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频考点专训河流与洋流.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8248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47.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频考点专训河流与洋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届高频考点专训河流与洋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届高频考点专训河流与洋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届高频考点专训河流与洋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届高频考点专训河流与洋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届高频考点专训河流与洋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届高频考点专训河流与洋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届高频考点专训河流与洋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届高频考点专训河流与洋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届高频考点专训河流与洋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届高频考点专训河流与洋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届高频考点专训河流与洋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届高频考点专训河流与洋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届高频考点专训河流与洋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届高频考点专训河流与洋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届高频考点专训河流与洋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届高频考点专训河流与洋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届高频考点专训河流与洋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届高频考点专训河流与洋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届高频考点专训河流与洋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频考点专训河流与洋流.docx

《届高频考点专训河流与洋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频考点专训河流与洋流.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频考点专训河流与洋流.docx

届高频考点专训河流与洋流

2018届高频考点专训-河流与洋流

一、水循环及陆地水之间的相互补给

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

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

读图完成1、2题。

1.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 )

A. 季节性积雪湖泊水

B. 湖泊水地下水

C. 雨水、冰雪融水

D. 雨水沼泽水

2.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 )

A. 地表风沙少    B. 山麓青青草

C. 树上柑橘红    D. 草场牦牛跑

读“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含水量均值时间变化与降雨量时间变化比较图”,读图完成3-5题。

3. 麦地和塘坝的土壤含水量最大值分别出现在

A. 6月上旬和7月上旬 B. 6月上旬和7月下旬C. 6月中旬和7月上旬 D. 6月中旬和7月下旬

4. 该区土壤水分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A. 季节性积雪融水    B. 降雨C. 冰川融水    D. 地下水

5. 土壤含水量均值季节变化最大的是

A. 麦地    B. 大豆地    C. 林地    D. 塘坝

下面示意某大河流域规划50年后建设用地增加比重(a图)和该流域水循环某环节水量增加比重(b图)。

读图完成6、7题。

6.材料中某水循环环节是

A.降水  B.蒸发  C.地下径流  D.地表径流

7.流域建设用地增加对流域环境的影响是

A.使区域气候趋于干热  B.河流中下游地区洪涝减少

C.流水侵蚀作用加强,水土流失严重  D.岩层结构趋于稳定,地质灾害减少

地表的土壤结构和植被覆盖状况会直接影响到地表水的下渗。

下面甲图为“地表单位面积上厚度相同的四类均质土壤(砂土、砂壤土、壤土、黏土)的累积入渗量曲线图”;乙图为“地表单位面积上的四类均质植被覆盖区(耕地、草地、古老的牧场、大量放牧的牧场)的累积下渗量曲线图”。

据图回答8~9题。

8.黏土主要由非常小的(<2µm)硅酸铝盐颗粒组成,是含沙粒很少、具有可塑性和黏性的土壤。

壤土是土壤颗粒组成中黏粒、粉粒、砂粒含量适中的土壤。

据此判断甲图中分别表示壤土和黏土的是

A.壤土—①,黏土—②  B.壤土—①,黏土—④C.壤土—②,黏土—③ D.壤土—③,黏土—④

9.图乙的四条曲线中能反映耕地的是

A.Ⅰ    B.Ⅱ    C.Ⅲ    D.Ⅳ

二、河流湖泊与水文水系

读“我国某河流上游部分河段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该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

A.自东南向西北

B.自西北向东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

2.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  )

A.甲乙河段     B.乙丙河段

C.丙丁河段     D.丁戊河段

水位是指河流或其他水体的自由水面相对于海平面的高程;河流水位时刻在变化,主要受流量增减、河道形态、河槽冲刷和淤积、潮汐、风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水位变化是流量变化的反映。

下面图(a)为“北半球R河流上的一段弯曲河道的平面示意图”;图(b)为“R河同一河段在Ⅰ、Ⅱ、Ⅲ三个不同时期的纵剖面示意图”。

据图回答3~4题。

3.下面关于图(a)中不同地点水文特征的描述合理的是

A.容易产生泥沙淤积的是①、④、⑤、⑧、⑨、乙等六地

B.河堤容易遭受流水侵蚀为②、③、⑥、⑦、⑩、甲等六地

C.采沙场适合建在①、④、⑤、⑧、⑨等五地

D.江心岛容易出现在靠近乙地的水域

4.图(b)中,与水位曲线Ⅰ相比,水位曲线Ⅲ的形态(起伏状况)几乎相反,在不考虑风力的情况下其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A.流量衰减   B.河床形态   C.潮汐   D.蓄水工程 

某大河的一条支流与干流之间存在“吞吐”关系,右图示意该支流出口处1970~2000年间年净径流量(输出径流量与输入径流之差)和年净输沙量(输出泥沙量和输入泥沙量之差)。

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各时间段中,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的是

A. 1970~1976年    B. 1977~1984年    C. 1980~1989年    D. 1989~2000年

6.1983年以来,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支流流域

A. 建设用沙量增加    B. 兴修水库和森林覆盖率提高

C. 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加大    D. 连续干旱

受土地开发和防洪等因素的影响,城市河流往往被两条水泥堤防牢牢控制。

目前利用废旧轮胎、石笼网与内装碎石土的生态袋(生态袋由抗腐蚀材料制成,只透水不透土,具有满足植物生长的孔径)联合制成的新型生态河堤受到许多城市的青睐。

读图完成7-9题。

7.铺设废旧轮胎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河水渗漏,保护水源

B.缩窄河流航道,提高水位

C.减缓水流冲刷,保护河岸

D.固定植物根系,促进生长

8.香根草主要用于改善水质,推断其具有的特性是

A.喜阴凉

B.耐旱涝

C.根系横向生长

D.茎干中空而脆

9.与传统硬质河岸相比,石笼网与生态带结合可以

A.增加河流水量   B.减少河道淤积

C.缩短使用期限   D.减轻旱涝灾害

下图为马拉若岛位置示意图。

该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完全被淡水包围的岛,读图完成10-12题。

10.马拉若岛的形成原因是

A.流水堆积   B.海水侵蚀

C.火山喷发   D.地壳抬升

11.影响马拉若岛周围一定范围内全是淡水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量

B.蒸发量

C.地表径流

D.沿岸洋流

12.生活在马拉若岛上的居民总结出来下列经验,不可信的是

A.全年高温多雨B.每天太阳落下方位不变

C.每天太阳升起时间稳定D.全年正午人影短于身高

下图是三峡工程建成后宜昌至武汉河段累计冲刷量预测图,据此完成题。

13. 图示时段内,宜昌至武汉河段

A. 一直以侵蚀作用为主B. 一直以沉积作用为主

C. 先侵蚀为主后沉积为主D. 先沉积为主后侵蚀为主

14. 推断淤积量最大的时间段是

A. 70-80年    B. 60-70年    C. 40-50年    D. 30-40年

15. 针对0-50年之间累计冲刷量的变化,该河段应

A. 加固河堤    B. 疏滩河道    C. 植树造林    D. 修筑大坝

呼伦湖是我国北方第一大淡水湖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湖区平均降水量为228.1mm,平均蒸发量为1411.5mm,湖水面积的变化范围非常大,湖水经额尔古纳河注入黑龙江。

读呼伦湖示意图完成。

16.依据图示信息推断,图中①②③④四个水文站附近河流含沙量最小的最可能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下图为三江平原水循环简图。

读图,回答17~18题。

17.三江平原由“北大荒”变为“北大仓”的过程中(  )

A.①在增大B.②在增大C.③季节变化增大D.④在增大

18.三江平原降水量与华北平原北部降水量相差不大,但却属于我国的湿润地区,原因是(  )

A.①环节相对较弱B.②环节比较活跃

C.③输入了丰富的水资源D.④环节储存了大量地下水

三、河流地貌

下图为“某河谷剖面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河谷(  )

A.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 B.位于背斜构造的顶部

C.乙处位于河流的凸岸D.右岸侵蚀,左岸形成沙洲

2.图中(  )

A.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④、①、②B.③处地层断裂下陷

C.沉积岩层因地壳运动而弯曲D.甲地适合聚落的发展

河流阶地主要是在气候变化和构造抬升共同作用下形成。

通常情况下,气候变化控制着河流堆积下切,构造则为河流下切提供了驱动力和空间。

下图、下表分别为渭河上游陇西段阶地的分布图和参数表。

据此回答3~5题。

渭河陇西段阶地参数

阶地

拔河高度(m)

砾石层厚度(m)

河漫滩厚度(m)

T1

2

>1

3.3

T2

23

3

8

T3

30

2

11

T4

52

10

6

T5

126

2

2-3

T6

142

5

4

T7

197

5

3

 注:

拔河高度指阶地高出现代河床的相对高度

3.历史上气候最为湿润时期和地壳上升幅度最大时期形成的阶地分别是(  )

A.T1、T2B.T3、T4C.T4、T5D.T6、T7

4.与南岸相比,北岸阶地数量少,原因是北岸(  )

A.流水侵蚀作用强B.水平运动强烈C.风力堆积作用弱D.抬升运动微弱

5.现代聚落主要分布在( )

A.T1B.T3C.T5D.T7

蛇曲之美,既有温婉轻柔,也有恢宏磅礴。

下图表示绕旋在内蒙古草原间的河流弯曲景象,我们称之为“蛇曲”。

读图,回答6~7题。

6.造成图中河流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A.向斜成谷B.断裂下陷C.流水侵蚀D.风力侵蚀

7.图中由①至②的地形剖面图(纵坐标表示海拔,单位:

m,阴影区为泥沙沉积物)最可能的是(  )

下图是“我国西南某区域河流示意图”。

据此完成8~9题。

8.该河流(  )

A.水流湍急  B.水量季节变化小C.右岸陡峭  D.虚线为枯水期河岸

9.近年来河漫滩形成的速度减慢,其原因有(  )

A.下游新建防洪大堤  B.上游种植业发展迅速C.上游建大型水库  D.下游河道不断疏通

沙坡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

下图示意某常见的沙坡形成过程。

在浅水区,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影响呈波形,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坡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坡的迎水坡堆积。

读图回答3

-5题。

10.①坡是(    )

A.迎水坡,流速慢 B.迎水坡,流速快    C.背水坡,流速快 D.背水坡,流速慢

11.该沙坡中以侵蚀作用为主的部位是(    )

A.①坡和②坡 B.③坡和④坡 C.①坡和③坡  D.②坡和④坡

12.该沙坡的移动方向是(    )

A维持原地 B.往复摆动 C.向上游移动 D.向下游移动

四、洋流及其影响

下图示意某年6月琼东沿海某地理事物分布(左图)和海水表层等温线分布(右图)。

读图完成1-3问题。

1.六月,琼东沿海的盛行风是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2.根据乙图推断甲图所示地理事物最可能是

A.浮游生物  B.降水总量  C.光照资源  D.风能资源

3.与甲图所示地理事物时空分布最相似的海区是

A.澳大利亚西部沿海  B.秘鲁西部沿海C.索马里东部沿海   D.美国东部沿海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M市西部海域渔业资源极为丰富。

其主要原因是

A. 寒暖流交汇,海水搅动,饵料丰富

B. 入海河流众多,带来丰富营养物质

C. 有寒流经过,海水上泛,饵料丰富

D. 港湾宽阔,风浪较小,食欲渔业捕捞

5.图中洋流

A. 能使自南向北航行的海轮航速加快

B. 造成附近海域夏季多海雾,影响航运

C. 导致沿岸地区气温升高,降水增多

D. 促进热量不断向高纬度海区输送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历史加快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

洲际贸易是近代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与文化联系的主要内容之一。

三角贸易兴起于16世纪,在17~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因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且其主要商路连接成三角形,故称“三角贸易”(如下图所示)。

满载着枪支、纺织品、铁器和奢侈品等货物的商船,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出程”;到达非洲后,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美洲,此为“中程”;商船到达美洲后,以这些黑人换取蔗糖、咖啡、烟草、棉花等物品,再运往欧洲,此乃“归程”。

一次三角贸易的航程,大约需时半年,可做三笔生意,获得数倍的利润。

利物浦等城市因此兴盛起来。

根据下面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6~7题。

6.下面关于三角贸易涉及海域的大洋环流规律和三段航程的洋流性质的描述,合理的是

A.顺时针;出程:

寒流,中程:

暖流;归程:

暖流B.顺时针;出程:

暖流,中程:

暖流;归程:

暖流

C.逆时针;出程:

寒流,中程:

暖流;归程:

暖流D.逆时针;出程:

暖流,中程:

暖流;归程:

寒流

7.某船队6月份从欧洲出发,当其如期回到里斯本时,里斯本的气候特征为

A.高温多雨   B.温和多雨   C.炎热干燥   D.温和干燥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海陆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8~9题。

8.关于图中等温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线符合等温线实际弯曲状况B.等温线的数值②大于①

C.洋流流向与虚线弯曲方向一致D.等温线弯曲受暖流影响

9.图中甲地沿岸大雾天气多发的原因有()

A.盛行风由海洋吹向陆地B.暖流流经,水汽含量较充足

C.植被茂密,蒸腾作用强D.寒流流经,下垫面温度降低

下图是信风带中的某海区水温空间分布(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情况。

读图完成10~8题。

10.甲处的水温可能为(  )

A.16.5℃ B.17.5℃    C.18.5℃ D.19.5℃

11.图中的洋流名称可能是(  )

A.秘鲁寒流 B.北大西洋暖流  C.加利福尼亚寒流 D.巴西暖流

读“南、北纬40°之间的太平洋自然地带分布图”。

据此回答12~13题。

12.关于南、北纬40°之间的太平洋不同纬度浮游生物、磷酸盐及鱼量分布,分析正确的是(  )

A.北纬8°至南纬4°之间浮游生物量大是海水下沉

B.南纬4°至南纬20°之间磷酸盐含量降低是秘鲁寒流流经

C.北纬20°至北纬40°之间鱼量高是冷暖海水交汇

D.南半球浮游生物、磷酸盐及鱼量大于北半球同纬度区域

13.南、北纬40°之间的太平洋表层和底层生物地带性明显与地带数目较多的海域是(  )

A.低纬度大洋表层B.中纬度大洋表层C.低纬度大洋底层D.中纬度大洋底层

 

一、【答案】1.C2.B3.D4.B 5.D6.D7.A8.D9.D

【解析】3.图中纵坐标表示含水量,结合图例,从图中可以看出,麦地和塘坝的含水量分别在六月中旬和七月下旬达到最大值。

4.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土壤含水量和降雨量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当降水量大时,土壤含水量也大,反之亦然,说明土壤水分的主要补给来源是降雨。

5.图中横坐标表示季节、纵坐标表示含水量,随着横坐标数值的变化,纵坐标数值变化越大表明土壤含水量均值季节变化越大,从图中可以看出,土壤含水量均值季节变化最大的是塘坝。

二、1.D2.B3.C4.C5.A6.B7.C8.B9.D10.A11.C12.B13.C14.A15.A16.B17.C18.A

【解析】5.本题主要考查读图、析图能力。

结合图例,分析选项所给时间段,可知1970—1976年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

6.影响河流年净输沙量大小的因素是解题的关键。

河流输沙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水量的丰枯和含沙量大小。

1983年以来,该支流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该支流的年净径流量呈上升趋势,说明与水量无关,最可能的是该支流流域通过兴建水库和提高森林覆盖率使得河流含沙量减少。

7.从城市河流往往被两水泥堤防牢牢控制可以看出,传统河堤硬质牢固。

轮胎中空,并不能明显减少河流渗漏,A错误。

轮胎的铺设对提高水位十分有限,且新型生态河堤建设主要体现生态功能,故B错误。

生态具有满足植物生长的孔径,C错误。

新型生态河堤是利用废旧轮胎、石笼网与内装碎石土的生态带,牢固性性相对要差、利用废旧轮胎可减缓水流对生态带(河岸)的冲刷,保护河岸,故D正确。

8. 从图看,香根草从河堤底部到河堤顶部均有种植,推测有些生长于水中;河道水位常会出现季节变化,可以推测部分香根草时而被浸没,时而露出水面。

因此推测香根草耐旱涝,故选B。

9.传统硬质河道河水和两岸地下水不能互补,而石笼网与生态带可以透水,河水和地下水可以互补。

枯水期,地下水可补给河水,洪水期,河水补给地下水,最终减轻旱涝灾害。

故选D。

【解析】10. 图示马拉若岛位于亚马孙河口,是河流携带泥沙在河口处不断堆积形成的。

选A正确。

11. 亚马孙河地处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全年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丰富,不断的把大量的淡水输送到海洋,所以位于河口处岛屿的周围就被包围在淡水之中。

选C正确。

12. 马拉若岛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地处赤道附近,全年的昼夜长短近于平分,即日出日落的时间相差不大;太阳直射点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的,该岛一年中有两次直射,直射时影子为零,其他时间正午人影短于人身高;太阳日出日落的方位会随着太阳直射的南北移动而变化。

选B正确。

【解析】13.图示水库50年时累积冲刷最大,以后减少,说明图时段内,宜昌至武汉河段先侵蚀为主后沉积为主。

选C正确。

14. 图示70-80年时累计冲刷减少量最大,即是淤积量最大的时间。

选A正确。

15. 水库0-50年以冲刷为主,水流量大会加大对河岸堤的破坏,应加固河堤为主。

选A正确。

14. 面积等于贮水量除以平均深度,青海湖面积大主要是由于贮水量与水体深度决定的,A错。

青海湖换水周期长,B错。

洞庭湖平均深度小的主要原因是该湖泥沙淤积严重,C对。

洞庭湖入湖水量大的主要原因是该湖流域降水量大且流域面积广,D错。

故选C。

17.C[解析] 图中的①表示蒸发,“北大荒”变为“北大仓”的

过程是湿地变成耕地的过程,湿地减少,水分减少,蒸发也就随之减少,A项错;②表示降水,“北大荒”变为“北大仓”的过程中,蒸发减少,降水也减少,B项错;由于湿地减少,其削减洪峰、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则地表径流(③)的季节变化会增大,C项对;由于湿地变成耕地,下渗(④)会减少,D项错。

18.A[解析] 干湿地区划分主要取决于降水(②环节)量和蒸发(①环节)量的对比。

三江平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高,蒸发(①环节)较弱,因此虽然降水少,但蒸发量更少,从而成为我国的湿润地区。

三、1.B[解析] 该河谷处岩层向上拱起,说明是背斜构造,故B项正确。

图中河床呈槽型,说明位于中下游段,故A项错误;乙岸堆积物少、甲岸堆积物多,说明甲岸为堆积岸或凸岸,乙岸为侵蚀岸或凹岸,故C项错误;河流流向无法判断,左右岸难以确定,故D项错误。

2.C[解析] 图中岩层具有明显的弯曲,形成褶皱构造,说明岩层受到地壳运动的挤压作用,故C项正确。

下面的岩层形成时间早于上面的岩层,故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②、①、④,故A项错误;图中③处无断层,没有出现断裂下陷,故B项错误;甲位于平均洪水位以下,不适合聚落发展,故D项错误。

3.C[解析] 最湿润时期,河流水量大,则河流搬运能力强,故河床中砾石层厚度最大,即T4;阶地某时期拔河高度变动越大,表明地壳上升幅度越大,据表知,T4至T5拔河高度变动最大,故形成的阶地是T5。

4.D[解析] 图示南岸海拔高,有山地,北岸海拔较低,而阶地形成与构造抬升有关,则可能是北岸抬升运动微弱所致。

5.A [解析] 图示区域较干旱,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平地,利于取水。

据拔河高度数值可知距离河流最近的是T1,故现代聚落主要分布在T1。

6.C[解析] 内蒙古高原上地势平坦,水流缓慢,没有山谷、断层地形的影响,A、B项错。

河流的河曲形态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C项对。

风力侵蚀形成的是风蚀城堡,雅丹地貌,不是河曲,D项错。

7.B[解析] 内蒙古高原的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A、C错。

图中河流剖面①是凹岸,是侵蚀河岸,②处是凸岸,是沉积河岸,有沉积物,所以B项对,D项错。

8.D9.C10.A11.D12.C

【解析】10.读材料“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可知,迎水坡表现为水流堆积,背水坡表现为水流侵蚀,由此判断,①坡主要表现为泥沙的沉积,因此为迎水坡。

水流流速受上坡的影响,流速较慢,故答案A正确。

11.由材料分析可知,迎水坡表现为水流堆积,背水坡表现为水流侵蚀,②④为背水坡,水流流速受下坡影响,流速较快,主要以侵蚀为主,故答案选D。

12.据材料沙坡的产生是河床泥沙颗粒不均匀与水流不稳定综合作用的结果,是河床上呈波状起伏堆积而成的微地貌。

水流上坡时泥沙受重力影响部分堆积,下坡时,流速加快,泥沙不断侵蚀,侵蚀的沙粒搬运到下一个沙坡的迎水坡上堆积下来,从而促使沙波缓慢向上游移动。

故答案选C。

四、1.C2.A3.C4.C5.B6.A7.B8.A9.D10.D11.D12.C13.B

10.由于随着海水深度的增加,海水的温度逐渐降低,而且从等温线凸向南侧的温度较高,甲外围闭合圈的温度应为19°C,故甲处的温度为19°<甲<20°,选择D。

11:

由上题分析可知,图示区域为南半球。

根据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凸向一致,故图示洋流为暖流,巴西暖流符合条件。

12.C[解析] 读图,北纬8°至南纬4°之间浮游生物量小,则A项错误。

南纬4°至南纬20°之间磷酸盐含量降低是注入河流少,与洋流无关,则B项错误。

北纬20°至北纬40°之间鱼量高是冷暖海水交汇,故C项正确。

南半球浮游生物、磷酸盐及鱼量小于北半球同纬度区域,则D项错误。

13.B[解析] 南、北纬40°之间的太平洋表层和底层生物地带性明显与地带数目较多的海域是中纬度大洋表层,故B项正确。

低纬度大洋表层生物地带性不明显,则A项错误。

中、低纬度大洋底层生物地带性不明显,则C、D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