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学考试习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8314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工程学考试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交通工程学考试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交通工程学考试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交通工程学考试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交通工程学考试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交通工程学考试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交通工程学考试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交通工程学考试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交通工程学考试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交通工程学考试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交通工程学考试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交通工程学考试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交通工程学考试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交通工程学考试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交通工程学考试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交通工程学考试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交通工程学考试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交通工程学考试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交通工程学考试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交通工程学考试习题.docx

《交通工程学考试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工程学考试习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交通工程学考试习题.docx

交通工程学考试习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交通工程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工程技术科学诞生于()

A.1921年B.1930年C.1980年D.1981年

2.世界上最先创办交通工程(道路交通)专业的学校是()

A.哈佛大学B.京都大学C.牛津大学D.同济大学

3._________时间是驾驶员控制汽车行驶性能最重要的因素()

A.知觉B.判断C.知觉—反应D.感应

4.各种感应器官中给驾驶车辆中的驾驶员提供信息最多的是()

A.听觉B.触觉C.视觉D.嗅觉

5.各种感应器官中给驾驶车辆中的驾驶员提供信息最多的是()

A.听觉B.触觉C.视觉D.嗅觉

6.利用中央分隔带把车行道一分为二,分向行驶。

这种道路称为()

A.一块板B.二块板C.三块板D.四块板

7.AADT指()

A.平均日交通量B.平均工作日交通量

C.年平均日交通量D.年平均工作日交通量

8.在交通管理上用做路段的最高限制车速是()

A.15%位车速B.50%位车速C.第30位小时车速D.85%位车速

9.由各种交通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干扰而引起的延误称为()

A.运行延误B.停车延误C.固定延误D.干扰延误

10.某双向道路,两个方向的交通量分别为400辆/小时和600辆/小时,该道路的方向不均匀系数Kd应为()

A.40%B.60%C.50%D.66.7%

11.某双向两车道乡间公路,2002年3月20日测得三月份星期一平均日交通量为15800辆/日,月变系数为0.96,星期一的日变系数为0.97,第30位小时系数为12.5%,方向不均匀系数为0.6,单车道通行能力取800辆/小时,则该公路需________

A.不需扩建B.至少修建4车道

C.至少修建3车道D.至少修建5车道

12.下列通行能力中,何者不受道路及交通条件影响()

A.基本通行能力     B.可能通行能力

C.实用通行能力     D.设计通行能力

13.服务水平用服务等级来表示。

美国将服务水平分为六级,其中“稳定车流”指道路服务水平为()。

A.A级B.B级C.C级D.D级E.E级F.F级

14.道路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的作用是()

A.用于道路设计     B.便于道路参数计算

C.用于道路规划     D.用于道路交通管理

E.用于计算车速

15.通行能力按作用性质可以分为()

A.基本通行能力     B.可能通行能力

C.实用通行能力     D.设计通行能力

E.服务水平

16.影响高速公路基本通行能力的主要因素有()

A.车道宽     B.侧向净宽

C.大型车比例     D.驾驶员条件

E.交通量大小

17.交通规划的调查主要包括()

A.土地利用调查B.社会经济调查C.OD调查

D.行人调查E.机动车调查

18.重力模型用于交通()预测

A.产生量B.分配量C.吸引量D.分布量

19.代表小区间所发生的出行,连接各小区形心的直线叫()

A.境界线B.期望线C.核查线D.形心线

20.四阶段法中的4个阶段是指()

A.出行发生B.出行分布C.交通预测

D.交通分配E.方式划分

 

二.       多项选择题

1.交通工程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研究领域是()

A.公路B.城市交通C.综合运输D.道路交通

2.以下是交通工程学的研究方向的是()

A.工程B.教育C.法规D.环境E.能源

3.汽车的动力性主要表现的三个方面是()

A.最高车速B.通过性C.加速时间D.爬坡能力E.稳定性

4.汽车的制动性能包括()

A.制动效能B.制动力

C.制动时汽车方向稳定性变窄D.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5.行人的过街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A.汽车交通量B.街道宽度C.行人心理因素D.绿灯时间E.绿性比

6.城市道路按其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地位、交通功能分为()

A.快速路B.主干路C.支路D.次干路E.一级道路

7.交通调查的内容包括:

()

A交通量B.车辆速度C.出行ODD.交通流密度E.人均收入水平

8.交通量调查的方法有:

()

A.人工观测法B.感应线圈检测法C.超声波检测法D.流动车观测法E.航拍法

三.       简答题

1.交通工程学的定义是什么?

其研究目的是什么?

2.交通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3.试述交通工程学的产生和发展历史。

4.交通工程学的性质及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是什么?

5.从我国目前的交通现状和国外交通工程的发展进程来看,你认为我国交通的发展方向应如何?

当前应着力解决哪些问题?

6.驾驶员的交通特性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它与交通安全有何联系?

7.驾驶疲劳的因素有哪些?

驾驶疲劳与肇事的关系是什么?

8.影响驾驶员反应时间的因素有哪些?

9.根据行人的交通特性,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谈对行人如何进行管理?

10.汽车的行驶方程式是什么?

满足汽车行驶的条件有哪些?

11.汽车的动力性能指的是什么?

12.汽车的制动性能包括哪几方面?

制动距离和停车距离有何不同?

13.汽车的制动性能对交通安全有何影响?

14.和公路相比,城市道路的特点主要有哪些?

15.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分几种?

它们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是什么?

16.城市道路系统常见类型是什么?

17.行车道宽度是如何确定的?

18.什么是道路的平面线形?

其构成要素是什么?

19.为什么要设置平曲线的超高和加宽?

如何设置?

20.什么是视距?

分几种?

21.交叉口冲突点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冲突点的个数如何计算?

22.交通量的定义是什么?

如何表达?

有何用途?

23.什么叫高峰小时系数?

如何计算确定?

有何用途?

24.试述交通量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特性

25.什么叫设计小时系数?

如何确定?

有什么意义及用途?

26.交叉口延误有哪些?

如何调查?

27.何谓时间平均车速与空间平均车速?

有何用途?

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28.地点车速、行驶车速、区间车速的定义是什么?

各有什么作用?

行驶车速和区间车速有什么区别?

其相互关系如何?

29.交通流中三参数间的关系如何?

在交通分析中有何用途?

30.交通密度的定义是什么?

有何表示?

有何用途?

主要调查方法有哪些?

31.为什么要进行交通调查?

交通调查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一般程序是什么?

32.交通量调查有哪些方法?

各有何优、缺点?

33.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的类型如何选定?

如何设置?

34.车速调查有哪些方法?

有哪些注意事项?

35.交叉口流量、流向调查与推算如何进行?

36.什么叫延误?

如何调查交叉口的停车延误?

37.如何进行密度调查?

用出入量法调查交通密度时,如何测定初期密度值?

38.何谓车辆换算系数?

路段和交叉口该系数是否相同?

你认为应如何求算较合理?

39.叙述离散型车流分布模型的类型、表达式、适用条件和适用倩况。

40.叙述连续型车流分布模型的类型、表达式、适用条件和适用情况。

41.叙述排队论、排队系统及服务方式。

42.叙述车辆跟驰模型。

43.叙述交通波理论的基本内容。

44.叙述可插车间隙的概念和估计方法

45.道路通行能力的定义是什么?

有何作用?

它与交通量、服务交通量有何区别?

有何内在联系?

46.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各表现在哪些方面?

47.道路通行能力分为哪三个方面?

这三个方面是如何定义的?

有哪些考虑欠妥?

试说明之。

48.什么叫服务水平?

评定服务等级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49.双车道一般公路路段车辆运行有何特征?

其通行能力应如何计算?

50.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是如何确定的?

是否合理?

51.双车道公路车辆运行有何特点,其服务水平一般根据什么指标进行划分?

你认为应根据什么指标进行划分,为什么?

52.何为车头时距?

其在通行能力研究中有哪些主要作用?

交叉口的服务水平一般根据哪些指标进行划分,为什么?

53.合流部分、分流部分、交织段的通行能力是如何定义的?

它们的计算公式有哪些不合理之处?

54.试简述环交通行能力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及计算方法。

55.如何求算路段和交叉口的车辆换算系数?

四.       计算题

1.用电子秒表在高峰小时内于路段(L=AB=200m)两端断面A和B同步连续观测跟踪车队每辆车的到达时间ta和tb记录如下表:

试确定车队的参数Q、K、v?

车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ta(s)

22.5

24.6

27.0

29.0

32.0

35.0

22.5

24.6

27.0

29.0

32.0

tb(s)

2.1

4.0

7.3

9.4

11.9

15.3

2.1

4.0

7.3

9.4

11.9

2.在道路上有一拥挤车流,车流跟随行驶无法超车,其v—K关系符合对数模型v=40ln

试计算该道路的最大流量。

 

3.高速公路上的交通流其v—K关系为v=a—bk,其中a,b为常数,现要求实际交通流量不大于最大流量的0.8倍,求高速公路车流控制应保持的密度范围。

 

4.107国道长沙回龙铺观测站1990年的各月交通量如下:

月份

1

2

3

4

5

6

交通量

162986

131694

196144

197958

200431

195409

月份

7

8

9

10

11

12

交通量

193276

103563

205441

190656

205951

220723

求:

AADT,各月的月变系数K月

 

5.某公路需进行拓宽改建,经调查预测其在规划年内平均日交通量为50000辆小汽车/日,设计小时系数K=17.86X-1.3-0.082,X为设计小时时位,取一个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为1500辆小汽车/小时,试问该公路需修几车道?

 

6.在一条24km的公路路段起点断面上于6分钟内测得100辆汽车,车流是均匀连续的,车速u=20km/h,试求流量(q)、平均车头时距(ht)、平均车头间距(hd)、密度(k)以及第一辆车通过该路段所需的时间。

 

7.对长为100m的路段进行现场观测,获得以下一些数据:

车辆

行驶时间t(s)

车速u(km/h)

车辆

行驶时间t(s)

车速u(km/h)

1

4.8

75.0

9

5.1

70.6

2

5.1

70.6

10

5.2

69.2

3

4.9

73.5

11

4.9

73.5

4

5.0

72.0

12

5.3

67.9

5

5.2

69.2

13

5.4

66.7

6

5.0

72.0

14

4.7

76.6

7

4.7

67.6

15

4.6

78.3

8

4.8

75.0

16

5.3

67.9

试求平均行驶时间t,区间平均车速us,时间平均车速uf。

8.对某公路段上一紧接行驶的车队作垂直正投影的空中摄影,摄影范围相当于路段长度150米,拍摄某一张照片后,隔3秒钟再摄第二张、两张照片摄得车辆位置如下表,试计算:

(1)摄第一张照片后3秒钟时,150米路段内车流密度及空间平均车速?

(2)在拍摄地点、断面上10秒内的交通流量及时间平均车速?

车辆编号

第一张照片中位置

第二张照片位置

1

145

2

125

150

3

105

127

4

70

100

5

55

76

6

40

60

7

15

36

8

0(照片边框)

20

9.某路为交通安全考虑采用限制车速的措施,实测车速样本如下,试检验路段上车速的分布,并确定路段限制速度值。

车速(km/h)

24-26

26-28

28-30

30-32

32-34

34-36

36-38

38-40

出现频率

1

6

13

20

18

14

8

1

10.在公路上某断面作全样车速观测15分钟,测得数据如下表,试计算当时的交通密度(列表计算)。

车速(km/h)

48

50

51

53

54

55

56

57

58

80

65

频数

2

2

2

4

6

4

10

2

4

2

2

11.一测试车在东西长2000m的段路上往返行驶12次,得出平均数据如下表:

行驶时间t(min)

X(辆)

Y(车)

Z(辆)

向东行6次,2.0

向西行6次,2.0

29.0

28.6

8.5

7.0

7.0

6.0

试求东、西行的交通量及车速。

12.在一条车流中有30%的车辆以60km/h的稳定速度行驶,有30%以80公里/小时行驶,其余40%则以100km/h行驶,一观测车以70km/h的稳定车速随车流行驶5km,其中有17辆车超越观测车,在观测车以同样的车速逆车流行驶5km时,迎面相遇的303辆车,问:

(1)车流的平均车速和流量是多少?

(2)用上述方法所得到的是时间平均车速还是空间平均车速?

(3)当观测车随车流行进时,有多少车辆以100km/h的车辆超越观测车?

13.某观测车在长1.8km公路上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观测车向东行行序

行程时间

遇到的车辆数

超越观测车的车数

被观测车超越的车数

1

2.51

42

1

0

2

2.58

45

2

0

3

2.36

47

2

1

4

3.00

51

2

1

5

2.42

53

0

0

6

2.50

53

0

1

观测车向西行行序

行程时间

遇到的车辆数

超越观测车的车数

被观测车超越的车数

7

2.49

34

2

0

8

2.36

38

2

1

9

2.73

41

0

0

10

2.41

31

1

0

11

2.80

35

0

1

12

2.48

38

0

1

求该路车流流量及平均车速。

14.测试车在长1500米的路段上,往返行驶12次,观测数据列于下表,试求道路上的车流向东和向西行驶的流量和车速。

L=1500m

东→西

西→东

t(秒)

X

Y

Z

t(秒)

X

Y

Z

1

215.3

88

2

0

210.5

100

5

0

2

220.2

85

3

1

220.2

81

2

3

3

198.1

73

0

3

192.8

70

0

1

4

193.4

66

1

2

207.4

77

1

2

5

199.6

68

2

1

196.7

84

4

0

6

211.7

82

4

0

224.3

90

3

1

15.某交叉口采用抽样法调查停车延误,由10分钟观测(间隔为15秒)所得资料列于表中,试作延误分析。

时间(开始时间)

在下面时间内停在进口内的车辆

进口流量

0s

15s

30s

45s

停止车数

没有停止车

8∶00

0

0

2

6

8

10

8∶01

2

0

4

4

10

9

8∶02

3

3

6

0

12

15

8∶03

1

4

0

5

10

8

8∶04

0

5

0

1

5

11

8∶05

9

1

2

6

15

12

8∶06

3

0

7

0

10

7

8∶07

1

2

6

2

9

8

8∶08

5

7

5

0

16

13

8∶09

1

3

0

4

8

16

8∶10

3

0

6

5

10

10

16.某交叉口信号周期长为90s,某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间为45s,在有效绿灯时间内车辆以1200辆/小时的流量通过交叉口。

假设信号交叉口上游车辆到达为400辆/小时,服从泊松分布。

求:

(1)一个周期内到达车辆不超过10辆的概率;

(2)求到达车辆不致两次排队的周期最大百分率。

17.拟修建一个服务能力为120辆/小时的停车场,只有一个出入通道。

据调查每小时有72辆车到达,假设车辆到达服从泊松分布,每辆车服务时间服从负指数分布,如果出入通道能容纳5辆车,问是否合适?

18.车流在一条6车道的公路上畅通行驶,其速度V为80km/h。

路上有座4车道的桥,每车道的通行能力为1940辆/h。

高峰时单向车流量为4200辆/h,在过渡段的车速降至22km/h,这样持续了1.69h,然后车流量将减到1956辆/h。

试估计桥前的车辆排队长度和阻塞时间。

19.有优先通行权的主干道车流量N=360辆/h,车辆到达服从泊松分布,主要道路容许次要道路穿越的最小车头时距t=10s,求:

(1)每小时有多少个可穿空档

(2)若次要道路饱和车流的平均车头时距为t0=0.5s,则该路口次要道路车流穿越主要道路的最大车辆为多少?

20.某城镇附近有一段无交叉口的双车道公路,车速为60km/h,每车道宽度为3.25米,一侧路肩宽1.25m,另一侧路肩宽0.75m,视距不是路段占20%,沿路有少许建筑物,服务等级(按日本规定)为二级。

(1)试求该道路通行能力?

(2)若该路段上行驶有:

载重汽车743辆/小时,大平板车4辆/小时;吉普车12辆/小时;板车16辆/小时,自行车120辆/小时;兽力车3辆/小时,问此时是否已超过该路设计通行能力?

21.已知某一交叉口东西单向三车道,分别设左转专用道,直行车道与直右转车道,南北向单向一车道、供车辆直行、左转与右转混合行驶,信号周期长T=120s,t绿=52s,t损=3.8s,车种比例:

大车:

小车=2:

8,t间=2.65s东西方向左转车占本方向交通量15%,右转车占本方向交通量10%,南北方向左右转车均占本方向交通量15%,试求该路口设计通行能力。

22.某城市有一个两条道路AB和CD相交的交叉口,车行道尺寸见图1所示。

(慢车道未示出),在AB道路的进口均有公共汽车停靠站,其交通量为40辆/h,左转车占15%,右转车占30%,在CD道路上直行交通量为250辆/h,左转车占30%,右转车占20%,行人过街不致影响交通。

该交叉口采用二相式固定式交通信号机,已知TGAB=50秒,TGCB=42秒,黄灯时间为2×4秒,求该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

23.鼓楼广场1978年高峰小时流向流量如表

出口

进口

E

S

W

N

WN(中山北路)

E

78

141

208

96

S

89

33

341

168

W

196

47

16

83

N

232

253

82

WN

263

174

29

63

交叉段宽度10.5m,平均进口宽度e=8.25m,各交织段长度如表

交织段

E-N

WN-N

WN-W

W-S

S-E

长度(m)

102.5

24

75

24

42.5

混合交通量与标准小汽车交通量之间换算系数为1.58,试问,鼓楼广场交通负荷是否已达到饱和?

24.某环形交叉口,西北、东南象限区内的交织段长度为48米,东北、西南象限区的交织段长度各为42米,交织段宽度w为12米平均进口道宽度e为9米,交叉口观测的实际流量N,如图,试计算该环形交叉口各交织段上的实际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

25.用电子秒表在高峰小时内于路段(L=AB=200m)两端断面A和B同步连续观测跟踪车队每辆车的到达时间ta和tb记录如下表:

试确定车队的参数Q、K、v?

1.1987年11月20日鼓楼广场流向流量调查如下:

    出口

  流量

进口

出口

西

西北

合计

    东

进  南

西

口  北

西北

合 计

89

196

232

263

780

78

47

253

174

552

141

33

82

29

285

208

341

16

63

628

96

168

83

57

404

523

631

342

624

529

2649

2000年交通预测得进、出口的流量为:

    方向

  流量

进出口

西

西北

进口

1100

1500

973

1450

1560

出口

1080

1450

1008

1445

1600

试用Fratar模型推算2000年鼓楼广场的流向流量。

26.某三路交叉进出口流向流量如下表:

方向

流量

进出口

西

进口

950

360

830

 

出口

950

375

815

 

已知:

东→西交通量为700辆/小时,试用线性推算法确定该交叉口流量流向。

27.已知A、B、C、D四个区交通现状分布和增长系数,如下表所示。

试以|G’-G|<0.01的精度按福雷特法求出将来的分布

区号

P

G

现状分布

A

B

C

D

A

70

2

0

20

15

35

B

75

1.5

20

0

30

25

C

55

3

15

30

0

10

D

70

2.5

35

25

10

0

28.在如图所示的交通网络中,各边的行程时间已标出,现从节点4的交通量为3000,试分别按全有全无法和多路线分配法求出各边上的交通量。

29.在一个交通区域调查中,有四个交通区,它们现在及未来所产生的和吸引的行程,以及现有行程网络如下各表:

现在和未来所产生的和吸引的行程

交通区   A  B   C   D

现在所产生的行程  1500 900  1800 800

现在所吸引的行程  1200  1000 1500 2000

未来所产生的行程3000120027002400

未来所吸引的行程1800300035001000

现在行程网络

终点

A

B

C

D

A

-

400

400

300

B

200

-

300

200

C

400

300

-

600

D

200

100

300

-

(1)使用平均系数法,计算交通区间的第一次的未来行程逼近值;

(2)使用弗内斯法计算交通区间的第二次未来行程逼近值。

30.一个新规划的城市中,假定各交通区间的行程和起点交通区所产生的行程及吸引到终点交通区的行程成正比,并且和交通区间旅行时间的平方和成反比,三个交通资料以及C→A未来行程次数如表,试作行程分布计算,求X,Y,Z正确值。

交通区

吸引行程

产生的行程

A

2400

3600

B

16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