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歌谣嗡吧吧.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7935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5.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歌唱歌谣嗡吧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歌唱歌谣嗡吧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歌唱歌谣嗡吧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歌唱歌谣嗡吧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歌唱歌谣嗡吧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歌唱歌谣嗡吧吧.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歌唱歌谣嗡吧吧.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歌唱歌谣嗡吧吧.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歌唱歌谣嗡吧吧.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歌唱歌谣嗡吧吧.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歌唱歌谣嗡吧吧.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歌唱歌谣嗡吧吧.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歌唱歌谣嗡吧吧.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歌唱歌谣嗡吧吧.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歌唱歌谣嗡吧吧.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歌唱歌谣嗡吧吧.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歌唱歌谣嗡吧吧.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歌唱歌谣嗡吧吧.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歌唱歌谣嗡吧吧.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歌唱歌谣嗡吧吧.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歌唱歌谣嗡吧吧.docx

《歌唱歌谣嗡吧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歌唱歌谣嗡吧吧.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歌唱歌谣嗡吧吧.docx

歌唱歌谣嗡吧吧

()主题活动设计

年月日

第周节

星期

班级

授课教师

活动名称

歌唱歌谣嗡吧吧

活动

目的

1、愿意参加歌唱活动《嗡吧吧》。

2、感受三拍子强弱关系,学唱歌曲《嗡吧吧》。

活动重点

愿意参加歌唱活动《嗡吧吧》。

活动难点

感受三拍子强弱关系,学唱歌曲《嗡吧吧》。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对法国号有初步的认识。

2、材料准备:

教师用材料:

节奏卡(ⅩⅩⅩ|和Ⅹ--|)、歌曲动画《嗡吧吧》。

幼儿用材料;操作单页第1~2页。

3、常规准备:

将椅子摆成半圆形,每把椅子下面放操作单页第1~2页。

在唱歌曲前先请幼儿双手食指按揉鼻翼两侧,面带微笑唱歌。

 

 

 

一、预备导入

1、教师播放歌曲动画《嗡吧吧》中的音乐,教师带领幼儿伴随音乐节拍,强拍跨大步,两个弱怕原地踏步,走进活动室。

2、练声:

请幼儿先双手食指按揉鼻翼两侧,然后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下唱练声曲。

二、感知体验

1、教师播放歌曲动画《嗡吧吧》中的音乐屋,引导幼儿拿出操作单页第1页,一边让幼儿看图倾听歌词内容,一边随着三拍子强弱弱的特点拍手,教师:

是谁在唱歌?

他是怎么唱的?

小结:

嗡的地方是强拍,吧吧的地方是弱拍。

2、教师出示节奏卡(ⅩⅩⅩ|和Ⅹ--|),感知节拍强弱,联系1:

教师引导幼儿按强弱弱的节拍特点,一边念歌词一边拍手。

练习2:

教师出示节奏卡(ⅩⅩⅩ|和Ⅹ--|),引导幼儿用拍手拍肩拍肩的动作体验三拍子的节拍特点。

三、音乐表现

1、教师播放歌曲动画《嗡吧吧》中的音乐屋,让幼儿看操作单页第2页,一边跟唱一边看图指划三拍子的顺序。

2、教师弹钢琴教唱歌曲,重点提示幼儿用强弱弱的节拍特点演唱。

3、教师播放歌曲动画《嗡吧吧》中的伴奏坊,幼儿看操作单页第1页,随音乐完整演唱歌曲。

四、结束活动

全班幼儿收拾好操作单页,,强拍跨大步,两个弱怕原地踏步,跟上教师走出活动室。

()主题活动设计

年月日

第周节

星期

班级

授课教师

活动名称

韵律游戏蹦踏踏蹦踏

活动

目的

1、倾听音乐《蹦踏踏蹦踏》,感受音乐的热情欢快。

2、尝试用肢体动作随着音乐节奏表现音乐《蹦踏踏蹦踏》,体验快乐舞动的乐趣。

3、学跳律动《蹦踏踏蹦踏》。

活动重点

倾听音乐《蹦踏踏蹦踏》,感受音乐的热情欢快。

活动难点

尝试随着音乐节奏表现音乐《蹦踏踏蹦踏》,体验快乐舞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有看图谱的经验:

挂图《蹦踏踏蹦踏》、律动视频《蹦踏踏蹦踏》。

操作单页第3~4页。

将椅子摆成半圆形,每把椅子下面放操作单页第3~4页。

 

 

 

一、预备导入

教师播放律动视频《蹦踏踏蹦踏》中的音乐,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热情欢快。

教师:

这首乐曲听上去有什么特殊的感受?

二、感知体验

1、教师播放律动视频《蹦踏踏蹦踏》中的音乐,引导幼儿倾听后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

教师:

听着音乐,你特别想做什么?

(拍手、拍腿、拍肩、蹦跳、扭胯、转动等)。

2、请幼儿欣赏操作单页第3-4

页上图示并模仿。

3、教师播放律动视频《蹦踏踏蹦踏》中的音乐,幼儿模仿图谱动作,随音乐节拍跳一跳。

教师:

每一张图谱表示一个特定的动作,你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动作跟着音乐跳一跳。

三、音乐表现

1、教师出示挂图"蹦踏踏蹦踏"并播放音乐,让幼儿再次完整感受乐曲,讨论图谱动作的顺序。

教师:

你觉得音乐里的可能是怎样的顺序?

请帮它们排排对吧。

2、教师播放律动视频《蹦踏踏蹦踏》,将舞蹈动作完整示范一遍,幼儿欣赏。

3、教师和幼儿随律动视频《蹦踏踏蹦踏》,完整舞蹈。

四、结束活动

全班幼儿收拾好操作单页,一边随音乐拍手一边走出教室。

()主题活动设计

年月日

第周节

星期

班级

授课教师

活动名称

歌唱歌谣小脚

活动

目的

1、尝试用跳音、连音相结合的方法来演唱歌曲《小脚》。

2、感受三拍子的轻快旋律,体验歌曲《小脚》所表现的快乐活泼的情绪。

活动重点

尝试用跳音、连音相结合的方法来演唱歌曲《小脚》。

活动难点

感受三拍子的轻快旋律,体验歌曲《小脚》所表现的快乐活泼的情绪。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进行过猜谜语的活动;教具:

挂图“我的小脚”、歌曲动画《小脚》。

学具:

操作单页第5~6页。

将椅子摆成半圆形,每把椅子下放操作单页第5~6页;在唱歌前先请幼儿双手食指按揉鼻翼两侧,面带微笑唱歌。

 

 

 

一、预备导入

1、练声:

请幼儿先双手食指按揉鼻翼两侧,然后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下唱练声曲。

2、以谜语导入,请幼儿猜一猜,并在操作单页第5页上把谜底找出来。

教师:

我有两个好朋友,会跑会跳还会走,离它谁也不能走,你有我有大家有。

猜身体的部位,试着在图上找一找。

(小脚)。

二、感知体验

教师播放歌曲动画《小脚》中的音乐,让幼儿一边欣赏歌曲一边拍手。

老师:

小脚和小朋友们玩得真高兴。

听!

小脚高兴的唱起了歌。

2、教师引导幼儿再次欣赏歌曲,请幼儿一边欣赏音乐一边跟着歌词做动作。

教师:

我们的小脚走走、踏踏,会吵醒谁呢?

3、教师出示挂图“我的小脚”,引导幼儿看图谱欣赏歌曲。

教师:

“小脚”叫醒了谁?

一起唱着怎么样动听的歌?

“小脚跳跳”像树上的谁?

他们唱歌的声音又是怎样的呢?

三、音乐表现

1、教师引导幼儿看操作单页第6页,并播放歌曲动画《小脚》中的“音乐屋”跟唱歌曲。

2、教师用钢琴伴奏,幼儿看挂图轻声唱每句歌词的后半句衬词“啦”,前半句由教师单独唱。

3、教师用钢琴伴奏,幼儿看挂图轻声唱每句歌词的前半句,后半句由教师单独唱衬词“啦”。

4、教师播放歌曲动画《小脚》中的“伴奏坊”,幼儿完整地轻唱整首歌曲。

5、教师请幼儿分别扮演“小花”“小鸟”“小树”“小板凳”,进行表演唱。

四、结束活动

全班幼儿收拾好操作单页,手拉手,用音乐的方式“再见”。

()主题活动设计

年月日

第周节

星期

班级

授课教师

活动名称

游乐场

活动

目的

1、感受三拍子的节奏,能根据《游乐场》的音乐做相应的动作。

2、初步感知辨别音乐《游乐场》ABAB的段式。

活动重点

感受三拍子节奏,能根据《游乐场》的音乐做出相应的动作

活动难点

初步感知辨别音乐《游乐场》的音乐做出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幼儿对音乐《游乐场》有一定的感知

2、材料准备:

教师用材料:

挂图旋转木马、动画视频游乐场。

幼儿用材料:

操作单页7~8页。

3、常规准备:

将椅子摆成半圆形,每把椅子下放操作单页7~8页;在欣赏音乐时请幼儿闭着眼睛聆听。

 

 

 

一、预备导入

教师引导幼儿看操作单页第7页。

教师︰画面中师什么地方?

你最喜欢那些游乐项目?

二、感知体验

1、教师播放动画视频《游乐场》中的音乐,引导幼儿欣赏音乐。

教师:

请大家闭上眼睛听一听,这段音乐像是游乐场里的什么游乐项目?

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教师小结:

这段音乐轻松、活泼、好像是在骑木马,十分好听。

2、教师引导幼儿感知音乐ABAB的段式。

教师:

请你们在仔细听一听,说说这段音乐表现了几个场景?

小结:

音乐表现了四个场景,第一个场景与第三个场景相同,第二个场景与第四个场景相同。

三、音乐表现

1、教师出示挂图“旋转木马”,引导幼儿感知音乐旋律。

第一段旋律指划大型彩色伞上的八条彩色条来感知音乐,第二段旋律通过点指木马来感知音乐。

2、教师播放动画视频《游乐场》中的音乐,引导幼儿随着音乐旋律做骑木马、身体晃动着的动作。

小结:

游乐场里真好玩,可以做海盗船、骑旋转木马,真快乐!

我们回家后,要把这份快乐与爸爸妈妈分享。

四、结束活动

全班幼儿收拾好操作单页,围成一个圈,伴随音乐的节奏,自由的做放松动作,结束活动。

()主题活动设计

年月日

第周节

星期

班级

授课教师

活动名称

歌唱歌谣洗手擦脸

活动

目的

1、初步学看节奏图谱,学唱歌曲《洗手擦脸》。

2、感知休止符的停顿,能唱准休止符的空白。

活动重点

初步学看节奏图谱,学唱歌曲《洗手擦脸》

活动难点

感知休止符的停顿,能唱休止符的空白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有自己洗手擦脸的经验。

2、材料准备:

教师用材料:

歌曲动画《洗手擦脸》,布娃娃若干。

幼儿用材料:

操作单页第9~10页。

3、常规准备:

将椅子摆成半圆形,每把椅子下放操作单页第9~10页,在唱歌前先请幼儿双手食指按揉鼻翼两侧,面带微笑唱歌。

 

 

 

一、预备导入

1、练声;请幼儿先双手食指按揉鼻翼两侧,然后在教师钢琴的伴奏下唱练声曲。

2、主题导入:

教师:

小朋友,你们会自己洗手擦脸吗?

你们是怎样洗手擦脸的?

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吧。

二、感知体验

教师播放歌曲动画洗手擦脸中的音乐,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的节奏做洗手擦脸的动作。

教师︰让我们一起听听音乐,把我们的小手小脸洗干净吧。

三、音乐表现

1、教师播放歌曲动画《洗手擦脸》中的“清唱吧”,幼儿扮演妈妈,拿起准备好的布娃娃当做宝宝,听歌词为宝宝洗手擦脸。

教师︰小宝宝变干净了,妈妈高兴的唱起了歌。

2、教师引导幼儿看操作单页9~10页并播放音乐,幼儿看图欣赏歌曲一遍。

教师:

仔细听一遍妈妈是怎样把脏宝宝变成一个干净的宝宝的。

3、教师播放歌曲动画《洗手擦脸》中的音乐屋,引导幼儿一边演唱歌曲一边帮助手中的布娃娃洗手擦脸

4、教师播放歌曲动画《洗手擦脸》中的伴奏坊,幼儿完整的轻声演唱歌曲。

5、幼儿一边演唱歌曲,一边扮演角色表演歌曲内容。

6、幼儿分角色表演﹙男孩扮演爸爸,女孩扮演妈妈﹚

四、结束活动

全班幼儿收拾好操作单页,手拉手围成一个圈,用音乐的方式再见

()主题活动设计

年月日

第周节

星期

班级

授课教师

活动名称

韵律游戏小小音乐家

活动

目的

1、喜欢跟着音乐做动作,体验表现性韵律活动小小音乐家,所带来的快乐。

2、能随着音乐伴奏运动身体不同的部位,感受音乐的节奏。

3、尝试根据提示随着音乐画旋律线。

活动重点

喜欢跟着音乐做动作,体验表现性韵律活动小小音乐家,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难点

能随着音乐伴奏运动身体不同的部位,感受音乐的节奏。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幼儿已经知道自己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

2、材料准备:

教师用材料:

律动视频小小音乐家:

幼儿用材料;操作单页第1112页3、常规准备:

幼儿穿舞蹈服和舞蹈鞋排成两横队,教师提示幼儿按要求拿出和放回幼儿操作单页。

 

 

 

一、预备导入

复习幼儿每天做的律动操作或是已经会跳的舞蹈进行热身。

教师:

律动操音乐开始了,让我们一起来吧。

二、感知体验

1、教师播放律动视频小小音乐家中的音乐,让幼儿感知音乐律动。

教师:

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动一动吧。

{可提示幼儿做扭扭头、转转手、踢踢腿、扭扭腰、双脚跳等动作}

2、教师播放律动视频小小音乐家,让幼儿感受欣赏。

三、音乐表现

1、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基本动作。

幼儿看操作单页第11页图示,自由模仿动作。

教师示范动作,引导幼儿欣赏感知表现性律动中肢体语言与音乐节拍、力度、律动的完美结合。

幼儿学习基本律动动作。

2、教师引导幼儿理解动作含义。

教师:

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做个“小小音乐家”吧,看看谁会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讲述这个音乐故事。

{教师必须听好音乐的前奏,用自己的动作或语言暗示幼儿,每一个动作都要按音乐的节奏变换,引导幼儿学者听辩音乐}

3、教师播放律动视频小小音乐家,并引导幼儿随音乐完整表演舞蹈。

4、交流分享

教师可根据幼儿活动的情况选择进行集体或者个别指导。

5、教师引导幼儿拿出操作单页第12页,根据提示听音乐画旋律线。

四、结束活动

全班幼儿收拾好操作单页,走出活动室。

()主题活动设计

年月日

第周节

星期

班级

授课教师

活动名称

划船

活动

目的

1.感受三拍子歌曲的节奏和优美、缓慢的旋律,能学会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划船》。

2.能用歌声、语言和肢体动作,表现对《划船》歌曲的感受。

活动重点

能用歌声、语言和肢体动作,表现对《划船》歌曲的感受。

活动难点

感受三拍子歌曲的节奏和优美、缓慢的旋律,能学会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划船》。

活动准备

听过旋律优美的三拍子歌曲、歌曲动画《划船》、操作单页

调整

 

 

 

一、预备导入1、练声请幼儿先双手食指按揉鼻翼两侧,然后在老师钢琴的伴奏下唱练声曲。

2、谈话导入教师:

小朋友,请你看着操作单页第13页,说一说图中的妈妈都是怎么表达宝宝的爱。

2、感知体验

1.教师引导幼儿看操作单页第14页并播放歌曲动画《划船》中的“音乐屋”,幼儿欣赏歌曲旋律。

教师:

图中湖面上的妈妈是怎么划船的呢?

请你听完音乐后说一说吧。

2.教师再次播放歌曲画《划船》中的“音乐屋”让幼儿再次欣赏歌曲旋律,想象情境。

教师:

妈妈的船为什么划得那么慢呢?

三、音乐表现

1.教师播放歌曲动画《划船》中的“清唱吧”,幼儿熟悉歌词。

教师:

歌曲里都长了些什么?

2.教师用钢琴伴奏,引导幼儿看操作单页第14页上的情境图,轻声哼唱歌曲一遍

3.教师播放歌曲动画《划船》中的“音乐屋”,有二分段学唱。

4.教师播放歌曲动画《划船》中的“伴奏坊”,幼儿完整表演唱。

四、结束活动

全班幼儿收拾好操作单页,手拉手围成一个圈,用音乐的方式“再见”。

 

()主题活动设计

年月日

第周节

星期

班级

授课教师

活动名称

糖果舞会

活动

目的

1.有倾听音乐水族和军队进行曲的意愿,并乐于说出自己的感受。

2.能听辨不同性质的音乐,区分软糖小姐和硬糖先生不同的音乐形象。

活动重点

能听辨不同性质的音乐,区分软糖小姐和硬糖先生不同的音乐形象。

活动难点

有倾听音乐水族和军队进行曲的意愿,并乐于说出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

挂图、头饰、视频、操作单页

调整

 

 

 

1、预备导入1.教师出示挂图“软软的和硬硬的”,让幼儿说说哪些食物是软软的,哪些食物是硬硬的,并完成操作单页第15页的内容。

2.教师出示礼物袋,请幼儿猜一猜。

教师: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礼物袋,你们猜里面会是什么?

3.教师请幼儿摸一摸,感受软糖和硬糖的不同。

教师:

你摸到了什么?

这颗糖果宝宝摸上去什么感觉?

(重点感受软和硬)4.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糖果。

请几名幼儿从礼物袋里摸出一颗糖果,大声地告诉大家是软软的还是硬硬的。

5.教师引导幼儿看操作单页第16页上两颗糖果的形象,并告诉幼儿它们的名字。

二、感知体验

1.教师播放动画视频《糖果舞会》中第一段“水族馆”的音乐,让幼儿倾听、感受音乐的轻柔委婉。

教师:

新年快到了,软糖小姐和硬糖先生也要像小朋友一样聚到一起开新年舞会,你们听,这是“硬糖先生”在跳舞还是“软糖小姐”在跳舞,为什么?

2..教师播放动画视频《糖果舞会》中第二段“军队进行曲”的音乐,幼儿倾听、感受音乐的雄壮有力。

教师:

“软糖小姐”跳舞是软软的,那“硬糖先生”会是怎样跳舞的呢?

3.教师交替播放两段音乐,请幼儿区分不同的音乐形象。

幼儿在倾听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线条来表示自己所听到的音乐,在听到代表“硬糖先生”的音乐时手指在空中画用直线表示,在听到“软糖小姐”的音乐时手指在空中画波浪线表示。

并完成操作单页第16页的内容。

三、音乐表现

1.教师引导幼儿听到表示“软糖小姐”的音乐时,用身体各部位的动作来表示音乐的轻柔委婉。

教师:

“软糖小姐”跳舞时哪些地方是软软的?

(软软的手指、扭动的要、柔软的手臂等)2.教师引导幼儿听到表示“硬糖先生”的音乐时,用身体各部位的动作表现音乐的刚强有力。

教师:

“硬糖先生”跳舞时,哪些地方是硬硬的?

3.教室播放动画视频《糖果舞会》中的音乐,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并戴上“软糖小姐”或“硬糖先生”的头饰与同伴共同舞蹈。

(当出现“软糖小姐”音乐时,扮演“软糖小姐”的幼儿随音乐舞动,扮演“硬糖先生”的幼儿则摆出自己的造型站在原地,当出现“硬糖先生”的音乐时,则反之)

四、结束活动全班幼儿收拾好操作单页,分别做着“软糖小姐”和“硬糖先生”的动作,

 

 

()主题活动设计

年月日

第周节

星期

班级

授课教师

活动名称

彩带舞

活动

目的

1.体验使用彩带进行舞蹈的乐趣。

2.学跳《彩带舞》的基本律动动作。

活动重点

体验使用彩带进行舞蹈的乐趣。

活动难点

学跳《彩带舞》的基本律动动作。

活动准备

欣赏过《彩带舞》、操作单页、彩带、舞蹈服、舞蹈鞋

调整

 

 

 

1、预备导入

教师播放律动视频《彩带舞》中的音乐,引导幼儿感受音乐。

1.教师播放律动视频《彩带舞》,引导幼儿观看。

教师:

你看到视频中的大哥哥、大姐姐在做什么?

他们是怎么做的?

2、感知体验

1.教师给每一位幼儿发一条制作好的彩带,幼儿尝试自主操作。

教师:

你的彩带在空中挥舞时可以变成怎样的图形呢?

可以两人合作,帮你的好朋友将彩带在空中舞出的图形画在操作单页第17页上。

2.教师请做得好的幼儿进行示范表演,并鼓励其他幼儿逐一模仿。

3、音乐表现

1.教师引导幼儿看操作单页第18页上的图示,听音乐学习基本动作。

2.教师播放律动视频《彩带舞》,幼儿看视频完整舞蹈。

3.教师请1~2名幼儿进行示范表演。

4.教师总结:

彩带舞是我国的民间舞蹈,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在大街小巷都要用到彩带舞来表示欢庆,请你们今天回去把彩带舞表演给爸爸妈妈看吧。

4.结束活动

 

()主题活动设计

年月日

第周节

星期

班级

授课教师

活动名称

鸽子

活动

目的

1.学唱歌曲《鸽子》

2.乐于参加音乐游戏,并能遵守简单的游戏规则。

活动重点

学唱歌曲《鸽子》

活动难点

乐于参加音乐游戏,并能遵守简单的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挂图、操作单页

调整

 

 

 

1、预备导入

1.练声

2.教师带领幼儿学小鸽子飞,进行活动导入。

教师:

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鸽子飞的动作吧。

2、感知体验

教师播放歌曲动画《鸽子》中的音乐,带领幼儿听旋律动作。

教师:

现在老师来做鸽子妈妈,你们都来做我的鸽子宝宝,鸽子妈妈今天要带鸽子宝宝一起到树林里去玩,鸽子妈妈怎么飞,鸽子宝宝也怎么飞,好吗?

3、音乐表现

1.教师播放歌曲动画《鸽子》中的音乐,幼儿欣赏歌曲,并介绍歌曲名称。

教师:

刚才我们听的这首歌曲有个好听的名字叫“鸽子”,一起来学一学吧!

2.教师出示挂图“鸽子”,引导幼儿一边点挂图上的节奏图谱一边欣赏歌曲。

3.教师播放歌曲动画《鸽子》中的“音乐屋”,幼儿轻声跟唱歌曲。

4.教师播放歌曲动画《鸽子》中的“清唱吧”,幼儿分句学唱。

5.教师播放歌曲动画《鸽子》中的“伴奏坊”,幼儿完整表演歌曲。

6.教师引导幼儿完成操作单页第20页上内容。

4、结束活动

全班收拾好操作单页,幼儿学小鸽子飞的动作离开活动室。

 

()主题活动设计

年月日

第周节

星期

班级

授课教师

活动名称

快乐小猪

活动

目的

1.喜欢学跳《快乐小猪》的韵律动作。

2.能使用一些简单的道具把自己打扮成快乐小猪,参加森林舞会。

活动重点

能使用一些简单的道具把自己打扮成快乐小猪,参加森林舞会。

活动难点

喜欢学跳《快乐小猪》的韵律动作。

活动准备

律动视频、操作单页、绳子若干、剪子、小猪头饰

调整

 

 

 

1、预备导入

教师播放律动视频《快乐小猪》中的音乐,并戴制作好的头饰扮演小猪使者导入。

教师:

我是小猪使者,森林里要举行一个快乐的舞会,你们想去参加吗?

但参加舞会有一个要求,要学会条小猪舞,快快去准备吧!

2、感知体验

1.教师播放律动视频《快乐小猪》,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幼儿和“小猪使者”玩照镜子的游戏,学跳韵律动作。

教师组织幼儿玩“照镜子”的游戏,将小猪舞的动作分解,提醒幼儿按音乐节奏做动作,区分左、右,再次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

教师:

我来当照镜子的人,你们来当镜子里的人,你们的动作要和我一模一样,方向也要一样。

3、音乐表现

1.教师引导幼儿看操作单页第21页,跟随音乐分段学习基本律动动作,鼓励幼儿向《小猪使者》学习表演小猪舞,谁最先学会便能去参加舞会。

2.教师与幼儿完整表演舞蹈《快乐小猪》,教师选拔可以参加舞会的“小猪”并请其完整表演。

3.教师引导幼儿完成操作单页第22页上的内容。

教师:

说说怎样把自己打扮成快乐小猪?

(幼儿根据提示制作小猪头饰)

4.教师请幼儿戴“小猪”头饰参加森林舞会。

4、结束活动

全班幼儿收拾好操作单页,戴“小猪”头饰离开活动室。

 

()主题活动设计

年月日

第周节

星期

班级

授课教师

活动名称

圣诞铃声

活动

目的

1.与同伴一起玩腕铃,感受圣诞节日的快乐。

2.在不同音乐情境中,了解使用腕铃渐轻,渐响以及连续演奏的方法。

3.初步尝试为乐曲伴奏。

活动重点

初步尝试为乐曲伴奏。

活动难点

在不同音乐情境中,了解使用腕铃渐轻,渐响以及连续演奏的方法。

活动准备

挂图、圣诞老人头饰、操作单页

调整

 

 

 

1、预备导入

教师戴“圣诞老人”头饰,播放图片视频《圣诞铃声》,并出示挂图“圣诞之夜”请幼儿边欣赏挂图边听故事(见活动资源)导入。

二、感知体验

教师每次说到“一片、两片......许多雪花飘下来了”时,用腕铃来表示声响的由弱到强。

1.教师说到“驯鹿车拉着车跑远了”的时候,鼓励幼儿和教师一起使用腕铃演奏故事的每一个情节,为故事伴奏。

3、音乐表现

1.教师播放图片视频《圣诞铃声》,引导幼儿看操作单页第24页,教师与幼儿共同拿起腕铃为音乐伴奏。

教师:

刚才我们为故事伴奏,现在让我们为歌曲伴奏吧。

A段第一句到第四句:

使用断开的方式来演奏。

B段第五句到第八句:

使用连续演奏的方式,在每一句开头的重音开始摇,并保持至尾句。

2.教师播放图片视频《圣诞铃声》,请幼儿为A段伴奏,教师为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