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矿井空气部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7650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6.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矿井空气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第一章矿井空气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一章矿井空气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一章矿井空气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一章矿井空气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第一章矿井空气部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第一章矿井空气部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第一章矿井空气部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第一章矿井空气部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第一章矿井空气部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第一章矿井空气部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第一章矿井空气部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第一章矿井空气部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第一章矿井空气部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第一章矿井空气部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第一章矿井空气部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第一章矿井空气部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第一章矿井空气部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第一章矿井空气部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第一章矿井空气部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矿井空气部分.docx

《第一章矿井空气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矿井空气部分.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章矿井空气部分.docx

第一章矿井空气部分

第一章矿井与大气

§1—1矿内空气主要成分

一、地面空气成分

地面空气主要由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组成,按体积百分数计算为:

氧气占20.96%;氮气占79.00%;二氧化碳占0.04%。

此外还含有数量不定的其他气体、水蒸汽、微生物和灰尘等。

地面空气进入矿井后,在成份上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⑴氧气含量减少;

⑵混入各种有毒有害气体;

⑶混入煤尘和岩尘;

⑷空气的温度、湿度和压力也发生了变化。

我们把来自地面的新鲜空气和井下产生的有害气体及浮尘的混合体叫矿井空气。

我们将进入矿井后变化不大的空气叫新鲜空气,或新风,如各进风巷道;变化程度较大的叫污浊空气,又叫污风或泛风,如回风流。

二、矿内主要成份:

1、氧气(O2)

⑴氧气的性质:

无色、无味、无臭气体,密度1.429,化学性质活泼,如:

足氧:

C+O2

CO2+393

氧不足:

C+O2

CO+110

CH4+O2

CO2+H2O+881

⑵地面空气进入矿井后的变化

地面空气进入矿井后,氧浓度降低,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煤、岩、坑木的氧化;②爆破;③井下火灾,瓦斯、煤尘爆炸;④其他有害气体的混入,使氧气含量相对减少;⑤人的呼吸等。

⑶氧气对人体的影响

氧气是维持人体生命和劳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人体的生理与建康。

人呼吸时所需要的氧气取决于人的体质、劳动强度和精神紧张程度,当静止状态时约需0.25L/min,工作时为1~3L/min,劳动强度大则需3L/min以上,呼吸所能吸入的氧气量取决于空气中氧气的浓度。

当氧气浓度下降至17%时,人体工作时会出现喘息和呼吸困难;

当氧气浓度下降到15%时,就会失去劳动能力;

当氧气浓度下降到10%~12%时会丧失理智,时间稍长就有死亡危险。

当氧气浓度降低到6%~9%时,人在短时间内可死亡。

如仅2001年,全国发生缺氧窒息重大死亡事故32起,死亡121人。

因此,《规程》规定:

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按体积比,氧气浓度不得低于20%。

⑷检测方法

氧气快速检测方法可用氧气快速检测仪(实物演示)或氧气检知管(实物演示)等。

2、氮气(N2)

⑴性质:

无色、无味、无臭气体、密度1.25,不活泼,但一定条件下可氧气、氢气等发生反应:

N2+O2

2NO

2NO+O2

2NO2

N2+3H2

2NH3

⑵危害:

浓度升高会使氧气浓度相对降低而使人窒息。

⑶来源;

有机物(如坑木)腐烂、爆破、煤岩中涌出等。

3、二氧化碳(CO2)

⑴性质:

无色、略带酸味气体,密度1.96,易溶于水,不助燃(可灭火)对呼吸系统,眼、鼻有刺激作用。

⑵危害:

二氧化碳对人的呼吸神经中枢有刺激作用,同时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会使空气中的氧气浓度相对降低,使人缺氧窒息。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对人体影响为:

①当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体积比)为1%时,呼吸感急促,易疲劳;

②当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为3%时,呼吸量比原来增加一倍,感疲劳;

③当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为5%时,呼吸困难,耳鸣,血液流动加快;

④当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达10%以上时,就会失去知觉头痛,中毒死亡。

为此,《规程》规定,矿井总回风或一翼回风流中,二氧化碳不得大于0.75%(体积比),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不得大于0.5%,采掘工作面回风流中不得大于1.5%。

否则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二氧化碳中毒急救时,可迅速将受难者移到新鲜风流中,必要时同时进行人工呼吸或利用苏生器输氧,可以让中毒者闻氨水,以促进其恢复呼吸。

二氧化碳是煤炭在形成过程中的伴生气体,经过漫长的地史年代后仍有极少量存在于煤(岩)中,在煤炭开采过程中涌出。

此外,煤、岩、坑木的氧化,火灾,爆破,人员呼吸等也是二氧化碳的来源。

二氧化碳的浓度可用光学瓦斯检测仪或二氧化碳检知管检测。

⑶来源

煤岩中涌出,煤岩,坑木、碳、酸性水与石灰反应放击,人员呼吸等。

⑷检测

二氧化碳的快速检测方法可用二氧化碳检知管(实物)或光学瓦检仪(实物)。

 

§1—2矿井空气有害气体

矿井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有:

CH4、CO、NO2、SO2、H2S、H2、NH3等,总称为瓦斯,由于在上述气体中CH4占90%以上,因此,常说的瓦斯一般指甲烷。

一、沼气(CH4)

1、沼气的性质

无色、无味、无臭气体,密度0.714,较空气轻,因此易在巷道上部、高冒处积聚。

瓦斯易燃烧:

CH4+2O2

CO2+2H2O+883kJ

因此,当空气中沼气浓度达5%~16%时,遇热源可爆炸,爆炸源温度达1850℃~2650℃,同时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压力可达正常压力的9倍以上,形成爆风,爆炸的冲击波以每秒数百米的速度传播,造成大量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如:

案例1:

某矿发生瓦斯爆炸,爆炸的冲击波将在斜井中行走的3人冲出井外,分别达114m、32m、21m,并将井口附近工作的1名工人冲到绞车上摔死。

案例2:

淮南谢家集二矿(生产能力90万t/a),93年1月15日发生瓦斯爆炸,由于通风系统破坏,又有火源存在,在救灾的几天内,发生51次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11人受伤,矿井停产达15天。

案例3:

2002年6月20日9:

45鸡西局(91年产量2000万t,居统配局第二)城子河矿(该局第三大矿)二采区由于停电停风,造成采区排水泵房瓦斯积聚,恢复送电排水时发生瓦斯爆炸,造成115人死亡,24人受伤。

由于发生在质量标准化检查期间,其中有局长、局办主任、局机械装备部长、矿长、矿书记以及2电视台记者20多人遇难。

2001年5月3日,登封大冶西施村煤矿发生瓦斯爆炸,造成13人死亡。

2001年6月24日,汝州梨园宁庄西风井偷接电源进行井下维修,发生瓦斯爆炸,造成7人死亡。

2001年7月22日,徐州贾汪岗子村五付井煤矿发生瓦斯爆炸,造成92人死亡。

2001年7月1日,山西柳林贺昌村新建煤矿,在井口焊接发生瓦斯爆炸,造成4人死亡。

2001年发生重大瓦斯爆炸事故146起,死亡1363人。

在特大瓦斯煤尘事故中,瓦斯爆炸事故占74.07%,占主导地位。

2、对人的危害

⑴影响矿井安全生产和职工生命安全;

⑵浓度过高时会使氧气浓度相对降低而发生窒息事故。

3、来源

煤在形成过程中的伴生气体。

经测算和实验,煤的主要成分为:

褐煤:

C16H18O5,烟煤:

C15H12O,无烟煤:

C12H4。

植物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C6H10O5)5〉和木质素〈C50H49O11〉,分解时间产生大量CH4、CO2等。

(C6H10O5)5→5CH4+5CO2+2C

(C6H10O5)5→7CH4+8CO2+3H2O+C9H6O(类烟煤)

据计算每吨煤约有1200m3瓦斯形成。

由于漫长的地史年代,大部分施放到空气中了,仍有少部分存在于煤岩中,随开采涌出,对矿井安全生产构成威胁。

矿井瓦斯涌出的严重程度可用绝对涌出量和相对涌出量来表示。

绝对涌出量:

指单位时间内涌出瓦斯的多少,用Q瓦表示,单位:

m3/min、m3/h、m3/d等。

相对涌出量:

指平均日产1吨煤涌出瓦斯的多少,用q瓦表示,单位:

m3/t。

4、瓦斯等级划分

为了便于瓦斯管理,根据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相对涌出量和涌出形式,将矿井瓦斯等级划分为3级:

低瓦斯矿井:

q瓦≤10m3/t且Q瓦≤40m3/min。

高瓦斯矿井:

q瓦>10m3/t或Q瓦>40m3/min。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规程》176规定,矿井在采掘过程中重要发生一次突出,该矿井即为瓦斯突出矿井,并按突出矿井管理。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延深,瓦斯问题越来越突出,如抚顺老虎台矿,涌出量达196.6m3/min,阳泉二矿达192.32m3/t。

5、瓦斯等级划分的意义

⑴开拓开采与巷道布置;

⑵矿井风量计算与分配的依据(以达产为准);

⑶确定矿井瓦斯管理制度的依据;

⑷爆破与炸药选择;

⑸掘进装备配置;

⑹通风与安全监测监控;

⑺机电设备选型的依据等。

6、瓦斯的检测

光学瓦斯检测仪、热效式瓦检仪、热导式瓦检仪等。

瓦斯治理的方针是:

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

瓦斯治理的战略是:

可保尽保、可抽尽抽

瓦斯治理的经验是:

高投入、高素质、严管理、强技术、重责任。

二、一氧化碳(CO)

1、性质与危害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嗅的气体,密度1.25,它可以燃烧,在空气中的含量为13%~75%时遇火源可爆炸。

一氧化碳是一种极毒的气体,当空气中的含量达0.4%时,人在极短的时间内可死亡。

一氧化碳对人体的毒性,在于它与人体血液中输送氧气的血红素的亲合力较氧气大250~300倍,而分离的速度又慢3600倍,使人体各组织细胞缺氧而中毒死亡。

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与人体表现为:

⑴当空气中一氧化碳为0.016%时,数小时内就会出现轻微中毒征兆;

⑵当空气中一氧化碳为0.048%时,1小时内就会出现轻微中毒,如耳鸣、头痛、头晕、心跳等;

⑶当空气中一氧化碳为0.128%时,0.5~1小时内就会出现严重中毒,如呕吐、感觉迟钝、四肢无力、丧失行动能力等;

⑷当空气中一氧化碳为0.4%时,短时间内就会致命中毒,如丧失知觉、痉挛、呼吸停顿、假死等;

⑸当空气中一氧化碳为1%时,呼吸口就可失去知觉、死亡。

因此,《规程》规定矿井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按体积比不得大于0.0024%。

2、来源

矿井空气中的一氧化碳主要来源于井下爆破(1kg炸药爆炸时可产生100~300dm3一氧化碳,可使4167~12500m3空气超过标准)、煤的氧化与自燃、井下火灾以及瓦斯或煤尘爆炸等。

根据对矿井发生爆炸后的混合气样分析,瓦斯爆炸可达2%~4%,煤尘爆炸可达8%~10%,事故中的遇难者绝大多数为一氧化碳中毒所致。

3、检测

矿井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快速检测方法一般用一氧化碳检知管。

这种检知管是利用吸附五氧化二碘和发烟硫酸的硅胶作指示剂置于玻璃管中,当一定量的含有一氧化碳的气样通过检知管时,一氧化碳与指示剂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一个棕色变色圈,且变色圈的长度与通过检知管的一氧化碳浓度成正比。

因此,根据变色圈的长度就可直接读值。

三、硫化氢(H2S)

1、性质与危害

硫化氢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极毒气体,密度1.518,易溶于水,可燃烧,因此在空气中达4.3%~45.4%时,遇热源可爆炸。

硫化氢能使人的血液和中枢神经中毒,并能对眼睛、呼吸器官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

空气中硫化氢的含量与人体中毒症状表现为:

⑴当空气中的硫化氢浓度(体积比)达0.0001%时,就可闻到其味道。

但由于嗅觉神经被麻痹,在这样的环境中时间稍长,即使浓度升高,也闻不到其味道了。

⑵当空气中的硫化氢浓度达0.01%时,数小时后发生轻微中毒。

如流鼻涕、唾液,瞳孔放大等。

⑶当空气中的硫化氢浓度达0.05%时,短时间内就可引起严重中毒,如失去知觉,并出现痉挛,脸色苍白,不进行抢救就会中毒死亡。

⑷当空气中的硫化氢浓度达1%以上时,短时间内就可引起中毒死亡,甚至深呼吸几口可中毒死亡。

2、来源

硫化氢的井下来源主要为坑木腐烂、含硫矿物水解、煤岩层中涌出等。

因此采空区中往往有大量硫化氢气体积存,当矿井透水,尤其是采空区透水时,要特别注意硫化氢气体的伤害。

如某矿掘进巷道与老空贯通,透水3700m3,多名矿工遇险,地面在组织人员下井营救时,刚沿斜井(回风井)进入20m,就使17人中毒,4人死亡,经检测空气中的硫化氢浓度达0.1%。

因此,《规程》规定矿井空气中硫化氢的浓度按体积比不得大于0.00066%。

硫化氢中毒者的明显症状是中毒者睑色苍白。

3、检测

硫化氢的快速检测方法一般用检知管。

四、二氧化硫

1、性质与危害

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强烈刺激性、剧毒气体,易溶于水,它遇水后即成为亚硫酸,对人的眼睛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故工人称它为“瞎眼气体”,而且它对呼吸器官有腐蚀作用,使喉咙及支气管发炎,呼吸麻痹,严重时会引起肺水肿。

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与人体中毒症状表现为:

⑴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体积比)达0.0005%时,就能闻到刺激味;

⑵当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达0.002%时,就能感到强烈的刺激作用,并引起流泪、眼睛红肿、咳嗽、头痛、喉头发痒等症状;

⑶当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达0.05%时,可引起急性支气管炎、肺水肿、短时间内就可引起中毒死亡。

因此,《规程》规定矿井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按体积比不得大于0.0005%。

值得注意的是,二氧化硫中毒需要进行人工呼吸急救时,由于中毒者肺部组织受严重损伤,故不能采用压缩胸部的人工呼吸法,只能采取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方法,不然会使肺水肿加深。

若采用苏生器输氧,不可加二氧化碳,以免刺激肺部。

2、来源

二氧化硫的井下来源主要为在含硫矿物中爆破、含硫煤层自燃等。

3、检测

二氧化硫的快速检测方法一般用检知管。

五、二氧化氮

1、性质与危害

二氧化氮是棕红色、剧毒气体,密度2.054,因为它能与人的眼睛和呼吸道中的水分生成硝酸,所以,它对人的眼睛、鼻、喉、等呼吸系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对肺部组织有破坏作用。

空气中二氧化氮的含量与人体中毒症状表现为:

⑴当空气中二氧化氮(体积比)为0.004%时,2~4小时内不会引起明显的中毒。

⑵当空气中的二氧化氮浓度为0.006%时,短时间内就会引起咳嗽,胸部疼痛等。

⑶当空气中的二氧化氮浓度0.025%时,短时间内就能使人中毒死亡。

为此,《规程》规定矿井空气中二氧化氮的浓度按体积比不得大于0.0024%。

二氧化氮是一种阴险的气体,其中毒征兆有迟延表现的特征,即中毒后最初并无明显感觉,经6—24小时后才出现中毒症状,手指和头发变黄,呼吸困难,支气管炎,吐黄痰,肺水肿等。

即使在危险浓度下,最初也只是感觉呼吸道受刺激、咳嗽、吐黄痰,经6~24小时后,即出现肺部浮肿、呕吐、呼吸困难,很快就会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二氧化氮中毒急救时与二氧化硫中毒急救相似,在进行人工呼吸急救时,由于二氧化氮破坏人体的肺组织,只能采取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方法,不能采用压缩胸部的人工呼吸法。

2、来源

二氧化氮的井下来源主要为爆破,因此,规定爆破后必须通风15min以上人员才能进入作业。

如2001年5月河南某金矿,爆破后在炮烟没有散尽的情况下工人进入作业场所工作,造成7人死亡,4人受伤的重大事故。

3、检测

二氧化氮的快速检测方法一般用检知管。

六、氨气(NH3)氢气(H2)

1、NH3是一种无色、有氨水味、有毒气体。

密度为0.759,易溶于水

NH3+H2O

NH3.H2O

有毒性:

刺激皮肤,上呼吸道引起咳嗽、头晕严重时死亡。

《规程》规定体积比≯0.004%。

2、氢气(H2)无味、无臭气体。

密度0.089。

易燃烧

H2+O2

H2O+Q

因此空气中达4~74%遇热源可爆炸,且点火能量低。

井下主要来源为充电。

《规程》规定体积比≯0.5%(最大)

七、矿井空气基本规定

1、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得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0.5%。

2、矿井总回风巷或一翼回风巷中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不应超过0.75%,超过时,必须立即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3、井下一些有害气体的浓度不得超过表1的规定。

表1矿井有害气体最高允许浓度

名称

最高允许浓度(体积比)%

一氧化碳

0.0024

氧化氮(换算成为二氧化氮NO2)

0.00025

二氧化硫(SO2)

0.0005

硫化氢(H2S)

0.00066

氨(NH3)

0.004

八、有害气体预防

1、加强通风:

冲淡至允许浓度以下。

2、加强检查:

用于采取相应措施。

3、抽放(产生大量气体通风方法解决不合理时)

4、通风不良巷道设栅栏、旧巷密闭。

5、洒水(消除溶于水的气体,如爆破)。

6、中毒急救。

 

§1—3矿井气候条件

矿井气候条件指矿井空气温度、湿度、大气压力和风速等反映的综合状态。

温度,湿度、风速和大气压力对人体有综合影响作用,其对人的健康和生产率的提高有重要影响。

一、矿井空气温度

井下最适宜的温度为15~20℃。

温度过高过低都不利于人体健康和劳动效率的提高。

影响因素有:

1、岩层温度

t=t恒+

式中:

t—深度为Zm处的温度,℃;

t恒—恒温带岩层温度(年平均温度);

Z—测点温度,m;

Z恒—恒温带温度,℃;

g恒——地温率,m/℃

例:

某矿年平均温度7.5℃,恒温带深30m,地温率30m/℃,深度为450m的温度为:

t=7.5+

=21.5℃

2、地面空气温度

井下空气温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高。

(浅井热交换时间短,尤为突出)。

3、井下生成热与放热

如:

煤炭、坑木的氧化,人体、机电设备散热等,都可使空气温度升高。

如生成2gCO2相当于空气中CO2升高0.1%,可生成18KJ热量,使1m3空气升高14.5℃。

水份蒸发可吸收热量。

如1g水蒸发可吸收2.4kJ的热量,可使1m3空气的温度下降1.9℃。

4、空气的压缩与膨胀

空气向下流动由于受压缩而产生热量,一般1℃/100m。

空气向上流动由于膨胀而降低温度,一般0.8~0.9℃/100m。

5、通风强度

指单位时间内流入井下的风量。

通风强度越大,温度越低,则矿井温度越低,否则相反。

《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温度≯26℃,机电硐室≯30℃。

矿井温度是气象条件的重要参数之一,是空气密度计算的一个中间值,其大小可用温度计直接测定。

二、矿井空气湿度

指空气中含有水蒸气量,表示方法有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

1、绝对湿度

指单位空气中所含水蒸气量,用f表示,单位:

g/m3或g/kg。

其饱和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如温度为0℃时,饱和时为4.9g/m3,温度为20℃时可达17.2g/m3。

冬季矿井进风巷道往往干燥就是这个道理。

2、相对湿度

指空气中实际含有的水蒸气量与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气量的比值,用φ表示,显然,

φ=

×100%

我们通常所说的湿度,一般指相对湿度而言。

相对湿度为50%~60%时,人体感最舒适,过高过低都不利于人体健康和劳动效率的提高。

矿井回风系统的湿度往往都在90%以上。

矿井湿度也是气象条件的重要参数之一,是空气密度计算的一个中间值,其大小可用湿度计测定。

三、井巷中的风速

风速过高过低对人体健康和安全都不利。

风速过高时,人体散热快,易感冒,同时扬起煤尘,不利于安全;风速过低时,影响人体散热,人体感闷热不适,不利于劳动效率的提高,同时又容易引起瓦斯积聚或形成层流,同时也不利于通风除尘。

人体感舒适的温度与风速的关系,不同井巷允许的最高和最低风速见表。

温度与风速之间的关系

温度℃

<15

15~18

18~20

20~23

23~26

26~28

适宜风速m/s

0.3~0.5

0.5~0.8

0.8~1.0

1.0~1.5

1.5~2.0

2.0~2.5

《规程》允许的井巷风速

井巷名称

允许风速m/s

最低风速

最高风速

无提升设备的风井和风硐

15

专为升降物料的井筒

12

风桥

10

升降人员和物料的井筒

8

主要进、回风巷

8

架线电机车巷道

1.0

8

运输机巷,采区进、回风巷

0.25

6

采煤工作面、掘进中的煤巷和半煤岩巷

0.25

4

掘进中的岩巷

0.15

4

其他通风行人巷道

0.15

在通风设计和通风管理中,应从安全、经济、合理等多方面综合考虑,避免风速过大或过小,应选择适宜的风速。

不同井巷适宜的风速为:

运输大巷、主要石门、井低车场:

4.5~5.0m/s;

回风大巷、回风石门、回风平硐:

5.5~6.5m/s;

采区进风上山、进风巷:

3.5~4.5m/s;

采区回风上山、回风巷:

4.5~5.5m/s;

采区运输机巷、胶带输送机巷:

3.0~3.5m/s;

采煤工作面:

1.5~2.5m/s。

《规程》规定,矿井必须建立测风制度,每10d必须进行一次全面测风,采掘工作面和其他用风地点必须根据需要随时测风。

矿井风量的测定是矿井通风管理的基础工作。

其目的是了解矿井的总进风量和总回风量,以及各用风地点的风量是否符合要求,检测矿井风量的利用情况和漏风情况,为矿井的通风管理和风量调节提供依据。

测风地点应根据矿井通风系统及采掘工作面的分布来选择,并在通风系统图上注明位置,通过所有测点的测风结果,能反映出全矿井的通风现状,为分析和改善矿井通风提供依据。

四、矿井气候条件改善的途径

1、通风降温

如①采用有利于通风降温的通风方式;②利于调热的巷道通风;③增强通风强度;④条件许可时下行通风;⑤采用全风压并联通风等。

2、制冷降温

3、采用其他降温措施

如①局部地点使用压气引射器;②冰块局部降温;③隔离热源;④个体采取防热措施等。

4、空气预热

五、矿井气候条件基本规定

1、进风井口以下的空气温度(干球温度,下同)必须在2℃以上。

2、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30℃;当空气温度超过时,必须缩短超温地点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并给予高温保健待遇。

3、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超过30℃、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超过34℃时,必须停止作业。

4、矿井井巷中的风速应符合表2规定。

表2井巷中的允许风流速度

井巷名称

允许风速(m/S)

最低

最高

无提升设备的风井和风硐

15

专为升降物料的井筒

12

风桥

10

升降人员和物料的井筒

8

主要进、回风巷

8

架线电机车巷道

1.0

8

运输机巷,采区进、回风巷

0.25

6

采煤工作面、掘进中的煤巷和半煤岩巷

0.25

4

掘进中的岩巷

0.15

4

其他通风行人巷道

0.15

注1:

设有梯子间的井筒或修理中的井筒,风速不得超过8m/s;梯子间四周经封闭后,井筒中的最高允许风速可按表中有关规定执行。

注2:

无瓦斯涌出的架线电机车巷道中的最低风速可低于1.0m/s,但不得低于0.5m/s。

注3:

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在采取煤层注水和采煤机喷雾降尘等措施后,其最大风速可高于4m/s的规定值,但不得超过5m/s。

注4:

专用排瓦斯巷道的风速不得低于0.5m/s,抽放瓦斯巷道的风速不应低于0.5m/s。

5、井下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应符合表3要求。

表3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标准

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

最高允许浓度(mg/m3)

总粉尘

呼吸性粉尘

<10

10

3.5

10~50

2

1

50~80

2

0.5

≥80

2

0.3

附录1:

巷道断面积的计算

断面形状

示意图

面积表达式

周长表达式

正方形

S=a2

U=4a

矩形

S=a.b

U=2ab

圆形

S=

U=πd

梯形

S=

(a+b)

U=a+b+2c

半圆拱形

S=a(b+0.392a)

U=2b+2.57a

三心拱形

S=a(b+0.26a)

U=2b+3.33a

附录2测风员操作规程

一、适用范围

第l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全国各类煤矿的测风员。

第2条测风员应完成下列工作:

1、定期测定矿井风量、风压、漏风量。

2、测定矿井各用风地点的风量,及时提出风量调整方案。

3、测定矿井各用风地点的温度、湿度、所需检测气体的浓度。

4、及时准确填报通风报表和各种记录。

5、计算矿井通风参数:

有效风量率、外部漏风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