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课后辅导练习题48.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7891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后辅导练习题4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后辅导练习题4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后辅导练习题4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后辅导练习题4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后辅导练习题4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后辅导练习题48.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后辅导练习题48.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后辅导练习题48.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后辅导练习题48.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后辅导练习题48.docx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后辅导练习题4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必修一课后辅导练习题48.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后辅导练习题48.docx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后辅导练习题48

学科:

地理

专题:

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主讲教师:

田佩淮清华附中地理特级教师

题1:

读“亚洲部分地区自然带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A地所属自然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E地所属自然带的典型植被是_________________,C地所属自然带相应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评价下列地区气候资源及其农业发展的条件:

A处_________________条件配合好,宜种植以_________________为主的高产粮食作物;C处_________________条件好,但_________________资源不富裕,宜发展以________、_________为主的旱作农业;

D、E处充分利用有很大优势的________资源和________资源,发展畜牧业和_______农业,生产优质的畜产品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农产品。

题2:

下图中A、B、C三点分别代表非洲撒哈拉沙漠、南亚德干高原和中国珠江三角洲,三地纬度大致相当。

结合三地气候差异形成原因,分析自然带分布存在的差异。

题3: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的气候统计图”,图中数字表示月份。

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2.该地区所属自然带可能为:

()

A亚寒带针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热带雨林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题4:

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

图1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

A.从南向北逐渐升高B.从西向东逐渐升高

C.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D.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2.梅里雪山位②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000米左右。

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抬升,降水丰富B.纬度低,气温比较高

C.距海远,降水比较少D.山坡陡,冰雪下移快

题5:

读下面北半球自然带的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示意图,读图后回答1—3题:

 

1.图中所示自然带①是()

A.热带雨林带B.亚寒带针叶林带C.苔原带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从图中可以判断北纬10度的自然带垂直分异中,积雪冰川带位于米以上。

A.5000MB.4000MC.6000MD.3000M

3.从图中可以判断垂直自然带表现最为明显的是()

A.低纬度地区B.中纬度地区C.高纬度地区D.全部都明显

题6:

读右图,回答1—2题

1、若图5-3纬度为40°N,则P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P点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P点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P点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P点的自然带为亚寒带针叶林带

2、若图5-3纬度为40°S,则P点

的说法正确的是()

A.P点在非洲           

B.P点在南美洲

C.P点的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P点附近有巴西暖流

题7:

下面左图为南美洲三座山脉植被分布的差异。

读图回答1~2题。

1.造成这三座山脉植被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势高低B.纬度高低C.迎风背风D.距海远近

2.上面右图中的气候类型,可能出现在左图中的哪种植被类型之中()

A.甲B.乙C.丙D.丁

题8:

古诗云:

“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从地理学的角度看,这首诗描述的是()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低纬到高纬的地域分异规律

C.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规律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规律

 

课后练习详解

题1:

答案:

(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荒漠 温带季风气候  

(2)水热 水稻 光照、热量 水 小麦棉花 光热 草场 灌溉(绿洲) 长绒棉 哈密瓜 瓜果

解析:

图中A位于我国南方地区,E位于我国西部内陆地区;C位于我国华北、东北。

A处水热条件配合较好,宜种植以水稻为主的高产粮食作物,C处光照、热量条件好,但水资源不足,宜发展以小麦、棉花为主的旱作农业:

D为温带草原带,草场资源丰富,可发展畜牧业,生产优质畜产品;五处的光热资源丰富,农业以绿洲农业为主,可生产优质长绒棉。

题2:

答案:

A地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为热带沙漠气候,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B地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以及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形成热带季风气候,自然带为热带季雨林带;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地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造成三地自然带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是三地气候的差异。

解析:

解答这道题一定要联系三地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进行全面地分析。

图中三地虽都在北回归线附近,但大气环流形势不一样。

A地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为热带沙漠气候,形成了撒哈拉沙漠,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

B地为德干高原,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以及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形成热带季风气候,一年之内分旱(又可分热季和凉季)、雨两季,10月至次年5月盛行从大陆吹向海洋的东北季风,降水较少,为旱季。

旱季的后期(3—5月)气候干热,为热季;6—9月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大量水汽,降水丰沛,为雨季,自然带为热带季雨林带。

C处为珠江三角洲,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盛行从大陆吹向海洋的偏北风,夏季盛行从海洋吹向大陆的偏南风,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造成三地自然带差异显著的原因主要是三地气候的差异。

题3:

答案:

1.D2.B

解析:

根据最低月气温小于0°C,可知该地位于温带地区,且降水集中在7、8月,故可以判断该地区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

其对应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题4:

答案:

1、C2、A

解析:

1、依据图形中雪线高度等值线分布情况可以看出:

西南地区纬度较低,雪线高度分布自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东北最低。

2、根据高中地理所学珠穆朗玛峰南坡雪线低的原因是位于迎风坡降水较多,再依据梅里雪山的实际状况可以推断出雪线低是因为地形原因导致降水丰富。

题5:

答案:

1.C2.A3.A

解析:

1.自然带①水平分布在70°N—85°N,可判断其是苔原带,

2.读图可知①自然带在10°N高山上的分布高度为5000米。

3.由图观之,垂直地带性最明显的是低纬度地区的高山。

题6:

答案:

1、C、B

解析:

1、P点在北半球,又在40°N以南附近。

位于大陆的西岸,则P点的气候为地中海气候。

2、非洲的纬度不能超越40°S,P点位于大陆的西岸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巴西暖流分布在大陆的东岸。

题7:

答案:

1、B2、A

解析:

1、选B。

垂直自然带的基带就是其水平自然带,该图三座山脉中,左边和中间山脉的基带虽然都是雨林植被,但分布高度不一致,左边雨林分布高度可达2000米左右,可见其应位于赤道附近;中间雨林的分布高度只有800米左右,说明其距赤道有一定距离;右边基带是稀疏林地,说明其纬度更高。

2、选A。

上面右图的气温和降水数据反映的是热带雨林气候,该气候控制区全年高温多雨,在此气候下发育的典型植被应是热带雨林。

题8:

答案:

B

解析:

中国塞北和江南之间的差异为南北差异,即高低纬度之间的差异,属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