。

增加当地就业,有经济效益,地方政府有积极性。

(2)(企业规模小、数量众多,)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生产过程中)能耗大,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点多面大。

(3)(企业分散,单厂原料和产品的量较少,采用公历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所以汽车(卡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原料和产品装卸、运输过程中存在煤炭散落、煤粉漂浮等问题。

(4)生产过程:

(由于规模大,实力强,)可以采用清洁技术和设备,(减少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采用控制排放或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和设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

运输过程:

(由于生产集中,)可以修建铁路专用线,采用封闭运输。

【解析】

(1)分析焦化厂规模小,数量多的原因,可以从该企业所需生产技术水平低

,煤矿资源丰富,当地对环境保护要求较低,公路交通较畅通,以及市场需求量大等等方面分析即可。

(2)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可以从,焦化厂多,冶炼技术水平低,当地政府对环境要求不高等方面分析。

(3)分析运输过程中的产生的污染,可以从运输过程中散落的煤炭及带来的扬尘污染,以及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污染思考作答即可。

(4)分析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可以从采取优质煤炭、先进技术,及对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方面考虑,运输过程中的污染,可以从改进交通运输工具等方面考虑即可。

2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斑狗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鱼中软黄金”之称,白斑狗鱼是肉食性鱼,适宜在16℃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部冷水水域,栖息环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在我国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

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属于北冰洋水系的河流。

                                       

(1)根据支流的分布特征,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

(2)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适合白斑狗鱼生长繁殖的自然条件。

(3)说明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

22.【答案】

(1)分布特点:

该流域降水北多南少。

原因:

地处大陆内部,气候干旱。

但北部山地为(西风)迎风坡,山体高大,能拦截水汽。

(2)支流发源于高山地区,水质好;纬度高,加之受高山溶雪影响,水温低;干流流速较缓,水草丛生;河流下游冷水鱼可逆流而上(可构成统一种群)。

(3)生长繁殖的环境要求特殊,适宜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饵料少;水温低,生长缓慢。

【解析】

成地形雨,降水增多。

(2)从材料中白斑狗鱼的生存条件可知,该地纬度高,气温低,有适宜的水温,水质好,干流流速较缓,水草丛生,饵料丰富,河流下游冷水鱼可逆流而上,可构成统一种群。

(3)分析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主要从其特殊的生长环境来分析,白斑狗鱼适宜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饵料少,水温低,生长缓慢,繁殖速度慢,所以白斑狗鱼产量低。

23.(2016·新课标II)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发过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

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1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

下图示意罗纳河流域的地形。

(1)分别之处罗讷河上游(瑞士境内)、北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2)表1列出罗讷河整治不同阶段的主要措施。

请在下列整治和开发目标中进行选择,完成表1。

请将选出的各整治和开发目标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整治和开发目标:

防洪 改善水质 发电 增加生物多样性

                    土地开发  开采河沙  改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