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广东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三综合版doc.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8365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08.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年广东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三综合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历年广东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三综合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历年广东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三综合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历年广东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三综合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历年广东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三综合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历年广东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三综合版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历年广东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三综合版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历年广东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三综合版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历年广东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三综合版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历年广东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三综合版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历年广东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三综合版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历年广东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三综合版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历年广东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三综合版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历年广东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三综合版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历年广东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三综合版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历年广东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三综合版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年广东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三综合版doc.docx

《历年广东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三综合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年广东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三综合版doc.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年广东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三综合版doc.docx

历年广东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三综合版doc

历年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三综合模块

一、单项选择I

1.臭氧层破坏会使地球上的紫外线辐射增强,导致人类的皮肤癌和白内障患病率上升,危害人体健康。

引起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A.CO?

的排放B.氟利昂的排放

C.SO?

的排放D.NCh的排放

2.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正确的做法是

A.大量利用野生资源B.对坡耕地实行退耕还林

C.不断引进外来物种D.进行围湖造田

3.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其抵抗力稳定性不同。

下列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

A.北极苔原B.温带草原

C.高山草甸D.热带雨林

4.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H、0、N等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利用。

其中,碳元素从大气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

A.动物的无氧呼吸B.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C.动物的有氧呼吸D.植物的光合作用

5.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乂生”所描绘的景象,可视为群落的

A.物种组成B.垂直结构

C.种间关系D.次生演替

6.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的珍稀保护动物,要较准确地估算藏羚羊的种群密度,最适合的调查方法是

A.目测估计法B.标志重捕法C.逐个计数法D.样方法

7.在养殖青鱼、草鱼、鲤鱼和端鱼四大家鱼时,工作人员给雌、雄亲鱼注射促性腺激素类似物,促进亲鱼的卵和精子成熟,随后进行人工授精和育苗。

该促性腺激素类似物的靶器官是

A.垂体B.性腺C.下丘脑D.甲状腺

8.兴奋在神经元之间进行传递时,突触小泡会释放传递信息的物质,该物质是

A.神经递质B.C02C.Na+D.02

9.抗利尿激素在人体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当体内失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进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

A.糖B.水C.Na+D.K+

10.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受到垂体和下丘脑的调节。

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F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受到抑制,进而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减少,这样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不会过高,这种调节方式为

A.神经调节B.激素调节C.反馈调节D.体液调节

11.先天性甲状腺发育不全的婴儿,神经细胞不能正常发育导致智力迟钝。

治疗此病应服用

A.肾上腺素B.胸腺激素C.抗利尿激素D.甲状腺激素

12.人体的活动受神经中枢的指挥,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神经中枢位于

A.脊髓B.下丘脑C.小脑D.大脑皮层

13.人体的血糖水平受到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调节,腹岛素降低血糖水平,腹高血糖索升高血糖水平。

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之一是促进

A.肝糖原的合成B.肝糖原的分解C.葡萄糖的储存D.葡萄糖的氧化

14.在维持人体稳态中,神经调节利激素调节通过不同方式发挥作用。

与神经调节相比,激素调节的特点是

A.作用时间较短B.微量而且高效C.反应速度较快D.通过反射弧起作用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种群数量特征的是

A.年龄组成B.性别比例C.水平结构D.出生率

16.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之一,导致

A.臭氧层破坏B.火山爆发

17.我国大力治理荒漠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下图为某地的荒漠经多年治理的变化情况,这种变化可称为

A.群落的抵抗力

B.群落的稳定性

C.群落的丰富度

D群落自勺演替

18.在生态系统,I】,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泄物分解成无机物,使物质得以循环再利用。

下列生物中,属于分解者的是

A.蓝藻B.腐生真菌C.寄生虫D.绿色植物

19.在生态系统中,食物网越复杂,说明

A.生产者的种类越多B.消费者的种类越多

C.消费者的数量越多D.分解者的种类越多

20.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下列关于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B.能量沿食物链循环流动

C.能量在各营养级间可以循环利用D.消费者的级别越高,所获得的能量越多

21.2010年“六•五”世界环境廿的中国主题是“低碳减排•绿色生活气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多步行、少开车B.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

C.多吃肉、少吃素D.尽量多用空调

22.雄孔雀开屏是向雌孔雀发出的一种求偶信号,这种信号属于

A.化学信息B.物理信息C.行为信息D.营养信息

23.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隐含了一条食物链。

绿色植物属于第一营养级,则螳螂位于这条食物链的

A.第二营养级B.第三营养级C.第四营养级D.第五营养级

24.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神经纤维进行传导的,这种信号称为

A.静息电位B.反射C.神经冲动D.反射孤

25.下列疾病中,可能由激素分泌失调引起的是

A.艾滋病B.糖尿病C.血友病D.流行性感冒

26.在四大家鱼(鲤、蜘、草、彼)的育苗过程中,为了促进亲鱼的卵了和精子成熟,应给雌、雄亲角注射的药物是

A.胰岛素B.生长素C.抗利尿激素D.促性腺素

27.

下图为甲、乙、丙三个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

按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速度由快到慢顺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B.甲>丙>乙

C.乙>丙>甲D.丙>甲>乙

28.芦苇是我国重要的造纸原料,但多数芦苇植

株较矮、纤维短,影响产品的质量。

如果想使芦

苇植株长高,获得较长纤维,可用某一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生长期的芦苇,这一-调节剂应该A.乙烯利B.赤霉素C.青鲜素D.脱落酸

29.地球上人口不断增长,这需要更多的资源,有些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下列选项中,属于

不可再生资源的是

A.森林木材B.草原牧草C.地下石汕D.海洋鱼类

30.蜜蜂用不同的舞蹈动作把所发现蜜源的信息传递给同伴。

蜜蜂跳舞属于

A.化学信息B.物理信息C.行为信息D、定位信息

31.某生态系统中,免吃草,狐食兔,狼捕食狐,构成了一条食物链,狐所处的消费者级别及营养级分别是

A.次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B.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

C.三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D.三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

32.植物群落不是静]|•.不动的,是随着时间的进程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群落演替的是

A.退耕还林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乂生”

C.沙漠变绿洲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33.

下表所示为三个城市的入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若将这三个城市人口增长率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城市

A.甲>乙>丙B.乙>甲>丙C.甲>丙>乙D.乙>丙>甲

34.

B.炎热环境中

D.剧烈运动中

下图为人体处于某一•状态时的皮肤结构示意图据图可知,此人正处于A.温度适宜环境中

C.寒冷环境中

35.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治

疗此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是给患者注射

A.胰岛素B.胰高血糖素C.生长素D.甲状腺激素

36.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机体维持

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A.体液调节B.神经调节C.免疫调节

37.与“瓜熟蒂落”现象直接相关的激素为

D.脱落酸

A.胰岛素B.青霉素C.生长素

38.下列锁描述的生物,不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B.

A.全世界的蓝鲸

C.一个菜园里的白粉蝶

39.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描述,

A.信息传递可调节种间关系

C.动物的求偶过程存在信息传递

珠江里的肉食性生物

D.一个湿地公园的白鹭

不正确的是

B.信息传递可调节生物的繁衍

D.信息需要沿食物链传递并逐渐衰减

40.外来物种是人类偶然或有意识引入到非原生地区的物种,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外来物种如果数量过多,可能造成木地区物种的衰亡

B.外来物种可能会改变土壤等条件而影响木地物种的生长

C.只要引入经济价值高的物种就可忽略其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D.只要谨慎管理,引入带来物种尤其是经济物种可能带来好处

41.以下属于在群落水平上的研究是

A.迁徙到潘阳湖越冬的丹顶鹤数量调查

B.某地的东方田鼠在近5年的数量动态研究

C.池塘中溶解氧变化对叙鱼鱼仔存活率影响的研究

D.有机磷农药污染对湖泊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影响的研究

42.膝跳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A.骨络肌B反射孤C.神经中枢一-效应器D感受器一神经中枢

43.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有利于人体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

B.循环系统对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有重要作用

C.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就是使血液成分保持不变

D.当人体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时可能会生病二、单项选择题II

1.女了体操运动员在参加平衡木项目比赛时,展现了出色的为体平衡能力,其维持身体平

衡的神经中枢位于

A.直线B.“S”型曲线C.“J”型曲线D.不规则曲线

下列为某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示意图,近期内种群密度将会越来越大的是

幼年期成年期老年期劫年期或年期老年期幼年期成年期老年瑚幼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ttQEklftf&i&KiS^9W^f'由,

6.小张暑假到了乡下的外公家,看见外公往装有生香蕉的塑料袋中放了一些熟香蕉,然后密封好槊料袋。

外公告诉他这样做是利用熟香蕉散发的某种物质来催熟生香蕉,这种物质是

A.二氧化碳B.乙烯C.氮气D.氧气

7.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

骄阳似火的夏天中午,建筑工人在工地工作时,为了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其中有

A.皮肤的血流量减少B.汗腺分泌增强C.皮肤血管收缩D.汗腺分泌减少

8.下图是神经细胞的膜电位变化示意图。

根据下图可判断,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可产生

A・神经反射B.神经递质C.静息电位D.局部电流

查,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A.随机观察法B.取样器取样法C.标志重捕法D.目测估计法

10.我是一个CO2分子,在空气中游荡;后来被小草吸收变成其体内糖分子的组成成分;随后小草被兔子吃了,我又变成了兔子体内的组成成分;最后兔子老死,在一些细菌等朋友的帮助下,我从兔子体内逃逸出,返同空气中。

这一过程是

A.物质循环B.能量流动

C.

CO?

的合成D.CO?

的降解

11.右图是某生物种群的增长曲线图。

据图判断,卜.列

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生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2000个

B.在0〜5天内该生物种群呈直线增长

C.在0~5犬内该生物种群密度越来越大

D.6天后该生物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12.下列实验中,最合适用标志重捕法的是

A.调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B.调查农田中田螺

的种群密度

C.调查土壤中蚯蚓的种群密度D.调查土壤中大肠杆菌的种群密度

13.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

在“草一兔一狐”食物链中,如果狐活动一•天需要200KJ的能量,至少需要草提供的能星约为

A.200KJB,2500KJC.5000KJD.20000KJ

14.在棉花的种植过程中,为了提高产量,棉农会适时摘除棉花植株的顶芽,其目的是

A.抑制侧芽生长B.解除向光性C.解除顶端优势D.抑制细胞分裂

15.在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假如传出神经受到损伤,而其他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某种刺激后,机体表现为

A.有感觉、肌肉有运动反应B.有感觉、肌肉无运动反应

C.失去感觉、肌肉无运动反应D.失去感觉、肌肉有运动反应

16.实验1:

用任氏液(含少量Ca2+)灌注离体蛙心,发现蛙心可持续跳动数小时;实验2:

用不含Ca2+的任氏液灌注离体蛙心,发现蛙心会很快停止跳动。

这两个实验的结果表明

Ca2+

A.对维持生命活动没有作用B.对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C.对维持蛙心形态有重要作用D.为蛙心的跳动直接提供能量

17.假设初级消费者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都相同,下列食物链中,猫头鹰能够获得最多能量

(绿色植物提供)的食物链是

A.绿色植物一蝗虫一蜘蛛一蜥蜴一蛇一猫头鹰

B.绿色植物一蝗虫一青蛙一蛇一猫头鹰

C.绿色植物一鼠一蛇一猫头鹰

D.绿色植物一鼠一猫头鹰

18.小强拟构建一个人工微型的陆地生态系统,下列选项中,不必需成分的是

A.绿色植物B.瞭望塔C.土壤D.水

19.某种群进入一个适合其生长和繁殖的环境中,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内该种群的增长曲线可■能为

时间时间时间时间

ABCD

20a-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便受体失去传递兴奋的能力。

据此可知,a-银环蛇毒中毒会造成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兴奋B,肌肉松弛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抑制D.肌肉持续收缩

21.小周用胚芽鞘做“生长素极性运输”探究实验,过程如图3所示,一定时间(t)后测定并比较琼脂块甲和琼脂块乙的生长素含量,正确的结果是

A.促进种了萌芽B.抑制生根C,抑制种子萌芽D.促进结实

23.即将脱落的叶片,其叶柄基部部分细胞的细胞壁被降解,参与此过程的醉是

A.酯酶B.淀粉能C.核酸酶D,纤维素酶

24.农业生产中人们可通过防除农田的杂草而实现增产,农III中杂草与农作物的关系可能是

A.种间竟争B.种内竞争C.神内互助D.互利共生

25.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以保持自身结构与功能的稳定,以下不属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实例是

A.使用毒鼠药控制农田中老鼠的种群生长

B.某水环境中的微生物可降解有机污染物

C.某种动物在其种群密度较高时繁殖能力下降

D.某森林鸟类的数量因害虫的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26从植物中提取筒箭毒碱,能够阻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骨骼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该药物进入人体后将导致

A.失去感觉B失去思考能力C骨骼肌松弛D神经细胞不能兴奋

三、多项选择题:

1.在农业生产实践中,人们常常利用信息传递原理来防治害虫。

下列措施中,属于利用化学信息来防治害虫的是

A.利用紫外灯诱捕害虫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害虫

C.播放结群信号录音诱捕害虫D.利用性外激素类似物干扰害虫雌雄交配

2.病原体侵入机体时,非特异性免疫首先起防御作用。

下列选项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

A.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B.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C.浆细胞分泌抗体D.T淋巳细胞产生淋巳因子

3.下列选项中,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是

A.膝跳反射B.表演舞蹈C.作答试题D.朗诵诗歌

4.免疫系统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一旦失调或遭到破坏,将导致人体产生疾病,如

艾滋病。

下列疾病中,与免疫相关的是

A.巨人症B.过敏性鼻炎C.高度近视D.系统性红斑狼疮

5.人手被针刺后迅速缩回是一种反射活动。

下列例了中,属于反射活动的是

A.含釜草小叶被触碰后合起B.&蛾从黑暗处扑向火堆

C.狗看到骨头分泌唾液D.小曼看到老鼠发出尖叫声

6.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广泛的信息传递,如动物可通过一些行为对同种或异种生物传递信

息。

下列选项中,属于行为信息的是

A.孔雀开屏B.猩猩拍胸警示

C.候鸟迁徙D.鱼的泡游

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B.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互不相关

C.物质和能量都是循环流动的

D.碳循环具有全球性

8.大多数人注射乙肝疫苗(抗原)后,引起体内产生

A.相应抗体B.生长激素C.记忆B细胞D.乙肝病毒

9.蝌蚪发育成青蛙与甲状腺激素密切相关,如果垂体被完全破坏,蝌蚪就不能正常发育为青蛙,原因是

A.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B.垂体不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激素不能运输到靶器官D.下丘脑不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10.澳大利亚原来并没有仙人掌类植物,当地人从美洲引种一种仙人掌作为篱笆,结果仙人

掌过度繁殖,侵占大量的农田和耕地,给当地生态造成危害。

此事例说明

A.不适当地引进外来物种有可能造成生态危害

B.外来物种都不能在当地生长和繁殖

C.外来物种都能改良当地的生态环境

D.一些外来物种能适应并影响当地的环境

11.

可以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射活动的是

B.草履虫

D.向日葵

下列生物中,

A.猴子

C.青蛙

12.病原体进入人体后,机体会对其做出非特异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反应。

下列选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B.皮肤出现尊麻疹

D.体液中的溶菌酶杀死病原菌

A.吞噬细胞吞噬病原菌

C.B淋巴细胞转化为浆细胞

13.当某人感到冷时,他的

B.冷觉感受器兴奋增强

D.体温因受调节而•保持不变

A汗液分泌量增加

C.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14.关于生态系统中各成分功能的阐述,正确的是

A.生产者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源头

B.消费者的存在加速了物质循环

C没有消费者物质循环将停止

D没有分解者物质循环将停止

15.图8为某生态系统部分成分关系的示意图,依图判断正确的是

草是生长者

X代表C02和热能

肉食性动物①属于初级消费者

能量沿草向肉食性动物②流动中逐渐增加

16.当一个饥饿的健康成年人在饱餐之后,他体内的变化是

A.尿的生成量一定减少,B尿中一定会出现糖

C.血糖水平一定比餐前高D.胰岛素分泌量一定比餐前高

1-5BBDDD6-10BBABC11-15DDBBC

16-20CDBBA

21-15ACBCB26-30DCBCC31-35BDCCA

36-40DDBDC42-43DBC

二.

1-5BADBA5-10BBDBA11-15CADCB

16-20BDBDB

21-26BCDAAC

1BD2AB3BCD4BD5BCD6AB7AD8ACD9AB10AD11AC12BC

13BCD14BD15AB16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