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及评价会议纪要.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8345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会议纪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会议纪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会议纪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会议纪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会议纪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会议纪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会议纪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会议纪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会议纪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会议纪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会议纪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会议纪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会议纪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会议纪要.docx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会议纪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源辨识及评价会议纪要.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会议纪要.docx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会议纪要

 

 

 

第十期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会议纪要

一、辨识及评价目的:

有效控制、降低和消除潜在危险因素,对各项危险因素作出客观评价,采取有效措施实施控制,实现安全生产。

二、辨识及评价范围:

原煤生产系统所涉及的工作活动及相关部门。

三、辨识及评价时间:

2009年09月23日

四、辨识及评价人:

总工程师魏尊义在矿调度室会议室主持召开了2009年10月份月度隐患排查会议,参加人员有副矿长邓贞彪、白景峰、梁秀章、副矿长安监处长张宝海,专业副总工程师,科室主要负责人、主管工程师及区(队)主管技术员。

五、相关要求:

(1)各部室要针对本纪要评价结果,制定相关管理方案(措施);同时要考虑危险源控制过程中随时可能发生的情况,各部室对施工现场所产生的新危险源及隐患必须及时予以辨识上报。

基层单位技术人员要及时采取措施,对评价出的危险源、排查出的隐患或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危险源制定目标和管理方案。

(2)隐患治理必须坚持复命制。

由隐患治理责任人负责,对隐患治理情况认真检查,进行总结,治理完结要及时复命;未治理完结的,必须汇报进展情况,确保隐患治理落实到位。

(3)会议指出:

我矿虽然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但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特别是7106工作面撤除期间的顶板、提升运输、安全设施、设备管理是本月安全的管理重点。

十月份“十一国庆”、“中秋节”、“十一届全运会召开”秋收秋种造成职工思想、情绪不稳定,给安全管理带来困难。

要求各职能部门要以进一步推进“三项行动”,深入开展“规范、治违、抓责任”活动为抓手,突出抓好顶板管理和提升运输管理、“一通三防”、防治水等工作;,加大反“三违”和责任落实力度,严抓重大隐患的治理,确保隐患治理措施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凡因治理不及时、措施不落实的一律严肃追究责任。

六、2009年09月份危险源治理及2009年10月份危险源排查情况

类别

09月份治理

10月份排查

A级

B级

C级

A级

B级

C级

排查

完成

排查

完成

排查

完成

排查

完成.

顶板

4

3

5

3

9

6

1

7

8

机电

1

1

1

1

1

1

运输

1

1

1

1

通防

8

6

5

4

13

10

8

6

14

防治水

3

1

3

6

1

2

3

5

综合

2

1

2

1

1

1

其它

1

1

2

2

3

3

3

2

5

合计

19

13

16

9

35

22

16

19

35

说明:

09月份共排查隐患35项,其中B级隐患19项,治理完结13项,其它6项转为下月持续治理;C级隐患16项,治理完结9项,其它7项转为下月持续治理。

10月份排查隐患35项,其中B级隐患16项,接转6项,新增10项;C级隐患19项,接转7项,新增12项。

七、2009年10月份隐患排查主要危险源及控制措施

(一)顶板管理:

1、危险源:

3下201工作面初次放顶

风险级别:

(B级)

治理措施:

①必须及时报批初次放顶专项措施,并抓好规程、措施的贯彻学习及现场执行工作。

②工作面必须严格控制采高,把握好采煤工艺,保持工作面运输机平直。

③加强液压系统的管理,杜绝出现跑、冒、滴、漏现象,确保泵站压力达到30MPa以上,乳化液浓度保持在3~5%之间,液压支架初撑力不得低于24MPa,单体支柱支护段支柱初撑力不得低于12MPa,确保有效支撑顶板。

④工作面机尾挺运输机及液压支架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要求操作。

严格坚持好先支后回制度。

⑤工作面布置极不规则,要严格把握采煤工艺,把握好移架推溜顺序,控制好工作面运输机上窜下滑量,确保工作面运输机与转载机搭接合理。

加强两巷超前维护管理,增加超前维护距离,保证单体支柱初撑力达到12MPa以上,且正规支柱必须棵棵穿鞋,使用好防倒装置。

由采煤副矿长邓贞彪、生产技术部采煤专业组和施工单位负责人负责。

2、危险源:

3上324工作面过F13、F12断层

风险级别:

(C级)

治理措施:

①制定专项过断层措施,认真抓好现场的落实。

②严格执行“先支后回、敲帮问顶”制度,及时找掉悬矸危岩,严禁空顶作业。

全岩段必须提前放松动炮,严禁使用采煤机强割硬过。

过断层期间严格控制采高,在满足过机高度的前提下尽量降低采高,以提高煤质。

加强工作面设备及液压系统检修质量,液压系统杜绝跑、冒、滴、漏现象,确保支架初撑力达到标准要求。

过断层期间大块矸石应及时捡出,尽量提高煤质。

由采煤副矿长邓贞彪、生产技术部采煤专业组和施工单位负责人负责。

3、危险源:

3下536工作面过联络巷。

风险级别:

(C级)

治理措施:

①制定专项过联络巷措施,认真抓好现场的落实。

②联络巷内提前进行维护,采用三排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铰接顶梁扶棚维护民,极距1.0米。

推采至联络巷处时,三岔门处应及时拉架维护,煤机割至联络巷位置时,必须提前回撤碍事的柱梁,煤机距联络巷15米时,联络巷内所有人员必须撤至安全地点。

及时调整支架,防止出现歪架、咬架现象。

联络巷内的风门拆除前,必须建好临时挡风设施,防止风流短路。

由采煤副矿长邓贞彪、生产技术部采煤专业组和施工单位负责人负责。

4、危险源:

3下536工作面轨道巷带采煤柱期间的顶板管理。

风险等级:

C级(一般)

治理措施:

①制定专项带采措施,认真抓好现场的落实。

②严格执行“先支后回、敲帮问顶”制度,及时找掉悬矸危岩,严禁空顶作业。

带采煤柱宽度小于6米时,带采段切顶排挂好挡风帘;带采宽度超过6米时必须使用风机通风,且风机必须保证24小时运转;

带采煤柱段切顶排必须按要求挂好挡风帘。

使用好各类监测仪器仪表、通防设施。

放炮落煤时执行好放炮管理的有关规定。

执行好短臂注水措施,抓好防尘管理。

由采煤副矿长邓贞彪、生产技术部采煤专业组和施工单位负责人负责。

5、危险源:

3下201工作面运输巷侧带采边角煤柱期间的顶板管理

风险等级:

C级(一般)

治理措施:

①制定专项带采措施,认真抓好现场的落实。

②严格执行“先支后回、敲帮问顶”制度,及时找掉悬矸危岩,严禁空顶作业。

带采煤柱宽度小于6米时,带采段切顶排挂好挡风帘;带采宽度超过6米时必须使用风机通风,且风机必须保证24小时正常运转;

带采煤柱段切顶排必须按要求挂好挡风帘。

使用好各类监测仪器仪表、通防设施。

放炮落煤时严格执行好放炮管理的有关规定。

严格执行好短臂注水措施,抓好防尘管理。

加强支柱初撑力的管理,单体支柱棵棵穿鞋,确保支柱初撑力达到12MPa以上,并执行好多次注液制度。

由采煤副矿长邓贞彪、生产技术部采煤专业组和施工单位负责人负责。

6、危险源:

3下322轨道巷开门

风险级别:

C级(一般)

基本情况:

巷道开门期间跨度大,顶板压力大

控制措施:

开门时提前加强开门点处的支护,掘进期间采用多打眼、少装药、放小炮的方式进行,保护好综掘机。

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严格按规程要求进行支护。

由掘进副工程师于绍波、生产技术部掘进专业组和施工单位负责人负责。

7、危险源:

3下7311轨道巷、运输巷开门

风险级别:

C级(一般)

基本情况:

巷道开门期间跨度大,顶板压力大

控制措施:

开门时提前加强开门点处的支护,掘进期间采用多打眼、少装药、放小炮的方式进行。

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严格按规程要求进行支护。

由掘进副工程师于绍波、生产技术部掘进专业组和施工单位负责人负责。

(二)一通三防

1、危险源:

井下采空区密闭管理

风险级别:

B级(重大)

治理措施:

(1)按规定检查密闭内外气体;

(2)及时修复破损密闭;(3)实施密闭间充填黄泥;(4)密闭设水注计、管测孔、措施孔、反水池、检查牌、禁止牌;(5)实施区域调压。

由通防工区负责人及施工单位负责人负责。

2、危险源:

3下7106工作面防灭火

风险级别:

B级(重大)

基本情况:

7106工作面煤层厚,属二类自燃煤层,实验室最短发火期为66天。

治理措施:

(1)成立防灭火小组每天采样分析。

(2)完善通风系统合理配备风量,构建通风设施减少向老塘漏风。

(3)安设束管监测系统,时时对气体进行检查分析,工作面回风隅角悬挂CO便携仪,距回风口10—15米安设CO传感器,时时监测气体。

由通防工区负责人及施工单位负责人负责。

3、危险源:

3下536轨道巷带采煤柱的通风管理

风险级别:

B级(重大)

治理措施:

(1)进行机械供风,设点正常检查瓦斯;

(2)带采里头悬挂便携仪;(3)坚持使用好短臂注水;(4)放炮使用成品炮泥、水泡泥,放炮前后冲尘;(5)执行"一炮三检"及"三人连锁”;(6)使用放炮自动喷雾,全封闭旋转喷雾。

由通防工区负责人及施工单位负责人负责。

4、危险源:

综机煤尘大(3上324工作面、3下536工作面、3下201工作面、3下322轨道巷、3下7108运输巷)

风险级别:

B级(重大)

治理措施:

(1)综机煤尘大,强化了综合防尘措施,转载点实现了喷雾自动化,按规定位置安设净化水幕,按周期冲刷巷道。

及时完善矿井防尘系统,保证井下所有生产地点有正常的防尘用水;

(2)各产尘地点安装的防尘设施齐全,保证灵活可靠,使用正常;(3)坚持进行长孔静压注水、短臂快速注水,保证注水时间注水量到设计要求;(4)使用了粉尘浓度传感器超限自动洒水降尘。

由通防工区负责人及各施工单位负责人负责。

5、危险源:

炮掘巷道煤尘大(3下7108轨道巷、七二轨道巷、七二运输巷、3上324轨道巷、3下7311轨道巷)

风险级别:

C级(一般)

治理措施:

(1)在掘进工作面实施煤体短臂注水,由当班安监员监督落实,每个注水孔注水时间不小于30min,确保注水效果,煤尘浓度降低了25%。

⑵安装使用放炮自动喷雾、远程喷雾、耙装机及转载点自动喷雾等综合防尘设施,确保正常使用。

⑶放炮前后周边30m内冲尘,力求做到“眼看无灰,手摸无尘。

⑷强化综合防尘设施的使用管理,使用连锁放炮器和成品炮泥.封泥深度符合作业规程要求。

⑸安装粉尘超限喷雾自动洒水降尘及粉尘浓度传感器时时监测。

由通防工区负责人及各施工单位负责人负责。

6、北七采区通风系统管理

风险级别:

C级(一般)

治理措施:

(1)加强对天轮8个绳孔的管理,减少了漏风。

(2)井上下风门实现了自动化。

门缝之间加了衬垫,门上梁的缝隙用玻璃胶进行了灌注。

(3)在风门底坎处设置了弹簧挡风垫,漏风率控制在5%以下。

(4)掘进工作面实现了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风筒吊挂做到平直稳、确保了工作面的风量。

由通防工区负责。

(三)防治水:

1、危险源:

3下7106工作面顶板水

风险级别:

B级(重大)

基本情况:

北七采区3下7106工作面:

工作面回采完毕,本月主要是回撤,预计10月中旬回撤完毕,回撤期间的采空区水的疏放是本面的主要危险源。

治理措施:

在工作面下方最低点施工了临时水仓、泄水巷、和沉淀池,安设三路四吋排水管,6台排量分别为150m3/h的排水泵。

回撤期间仍应加强水情观测,维护好排水系统,并保证其正常运转。

由总工程师魏尊义、地测组潘巨刚及施工单位负责人负责。

2、危险源:

3上324工作面顶板砂岩水

基本情况:

北三采区3上324工作面直接充水水源为3上煤层上部砂岩含水层,鉴于3上320.3上322工作面曾出现160,140m3/h涌水量的经历,且停采后保持较长时间100m3/h左右的涌水量,由于开采面积较大,顶板冒落后,裂隙发育充分,预计工作面最大、正常涌水量为130、70m3/h。

工作面开采至3上322泄水巷后,3上322工作面涌水将进入本面,特别是外段向斜附近,因构造影响,地层起伏较大,3上322工作面积水区将对本面安全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风险等级:

B级(重大)

治理措施:

工作面里段泄水巷流水槽坡度平均小于1度,流水效果差,届时需配备40m3/h能力排水设备,采过水仓特别是采过泄水巷后,涌水将跟工作面,导致工作面靠轨道巷严重积水,给排水工作造成极大困难,严重威胁安全生产,须引起高度重视,建议3上324水仓以外增加临时水仓,便于排水.工作面回采前必须加强-750水仓、泵房及沿途排水管路的维修,并保证正常运转;工作面出水后,轨道及泄水巷应安装篦子,及时清理浮煤,防止淤塞;现场人员密切注意出水征兆,发现异常及时汇报调度室及地测组。

由掘进矿长白景峰、地测组潘巨刚及施工单位负责人负责。

3、危险源:

3下201工作面顶板砂岩水

基本情况:

南二采区3下201工作面直接充水水源为3下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以静储量为主,易于疏干。

该面为南二采区上部,处于采区收尾生产阶段,其倾斜下方大部为采空区,顶板砂岩水已得到有效疏放;外面开采初期,即201背斜以上部分,由于靠近尹家洼断层,顶板构造裂隙发育,可能存在局部顶板裂隙富水情况;水文观测钻孔水92-2封孔位置为3下煤层底板上12米,需启封。

预计回采期间最大、正常涌水量分别35、15m∕h。

风险等级:

C级(一般)

治理措施:

工作面外面开采初期,即201背斜以上部分,现场人员密切注意出水征兆,发现异常及时汇报调度室及地测组;建议工作面外切导A6点(拐点)施工临时水仓,安装好排水系统;水92-2孔已启封完毕。

由掘进矿长白景峰、地测组潘巨刚及施工单位负责人负责。

4、危险源:

3下7108运输巷、轨道巷顶板水

风险级别:

C级(一般)

基本情况:

该面位于F7-15(H=15m)和邢寨支(H=100m)断层之间,里段为一两翼倾角较缓的向斜构造。

以断裂和褶皱构造为主,总体为一多次起伏的地堑构造形态,地质和水文复杂程度以工作面右侧和里段为甚,轨道巷右侧邢寨支断层造成断层两盘三灰与侏罗系底砾岩的间距缩小,甚至局部可能对口接触,而且轨道巷右侧上方就是三灰;因此,巷道掘进期间,预计将受到断层水、三灰水与侏罗系底砾水的威胁;同时,3下煤层顶板砂岩水富水性强,届时也将受到顶板砂岩水的威胁;另外,由于煤层与侏罗系底砾岩距离较小,存在侏罗系底砾岩水通过导水断层发生突水的可能性。

治理措施:

严格执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积极落实好《北七采区防治水方案》的各项防治水措施;轨道巷施工过程中,严禁进入邢寨支断层断层保护煤柱内进行掘进,以防三灰、顶板砂岩及底砾岩突水事故的发生;特殊地点要利用钻探、巷探、瞬变电磁等手段提前查明水文地质情况,消除水害威胁;巷道施工过程中,沿途及迎头应配备不低于50立方米/小时排水能力的水泵、排水管路等配套排水设施,根据现场地质、水文、巷道情况变化,及时施工临时水仓。

由掘进矿长白景峰、地测组潘巨刚及施工单位负责人负责。

(四)机电运输

井下斜巷提升运输管理,大型机电设备、设施管理仍为检查工作的重点。

1、危险源:

北七提升运输管理(3下7106工作面撤除期间)

风险级别:

B级(重大)

控制措施:

(1)所有上岗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持证上岗,遵守劳动纪律,履行岗位职责,规范操作;

(2)运行前要检查绞车、钢丝绳、设备完好情况,绞车眼的安全设施完好情况,否则不准运行;(3)上、下车辆封车要牢固,严禁有“四超”车辆运行;(4)运行期间,上下扒勾人员要认真负责,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制度。

(5)严禁乘人索道与提升运输同时进行。

由副矿长梁秀章、单位负责人李召水、张绪芝负责。

2、危险源:

雨季矸石山治理

基本情况:

雨季期间矸石山塌山危机人员、设备、设施安全

风险等级:

C级(一般)

治理措施:

(1)矸石山轨道、翻矸架用矸石锥积牢固;

(2)下雨天及雨后48小时内,严禁人员、车辆靠近矸石山;(3)加强对矸石山的管理力度,在矸石山周围设置安全警戒区,并在明显位置设立永久性危险标语防止闲杂人员靠近矸石山;(4)对矸石山的不安全坡面和大范围危涯应及时处理并定期对不安全区域进行围山围道,以防范危涯崩塌。

机电副总工程师张峰、单位负责人张绪芝负责。

(五)综合

1、危险源:

3下7106工作面撤除(B级)

风险等级:

B级(重大)

治理措施:

①制定专项安装措施,认真抓好现场的落实。

②严格执行“先支后回、敲帮问顶”制度,及时找掉悬矸危岩,严禁空顶作业。

每班开始施工前,各工种根据本班的工作内容,对本工种工作场所范围内的顶板、煤壁、通防设施、安全设施、声光信号等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确保无误后方可开始工作。

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制度,每次提松车前必须认真检查每辆车的封连车情况,执行好封车实名制。

使用好各类安全设施。

声光信号必须灵敏可靠,坚持正常使用。

车辆运行时,下车场所有人员必须进入安全峒内,严禁在车场内停留。

严禁在非车场处停放车辆,所有车辆必须停放在车场内,不得影响绞车运行和人员正常通行,且必须使用好阻车装置。

每班专人负责检查工作面支护情况,发现自动卸载的支架必须及时打单体支柱支撑。

加强撤架迎头处的通防管理,风机必须正常开启,撤架迎头必须按要求悬挂便携仪。

由副矿长邓贞彪、生产技术部、施工单位负责人负责。

(六)其它

1、危险源:

3上324轨道巷贯通

风险等级:

B级(重大)

治理措施:

在贯通前要制定与现场相符合专项安全技术措施,传达到每一名施工人员,并考试。

预透前40米必须停止一迎头掘进,并坚持站岗制度。

预透前10米开始缩小循环进尺及锚杆间排距,以降低对原巷道的破坏。

贯通期间做好透窝点气体检查工作。

贯通后,及时调整通风系统。

由掘进副工程师于绍波、地测组潘巨刚和施工单位负责人负责。

2、危险源:

3下317轨道巷贯通

风险等级:

B级(重大)

治理措施:

在贯通前要制定与现场相符合专项安全技术措施,传达到每一名施工人员,并考试。

预透前30米必须坚持站岗制度。

预透前10米开始缩小循环进尺及锚杆间排距,以降低对原巷道的破坏。

贯通期间做好透点气体检查工作。

贯通后应及时调整通风系统。

由掘进副工程师于绍波、地测组潘巨刚和施工单位负责人负责。

3、危险源:

3下320运输机巷贯通

风险等级:

B级(重大)

治理措施:

在贯通前要制定与现场相符合专项安全技术措施,传达到每一名施工人员,并考试。

预透前30米必须坚持站岗制度。

预透前10米开始缩小循环进尺及锚杆间排距,以降低对原巷道的破坏。

贯通期间做好透点气体检查工作。

贯通后,及时调整通风系统。

由掘进副工程师于绍波、地测组潘巨刚和施工单位负责人负责。

4、危险源:

人的行为(人的不安全因素)

风险等级:

C级(一般):

10月份共排查安全薄弱人员30人;其中:

A级8人,B级16人,C级6人;

控制措施:

(1)簿弱人员严格按田煤字[2009]55号文《关于加强簿弱人员排查、培训的实施意见》的有关规定执行;

(2)每天班前会由跟班副职及班长认真排查;有网能大学进行培训学习;由帮扶组长与其谈心,稳定其思想及过度疲劳的身体,告知此薄弱带来的隐患;定期进行帮扶学习,逐步使其增强个人安全意识。

同时高血压患者不准下井工作;

(3)对家中有事情绪不稳的人;思想活跃工作精力不集中的人;刚调整岗位新上岗的人、初来乍到的新工人、不懂规程的糊涂人、冒冒失失的莽撞人、冒险蛮干的危险人、心存侥幸的麻痹人、屡次出现“三违”的人、受到批评处罚的人采取措施,安排专人负责其安全,情绪特别低落的人不准下井工作。

(4)下班不论早晚骑摩托车回家的人,强化交通法规学习与培训,严格按交通规则文明驾驶。

严禁疲劳驾驶,恶劣天气不要出车,尽量减少或杜绝上下班骑驾摩托车。

(5)区队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经常找薄弱人员谈心,建立薄弱人员档案,制订帮教措施,做到对职工个人履历、家庭状况等了如指掌。

(6)区队薄弱人员必须去网能大学进行培训学习,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班。

有网能大学、安监处及区队负责人具体负责

5、危险源:

职工上下班交通安全管理

风险级别:

C级(一般)

控制措施:

(1)加强地面车辆管理,特别加强对上下班骑摩托车人员的管理。

(2)强化交通法规学习与培训,严格按交通规则文明驾驶。

(3)对休息不好和情绪不好的人员要采取措施。

(4)严禁疲劳驾驶,恶劣天气不要出车,并减少或杜绝上下班骑驾摩托车。

(5)矿保卫科应对出入矿门的摩托车驾驶人员的驾驶证件进行检查,严禁无证驾驶,严禁无头盔驾驶。

由矿保卫科、各工区区(队)长、支部书记、技术员负责对本区队人员排查、教育。

二00九年九月二十三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