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澳大利亚保险市场和保险职业教育考察报告可编辑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7804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赴澳大利亚保险市场和保险职业教育考察报告可编辑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赴澳大利亚保险市场和保险职业教育考察报告可编辑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赴澳大利亚保险市场和保险职业教育考察报告可编辑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赴澳大利亚保险市场和保险职业教育考察报告可编辑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赴澳大利亚保险市场和保险职业教育考察报告可编辑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赴澳大利亚保险市场和保险职业教育考察报告可编辑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赴澳大利亚保险市场和保险职业教育考察报告可编辑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赴澳大利亚保险市场和保险职业教育考察报告可编辑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赴澳大利亚保险市场和保险职业教育考察报告可编辑版.docx

《赴澳大利亚保险市场和保险职业教育考察报告可编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赴澳大利亚保险市场和保险职业教育考察报告可编辑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赴澳大利亚保险市场和保险职业教育考察报告可编辑版.docx

赴澳大利亚保险市场和保险职业教育考察报告可编辑版

赴澳大利亚保险市场和保险职业教育考察报告

赴澳大利亚保险市场和保险职业教育考察报告

201X年11月,保监会派员访问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保险与金融学会、澳大利亚保险理事会、澳大利亚保险集团公司、澳大利亚oamps保险经纪公司等机构,重点考察了保险市场发展状况以及保险职业教育培训情况。

一、澳大利亚保险市场基本情况及其特点

(一)保险市场基本情况。

截至2016年底,澳大利亚共有人口2020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8043亿澳元(1澳元约合人民币

5.8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近4万澳元。

澳大利亚保险业比较发达。

2016年,全国保费收入为558亿澳元,世界排名第12位;保险密度2762澳元,排名第14位;保险深度

8.03%,排名第17位。

寿险市场。

截至2016年12月31日,澳大利亚共有37家寿险公司,管理的资产约为2077亿澳元,保费收入为350亿澳元。

养老金业务占寿险公司资产的87%,占寿险总保费的86%,其他份额为普通业务。

约26%的养老金资产是以寿险保单形式持有的。

趸交业务占寿险保费的80%,其中大部分为与养老金相关的产品。

银行控股的寿险公司占寿险总资产的40%,新单业务保费的45%,总保费的43%。

外资寿险公司占总保费的31%。

财产险市场。

截至201X年6月30日,澳大利亚共有财产保险公司133家,净保费收入为211亿澳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4%。

财险市场净损失率为62%,比上年同期增长58%。

净承保综合赔付率为86%。

税后净利润为51亿澳元。

财产险公司总资产为801亿澳元,总负债为560亿澳元,净资产为241亿澳元。

(二)保险市场主要特点。

一是保险市场集中度高。

少数保险公司通过购并和重组,实现集团化经营,占据保险市场大部分份额。

截至2016年底,前3大保险集团占寿险保费收入的58%,前10大保险集团更是高达90%。

截至201X年6月,澳大利亚前5大保险集团占财产险保费收入的70%,投资收入的67%,总资产的63%。

二是保险产品多样化,非传统型产品比重高。

澳大利亚社会福利水平高,居民在养老、医疗、教育和就业方面的压力较小,因此在保险需求上对传统产品需求较少,而对投资理财类产品需求广泛。

截至2016年底,澳大利亚的寿险保费中,投资类产品占7

3.4%(其中投资连结产品为60%,投资型分配年金为7%,投资连结账户型产品占

6.4%),风险型保费占1

7%,其他类型年金占1

1.4%,传统型产品约占2%,非投连型分配年金占0.5%。

三是保险中介在保险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澳大利亚有保险经纪公司500多家。

保险经纪公司不仅提供保险销售服务,而且具有开发保险产品、提供保费融资的功能。

保险经纪公司积极开发产品、进行保费融资,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服务。

澳大利亚法律不禁止保险人投资保险经纪公司,但保险人向保险经纪公司的投资超过1

4.9%时,应向监管机关报告。

不过目前在澳大利亚由保险人全资拥有的保险经纪公司很少,主要是因为此类保险经纪人的身份很难得到其他保险公司的认同。

四是监管部门重视发挥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

澳大利亚保险监管部门除对强制性险种的手续费率有规定外,如雇员赔偿保险的手续费率为5%,汽车意外伤害保险的手续费率为10%,对其他险种的手续费率没有限制,完全由市场调节,税务部门允许手续费全部进成本。

市场竞争使各家保险公司的手续费率大体相当,如车险手续费率总体水平为15%左右。

同时,保险消费者有权了解保险公司支付的手续费高低,消费者的监督使保险交易保持了较高的透明度。

五是购并和重组是保险企业扩张的有效途径。

iag是目前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最大的财产险集团,旗下共有7个子公司,但70年前该公司只是一个向道路救援服务会员提供汽车保险的互助社。

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一系列收购和重组,iag发展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非寿险公司。

六是保险行业协会发挥了较大作用。

澳大利亚最大的非寿险保险行业协会——澳大利亚保险理事会,共有58家会员,会员业务占行业的90%以上。

该理事会在维护会员利益和为政府分忧解难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

在过去费率统一时,主要协调各家保险公司之间的利益。

费率放开后,主要代表行业与政府监管部门协调有关政策。

二、澳大利亚保险职业教育与培训

澳大利亚的保险职业教育与培训主要是由保险协会或学会组织推动的。

澳大利亚主要有四家保险行业组织,即:

澳大利亚保险理事会、投资和金融服务协会、全国保险中介人协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保险与金融学会。

这里重点介绍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保险与金融学会(anziiif,以下简称澳新学会)。

澳新学会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首屈一指的保险教育和培训机构,实施的培训活动主要包括学位授予培训计划和会员资格考试制度。

该学会于2000年在澳大利亚保险学会和新西兰保险学会基础上合并而成,目前有合格会员11794名,在各州和领地的首府所在地(包括在新西兰)都设有分支机构办公室。

澳新学会授予学位的保险培训计划。

包括非寿险、寿险、保险经纪、损失理算、财务规划。

其毕业生可以向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一些大学申请修读本科、硕士和mba课程。

此外,澳新学会还设计了“继续职业发展计划”,所有会员可以自愿选修。

澳新学会各分支机构每年为会员进行职业培训和组织社会活动超过200次。

此外,学会确立了保险业员工需要的核心能力标准,促使其他提供保险教育的机构据此重新规划教育和培训方案,并且设计了相应的评估方案以确定员工是否符合这些标准。

澳新学会的保险学会会员资格考试制度。

澳新学会开办的会员资格考试是为保险、金融界人士开办的一种专业考试。

该项资格考试分为财产保险、保险经纪、损失理算和人寿保险四大类,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财产保险准会员考试课程包括服务消费者、保险法与监管、保险产品、核保引论、理赔。

保险经纪准会员考试包括经纪环境、风险管理与经纪人、管理经纪业务、经纪程序与实务、管理客户服务。

损失理算会员考试包括损失理算原理和实务、理算协调、准备损失理算报告、财产保险损失理算、意外险损失理算、组织管理6门必修课和其他2门选修课。

人寿保险准会员考试包括人寿保险核保、应用人寿保险法、精算基础与报告、人寿保险营销原理与实务、营销组织、退休金保单与实务引论。

三、启示与建议

(一)集团化经营必须注重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建设。

集团化要达到高效率,其前提条件是集团公司拥有强有力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和企业风险管理文化。

目前,我国共有6家保险集团公司,集团化综合经营的规模效应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尤其是在加强保险公司法人治理和内部控制方面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今后,应将保险公司集团化综合经营与加强保险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机制紧密结合起来,发挥集团化经营的优势,尽快形成一批公司治理富有效率、内部控制严密、竞争力强的保险企业集团。

(二)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保险职业教育和培训模式。

保险职业教育和培训是培养保险人才、促进保险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澳新学会的发展历程显示了保险职业教育和培训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我国保险职业教育和培训还刚刚起步,尽管已经存在一些保险职业培训机构,但大都实力较弱,没有形成市场品牌。

应借鉴国外保险职业教育和培训经验,立足于国内保险业发展实际,采取“监管部门推动、行业组织主办、保险公司参与”的模式,密切联系市场,积极引进和开发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

建议建立全国性的保险考试培训中心,负责对中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和监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知识的培训。

(三)保险经营应因地制宜,适时拓展业务领域。

和澳大利亚相比,我国保险需求呈现多层次、差异大的特点。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一部分收入水平较高、消费能力较强的城市居民对理财类保险产品需求较大;而广大农村地区则对传统型的低保费、高保障的风险型保险产品需求较大。

同时,随着社会养老、医疗制度的改革,城镇居民对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我国保险企业在开发保险产品和制定市场开拓战略时,应找准市场切入点,没有必要盲目跟风,丧失经营特色。

(四)大力发展保险专业中介机构。

保险中介是保险市场社会化分工的必然结果。

发展保险中介有利于提高保险资源的配置效率。

建议推进保险公司专业化、社会化经营,支持和发展保险专业中介机构。

允许保险经纪公司开发和设计保险新产品,提供保费融资服务,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大保险代理和保险公估市场的对外开放力度,引进资金实力较强、管理经验丰富、经营记录良好的外资保险代理和公估机构,促进保险中介市场的专业化水平;完善保险专业中介从业人员的持续教育和培训制度,尝试建立“保险经纪师”、“保险公估师”等职业资格考试制度。

(五)加强保险行业协会建设。

目前,我国保险行业协会远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建议:

一是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实现人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二是赋予协会更多职能,使保险行业协会成为政府监管的有效补充。

三是推进协会专业化,分别成立寿险协会、非寿险协会、保险经纪人协会、保险代理人协会、保险公估人协会等。

 

附送:

赴澳大利亚奶业考察报告

赴澳大利亚奶业考察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中澳两国奶业在奶牛饲养管理、乳品加工及商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201X年11月2日至11日,由中国奶业协会四而博达公司组织的中国奶业高端商务考察团赴澳大利亚进行了为期10天的考察交流活动。

共有来自黑龙江省奶业协会、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银桥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洛阳巨尔乳业有限公司、XX市晨光乳业有限公司、北京大道之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广东一家人食品有限公司、北京顺阳光农场、高林屯种畜场、柏拉蒙奶牛繁育有限公司、北京农学院、山东省兽药质量检验所、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15家单位的20位代表参加了此次考察活动。

考察期间,中国奶业协会代表团一行与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澳大利亚乳业局、维多利亚州政府、澳大利亚领科集团等单位召开了专题报告会。

双方就两国奶业发展情况、澳洲奶业投资环境及相关机构、中国奶业市场需求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报告会间隙,澳大利亚领科集团负责同志和代表团成员就双方较为感兴趣的乳制品贸易和来澳投资建厂等话题交换了意见和看法。

同时,代表团一行还参观了吉普斯兰岛地区的牧场,aldermeade奶牛场,考察了澳大利亚最大的乳制品生产商迈高集团下属的jelbart奶牛场。

代表团成员与农场主及技术人员就奶牛繁育、饲养管理,草场分栏管理及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交流。

此次考察活动,在澳大利亚领科集团的精心安排和支持下,代表团全方位地与澳大利亚奶业各方面的官员、专家、企业家就奶牛饲养管理,乳品加工,政府及行业服务,乳制品贸易及乳制品消费市场开拓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和广泛的交流,较全面地了解了澳大利亚奶业发展状况,并从中得到了有益的启示,达到了预期目的。

在考察中与澳大利亚奶业界的政府机构、专家学者、乳业协会等建立了联系,拓宽了沟通的渠道,为今后中澳双方奶业进一步交流与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澳大利亚奶业概况

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的澳洲大陆上,总面积77

6.4万平方公里,现有人口约223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90万人。

全澳农牧业用地

4.9亿公顷,其中牧业用地占55%。

另外,澳大利亚是世界天然草原面积最大的国家,草地面积达458万平方公里。

奶业是澳大利亚农业中一项重要的支柱产业,是仅次于小麦、肉牛的第三大农业产业。

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优良的草场,科学的管理,及最新遗传育种技术的广泛运用,使澳大利亚以高效率的方式生产出优质的牛奶,其乳制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一)以放牧为主的奶牛养殖业

201X13年度,澳大利亚产奶牛总数约为165万头,牛奶总产量为920万吨。

奶牛养殖在澳大利亚各州均有着很长的历史,大多集中在沿海地区,其中以维多利亚州为最主要的奶牛饲养和牛奶生产区,该州的奶牛饲养数量占全国65%,其次为新南威尔士和昆士兰州,奶牛饲养数量占全国的22%。

澳大利亚的气候和自然资源十分有利于奶业生产,近80%的奶牛是草地放养,牧草生产依靠天然降雨,有部分内陆地区是依靠灌溉系统。

具体来看,目前不补饲,完全依靠天然降雨的牧场占到牧场总数的30%,生产的牛奶占总产量的18%;不补饲或补饲少量饲料,依靠天然降雨加灌溉的牧场占到总数的50%,生产牛奶占52%;在降雨和灌溉的基础上,补饲谷物等饲料的牧场占16%,生产牛奶占25%;还有2%的牧场采用集中饲养的模式,生产的牛奶占4%。

在这种灵活多样的生产模式下,澳大利亚的牛奶生产效率高,质量好,而且成本远低于世界上其他主要的牛奶生产国。

乳制品企业和乳制品品种多元化

澳大利亚是一个新兴的移民国家,其开放的市场和多元的文化吸引了众多投资者。

这种多元化也体现在奶业生产上。

澳大利亚的牛奶加工企业是多元化的,包括由奶农所拥有的合作社公司、上市公司、私营公司和跨国公司。

合作社公司不再占据主导地位,其加工量占牛奶总量的33%左右。

最大的合作社公司(双江mg公司)加工的牛奶约占澳大利亚牛奶总量的30%。

其他形式的澳大利亚乳品公司也表现的十分活跃,上市公司有瓦伦堡干酪和奶油公司、必佳干酪公司;私营公司有百乐公司、burra食品公司和longarr食品公司;国际化的跨国公司包括恒天然(新西兰)、麒麟(日本)和latalis公司(法国)等。

这些世界乳业中的巨头通过新建或收购的方式争夺澳大利亚乳制品生产消费市场。

澳大利亚乳制品品种的多元化表现在产品的丰富多样,有奶酪、饮用奶(包括鲜奶和uht奶)、脱脂奶粉、黄油、全脂奶粉及其他产品。

奶酪是最重要的乳制品,其产量占到了乳制品产量的33%,饮用奶和脱脂奶粉是其他两个产量最高的乳制品,分别占到乳制品产量的27%和28%,全脂奶粉占到9%,其他占3%。

(三)旺盛而趋于稳定的乳制品消费

澳大利亚主要消费的乳制品是牛奶、奶粉、奶酪、黄油、黄油混合物及酸奶(见表

2)。

澳大利亚奶业的发展,源于旺盛的消费需求。

据澳大利亚乳业局的数据,201X13年度,澳大利亚人均消费牛奶107千克,奶酪1

3.5千克,黄油

3.7千克,酸奶

7.2千克,将以上折合成液体奶,年人均消费达到惊人的32

3.2千克,而发达国家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为238千克,世界平均为107千克左右,发展中国家平均为72千克,我国仅为32千克,由此可见,乳制品在澳大利亚餐桌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澳大利亚乳制品消费趋于稳定,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饮用奶消费从全脂牛奶转变到特制的牛奶品种,如减脂和低脂牛奶,同时风味牛奶的市场份额也在增加;干酪消费中非切达干酪的消费不断增加;奶油的消费量一直在减少,这是因为消费者寻求降低饱和脂肪的摄入量。

酸奶的消费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因为它既方便又健康,所以倍受时间紧迫的消费者青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