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分项工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57849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分项工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分项工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分项工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分项工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分项工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分项工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分项工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分项工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分项工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分项工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分项工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分项工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分项工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分项工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分项工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分项工程.docx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分项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分项工程.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分项工程.docx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分项工程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依据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打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工程。

2、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预制钢筋混凝土桩:

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

2.1.2焊条(接桩用):

型号、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一般宜用E4303卑号。

2.1.3钢板(接桩用):

材质、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宜用低碳钢。

2.1.4主要机具有:

柴油打桩机、电焊机、桩帽、运桩小车、索具、钢丝绳、钢垫板或槽钢,以及木折尺等。

2.2作业条件:

2.2.1桩基的轴线和标高均已测定完毕,并经过检查办了预检手续。

桩基的轴线和高程的控制桩,应设置在不受打桩影响的地点,并应妥善加以保护。

2.2.2处理完高空和地下的障碍物。

如影响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使用或安全时,应会同有关单位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

223根据轴线放出桩位线,用木撅或钢筋头钉好桩位,并用白灰作标志,以便于施打。

2.2.4场地应碾压平整,排水畅通,保证桩机的移动和稳定垂直。

2.2.5打试验桩。

施工前必须打试验桩,其数量不少于2根。

确定贯入度并校验打桩设备、施工工艺以及技术措施是否适宜。

2.2.6要选择和确定打桩机进出路线和打桩顺序,制定施工方案,作好技术交底。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就位桩机——起吊预制桩——稳桩——打桩——接桩——送桩一

—中间检查验收一一移桩机到下一一桩位。

3.2就位桩机

打桩机就位时,要对准桩位,保证垂直稳定,在施工中不发生倾斜、移动。

3.3起吊预制桩

先拴好吊桩用的钢丝绳和索具,然后用索具捆住桩上端吊环附近处,一般不超过30cm再起动机器起吊预制桩,使桩尖垂直对准桩位中心,缓缓放下插入土中,位置要准确;再在桩顶扣好桩帽或桩箍,即可除去索具。

3.4稳桩

桩尖插人桩位后,先用较小的落距冷锤1-2次,桩人土一定深度,再使桩垂直稳定。

10m以内短桩可目测或用线坠双向校正;1Or以上或打接桩必须用线坠或经纬仪双向校正,不得用目测。

桩插入时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

桩在打人前,要在桩的机面或桩架上设置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观测、记录。

3.5打桩

用落锤或单动锤打桩时,锤的最大落距不能超过1.0m;用柴油锤打桩时,要使锤跳动正常。

打桩要重锤低击,锤重的选择要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桩的类型、结构、密集程度及施工条件来选用。

打桩顺序根据基础的设计标高,先深后浅;依桩的规格要先大后

小,先长后短。

由于桩的密集程度不同,可自中间向两个方向对称进行或向四周进行;也可由一侧向单一方向进行。

3.6接桩

361、在桩长不够的情况下,采用焊接接桩,其预制桩表面上的预埋件要清洁,上下节之间的间隙要用铁片垫实焊牢;焊接时,要采取措施,减少焊缝变形;焊缝要连续焊满。

3.6.2、接桩时,一般在距地面1n左右时进行。

上下桩节的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10mm节点折曲矢高不得大于1%0桩长。

3.6.3、接桩处人土前,要对外露铁件,再次补刷防腐漆。

3.7送桩

设计要求送桩时,送桩的中心线要与桩身吻合一致,才能进行送

桩。

若桩顶不平,可用麻袋或厚纸垫平。

送桩留下的桩孔要立即回

填密实。

3.8检查验收

每根桩达到贯人度要求,桩尖标高进入持力层,接近设计标高时,或打至设计标高时;要进行中间验收。

在控制时,一般要求最后三次十锤的平均贯人度,不大于规定的数值或以桩尖打至设计标高来控制,符合设计要求后,填好施工记录。

如发现桩位与要求相差较大时,要会同有关单位研究处理,然后移桩机到新桩位。

待全部桩打完后,开挖至设计标咼,做最后检查验收,并将技术资料整理完毕提交甲方。

4、质量标准

要求符合《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的规定

4.1一般规定

4.1.1桩位的放样允许偏差如下:

群桩20mm

单排桩10mm

4.1.2桩基工程的桩位验收,除设计有规定外,应按下述要求进行:

当桩顶设计标高与施工场地标高相同时,或桩基施工结束后,有可能对桩位进行检查时,桩基工程的验收应在施工结束后进行。

当桩顶设计标高低于施工场地标高,送桩后无法对桩位进行检查时,对打入桩可在每根桩桩顶沉至场地标高时,进行中间验收,待全部桩施工结束,承台或底板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再做最终验收。

对灌

注桩可对护筒位置做中间验收

4.1.3打(压)入桩(预制混凝土方桩、先张法预应力管桩、钢桩)

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表4.1.3的规定。

斜桩倾斜度的偏差不得大于

倾斜角正切值的15%(倾斜角系桩的纵向中心线与铅垂线间夹角)。

表4.1.3预制桩(钢

桩)桩位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

(mm序号

(1)垂直基础梁的

100+0.01H

1

盖有基础梁

中心线

的桩

⑵沿基础梁的中

150+0.01H

心线

2

桩数为1〜3根桩基中的桩

100

3

桩数为4〜16根桩基中的桩

1/2桩径或边长

4

桩数大于16根桩基

(1)最外边的桩

1/3桩径或边长

中的桩

(2)中间桩

1/2桩径或边长

注:

卜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

4.1.4灌注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表4.1.4的规定,桩顶标高至少

要比设计标高高出0.5m,桩底清孔质量按不同的成桩工艺有不同的

3

要求,应按本章的各节要求执行。

每浇注50m必须有1组试件,小于

3

50m的桩,每根桩必须有1组试件。

4.2混凝土预制桩

4.2.1桩在现场预制时,应对原材料、钢筋骨架(见表5.4.1)、混

凝土强度进行检查采用工厂生产的成品桩时,桩进场后应进行外观及

尺寸检查。

422施工中应对桩体垂直度、沉桩情况、桩项完整状况、接桩质量等进行检查,对电焊接桩,重要工程应做10%的焊缝探伤检查。

4.2.3施工结束后,应对承载力及桩体质量做检验。

4.2.4对长桩或总锤击数超过500击的锤击桩,应符合桩体强度及28d龄期的两项条件才能锤击。

4.2.5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422的规定。

4.2.1

预制桩

钢筋骨允许偏差或

序号检查项目检查方法

架质量允许值

检验标

准(mr)

项目

主控

主筋距桩顶

1

士5

用钢尺量

项目

距离

多节桩锚固

用钢

2

5

钢筋位置

尺量

多节桩预埋

用钢

3

士3

铁件

尺量

 

4

—般

1

项目

2

主筋保护层

厚度

用钢

尺量

主筋间距士5用钢尺量

桩尖中心线

10

箍筋间距

桩顶钢筋网

多节桩锚固

钢筋长度

士20

士10

士10

用钢尺量用钢尺量用钢尺量用钢尺量

 

表422钢筋混凝土

预制桩的质量检验

标准

允许偏差或允许

序号检查

检查方法

项目

项目

单位

数值

 

按基桩检测技术

按基桩检测

1

桩体质量检验

规范

技术规范

用见

2桩位偏差GB50202-20

02表5.1.3

量按基

桩检

按基桩检测

3承载力测

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

砂、石、水泥、钢材查出厂质保

1等原材料符合设计要求文件或抽样

(现场预制时)送检

混凝土配合比及强度查

符合设计要

2(现场预称

制时)量

表面平整,

颜色均匀,

角深度直成品桩外形

<10mm蜂窝观

面积

小于总面积

0.5%

深度<20mm

测成品桩裂缝(收缩裂宽度

疋缝或起<0.25mm横

仪吊、装运、堆放引起向裂缝不超

的裂缝)过边长的一

 

地下水有侵蚀地区及锤击数超过

500

 

用钢尺

成品桩尺

寸:

横截面

边长

mm

士5

桩顶对角线

mm

<10

mm

<10

桩尖中心线

mm

<1/1000L

桩身弯曲矢

<2

咼钢

桩顶平整度尺

L

为桩

GB

50

20

见GB502022

电焊接桩:

焊缝质量

第554-2表

5.

5.

4

2

>1

电焊结束后停歇时间

上下节平面偏差

节点弯曲矢高

min秒表测定

.0

<1

mm用钢尺量

0

<1

/

用钢尺量,L为两节桩长

10

 

浇注后停歇时间

min

5、成品保护

5.1、桩应达到设计强度的

5.2、桩在起吊及搬运时,

硫磺胶泥接

桩:

胶泥浇min

注时间

>7秒表测定

桩顶标高

停锤标准

<2

mm

士50

设计要求

70%方可起吊,达到

100%才能运输

必须做到吊点符合设计要求,要平稳并

 

不得损坏。

5.3、桩的堆放要符合下列要求:

(1)场地平整、坚实,不得产生不均匀下沉。

(2)垫木与吊点的位置要相同,并保持在同一平面内。

(3)同桩号的桩要堆放在一起,而桩尖要向一端。

(4)多层垫木要上下对齐,最下层的垫木要适当加宽。

堆放层数一般不超过4层。

5.4、妥善保护好桩基的轴线和标高控制桩,不得由于碰撞和振动而位移。

5.5、打桩时如发现地质资料与提供的数据不符时,要停止施工,并与有关单位共同研究处理。

5.6、在邻近有建筑物或岸边、斜坡上打桩时,要会同有关单位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

施工时要随时进行观测,确保避免因打桩振动而发生安全事故。

5.7、打桩完毕进行基坑开挖时,要制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和技术措施,防止桩的位移和倾斜。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预制桩必须提前定货加工,打桩时预制桩的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养护期一个月后方准施打。

6.2、桩身断裂。

由于桩身弯曲过大,强度不足及地下有障碍物等原因造成,或桩在堆放、起吊、运输过程中产生断裂,没有发现所致原因,要及时检查。

6.3、桩顶碎裂。

由于桩顶强度不够及钢筋网片不足、主筋距桩顶面太小,或桩顶不平、施工机具选择不当等原因所造成。

要加强施工

准备时的检查。

6.4、桩身倾斜。

由于场地不平、打桩机底盘不水平或稳桩不垂直、桩尖在地下遇见硬物等原因所造成。

要严格按工艺操作规定执行。

6.5、接桩处拉脱开裂。

连接处表面不干净、连接铁件不平、焊接质量不符合要求、接桩上下中心线不在同一条线上等原因所造成。

6.6打桩过程中,遇见下列情况要暂停,并及时与有关单位研究处理:

贯入度剧变;

桩身突然发生倾斜、位移或有严重回弹;

桩顶或桩身出现严重裂缝或破碎。

冬期在冻土区打桩有困难时,要先将冻土挖除或解冻后进行。

7、质量记录

7.1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出厂合格证。

7.2试桩或试验记录。

8安全标准

8.1吊桩前应将桩锤提升到一定位置固定牢靠,防止吊桩锤坠落。

8.2起吊时吊点必须正确,速度要均匀,桩身应平稳,必要时桩架应设缆风。

8.3桩身附着物要清除干净,起吊后人员不准在桩下通过。

8.4吊桩与运桩发生干扰时,应停止运桩。

8.5插桩时,手脚严禁伸人桩与龙门之间。

8.6用撬棍或板舢等工具校正桩时,用力不宜过猛。

8.7打桩时应采取与桩型、桩架和桩锤相适应的桩帽及衬垫,发现损坏应及时修整或更换。

8.8锤击不宜偏心,开始落距要小。

如遇贯人度突然增大桩身突然倾斜、位移、桩头严重损坏、桩身断裂、桩锤严重回弹等应停止锤击,经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作业。

8.9熬制胶泥要穿好防护用品。

工作棚应通风良好,注意防火;容器不准用锡焊,防止熔穿漏泄;胶泥浇注后,上节桩应缓慢放下,防止胶泥飞溅。

8.10套送桩时。

应使送桩、桩锤和桩三者中心在同一轴线上。

8.11拔送桩时应选择合适的绳扣,操作时必须缓慢加力.随时注意桩架、钢丝绳的变化情况。

8.12送桩拔出后.地面孔洞必须及时回填或加盖。

9、环保措施

9.1注意打桩噪声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